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3 11:3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管理会计论文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教育体系的新导向,对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细化的要求。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快速融合,财务共享、智能财务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财务人员得以从繁琐重复的财务报销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向管理会计转型,更多地投身到以预算、成本、绩效管理为侧重的管理会计工作中。这迫切需要高校与时俱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构建、完善新时代高校财会队伍建设框架,推动队伍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人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时代的机遇和制度保障。一方面,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会计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会计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助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全面引进、培养我国会计人才建立起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也为我国会计人才创造出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自2013年11月财政部提出将管理会计列为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以来,有关部门陆续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直属单位财务队伍建设的意见》《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管理会计视角下的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新政策的出台对高校财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政府会计制度以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存的双体系为核心,意味着高校的会计核算功能和财务报告模式发生了变革。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催生了会计领域的新模式,深远影响了会计理论、会计组织方式、会计职能、会计工具手段等诸多方面。因此,会计工作者需要在夯实研究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应用新技术,加强会计数据相关标准建设。另外,虽然大量重复性劳动已逐渐被分散给会计工厂或者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上,但是高校财务工作仍需要在人员培养和组织架构上进行适当调整,从长远推进实施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强调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获取更具价值的信息并用于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切实提高财务数据对高校管理层决策的支撑性,从而最终实现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经济决策的战略目标。
二、管理会计视角下高校财务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更多的财务工作需求与高校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匹配。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外部财务环境越来越严格,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着会计核算更加精细化、经费预算管理更加严格、财务决策需求更加广泛、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等多方面的考验。然而,目前财会人员队伍专业技能的提升速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校财务业务需求。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高级累计持证人数分别为670.2万、242.02万、20.57万,共计932.79万人;而仅2021年报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高级资格考试的人数就分别为462.6万、214.1万、5.3万,合计高达682万人。由此可见,虽然报考队伍十分壮大,但是从持证情况来看,考试通过率较低,实际工作需求与专业技术资格存在不匹配问题。管理会计作为财务转型中高校的重点关注对象,更加强调的是业财融合,即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熟悉高校业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控制、决策、规划等方面实施有效管理。然而,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尚未有效结合。目前,高校财务工作的重点依然围绕着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展开,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局限于相关的会计制度,目光也囿于个人所承担的某一岗位,少有与其他部门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缺乏高校内部多部门间的融合意识,从而忽视了对内部控制、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要求的职能锻炼,最终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
(二)高校缺乏管理会计人才的管理体系。1.在选拔会计人才方面,会计从业资格的放宽为高校财务吸纳综合性人才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将会计从业的要求更新为只要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即可,不再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硬性规定。但高校吸纳综合性人才的意识薄弱,鲜有对过去固有的招聘模式进行调整,因此高校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对财会技能不高但具有管理会计方面特长的人才仍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2.在人数供给方面,高校财会人员比例依然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日益增加的业务量和不充足的人员配备存在一定矛盾。一方面,财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适时更新和拓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仍以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培养为主流,达不到高校管理会计的内在要求。高校管理会计工作因其内容的广泛、操作的复杂,拉长了培养合格管理会计人才的周期,造成高校财会人员整体的财务管理、分析决策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3.在岗位配置方面,如何将通过选拔、培养后的人才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才干,也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就目前高校财务部门对岗位的设置来看,常见的岗位有报销岗、资金岗、收费岗、工资岗、税务岗等,一般不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导致管理会计所要求的职能无法得到应用,且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长期培养和提升。4.在人员管理方面,除了在选拔、培养、使用方面把握好方向,人员的退出环节同样不能被忽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普遍存在“能上难下”现象,未能形成一种动态的进出模式,导致人岗不匹配、岗能不匹配的恶性循环。考虑到管理会计在统筹高校财务决策、内控管理等方面担任的重要角色,除了对人员能力素养本身的要求外,在离职或轮岗前也应严格按照规章要求和工作流程执行交接或离任手续。
三、基于管理会计的高校财会队伍职业能力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关于财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考虑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本文综合现有文献构建了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从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专业能力主要考虑财务会计能力(X1)、战略管理能力(X2)、预算管理能力(X3)、成本管理能力(X4)、营运管理能力(X5)、绩效管理能力(X6)、投融资管理能力(X7)、风险管理能力(X8)、管理会计报告能力(X9);综合能力主要考虑思维创造能力(X10)、信息技术应用能力(X11)、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创新能力(X12)、沟通协调能力(X13)、团队建设能力(X14)、组织能力(X15);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X16)单列为一项进行调查。综上,本文拟构建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6个二级评价指标。问卷设计参考“李克特五分量表法”,要求每个受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在“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选项中做出唯一选择,分值分别记为5、4、3、2、1。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胜任能力评价的调查指标。
