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

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23 17:5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

[提要]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时间体系。在这些时令节俗文化当中,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庆祝活动实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大自然周期运行相互协调的产物。它更多的是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表现出方方面面的伦理关系,从而显现出在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社会及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特殊关系。而在当下,如何能让这些时令节俗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和更好地发挥出调解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传统;时令;节俗;文化;传承

一、时令节俗源自人类对自然社会的逐步认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时间体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辉煌璀璨的文化。其中,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则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儒释道、纪念日、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多方面的内容”。这种雅俗共赏的生活文化,直接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民族个性的特征,反映出“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情感深邃而鲜明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时令节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时间体系。古人从物候天象中来感知时间,然后在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郑重地度过每一个非常的时间节点。“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就非常生动贴切地揭示了“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的一种时间制度的本质,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的国人。中国古代的先贤哲人在通过观察太阳周年的运行轨迹中,将其运动轨迹分为二十四个均等的等份,把每一个等份视作一个节气,以致形成人人都能接受并且还能给予传承的二十四节气时令。这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感知自身变化,在记录农事生产、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发明出的一套独特的科学时间制度;是天文与人类活动共生共融的综合性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也是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我们的先人们在农事实践中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时令的时候,还有一种更加通俗的“七十二候”的认知。具体说来,就是每五天为一候,每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六个节气就为一个季节。从历史上看,二十四节气时令首次被完整的表述,是来自被胡适赞誉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中。如果研究指正是正确的,那么二十四节气时令的发布距今就已有2,160余年了。中国人民的这一发明在2006年时被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2016年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时令入选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在国际气象界中,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时令又被大家赞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二十四节气时令中,让人们看到寒来暑往,一往一复,阴阳二气的复遥对应。中华民族的所有时令节俗无不落在这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之中。这也是其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所在。每一个时令节俗日都具有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丰富内涵,它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自然与文化相叠加的文化课。因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已经充分地感到了这些时令节俗的“节日”氛围。之所以将其称为“节”,就是因为他将一种永恒的流动性的时间划分出了若干个看似凝固的节点。所谓的“节日”,正是表明这些“节点”的特殊的日子。因此,有研究者给它的定义是,传统的时令节俗是“大众在特定的日期根据传承、延续下来的习惯所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和谐、克制的内在特征,属于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有着与法律功能相似的社会治理功能。”这些在时间体系内叠加的时令节俗,彰显出中华文明民族性的表达,培育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同时,它们又根植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之中,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沃土中不断地丰富,成长为中华民族具体化、形象化的特殊标识。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文化符号融合的内在动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二、时令节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礼仪之道

中国传统的时令节俗除了上面的二十四节气时令以及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以外,还有人日节(正月初七)、上元节(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添仓节(正月二十五)、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一)、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日)、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天貺节(农历六月初六)、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等。如果我们再把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的民俗节日包括在内,那么中国大地上节日之多实为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无法相比的。其实,这些纷繁的时令节俗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庆祝活动实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大自然周期运行相互协调的产物。而人类文明的起源正是从对上天的崇拜开始的。人类此时所持有的崇拜苍天与祖先的意识(或者是宗教信仰)与社会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也就是说,“华夏先民依照农业生产的周期,在祖先崇拜的观念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年节系统”。更有研究文章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殷商时期一年到头都在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而到了西周时“周人已不像商代那样全天候不间断地祭祀祖先,年度性、季节性祭祀的意义进一步得到凸显,这意味着周代年节文化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以中国历史为鉴,在夏商周三代,人们始终是以拜天祭祖为出发点,并且逐步地赋予“礼教”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对于超出人类认知力量的崇拜和尊重。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时令节俗的文化内涵,也为这种民俗文化的普及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里既有代代相传不变的基因,又有顺时应势的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向前递进变化,中国的时令节俗文化在秦汉至清代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得到丰富,也更加趋于成熟。这种成熟更多的是表现在“伦理与道德”的形态之中。即先民们把这些时令节俗文化赋予了更多的“礼”的内容。《周易·系辞》中记述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就是一种敬天礼地,在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方面孕育下的礼仪核心的礼仪文化。这里的“礼”,正是儒家典籍中所强调的“礼有三本”。荀子在他的《礼论》中直言道:“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儒家典籍《礼记》中更是非常清晰的阐明“礼”的核心就是“敬而已矣”。因此,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了人要有一种敬畏之心。这里的敬畏就是要敬天、敬地、敬君、敬亲、敬师。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中的这种“礼教”形态,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地衍变为一种信仰,即把人置于天地万物之中,形成一个整体,最终成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遂成为人们在时令节俗文化中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中国人在传统时令节俗到来之时,首先是讲究吃、讲究穿、讲究视听的娱乐之美。然而,也更讲究在时令节俗中的各种各样的礼数。例如,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里,一定是全家老少一齐上阵,社会各界一齐张罗来过的。这里从人的团聚到社会关系的链接,使这种传统的时令节俗在整体上由一家一户走向全层次、多方位的融合,从而调动了人们的全部的兴致和社会的兴趣,形成了社会整体的全方位的检视与参与。春节时,人们的基本共识就是回家团圆比什么都重要。除此之外,送灶神、祭祖先、走亲戚、访故友……;方方面面的伦理关系———人和鬼神、后代和祖先、生者和死者、家庭和宗族之间的关系,都在按照节日的礼法要求中重新进行打点并给予新的加固。在中国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中,人往往被看作是自然世界中的一部分。《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样表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含义之一就是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的和合统一。正因为如此,儒家的“以物比德”的思想,使人们能够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自然现象。清明时人们的踏青,追思故去的亲人,重阳节时,人们结伴登高,一览山河。诸如此类,无不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界在广泛的样态上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说到底,在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中,体现的是一种原始意识、伦理精神、世俗情感和人们的物质欲望。追溯中华民族的性格,从总体上来讲是内向克制、含蓄缄默、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重人伦、法自然、主中庸、尚情谊、崇德化。中华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恰恰在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在不断地塑造和修复这种性格,并使其能够以特殊的形式传承下去。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中华传统的“礼教”思想多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笔者认为,在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应重新反思的时期,对于中华民族中所固有的“礼教”是应该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中华传统的“礼教”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如果我们不加任何的思辨就把这个“根”给铲掉了,就等同于“把洗澡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了”一样的荒唐。非常高兴的是,就在笔者思考此问题的时候,读到了楼宇烈先生的大作《中华文化的感悟》,文中的主要观点与笔者的认知完全的一致。

