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16:1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企业行政管理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建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根本。这里的人并非特指某个人、某些人,而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每个人,力求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人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对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企业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概述
(一)“以人为本”理念概述
“以人为本”理念强调,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的参与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始终坚持以职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注重职工个人的特质和需求,将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职工的自我管理中,充分调动起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效地发挥主人翁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企业行政管理的研究与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和核心。在企业行政管理方面,作为管理者应树立职工是企业一切管理的主体,而非客体的观念。企业行政管理既是对职工的管理,也是为职工服务的管理,把职工列入企业管理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各种管理制度、方式、方法,都必须树立也以人为核心的理念。第二,职工积极参与是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有效的企业行政管理不再是依靠传统的高度集权式的一元化管理,而是要适度分权,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满足职工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第三,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服务意识,意味着企业行政管理不仅要管人,更重要的是要为人服务。企业不能单纯地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为职工服务,满足职工谋求自身发展的需求。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将职工看作是企业的宝贵资产,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保障。
(二)“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行政管理中的人本观念中,“人”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在管理学中,“人”的定义是指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够为组织的目标提供服务的个人或群体,而不是企业或政府。因此,可以把它理解为能动性、创造性地去处理与管理者有关的事情并对其进行控制的个体;同时包括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和活动,如损害他人、损坏别人的尊严等。企业中行政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的传统人事制度下,企业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淡薄。在我国注重经济增长向着实现共同富裕转变的新形势下,企业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势在必行。而企业行政管理改革则是一个重要环节,以人为本,要将“人”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其人性得到完美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二、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缺失目前,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依旧是传统的高度集权制管理,依靠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铁血手段,重奖重罚,过度强调企业的目标,一味地强调职工的服从性,追求企业的效益和发展,而忽视企业职工的个人发展。作为企业行政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注重沟通协调,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者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的行政监管人员存在权力过大,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使基层员工对企业行政管理层产生极大的怨气和抵触,人际关系不和谐,职工归属感的缺乏,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最终影响企业的管理质量。2.忽视职工的个人利益在市场化,经济化、效益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自身效益最大化,不惜违反法律法规,违反8小时工作制,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进行超时加班,采用各种对策,肆意延长工作时间,996、007等现象屡见不鲜,摧残职工身心健康,甚至导致过劳死亡。企业不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和不支付加班费用的现象也常有发生,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利益,也阻碍了企业的良性、长久发展。3.企业行政管理中官本位思想突出在很多企业中,企业行政管理者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任人唯亲,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家族性色彩严重。企业不重视对行政管理者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培养机制。这种低效、传统家长式的企业行政管理制度,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只有任人唯贤,才能发挥出人才效应,才能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常常忽视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未能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有效制度,直接影响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成效。有些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根据部门职能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而不是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这就导致在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以“人治”状态出现,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三)人事制度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持续改善,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传统人事制度中,企业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有事就会有人管,缺乏与职务匹配的责任担当。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培训和教育的缺失,职业道德的滑坡,法治意识的淡薄,都成为企业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要想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的潜力和优势,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效果。“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将人的作用放在首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忽视了对人的尊重、理解与激励。因此,在企业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精神。职工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其次,要有民主、分权的观念,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再次,要具有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应善于运用新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提出新的见解;最后,还要具备对事物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就是“人”,而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的根本性的解放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提升其幸福指数。想要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就应该加强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素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要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头脑、开阔眼界,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从而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二)提高企业职工行政管理的能力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将“科学的管理”落到实处,就要把“尊重职工”这一观念贯彻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需求问题。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从而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加强培训。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日常的企业行政管理活动。企业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相关的讲座、交流会,让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也可以邀请专家对其进行指导,帮助改进管理方法。三是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保证整个队伍的稳定、和谐。
(三)明确企业行政管理目标,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人”作为一个概念,它既具有社会性,又有自我价值的体现;既包括物质的需要又包含精神的需求。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思想,其核心就在于把人放在首位。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就是把企业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相结合,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职工成长搭建平台,既能选好人才,还能培育人才,更能留下人才。这就要求企业:设计好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职工成长规划;采用“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用福利待遇留人,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提高职工福利,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和市场挂钩,打破大锅饭,实行个性化、套餐式的弹性福利制度,不断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让职工感满意,提高职工的忠诚度;实行民主、分权管理,用情感留人,适度分权,让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管理。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新模式
