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8 09:3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海绵城市建设分析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城市覆盖率上升背景下的雨洪管理所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城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雨水统筹管控,实现城市水文良性循环,有效应对自然洪涝灾害,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
1.1广义角度海绵城市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与城市设计相协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或模拟现有生态环境,以减少对水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城市开发后的水文特征与开发前相似的目标[2]。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如图1所示。
1.2狭义角度海绵城市指分散的、小规模、低影响的开发方式。现阶段海绵城市常用的低影响开发方式主要有下沉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其共有特征表现为“通过人为或自然的竖向控制,使自然降水优先以径流的形式汇集到低影响城市设施,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或新型材料的滞留净化作用”,以结合式的设计手段满足城市空间设计的同时,实现对雨水径流总量、雨水径流污染进行控制的目的。雨水径流原理如图2所示。
2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提高自然灾害抵抗能力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气监测单位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天气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大、中、小海绵的能力,将极大地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在暴雨来临前,一方面可对内河涌等自然水体采取预降水位等措施,提高水体受纳容积;另一方面可沿雨水径流源头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径流控制,进而削减自然降水峰值,降低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提高对突发水情的抵抗能力。
2.2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跨度大,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的局势,部分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现象[3]。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例如在城市道路运营管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定期对城市道路及绿化带进行洒水养护,但由于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无法满足日常养护需求,而且大部分雨水经市政管网外排进入河道,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能够引入海绵城市概念,充分利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滞水和净水能力,在降雨期间留住部分雨水,将雨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可作为城市道路及绿化带的养护用水,既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又能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2.3有利于黑臭水体的整治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车行道多为大面积硬化路面,主要作为城市雨水径流产生和排放的重要场所,而在城市生产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污染物滞留于硬化路面,降雨期间大量自然降水冲刷路面形成污染物浓度较高的表层径流,这种初期的表层径流通过地表导流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最终排入水体,加重了水体的污染,与我国的治水理念背道而驰[4]。在城镇化过程中,若能有效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期间通过竖向控制使初期雨水优先进入下沉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利用土壤、植物或新型材料的截留作用,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吸附大部分污染物,实现雨水净排,有利于黑臭水体的整治。
3现行海绵城市问题分析
3.1运维养护力度有待增强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海绵城市建设,但收效甚微,运维养护力度有待提高。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类设施的运营管理极其复杂。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建、水务、园林、环保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的职责不同,行使职权的范围、力度、依据也存在差别,在分工和协作上较难协调[5]。由于部分低影响开发设施是利用植物、土壤、级配料、新型材料等载体的孔隙率对污染物实现截留,如果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对此类设施无法及时养护,势必会造成孔隙堵塞,失去截留污染物的能力,造成排水不畅,诱发其他水情[6]。
3.2大坡度道路海绵做法有待商榷城市道路横断面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部分组成,常规的海绵型道路建设方式为沿道路两侧绿化带设置下沉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间隔适当距离设置开孔路缘石,利用车行道“中间高,两边低”的特性对自然降水完成导流,并以地表径流的形式通过开孔路缘石进入绿化带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从而实现雨水的径流控制。但对于纵坡较大的市政道路,由于雨水纵向径流能力远大于横向径流能力,开口路缘石收水能力大幅降低,大量雨水集中沿道路纵坡径流,导致下游收水压力过大,低点位易形成内涝。
4海绵城市建设要点探讨