三、时令节俗文化在当下传承的基本路径

我们的先人在生活当中创立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时令节俗文化,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调节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而在当下,如何能让这些时令节俗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和更好地发挥出调解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就是说,要在旧的传统之中发现和发掘出新的社会价值,在传统与现代的共振中构筑新的景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达到创新性的发展。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当代人只有在充分的理解与发展、发掘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中,做到守正创新,继承发展,主动地顺应新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从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出发,进行正确的文化考量,从而做到正确地把握和科学地处理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变革、教育与娱乐、怀旧与趋势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地实现时令节俗文化的当代传承。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时令节俗文化目前所遭遇的最大瓶颈是专业传承人员不足。传统时令节俗文化在当下缺少忠实的记述者、内涵的解释者、活化的推动者。中国有着庞大的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但涉及到其中的宣传、保护、传承、管理的人员就尚显很大的不足。尤其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缺少,就使得传统时令节俗文化在融入到现实的社会的作用不明显,甚至相脱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往往带有普及性的知识过多,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创新活动的形式明显不够,造成节日活动模式简单地重复,社会意义与影响力日益降低,甚至抹杀了时令节俗文化中最具影响的教育功能。中国时令节俗文化的传承既要有非遗宣传保护的培养体系,还要注重民间口述文化传承人的建设,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使得中国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能够以准确的思想内涵传承下来。要做好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的传承,就必须要赋予时令节俗文化的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让中华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火”进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把中华时令节俗文化中的可贵的思想理念、道德审美风范转化成当下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克服那种把传统的时令节日片面的理解为就是“假日”,就是旅游黄金周的商业意识。我们应该知道时令节日远非是“假日”。“节日是有内涵的,是有纪念意义的”,“在节日里,主要的是体验和感受它的精神意义”。它决然不是一家人此时坐在一起的胡吃海喝,也不是出门观光旅游这么随意简单。事实上,传统的时令节俗不仅仅意味着吃吃喝喝,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一种文化系统。在吃喝游乐之外,还有着层次丰富的礼仪和文化内涵。如果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能够在现实德育的引领下赋予时令节俗以更丰富的节庆活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蕴含更多一点的节庆文化内容,那么时令节俗的魅力指数、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无疑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时令节俗文化在今天真正地活起来、旺起来、潮起来。让传统时令节俗文化回归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让传统时令节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相互融合、相互提升。在今天,我们是否可以把中华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看成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支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中包含了政治礼仪和生活礼仪两部分的内容。政治礼仪包含了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等,生活礼仪则包括了丧葬嫁娶、饮食起居、吃喝玩乐礼仪等。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相互碰撞、渗透、融合,互为依存的得到发展。《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伦、道德,无一不在“礼仪”约束范围之内。当历史的脚步迈进到21世纪的时候,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面临着是否扬弃和赋予新的阐释的境况。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形态日益发生着重大变化的时候,如何让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既能保留它自身的浓厚传统特色,同时还能与现代社会生活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则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积极探索。时下,我们应当重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要做好对时令节俗文化的传承,还必须要不断地拓展传统时令节俗文化的历史发展空间。这里所言的拓展,就是要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扩大对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的宣传工作。近年来,各地出版机构面向少年儿童加大了对“二十四节气”宣传工作,出版了一大批各种形式的有关“二十四节气”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的最大特点是都做到了通俗化,易读易懂,既传播了传统文化,也普及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中国的节俗文化近年来也有相当多的内容面世,但比较有影响而且质量当属上乘的还是三联书店所出版的《节日中国》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包括了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不足的是,还缺少对元宵节、中元节等节日的介绍。