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11:5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部编版写作的板块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就存在许多难题,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其中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中写作主题、文体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写作板块的编排特点,根据写作板块的编排特点提出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写作部编版初中语文
写作能力不仅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传达自己对生活、社会以及世界的认识,而且能体现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但对于写作,学生不会写教师不会教是常有的现象,一直也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而初中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阶段,是夯实写作基础、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写作知识与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多个板块构成的一个系统的有机体系,里面各个板块各个功能和特点不同,研究教材中写作板块的编排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提出相对应的写作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为师生在写作方面提供更多高效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统计分析
(一)主题统计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采用的是“双线组合”编写方式,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来组织单元结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写作板块的编写同样遵循着“双线组合”的编写方式,笔者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36个单元写作板块的主题进行了整理,发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写作不仅切合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而且将中学写作知识和能力训练要素也串联其中。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内容整体安排均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部分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建议的要求设置。这些单元写作的主题大都以写作能力要素命名,如“学习记事”、“语言要连贯”、“抓住细节”、“说明事物抓住特点”等等,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训练这些写作能力要素,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并且每个年级的写作能力要素是螺旋上升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写作”这种态度性的要求到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尝试创作诗歌”这种创造性要求,态度———仿写———独立创作,是一步步上升的,从基础能力到创造能力的提升,是需要慢慢积累,前面的训练为后面的提升奠定基础。但这些单元写作主题的选定也不仅只是根据写作能力要素,它还与本单元中的课文有内在的联系,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在学习完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这四位名人轶事后,写作的主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悟人物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在学习完这几篇的写人物的课文之后,写作的主题与“人文主题”遥相呼应,与阅读的要求相结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突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读写结合,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训练文体类型统计分析
王荣生先生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中将写作课程分为三大类型:任务写作(或实用写作)———有具体的写作对象,明确的写作目的;创意写作(或文学写作)———通过想象进行创作,能够培养想象力和情感,培养对语言的敏感;随笔写作(或散文写作)———传统写作的部分,作为写作教学的辅助部分。[2]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写作课程体系。叶圣陶先生则根据文本材料和文本目的的不同标准,将文本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体裁。[3]而对于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来说,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正确的表达和学习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根据上述,本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每个单元写作板块训练的写作文章类型进行分类,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实用文和创意文,并且进一步统计分析:记叙文写作一共安排了七次,分别于七年级上册四次,七年级下册三次;议论文写作主要分布在九年级上册,一共三次;说明文写作出现在八年级上下册各一次;实用文写作一共编排了五次,八年级上册两次,八年级下册三次;创意文写作安排的数量最多,一共出现了十九次,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均出现,且九年级下册编排了六次。从写作文章类型方面来看,明显地能够看出部编版教材在编排方面侧重的是记叙文、实用文和创意文的训练。可以看到记叙文主要出现在七年级学段当中,记叙文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就一直训练的文体类型,将记叙文的训练安排在七年级中,能够更好地衔接小学阶段写作到中学写作的转变,这也是编者的别有心意。除了记叙文,可以发现实用文和创意文占的数量最多,这说明教材十分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这种科学性的安排,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信心,还能促进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编排特点
(一)图文相结合,教学多样化
部编版初中教材中写作板块的编排内容基本上是指导性的文字和启发性的图片构成。本文将教材中写作板块的图片分成六类,包括表格、记录图、写作提纲、思维导图、普通图片和纯文字的插图。在36个单元写作中,一共有34篇有图片插入,其中文字图片插入有12篇,表格插入的写作6篇,写作提纲插入的5篇,普通图片插入的5篇,思维导图插入的4篇,记录图插入的2篇。可以发现,部编版教材更加重视图片的作用,关注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在图片选用方面,不单只有普通图片和表格,还有一些其他创新形式,如思维导图、记录图、写作提纲等。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舒适感,而且这些图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中,列出一个“婵的卵”的特征记录图,要求学生回顾《婵》这篇课文,找出作者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婵的。通过图表记录的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写作。部编版教材写作板块中的图片都带有编者的创意,每一张图也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且图片种类丰富,每一张图都与写作主题相契合,将图片直接加入到板块中,并加以写作指导的的解释说明,更具合理性、指导性和典范性。图片的嵌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指导中的中心思想,不仅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还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总之,图文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开思路,提升写作效果,是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图文结合起来教学,促进作文的有效教学。
(二)理论为指导,实践创情境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板块还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写作板块中,除了写作主题以外,板块中的内容还有一篇写作指导文以及写作实践任务的布置。写作主题不言而喻是每个单元写作板块的中心主题,写作指导中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实践则布置相应的三个写作任务,一般情况分为一个片段写作和两个整文写作,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训练。片段写作大都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而两个整文写作大都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补题作文等。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为主题的写作实践中的三个任务,首先是写一个“校园一景”300字片段,第二个任务是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最后一个任务是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季节,以《我爱▁▁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作文。[4]在每一个任务底下都会有两到三点的提示,帮助学生更好的选取作文素材,确定写作方向。明显看出,部编版教材写作板块是将写作知识理论和写作实践任务有机统一,先指导后实践,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营造写作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活跃思想,激活写作兴趣,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开始写作。
