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19 11:4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篇1

一、训练内容和制度规划

(一)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合理挑选运动员

小学体育训练队的组建是训练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组建训练队首要做的就是选择运动员,所以体育老师要做好训练队的宣传工作,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以选择与体育训练要求相符合的运动员。首先,体育老师要把组建体育训练队计划宣传给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在全体小学生范围内进行宣传,以运动员所需要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素质为基础,向学生宣传体育训练的价值,鼓励对体育有兴趣又符合体育训练要求的学生积极加入到训练队中,对于对体育训练有兴趣而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也要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在体育训练中提升自己。在选择运动员时,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情况,看他们是否适合高强度的训练,是否对体育有兴趣,只要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对于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能力,而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学习到良好的体育精神,找到努力的方向。但无论如何,体育训练队组建后,都离不开体育老师严格有效的管理。

(二)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训练内容和目标

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训练才能达成训练目标,而且训练队中的每个学生训练的项目是不同的,有他们所擅长的项目,所以体育老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他们相适应的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在制定训练内容时,以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承受能力为基础,合理安排训练强度,让训练队学生统一进行基础训练。针对每个运动员主要训练的项目,老师在结合学生身体特点和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给学生制定个人的训练内容,促进他们在训练中的进步。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教会他们如何安全正确进行训练,让他们在训练中保护好自己,降低受伤的概率。在制定训练目标时,一方面制定体育训练上的目标,根据不同运动员所训练的项目和训练情况科学制定目标,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和总的训练目标相结合,让训练队学生在完成每个小目标的基础上,去完成总的训练目标。另一方面要制定思想上的目标,体育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在训练项目上取得成就,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思想方面的提升,让他们学会吃苦和坚持,提升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具有更强的精神动力。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培养其体育精神

众所周知,思想水平的高低对人的成功有较大的影响。在小学体育训练中,思想水平较高的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成绩也会更突出,所以老师要适时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思想教育和训练中形成体育精神,以推动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实际体育训练队中,老师首先要让小学生了解体育训练的困难和辛苦。一方面训练时间不能耽误学生正常的学习,那就要求训练队的运动员要牺牲课余时间来进行训练,意味着当其他学生在进行娱乐活动时,运动员正在进行刻苦的训练;另一方面体育训练是十分劳累的,每日的训练量会很辛苦,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放弃的心理。训练队的学生在听老师的提醒时,对接下来的训练也会有个心理准备,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程学习和日常训练中去,以保证接下来的训练任务顺利进行。在体育训练中,如果有运动员无法完成训练任务,甚至产生不想坚持的心理时,老师要给予他们鼓励,并陪伴着他们完成训练任务,任务完成后与学生进行谈话,在鼓励表扬的同时,向他们传达坚持的精神,让他们形成吃苦耐劳、勇于坚持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如果训练队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老师要用温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疏解心理问题。

(四)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体育运动是充满风险的,在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伤,肌肉拉伤、腿或胳膊磕破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其他更严重的伤害。小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身体还在成长阶段,在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进行训练时,老师一定要做好周全的安全防护工作。在进行训练前,一定要让训练队的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的训练,防止训练中受伤。还要做好基础的医疗保证,当运动员在训练中受伤时,如果只是类似擦伤、肌肉拉伤这样的轻伤,要及时处理他们的伤情,如果是类似骨折这种比较严重的伤情,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可以让学校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协调训练任务与其他任务的管理

(一)训练的开展要得到学校、班主任、家长的支持

小学体育训练队的建立和训练涉及各方面的工作,不仅需要体育老师展开教学训练,还与学校、班主任、家长等有联系。首先,体育是我国教育内容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训练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学校的水平,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代表的还是学校。体育老师需要获得学校的允许和支持,并定期向学校汇报训练队训练等各方面情况。在班主任方面,一方面体育训练队的宣传需要班主任的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加入体育训练队要让班主任知道,从而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动向。在家长方面,体育训练是艰苦的,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受伤,家长难免会担心。学生一旦决定要加入体育训练队,他们就要把这个决定告知父母,并得到父母的支持,而体育老师则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安心。

(二)其他方面

小学体育训练队训练任务的开展还要与学生课程学习相协调,体育训练任务固然重要,但也要与小学生任课老师协调好时间,避免体育训练时间与学生课程学习冲突,从而保证学生训练和学习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让训练队里的运动员和谐相处,训练队是一个集体,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所以体育老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让学生团结,让他们之间形成凝聚力,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把训练队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训练,还教会学生何为团结,何为良性竞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身体机能还不够成熟,作为小学体育训练队的负责人,需要对其训练和管理付出更多心血,不仅要根据他们身体特点制定训练内容、训练强度,以保证他们在训练中的安全,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促进他们思想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协调好各方关系,以保证训练科学有序开展。

作者:管相会 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三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篇2

小学体育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责任。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民“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手机玩具化”的现象。部分小学生因过度沉迷手机的娱乐功能而影响了身心健康,这也凸显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田径是小学体育中的传统大项目,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和容易上手的运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给传统的田径项目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在小学体育中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一、借助其他运动项目,释放多彩田径魅力

