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30 09:3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实验室设备管理研究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根据科研项目需要把课题组成员、场地、设备集中后形成的学习工作场所,是保障科研人员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场所[1-2]。同时,科研实验室在当代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3]。随着我国高校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高层次人才大量引进,导致高校科研实验用房不断增加。高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优化房屋配置方式,提高科研实验用房使用效益,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重型装备实验室(简称重型实验室),将各个科研团队分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简称大型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全面推进科研实验的顺利进行。重型实验室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重型实验室现状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在2016年入选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结合现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35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配套国内一流学科,建成世界知名的石油天然气大学[6-7]。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机电工程学院分管的重型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8-9]。
1.1特种设备种类多数量多由于机电工程学院在石油钻采设备及工具、石油化工机械、油气测控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因此,学院研究人员购置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其包括强电高温设备、压力容器、高速运转机械等设备。由于重型实验室的空间有限,很多设备在科研项目完成后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却占用了较大的实验室空间,导致新购置的设备无法安置。另外,重型实验室的设备侧重于科学研究,主要为科研项目服务,但其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很少。
1.2科研设备管理要求高随着学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科研比例的不断增加,购置的设备功能复杂化、多样化的大型设备日益增加。这些设备使用需要安全监管部门出具的使用登记书,只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上岗证,实验人员方能操作设备。部分科研团队在经费充裕的前提下,购置了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大型设备,而在重型实验室内使用大型设备的主要是研究生,其流动性较大,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部分师生只是追求科研成果,对大型设备的安全使用缺乏相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很多设备需要定期的保养与维护,使得设备管理难度增大。
1.3管理场所难度大重型实验室不仅针对校内师生开展教学与科研实验,而且针对社会科研工作者采取付费服务。不同的科研项目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科研项目会持续整个学年,时间周期长,影响其他人员的使用。而且科研实验的使用人员主要是在校研究生,常常只是为了完成导师交给的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不爱护实验室环境,造成重型实验室环境恶劣。这些都给重型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重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不断推进,重型实验室在高校的教学与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大型设备的共享度、实验环境的安全性等都制约着“双一流”学科建设。因此,学院应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学校学科特色,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提供更好服务的重型实验室,有效解决目前实验室建设的突出问题,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0]。
3重型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重型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大型设备的存放、使用、安全以及场地使用等的管理。学院采取“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实行学院管理中心、负责人管理责任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由于重型实验室工作内容烦琐,工作量大,因此需配备两名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重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重型实验室管理建设遵循“集中规划,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大型设备及实验场地的作用,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设备入库和借(租)用管理根据大型设备的种类进行重新分区存放。对于新设备,若要在重型实验室里存放或者需要外接电源线和改造室内线路,必须出具专业证明并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另外,任何人若需进入重型实验室工作,必须向重型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请,按照图1的大型设备使用管理条例进行预约,办理好相关手续后方可进入。同时在科研过程中,若需利用重型实验室相关设备,按照西南石油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科研重型设备实验室管理条例》,征得设备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同意,按照图1预约流程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使用。
3.2科研仪器的使用高校的重型实验室主要使用人员是研究生。因此,研究生若需进入重型实验室,由其导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联系,按图1预约流程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入。而且导师要亲临现场指导研究生操作设备,直至实验完成。对于长期未使用的用电设备,必须经过电工人员检测并出具使用证明方可使用;对于高速运转的切屑设备,必须由负责教师进行培训,在其监督下使用;对于压力容器以及高压设备,必须出具使用安全证明等。在重型实验室操作设备时,要熟悉设备操作流程,了解安全隐患,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进行操作。重型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大型设备使用收费标准及场地使用费由设备负责人和学院制订详细的收费标准,以推动资源共享,加强校内校外合作,实现实验室资源利用最大化。
