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9 10:4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医院成本预算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篇1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院系统当中最主要的部分,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备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公立医院自身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医院自身的成本管理,借助成本管理来确保院内所有工作能够正常的开展,这对于医院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具备重要的价值。在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当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本身具备十分重要的价值。公立医院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最大化发挥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应用于全面成本管理的方法意义

(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

针对医疗服务定价变革进一步深入的要求,必须较快建立起以成本费用及其收入变化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并建立实时动态性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调整机制。另外,要不断推进医疗保险体系的变革创新,使得医疗保险付款的模式必要时根据医保服务付费制度的变化,由现有的按照医保费用而来的后付费形式调整至按照DRG预付款,以及在按照病种付款层面上。从而也体现出在医疗保险健康制度方面,针对医疗保险项目、医药成本核算以及医疗保险费用的管理层方面进一步严格调整以及完善。特别是目前,随着公立医院的进一步扩张、高级人员的进一步引进、现代化治疗仪器的使用、疑难杂症的研究等,公立医院一定要尽快抛弃常规管理方式,逐步往成本控制内涵管理效益型管理模式转变。

(二)针对医院现有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必要优化

很大比例的成本费用失控,都由于资源配置不当以及其他的原因所造成,而将医院的管理系统导入以后,可以根据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设备、日常用品和其他形式的医用物资的储存以及周转状态,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来进行实时把控。并且,根据已经积压的医用器材,做出比较合理以及科学的安排,可以在较大范围上进行各种医疗器材的资源共享,提高物资使用的灵活性,对于成本费用合理控制也具有较大作用。

(三)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本身的效用

成本控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利益。在当前全面预算管理的大背景之下,公立医院针对病房的控制率、科室内部资源的平均耗用量、科室内部的人均消耗量等相关因素开展成本控制。在成本工作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需求作为工作核心内容,以达到以更加有效方式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整体质量的目的。

二、全面预算管理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现状

(一)成本控制工作十分复杂

当前,国家层面针对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层面的理论多样,而且十分繁杂,主要是与成本控制之间具备关联的因素众多,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医院医疗设备及材料采购的成本、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建筑的维护成本、医院的日常物资消耗、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据此,在具体工作实施的环节当中,根据上述相关要素,一定要全面考虑在企业控制价值链当中所处的层次,且需要根据各个层次的补充要素制定不同的合理控制方法。另外,在具体的成本控制管理流程当中,为有效满足医疗临床机构内部的基本要求,解决病人的实际治疗和客观要求中可能产生的诸多问题,可通过成本管理的方法导入,更为合理地提高管理自身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实际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指导。

(二)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公立医院都不断扩大规模并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医院管理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开始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及控制方法,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数量相对庞大的研究实践。最早于2005年就有相关专家学者,提出要将平衡积分卡制度引入其中。之后,也有相关专家认为通过将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价值链管理应用于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管理过程当中,能够取得有效的效果。当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是国内大部分医院普遍采用的成本管控方法,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本身能够与成本管控体系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实现医院未来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下公立医院开展成本管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针对价值链管理进行充分考量