4.1善用规划、尊重自然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活动的主要抓手,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海绵城市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目标和建设指标,指导和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活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认清城市发展现状,根据城市的区位条件、自然地貌、水文特征、社会经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基础条件,按城市水系流域划分汇水区域,通过搭建模型评估城市雨水径流总量控制能力、管网排水能力、区域内涝风险、流域污染排放等,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达性。辨识各汇水分区的主要问题,从源头控制、水环境综合整治、排水防涝、水资源利用等多角度因地制宜提出应对策略。对于新建片区,重点以雨污分流、雨水径流控制、污染削减、再生水回用等作为发展目标,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设施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雨水回用率等海绵指标。对于老旧片区,更多从水环境、水安全角度出发,以解决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为导向,结合各排水分区的灰色设施建设及运维情况,综合开展“控源截污”“洗井”“洗管”等排水改造工程,着力整治城市生态水体、降低河涌水位,挖掘海绵城市建设条件,才能更好地表现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海绵城市保障体系。在管理上,建议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各部门之间协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组织上,成立海绵城市办事小组,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重要规划、重要决策及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在技术上,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全过程管控,对立项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以及竣工验收审查执行全过程跟踪。在运维上,形成成熟稳定的运维长效机制,定期对已建的海绵设施开展养护工作,确保海绵设施功能稳定运行。
4.2蓝、绿、灰结合,生态优先蓝色设施指河道、水库、人工湖等生态水体;绿色设施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具有雨水径流控制、污染削减的基础设施;灰色设施指雨水管渠、调蓄池等排水设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蓝、绿、灰结合,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重点考虑先绿色、后灰色,先下渗、后排放,景观与功能并行,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城市公园为例,公园作为绿化用地比例较高的建设用地类型,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可结合公园现有的竖向规划合理调整地形,优化公园场地布置,在具备一定规模的绿地中分区、分散设置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形成较为稳定的雨水滞留空间;另一方面,在植物配置上,可通过增强阔叶树种、灌木及地被的种植,利用植被冠层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增加雨水渗透时间。此外,在“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可构建河道、人工湖等生态水体,通过设置合理的景观水位、防洪水位及溢流口,在满足公园的景观需求的同时,最大幅度提升公园的调蓄能力。
5结语
目前,“重发展轻生态”“重末端轻源头”“重单个项目轻系统治理”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排为主的传统理念必然逐步迈向海绵城市发展模式,但这一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自2015年4月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两批在中央财政支持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重点是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以及内涝问题[7],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经验,海绵城市理念逐步发展成熟,设计结构逐渐稳定。海绵城市是综合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等多维度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新格局,是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棉涛 单位: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建设分析篇2
1重庆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背景与意义
1.1重庆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背景2018年9月13日发布的《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中指出,新城区(含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等)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以解决内涝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避免大拆大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均指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宜居程度。
1.2重庆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意义老旧小区面临众多问题,通过海绵城市改造规划,可以全面统筹协调老旧小区的涉水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径流,增加下渗雨水,削减污染物,改善水环境,并与景观和公共空间改造相结合,全面提升美化小区环境品质,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规划技术路线
