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

发布时间:2023-01-03 10:4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篇1

一、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不够与时俱进钢琴归属于音乐艺术,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源于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喜好,毕竟钢琴素有“乐器之王”之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曲目过于陈旧,很多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曲子。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因钢琴教学内容不够现代化,时代在发展,音乐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因而,教学内容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保证钢琴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审美观念的需求。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现如今,很多高校对于钢琴教学的模式形式单一,通常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等,教学模式过于陈旧,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和多样化,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钢琴教学的重点专注于技巧专业化的训练,对于钢琴中音乐文化的教育却少之又少,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往往依托于教师个人的见解,导致学生对钢琴方面的学习只能是模仿式学习。师生之间没有形成强关联,没有做到交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模式。长久以往,学生对于钢琴这门艺术类的课程,没有培养出自主探究的能力,亦没有独自创作的能力,不能培育学生独立的音乐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钢琴实践创新能力有一定障碍性。

(三)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场地、设备的原因,让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钢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理论知识只是其中的基础,钢琴演奏技能才是重点。传统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钢琴演奏才能体会其中的技巧技能、音乐的感悟,与音乐产生共鸣。因此,教学设备、场地的充足才能保障学生能够在拥有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拥有出色的钢琴演奏水平。

(四)缺少多元文化渗透目前国内钢琴教学缺少多元文化的渗透。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弹奏技巧的学习,而没有在钢琴的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教育。在以往钢琴教学方案的设计中,更为注重学生识谱、读谱、视听、弹奏指法的教学,对于钢琴发展文化没有更多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对于钢琴会而不通的现象发生。很多学生钢琴弹奏技巧娴熟,但却没有艺术的文化内涵,使得钢琴的演奏缺乏艺术感的共鸣,会使学生容易进入疲劳期、瓶颈期,过早地触碰到学生自身艺术发展的上限,导致学生钢琴技艺难以精进。

(五)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性素质为基准,对于钢琴教学的评价体系有了新的目标方向,需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广视角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国内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未做到及时更新,没有做到与国际音乐教育相连接,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参考演奏难度系数来作为衡量标准,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日常钢琴的学习中更注重钢琴技巧的练习,学生自身对于钢琴艺术文化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深入的了解与探索,这对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

二、基于教学改革的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探知欲钢琴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较为漫长并且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学好钢琴演奏,就需要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部就班地去学习。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学生的钢琴水平为出发点,根据音乐知识来设计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能够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能够促使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产生一定探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地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去,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引发思想的共鸣,能够将音乐教育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去。音乐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将体会到的感受运用到音乐创作以及演奏中去,促进学生的作品创新能力以及演奏能力[1]。

(二)在钢琴教学模式中融入趣味性教学钢琴的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久而久之,导致很多学生只注重钢琴的演奏技能,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抵触。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变得更为形象具体化,充满趣味性,也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钢琴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所讲内容通过有趣的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钢琴弹奏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钢琴学习的兴趣。也可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具有参与感[2],对于音乐的感知更为强烈。

(三)在钢琴教学模式中引入启发式教学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启发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从自主探究中体会到钢琴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思想上对于钢琴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通过认知的改变来促进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者角色,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法,使学生们的钢琴演奏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授《黎明》这首曲子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能清晰认识这首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历程以及曲式特点,从而利用这首奏鸣曲背后所涵盖的艺术文化去促进对这首奏鸣曲的学习激情,更好地演奏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

(四)在钢琴教学模式中采用即兴伴奏钢琴本身就带有一定伴奏属性,对学生的教学中采取即兴伴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打破了传统教学氛围的枯燥性,能够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趣味化和简单化,能够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最终也能够提升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利用教学设备,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即兴伴奏的表演,教师给学生选定一些即兴伴奏的曲目,让学生通过弹奏即兴伴奏的曲子来领略音乐的内在美和音乐中音符的律动性,提升学生对于钢琴的演奏兴趣,促使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感受音乐的艺术感,提升音乐素养。同时,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规律和技巧以后,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旋律或者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感受进行即兴创作。在学生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中和声与旋律的掌握,能够熟练地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想象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在钢琴教学模式中利用新媒体技术现如今,音乐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优势[4],能够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VR设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钢琴演奏现场的氛围,能够带给学生更多感官上的刺激,现场音乐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建立更多的自信心,让学生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