价值链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充分考量客户端、外部环境以及上下游对供应商将产生影响的群众,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基本内涵不仅需要涵盖整个内部价值链管理,还需要将外部价值链管理融入其中。而唯有通过将内部价值链管理以有效组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方可最终收集到较为全面的成本控制参数。1、积极提升内部价值链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作为公立医院,在实际开展内部价值链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将成本价值活动作为首要分析的因素。第一,公立医院一定要根据各种价值动因因素来全面开展价值行为的评估研究,但总体而言,对于公立医院的价值行为研究的开展,重点聚焦在医院服务、医学检查设备及其服务、医院用药的选择、行政服务,以及对公立医院及其所从事科研项目的评价行为。第二,根据当前科室的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情况,根据自身状况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将信息纳入到价值活动之中。第三,针对以上各类价值活动开展价值链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重点分析其中成本价值最大化的部分,比如如何提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从而达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针对成本价值相对较小的投诉内容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积极提升外部价值链管理的质量目前,关于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纵向上下游端,主要包括患者、药品以及设备供应商、横向竞争者方面的管理工作。按照新医改政策所提及的医共体以及医联体,实际是针对医疗联盟开展竞争的管理,并且借助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国家整体医疗实力的目的。也是价值链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对于患者的需求进行时刻的关注,并且针对不同科室患者自身的满意度、投诉内容展开科学的统计分析,还能够很好做到整体成本的控制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进行内部公立医院价值链的管理,并由此来进行对外部竞争环境、内部价格选择的进一步调整,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内部成本控制的科学调整,与当前公立医院自身的战略需求更加契合。通过临床科室做好统计报告以及出具计划,最后还需要按照实际状况做出合理调节及合理预测,针对可能超过前年度事项的有关费用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公立医院各个科室收入成本总支出的预算编辑工作。这对于更好地开展下一年度成本控制的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积极推动基于动态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建设

公立医院的全面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医疗、生产、投入、融资等各个管理阶段,各环节都十分复杂,所以全面成本核算管理的目标也就很难根据自身规划来实现。基于此,经营层次相对较高的公立医院要想实现全面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既定目标,还需要做好全面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构建,通过将目标成本计划全面分解至医院活动整体生命周期当中的每个环节,并利用这些方法使筹资计划和成本费用支出实现紧密结合。在实际进行的医院活动整个流程当中,还必须仔细检查所有的进出款项是否满足了筹资规划的基本需求,并由此来实现动态化的成本费用控制。这对更好地实现全年成本费用管理规划,也具有重大价值。1、借助历史成本管理数据第一,可以通过利用目前现有的信息系统,来针对各个月费用展开科学整理以及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比如日常管理的支出、设备材料供应等相关的管理费用、各项目的日常支出,或者对医院管理相关项目的历史与成本核算信息进行科学的梳理。不仅可以清楚哪些项目是要花费的日常管理费用;同时还可以针对历史数据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从而确定最优的管理费用与成本值。此外,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哪些项目是可以进行优化控制的可变成本,并同时确定哪几个管理项目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深度控制。这些方法比较符合当前公立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实际状况,同时也可以对公立医院的标准成本费用值加以细分,然后将其分摊至每一月份,力求在根源上保证整个目标成本费用的实现,具备较强的合理性以及可执行性。第二,对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比较研究,以便评估其是否出现成本过高情况,并且通过对有关信息的获取,也可以较为有效地实现下一年度动态成本数控化率的有效控制。第三,医院也能够利用动态成本控制率,进行针对往年成本费用管控情况的重新评估,并以此为标准完成第二年度成本费用控制政策的变更,这对于提升事前管控的整体质量同样具备重要价值。2、借助目标成本来进行资金安排的优化基于目标成本进行动态成本控制率合理管控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加科学地开展下一年度资金计划的安排工作,以此让科技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借助系统、结合科室当前的基本情况来进行年度以及月度资金计划的填写工作。随后,还需要将目标成本与计划资金进行合理的匹配,确保成本支出与资金安排能够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开展闲置资金的投资计划,以此来更好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3、进行科学合理的合约规划通过对最初的成本费用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可以更加明确日常成本费用以及可变成本信息。有关科室汇集采购计划并且根据时间来做好生产时间的确定,然后根据约定时间提前做好大额费用的准备,以及供应商对交货日期、交付方法的事前预约,使得所有时间以及费用都可知可控。在可能的前提下,一定要尽量把资金付款的日期推至年末,并采用四种方法来进行对资金追高效益的使用,同时还要对一些闲置资金进行管理。4、开展动态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分析上述三点主要是为了针对目标成本战略进行科学优化,以及将目标成本战略分解至不同的科室以及供应商。在实际开展运营活动流程中,不仅要有高效的行动计划,同时还一定要有可以让行动计划落地的有效实施方式。以下重点针对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方式展开论述。(1)积极推进高效快捷成本例会制度的建设。通过开展成本核算例会,最终的目的就是采取定期定点的方法,针对当前的成本管控状况进行合理分析。例会的具体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三部分:第一,根据企业上月成本有效管控的基本状况整合科学分析结果,并按照余金确定的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率,来对当前成本管控的基本水平进行科学总结,并由此来确定当前成本费用的超定额状况。第二,根据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成本费用管控难题进行必要的协同处理,如果大额成本费用超支问题牵涉多个科室成本费用支出方面,一定要配合处理。第三,根据下一阶段成本管理的基本计划进行铺排,但一定要提前讨论控制能力相对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2)积极推动具备更加完善度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的动态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起以共享数据作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将不同类型的成本进行信息化处理,便于医院的高层领导以及其他的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看知晓当前医院成本控制率,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能对医院实时数字健康状态进行科学监控。

