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06 15:3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篇1

装配式混凝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转变生产方式上,主要有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和建造过程信息化[1]。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同时,可以简化施工流程,提高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之间的衔接[2-3]。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创新发展,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案例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变,必然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成本控制方式出现变化。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建设装配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诸多内容。通常情况下,计价规则后几项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都是按照直接费为基数进行计算,研究直接费用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天津市某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居住楼为例,与传统现浇框剪结构建筑工程进行对比,对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策略展开探讨。案例1:该项目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000m2,地上26层,地下2层,工程总造价约为4300万元。案例2:某传统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2200m2,地上26层,地下2层,工程总造价为4800万元。

2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因素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与传统现浇工程施工类型大致相同,从指标单价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造价要比现浇施工工程造价高出292元/m2,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其中,建筑工程指标单价差异最大,下面以其造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的基础工程投入成本明显降低,而主体构件工程安装成本大大增加,这一部分成本相差658.72元/m2。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导致主体构件造价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构件生产成本和吊装施工的造价比较高。依据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国内预制构件尚未形成大批量、大规模生产,产量不高导致成本升高。同时,预制构件实际施工过程需要经过套筒注浆、清缝打胶、支撑加固、构件吊装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资金。除此之外,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不同构件的体积、硬度、结构各不相同,需要使用专用钢桁架存放,必须单独设置存放场地,因而产生增项费用。装配式建筑工程人工方面投入成本较低,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更高,机械化程度更好,将很多工序转移到预制构件加工厂。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分析,传统现浇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下各个分包班组之间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等劣势,导致增加不必要的点工,推高项目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恰好可以规避类似问题,建立自身优势。当然,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对专业人才队伍要求较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都需要加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安装工人也需加强技能培训,凡此种种,都势必加大投资力度。由上述内容可知,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某些施工环节成本比较高,在此情形下,加强对装配式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的控制,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力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策略

3.1推广EPC模式

EPC模式属于工程总承包模式,图1为EPC模式应用示意图。利用该模式可以加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之间沟通和交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提高构件加工厂产量,实现装配式施工模式的成本控制。在装配式施工中应用EPC模式,可以融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提高预制构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加强对设计节点中重点、要点、难点的控制。利用该模式也可以结合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优化组织管理方案,简化施工现场的流程,实现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的控制,通过合理安排不同施工内容的施工工序,采用穿插施工的方式,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损耗,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要应用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租赁费用高,采用EPC模式,承包商可以与监理单位、业主单位、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协调各类设备的入场时间和租赁时间,提高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成本[4-5]。EPC模式下总承包商利润较大,同时风险也较大,因此,要加强对风险的预知和管控,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方式进行全方面管控。在投标前或合同签订前,应加强对风险的预判,深入了解基础资料,如基础工程、地质情况、设计标准、工程范围等。这些基础工作离不开平时的技术积累和资料收集,同时要借鉴已实施或兄弟项目的经验,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整套体系资料[6]。在合同或项目施工阶段,要通过设计优化、现场管理、分包管理、班组管理、预制构件监造等措施,加强变更管理,并注意根据建设单位需求,优化施工流水、进度计划,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7]。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价阶段,要对竣工结算、财务决算进行详细分析,建立标准化体系。

3.2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加强BIM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工作内容较多、施工持续时间长的情况,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工作较多,项目管理难度大,对管理人员的统筹协调能力、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要求较高。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有保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导致很多建筑企业望而却步,无法全面应用装配式施工模式。在此情形下,降低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需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结合计算机软件建立标准构建数据库,加强对构件设计、生产、安装等流程的管理。充分应用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将构建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软件中,提高构件设计、生产、安装等工作流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及时发现构件生产标准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的问题,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避免因生产出来的预制构件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造成材料、资金的浪费[8]。

3.3培养专业人才

良好的人才储备是推动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提高其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在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要重点对预制构件吊装等施工技术进行考核,保证相关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现浇施工之间的对比,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出现二次返工、增加工程成本等问题。在培养专业造价人员方面,要着力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重点内容,加强与审计人员、施工人员之间的联系,深入了解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发现设计不合理、成本较高的环节要及时纠正,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造价成本。设计工作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效率和工程造价等重点环节,应当加强设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方案设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各类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为例,目前,制约该模式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造价成本高。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大力推广EPC总承包模式,利用BIM施工技术加强预制构件设计、生产、安装等流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装配式施工模式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设计人员、造价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控制建筑造价成本,从而提高装配式施工方式的应用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创新发展。

