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30 14:4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青年教师范文3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的内涵
上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强调思政课不仅要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也应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把好“思想政治素养关”,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方面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教学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综合影响下,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修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和持久作用的基本品质。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其教学素质应当包括正确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学识、较强的创新思维、熟练的教学技能等,这些素质既高度关系着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也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获得感,更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呈现整体良好、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无论从中央、地方层面,还是从学校、教师层面,为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都做出了诸多不懈努力和探索,高校也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等。与此同时,也要指出的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也面临着若干难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有待深入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这即是说,理论能否被人信服,取决于它对现实的解释力。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要贴近现实。但从当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现状来看,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部分青年教师照本宣科,忽视理论对现实的关照性。反之,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只专注“讲故事”,忽视对基本理论的分析理解阐释。我们不禁发问,如何处理好“讲理论”与“讲故事”之间的关系,把思政课讲得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认为,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讲故事不是任意发挥,而是要起到契合主题、深化主题的功效。讲理论也要适当地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多用学生喜闻乐见、接地气的语言,使理论入脑入心。此外,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学生能够更便捷、更及时、更快速地了解国内外信息资讯,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准确关注时政问题,思政课也会因缺少现实针对性和解释力而影响其感染力、实效性。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待加强2020年8月,该类课程应多注重社会实践,通过参观走访、问卷发放、实际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实,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因经费支持、实践场地、指导经验、学生积极性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有待增强。也有思政课尚未设置社会实践环节,或者即便是安排了,也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参观访谈等简单形式,学生为了完成实践任务而敷衍了事,并未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且青年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因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的不足,指导不深入、不具体,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三)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有待解决在高校,科研与教学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不可分割的。过于偏重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的教学才有理论深度、深入浅出,学生才有更多的关注力和获得感;同样,与教学相结合的科研,也更具实效性、说服力。从目前整体情况看,为支撑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不断增强学科、专业、学术的建设,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获得了较大进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大大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忽视科研或忽视教学的现象是有的。一方面,由于适应学院建设、学科发展的要-171-第51期求,在师资队伍尚不完备的情况下,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因评聘职称的压力,也存在部分青年教师把大多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术研究上,并未努力钻研教学、总结教学经验及把学术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等。
三、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素质面临的问题,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应注重以时代为、导向,加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以实践为依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科研为着力点,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有效提升教学素质,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其理论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以时代为导向,加强理论与现实相联系恩格斯指出:“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4]我们以时代为导向,以更加广泛且深邃的目光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发展,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问题的结合,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转变,国家、民族、地区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竞争的机会和需求愈加频繁,人类的生产、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不断跨越国界和地区,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日趋经常性的相互需求、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时代。于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基于此,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首先应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法技术创新,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次,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基本理论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关照力,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代征程中的现实问题,再次,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特征,充分把握当前“00后”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征,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现实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专题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内心诉求和语言特点,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现实,实现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时代性、现实性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思政课上真正受益。
