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8 10:2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初中化学教学研究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素养既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又要根据学科的典型特点,形成相应的技能与素质。化学学是科学与工程学的经典学科。该学科中的科学研究精神、创新精神,乃至实验精神,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初中阶段的教育要把学生全面发展当作最终目标,让初中生拥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但是,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看重学生的卷面分数,教师应该多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整体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奠定基础。
一、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1.过于重视分数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管是社会、教师或是家长,甚至是学生本身,都只在乎考试分数,许多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而临时抱佛脚,仅仅只是为了考高分,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分数真的能代表他们的能力吗?尽管大量刷题、大量背诵的确能让学生得到好的分数,但是这并非学生的真实水平。到后来进入大学后,部分初中生甚至只掌握了化学基础方程式,对具体的实验操作一无所知。许多教授认为,许多大学生的化学基础较差,化学实验能力较低,化学实验能力较弱。所以,中学要重视学生的培养方式,而非单纯地培养高分学生。
2.教学目标单一
现阶段初中课程目前仅有一项目的,即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高分。这一观点是好的,对于最终目的是要考取大学的学生来说也是有利的,但如果学生只顾着看、刷、背,他们就会成为考试的傀儡。藉由化学实验及化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化学,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取得较高的分数。然而,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这种培训意识,他们只是单纯希望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走向厌学,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
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对策
1.化学学科教学模式创新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式主要为书面测试,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只以分数为依据,只看重学生分数,只以分数高低来判断教育质量、学生质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性的只注重考试所在项的知识点。在讲课的过程中完全不在乎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是否有兴趣,他们是否真心实意地喜欢这门科目,教师一味盲目地灌输知识,看不到学生核心素质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更应该将重点倾斜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思考,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当作主体,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要注意将学生的学习欲望结合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去探究化学知识,让学生建立健康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光。
2.综合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推理能力
信息集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思考、判断、推理、想象和其他各种思维模式的重构,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综合。有效地处理与整合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科书中的知识。要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知识整合。将大、细、微结合,赋予化学方程的灵魂和温度,让学生自然地掌握各种化学方程式。
3.创设实验情境,促进科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社会学科,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情境教学,老师应该将知识、技能和体验充分结合,通过探究实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来源,感悟知识的本质,真正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铁生锈的原因”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通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了解铁的用途和铁生锈的图片,并且提出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呢?以这个问题为驱动,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动手操作,通过三个化学小实验的开展,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对比,了解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感悟实验结果,在实验情境的展开中让化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让整个的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既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探究、不断分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纵观整个化学科学发展史,涌现出很多的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史故事。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情境教学,老师应该积极立足于这些化学史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生了解化学概念与原理的来源,促进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受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迸发出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酸碱发展史,并且给学生讲解侯德榜发明制碱法的化学科学小故事,通过这样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一代代科学家对化学知识、化学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既能够增长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够让他们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培养他们身上的科学责任感。总之,在目前这个时代,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质地培养放在第一位,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思考,在方法上进行改革,提出各种创新教学方式,继而让学生完善地培养其核心素养。
作者:石玉龙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篇2
1思维导图的制作
思维导图主要由核心主题,从中心发散开的不同层级的分支和注释构成,以展现核心与其他知识的关联,实现思维过程的图像化,如图1所示[8]。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思维导图的制作时,先由核心主题展开(如化学物质),之后围绕核心主题画出一级分支(如化学物质的结构及性质),在画的过程中注意美观与适用,接着再画出二级分支(如物理化学性质)、三级分支等。在初步完成之后,将有内在关联的不同分支连接起来,然后再对思维导图进一步加工和完善[9]。目前,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思维导图的常用软件主要有:MindManager,iMindMap和xMind。其中MindManager是付费软件,内置模板丰富,与Office软件结合度很高,适用于大型的思维导图的制作;iMindMap是由TonyBuzan开发的一款付费软件,也最接近于思维导图的原始思路,可进行3D视图设计,适用于小型的思维导图的设计;而xMind是一款免费的开源软件,不仅可用来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甘特图,鱼骨图和树状图的绘制,而且具有汉化版本。此外,由于现行的软件存在入门困难且文字处理功能不强等缺点,段齐文等利用Word画图工具分别绘制了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的量”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两个章节的思维导图,结果表明:Word也可方便快捷地制作艺术效果非常好的思维导图[10]。
2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思维导图在化学预习中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预习的作用是提前了解上课的知识,以分清重难点,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听课节奏。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式、繁冗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关系的计算和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及操作方法等往往难以记住,而预习则可提前熟悉与识记这些知识,再利用思维导图对预习内容的知识点及其逻辑层次关系进行初步总结。对于教师来说,预习就是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以课堂内容的中心概念出发,结合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则在教学过程中,思路会更加清晰,防止遗忘或讲漏某些知识点[11]。另外,还可从学生预习的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掌握薄弱的部分,从而调整课件,增强课堂的针对性,以学生更加理解的方式显示出来。张曙光[12]在化学实验课“苯酚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单元中,在预习阶段指导学生绘制了苯酚的结构性质-应用的思维导图发现,学生对该内容中的反应类型没有进行归纳,对重难点区分不清晰。基于预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他重新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以增加课堂实效性。叶凤琴[13]总结了思维导图应用在化学预习课中的心得与体会,强调思维导图是再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不仅可让知识变得更加规律,还起到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作用。