作者:林玉苹 单位: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医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篇2

1引言

现阶段,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亦未形成良好的市场化竞争模式,导致预制构件等价格信息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对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无法进行全局把控比对。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慢,设计团队、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从业人员的经验较少,没有足够充分的实战经验,不利于管理层等各层工作人员进行高效工作。对于装配式工程量清单来说,其内容较传统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有较多的不同之处,但由于目前大部分仍套用传统工程量清单,便会使得工程量清单项目缺项或者漏项,不利于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精准的造价预算。除此之外,伴随着绿色环保建筑理念,在装配式建筑构建期间,构件的标准化、精准化等对材料、技术等要求也随之提高。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高的原因分析

2.1设计阶段

与传统现浇阶段设计工作相比,装配式的设计单位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设计内容更冗杂,设计阶段更持久。首先,将投资限额作为设计造价目标,分解为各个专业的目标,其次由各个专业设计队伍依据分目标进行初步的设计概算,并保证初步设计概算与项目投资额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基于此进行施工图深化与限额设计,始终确保设计预算不超设计概算。因此,设计单位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设计人员专业的设计知识,还要将限额设计与后期施工等穿插在整个设计阶段。例如,设计人员在对PC构件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掌握项目的特点与需求,还要了解构件的制作、安装、拆分、围护、支撑、机电水电安装等方面。针对装配式建筑而言,设计阶段是装配式建筑造价的黄金阶段。但是据我国目前发展而言,拥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匮乏,设计人员对深化设计、设计拆分、设计变更等较难把握。同时,无法提前了解下一阶段构件生产的各种真实情况,故这些原因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较普通建筑造价预算偏高。

2.2预制构件采购、运输阶段

预制构件采购阶段是装配式建筑的特有阶段。装配式建筑能够工业化生产安装,较重要的环节就是预制构件的生产。就目前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起步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大,数量也少,导致构件生产企业不能批量生产,从而逐步造成构件需求少,供应随之减少。而供应单位数量下降,势必会造成构件价格上涨的情况。加之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阶段,新产品、新材料等市场价格较高。预制构件的采购价格的上升就带来整个工程预算的增加。此外,装配式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市场价格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控还不够,市场上构件价格参差的现象较多。这也就导致了预制构件的采购价格过高,从而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对装配式的投入。另外,生产预制构件与实际项目施工现场距离较远,所以在对构件和材料运输过程中会额外产生大量费用。与此同时,因为预制构件材料的重量及体积较大,在运输过程中还应采取特殊的加固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对质量和工期造成影响,在对装配式工程构配件材料的运输时期,所花费的运输费用较大,不易控制。

2.3施工阶段

对于整个建造过程,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比例最大的阶段。与传统建筑的施工阶段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与构件生产企业、运输单位的协调工作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对此阶段的人工费来说,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运输、安装对工人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施工方管理班组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对于施工机械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选择的机械台班费和进出场费用等,都高于一般施工所用机械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装配式设计施工经验较少,不只是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也不足。就存在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不合理等状况,造成此阶段工程变更较多。总体来说,在施工阶段不仅要支付较高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还需承担各种管理费用、工程变更等费用。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优化策略

针对装配式各个阶段影响造价因素分析后,不难发现,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各个阶段的人员选用、机械选择、方案比选等计算均缺少一定标准性。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期科学高效降低工程造价,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3.1完善市场信息及标准规范

3.1.1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的完善

装配式建筑大部分使用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部分现浇相结合。其中工厂预制的构件在整个造价预算中占比较大,故PC构件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造价预算的把控,这就要求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来说,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PC构件的价格通常包含原材料费用、劳务费、模板费、工厂厂房租赁费用等,这些费用的组成就造成了PC构件价格的不确定。因此,在提出装配式造价预算优化策略时,较重要的是对预制构件市场价格进行深度的把控。对整个行业来说,尽快对预制构件制作统一的市场化标准,统一预制构件的价格组成,同时增加装配式建筑构件价格的动态信息展示。对于企业来说,提高构件的标准化,明确PC构件的价格构成,降低预制构件的价格不确定性。