(二)样本选取。为确保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针对性,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主要为高校财务工作者、会计领域教学科研人员、高校教职工等,这些受访对象或长期从事财务会计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或经常接触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有着深刻见解。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最终有效回收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
(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16个项目中,问题1—9评价高校财务人员专业能力,问题10—15评价综合能力,问题16评价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调查结果详见表1。经统计计算,克隆巴赫Alpha信度系数为0.832,说明问卷结果可信。根据表1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的16个问题的平均调查得分在4分以上,且每个问题的分值波动较小,说明调查结果分布集中,无明显异常值。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财经领域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以及教职工等群体对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与期望。
四、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和培养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层面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身处高等院校的大环境,管理会计队伍的健全和完善除了财务部门本身的积极改革,更离不开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管理会计只有在物力与人员配置方面得到了保障,才能为推行管理会计铺平发展道路。高校领导层应为管理会计人员创造参与重大规划、决策的机会:在学校的重大规划和决策中鼓励运用管理会计,理顺业务流程、明确责权利,切实提升学校规划、决策水平以及管理绩效。
(二)在能力方面明确管理会计指标要求。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系统性地对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衡量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方面的建议。本文以此为指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设计了一套相对全面可行的高校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按照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三个层面划分,并进一步细化。详见表2。初级职业能力是指财务会计能力达到助理会计师水平、熟悉并正确执行财经方针、担负某个重要岗位的人员。中级职业能力相较于初级,除了财务会计经验更加丰富,管理筹划能力和综合能力也逐渐向深层次拓展。高级与特级职业能力更注重高层次的组织统筹与管理,从而在宏观层面统领整个财务队伍。由此可见,高校管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不仅要在财务会计能力方面得到加强,而且要在管理筹划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方面同步得到锻炼。
(三)在实践方面提供业财融合的学习平台。全面的综合能力、宏观视野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多元化、专业背景广泛化,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地基,是推动工作不断前进的人员基础,不同专业背景的管理会计人员之间加强互相学习,学会从更多角度思考、处理问题,成长为会计知识扎实、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沟通协调能力的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高校管理会计的本质是摒弃孤立的思考方式,以学校全局发展为着力点,提出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轮岗学习制度是管理会计人才建立全局观的一种有效方式,学校可尝试专业技术岗、管理岗、教学岗定期轮岗,让管理会计人员深入地参与到学校各类业务活动中,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打破部门壁垒,持续不断地积蓄管理会计人才后备力量。
(四)在考核方面建立科学的激励奖惩机制。健全有效、透明公正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和职称职务评聘机制能够充分调动高校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的智力效应。高校财会人员考核由“人事+财务”双部门在确立全面可行的评价维度与激励指标后进行综合性评价,高校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考核权重应当逐渐增强。对于综合表现突出的人员提供薪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于未达标人员给予适当处罚或警示并加强培训。只有确保权责一致、奖罚分明,才能兼顾高校财务队伍在财务和管理方面同步提升,有效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创造和增值作用。
五、结语
建立具有合格职业能力的高校财务队伍任重而道远。首先,高校财务人员应顺应新形势下政策对管理会计的新要求、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先从主观意识上逐渐转型。其次,在高校管理层助力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同时,财会人员应加快熟悉管理会计技能的应用。最后,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并以健全的考核机制监督实施,建立业务型财务、管理型财务、复合型财务,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
作者:曹越 季晓昕 王春晖
管理会计论文篇2
在现代企业内控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当前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起着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指明财务管理内容及方向的作用。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与财务会计相比,起步较晚,且在实践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两者为会计两大分支,但彼此间存在密切联系,可通过对其进行协调,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然而受限于多种因素,不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仍难以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所以现代企业需遵循会计的相关规范,寻找让两者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新时代下财务会计所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计量及数据收集方面在传统背景下,财务会计中,货币计量是其一种基本假设,利用货币化信息,财务会计能够将一些决策参考提供给非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这样来有效提升企业战略方针发展的时效和合理性,进而满足市场发展实际需求[1]。大数据的到来,财会人员也不再受限于货币计量这种方式,当前也在不断向数据储存和处理方向发展,但由于大部分财务会计对全新的数据收集等工作无法有效适应,因此,利用数据来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数据储存及处理方面在数据时代下,财务会计与大数据的结合,要学会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提升数据收集能力和货币计量能力,加强对会计职能体系的优化,将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充分体现出来,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提升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大数据的核心就是对数据进行储存,但是大数据储存过程中需要构建大型的数据仓库,分布式储存集群模式,其主要将分布式数据库等一些板块来储存有关数据,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重视起来。
(三)反映内容及时间方面目前,会计职能主要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来进行参考,而财务会计其质量,与财务信息有效性和可信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发现管理运营过程中,财务信息并不是其管理核心,企业高层人员需要了解财务信息对其发展战略的支持和动向作用。结合当前企业发展需求,财务会计必须向管理会计实施转型,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大数据发展需求,才会给予企业正确引导,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方式无效想要从根本上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财务会计人员与管理会计人员就必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中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而强化企业会计工作能力。但是,现阶段企业在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时,仅从表面将两者进行简单整合,仅形成工作上的交叉、部门上的合作,这样的简单整合并不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因此,为了切实找到真正有效以及具有可行性的融合方式,企业需要大力推进会计整合工作。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并没有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给予足够重视,并且也未认识到两者融合的价值与作用,因此,这部分企业在融合机制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相对较少,从而阻碍了融合工作的进展。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会计人员对会计方面工作负主要责任,其专业素质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融合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会计管理型人才缺失,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素质亟须提高。虽然各高校每年都会输送大量会计人才,但多数仅有理论基础,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且在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及较为前沿的技术等方面了解不足。如果要实现两者的融合,会计人员必要全面理解两者的内涵和侧重点,遵循法律和法规的指导,掌握专业知识和会计凭证制作、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技能。此外,管理会计还需要人员有运筹学和数据分析能力,梳理相关数据计量和管理,及时查漏补缺。
