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4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五育融合的价值及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立德树人背景下,数学学科与“五育融合”承载着共同的育人使命,“五育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既是传授数学知识的基本场域,又是数学学科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数学课堂中走向“五育融合”,可以在微观上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观上改善数学教学现状、发挥数学育人价值,宏观上满足社会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目前“五育融合”在数学课堂之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学课堂之中渗透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学策略,旨在实现以数润德、以数增智、以数强体、以数促劳,从而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五育融合”中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学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首次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融合”[1],“五育融合”育人格局得到基本确立。“五育融合”不仅是一种旨在塑造“完人”的融合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能够有效全面育人的教育实践范式。“五育融合”的落地生根是构建完善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在全面育人背景下,只有让“五育融合”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科,进入到学校教育中的“毛细血管”之中,方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2]。数学学科与“五育融合”承载着共同的育人使命,中小学是学生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五育融合”走向中小数学课堂是数学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
一、中小学数学课堂走向“五育融合”的内涵
“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简称[3],是依照特定的逻辑,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层面出发,把未分化的教育要素纳入教育教学当中,或把已经分化的教育要素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整体发展的过程[4]。“五育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育人的基本发展规律,在保持各育独特性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挖掘教育中丰富的五育资源,以融合的方式促进五育相互关联渗透,五位一体发挥最大育人功能,是一种以“融合的教育”发展“融合的人”的教育活动。“五育融合”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是指在“五育融合”理念指导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秉持整体思维观,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充分挖掘数学课堂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在保持数学学科独特性基础上,通过融合性的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关联渗透,旨在塑造一种促进学生生命素质融合发展的活力课堂。“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教育思维新方式和教育实践新范式[5],是一种价值引领、一种思维方式,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追求的“五育融合”的数学课堂并不是要求在一堂课或一项教育活动中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覆盖,而是一种在“五育”引领下旨在回归教育育人初衷的“自然而然”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的、动态的、立体的,是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独特性、创新性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探讨交流、共同进步的课堂,是基于数学学科基础之上各育相互协调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整全发展的课堂。
二、中小学数学课堂走向“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
1.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指向“五育融合”的中小学数学课堂秉持整体思维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旨在促进学生生命素质融合发展。首先,“五育融合”数学课堂主张内外兼修,考虑学生身心多层次的发展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德智体美劳等要素,有助于实现学生外在身体与内心精神世界的双重建构与发展;其次,“五育融合”数学课堂主张统筹兼顾个性与共性,既要满足学生整体基本发展诉求,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个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融合方式,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实现各类生命素质的整体融合发展;最后,“五育融合”数学课堂提倡远近结合,不仅要考虑学生当前的发展需要,还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即根据学生成长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致力于实现学生各类生命素质独特而有活力的“融合发展”,不仅帮助学生适应当前育人时代的人才发展需要,更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总之,构建“五育融合”的中学数学课堂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
2.改善数学课堂现状的同时发挥数学育人价值
实际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仍存在“狭窄化”“空泛化”“短期化”的认识偏差[6],导致数学课堂中“分数至上”的工具主义观念盛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仍是课堂主流,这样的教学形式偏离育人初衷,阻碍人的发展。“五育融合”的中学数学课堂主张将挖掘的五育资源有机融入数学课堂中,切中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要害,有利于改善数学教学现状,为数学课堂提升育人质量提供重要指引。首先,促进数学知识统整。数学学科自身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五育融合”的数学课堂中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完整性,挖掘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要素、智慧成分和德行涵养,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之间的整合与生成,发挥知识育人本质。其次,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各门学科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但共同服务于人的发展。因此,在“五育融合”的数学课堂中主张打破“二元论”思维,跨越学科间壁垒,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联动,同向发力促进人的成长。最后,促进数学走向生活、服务生活。数学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更加抽象,极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脱离现实生活,所学到的知识没有源头,更无法迁移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数学课堂渗透“五育融合”有利于改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不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总之,“五育融合”的中学数学课堂,针对数学学科的症结所在不断改善数学课堂现状,推动数学学科育人质量提升。
3.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推进社会进步
人在社会之中出生,在社会之中发展,人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主体,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程度息息相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发展既来源于人的需要又旨在满足人的需要。从宏观社会的角度考虑,“五育融合”受社会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一方面,社会为“五育融合”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环境保障,社会也对“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有所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五育融合”作为一种育人新方式,基于社会又超越社会,按照自身的特征和逻辑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发挥“教育先行”作用,引领社会进步。“五育融合”在社会层面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满足社会对学生的数学层面的基本要求,将社会需求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发展、获得某种社会态度等。换言之,使学生在“五育融合”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掌握在社会中共同生活以及基本的生存能力所需的数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也体现在它是培养“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三、中小学数学课堂走向“五育融合”的教学策略
1.渗透德育,实现以数润德
五育之首为德育,是贯穿教育的“红线”,是引领“五育融合”在数学课堂渗透的指南针。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育与教学不可分割,深刻体现了教学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在数学课堂之中渗透德育要找准德育与教学的切入点,挖掘饱含德育意蕴的元素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学生在道德、心理、品德等素质方面全方位发展。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元素,数学教材是专家们多次修改、精心编排的产物,诸多内容都有机渗透德育因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部分插入“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的数学史料,教师应将其巧妙融合在教学之中,融入之后不仅可以加深对新知识“负数”的深度理解,更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数学的人文情怀。其次,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是数学课堂落实德育的有效途径。主题活动选取时要探寻有效契合点,既要满足能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科要求,又要与学生息息相关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故事”“度量衡的故事”等主题活动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后,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向师性”的心理特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用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和饱满的教学热情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热爱真理的精神。