3.3科研场所管理任何人未征得同意,不得随意搬动、挪用、拆卸、改装实验设备,不得将重型实验室里任何物品带出实验室。若需借用必须征得相关设备负责人和重型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使用或带出。设备使用完毕后,要整理实验设备与器材,关闭电源,打扫卫生,恢复原貌。科研项目聘用人员若需进入重型实验室,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情况,经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被聘用人员的安全问题和设备使用安全问题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为了提高重型实验室使用人员以及教师对工作环境的重视,调动科研团队对重型实验室爱护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加入重型实验室的建设中,学院应将重型实验室使用现场环境以及安全工作纳入学院的年度考核体系。针对校内研究人员在项目申请书、论文、专利等中表述“感谢机电工程学院提供石油天然气装备重型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同时提供原文中标/见刊/授权证明及相应页,学院将按照不同的奖励标准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爱护重型实验室的使用人员,学院视情节的不同在年底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为了让重型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学院对大型设备的保管以及在重型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工作,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一是预约重型实验室大型设备之前,必须保证使用人员所在的科研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设备账户至少有2000元的经费。二是任何人要进入重型实验室开展实验或科研工作、开放实验及其他相关的科研教学活动,都必须按照图1的审批流程进行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进入。其中,使用人员的安全测试培训按照图2的流程完成实验室安全考试,并提供纸质证明(不低于90分)。三是在重型实验室开放申请表中要注明使用时间、责任人大型设备账户名称。若超过预约时间,仍在使用重型实验室及大型设备,需从项目负责人设备账户中按收费标准扣取一定的服务费。
4结语
重型实验室在高校的教学与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服务质量影响着“双一流”学科的建设。重型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抓住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机遇,着力加强大型设备及使用场所的管理与服务,提高服务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与社会,促进“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产出高质一流的成果。
作者:杜明俊 钟林 王钰文 石明江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设备管理研究篇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科技的重视与投入日益增加,相关的扶持政策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多学科大融合的科研项目不断涌现。各高校纷纷建立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以更好地服务校内外科研人员,协同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随着各类科研项目增加,实验室承载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面临挑战。当实验室的运转呈现饱和甚至超负荷状态时,安全运行管理易出现失衡。一旦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失去平衡,任何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实验室安全的潜在隐患。所以,探索高校开放性科研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打造多维度的管理闭环,为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提出相应对策与举措,为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开放型科研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潜在隐患
1.1生物安全隐患生物安全风险衍生于生物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是由各类生物因子、生物技术或其他生物活动等引起的生物性威胁。生物安全风险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诸如,由于病原微生物泄露造成的人或畜的感染、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交叉感染等,都属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除此之外还包括,恶意构建合成病毒DNA序列;有悖伦理道德的滥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实验行为等。在涉及到转基因等人为手段干预的生物培养实验室中,生物安全管控是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1.2废弃物处置不当隐患实验室废弃物包含了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以及废水、废气等。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化学废弃物主要以液体形态为主,通常为实验后的余液或废液、失效或变质的预制液或贮存液以及洗涤液等等。在成分上,一般废液的成分与实验室内常用试剂成分相近,可能含有铜、铁等重金属离子成分。在化学合成类或分析类实验室中,可能还会三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成分。在生物类实验室中,生物废弃物是最重要的废弃物类型,可能包含使用过的、过期的、被污染的生物样品或生物制品、培养基、各类生化试剂等,以及实验动物尸体、微生物病毒等,还有可能产生玻璃器具、注射器、棉签棉球等一次性医疗废物。以上实验室废弃物如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处理,长期堆积,不但会影响实验室正常运转,更会对实验室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严重者则会危及实验室内的人身财产安全。
1.3危化品使用储存隐患生化类实验室中,化学试剂品类众多,若存在贮存不当,或不按正确操作流程拿取使用的情况,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甲醇可致人失明;硫酸、盐酸等具有强腐蚀性,其蒸汽可对眼睛和口鼻有强刺激性。溴化乙锭(Ethidiumbromide),是生物分子实验室常见的核酸染料,存在相应人身伤害危险。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曾发生过镁粉爆炸的严重安全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除了镁粉外,氢气、金属钠以及红磷、白磷等,均能引起爆燃。
1.4仪器设备使用隐患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生产力之一。仪器设备的不当操作往往带来设备异常磨损、实验进展停滞等后果,为实验室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在实验室中,如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消毒车等常见仪器设备,和HPLC、LC-MS、GC-MS等大型仪器设备,都会因使用不当等原因而产生一定数额的维修费用,甚至出现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
2已有经验
