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11:5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是提升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品质的载体,但在实施中精品选修课程立项上存在类别、区域和学科的不平衡,建设中育人导向不够明确、建设方式创新不足、实施途径较为单一及课程要素结构化科学性不足、理论成果缺少总结,辐射推广统筹性不强等问题。结合重庆市八年的探索与实践,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应以课程研究与师资、课程定位与价值、课程纲要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支持与保障为框架结构,以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强化分类建设与推进,优化教研指导与实施,做好评估验收与总结为实践策略,以适应素养导向、协同建设、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课程建设
为推进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重庆市于2015年启动了市级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以项目形式分类分批推进。在对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现状审视和理论构思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其实践策略,并探究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未来趋势,为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现实
审视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现实状况主要从立项情况、课程建设以及验收情况等方面来考察和审视,以期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深化建设提供路径。
1.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立项的现状
目前,重庆市已经开展了两期八年的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共立项课程650门。通过立项情况分析发现,课程立项在类别、区域、学校和学科等方面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1)课程类别分布不平衡。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职业技能等四个类别,分别占比35.69%、33.69%、21.08%、9.54%。综合分析,各个类别的课程分布呈现不平衡态势,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类型的课程占比较低,职业技能类型课程占比仅有9.54%,它从侧面反映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中对课程的技能性、实践性关注不高。
(2)区域分布城乡差异明显。通过对立项的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承担学校所在地域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分布呈现不平衡状态。一方面,城乡分布不平衡,城市和乡镇、农村差距大。城市占比86.92%,乡镇占比12.00%,农村占比1.08%。另一方面,主城都市区和渝东南、渝东北分布不均衡,主城都市区占比73.08%,渝东南占比17.54%,渝东北占比9.38%。以上反映出,城乡不同区域之间的高中对精品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3)项目承担学校层次区别较大。通过对立项的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承担学校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也呈现较大差异。例如,重点高中占比86.31%,非重点高中占比13.69%。目前,重庆市有普通高中264所,其中重点高中136所,占比51.51%,非重点高中128所,占比28.49%。对于非重点高中,尤其是薄弱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仍然是其短板。(4)课程所属学科分布差异较大。根据精品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对课程学科进行分类,77.38%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属性,学科排序情况如下:语文(12.62%)、生物学(7.85%)、体育(7.54%)、地理(7.08%)、物理(6.46%)、信息科技(6.00%)、政治(4.62%)、美术(4.46%)、数学(4.31%)、物理(3.85%)、化学(3.38%)、音乐(2.92%)、历史(2.77%)、生涯规划(2.62%)、劳动(0.31%)、通用技术(0.31%)、综合实践(0.31%)。同时,22.62%的课程融合了多学科内容,内容呈现较强的融合性。
2.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不足
在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引领下,一些普通高中着眼校本选修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将具有较好基础的选修课程进行培育,力争建设若干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校选修课程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受学校应试模式、课程实施单一以及建设能力不强等制约,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
(1)课程导向不够明确。教育性是精品选修课程的根本属性。从课程类别来看,其建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专业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养,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紧密关联的,体现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的宗旨。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单纯理解为学科知识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将其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载体,忽略了选修课程的育人导向。
(2)建设方式有待创新。创新性是精品选修课程的内在规定。当前,学校在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中很少依托外部机构和人员的力量,实行独立建设和发展,这就制约了课程的开放性。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应在激发学校教师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参与,发挥其在资源、场地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课程共建共享。比如,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等知识拓展类课程建设要多与高校学科专家教授合作;劳动技能、生活技能等职业技能类课程建设要联系相关职业院校,充分利用其场地优势;社区实践活动、探究调查活动等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要与区域内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社区场所等沟通,建设常态化实践资源。
(3)实施途径较为单一。多样性是精品选修课程的外在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依然存在“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精品选修课程的实施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要与实操教学、实地考察、研讨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实施方式应该是科学的,既要对各种实施方式如何运用、如何达成效果、如何检测效果的达成进行设计,又要与其对应的课程类别相匹配,突出实施方式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验收的问题
为督促学校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重庆市教委定期组织开展验收工作。从历年验收情况来看,有70%的课程验收结果为优秀或良好,能够做好组织管理,较好完成课程建设,发挥辐射推广作用。但也有一些课程验收结果为合格或者不合格,其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要素有待优化、理论成果缺少总结、辐射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
(1)课程要素结构化科学性不足。从选修课程的构成要素来看,其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有的选修课程在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匹配性以及教学评一致性上存在问题,需要对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更为科学的课程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案例。