3.1.2完善装配式建筑造价计量规范

工程计量计价规范是建筑工程计量的标准化文件。在建造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构成存在较大的区别,现今的计量计价规范制定的工程量清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列项缺失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计量计价规范。我国目前对装配式的计量等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现有的装配式工程量清单构成,还不够完善。一是装配式较现浇新增部分的完善,例如PC构件计量应由数量、体积、钢筋、坐浆长度、注浆工程量和接头数量、抗剪连接件数量、外墙缝的数量、预制构件外墙交接后塞保温块、外墙防渗聚氯乙烯塑料棒等构成;二是对常规内容,在清单项目中进一步全面描述,明确工程量。通过对计量计价标准规范的完善,满足对于装配式建筑造价把控的需要,实现对装配式计量计价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3.2针对装配式建筑特质选取合适的计算基数

3.2.1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对造价组成中的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计算是用一定的基数乘以对应的费率确定的。企业管理费及利润根据各地区规定的费率乘以规定的计价基础得出。其中,管理费的计价基础一般选择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和,利润则取人、料、机费及管理费的和。规费必须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计算,其计算基数往往只包含人工费。在装配式建筑中,材料费通常是指预制构件的价格,经过统计分析,预制构件费用在装配式造价构成中占比40%~80%,其构件材料费不仅有原材料费用,还包含了机械、构件运输、管理费等相应的分摊费用。这就导致了材料费较现浇结构显著增加,由于大部分的人工费用已分摊在预制构件价格中,所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现场的人工费也会明显减少。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装配率的高低影响着人工费、材料费等的计算基数和费率,因此在预算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调整,选择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3.2.2选择合适的措施项目计价依据

措施项目费是用于完成工程实体在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应用也就改变了传统的措施项目费用组成。例如,现浇结构所必需的混凝土模板安装等常规项目费用显著减少,脚手架的安拆费用不再按照建筑面积进行计算。在装配式施工中,为满足装配式特殊的施工要求,同时也会涌现出新的一批措施项目。例如,构件运输到现场所产生的的堆放费用、构件进行施工时所产生的工作面支撑费用以及在预制构件安装中所产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措施项目费用。然而,在目前进行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的过程中,其关注点仍主要停留在实体工程项目上,对于辅助工程实体项目所产生的非工程实体项目关注较少,无论是直接措施结构还是间接措施项目,如预制道路、预制支撑架、基坑中的水平和垂直支护结构、预制塔吊和承台基础等,导致计价依据不足。因此,为进一步准确地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选择合适的措施项目计价依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推广新型承包模式等加快完善市场化竞争模式

由于装配式建造的不同之处,分阶段管理不仅会造成信息断层,更会加大预算支出。由此,推广应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积极推动项目全周期总体布局,总体把控,资源整合,减少无必要支出。同时,利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装配式建造全生命周期的科学有效管理,既能高效传达信息促进各参与方协作配合,同时降低期间各项支出,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预算这一目的。通过以上各项措施,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的使用率,增加预制构件的产量,提高各方参与人员的实战经验,降低构件的各项摊销支出,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生产的工业化、市场化竞争模式,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体系,达到以市场引导发展的目的。

4结语

由于工程造价预算过高以及造价控制等方面的难题,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使用率。只有对装配式建筑造价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策略,才能在实际推广中有更完备的理论基础,才能改变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难题。依照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形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因此,以保障施工质量为前提,不断深入完善合理、科学、精准有效的造价预算分析,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进一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价值。

作者:苗泽惠 张雪一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医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篇3

近年来,随着建筑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各种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新型建筑形式不断涌现,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既能弥补传统建筑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效率低的缺陷,又能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还能起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问题要比传统工程多得多,比如在造价预算与造价控制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更加困难。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发展状况

1.1装配式建筑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一体化装修、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方式建造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类似于搭积木,在建设之前,生产厂家会提前生产好建筑相关的部件,包括楼板、横梁、内外墙板、阳台、楼梯等,然后施工单位将这些零件运到工地上进行组装,通过浆锚或者混凝土浇灌的方式将这些零件连接起来。与传统的全现浇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预制装配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减少人力消耗,有利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另外,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使建筑工程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水平。

1.2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出现。近年来,为了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国出台了大量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笔者预计,在十年之内,装配式建筑将占据20%的市场份额。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建筑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原因

2.1工程规模小,发展速度慢

装配式建筑是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出现在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家。尽管后来我国建筑行业中也出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但规模不大,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情况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对装配式构件的需求量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厂家不能大批量生产装配式构件,再加上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较高,进而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过高。自2015年起,国家陆续颁布了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划文件,这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但受以往施工经验的限制,研究人员对装配式建筑造价控制的研究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结构的价格往往比较高,如果其得不到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就会增加。另外,市场供求不平衡也是造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重要因素。