(六)在钢琴教学模式中采取竞赛教学高校大学生基本都属于成年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设置竞赛模式,展开竞赛教学,设置一定的奖励,能够促使学生具有高昂的竞争心,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设置分组时,可将相同的钢琴作品布置给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对这首作品进行创新,限定一定的时间,最后再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演奏比赛。剩下的小组对演奏小组的作品进行分析,取长补短,查缺补漏,能够练习学生的听觉以及熟悉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能够明确地辨别音符的差别,以及所演奏曲子的逻辑性节奏,尤其是不能有错音、弹错的情况以及音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

(七)在钢琴教学模式中加强实践教学钢琴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钢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进行钢琴演奏,实现钢琴的演奏价值。在现如今音乐教育背景下,钢琴的教学体系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在音乐教育视域下,不仅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学生也要改变以往只注重钢琴技巧的理念问题,结合新型的教学模式去展开钢琴课堂的教学。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能够促使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校园钢琴比赛,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现场演奏机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现场钢琴演奏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表达力的提高,实现钢琴教学中音乐教育的完美渗透。

(八)在钢琴教学模式中运用差异化教学教育不断改革,推进了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现如今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能够清晰教学的主体问题,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来进行钢琴教学。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能够保障学生个性发展,打破以往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能够在问题的讲解中融入个体差异性,依托启发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教学。在此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爱学、肯学、会学的能力,提升全体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钢琴理论知识,从而促进钢琴教学的改革以及提升钢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九)在钢琴教学模式中采取多样化评价体系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往单一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钢琴实际考核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确定评价的衡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对于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包括演奏能力、还要包括理论知识、相关的笔试成绩、以及学生对于艺术史的了解程度等等。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也要作以参考,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以及音乐的表现力等等,采取定期抽查的形式,结合期末考核成绩,能够对每个学生做出最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可以采用自评、师评、互评,保障了评标体系的公平性原则。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还需要教师不断根据实际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针对每个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钢琴演奏练习,来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和钢琴演奏的效果。

作者:张杰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再追求分数视角下的应试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必须坚持高校钢琴教学创新,以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从而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也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科学的成长环境。

一、素质教育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理念与钢琴艺术教学实践需要相匹配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不能扼杀学生的天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艺术的教学实践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推动钢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从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理念中的高校钢琴教育更加注重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化,钢琴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钢琴教育的学科背景,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钢琴音乐知识。

(二)素质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当中的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对于高校钢琴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具有重要引导意义。不少高校钢琴教学过分追求实践,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导以及培养学生情感体会,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感受到钢琴之中的艺术之美。基于素质教育对于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要求,创新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素质教育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高校教师在制定钢琴教学计划,以及设计钢琴教学方案时不能忽略学生这一主体,素质教育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引导钢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老师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案,真正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钢琴学习中的小主人地位,更能帮助老师增强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从整体上来促进学生钢琴学习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理论知识世界各国中不少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有着较高的音乐造诣,而这些音乐造诣离不开钢琴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钢琴学习的重要性。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过分注重对于学生弹奏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基础的,或者说重要的理论知识讲解,这使得学生往往更多的是照葫芦画瓢,缺乏对于钢琴音乐艺术的深入了解。当老师一味地教授学生钢琴弹法技巧时,学生也只是进行单纯钢琴弹奏技巧的学习,这实际上违背了钢琴学习的最初目的。我们希望学生学习钢琴或者说学好钢琴,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弹奏钢琴感受到音乐之美,理解音乐的深刻内涵。缺乏理论知识的钢琴学习并不利于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之美,也很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奏体现出音乐之美,更难以向听众传达出音乐之美。

(二)教学方法落后当前不少高校钢琴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或者说老旧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多为老师进行音乐训练,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上一阶段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将钢琴学习看作为一件较为枯燥的事情,进而降低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反复枯燥的钢琴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教学氛围低沉,自然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辅导形式单一进入高校的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但是,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钢琴演奏可能也难以取得较好效果,所以老师一般会在学生进行钢琴演奏练习时进行辅导,但是并不是说老师的辅导一定会起到作用,帮助学生迅速提高演奏能力。在辅导过程中,老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钢琴练习的效果。一方面这种辅助练习可能会让学生养成过度依赖老师的习惯,从而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完全沦为形式化表演;另一方面,老师可能会因为长时间辅导疲惫而体现较差的辅导态度,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学生降低钢琴学习兴趣。