实现人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是在传统的人事制度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在企业行政管理中,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解决传统落后管理模式。1.实现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信息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了节约资源,解放劳动力,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行政管理的所用模式合理创新,让行政管理的数据可以被高效传递,保障管理活动的质量及效率。2.实现企业行政管理模式规范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组织和协调,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管理作用,要求在企业行政管理过程按规章制度办事,从而促进整个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管理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其次,必须加强对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企业行政管理合法合规。同时,要加大管理执行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使其具有较强的威慑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管理的目标。只有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才可有效地保证职工的根本权益,也才会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进而自觉地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最后,要强化监督机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严厉惩戒,事后严肃处理。
四、结语
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只有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尊重职工人格,才能使职工在公平、合理、文明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水平,达成企业行政管理目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构建起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新模式,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罗玉香 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篇2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系统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而依靠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及方法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的总和[1]。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文印资质、采购资产、档案资料、后勤安保、流程制度和会务外联等。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除了具有强制性、服务性和及时性,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企业发展中,行政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增强企业工作的规范性和员工的凝聚力,从而确保企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2]。
一、新时代中小民营企业PEST分析和行政管理目标
PEST分析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一般针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4类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也都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例如,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完善关于企业公司治理、环境保护和税收财务等诸多方面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化、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督促企业告别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二)经济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步稳步放缓的趋势,市场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而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获取较高的经营利润也变得越来越困难[3]。同时,由于一些特殊因素,国际贸易受阻,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发展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断上涨[4],再加上中小民营企业实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面对国企、大型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艰难。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化解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管理压力,必须要着眼于企业创新推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三)社会环境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劳动者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思想更加开放,如对于工作的诉求不仅仅是高工资,还包括工作环境、人文关怀,等等;法律观念、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90后”“00后”成为一线劳动主体,这些人个性独特、追求自我,“择一工作而终老”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不再是人生信条[5]。因此,中小民营企业人员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原来粗放的管理方式或将失灵。
(四)技术环境分析
近年来,企业数字化运营、新媒体营销、业财一体化和数字化管理在探索中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着力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此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建立核心竞争力。中小民营企业若仍采用传统的低效运营、管理、营销方式,不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将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上述分析,新时代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其目标应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组织变革,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督促企业各部门与时俱进,并制定应对环境变化的相应措施。二是以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工作效能,落实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方、科学配置资源,加强文化建设。
二、新时代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中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然而,目前的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和新时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行政管理组织建设不合理
中小民营企业行政部门地位较低,处于权力的边缘。小型企业行政部门往往是和人事部门合并在一起,设置一位部门负责人或者由公司某位副总兼任部门负责人,配置若干个行政人事专员负责整个企业行政人事工作,其他部门不安排专职行政人员,部门负责人兼职行政工作;中型企业行政部门由分管的行政副总负责,下设行政总监、经理和专员,其他部门有的配有专职行政人员,有的由部门负责人兼职行政。不管是哪种情形,行政部门都没有体现出作为信息中心、权力中心的“中枢神经”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不重视行政部门。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使得经营者普遍重视生产、营销和财务这3大基本职能,忽视行政管理工作。尤其是重经营、轻管理的中小民营企业,很多老板甚至认为行政部门不直接创造利润,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其次,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很多中小企业发展依赖个人经验而非依靠制度,等到业务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严重下滑才开始重视管理问题。行政部门的发展跟不上公司业务部门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企业由于业务扩张太快,管理上出现“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业务量虽然大大增加,但公司却失去了控制。
(二)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水平较低
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一些中型民营企业行政部门在企业发展扩张之后,贸然套用国企、机关的行政管理体系,导致行政管理工作脱离一线业务部门。另一方面,小型民营企业行政工作往往凭经验而不是行政管理规律办事,企业行政朝令夕改,工作缺乏规范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公司治理问题。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大小股东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掺杂了权力斗争。同时,法治化程度不高,“人治”远远大于“法治”,行政工作经常被上级管理者随意干预,管理者权威大于行政工作本身的专业性和规范性[6]。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裙带关系严重,阻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行政人员素质不高,薪酬待遇较低。很多行政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大部分普通行政人员仅仅能够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缺乏从事公共关系、商务接待、制度与文化建设等专业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7]。负责行政工作的管理者主要精力放在维系企业上级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关系上面,难有精力做好专业化的行政工作。行政部门不管是普通职员还是管理者,其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同级别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职员和管理者,导致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难以留住人才。三是行政人员“一人多岗”现象严重。为节约人力成本,缩减行政部门人员数量,行政人员往往要从事行政、后勤和仓库管理等多项工作,而每天疲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根本没有精力把工作做好。
