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3篇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3篇

发布时间:2022-12-29 10:3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职舞蹈教学探讨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3篇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篇1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旨在培育学生的舞蹈特长,为学生后续就业及职业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迎来新的契机,但也面临着愈加多元的挑战,传统以课堂为主、教师讲授为核心、学生理论学习为要点的舞蹈教学模式,以及有限的教学资源、固定的学习空间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唯有立足实际,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不断探寻舞蹈教学与时俱进的有效方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途径,体现出学生在舞蹈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在实践中培育学生舞蹈素养,才能够发挥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独特优势,促进学生成长。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职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是学生广泛学习知识的有机载体。综合而言,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不再以向学生传输舞蹈理论知识、技巧等为单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将舞蹈教学塑造为美育、思想教育、德育、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载体,使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课程逐步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良好的审美情趣、坚毅的品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怀。而传统舞蹈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审美及情感体验,致使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技巧,欣赏与解读舞蹈作品的历史记忆与时代价值,这样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会导致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兴趣十分薄弱[1]。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以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为着力点,挖掘舞蹈课程资源内的文化价值观念、人文底蕴等,将抽象的观念、思想、精神转化为直观的影像、视频等,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核心,使学生在欣赏感悟、交流探讨、实践体验之中自然而然地汲取舞蹈理论知识,建构舞蹈美学思想体系,联系舞蹈的动作技巧等,这样可以发展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审美实践力、文化品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集中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程度以及基本素养的提升水平上。传统舞蹈教学所选择的资源十分有限,虽然强调以基础性为主,但部分教学资源与时代审美语境脱节,也与舞蹈艺术市场、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等相背离,难以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不仅如此,传统舞蹈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模式固定僵化,通常由教师揭示舞蹈理论、示范舞蹈动作等,忽视学生的即兴创造与自我展现需求,会弱化学生参与舞蹈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而降低舞蹈教学质量[2]。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广泛整合网络内优质的舞蹈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优秀教师授课提炼其中先进的舞蹈艺术思想与观念,学习其有效的舞蹈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并迁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显著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三)能够突破舞蹈教学的时空限制传统舞蹈教学局限在课堂、校园之中,忽视了舞蹈与艺术市场、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的联系性,导致学生的舞蹈艺术视野狭窄,难以接触多元化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当其未来步入社会并从事舞蹈相关工作时,便会因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灵活的艺术思维等难以完全契合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而压缩学生的就业空间,降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技术手段的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可以为学生打造与各领域联系紧密、契合碎片化时间需求、随时随地了解舞蹈资讯的移动式学习空间,突破舞蹈教学的时空限制,允许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相关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实时交互,有利于舞蹈相关信息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有助于拓宽舞蹈教学空间及实施渠道,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舞蹈学习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端正学生舞蹈课程学习态度,提升其舞蹈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广泛涉猎舞蹈信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成学生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舞蹈素养。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基于信息技术的舞蹈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教师固有观念及教育思想的转变。若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舞蹈教学的实效性及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舞蹈教学改革。

(一)打造移动式舞蹈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打造移动式舞蹈学习平台是舞蹈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目前微信等社交媒体、101云课堂等教学软件等都可以较为便捷地构建舞蹈学习平台[3]。在设计平台功能时,我们需紧紧围绕中职院校社会定位及办学特色,契合舞蹈教学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将平台划分为四大模块。其一为学生学习空间。教师定期在平台上发布舞蹈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舞蹈基础水平、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个性化学习需求等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了解目前所从事行业对于人才舞蹈技能的要求;其二为学生交流模块。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此分享自己的舞蹈学习心得、经验与体会等,探讨舞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结合学生的评论、交流及反馈总结学生共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可以利用开放共享的网络空间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立体式与泛在式交互;其三为学生展示模块。教师定期评选课堂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端正并在舞蹈上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展示其学习经历与所取得的成果;其四为教师评价模块,用以统计学生主要选择的在线学习资源、登录平台并自主学习频率、学习时长等数据,分析后进一步把握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习惯等,并以此为依据优化资源结构及投放方式。

(二)广泛整合舞蹈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舞蹈艺术视野拓宽舞蹈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因为舞蹈教学以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舞蹈课程教师需应用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西方传统舞蹈、现代舞蹈等资源,秉承贯通古今中外的资源筹划原则,充分体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历史价值、人文精神等。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对所整合的资源进行筛选与分类,指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及职业规划,并将舞蹈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形成契合舞蹈教学目标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学生表现等对知识模块进行灵活组合,可以在丰富课堂知识面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

(三)充分发挥微课教学优势,优化改进舞蹈教学模式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发展的新高度,将其运用于舞蹈教学中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首先,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知识型微课,涵盖本节课核心概念、舞蹈理论及舞蹈动作技巧。在课前将微课发送给学生,与学生共同制定预习任务清单,指导学生记录预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4];其次,在正式授课时播放提前设计好的探究型微课,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请学生分析微课所呈现的舞蹈表演情境,探究舞蹈表演的注意事项及高水平发挥方法,提炼其中的舞蹈动作技巧、舞蹈创编理念等。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一课一结,借助多媒体呈现知识类、探究类与开放性问题,以竞赛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型微课的运用可以将教学意图渗透至真实的舞蹈情境及具体案例之中,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并活跃学生思维。而且竞赛活动的开展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吸收与内化舞蹈知识。