(二)以实践为依托,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3]作为主体的人通过自由自在的实践活动实现自我扬弃、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在系统传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多组织专题性、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使其通过线上线下问卷、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调研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关注现实,以“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类”科研立项为契机,以学生科研团队为单位,教育指导学生开展于玲玲,等提升新时代社会调研、实证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制作主题微视频,引导学生聚焦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并给予全面、有效、落实的理论指导、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充分调动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答疑解惑,使学生深化理论认同,学会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三)以科研为着力点,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要按照“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硬,以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形成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作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需要持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勇于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升自己。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既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不断夯实理论基本功的唯一捷径,也是逐渐提升教学素质的首要前提。理论不彻底,就难以服众。在经典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深邃,夯实自身理论功底,提升个人理论修养,如此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中讲清楚、说明白,做到以透彻的理论分析引导学生,以强大的真理力量说服学生,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学生也才会从中感受真性情、学到真东西、增强获得感。学者未必是良师,良师必定是学者。求真务实、孜孜不倦的学术研究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潜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前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才能将思政课讲深、讲透,学生才能入心、入脑,在思政课上有获得感。基于此,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应当善于把学术背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选择自身的研究方向,找到个人的研究兴趣,树立“根据地”意识,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并潜心研究、久久为功,增强学科自信。
作者:于玲玲 贺子 苡裴斐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高校青年教师篇2
1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Sargent(2002)的研究表明,教师如果缺失归属感,将失去认真进行教学活动的动力,甚至产生消极情绪。Mowday(1979)设计的单维结构量表是首个归属感量表。Cheung和Hui(2003)将量表修订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归属感维度,另一个是底质感维度。Hudson(2013)设计了衡量教师和大学之间关系的高校教师组织归属感问卷。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降低其归属感。不少青年教师将民办高校当做跳板或实习基地。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率高达30%,薪酬水平、成长空间、社会认同感、工作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大部分民办学校并没有为青年教师提供完善的培训机制,一味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使用,忽视了青年教师的后续成长与发展。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不高是通病,若要提升青年教师归属感,稳定青年教师队伍,需要满足教师们的合理需求,解决教师们的顾虑,稳定人心。就目前而言,归属感的研究集中于学生、员工、居民等群体的研究剖析,而关于“教师归属感”的研究,也主要关于高校青年教师、中小学青年教师、农村青年教师等群体的归属感,极少有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层面切入,探讨其归属感问题。学者们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原因探析,集中于政策环境和学校管理制度等外部环境,忽略了青年教师自身的因素,例如,心理落差、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等。就研究方法而言,现有研究主要是思辨类研究,缺少质性和量化研究。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近距离接触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探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成因,进而提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提升对策。
2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访谈设计
2.1访谈对象和数据来源本次访谈对象为X省6所民办本科高校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9名专职教师。基于保护隐私原则,文中将受访者的姓名以字母加数字的方式重新命名。由于访谈内容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为了尽可能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全部通过熟人朋友关系选取访谈对象,在获得受访者信任的基础上进行采访。
2.2访谈设计与资料分析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与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在10~15分钟不等,访谈形式分为线下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视频访谈。在获得受访者的同意后进行访谈录音,在访谈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变音处理,访谈结束后,转录成文字,所有的录音文件和转录文件均遵循伦理规范要求进行妥善的保密处理。
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访谈结果分析
3.1社会地位认同低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府、社会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区别对待现象却一直存在。人们对发展历史较短的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其是市场化的,是以利益为驱动的,对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的偏见。“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认可度不高,认为民办教师不如体制内的公办教师。民办教师相当于在私企里工作的流动人员,稳定性较低,不确定性较高。”“在外出交流或参加学术会议时,有时受到与公立高校教师不同的对待,在很多场合,并不会主动表明自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使我缺乏职业认同感,甚至有时会自我怀疑与否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在这种情境下,很难提升归属感。”“民办高校的副教授社会认可度远低于公办学校的副教授。社会大众认为,在民办学校进职称,相对于公立学校要容易很多,含金量也较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公办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在这个金字塔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发展历史短,办学经费有限,在招生,教师招聘、学生就业率、科研创新等方面处于劣势的民办高校则处于这个金字塔的底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获得符号资本的机会,相对于公办高校微乎其微。在很多国家级别的项目和荣誉的评选中,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根本没有入场券。在等级森严的高等教育金字塔中,公办高校拥有较好的社会地位,享受更大的平台,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和参加教学竞赛,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想要申请到好的课题,或在省级以上的教学竞赛中拿奖真的有些困难。”相对于公立高校教师,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底端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取得学术认可的过程中往往遇到更多的艰难险阻。“如今,民办高校教师想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太难了,现在核心期刊对作者的所在学校和学历均有潜在要求,学校需要是公立高校,学历一般要求是博士。”民办高校对教师的保障力度低于公办学校,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均按最低标准提供给老师,民办高校教师的退休工资远低于体制内的教师工资,这种差距,使得一些青年教师想要去找一份更有保障的工作。此外,民办高校的抗风险能力较低,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疫情期间,连续几个月在家线上授课教学。工资也只发了平时的一半,还完房贷,所剩无几。”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职业满足感一方面来源于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精神需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认可度低,使青年教师很难“沉浸式”工作,不利于归属感的建立。
