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23 17: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便利,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运用新媒体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文化传承的形式,实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扩大文化传承的覆盖面,使文化跨时空传播。文章研究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丰厚滋养[3]。作为世界文明的贡献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传承和发扬。在民族文化和民众素养方面,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树立崇高的民族意识和培养爱国精神,形成国家民族团结一心、奋进拼搏、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4]。文化教育也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志向,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凝心聚力,为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也比以往愈加频繁和隐蔽。只有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警醒,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文化话语权。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5],也能让世界看到真正多元化、立体性、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中国符号、中国图景和中国气质[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到国家工程的高度[7]。其中指出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2021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其中指出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8]。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其中指出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9]。从以上文件不难看出,当前,新媒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现代传媒。

二、新媒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当前,科技发展促使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以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媒化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篇章[10]。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11]。因此,只有借助现代媒介传播技术,并挖掘自身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承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迎来新发展。

第一,新媒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内容和传承方式的多样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涵盖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且历经沧桑依然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中国文学、医药、建筑、绘画、音乐、饮食、节日、戏曲、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12],加之价值观念、思想信仰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而新媒体能容纳众多的文化资源,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立体化和多样化,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受众在文化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也更自主、自由。同时,新媒体扩大了传播的边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时随地传承,保证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

第二,新媒体带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变化。从大众传媒到分众传媒再到自媒体,文化传播主体实现多元化,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从这个意义来看,每个人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新媒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有待拓展
从实施主体来看,目前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主要由学校承担,即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施主体包括但应不限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也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前,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的传承与发展渠道、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熟悉新媒体形式,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手段也产生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需要拓展,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助力文化传承。

(二)传播内容有待丰富

当前,新媒体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也就要求其内容进一步丰富,且不仅限于听觉或视觉,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使人们获得良好的综合体验。然而新媒体传播存在的内容碎片化、短暂化、娱乐化、庸俗化问题也会带来文化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陷入消费性快餐文化的桎梏。同时,碎片化、短暂化的信息传播也让受众容易迷失在海量文化信息中,对某个文化专题很难保持持久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受众无法获得完整、系统的文化信息。娱乐化、庸俗化的信息传播更会造成受众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发挥自身美育功能,提升受众的审美情趣。

(三)传承机制的连续性有待增强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效连续机制,必须让受众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再到社会,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连续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传统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更多的是借助书籍来开展的,让受众通过课堂授课等方式来获取文化知识,一旦脱离学校,受众就难以保证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对外传播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受传统媒体的制约,以往的文化传承更多地集中在对内传播上,即对外传播较少,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待加强。在当今时代,文化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形式有待丰富,传播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未实现精准和层次化传播等,导致部分国外受众产生理解偏差。

四、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扩大实施主体,形成文化传承联动效应

第一,从实施主体上,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小学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必修课程,除了课堂教育,学校也可通过文化夏令营或假日研学等形式开展活动。学校还可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从行动上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感知、体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学则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课及学科专业课程,并以学校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形式开展学习传统美德等活动,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来增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化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13],让文化传承深入年轻一代,使他们实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第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打破了文化教育在地域

和空间的限制,校校联动、校内联动、校外联动得以实现。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传承合力。学校应联合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社区文化馆等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场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并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载体,搭建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宣传平台,且统筹宣传、文化和文物等管理部门,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动机制[14]。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丰富传承方式

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同时,新媒体也丰富了内容呈现形式。通过科技赋能,新媒体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实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融合,重塑了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助力人们获取海量信息,使人们重新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认可度。同时,这也促使各级各类文化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以受众为中心,通过各种实践和文化体验,优化与整合资源,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使大众获得多元文化信息和多样化的体验。此外,线上线下联动还使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接受者,增强了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受众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真正发挥文化内塑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功能。

(三)以内容为核心,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虽然新媒体带来了传播形式的改变,但是形式仍要为内容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始终要以内容为王,从丰厚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全新阐释和传播。国家要通过开展网络清朗行动,坚决杜绝低俗、媚俗的活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各类媒体应站在受众的角度,贴合受众的心理和接受能力,扎扎实实做好文化节目,打造精品项目,为受众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真正让大众感受到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尤其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对文化的引领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宝档案》《中国地名大会》等高质量的文化节目,形成文化传播效应,实现虽曲高然合众的传播效果。主流媒体还应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扩大受众覆盖面,提升节目影响力。在以内容为王的大众文化时代,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网络文化精品,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有效传播,即打造更多精品文化网站,创造视听文化网络精品节目,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16]。

(四)利用新媒体实现长效传承

现代多媒体实现了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变革,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使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变为可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思路,把文化内容渗透到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14]。在完成文化教育的同时,受众也可借助新媒体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呈现方式,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知识技能学习和互动,了解、体验和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终身学习和文化传承。这既是新时代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五)积极构建海外传播,扩大传承覆盖面

从传承的覆盖面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注重对内传播,也要注重对外传播。当前,万物互联为文化的传播打通了时空界限,降低了传播成本,实现了传播话语的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进入崭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积极融入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发扬光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7]。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策略,搭建完善的平台体系,助推自身的国际传播。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主动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如对孔子学院进行海外推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进行保护等,彰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导作用[18],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加广阔的平台得以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

五、结语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与底气。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网络传播,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18],并通过全方位和立体式传播,深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凝心聚力,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工程,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3]秦惠民,吕萍.创新大学教育传播机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J].中国高等教育,2018(07):16-19.

[4]肖怀德,郑长铃,孙伊.2018年度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研究报告[C]//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387-415.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3-01-03]..

[6]王源.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传播创新研究[J].东岳论丛,2020(12):45-51.

[7]李盛婷.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向度及功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95-102.

[8]中宣部:未来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这么干![EB/OL].(2021-12-13)[2023-01-03]..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2022-08-16)[2023-01-03].

[10]杨果,吴增礼.“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本质要义、实践审视和联通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7-12.

[11]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2022-09-01)[2023-01-03].

[12]唐善梅.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社科纵横,2020(02):21-25.

[13]胡玲玲,姚通.“大学美育”教材建设述评[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76-78.

[14]张永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构建:价值、内容与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80-87,158.

[15]崔文君,宋雁超.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大舞台,2015(08):232-233.

[16]曹学娜.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研究[J].党政研究,2014(06):118-122.

作者:李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