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应在剖析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改造目标,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构建海绵体系,雨水通过有组织地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1]。主要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1)现状调研分析,识别存在问题,划分汇水分区实地调研,观察场地现状,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走访征求小区居民,识别小区在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梳理现有雨水管网,对小区进行整体竖向分析,根据项目布局和场地竖向,结合现状雨水管道的基础上,划分雨水汇水分区,绘制场地雨水组织示意图,分析下垫面。根据上位专项规划,确定小区所在排水流域及排水分区,分析小区及周边区域排水情况。(2)以问题为导向,初定小区海绵城市指标以改造现有问题为首要导向,合理制定小区的海绵城市指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两大控制指标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率推荐指标。由于老旧小区有一定改造难度且绿化率均较低,海绵城市指标仅作为引导性指标。(3)选取合适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时,应控制屋面、路面、绿地等各种下垫面的雨水径流并进行重新组织,可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和小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小区内部不同下垫面相匹配的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高位花坛、屋面雨落管断接等海绵城市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应考虑以下因素:技术是否绿色优先、技术的可靠程度、投资规模、实施难易、运维繁简等。(4)构建海绵城市体系,开展海绵设施布局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主要包括对小区屋面、排水管网、道路、绿地系统的改造和对整体的径流组织优化,最终实现老旧小区雨水控制能力的提升和小区环境的整体改善。可结合现状场地竖向和屋面、绿地、公共空间布局,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各类海绵设施,统筹协调开发场地内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布局和竖向,形成新的生态排水路径。应将海绵城市改造与小区景观打造相结合,实现小区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5)确定设施规模海绵设施规模的确定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或详细规划明确了设施规模的,按相关规划进行确定,二是根据小区自身情况,在考虑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设施规模。设施规模根据水文和水力学计算得出,也可根据模型模拟计算得出。
3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典型技术措施
雨水径流调控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下垫面类型和坡度,与之相关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建筑屋面样式与排水现状、场地类型与地面、公共空间、周边山地环境等[2],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分类》GB/T38906—2020中建筑与小区可选用的海绵设施,按照不同下垫面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探讨[3]。
3.1道路系统在老旧小区中,道路系统是被动的雨水收集区,要改变道路被动的雨水处理方式,可以将其建设为不仅满足交通通行,而且能净化利用雨水的综合道路体系。适用于山地城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措施主要有透水铺装、植草沟等。
3.2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老旧小区中的主要透水下垫面,它包含小区广场、绿地、停车场等,为达到更好地滞水、渗水功效,应考虑现状排水设施和公共空间特征,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设计,充分发挥可持续径流调控设施的生态效用。适用于山地城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措施主要有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停车位、末端净化调蓄设施等。
3.3建筑屋面老旧小区中,建筑屋面多采用硬质化铺装,主要材质包括沥青、混凝土、树脂石棉瓦等,径流系数高,且屋面雨水径流的污染程度较高。此外,由于长时间使用,老旧小区的屋顶存在结构承重能力有限,防水性能差的问题,常规的绿色屋顶等海绵措施难以适用,需采用其他措施对屋面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处理,以降低径流污染、削减径流峰值。适用于山地城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措施主要有简单式绿色屋顶、屋面雨落管断接、高位花坛等。
3.4小区地下管网老旧小区现状雨水系统的排放能力多数无法满足现有排水要求。且许多老旧小区雨水排放系统还存在雨水口、管道和检查井破损、淤积的状况,进一步降低了雨水系统的排放能力。适用于山地城市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措施主要有排水管网能力提升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管线综合整治等。
4海绵城市改造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4.1项目概况以渝中区上大田湾社区某小区开展案例研究,该小区面积约1公顷,共有5栋居民建筑和1间平房。整个小区高差明显,最低点230.52m,最高点248.75m,大致可分为3级台地,各级台地间通过楼梯、坡道等串联,较能体现山地城市小区特色。