(四)钢琴课堂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通过钢琴课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明确这些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细水长流的长期过程,但是在我国高校钢琴课程体系设置中可以看到,钢琴课堂体系中的公共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并不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授课时间并不长,仅仅局限或者说集中于新生刚入校的前一学年,这种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缺乏并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存在老师以及学生对于素质教育欠缺正确认识的问题,进而使得钢琴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课程等流于形式。

(五)高校钢琴专业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导向从素质教育导向来看,钢琴专业课程不能仅仅培养学生钢琴专业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实现音乐、道德等方面修养的全面提高。只是目前,部分高校钢琴教师以及学校层面缺乏对于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于钢琴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停留在学生钢琴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做好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的引导。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理论知识等知识结构的完善是基础,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表演能力,那么学生很难走好职业发展之路。

(六)高校钢琴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教学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更需要进行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因材施教是高校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贯穿到底的教学原则之一,但在钢琴实际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老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是简单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无差别化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进而会影响到部分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

三、素质教育理念对于高校钢琴教学创新的重要引导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钢琴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听觉盛宴,还能够传达出演奏者的思想情感,不过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对于演奏者的能力要求,不仅要有演奏技巧,更要有文化品位等多方面能力。高校钢琴教学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可以较好地解决之前过分注重演奏技巧培养的弊端,从而帮助学生在掌握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艺术、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钢琴创作和表演能力在钢琴教学中,老师不能忽视对于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后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钢琴作品的编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样一种创新创作能力不仅仅停留于课堂之内,更能够帮助学生一辈子,对其之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基于素质教育理念进行钢琴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通过不断完善高校钢琴课程设置来强化学生思政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高校钢琴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新青年,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人才。真正的人才必须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四、关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创新的相关路径探讨

(一)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丰富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充分发扬学生的独特个性,从而实现差异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意味着老师不能进行单一知识的讲解,而是需要融合多方面知识来向学生全面展示音乐的内容以及内涵。举例来说,在学习贝多芬《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时,老师不能仅仅介绍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创作背景,还应该帮助学生从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前经历中感受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让学生在个人演奏时更加充满情感。与此同时,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此外,在乐理教学中,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枯燥知识的讲解,可以演奏一些简单旋律,帮助学生理解阅历知识,借助多感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传统教学的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兴趣的提高。对此,必须帮助老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理念,引导老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而以一种平等对话的状态获得学生们的认可,走近学生、亲近学生。如此,可以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当前钢琴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老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越多时,学生会更乐意与老师分享内心真正的想法,老师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帮助,学生更能够获得更快的成长。

(三)开展多媒体教学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凸显,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给高校钢琴教学一些便利,方便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在进行钢琴指法练习时,老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加具体地观察到指法练习中的细节问题,进而在自己课后练习时可以较好地规避这些问题。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不仅是通过听觉感受到音乐之美,更能够通过视觉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进而有效提高学生钢琴学习的质量。比如,在学习储望华《翻身的日子》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伟大的土地革命》对应插曲部分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影音画面,切实深入地感受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

(四)进行知识扩展当前这个时代给予了学生开阔视野的机会,也更加需要全面的、具有广阔视野的人才。在钢琴教学环节,高校教师应该意识到当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钢琴教学,更需要将钢琴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实现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艺术素养。举例来说,在进行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时,老师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演奏该乐曲,更要帮助学生了解作曲家肖邦生活的年代,以及其所经历的事情,从而打开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视野。在拓展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理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一乐曲传达的情感,进而在演奏时更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演奏出更能打动听众的音乐。

(五)注意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情绪反映了其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钢琴学习以及演奏的质量水平。在技能训练以及表演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情绪。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负面情绪,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积极引导,给予学生心理暗示,从而帮助学生忘掉不愉快,尽快进入到愉悦的心情中。同时,老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训练时,还需要创造一个舒服的训练环境,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在钢琴教学时,老师应该意识到自身情绪对于学生情绪所发挥的作用,所以需要尽可能地调动自身情绪,从而带动学生情绪。首先,老师应该保持一种饱满的教学状态,以自己的积极情绪状态带动学生情绪。即使在长时间的辅导练习中,也要时刻控制自身情绪,避免自身产生消极情绪。其次,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跃课堂氛围的环节,例如通过游戏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之间在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学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钢琴学习的快乐,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

(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在钢琴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模仿,更要注重学生二次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从而为学生创造用音乐自我情感表达的机会。在课程当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乐曲的感悟想法,打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