(四)依托新媒体发展形势,提高舞蹈实践教学实效性舞蹈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途径,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活动,加之当前社会对人才舞蹈技能的需求愈加多元,学生既需要在不同音乐与情感场景下即兴表演舞蹈,还需要结合活动需求等创编舞蹈。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舞蹈兴趣小组,如民族舞小组、现代舞小组等同时定期布置小组探究主题,如“舞蹈中的蝴蝶形象塑造”“蒙古舞的动作”等,请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审美经验,经历从构思立意,到题材选取,到动作创编,再到排练表演的舞蹈艺术创作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利用移动平台解答学生疑惑,为学生提供指导。鼓励学生录制舞蹈表演视频并发送到新媒体平台,通过视频下方的评论、自我反思及教师指导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改进,从而实现学习、实践、评价的一体化。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并突破舞蹈教学的时空限制。为此,我们应当依托互联网打造移动式学习平台,广泛整合优质的舞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改进教学模式,并依托新媒体提高舞蹈实践教学效率,以此扎实推进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舞蹈教学改革。

作者:毛梦媛 单位: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篇2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加入舞蹈创作是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方法之一。但此种课程的改革优化不仅要求教师有很高的专业性,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在实践中还要充分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能得到专业知识的锻炼,还能得到素质的提升。

一、舞蹈实践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一)特色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校验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检测手段和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技能。中职学校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对舞蹈教学的原则性把握,使得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舞蹈的种类不同,对其教学也有不一样的环节设计和技巧讲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实践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美的因素,针对不同舞蹈种类,抓住特色,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性的舞蹈技能教学。

(二)实用与复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具备综合发展能力奠定基础。因此,舞蹈教师应对学生进※邓雅行全面化教学,充分发挥各类舞蹈实践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针对其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实用性教学和综合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区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进行实用性的舞蹈教学。为师范学生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教学;针对非师范生,要对其进行专业化教学,使其在实际应用时体现专业性,具有专业舞蹈素养。

二、中职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创作的运用

(一)结合舞蹈的创作构思,合理运用舞蹈创作舞蹈是针对实际情感的一种表现,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境和个人情感设计出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在舞蹈展现时抒发其中蕴含的情感,为舞蹈表演者的思想与情感找到实质性宣泄出口。在对舞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使其在学习时能够有效地对舞蹈动作赋予情感力量,将自身的情感思想与舞蹈动作相融合。教师不仅要对教科书式的舞蹈动作进行实践教学,还应在教学中加入舞蹈创作。在对舞蹈创新的实际构思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入手,将生活中的情感进行动作延续,使情感表达方式得以升华,从而引起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触发学生与舞蹈动作的情感共鸣。基于此,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对舞蹈创作进行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能赋予其灵魂,使舞蹈不仅具有美学观赏性更可以表达情感,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具体目标。

(二)突出舞蹈表达主题,进行正确的舞蹈创作中职舞蹈专业,要求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不仅能够将舞蹈动作能够进行尽善尽美的展现,更是要突出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因此,教师在对舞蹈的实践性教学中讲解舞蹈创作的理念,可以促进学生对舞蹈主题及其具体作用进行详尽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在进行舞蹈展现或是舞蹈学习时够准确地抓住舞蹈的中心主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的实践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融入舞蹈创作教学,以便加强对学生舞蹈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创新能力。

(三)丰富舞蹈结构,增强舞蹈动力与感染力舞蹈的整体展现过程是一个情感和剧情的完善的整体过程,以舞蹈动作将情感发展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得舞蹈动作的连接清晰流畅,达到更好地展现水平。在实践教学时,舞蹈教师应对舞蹈的整体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舞蹈情感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融入舞蹈创作,注意舞蹈内容与舞蹈动作的高度统一,在展现形式上要符合审美要求,用动作突出舞蹈的动力与感染力,并且在实际创作时要按照实际教学任务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与设计,在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上,运用其中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将其进行整体的表达,从而丰富学生对舞蹈结构的认知,促进其在实际舞蹈展现中能够将舞蹈整体情感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富有感染力。

三、中职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创作的体会

(一)节奏简单,基础动作可塑性强舞蹈元素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的创作中所需要的舞蹈元素或许是动作,或许是场景,并不固定。而在中职学校中,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最直接的舞蹈创作元素就是简单整齐的动作,动作是舞蹈展现的基础,由于动作是根据情感表达发出的,即使相同的情感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千变万化,而学生的专业基础弱,并没有取舍能力。因此,教师就要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舞蹈基础,使其在进行舞蹈表现时能够有跟好的展现。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设计简单的动作作为学生的基础动作,让学生不断练习从而熟练掌握。其次,让学生在教师的舞蹈创作动作上进行动作的改编,进行舞蹈的二次创作,促进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二)舞蹈作品要赋予时代精神在舞蹈的展现中,所有舞蹈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其蕴含情感的所涉及时代的展现。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民族舞蹈得以传承,不仅是动作的延续,更是与时代特征融合的表现,因此舞蹈作品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众多舞蹈经典被不断的展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集中地展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要求和渴望,是民族文化的弘扬。而在中职学校舞蹈的实践教学中加入舞蹈创作避免不了的就是对时代精神的展现和表达,使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其成为优秀的文艺人才,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奠定时代精神基础,以优秀的作品感化世人,激励世人。