3.2成长空间狭窄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青年教师有强烈的想提升个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想法,但学校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无法满足教师们的实际心理需求。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资本的逐利性使许多民办高校奉行经济效益至上,忽视教育规律,将青年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工具。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民办高校更注重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而缺乏对学校软实力和内涵的建设。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很多民办高校不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金钱,例如,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研经费投入、课程培训、团队搭建等方面没有做到大力支持。“学校不舍得在青年教师身上投资,一学期下来就只有几场青年教师的培训会议,培训内容偏向于理论的灌输,培训后缺乏后续沟通。如果能将用于校园建设的资金中的一小部分,用在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上就好了。”为了效益最大化,很多民办高校新入职教师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缺少适应教学环境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时间。一位受访者倾诉道:“每学期都至少接三门课程,其中包含1至2门新课。”这种急功近利,没有考虑到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做法,降低了青年教师的归属感,消解了他们对职业和学校的认同感。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缺少领路人的指引,大多是“自然生长”,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自生自发。相对于公办高校青年教师,他们需要走更多弯路,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摸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民办高校没有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轻视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对青年教师“重使用”,“轻培养”,这使青年教师很难获得归属感。
3.3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已有三十余年,相应的民办教育政策法规也在逐渐完善,但相对于公办高校关于保障民教师权益的法律仍有欠缺。现有的法律大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对民办高校教师具体权利的明确规定和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民办高校的管理层包含校长和理事会,有明显的私企性质,有些方面对教师过于严苛,缺乏人文关怀。比如,有女青年教师申请少接一些课,想备孕,但并没有得到批准。”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缺少柔性,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忽略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更多采用硬性规定,缺少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制度。此外,民办高校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绝对控制权掌握在举办者手中,举办者的个人意志,也就是学校的最终决策。然而,举办者凭着个人意志和经验做出的决策,很多是不具有实践性的、不合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往往会发现不合适,最后推倒重来。民办高校内部从上到下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决策机制,民本高校包括校长在内的各级别领导班子调整频繁。频频变动的制度规则,尤其是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规则,例如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双师型教师标准、专业课设置等方面的变化,大大降低了青年教师的归属感,每一条规则的变化都会牵动着教师们紧张的神经。一位受访者说道:“不断变迁的政策,让青年教师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只能先顾好眼前的事,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这种过度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建立。
4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对策建议
4.1营造民办高校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为了提供给民办高校教师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政府在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加强与引导民办高校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只有先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其次,政府应积极宣传民办高校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果,改变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办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综合实力较弱等各种偏见。引导社会大众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民办高校,这样能有效提高青年教师对民办高校发展的信心,增强其归属感。再次,政府需加快构建不同类别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分类评价标准,摘下有色眼镜,使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进行公平竞争,为民办高校教师打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氛围。最后,社会大众应自觉转变对民办高校及其教师的刻板印象。民办高校近十年来已经获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并且承担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社会应更多关注民办高等教育的进步以及民办高校教师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应给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使其更加热爱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更积极努力的工作,更加拥有归属感。