其实仅有这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当把这些传统的时令民俗节日编入大、中、小学的教材之中,在内容的深浅程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介绍。而当在这些时令节日到来的节点上,各种媒体也应该适时做出相应的介绍,从而保证这些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不会因为时间时代的变化导致失传和灭绝。这种历史空间的无限放大,是让传统时令文化得到很好传承与发展的一剂妙药良方。进而使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和真切的演绎,以实证的姿态做出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要做好对传统时令节俗文化的传承,还应当注重对传统时令节俗文化的个性化解释。传统的时令节俗流传千年,留下了丰富的经典诗篇。每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人们的脑海中,都会涌现出对应的诗篇谚语,情感与记忆瞬间就会被激活。除夕时,人们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元宵节时,我们会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清明时,杜牧的《清明》则情不自禁地在人们的口中相传;七夕节,人们是否会想起秦观的《鹊桥仙·七夕》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节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又怎么能不泛起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从古至今,人们用诗文书写时令节俗的热情从未消失,即便是现代文学史中也有不少内容表现了时令节俗文化。像冰心的《童年的春节》、萧红的《中秋节》、沈从文在《边城》里动情地写下端午节时人们的劳作与喜悦,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对京城的中秋做出精彩的描述。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令节俗的个性化表达。在今天,为了让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传承,除了要注重对这些时令节俗的介绍以外,还应当注重前人对这些传统时令节俗的歌诵记述的发掘整理,出版有关这方面的系列专题书籍,并能走进大、中、小学的教材中,使前人吟诵时令节俗的诗文在今天能够重见天日,让这些光华耀眼的诗文得到人们的关注,形成一种具有特殊氛围的诗意节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我们还应当对这些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给予正面的导引。比如,在春节和重阳节的时候,可以大力宣传普及剪纸文化,以示热烈喜庆;宣传一种爱老、敬老、孝老的精神文化。在清明节时,可以着重进行“生命教育”,通过传统的祭祀,提升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以培养人们对祖先诚挚的感恩心理和对父母长者敬顺厚养的态度,在端午节、重阳节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各种形式的划龙舟比赛。登高、登山体育活动等。总之,这些带有个性化的宣传与诠释,是能够提炼和表达出时令节俗文化所具有的那种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是能够将相对陈旧的历史故事演绎成鲜活而温情且庄重的仪式来,使人民群众在这些时令节俗文化之中产生一种亲切之感、敬畏之感,同时也更容易产生一种共情之感。中国人历来深具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我们在当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培育和建设好人们的精神家园,让历史的智慧更好地润泽现实,滋养生活,提升人们相互间的亲和力和一种文化的感召力就显得非常的紧迫和重要。综上,中国传统时令节俗文化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它与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至深深地渗透影响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随着历史进入到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这种时令节俗的功能作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审美需求以及社会的生活节奏都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导致当下这些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日渐衰微,甚至出现内涵不清的状况,时令节俗文化也就越来越缺少自身原有的社会属性和特殊的文化味道。如何来弘扬和继承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重塑新时代引领下的节俗礼仪,是当下社会文化工作者必须坦然面对的重要课题。几千年来,时令节俗文化中丰富的习俗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味蕾记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记忆中,并内化为民众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不可否认,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要真正能够使传统的时令节俗文化在今天得到传承与重塑,最根本的是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向上向善礼仪的倡导,更不能离不开创新性和谐社会的文化自信。相信,只有通过融合转化适应时代,才能使其成为当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时下中国社会整合与文明进步的文化要素。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宗选,陈丽丽.让节俗启迪文化创新[J].博览群书,2020(12).

[2]冯骥才.为文化保护立言[M].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3]刘晓峰.中国节日与中国时间[N].光明日报,2021-02-18(011).

[4]黄意明,孙伯翰.与时偕行———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现代转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

[5]王庚.中国年节文化的核心精神及其现代祛魅[J].东岳论丛,2015(04).

[6]萧方.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礼仪实践[N].光明日报,2022-01-12(011).

[7]楼宇烈.中华文化的感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8]史建平,李宪亮,编著.中华传统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作者:张欣 单位:大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