三、新时代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策略
为解决当前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达成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目标,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行政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转变行政管理理念
转变传统的维持型行政管理观念,正视行政管理的“中枢神经”作用。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既需要业务部门冲锋陷阵,又需要企业人心凝聚、政令通畅、内外和谐。中小民营企业应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适度扩大行政部门的规模和权力,确保企业发展有条不紊。另外,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行政部门价值,用好行政部门这个“推进器”,并且要重视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把企业整体工作效能和行政部门绩效挂钩,通过打造一个高效的行政部门来推进组织变革,引导公司各部门提高工作效能。
(二)推行制度化管理
把制度化管理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根本。中小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上要设计好公司章程,明确好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逐渐消除“人治”,推行“法治”,以此为公司制度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行政部门是公司制度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公司制度化管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制度化管理。首先,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让公司的整体运行有章可循;其次,加强公司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制度深入人心;最后,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推行制度化管理。
(三)加强行政人才培养
中小民营企业行政管理不缺事务性的行政人员,也不缺左右逢源的管理者,最缺的是“知业务、懂管理、会沟通”的高技术技能型行政管理人才。因此,企业要构建“事务型行政人员—专业型行政人才—战略型行政领导”人才梯队,重点培养行政人才的政策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信息化能力和制度建设能力等行政管理核心能力。为此,企业首先要给予行政人员更多培训和锻炼的机会,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委托高校培养人才;其次,要提高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建立通畅的晋升发展通道,以此使行政人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四)提升管理信息化
为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能,企业应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8]。中小民营企业应充分运用数字化办公技术搭建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购买管理信息化软件,如钉钉、企业微信及其他OA办公系统,借助数字化管理系统,增强企业行政管理时效性,提高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增强行政管理人员人、财、物、力等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和调配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五)融入业务部门
企业行政管理必须树立“以企为本,服务一线”的理念,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并通过资料查阅、数据分析、现场观察和会议交流等多种方式主动熟悉公司业务,找好融入一线业务的切入点,消除与一线业务部门之间的防备与隔阂。同时,还要行使好制度赋予的权力,将制度、纪律贯彻落实到公司全体人员、贯穿工作每一个环节,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并且要及时倾听业务部门员工的合理诉求、意见和建议,妥善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
(六)营造企业文化
只有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新时代,面对日益开放、思想多元化、个性鲜明的员工群体,企业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既不是搞形式主义,也不是颂扬企业创办者。行政部门要深入研究企业所处行业背景、创办者经营理念及企业长期实践积累的群体习惯、思维,等等,构建符合行业特征、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能够被员工所接纳的企业文化。
作者:徐建华 单位:南昌职业大学
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篇3
一、引言
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行政管理主要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挥工作和控制工作发挥作用,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从现有研究体系来看,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主要有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人事架构、人力资源规范化等内容,对于行政管理模式中问题与对策等内容的研究并不多,这是现有文献体系中需要补充的内容,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企业行政管理及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依托行政系统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的总和,进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威性,即通过企业上级行政机构下达指令或规定等;二是纵向性,即行政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指挥与协调过程;三是广泛性,即企业行政管理涉及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等多个方面。一般而言,企业行政管理包含六大模块:一是流程制度管理。这是企业行政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模块,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准则,也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标志。二是会务外联管理。主要包含对于会议、活动、公共关系等内容的管理。三是文印资质管理。主要是对于企业文件、印鉴、资质等方面的管理,属于比较基础的管理工作。四是档案资料管理。对于企业档案、资料等进行管理,随着管理向信息化发展,档案资料管理的电子化特征愈发明显。五是采购资产管理。除了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管理之外,还需要采购办公设备等日常用品。六是后勤安保管理。这一模块涉及的内容较多,也比较细致,如车辆、食堂、安保等。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六大模块的划分可能并不严格,这与企业规模有很大关系。
(二)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相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一是现代化企业发展必然选择。时代发展不可阻挡,是历史的必然性,为现代化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对于企业发展有助力作用。企业需要进行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摒弃落后的管理模式,消除前进的阻碍,从而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与时代同行。这也是企业发展中最为明智的选择。二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路径[1]。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企业要想行稳致远,还需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而且可以提升企业行政效率,从而让企业可以调动更多资源用于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增强自身竞争力。三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也是第一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随着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将得到解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将被充分调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四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辅助条件。在行政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企业制度得以优化,对于企业内部形成更好的约束作用,企业的规范化发展程度更高,从而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随着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文化也将得以完善,能够更好地形成企业凝聚力,从而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
一般而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够成熟,相应的管理模式也不够科学,在多个层面存在问题。究其根源,主要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思想意识、自身规模等内部因素有关。
(一)思想层面
首先,对行政管理模式优化不够重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多追求财富的积累过程,对行政管理模式一般不够重视,甚至负责行政管理工作的只有1~2人,这样的行政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其次,行政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还在沿用较为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将行政管理视为事无巨细的行为管理,无法为企业负责人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这样的管理理念必然影响行政管理模式的优化,甚至对企业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最后,缺乏先进的行政管理知识与理论支撑。近些年,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着,订单迅速减少、经济效益下降等发展瓶颈问题,这些企业更加关心生存问题,根本无暇顾及行政管理知识与理论的储备与学习。即便在平时,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对行政管理知识与理论知之甚少,相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只是简单复制或者照搬,完全未考虑自身的适用性等因素。
(二)决策层面
首先,家长式“一言堂”决策机制不利于企业发展。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特别是在企业初创期,很多企业内部问题都是企业法人一人决策,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在行政管理模式中,这样独断专行的决策模式会导致“一言堂”的问题,相关决策也缺乏科学性。其次,决策正确与否都照常执行。由于采用独断专行的决策机制,企业内部基本上是一个人说了算,无论决策正确与否,企业工作人员也会照常执行。在发现决策存在问题时,已为时已晚,甚至会造成企业经济损失。错误的决策机制不仅会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优化,也会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最后,缺乏行政管理数字化发展决策。由于行政管理观念转变滞后,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都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即使认识到数字化发展的优势,也很少与行政管理工作融合,企业负责人出于成本、人员因素的考虑也不会进行行政管理数字化发展的决策。这样会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发展滞后,也不利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总之百害无一利。