4.2重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扩展其成长空间民办高校应由经济效益主导向教育主导转变,这是建设高质量青年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带头人”的培育和引进工作。学科团队和带头人是影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应在青年教师中选拔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国内外进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全面提升其能力,而不是“重形式”“轻质量”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可有效消解教师的消极情绪,开阔其思维与视野,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同时,民办高校也应加强海内外优秀博士和校外一流学者的引进力度,学术精英的引进能带来大量的优质资源。其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有效果的培训。在培训前,学校应调查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使培训的内容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拥有不同发展愿望的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机制,分类化培训。例如,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应加大教师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针对教龄较久且长期投身于课堂教学的青年教师,应加大线上授课技能,微课制作等能力的培养,使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同时,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渠道,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微课、慕课、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培育手段,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授课技巧、教育素养、道德修养、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三,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专业搭建平台,赋予教师自由的学术科研空间。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术共同体,由一流的专家学者牵头,以学术追求为核心,以学校提供的学科建设经费、各种配套设施为支撑,在广大青年教师中营造一个浓厚的教研氛围,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潜心钻研,乐于从教。同时,适当降低学校行政事务的干扰,减少教学课时工作量,充分给予青年教师知识获取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静心从教,获得归属感。
4.3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制度首先,实行柔性化管理方式。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普遍认为,相对于公办高校,学校没有提供一个相对民主、宽松、人性化的氛围。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较少得到上级的关怀,民办高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柔性化的管理模式。民办高校领导需要与青年教师时常沟通,了解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关怀,并将关怀落到实处。其次,对青年教师进行合理的工作配置,尽可能满足每位教师的心理需求。例如,对于“科研型”教师,减少其课时量,引导其在科研方面创造更多成果;针对“教学型”的教师,应适当减少其科研方面的工作量,鼓励其产出更多教学成果,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施展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再次,健全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明确校内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范围,限制董事会随意干涉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防止“一言堂、”家族化”的倾向出现。最后,民办高校需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吸引并留下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能有效使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增强,使其安心进行教研,为学校的发展挥洒汗水。
作者:李鹏翔 娄迪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高校青年教师篇3
高等学校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高校发展的需要。这三项职能直接决定了教师职责的多元化,教师需要教书育人、做好科研,同时也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奉献一分力量。教师能否履行好这些职责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息息相关,最重要的就是教学与科研能力。对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来说,他们肩负的担子很重,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要为祖国培养的不仅是会说外语的人才,而且是具有过硬的外语功底、见多识广、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甚至是国与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1]。作为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既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学术研究,培养和启发一代又一代复合型外语人才,平衡好教学与科研关系值得思考。
一、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时的困惑
外语教学属于文科类教学,不同于理工科有很多实验课题或项目。一部分外语青年教师还没有做好写项目书拿课题的心理准备,在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面临思想上的转变和巨大挑战。一方面,外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注重课堂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让学生爱上课堂。另一方面,要利用外语优势紧跟国家的政策导向,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外交外贸政策等进行科学研究,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申报课题,提高科研水平。但是当下,很多外语青年教师仍然很难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一)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经验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人才和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及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部分高校的新进教师是博士学历,这些青年教师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外语青年教师在读博期间基本上都发表了1~2篇论文,也跟导师一起做过项目,有一定的科研功底。刚踏入工作岗位,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但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科研能力,还需要有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读本硕博期间都在象牙塔中,通常没有教学经验,也从未以教师的身份和学生打过交道,他们一直在吸收知识,而不懂得如何传授知识,也对如何成为一名教学组织者缺乏认识。比如在讲授一道专四语法题时,可能自己以为表达清楚了,但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没达到他的高度,这时候就让青年教师产生了困惑甚至有挫败感。课后,教师钻研某个课题却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他们可能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见效快的科研上而忽略了课堂教学,这就打破了科研与教学平衡,也不利于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学校的长远发展[2]。
(二)高校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非常注重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公认的四大排名都偏重定量指标,比如论文数量和高引用率,而QS排名更适用于理工科,而不适合所有学科。当下高校的评价体系虽然在逐步完善,但无论是对教师的职称评定还是高校的实力评估仍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部分指标与科研挂钩。国内大部分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行预聘制,一些高校还采用了“非升即走”的考核模式,聘期内需要完成规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或专著。这激励了青年教师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同时也造成了学术压力。对大部分外语教师来说,他们发表论文更难,因为与之对应的高质量期刊相比其他学科少很多,外语教师想在学术上创新也更难。青年外语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任务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查找文献、写文章和做课题上,而忽视了教师需要上好课这个重要职责。由于科研考核有硬指标,也是晋升职称的重要标准,青年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在探究如何教学上花费的精力就少了。青年教师在读博士期间主要承担科研工作,刚踏入工作岗位需要科研与教学并重,他们的角色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教学上需要花心思摸索,备课也需要比资历深的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但是由于科研的巨大压力,他们很少去思考如何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是机械化上课,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破除论文“SCI”至上,改变过度追求发论文的异化评价体系很有必要,提倡不要“一把尺子”,而要分学科评价,根据不同科研类型进行评价,让同行专家参与评价。