(八)交互式、混合式钢琴教学方式的混合应用传统钢琴教学理念之下的钢琴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交互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是当前钢琴教学方式创新的体现之一。交互式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交流状态,也更容易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下所要求的多边互动教学与学习。过去,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是“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是以老师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和训练,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影响学生发散思维。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当前高校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交互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从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此外,混合式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线上以及线下的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后的碎片化时间。在当前互联网技术环境下,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当前国际上钢琴艺术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时代前沿的艺术思维。

(九)设置科学化的钢琴教学评价当前高校一般都会设置对于老师的教学评价,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评价原则以及规则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环境,所以高校必须尽快更新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导的评价机制,从而真正将高校的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底。首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唯分数论,而是要综合学生的课上与课下表现,进而多元化评价。其次,对于老师的评价,应该结合学生、老师等方面的评价给出综合评价意见。最后,钢琴教学评价也应该秉承着多元化的原则,注重老师教学方式的科学性,通过较为科学的评价反馈引导老师以及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教学评价促进高校钢琴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十)重点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高校在开展学生的钢琴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钢琴教学需要注重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大学生艺术素养的体现之一。以提高学生专项能力为视角展开教学改革活动,能够较好地落实教育改革要求。重点提升学生的专项能力,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例如可以针对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开展相关讲座或者微课堂,从而实现学生该方面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素质教育理念是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引,必须正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弊端,需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平等、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钢琴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邱涵子 单位:常州大学艺术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篇3

随着钢琴在我国的本土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在诠释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纵观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历史,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教学实践并发展出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依旧有所欠缺。笔者认为我们应当重视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地位,将钢琴教学与中国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传统文化认同感。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特点简述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家对于音乐文化的追求变得日益热烈起来,钢琴就趁着这股东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钢琴与中国文化慢慢结合起来之后,出现了一批风格独特的钢琴音乐作品,并深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中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像郎朗一样享誉国际的钢琴演奏家,一代又一代中国钢琴演奏者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推进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我国钢琴作品与西方钢琴作品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的特有调式融入了传统的和声当中,削弱了和声的功能因素,只保留了骨干部分的布局结构,在其余细节部分运用了其他平行的、半音化的、非三度叠置性的因素;第二,中国钢琴作品强调以多调式或其中的某种调式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在自由十二音的框架中保持了某些调式本身的特征;第三,中国钢琴作品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特点,在其中融入了许多西方乐曲中不曾出现的弹奏手法和音乐表现方法[1]。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赫尔提出教育的根本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三观正直、热爱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也不例外。诚然,钢琴教学中的技巧教授非常重要,西方也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钢琴教育体系,但是钢琴也是一项饱含思想情感的音乐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被钢琴的丰富技巧所折服,同时也会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产生深深的共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从西方文化领域中选取教材作品,那么势必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不同民族的钢琴作品中必定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就如同鲍蕙荞所说的那样:“一个学派离不开本民族的作品和本民族演奏家对这些作品的解释和推荐。”西方钢琴作品体现着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国钢琴作品饱含着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情感文化。例如《十面埋伏》讲述的是我国古代激烈的战争场面;《黄河》是对中国人民抗日精神与爱国情怀的歌颂等等。通过对这些钢琴作品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会得到不断加强[2]。一方面,由于中国并非钢琴的起源地,中国钢琴作品在世界领域的关注度本身就不如西方。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中国钢琴作品,那么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认识将会始终处于缺失状态。另一方面,经过前辈们的不断努力奋斗,中国钢琴作品已经在世界乐坛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在高校里教学中国钢琴作品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认同感,继而投身于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中。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对于我国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从出生起就经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相较于外国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熟悉和亲近。现阶段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教科书大都选取的是国外的钢琴作品,学生在学习钢琴之初接触的就是汤普森、哈农等人,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会感到单调,而且会因为缺乏文化认同感而感到枯燥,非常不利于钢琴兴趣的培养。相比较于国外的钢琴作品,中国钢琴作品做出了非常有特色的改变,即将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融入钢琴演奏当中,其中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也包含着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较为轻松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高校在教学策略上应当做出相应改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钢琴作品,使学生能够和这些钢琴作品之间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例如在欣赏赫尔演奏钢琴作品《春江花月夜》时,学生会本能地将其和唐朝诗人张若虚所写的同名诗作联系起来,并在脑海中浮现出诗作所描写的内容,从而对钢琴的旋律感到亲切,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产生认同感[3]。