2.渗透智育,实现以数增智
所谓渗透智育,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要扎实掌握数学概念、性质、法则以及公式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的思想和文化的洗礼中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智力。智育功能虽然在数学课堂中最为显著,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功利主义、技术理性等观念影响,往往容易歪曲智育的本质,将智育简单化地理解成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评价智育效果,既忽视知识背后蕴含的多重价值,又忽视学生能力和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导致数学课堂中的智育走向片面化、狭隘化。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掌握生活和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简称“四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获得,因为基础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数学就是无源之水。同时也需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即数学知识是由各种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以及背后蕴含的思想方法共同构成的。知识的本质决定学习的深度,教材知识是对动态复杂的数学属性的静态表征,智育最终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智力,因而也不能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知识,而应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在课堂合作探究中激活,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建构,通过知识的激活与建构过程体会知识背后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看似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但是深入挖掘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发现,教学不应仅限于公式的记忆,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学生利用割补等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哪个已知图形,从而更能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从中体会转换的意义,借助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学生迁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领略到“转换”的经典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等类似知识打下基础。
3.渗透体育,实现以数强体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体育作为一种有效整合身体和心灵的育人手段,在“五育融合”数学课堂中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数学课堂为载体,将体育活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要素有机融入数学课堂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体育与数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公平公正以及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断提升身心素养。体育具有强健身心、健全人格、培育智慧多重功能,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体育有多种途径:首先,通过开展数学方面的竞技或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在比赛中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魅力;其次,借助运动场的设计、体育用具以及体育规则让学生感受运动魅力的同时了解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促进数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感受数学的体育价值;再次,观看体育运动了解其中体现的数学原理,探索如何提高运动效率和运动成绩,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体育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促进体育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向量”可以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利用向量分解相关原理提升运动员跳远或者铅球比赛的运动成绩;最后,可以将体育竞技的历史文化或运动成绩的实际数据作为习题背景,不仅学习到体育文化,感受体育的重要性,具体数据还可以用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预测,可以发现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健康安全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4.渗透美育,实现以数育美
“美育是数学课堂的核心和精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魂’,是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路径”[7]。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育人方式,在指向“五育融合”的数学课堂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美育的核心底蕴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一脉相承,不仅可以实现其他四育的联结和融通,更促进五育融合体系的深层次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的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数学之美,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价值,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数学中蕴含的美无处不在,数学概念、模型、思维方法、公式符号、推理论证中无不蕴藏着各式各样的数学美,著名的黄金分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斐波那切数列都是数学美的代表。数学作为一门严谨而抽象程度较高的学科,不同于语文学科的形象美、美术与音乐学科的具体美,它更倾向于让学生领略数学世界当中的独特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教学中,通过欣赏风筝、脸谱、窗花、剪纸等一系列美丽的生活图案,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对称无处不在。不仅轴对称概念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数学符号、公式、命题所蕴涵的简洁美,以及数学推理过程的抽象美,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充溢着数学的审美价值。除了数学学科独特的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美、形象仪态美、语言美、心灵美也是数学课堂融入美育的关注点。
5.渗透劳育,实现以数促劳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8]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实不仅需要专门的劳动课,还需要多学科之间共同努力。数学与劳动具有天然联系,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劳动,数学的发展又可以指导劳动实践活动,二者双向联动,联系密切。因此,数学课堂理应承担起自身劳育的使命,成为渗透劳育的重要载体。数学课堂与劳育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学科的多重育人价值,又可推动劳动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深化。劳动教育在数学课堂上的渗透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显性与隐性的丰富劳动资源,并将其合理恰当地融合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数学的劳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科学劳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获得良好的劳动体验,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愉悦,让数学课堂在夯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滋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的重要舞台。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劳动工具、建筑设计里蕴含的图形与几何等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与建模,在数学习题中增加劳动工具、劳动成果等内容来渗透劳育。例如,建筑师傅发明的“线锤”可以用来检测垂直,木工师傅的“墨斗”能够精准弹出直线,可借以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生活中的乐趣,转变对劳动的态度,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教师还可以从教材出发,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劳动史料,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劳动精神,感受数学与劳动生产生活的联系。例如,《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其中展现的诸多案例是以农业生产劳动和生活劳动场景作为背景,不仅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知识,劳动促进数学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讲求劳动效率的劳动观念。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育既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又能让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设计包装盒”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实物包装盒、讨论确定合理设计方案,从而利用纸板设计、制作实用美观的长方形包装盒,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劳动体验感,激发其实践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提升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7-16.
[3]宁本涛,樊小伟.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综述[J].基础教育,2020,17(02):107-112.
[4]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05):85-91.
[5]宁本涛.“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5):1-5.
[6]吴亚萍.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3(03):48-52.
[7]董志彪,冯园园,孟彩彩,等.高中数学美育的学科特征及实现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33):107-109.
[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作者:陈婷婷 黄晓学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