4.2小区现状评估4.2.1小区排水管网现状小区现状为雨污合流制,小区内排水管网管径d300—d400,主要沿现有建筑周边敷设,最后汇入北侧的美专校街,小区外侧排水管网管径800*1200mm。根据实测管网数据,部分管线存在大管接小管及反坡的问题。4.2.2现状下垫面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情况,将小区下垫面分为屋面、道路、绿地、其他区域四种类型。其中其他区域为小区南侧的混凝土挡墙,由于混凝土挡墙不透水,坡度较大,且无法进行海绵改造,因此将下垫面类型设置为其他。各类下垫面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4.2.3小区现状排水与海绵城市评估(1)划分排水分区根据地形以及雨污合流管网资料,将研究小区划分为78个子汇水区。(2)排水能力模拟评估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在uwater软件中生成重现期为1年、2年、5年的降雨事件模拟小区现状排水能力。①1年一遇根据模型模拟,小区排水管网1年一遇情境下排放口最大排放能力为0.34m3/s,节点未出现溢流。②2年一遇根据模型模拟,小区排水管网2年一遇情境下排放口最大排放能力为0.44m3/s,两个节点发生溢流,但溢流量较小。③5年一遇根据模型模拟,小区排水管网5年一遇情境下排放口最大排放能力为0.71m3/s,三个节点发生溢流,溢流时间较短。(3)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对各类下垫面雨水径流系数的规定,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该项目综合雨量径流系数为0.77,下垫面硬化程度较高。
4.2.4现状小结根据实际调研和模型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小区现状管网排水能力较好,基本能满足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但小区现状综合雨量径流系数为0.77,下垫面硬化程度较高,且雨污合流管道污染较大,有必要进行改造。
4.3海绵城市改造规划方案
4.3.1初定海绵城市改造指标结合小区现状本底条件和问题,初步确定以下几个指标,便于开展海绵城市改造方案的设计。(1)年径流总量控制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排水分区海绵城市规划深化》,小区位于主城区嘉滨-排水1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57%,年径流污染物控制率目标为46%。根据小区本底条件分析,海绵城市控制指标初步设定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55%。(2)透水铺装率结合《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透水铺装率按不低于20%进行初步考虑。(3)绿色屋顶率结合现场调研情况,仅对有条件的建筑设置绿色屋顶。
4.3.2区域海绵城市设计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在满足人的活动游憩需求和建筑间距、道路退距的基础上,通过源头消纳、过程滞蓄、终端调蓄等方法,确定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高位花坛、屋面雨落管断接等海绵设施的位置和规模。同时新增一套雨水管网,实现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的径流组织优化,避免雨污混流排放造成的污染(图3)。
5结语
本研究基于山地城市老旧小区自身特点,确定了改造规划技术路线和不同下垫面类型的技术措施,并以渝中区某小区为例开展了海绵城市改造的方案设计,并利用模型评估改造前后的排水能力、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希望能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规划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熊科 黄文昌 李霜 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绵城市建设分析篇3
1海绵城市内涵分析
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以城市雨水外排和内涝为代表的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城市的建设忽略了生态服务功能,对水资源涵养功能考虑不足;城市出现“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造成水生态恶化、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污染及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面对资源的紧缺、环境污染的加剧,国家近年来也印发了一系列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强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放到城市建设的首位,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各个城市的“海绵”建设计划。
1.1海绵城市概念
何为海绵城市?重点在“海绵”两个字上,海绵能够很大程度地吸水、释水,海绵城市即指其城市环境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具体指在下雨时可以渗水、蓄水、吸水及净水,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首要的设计原则,将城市中的雨水经过下渗、蓄存和净化,将雨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目前,这种建设自然蓄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1.2海绵城市的意义
1.2.1保护水生态的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加深,如填湖造地、沥青路面、建设用地面积规模扩大等,由此带来的水安全问题凸显,特别是近年来城市降雨量过多,造成城市内涝的现象频发,因此排水问题的解决就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是以经济建设为主,常常忽视了生态管理,没有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水资源涵养功能的保护,使得城市在大降雨后形成径流,造成“大雨成涝,雨后成旱”的现象,最终导致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一系列水安全问题。
1.2.2改善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对居住区及城市道路进行分割规划,要增大绿地面积,合理铺装透水装置,修建绿林、凹池,增加园林建设,增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为人民的居住环境增添了人文气息,也美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
1.3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1.3.1修复生态环境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保护原有的河水、湖水体系,维持生态体系的平衡,同时修复因原有传统建设而破坏的生态环境,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率,减少不透水铺装,从而涵养水源。再通过蓄集地表水源、回补地下水等方式储存多余雨水,方便今后再次使用。