(三)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由于文化的不同,我国音乐作品和西方音乐作品在演奏上经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音乐基本上惯常使用五声调式,因此在音阶、琶音、指法上和西方惯常使用的大小调体系有很大差别。中国钢琴作品在和声中使用三度叠置构造和弦,以三度结构和弦为基础,使用三和弦加六度音、平行四五度进行等方式,在调性上有无调性、模糊、双调性和多调性。这些种种不同都体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相比较于西方钢琴作品进行了很多创新,极富创意性地融合了大量中国特色。此外,在钢琴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音乐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且多样化的发展,因而许多中国钢琴作品都是从民歌和民族乐曲中演变而来的,其中必定融合了很多中国的独特音乐文化,如装饰音和叠加音等。《百鸟朝凤》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唢呐乐曲,在被改编成钢琴曲后需要以多种装饰音结合钢琴织体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才能表现出百鸟争鸣的场景。在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学生对音色的虚实、薄厚、高远等都能进一步掌握。高校是中国钢琴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宣传和普及中国钢琴作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特色内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推广中国钢琴作品,进而传递中国钢琴音乐文化[4]。

(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领悟前文提到过中国的学生自打出生起就浸染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所以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音乐会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大部分中国钢琴作品都是由民间乐曲改编而来的,一方面通过钢琴的特有技法使民间乐曲的旋律更加优美和丰富,另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的鲜明特色也为钢琴演奏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发出新的演奏方式。当学生在学习相关钢琴作品时,他们不仅需要从指法等技巧方面联系,还需要从钢琴的整体旋律中感知,只有把握钢琴的整体旋律才能够对钢琴曲进行完美演绎。中国作品凭借文化层面的沟通能够轻松唤起藏在记忆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迅速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这是西方钢琴作品远远比不上的。例如,孙以强的《谷粒飞舞》就是通过钢琴表现形式强化民族感染力的一次成功尝试,学生在学习这类作品时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5]。

(五)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钢琴专业教学中通常会从音乐的基础性教育开始,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中国钢琴作品更是一知半解。面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该加以反思并且认识到中国钢琴作品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力推动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加大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比例,以钢琴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学生的积极性[6]。

三、如何在中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发挥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钢琴学习既需要天分,也需要努力。教师在学生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钢琴作品上的好恶取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不同钢琴作品的态度。因此为了弘扬中国钢琴作品以及培养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要加大对民族音乐和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视,对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深刻理解;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和钢琴演奏能力;最后,教师要有系统、有条理地开展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增强学生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专业能力。

(二)对钢琴教学大纲做出调整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步骤都必须严格依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有时候,教师意识到了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并想要进行相关教学调整,却因为没有教学大纲的明确指引而难以开展系统教学和训练。因此为了提升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高校必须对教学大纲做出调整,将更多关于中国钢琴作品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大纲中。首先,教学大纲中要明确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意义,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中国钢琴作品引起充分重视;其次,教学大纲中应该列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中国经典钢琴作品;最后,高校还要设置合适的教学方式,从多方面加深学生的专业理解,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7]。

(三)加强对学生钢琴技巧的训练中国钢琴作品中既有和西方钢琴作品相同的技巧,也有中国独特的演奏手法。其中,指法方面的差异是最大的。例如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时需要应用临近手指演奏小三度五声调式级进,从而让隔指、临指能够得到灵活运用。中西方演奏方法的不同说明中国钢琴作品赋予了钢琴演奏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认真感受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8]。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钢琴演奏艺术方面创造性地融合了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并在国际乐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钢琴教学的主力军,高校有必要将我国钢琴作品纳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感受其魅力,进而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中国钢琴作品在技巧上的改变。为了使中国钢琴作品的教育意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应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自觉担负起责任,进而提升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顾丹.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6,(23):207+240.

[2]尹成秀.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探究[J].黄河之声,2020,(19):116-117.

[3]张文.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分析[J].参花(下),2021,(01):129-130.

[4]曹鹏.简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陕西教育(高教),2020,(07):75-76.

[5]周晓艺.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通俗歌曲,2016,(11):125.

[6]潘丽娜.浅谈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地位——评〈钢琴音乐欣赏〉[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43.

[7]杨泽.浅谈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02):226.

[8]蒋将.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评〈中国钢琴作品选〉[J].中国教育学刊,2015,(07):110.

作者:嵇榆函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