近10年来,全国各高校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超过14000起,累计死亡人数30余人。仅2021年,公开报道的实验安全事故就有4起:(1)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内发生一起严重安全事故,造成当场死亡研究生一名;(2)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个化学实验室内发生火情,造成现场的一名博士后实验人员头发起火,送医后其被诊断为轻度烧伤;(3)7月27日,中山大学的药学院实验室内,一名博士生因用水冲洗此前毕业生遗留的烧瓶,而发生炸裂,该生的手臂动脉血管被炸碎的烧杯碎片刺穿,经送医救治后,无生命危险;(4)10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生严重实验室安全事故,南航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材料实验室内突发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这些实验室安全事故警醒着我们,对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投入时刻不能松懈。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通过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对相关实验室的设立与管控给出了规范。2005年8月26日颁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别对第十五条、第四十六条以及第六条进行了修改。2010年5月1日,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开始实施。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化学品被分为八个大类,共2828个类属条目。2017年6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版),并对公众公布。国家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日趋严格,并对其在生物安全、危化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多维度上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细化。这也使得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在制度层面有法可依。蒋晗等人曾分享荷兰高校的经验,在学校中设有健康安全可持续部门(Health,SafetyandSustainability,AMD),为大学师生提供生命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辐射、基因、环境安全问题的建议和指导,负责制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排实验室培训等工作。美国的化学实验室设立学生安全规则10条,在关于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伤害和遭遇伤害后如何进行紧急处理的内容方面做了细致的叙述。北京化工大学引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科研实验室采取分类分级管理,提高了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对策与举措
严李强等人提出,应在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弱约束的前提下推行强管理教育模式。从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层面加强实验室各方面的运行管理,包括文化建设、管理队伍、传帮带、考评机制等方面。面对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多发,也有学校采取了“减免功能”或“提高门槛”的极端做法。减免功能,无异于自断手足,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影响学校科研水平的进步。提高壁垒,拒绝多元合作,则会严重影响学校科研水平的发展。对于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管理,不应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减免功能”“提高门槛”的方式回避风险。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不能依赖“懒政”,要依靠专而精的管理体系。
3.1打造人员管理闭环实验室从组织架构、人员培训、人员准入方面打造实验室人员管理的闭环。在人员层面,避免生物安全、废弃物及危化品处置、仪器设备使用等问题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
3.1.1组织架构方面实验室应成立专项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领导职责。在领导决策上,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师生和公众健康。委员会的职责包括:①指定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政策和实验操作规范,编制审议实验室管理制度。②审查实验室内开展的实验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危险度进行专业评估。③审查操作流程,监督检查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程的执行。④审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实验室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⑤监督人员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准入、培训与健康监护等。
3.1.2人员培训方面实验室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危化品安全使用、废弃物的规范处理、应急事故处理预案等实验室内部制度的学习,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及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最新政策的解读等。开放型科研实验室实行申请-审核-预约制,申请进入实验室人员首先应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个人防护要点、应急设施和物资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置、仪器操作规程。后参与实验室专门的准入考核。
3.2打造物资管理闭环实验室从安全保障和废弃物处理方面打造实验室物资管理的闭环。在物资管理层面,避免隐患问题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
3.2.1安全保障方面实验室应根据《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与《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以达到个人防护要求,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所有实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
3.2.2废弃物处理方面实验室应根据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的处理进行了规定。首先,实验人员有义务将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品分类处理存放。并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做区分,黑色垃圾袋用于存放办公室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黄色垃圾袋用于专门盛放实验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废弃物品装入指定的周转容器内,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周转箱容积的3/4后,加盖密封,由实验室指定人员通知指定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交接并集中处置,并由实验室指定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记录》上记录交接的内容,其内容包括转运日期、数量(重量)、费用等信息。
3.3应急事故处理闭环实验室从消毒隔离、硬件设施和事故处置方面打造实验室应急事故管理的闭环。在事故应急层面,防止隐患问题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