2.2构件加工和安装造价偏高

装配式建筑施工包括结构部件的制造与安装,但结构部件的制造与安装的成本较高。预制装配式工程使用了大量的构件,使得整个施工项目的造价预算比较高。据统计,在同一项工程中,采用装配式建筑形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比例要比现浇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比例大30%。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整体造价就会提高。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尚处在发展初期,预制构件加工和安装费用偏高。2015年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鼓励施工单位积极采用新型施工技术和环保技术,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较高的造价依然会使施工单位望而却步。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的原因分析

(1)概预算编制不合理。在编制概预算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所以概预算编制会出现不完整、漏项、缺项等问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项目的总造价。同时,有些装配式工程造价计算不够精确,存在工程量多报、物资浪费等问题,导致工程造价过高,影响了工程概预算的科学性。此外,在概预算的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有效控制成本,导致建设资金配置不合理,使得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与预算有很大偏差。(2)结构部件的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这些预制件生产成本较高,在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较大。所以,装配式建筑工程很容易因材料市场行情变化而出现造价预算失控、预算超支等问题。(3)缺乏有效管控。一些装配式工程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所以其造价、费用难以得到有效管控,进而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出现失控、超支等问题。

4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途径

4.1从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和运输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

装配式建筑造价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加工和安装成本较高。所以,要想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分阶段进行管控。首先,管理人员要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等进行严格计算,然后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其次,在构件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和市场情况,制订好生产计划,尽量采取大规模的生产模式,进而才能保证构件产品的质量,降低构件的造价。再次,设计人员应认真设计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以防止材料浪费。最后,组件制造商必须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的质量。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也可以保证混凝土构件能够在工地上一次性安装到位,为后续的工作开展节省大量的费用。在运送混凝土构件的时候,厂家需要统计构件的种类和数量,并将各种构件的尺寸、重量等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设计合适的运输方案,以避免混凝土构件在运送过程中出现损伤。另外,厂家还要避免重复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进而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起到一定帮助。在装车过程中,厂家还应根据各部件的安装顺序来确定其装货顺序,避免频繁装卸,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4.2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工程造价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正确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公司应聘请专业的造价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的一些细节进行调整。造价师通过初步计算,可以针对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之处,给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帮助企业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另外,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和设备成本是影响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制订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造价师必须对材料、设备等成本,施工人员构成,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工程总造价预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4.3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项目造价核算的依据。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得很详细,各类资金使用情况也比较清楚。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使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差。另外,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许多施工细节无法在设计图纸上呈现,导致许多造价人员在项目造价预算的计算上出现一些失误。所以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编制人员必须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其他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进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避免引起财务纠纷。

4.4加强造价管理人员培训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性、技术性都很强,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都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为使造价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法律、法规、造价控制知识及方法等),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造价管理水平。同时,造价管理人员自身也必须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在施工造价控制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4.5从宏观层面上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

目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加强装配式建筑工作造价控制。

4.5.1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各种构件,这些构件通常由厂家预先制造,然后通过合理的运输方式运送至工地,其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会影响到项目的整体造价,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运输成本。对此,有关部门可建立工业化生产基地,有效利用资源集聚的优势来缩短预制构件的运输距离。目前,厦门、泉州等地已建立起符合国家标准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组装工业基地以及标准化的零部件制造基地,这对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4.5.2引导各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建设

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各地制订与当地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装配式建筑规划,并严格贯彻执行,尤其是在各地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同时,各地也要加大装配式建筑的试点建设力度,在合适的区域内率先建成一批示范工程,不断拓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范围和建设规模,从宏观层面上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

4.5.3大力扶持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领军企业

政府应当加强对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有经验的施工企业、有资质的设计机构、有良好声誉的预制件制造商,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的优化与转型等目标。同时,政府还应当引导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鼓励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以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实现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的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存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高、预制构件生产规模受限、预制厂数量少等问题。所以,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把握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点,在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科学性和精准性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切实优化造价控制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3).

[2]王凌云.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20(1).

[3]杜梦娜.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

[4]曹增国.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居业,2019(12).

[5]郭丽丽.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浅析[J].江西建材,2019(11).

作者:黄奇 单位:泽朗(福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州英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