(三)结合年末成本费用核算,建立最新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数据库

目标成本和成本核算相比具有很大的近似性,虽然它们都是根据全年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但其区别主要是目标成本核算比较注重控制,而成本核算则注重较多的是管理的总结。核算最重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年度成本控制的基本数据信息,并由此对当前医院在本年度成本控制的工作水平做出正确评价;另一方面,也在于针对其结果做出合理沉淀,并及时改进在本年度成本核算中控制效果不佳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更好调整和适应当前医院的经营水平。比如,形成年度、月度的合理目标成本数控化率上限值、最优目标成本计划数值、最优的单位目标成本分配值等,使这套合理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更具有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束语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随着医院综合性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成本管理方式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共性问题,即各种成本管理方式都存在时效性问题,仅能优化当前医院活动中的成本管理问题。成本管理方式不具备成长性,就会导致医院成本管理系统缺乏明显的可持续性,以及改革成本较高等问题。

作者:黄丹华 单位: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篇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医院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领域不断变化的同时也与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我国医院在经营与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的成本管理就是一项重大挑战。医院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经历过高耗费运营模式的影响,在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等方式上需要进行有效的转化,提出解决医院的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措施刻不容缓。内部控制是医院成本管理的前提,涉及医院人员分配、管理运行等多方面内容,医院在不断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的同时,出现了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目前众多医院广泛关注的问题[2]。当前成本管理比较之前的简单核算和成本控制有了较为成熟的转变,目前的成本管理与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广泛应用,但在医院的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笔者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内部措施的研究为今后的医院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1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侧重于医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较少,使成本管理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和实施[3]。①对预算的约束力度不够。由于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造成多数资金审批流程过于简单,对物资的采买较为混乱,采购流程也不够正规,损失了大量的运行资金。在医院的实际采购中,一般不会特意明确地选择质量与价格均等的高性价比物品,而是通常与某些医药公司等采购商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在固定采购处进行采购,这就使物资的采购环节出现了漏洞,存在着以次充好等情况,导致内部物资在日常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②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缺少成本管理的内部审计,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成本信息存在漏洞,资金数据对不上,资金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定额的制度没有实质性落实,只存在于形式,导致医疗成本支出的信息没有及时纠正,难以将预算支出控制在限定值内[4]。③成本管理体系不够规范。由于我国医院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成本管理模式的制定上还不够成熟,没有统一架构,同样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成本管理。

2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意义

加强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是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医院间的竞争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加深,为确保医院的正常有序运行,必须使医院在经济上达到收支平衡[5]。①加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意识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消耗,合理利用医院的资产资源,使医院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医疗资金保障。②内部控制的成本管理可以系统的分析医院成本,找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医院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③实现内部控制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会制约医院经济的发展,营销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达到控制预算,减少服务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进行成本核算总结成本的来源和构成,为资源的利用和调整做出准确的判断,改变传统的事中事后控制,进行事前控制,达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的目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6]。