(三)执行层面
首先,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行政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决定了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必然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行政管理未能发挥沟通协调作用,甚至对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阻碍,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中的常见问题。其次,行政管理结构不完善。一般来说,大型民营企业采用金字塔型的行政管理结构,即由部门负责人管理不同行政模块,不同行政模块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但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相应的管理结构并不完整,有时行政管理部门只是作为企业的后勤保障部门存在,并未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最后,行政管理方法缺乏创新。中小型民营企业受到决策机制的影响,行政管理方法一般也采用命令式,对于沟通与协调工作并不重视,因此导致行政管理方法落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是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企业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习惯和思想有很大关系[2]。
(四)人员层面
首先,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敢创新、不敢突破、缺乏魄力,影响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善。这与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脾气秉性有关,也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与管理传统有关,长此以往,将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其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无法胜任具体管理工作。还有在遇到行政管理问题时没有能力及时解决,还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这样不仅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效率,而且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成长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最后,行政管理人员组成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调任,或者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从结构组成来看不具有优势。这样的人员组成也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从而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效果,也不利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四、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应对策略
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对策的提出,还应当从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小型民营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模式创新对策的提出既要符合实际性原则,也要符合科学、合理性原则。
(一)从思想层面转变观念,提升思想站位
思想高度的提升,将有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高度重视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负责人而言,要积极借鉴成功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优化企业自身行政管理模式中僵化的部分,从而不断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同时,还应当引入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其次,加强对行政管理知识与理论的积累与学习。行政管理知识与理论是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加深对行政管理创新的认识,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最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是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等方面优势,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另外,为了更好地应对发展瓶颈,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应当对现有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激发内部活力,寻找更加适合自身成长的管理模式。
(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有效性
首先,构建科学决策机制。独断专行式的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才是未来之道。中小型民营企业决策过程既要果断又不能武断,企业负责人也需要不断提升个人决策能力。同时,在进行决策前,应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能一人当家,这也需要相应监督机制发挥辅助作用。其次,做出企业行政管理数字化发展决策。数字化时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模式创新的前提。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应积极构建数字化行政管理系统,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目标。同时,企业应尽快习惯于数字化办公模式,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的无纸化模式可以实现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符合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应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行政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过程。
(三)强化行政执行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首先,持续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中小型民营企业应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制度为抓手,消除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的不利因素。企业还应具备“效益意识”,从行政计划到行政控制的各个环节都要贯穿效益意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总之,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重点就在于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其次,改善行政管理结构。中小型民营企业规模虽小,但也应当设置独立的行政管理部门,基本的岗位设置要齐全,同时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行政管理结构,从而推进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最后,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法。中小型民营企业应采用现代化行政管理方法,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行政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同时,加强对创新型管理方法的探索,将创新精神贯穿于行政管理模式优化的始终。行政执行层面既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发挥主体作用
行政管理人员是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主体,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道德素质过硬。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行为要符合职业道德。同时,还需具备集体荣誉感以及奉献精神,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能够任劳任怨。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其次,工作态度沉稳。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琐碎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相应工作,遇到问题时也要沉着冷静。行政管理人员对待工作也应积极主动,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最后,工作能力较强。过硬的专业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也是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能的必要因素。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行政管理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细化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不断创新[3]。
五、结语
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融资难题的解决,更加重视发展问题的探索,更加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却往往忽视了行政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体系不尽完善,对企业长远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在未来发展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一是从思想层面转变观念,提升思想站位;二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有效性;三是强化行政执行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四是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发挥主体作用。相信随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小型民营企业一定能够摆脱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顾瑞鹏,倪倩,等.浅谈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6):156-157.
[2]李成强.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中外企业文化,2021(10):74-75.
[3]宁怡,杨戈.企业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与效率提升[J].现代企业,2022(1):54-55.
作者:苏毅兴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