3.3.1消毒隔离方面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及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消毒流程。(1)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每日实验完成后须用75%酒精喷洒后用纸巾擦拭实验室桌面及每周使用适当比例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地面进行处理,使用的抹布、墩布要各室分开。(2)在实验室内禁止放置生活用品,禁止饮食;在办公室内禁止放置检验用品,禁止穿着工作服,防止交叉感染。(3)实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使用消毒洗手液。实验室还应制定严格的隔离制度,以预防有可能发生泄露事件。
3.3.2事故处理方面开放型科研实验室还应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实验室应急预案》。对于人员的意外注射、切伤和擦伤、潜在危害性物质的意外吞咽、高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安全柜内污染物的洒溢、盛感染性物质的容器破碎或感染性液体溢出以及实验室出现气压紊乱等情况,给出具体的处理预案,构建完整的事故应急处理的闭合回路。
4结语
制度层面的不断健全,是高校开放性科研实验室运行管理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深化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实验室运行管理的专业性、精准性、科学性、高效性,才能逐步打造出安全、开放、高效的科研平台。通过《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实现了人员管理闭环、物资管理闭环、事故处理闭环,构建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作者:高亭豪 李珊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实验室设备管理研究篇3
科研院所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技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实验室管理涉及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现有实验室管理多以静态方式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总以不同方式出现,静态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动态出现的问题。PDCA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管理方法,在实验室中存在大量科研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危化品、易制爆等化学物质泄露及用电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增强、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是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加强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结合科研院所实际特点,使用PDCA动态过程管理方法,使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中PDCA由计划P(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A处理(Action)等各部构成的管理闭环。我们现将于在实验室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实施可量化的考核,持续改进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包含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有机实验室,安全隐患涉及危险化学品、转基因样本、各种压缩气体和高压类特种设备。
1.2方法根据PDCA要求,通过P(plan)、D(do)、C(check)、A(action)四个环节对实验室管理进行全方位、过程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依照这种循环管理模式,使科研院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管理过程及模式
2.1实验室安全
2.1.1策划阶段(Plan)对各实验室首先进行风险评估,并将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主要问题有:(1)实验室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够,闲杂、外来人员随意进出试验区域。安全意识薄弱,实验人员在实验操作中不佩戴、穿着防护用品。(2)试剂耗材管理问题:试剂存放不规范,危险化学品不当存放,管制化学品,未存放至专门仓库。(3)实验室饮食问题,屡禁不止:在实验室中,存在实验人员带食物进入实验室的现象,化学品的有毒成分可能滴溅到或渗入食物中,导致不小心误食引起中毒;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上,责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能引起中毒的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并拟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张贴于实验室醒目区域。(4)空间不足问题:实验物品不断增加,实验空间日趋紧张,存在为了把实验物品摆放到配电箱附近及消防通道等地方,以增加使用空间,若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原实验室布局设计与新实验设备对空间的要求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5)大棚的安全问题:农业科研离不开大棚实验。大棚多建在空旷的土地,因场地平坦空旷,多缺乏防风壁垒及防雷措施,容易发生大风袭击和雷击事故。大棚建筑材料易燃,用电设施多为取暖设备,功率高负载大,使用长时间后会导致发热及短路现象,甚至引燃大棚,大棚中环境较为特殊,多半潮湿,故加强用电安全、用水、防雷、防风尤为重要。(6)化学仓库管理问题:化学仓库是实验室中的安全重点区域,是实验室安全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很多潜在隐患都不容忽视,包括危化品贮存库房、易制毒试剂仓库、易制爆试剂仓库或废液存放库房,试剂保存环境是否安全、台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到位等均需要重视。(7)废液分类及回收问题:一是混合排放问题,多数实验会产生废液,废液中仍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及有害微生物的物质,混排后有可能发生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存储管理不当,在实验室中将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因此,控制源头上和废液保管显得相当关键,管理实验室的部门要加强废液排放监督管理,确保实验室不随意排放废液及废液存储安全。(8)应急处理知识参差不齐:实验室人员包含院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及实习生。科研人员应急处理知识尚不完备,加上实习生等流动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必将手足无措,延误最佳处理时机;(9)仪器设备安全问题:仪器设备存在数量不断增多,大型仪器设备也不少。设备增加,负荷增大,但由于线路年久老化、未及时改造,线路承载过大压力,存在安全隐患。加之实验人员安全意识的不强,用电方面细节问题易忽略,如私搭乱放插线板、离开实验室仪器电源忘记关闭等,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部分仪器存在高压高温作业,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管理部门管理职能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管理部门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向问题部门及人员提出整改,由于无相应权限,得不到积极的配合整改。