3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措施

3.1实行预算刚性约束

医院预算属于公共服务性预算,医院的经济活动应使所有医护人员都参与其中,增强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将医院的各项收支数据进行公开,保证医院成本费用的透明化可以为全体医护人员提供预算参与平台,增强医院职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在预算资金分配中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预算编制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时有发生,预算信息是通过自上而下地层层执行而实现的,因此若在基层的执行人员出现工作疏忽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就会使预算问题出现漏洞。因此,需要对预算经费的管理工作加强约束,避免因预算的随意性而使预算工作无法正常运行。采取固定预算模式进行刚性约束,在医院进行预算是根据各项收支特点选择计算方法,如医护人员的经费可以通过定额法来计算,职工的工资及保险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采用比例法进行预算管理较为方便,还有国家明确规定的费用可以采用标准法进行计算,在会计政策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有涉及的预算项目和预算方法一经决定便不再轻易变化,一律根据医院的相关制度进行执行。

3.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发挥风险防控的作用,内部控制的制度完善需要根据医院的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将所有科室的医护职工的内部控制职能进行明确地划分,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定期执行审计监督的工作,并将内部控制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层,由上级人员进行下一步内部控制的部署规划,防止医院内部出现经济违规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实施应在监督下进行,将进行成本管理的职工人员成立专门的小组,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检查成本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与完善。财务评级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使医院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成本管理所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优化医院的成本管理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资金和医院资产的安全性,更加有效地防范医院资金风险。

3.3优化医院成本管理体系

进一步细化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对成本预算、决策、分析与控制。建立规范的成本预测程序,建立相应的成本分析制度和信息反馈流程,实现成本管理的循环优化,利于医院成本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开展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根据医疗体制的变化,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优化覆盖医院所有经济活动的管理制度,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将内部控制小组成员与医院财务职工人员进行定期轮换,利于医护人员及职工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成本管理的业务素质,强化监督职能,使内部控制的环境更加优越。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建立于成本信息的基础之上,拓宽成本信息采集的数据量,加快成本信息的分析效率,使成本数据更加准确,成本数据的准确性是将信息充分利用的前提,将信息系统在医院内部共享,使医院内部所有职工充分掌握成本数据信息,使成本信息真实可靠,更好地推动内部控制的成本管理。

4结束语

笔者研究医院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发现,医院成本管理存在对预算的约束力度不够,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不规范的问题。对医院成本管理中内部控制意义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优化增量资产,合理利用资金。针对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3个问题,给出优化策略:约束预算经费,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建设良好的成本管理环境,有效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作者:郭佳 单位:通辽市医院

医院成本预算研究篇3

所谓财务预算管理,即利用一定程序对医院经费年度收支计划进行核对,是当前医院保障能够有效处理经费,最大程度发挥经费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目前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医院职能不断加强,医院经费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且结构也呈现出复杂化,一旦管理失误,便会导致医院出现经费不足,发展受阻等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水平,科学编制医院经费预算,规划预算调整,加快落实经费预算执行制度,即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优化经费的支出结构,才能进一步提升预算经费实施效益,实现新时期背景下医院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动医院发挥职能

开展经费预算管理其不仅能够解决医护人员各类困难,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基础设备建设,医护人员文体活动等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与保障。因此做好经费预算管理,对总体工作目标以及计划进行明确与规定,在进行财务收支计划制定时保障科学化以及合理化,严格依据预算方案落实经费支出,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保障医院业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效能

在开展预算管理时,应首先进行预算,在实时分析后,最后制定支出方案,这是当前财务管理的核心以及起点。只有树立规范化合理化的预算管理理念,保障全面预算的平衡化,才能确保经费安排合理化,降低支出的随意性。医院应定时对比实际支出与制定的预算方案,对于偏差较大的部分进行优化,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加强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支出。

(三)提高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所谓预算管理,即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分析并控制的一种管理行为,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是目前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沟通合作,以及医院对所有工作进行预估分析后综合平衡的结果。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定有效地预算方案,才能确保医院预期目标的实现,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合理约束。建立透明化、科学化、合理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将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相结合,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更好的激励与控制,对各部门业务活动行为进行约束管理。