单一的田径运动可能会稍欠新鲜感,教师可以借助其他运动项目,让田径运动释放更多魅力。以田径运动中的跑步为例,教师可以与跳绳结合。比如,跑步跳绳运动。让学生们一边跑步一边跳绳,在跑跳的基础上,再加上追逐。在四百米的环形跑道上,每隔五十米为一个跑步位,四个人根据这个站位来开展追逐,看彼此间的距离谁能拉得最小。在这个追逐跑跳绳运动中,田径与跳绳进行了结合,学生手中握有跳绳,目光又朝着前方有自己要追逐的对象,这显然比单纯要求学生绕着操场进行田径训练来得更有趣味。比如,原地跳与跳绳结合。在田径运动中,“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比如跳远和跳高,它都对学生的弹跳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跳绳运动中,弹跳也是一个技术要点,如何能够让绳子翻得飞快但又不会绊脚,就需要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展双人跳绳、三人跳绳、多人跳绳等,运动因为有伴而不觉孤单,学生也更容易坚持。实际上,跳绳这一运动项目本身也非常受学生喜爱,除了传统的跳法以外,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花样跳绳,各种各样的跳法能够不断地创造出跳绳新鲜感,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田径与跳绳的共通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趣味田径练习,无疑会提高田径运动的吸引力。

二、创新体育游戏玩法,呈现趣味田径形式

游戏几乎对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既然如此,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设计田径运动,通过田径体育游戏的方式,让田径的趣味性呈现出来。以六十米和一百米这类短距离跑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体育游戏:拉手跑,以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为一组,在拉手跑时,步伐要尽可能一致,或是具有一定的速度优势,或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即大家跑步时非常协调,不会有的快,有的慢)。绑腿跑,以两人三足或者三人四足的方式来跑,这个就非常考验彼此的默契度和配合度,稍加不慎,其中的一个人就有可能因为跟不上或者过快而让队友们都摔跤。障碍跑,教师可以在跑道上设计若干种障碍,让学生们在跑步过程中翻越跨过各种障碍来跑步。在体育游戏中,除了运动本身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外,教师还可以尊重游戏“有输赢”的特点,设计游戏赢家的奖励和游戏输家的惩罚。游戏赢家的奖励一般可以是降低游戏难度,比如一个组有五个人依次完成一轮游戏中的各个子游戏,假如最后是三赢两败,那么就是赢一局,赢家可以任意挑选对方哪个选手来参加下一轮的游戏,或者为本组的下一轮的其中一个游戏减少难度(如增加时间或者减少里程等)。游戏输家的惩罚一般可以是完成规定的体育动作(如仰卧起坐十次,俯卧撑十次,往返跑两次等)当体育游戏有输赢之分时,整个田径运动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刺激和好玩。

三、增设主题校本课程,开发多元田径内容

一般来讲,每周的体育课都是两到四节,相对比较有限,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田径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田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外的时间多下功夫,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进来,考虑到此,学校可以增设主题校本课程来开发多元田径教学内容。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种类非常丰富,但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不能全部在课堂上教学,那么,就可以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以校本课程来作为补充。以“走”为例,“竞走”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田径项目,但其实它在奥运赛场上占有一席之位。竞走并不是看似简单的“日常走路”,而是有着强烈的、鲜明的节奏感,且协调性要求高,长期练习竞走的爱好者走起路来常常表现得更加轻松省力。学校可以将竞走这一类在课内不被重视的项目设计为校本课程,再进行包装,比如给竞走课程起名为“陆地芭蕾舞”等,让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还可以鼓励对田径感兴趣的学生拉动更多同学报名参加,一起快乐运动。

四、围绕体能素养提升,设计田径体能关卡

田径运动是融合了走、跑、跳跃﹑投掷等内容,是范围比较广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教师可以将田径各项目都通过体能综合拉练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围绕着体能素养提升设计田径体能关卡。比如,在一个四百米的路程中,先后设计四个关卡,每个关卡是不同的田径子项目,如跑步,竞走,跳远,跳高等,学生在一个训练周期中,先后体验若干种项目,在熟悉了项目内容后,最终参与到体能闯关赛。体能闯关赛会按照难度等级来分别设置不同的关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闯关,看自己的水平在哪一个层次,这既是学生自己对自己发起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检验田径水平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闯关水平相对客观地做出学生体能评价,找到学生田径的优势项目和薄弱项目,有的放矢地去突出强化优势项目,提高薄弱项目,助力学生体能的稳步提升,学生也可以在体能闯关中培养核心素养,在后期的训练中,改善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五、大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田径僵化印象