2.1.2实施阶段(Do)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操作规范等体系文件,简单明了的安全手册实验人员人手一册,要求认真学习。根据实验室安全标准设计可量化的安全检查考核表。
2.1.3检查阶段(Check)我院实验室安全检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实验室内部按照考核表进行日常自查;二是管理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实验室进行督导检查。督查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检查过程中发现实验室1个检查要点不达标就判为本次检查不合格。
2.1.4改进阶段(Action)管理部门将每月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通知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若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将立即向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报告。为了督促实验室加强安全管理,检查结果还与实验室责任人及实验室安全员每月绩效挂钩,要求相关实验室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2.2仪器设备方面仪器设备管理是指管理部门以仪器设备为管理对象,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计划、协调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仪器设备,合理化分配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根据农业科研院所管理仪器设备的特色,把仪器设备从购前计划申报、购置需求论证、招标采购、验收入库、常规管理、保养维护及处置报废等各个阶段梳理,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和优化。重视采购,轻管理的一贯做法导致闲置了大量的大型仪器设备。我们主动出击,发现仪器设备实际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2.2.1策划阶段(Plan)首先评估各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梳理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查找的主要问题有:(1)管理制度落后。仪器设备管理涉及较多环节,多数院所现有仪器设备现行管理办法已制定多年,未能与现存实验环境适应,管理办法不适用,仪器设备未能物尽其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使用范围窄等。(2)信息管理技术有待推广使用。资产管理涉及多个实验室及大量资产设备,传统的资产管理运用纸质登记,手填资产信息和固定资产卡片结合的方式,未实现信息化管理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仪器设备常常因部门调整、改变存放地点、使用人员调动等情况,大多数科研院所实验室资产管理员多是兼职,当资产发生变动时,有的仅变更资产卡片,录入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不能及时,导致资产台账、资产卡片、资产实物不符等现象。(3)仪器维修费用、维护保养频率、损坏情况(不同原因所占百分比),仪器使用情况不够详细。采购时:投入产出意识薄弱,采购容易一时头脑发热,造成仪器设备闲置。很多仪器设备功能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造成使用效率低、共享性差;报废不及时,导致报废仪器闲置实验室,占用实验室有限空间;
2.2.2实施阶段(Do)(1)在大型精密仪器购置前,进行购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证,明确购置目的及应用前景。大型仪器采购,应以科研需求为导向,设备归口部门合理安排,统一筹划,着重全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购置仪器的必要性、长远性、共享性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并完善设备准入,进行申报立项和审批。要明确责任人,实行终身问责制。以此为保证仪器质量、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打好基础。(2)给与归口部门相应权限,增强资源调配功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对院级仪器设备平台管理。对购置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加强与同行业相关单位、科研单位和院校之间的交流,避免设备仪器购置重复和闲置,减少资源浪费,以确保大型仪器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3)完善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仪器设备的一体化、动态化管理,管理人员可实时地了解仪器设备从采购申报、购置论证到使用频率、维护保养频率、故障报修及损坏情况等设备情况。同时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以便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反馈和解决。(4)完善仪器管理制度:补充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等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制度建设,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奖惩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和使用。
2.2.3检查阶段(Check)仪器设备检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对纸质版记录表格进行检查:包括大型精密仪器采购申请、专家论证记录;对仪器保修维修过程,时效进行监控。二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措施,通过系统可对仪器资源进行远程管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从仪器设备采购申报、论证审核、招标采购、验收建账、日常管理、报废等仪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清晰的进行管理。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分配给各部门的实验室人员,各管理员只能在自己所在部门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将集中管理所有实验室信息,通过有效、现代化的大数据分析,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仪器设备状况,以作出管理决策、问题发现和优化流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2.4改进阶段(Action)实验室管理人员将每月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通知存在仪器负责人,若发现仪器设备操作不当,保养维护不当问题。要求仪器设备责任人找问题,查原因,及时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2.3资料收集我们收集核查期间所有实验室检查表,统计各项指标的合格率(n=合格实验室数/总实验室数)。实验室管理将准入、化学试剂、生物污染、设备管理、消防、设备规范性、设备利用率等7项作为核心检查指标,通过定期检查,并运用PDCA管理办法,不断地查找问题,为降低院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伤害程度与范围,奠定了实验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坚实的基础;通过使用PDCA循环对农业科研院所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一体化地掌握仪器设备从采购审核论证到使用再到报废处置,串联起仪器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并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规范性。
作者:刘文霖 单位: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