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医院经费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医院经费预算管理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当前的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医院对于经费预算的管理队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从资金预算管理方面来看,只有使用统一化的信息软件来进行核算,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经费预算管理108成本管理COSTMANAGEMENT的需求,实现会计系信息的实时性、共享性以及统一性能够达到所预计的效果。

(二)医院经费预算管理复杂化

在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医院中经费预算管理的工作不断向复杂化以及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医院与银行网络之间的信息呈现透明化,更是对于我国医院的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保障预算状况的准确性以及透明化,降低财务信息的出错率。

三、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经费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医院发展中开展经费预算管理,是保障经费能够被合理使用,维护医院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手段[1]。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认识存在偏差,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充足,对财务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仅在年初时间,依据决算的数据,粗略预估医院经费预算,缺少全局化的掌握与统筹。且在年度使用经费时,随意对其进行调整,并未严格执行,对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造成影响,阻滞医院发展[2]。

(二)医院经费预算管理各环节并不完善

(1)预算编制。①重视度不足。预算编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更是当前进行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在目前,一些医院无法充分了解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而认识的偏差也会导致预算编制的水平比较低。②编制不科学。编制的方式不科学,而编制的时间也会有所不足,无法保障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③编制不同步,衔接不到位。目前,大多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整体事业预算编制时间不同步[3]。预算编制时间差异,导致预算衔接不到位,医院经费预算收支难以准确预测[4-5]。④编制程序方式单一。大多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编制方式多为增量预算,预算主要根据上年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适当考虑增加来年编制,预算编制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6-7]。编制预算程序也较为单一,注重程序形式,未经过严谨的论证,往往导致忽视预算本身实用性;很多医院存在重预算申报、轻预算执行现象,预算执行意识差,预算执行效率不高等[8]。另外,大多数医院对经费预算执行结果不进行考核,预算执行缺乏相应激励,预算执行责任难以落实[9]。(2)预算执行。①水平较差。由于当前我国医院的预算编制水平会比较差,所以在进行预算执行管理时,会存在乱、散以及松的问题,资金的支付控制也不合格,而对于资金的使用价值以及使用效率都会带来直接影响[9]。②执行不严格。当前医院在使用经费时,并未严格依据预算所设定的方式支出,且并未依据预算进行批复,导致执行效率低下,存在超预算甚至无预算的支出。在对预算经费进行调整时,并未进行严格化的控制,以及缺少审批流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且缺少监督管理,致使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发现、核对以及处理[10]。③约束力较低。由于当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方案较为粗略,因此在执行时没有针对性执行控制,可能会存在部分经费预算不足,但在总收支范围内,从而对预算支出进行直接性调整,最终致使预算的执行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方案存在较大差异且缺少约束力。在长时间发展后,可能会使预算管理机制形如虚设[11]。(3)预算评价。①评价不充分。当前医院更为重视决算编制,而对于决算分析工作却较为忽略,同时对执行结果的汇报、考核同样有所忽略,缺少年度决算报表的相关分析以及应用,导致决算和预算环节相脱节,管理效果较差。医院目前在考核奖惩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中并未加入财务预算管理相关内容,致使对于超出预算或无预算支出无法进行奖惩。②考核力度不足。现阶段医院在开展财务工作时,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并管理。而正因对预算执行情况不进行考核,因此导致后期医院开展预算执行时,并未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的重视度,所以预算执行出现较大随意性,缺乏合理性,造成恶性循环。

(三)医院经费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第一,医院在开展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时,内部监督机制并不完善。部分医院经费预算审查管理人员仅为表面化工作,对于医院经费的收入、取出以及预算管理等相关情况并未深入了解、分析,缺少全面认知度,因此无法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第二,对医院经费管理方面,外部约束力较弱。一般情况下,在对医院经费审计、检查工作较少,且只进行互审以及专项检查,对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检查深度不足。第三,医院经费由于公开度较差,所以医院之中的医护人员对经费使用情况也不了解,缺少社会监督。