本文在开头就提及到,当代网民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小学生将手机、网络作为娱乐的工具,教师与其强硬地进行纠正或者禁止,倒不如巧妙地去引导,在田径教学中大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田径在学生认知中的僵化印象。比如,在网络上搜索趣味田径短视频,尤其是教学类的,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一起以这种趣味方式开展田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拍摄训练时的短视频,将学生们在训练中动作完成到位的素材归为一类,将学生们在训练中“出糗”(前提是没有任何嘲讽性质的,不会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的)的素材归结为一类,两类素材分别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剪辑,以趣味地、好玩地方式来呈现。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在引得学生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够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自己在田径运动中的表现,对照别人,审视自己,以轻松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田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在后期训练中加以改进。当教师能够以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来呈现田径训练中的亮点和痛点时,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容易坚持田径训练。客观来讲,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烈的阶段,对很多事物都抱着跃跃欲试的态度,但是部分学生又有着“三分钟热度”,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活动怀有长期的兴趣并且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这也是令不少教师感觉到头疼的地方。要想尽量降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从根源——学习内容出发。以田径为例,田径运动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相应地,也就缺少了一些新鲜感,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多种方法,以多个角度来采用创新性教学思维,为田径教学注入更多新鲜活力,打造趣味田径课堂,不断地释放田径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感受到田径的乐趣,那么其运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就会更高更好。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在尊重田径项目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度并适当地做一些突破和创新,让趣味田径能够引发学生的欢声笑语,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运动和成长。

作者:李昂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长江路校区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篇3

1引言

新课程改革提高了体育课程的地位,加深了人们对小学体育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学可完善小学生品德心理结构,推动小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体育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体育教学,转变教育理念,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辅助开展体育教学的新路径,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使小学体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水源头。

2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解读及要义分析

2.1概念解读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修养,它由遗传因素和后天体育教育构成,具体包括健康意识、体育意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四个方面。健康意识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以健康为指导思想,将体育技能学习与身体素质增强结合起来。体育意识是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体育需求状态,是一种能够主动开展体育活动并最终达到终身持续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两个方面,体育知识是与体育相关的人文知识和生理知识,体育技能是完成体育行为的能力和技巧。体育精神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的对竞技体育的兴趣与热爱,是体育核心素养中最具有价值的品格。

2.2要义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小胖墩”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调查表明,中国小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纵观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可以发现,教学观念偏差和教学模式不合理是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在小学体育课堂引入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就是要纠正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小学体育课堂朝着趣味化、高质化的方向发展。

3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材内容层次不足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上,“重硬指标、轻软指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仍局限于教材之内,同时又未能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这导致了教师在选择教材的内容上一味追求技能、技巧水平,如100米跑、立定跳远等项目的优秀、合格硬性指标都没有关注到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软需求。在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下,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对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锻炼,又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实现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双赢发展。

3.2学生情感体验不足

在体育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要把学生摆在第一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时候还是按部就班地把备课的内容灌输出去,很少去关注学生作为个体面对体育学习时的情绪状态。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下的是死板、沉闷的印象,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甚至会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因此,如果体育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体育活动就变成了单纯的体力消耗,更何谈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4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4.1指向健康意识触发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常识与卫生知识。这便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更要融合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加强对体育学科的认知。传统课堂未能给体育健康意识的教学提供有利环境;而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与互联网资源,打造以“体育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首先,教师需要对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各类运动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因素。然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关于体育运动中预防伤害与自我保护的视频供学生学习观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能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体育健康的知识,从而实现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除了观看多媒体视频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重点,制作一些关于常见运动伤害处理的微课,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开展学习,便于需要时能够紧急调出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

4.2指向体育兴趣激发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各种泛娱乐化的发展,学生爱手机不爱体育,打游戏不打篮球,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并给体育打上了“无趣”“累”“影响主课”等负面的标签。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意愿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应当以游戏化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局面,用游戏化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竞技精神,让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3指向体育技能习得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传统体育课程上,很多体育技能的传授靠的都是教师的亲身示范,需要教师重复动作要领,让学生在模仿中逐渐掌握运动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做慢动作的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突破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难点。例如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难度,打造高效轻松课堂。以立定跳远为例,为了更加详细地展示立定跳远的详细步骤,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分解动作视频。在多媒体的演示下,教师让跳远动作呈现慢10倍速度播放,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更加清晰、直观,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动作要领的掌握也就更快、更高效。可见,在体育课堂中运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知识,还能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打造高效课堂。

4.4指向体育精神培养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体育精神的培养是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形成的。小学生年龄尚幼,自控能力较差,对体育的兴趣也是时强时弱,实现对小学生体育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信息化教学与小学体育的融合中,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让学生由疲惫状态转向亢奋状态,从而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可以说,运用好信息技术就是一针“兴奋剂”,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体育活动。例如在小学体育400米田径项目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情绪高昂、节奏感强的音乐,使学生的大脑神经得到充分刺激,突破身体的耐力极限。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竞技赛场上的精彩视频,让学生从优秀的运动员身上汲取进取的力量,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5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进小学体育课堂,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体育课在体育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促进小学体育课堂转型升级;同时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综合素养,为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素养,而非仅仅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应对新时代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挖掘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资源,并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推动体育课堂向趣味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自觉能动性,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运动技能重难点。教师还应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夯实基础,推动体育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波.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逻辑、问题与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04):448-455.

[2]白宇飞,杨松.中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时代要求、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05):70-78.

[3]曲艳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22):248.

作者:张伟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林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