(三)贴合真学情,循序促能力
写作板块的编写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首先,在编写上注重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踏入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重要关键转折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身份转变还无法迅速适应,并且考虑到刚开始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所以编者将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设置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在写作实践任务中并没有设置过多的要求。编者希望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更容易的进入写作,随后逐步加入必要的写作知识,逐渐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其次,从训练文体来看,部编版教材在编排方面侧重的是记叙文、实用文和创意文的训练。记叙文的训练主要安排在七年级学段当中,从“学会记事”、“写人物要抓住特点”到“怎样选材”、“文从字顺”,先从单独训练写人或记事的基础能力,再逐步扩充到如何将文章写的更好方面来训练。除了最基础的记叙文训练以外,实用文和创意文数量最多,教材编排将缩写、扩写、改写、联想等写作技能均匀地分布在不同学段中,多方面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这种科学性的安排,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于写作教学更好地把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及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从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文体内容安排上,都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这样的编排既是从教材的“双线组合”原则出发,更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编写更具人文性和科学性。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板块教学策略
部编版教材在写作板块的编写上很好地契合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坚持了工具性与人文学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深研教材、用好教材,用教材教,在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本文在对部编版教材写作板块主题和训练文体统计的基础上,针对写作板块的编写特点,提出以下写作教学策略:
(一)巧用教材内容教学,唤醒学生生活体验
中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有余而生活经验以及情感体验不足。很多教师发现在写作教学时,学生常常抱怨写作“没内容可写”,这是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学生缺乏生活”。所以教材中写作板块的主题大都选自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熟悉的选材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写作动机,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利于学生摆脱”没内容可写“的困境。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状态除去“缺乏生活”,还由于他们“不会转换”造成的,是因为缺乏对生活体验进行唤醒和激活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前,要钻研教材,认识写作板块的编排特点。在写作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可以利用教材中多样化的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们通过感官来唤醒对周围事物的敏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情感,建立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二)遵循课标写作要求,转变写作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中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5]而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不仅写作对象和目的要具体明确,还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基于课标要求,把握好写作教学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并结合教材本身,确立符合当前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训练。以往的写作教学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重表达,轻交流”,强调各种写作技法而忽视了真情实感的表达。往往是为了考试写作,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思想情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写作即交流”的理念,这才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本质。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是为了与人交流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几百字“虚假文章”的结果。在写作教学中应遵循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转变传统老旧的写作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
(三)把握循序渐进原则,采用分层写作教学
学生水平具有差异性,班级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写作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参差不齐。教材中的写作任务也不是单一的,教材中也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分为三种不同的写作任务,不是所有的写作任务都适合所有学生。作为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根据学习状况与能力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类,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合理定位分层,并且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每个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利于全班同学的写作水平提高。根据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写作能力强,语言表达优秀的学生;第二层级为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层级为写作能力弱,对写作兴趣不大的学生。(这个分法是暂时性的,根据学生水平的变化随时调整。)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的写作中:对第一层级的学生写作要求为“回忆难忘时刻的场面,写出真实、典型和生动的细节。”;对第二层级的学生写作要求设置为“写最难忘的一个时刻,从自身感受写出细节描写。”;对第三层级的学生则可以降低要求“任选家里照片,写一处细节,字数达标,语言通顺。”所以,根据习作目标再结合教材中的写作任务,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学生写作任务相对应的是写作实践的任务二———《的那一刻》,而第三层级的学生则写任务三———《照片里的故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层后的教学目标,对于第一层级写作能力基础好,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对于第二层级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进行专项更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第三层级写作能力弱的学生来说,降低了写作的要求放宽了限制条件,所以这个目标不是难以达到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主题和文体训练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遵循着"双线组合"的编写方式,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不仅贴合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文体方面的训练,更加注重创意类和实用类的文体训练。写作板块编写方面具有图文结合、理论结合实际以及循序渐进的三个特点,结合前文的写作板块内容、编排特点以及课程标准提出具体明确的三个教学策略,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选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14-16.
[3]叶圣陶.作文论[M].文心出版社,1924:35-42.
[4]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6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作者:黄晓颖 吴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