2.2思维导图在化学课堂讲解中的应用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可很好地串联“主”与“次”,特别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使得教学工作更加清晰流畅,学生面对具象化的知识的接受程度更好,互动的热情更高,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效率。另外,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由于时间有限,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实验理论知识,让学生快速记忆与理解,从而避免在实验课上因讲解理论占用时间过多而忽视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11]。吴皎[14]在初中化学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这一单元中,为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与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内容,作者在教授这一章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彩绘出各自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让2~3名学生讲解出来,然后教师再来补充修正。课堂效果评价表明,借助思维导图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达到了学生主导课堂的目的。杨胜富[15]在讲解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和“金属的保护和利用”这两单元课程时,分别指导学生构建了七连珠式思维导图和三角式思维导图,突出了氧气制取的实验步骤、仪器、检测方法、气体收集的实验步骤的连续性和优化了金属铁生锈过程中的原理、防锈方法、实验探究之间的关系。陈艳[16]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新课教学,将这两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检验方法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使得学生收获极大。谢婧[4]在讲解“酸碱盐”实验课程时,利用思维导图制作了常见的酸碱盐的概念、物理化学特征、检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强化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3思维导图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化学复习主要是回顾知识,做到“点”与“面”结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重难点及易错点。思维导图则可将所学知识点通过发散性的、可视化的方式相互链接起来。与传统的分条罗列式、抄写式复习方式相比,思维导图复习可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及更好地掌握复习重难点。黄伟毅[17]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化学(上)的课堂复习上,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发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明显。曹丽平[18]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中表明,思维导图对化学复习教学和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欧群等[19]在观摩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的复习课中发现,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只追求复杂和漂亮,并且只顾绘制思维导图而不做题。针对这两点现象,作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复习时只需一幅简明扼要的思维导图,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演练习题上。汤永泽[20]基于PowerPoint,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在课堂上现场示范了“酸碱盐性质”这一章的复习过程,从而很好地突破了该章的重难点内容。王光荣等[21]利用思维导图,对初中化学中的“SO2的性质”和“硫酸的性质”的章节进行了复习,指出了思维导图归纳性强,利于理清层次的特性。戴星[22]发现了传统复习方法没有将知识联系成体系就会在实际理解和应用时存在问题这一现象,强调了借助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方法绘制化学知识体系图,不仅弥补了传统复习方法的不足,发现化学知识规律,还可找到自身学习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该部分的训练。
3结论
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初中化学的抽象性较强,跨度从微观到宏观,而思维导图以图、文和符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提升了知识的整体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的预习、化学知识的课堂讲解和复习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应注意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科学、简洁和美观性,还需避免学生只关注绘图不做题的陷阱。同时对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效果评价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需要进一步深入实践研究。
作者:张馨文 张书军 单位:四川省营山小桥中学校四川省西充县槐树镇人民政府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篇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不断深化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变革教学。在这种大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框架中走出来,推动教学走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但由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教师往往会将作业分派到学生身上,希望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让他们的学习心理逐渐失衡。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初中阶段的师生们都认可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且逐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一、强调有效教研,优化教学艺术
初中生化学学科的课业负担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疾,它严重地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本质与使命,影响着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地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前景。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初中化学老师不但要能讲,而且要能讲得好。我们要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要给学生解疑答惑,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问题。首先是要以旧换新,利用旧知识,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状态。其次是实验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有耗时、效率低的缺点,实验步骤繁琐,实验现象不清楚,不利于学生的观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实验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生活用品来进行实验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再次是学法指导,要避免过多的考试,化考试为测验,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也避免了题海战术,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负担。
二、借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减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里不断引进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图像、声音、投影于一体,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为教师节约了很多备课时间。所以,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多维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并运用现代技术将某些重点和难点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拆分难点,突出重点,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由于知识复杂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比如,在“原子的构成”的知识点讲解中,要让学生对原子的微观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直观化;再比如,在“水的净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对净化的原理和过程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三、构建课堂情境,助推师生互动
实施互动型教育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而收获更多知识,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交流意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杂,不但要学好主科的语数外,还要学好副科中的政史地生以及物理和化学,面对这么多的科目,学生的压力较大。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强化互动教学,以消除学生的疲劳,提升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将生活知识和教科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同学们自行探究我们日常使用的香皂和日常用品是怎样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常识有所了解。同时,在初中化学课上,有许多有助于创造课堂情景的元素,如生活元素、图片画面以及化学原理等,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和问题将化学的内容与情景相结合,使同学们能够在情景中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解决化学问题,达到学习目的。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变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构建课堂情境,比如“暑假前后大家觉得自己和同学有什么变化吗?”“大家知道纸张变形实验吗?”“过夜或者放了几天的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这些问题都关于学生的生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学习。探究之后再进行讲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然后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和掌握化学知识。
四、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教师所讲的东西不太感兴趣,就算他们认真听,也不会认真地想。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开发,以此保证逐步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为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化学课的减负不能一步到位,而要从长远来看。[4]作为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的观点入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把“减负”这一具体的任务有效落实,逐步地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传统教育问题得到逐步改善,进而促使初中化学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新国.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0):170,174.
[2]范文斌.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1(43):141-142.
作者:郭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