(三)会计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财务会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严格的法律规定,并需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开展会计活动,这就对会计信息提出了公正、公开、准确等方面的要求,在对相关信息的确认和计量上也作出了严格规范,形成财务报表制度。管理会计虽然受到了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约束,但与财务会计相比较低,应用上更为便捷,在信息提供上也较为灵活,只要提供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即可,但这也为两者的融合造成较大困难。同时,两者在信息共享上并未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由于两者属于不同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在获取和公示的财务管理数据上侧重不同,信息共享并不畅通。但如果财务会计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就无法根据这些信息为管理层提供精确的决策建议,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实施。而以往不少负面案例也都表明了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连锁反应,证实了会计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四)缺乏重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少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管理体系的更新。多数是因为相关理念的缺失,企业并没有细化财务和管理会计的改革内容,导致两者仍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一旦突然需要将两者融合,往往会因为相互间的制约因素,反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管理造成不良干扰,甚至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两者在工作范围和所遵循的工作准则方面存在不同,无法套用同一种工作制度。管理会计以企业价值规律和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提升经济效益为宗旨,借助专业的手段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制订提高经济效益的计划,整合企业的成本费用,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会计准则对这类会计的束缚相对较少。财务会计主要需遵循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在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进行会计活动,定期报告某一阶段企业的财务以及经营状况,形成财务报表,提供给企业利益相关的个人或团体,受会计准则约束较大,且两者在严格性和规范性上均有不同。而不少企业并没有分别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这就往往会造成因制度执行问题而引发的管理漏洞。
(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概念进行对比可知,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依托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同时,对多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调查可知,虽然现阶段企业推崇财务数据共享,但实际上很少企业会彻底落实此项要求,这意味着大部分企业并未充分实现财务信息与财务数据的共享,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属于财务管理体系,但是两者职能不同。因此,就本质而言,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岗位,这样就容易造成两者各自独立的局面,影响信息共享。第二,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没有形成数据共享体系,这就导致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很难按时完成,或者即便工作完成,也会极大降低会计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及准确性,管理者在根据财务相关信息作决策时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共享机制,也就意味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不能共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水平。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机制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分支,同源关系比较紧密,但是两者的工作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想要两者实现最优的融合,企业就必须让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良性互动与沟通,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并建立考核基准模式,对工作资料及格式做统一安排,从而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顺畅沟通的交流渠道[2]。比如,在对会计工作资料开展新编制工作时,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工作内容以及信息处理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企业需要对两者的工作模式与格式进行统一。具体来说,针对目前财务会计未开展信息类别代码工作的现象,企业可以建立以信息类别代码为主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体系,从而让财务会计在工作后期可以在系统中通过信息技术将信息类别代码转化为信息数据。如此,既能使财务会计的信息数据和管理会计的信息数据在大体上保持一致,又能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大量的重复信息的问题。同时,两者共用一个信息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有限资源。另外,企业可以利用备用信息一栏,将一些重要但属于非财务领域的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资源上的共享,同时也能极大提升会计整体工作效率。
(二)促进会计人员的转型升级第一,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的管理会计工具,组织会计人员培训,更新人员知识体系,让他们熟悉管理会计工具的操作,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专业能力[3]。第二,企业应加大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人员都能加深对会计工作的了解,明确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间的关系。第三,适当扩张高端人才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四,培养会计人员对两者融合价值的认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从管理会计的层面收集信息、梳理问题。第五,企业需积极采纳会计人员提出的建议,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价值。
(三)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体系两者的融合有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融合体系的构建,使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现有经营活动相符,改变原本会计存在一定滞后性的情况,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防止一些不必要工作的开展,避免资源浪费。企业高层管理者应首先加强对管理会计在决策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以上行下效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自身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以确保相关信息收集更为准确,并得到有效整合。其次,企业需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让会计人员形成两者融合及创新管理会计工作是今后的必然趋势,进而主动开展相关工作[3]。最后,企业需不断完善会计操作体系,使信息采集方法更为合理、便捷,为两者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不断细化会计基础工作,加快融合速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良好实施。