(三)利用观摩欣赏和相互评价拓宽创作视野在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舞蹈的展现与观赏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还能为学生提供舞蹈的展现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举行舞蹈创作的比赛,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其在进行表演的同时积累舞蹈创作的经验和舞蹈展现经验,而学生们在对其他小组的舞蹈创作进行观摩时,可以开阔学生自身的视野,激发其自身对于舞蹈创作的灵感。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实践是艺术发展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入创新的元素,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中,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舞蹈创新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其根本作用,促进舞蹈教学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为舞蹈教学增添实践性和创造性。在舞蹈实践教学中运用舞蹈创作不仅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舞蹈,推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使其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其核心素养。

作者:邓雅 单位: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探讨篇3

中国民族民间舞一直是世界上普及范围最广、发展历史最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与世界上其他舞蹈种类相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类型多样的特点,它反映了中国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是重要内容,但是,当前部分中职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中职院校如何更好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探究。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祖先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活态文化财产”。在中职舞蹈表演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与此同时,在中职教育阶段给学生讲授有关中国各个民族的相关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素质教育舞蹈作为激发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需要表演者把自身情感与所学技能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绪,这样才能生动诠释民族舞蹈的内涵。比如,蒙古舞动作幅度很大,需要学生演绎出热情奔放的感觉;藏族的舞蹈动作很严谨,在表演时表情要端庄。但是,在当前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存在很严重的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素质培养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情绪不充沛,动作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进入表演状态,给观众的感觉很尴尬。[1]而其背后的原因是,学校在舞蹈表演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舞蹈素质的培养。

(二)舞蹈理论教学不够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许多中职学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都不重视舞蹈理论的教学,老师只是片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许多老师的舞蹈理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在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之间很好地进行转换。舞蹈理论知识作为舞蹈实践的总结,能为学生的舞蹈表演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更宏观了解舞蹈的风格、内涵和文化背景,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单一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内涵范围比较广的概念,涉及很多民族文化的内容。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民族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单一、舞蹈素材老旧、教学时长过短等,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学习舞蹈专业相关知识时的专注力下降、主动性降低,也会使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浮于表面。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

(一)扩展教学内容目前,中职学校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过于老旧,教材包含的知识十分有限,对一些影响大、受众广的民族民间舞蹈没有进行特别突出和详细讲解。对于这种现象,老师们在授课的同时,应该在原有教材上进一步扩充讲授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学生们对知识概念的掌握更加系统。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进一步提供一些教材之外的资料,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元素,通过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采用更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切实学到东西。

(二)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向学生传递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知识之前,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民族民间舞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艺术学科,[2]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动作要领,还要在课后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所以,在设立学习目标的同时,老师们要学会把理论知识和舞蹈动作要领事先讲清楚,这种做法在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的理解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在这基础上,才能提高教学成果,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创新教学方法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创新,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驱动教学法、情景结合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共同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民族民间舞蹈本就是不同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也要向学生普及和传播民族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老师在要求学生学习有藏族特色的舞蹈时,可以让学生对藏族民间文化进行调研采风,让学生对藏族人在祭祀膜拜时的动作产生共鸣,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把舞蹈表演动作与自身感情进行更深的结合。

(五)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表演过程中对舞蹈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诠释舞蹈。为了有效落实感情培养的教学目标,老师要合理引入舞蹈理论,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和详细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舞蹈表演实践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老师们可以安排课堂以外的理论课,按照从浅到深、从局部到全面的原则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另外,老师们还可以结合作品进行现场教学,这种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构建系统化舞蹈课程中职教育事业的宗旨是向社会输出更多专业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中职学校舞蹈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一般都经过了2到3年的专业训练,具备了一定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民族民间舞作为种类丰富、技巧多样的舞蹈类型,需要学生有重点、有次第地进行学习,学校要保证民族舞蹈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让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民族民间舞背后的内涵,也能准确掌握舞蹈表演中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七)注重教学评价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更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表情技巧,老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并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学生自评、老师点评的方式,评选出班级内部的“表演之星”,针对“表演之星”,老师可以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能让学生在客观评价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一步改进提高。这种方式也可以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传承传统舞蹈艺术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舞表现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各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民族民间舞大多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形象朴实生动、形式简洁流畅的特点,历来是各舞蹈种类和专业舞蹈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五、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舞蹈表演教学中的问题,发现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们的舞蹈表演能力,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浩.谈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现代发展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J].亚太教育,2015,(33):278.

[2]秦滨.“启发式”教学在民族民间舞课程中的应用——以高师舞蹈学专业为例[J].艺术研究,2015,(4):182-183.

[3]黄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13-16.

作者:李优 单位: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