四、新时期背景下优化医院经费预算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预算管理制度化

财务管理工作在运行时,完善的制度化建设对其规范运行具有保障效果。因此当前医院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以及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专业素质。在开展经费预算管理时,应认真履行国家所规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将其与医院之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医院发展目标以及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本年度预算计划,建立完善的医院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构建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分解—逐项核定—生成分项预算数据—编制资金计划表—形成预算方案—审议调整—审批执行等,对预算流程进行完善,其收支范围以及控制标准,对医院经费的支出项目进行量化,保障预算的有效性,确定实际支出与预算管理相融合。建立长效预算管理机制,改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对超出预算或无预算行为进行约束,增强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二)预算编制精细化

对于单位预算需要进行合理化编制,并且要将单位资金的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以及方向进行集中反映,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做到分工明确,执行“分田到户,责任到人”的责任管理机制,严格按照预算流程执行,并强化执行预算力度,控制经费预算支出,以达到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提高医院预算的效益。

(三)预算执行规范化

当前,要保障医院经费预算能够发挥其相关作用,关键便是预算执行。因此医院需要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加强工作人员预算执行意识,强化执行力度。第一,工作人员使用医院经费时,应严格依据预算管理进行支出,严格禁止超出预算或无预算行为,对每项支出进行拨款。第二,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审批流程,依据工作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不可产生预算与执行相脱节问题,维护经费预算的合理化。第三,应加强各部门以及层级协调与沟通,建立全面管理信息网,对各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维护。应及时对资金结余信息进行反馈,在出现问题时需立即处理解决,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杜绝下次出现类似情况,保障医院业务活动顺利开展。

(四)预算分析评价体系化

医院对预决算的分析报告应加强重视,年前应做好决算与预算分析评价工作,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保障各项预算指标均可完成。在年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预算分解执行进度,为下半年的收入预算、支出控制提供直接的有效的管理决策。年末,对预算收入完成、支出落实完成情况、资金运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形成报告,为来年预算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更为精确有效的数据。在预算实施管理时,应将其与绩效管理制度相结合,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以及评级制度,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评价绩效考核管理,制定相配套的奖惩措施,将其纳入年度考核中,并将其与下期预算经费分配相挂钩。

(五)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采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式,树立合理的运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医院处于高层的工作人员,只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管理环境。医院要对于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思考,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创立良好的医院文化。医院要想加快自身的快速发展,便要树立良好的工作理念,提高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例如医院可以适当地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或者战略意识,提高员工工作的生产积极性。除此之外,医院需要保障当前医院的经营管理理念符合自身的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推动医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医院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依照法律进行处理,并且要学会通过使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例如医院在和员工以及合作方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的完善性,有效地避免医院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

(六)改善项目管理前期策划

医院在开展经营管理时,应加强经营控制严格管理开展环节,对相关项目的重要性有更为全面的认知,从而保障项目成本利益最大化。前期医院应对相关项目进行积极调研,全面了解项目开展环境,全面核查分析,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会审与优化,在保证项目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利益最大化。总而言之,医院要客观把握新时期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理念等,在统筹兼顾基础上立足自身各方面实际情况,巧用可行的方法手段,科学化控制运营成本的同时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将财务核算有效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促使财务管理效能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层次以及患者综合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国安,战寒秋,刘慧,等.公立医院改革下药品预算精细化管理与绩效考核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2):65–67.

[2]汪萍萍.环境因素在医院财务管理及财务活动中的导入路径分析——评《绿色成本核算体系: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J].环境工程,2021,39(7):246.

[3]雷志勤,史晓川,雷亚明.基于智慧财务系统的医院资金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8):81–83.

[4]张婧,李高洁,蒋茜,等.美国药品成本管理策略对我国医疗机构药品费用控制启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303–1306.

[5]闫晋洁.政府会计制度下构建公立医院部门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1):76–79.

[6]苏琛惠,骆水娣.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科目余额的验证[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1):69–71.

[7]张连超.医院绩效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协同管控策略研究——评《矛与盾的平衡:全面企业绩效管理》[J].财务与会计,2020(18):89.

[8]窦剑峰.管理会计应用视角下医院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12):99–103.

作者:蓝金妹 单位: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