(四)完善会计制度企业应构建科学的会计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会计制度包括收集记录、总结企业运营中产生的财务信息,再对其分析和核实,形成财务报表并提供给相关人员。会计制度是企业实施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前提,所以企业应从制度层面明确会计工作,确保内部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企业应以围绕决策会计来规范管理会计,使其能更准确地提供信息资源,让管理会计满足企业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在会计信息化支撑下进行融合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过程中,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会计信息技术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4]。同时,企业还要对融合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效果。因此,企业要对财务信息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与处理,在此基础上搭建信息平台,打造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形成更高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借此提高两者的信息共享水平。第二,企业需要采用信息化数据的直连式渠道,即让电子手工台账代替人工,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此种举措一方面可以解放双手,减少会计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财务损失,从而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信息数据的利用率,进而推动两者形成有效对接模式,最终使整个工作过程行之有效。总之,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数据与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最终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并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除了要拥有比较高的信誉度外,还要推进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升级,即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积极运用创新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加快两者的融合进程,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因此,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会计工作重要的发展方向。企业应该对两者有机融合的必要性重视起来,积极探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两者融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而促进企业的良好稳定发展。
作者:徐扬 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管理会计论文篇3
当今时代下,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全面快速发展,企业获取财务信息更为便捷,财务会计的革新需求更加迫切,企业间的竞争逐步加剧。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具有较强的数据敏感性,实际工作也更加精准和灵活。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在创新手段的支持下,有效提升数据处理质量与效率,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力度,推动企业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对于财务管理有效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首先,是数据处理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下,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企业中涌现出庞大的数据信息,给企业财务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海量数据处理需要。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方式,财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不足,不仅容易出现数据信息方面的偏差,而且还会影响经济活动管控成效,从而降低企业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的运用,可以从财务数据出发进行全面管理,对海量数据进行归纳处理,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可行性管理方案,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合理管控,不仅能够提升财务预算的准确率,而且还能为企业宏观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处理的难度不断增加,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风险,很有可能影响企业发展。为了保证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应当在充分把握内部资金运行与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在大数据工具的辅助下,会计人员需要快速完成财务数据信息的搜集、核算与处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企业财务会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财务报告[1]。因此,企业必须要促进财务会计的转型,通过管理会计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处理需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促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后,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传统财务会计工作难以满足社会环境需求。为了适应环境需要,企业不仅要根据社会发展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而且会计人员的能力也要有所提升,尤其是计算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与大数据时代要求高度契合。为了不被社会淘汰,财务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符合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可行性
首先,为有效转型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分析与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形成财务报告,如实反馈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大数据背景下,财务数据的获取渠道变宽,各种类型的财务数据涌现出来,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在这一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明显增大,要求财务会计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信息,精准把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且将其有效利用起来,提升财务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为了符合这些要求,企业需要从传统财务会计积极转变为管理会计[2]。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支持,促使财务会计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职能,在原有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基础上,拓展出评价职能,对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工与利用,真正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其次,为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传统管理观念下,很多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中,获取的财务信息能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信息共享不足、信息获取不及时以及部门沟通不畅等,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发展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与业务系统等系统有效对接,及时共享财务信息,并且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分析财务数据间的关联,促进业财融合的实现,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而且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便利。再次,为企业持续稳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新时代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也逐渐复杂化,只有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保障战略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企业过去依然发生的业务数据进行收集与核算,很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导致财务工作滞后,缺乏前瞻性。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借助各种财务软件对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判,对未来财务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可以增强财务工作的前瞻性,为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最后,为改进财务会计工作提供有效手段。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下,企业的财务职能设置单一,财务信息也较为单一,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会计核算数据与业务数据不统一的状况,这不仅增大了财务会计工作难度,而且难以实现财务数据共享,财务数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另外,财务会计工作侧重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账务处理方面,对外部环境掌握的不足,导致企业管理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3]。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为管理会计,其职能得到拓宽,有效弥补了传统会计工作的缺点与不足,并且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出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促使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有机融合,形成业财协同效应,为管理会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