1.3.2改善生态平衡保持城市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源头绿色雨水设施及湿地、河流等相对大型的终端雨水收集设施,从而保障以生态为先的基本要求,将城市道路内的人工排水设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使雨水渗透、蓄存,从而舒缓城市道路排水压力,避免城市出现内涝问题。
1.3.3解决水污染雨水与地表颗粒结合后,地表径流浓度会增大,造成城市水污染。通过海绵城市中蓄存沉淀、植被的自然过滤,使污染水得到净化,净化的水可为城市提供水景观及灌溉园林。也就是说,将雨水回收进行再次利用,通过景观设计方式,提升居民的休憩空间及城市内的观赏水绿景观。
2海绵城市设计原则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国办发[2015]75号《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6大措施为基本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6类海绵处理措施的详细内容见图1。
2.1“渗”指“渗透”,即充分利用土壤及绿地的渗透技术,将雨水径流充分下渗,直接补充地下水,减少路图1海绵城市设计措施面、屋面及地面的不透水铺装。常见的透水铺装有透水砖、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还有碎料铺装的鹅卵石、嵌草砖及碎石铺装等。这些做法常用于停车场、人行道及园林景观道路等。
2.2“滞”“滞”指“滞留”,即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大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大量雨水流量、降低排水强度、防止内涝发生。对于留滞措施,常采用绿色屋顶、生物滞留带、湿塘、植草沟及雨水花园等。
2.3“蓄”“蓄”即“蓄集”,指将多余的雨水汇集保存起来,防止内涝,常用的集蓄设施即蓄水池,存储下渗后多余的雨水,方便将雨水再利用。
2.4“净”通过生态净化技术对蓄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如土壤的渗透、绿地植被系统,过滤设施、过滤型雨水花园等都会对水质进行净化,然后回用到城市中。
2.5“用”即使用,净化后的雨水要尽可能地被再次使用,从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中水资源短缺。如绿地集蓄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灌溉、水池景观;道路集蓄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消防、卫生间及施工等。
2.6“排”在海绵城市体系的建设中,建设多种形式的雨水排泄通道,如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蓄水池及通过市政管网排进河流,形成超标雨水排放系统,缓解内涝灾害。
3具体建设策略
“海绵城市”以建设为载体,相当于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图2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示意,路面以下相当于一个大型海绵体,对城市建设要强化雨水的渗、滞、蓄措施,加强排水通道的建设,结合当地市政排水防涝具体管道设施规划,对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进行分流改造,并加强排水防涝管道设施建设。对建筑物周围实施园林景观改造,如透水屋面、生物滞留、雨水花园、森林、湖泊、湿地的建设。在下雨时,市政排水管网与园林景观共同进行排水及吸水,保证路面不积水,防止城市内涝;雨后由生态技术进行净水并蓄水;在干旱时进行释水,缓解水资源压力。从而促使水资源得以循环使用,保障生态平衡。
3.1城市道路“海绵”设计常见的设计方案是在建筑物周边建设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及透水性停车场等,便于雨水下渗,而大部分雨水还是流向雨水井进行汇集处理。图3为城市道路“海绵”设计理念,雨水排至道路规划的区域雨水收集井,再流入分流井,一部分流入市政管网排向河流;一部分雨水到沉淀池,用于活水公园,如公园中人工景观小溪、荷花池等;一部分流入蓄水池,经过净化处理,流入清水池,等待后续回用。
3.2公园园林对于园林景观建设,能更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如建造雨水花园、构建下沉式绿地、湿地公园及铺装透水道路等,都属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常用设计手法。其中,雨水花园指人工挖掘浅凹绿地,雨水会沿着地表流散,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凹池,此凹池可有效汇集多余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且能向土壤渗透,有效涵养地下水,汇集的雨水可满足景观用水及园林浇灌;铺装透水道路是近年来普遍做法,即可渗透路面,具有较强的雨水渗透功能,可用于人行道、生态停车场、园林路面等,多采用透水砖铺装、嵌草砖、透水混凝土等铺设工艺,有效促进雨水渗透,同时在铺设时留置坡度,将雨水按地形进行疏散,从而解决路面积水问题。目前,多数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正是从实施公园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开始的。公园园林“海绵”设计理念见图4。
4结语
“海绵城市”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还有助于防洪抗旱,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园林景观建设,提升海绵城市的应用发挥到最大化,在设计中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优先选用渗透、调蓄、净化等材料,能极大改善城市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凯博.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J].价值工程,2022(5):11-13.
[2]吴寒.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明日风尚,2022(4):149-152.
[3]尹熹妍.城市道路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研究—以成都市中环路建设项目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6):91-94.
[4]刘钰坤.城市智慧排水系统与海绵城市设计研究[J].智慧城市,2021(12):46-47.
[5]宋晓梅,龚俊,冯甜甜.绿色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扬州广陵新城为例[J].智能城市,2016(11):1-2.
[6]相芝维.咸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及实施效果研究—以文体功能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作者:徐洁 郭绚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