二、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两者关系目前国内高校中的青年教师主要分为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首先,无论是哪一种教师,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因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是育人。高校的主体是学生,牢记“四个意识”、彰显“四个服务”,要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其次,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原动力,有一部分科研课题是受教学启发的,比如有关教学法的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云课堂现状、对混合式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素材和体验必须依托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励教师探究和解决。而且每位老师在毕业季都要承担学生的论文指导任务,在指导和批改学生论文的同时,也能引发自己对科研的深入思考。最后,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这样才能良性互动。笔者承担法国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时,笔者会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某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结合生平和时代背景领悟他的写作风格。读博期间笔者也只是对个别几位作家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备法国文学史的课能拓宽知识面、打开科研视角,丰富科研素材,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读博时研究的作家和作品。课堂中讲授法国文学史时,教师将科研心得与学生分享,学生与教师的讨论也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科研能够获取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更新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如果学生问一个教师无法当场回答或拿不准的问题,教师课后查阅资料确认后回复学生,这对教师的科研有一定的启示。有教学作为支撑的科研更有生机、更有血有肉。
(二)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首先,青年外语教师应提升教学水平。尤其对刚入职的老师来说,教学方面要多多向年长老师请教,可以聆听资深教授是如何讲课的,还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上看看国家精品课,从教师的角度学习精品课程老师的教学方式,琢磨教学技巧。新教师上课往往会被学院或学校督导听课,课后他们会点评,新教师要抓住这个学习机会了解自身的不足完善教学模式,力求每次课都比上节课讲得好。其次,巩固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只有对知识进行积累才能有效输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比如小语种老师不仅局限于发音规则、语法教学、课文梳理、词汇讲授等方面,还要深入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国家历史政治、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等。上课时也能给学生讲讲语言文化背景常识,让课堂教学更生动,学生听着也有滋有味。备课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重温,也是梳理知识体系,使教学思路清晰化的过程。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将自己科研的心得和研究方向渗透,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后与老师探讨,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青年外语教师多参加国内和国际会议,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最前沿的知识,科研选题在紧跟学科建设、时代步伐,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不局限于语言类,还应与社会热点、外交、国外文化等结合[4]。刚入校的青年教师还没有自己的团队,可以从校级项目申请锻炼自己,或者善于把自己主动置于已有的科研团队,跟着经验丰富的学术带头人做科研。利用语言优势让更多外国专家来学院做讲座,开阔学生和教师的视野。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在竞赛中找到不足,磨练自我,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三)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扬奉献精神虽然现在的高校评估和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都存在“偏重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对教师的考核也侧重科研,但我们始终要坚信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合理。评价体系在逐步改革和优化,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指导作用,各地各高校会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门还相继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青年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改革需要每一位高校工作者齐心协力,各地高校也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帮助青年教师平衡好科研与教学工作。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设定不一样的工作量,比如教学型教师的科研任务可以减少一些,科研型教师的课时量减少一些等。同时也要保障教学与科研的资源、资金投入。对青年教师来说,要摆正心态,有激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一颗平常心。青年教师要深知,科研与教学不是割裂开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不要有功利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教师不仅是研究者,也是教育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全心全意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科研更多的是对自己有益,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因此,青年外语教师要发扬奉献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渗透科研的精髓、传授科研的奥秘,使教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在科研中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勤学多思、举一反三,提高科研积极性,努力平衡好二者关系。
三、结语
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不应该“为教学而教学,为科研而科研”,要认清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关系,分配好时间和精力,将两者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每天阅读文献的习惯,把握好学科前沿动态,深耕某个领域,开阔眼界,夯实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将科研灵感和成果及时和同行专家与学生分享,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反哺教学。例如在做有关法国文学的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的研究时,可以将整理的国内国外研究现状材料在法国文学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这也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可以扩展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在讲授基本课程时,比如语法课、视听说课或者翻译课时,可以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把与教学法相关的想法形成文字,可以作为科研的思路来源。近些年提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对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摸索和学习很多新技术的知识,将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从混合式课堂教学中获取经验和灵感,这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教学成果引入科学研究成为必然趋势,为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的外语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喻鼎鼎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