3.1转变会计管理观念,构建会计管理体系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必须要高效化地利用财务信息数据,保障财务管理的有序开展,同时这也是实现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及时转变会计管理观念,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建立会计管理体系。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积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管理方式方法。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其职能、作用和价值,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在做好基础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按照企业管理要求革新财务观念和工作方式,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推动企业管理的创新型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利用大数据背景优势,积极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和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推动管理会计的高效化落实。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强化管理意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型升级[4]。同时,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大数据信息利用率,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运行,将大数据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3.2建立大数据财务系统,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财务数据信息的整合处理中,存在多种差异,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成本,而且实际工作效率不高。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同时与多个部门沟通,如果部门之间配合不当或者沟通不畅,很有可能引发各种矛盾,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在大数据的助力下建立财务共享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与完善管理会计相关的管理系统。其次,企业应当建立业财融合体系。为了推动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速度,企业管理层应当从自身业务需求出发,明确内部职责与分工,严格按照管理会计转型制度开展相关工作,为管理会计实施营造优良的经济环境。此外,企业应当及时优化监管制度,并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时刻监督管理会计工作,要求财务与业务部门加强联系,做好配合工作,形成协同合力,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3.3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建设信息化体系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借助这些先进技术的优势,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快财务会计转型,促使管理会计的顺利应用。在信息化体系的保障下,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中的适应性,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备配置。企业管理会计的实施对基础设施需求较大,要想实现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需要配置完备的基础设施。因此,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根据管理会计工作需要引入先进的设施设备,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和专业性,保障大数据技术得到科学有效的实施。
3.4优化财务会计内容,提升管理效率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会计准则核算与监管财务数据信息,包括制定财务报表、核对企业资产等。而管理会计比较灵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创新性手段进行财务管理,包括评定企业的利润空间、预算企业经济效益、制定财务管理方案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单纯的核算、监督财务数据转变成需要分析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并且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内容,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分析财务信息,科学评判未来财务发展趋势,为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此外,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充分把握现阶段企业所将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并且针对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做出统筹规划,为企业发展制定短期与长期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做好资金统筹分配工作,保障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高效实现。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业务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等进行统一处理,形成内部管理数据,以此为依据进行财务工作内容的优化与拓展,促使管理会计的职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与高效化的同时,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固发展。
3.5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建设体系
一方面,企业应积极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当地高校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所需的管理会计人才,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另外,企业还可以从现有财务人员中抽调一部分定期进入院校进修,加强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学习,将他们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逐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不断壮大企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财务部门的综合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制订完善的人才招聘计划,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应当严格按照招聘计划开展,适当提升招聘门槛,接纳一些财务方面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而且要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和设备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为财务部门注入新鲜血液,在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推动企业财务团队的进一步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当正确把握时代发展形势,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转变会计管理观念,构建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大数据财务系统,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建设信息化体系,优化财务会计内容,提升管理效率,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建设体系等,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有效转型,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忠.对文化传媒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相关思考[J].商讯,2022(22):56-59.
[2]李顺国.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上海商业,2022(09):120-122.
[3]魏连颖.新态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状研究[J].财会学习,2022(26):78-81.
[4]刘田田.浅析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22(25):186-188.
作者:乐逸航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