(2)理论成果缺少总结。从选修课程的理论成果来看,其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本身的成果和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方法等,前者主要是描述本门精品选修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本体性知识,后者主要是论述本门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价值、原则、策略等方法性知识。从验收情况来看,项目学校普遍形成了本门课程建设的本体性知识,但在总结建设的策略、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还缺乏深入思考,不能从理论上有效指导同类学校建设选修课程。
(3)辐射推广统筹性不强。发挥课程的辐射推广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在区级、市内共建共享,是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一些学校精品选修课程影响力不强,辐射推广工作缺乏机制建设。为此,一是要梳理推广成果,在形成课程方案、教学大纲、教案和课堂实录等配套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从组织管理、工作推进、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总结项目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典型案例。二是要完善推广机制,积极主办、承办或参与市级、区县课程研讨和展示活动,同时利用媒体、报刊和杂志宣传课程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活动,扩大课程影响力。
二、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价值意蕴与框架结构
1.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价值意蕴精品选修课程围绕某一特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展开,它可以是在学科中进行,也可以是跨学科进行,以资源开发、学习方式、教学实施为要素进行实践,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立足为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内涵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1)开放教育理论的生动实践。“开放教育”可以被追溯到上世纪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以及大量开放教育的实践。《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提出一个概念:超越传统教育的学习型社会。这激发了一个向知识型社会的转变,开放教育自此得以推广。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旨在广泛采用数字化技术,特别是采用网络技术实现课程发布与信息反馈,在开放教育共享网站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拓展了教育的主体、时间、空间和载体等四个要素。
(2)深化高中课改的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必须着眼于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整合与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实施与管理等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要转变育人模式,就必须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共享优质资源。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着眼于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3)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六个维度为内容,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和行动指南。作为以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为类别的精品选修课程,其建设直指拓展知识视野、培养专业倾向、培育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养等学生发展目标,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4)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精品课程的研究及其建设是教师自身教学问题解决以及课程创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贯通,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研究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规划的培训、设计以及研讨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校本研修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不断实践反思,使得教师由外在的项目推进发展为自觉的反思研究,促进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的生成,实现专业成长。
2.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框架结构
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要回答好为什么建(价值意蕴)、建什么(框架结构)、怎么建(实践策略)、建得怎样(现状考察)、发展趋势等系列问题。重庆市从课程研究与师资、课程定位与价值、课程纲要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支持与保障等五个维度确立了框架结构和建设标准,它既指引了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方向,又规定了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内容(详见表1所示)。
三、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针对精品选修课程在评审立项、过程建设以及评估验收中存在的问题,重庆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强化分类建设与推进,优化教研指导与实施,做好评估验收与总结,推动精品选修课程高品质建设。
1.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
顶层设计是在系统论指导下对某项任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的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和整体评价,以期实现利用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实现目标[1]。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是市级部署安排的一项自上而下的项目,需要进一步加强市级整体规划与设计。一是应完善管理办法,印发《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对组织机构、评审立项、过程建设、评估验收和成果推广等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应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市教委的宏观管理,成立精品选修课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可挂靠在市教科院普通中等教育研究所,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三是应明确领导职责,针对重庆市普通高中数量多规模大、一区两群之间存在差异的特点,加强对普通高中的领导、协调和指导,明确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选修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责任,坚持以各区县推荐、市级遴选为基础,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2.强化分类建设与推进
分类建设是推进精品选修课程布局平衡与优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一是应完善布局,在每年的精品选修课程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强调要求,兼顾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等不同类别课程的平衡,适当向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倾斜;兼顾不同学科、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的平衡,并适当向薄弱学科、边远区县和乡镇高中倾斜。二是细化策略,针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建设,探索不同的策略、途径与方法。如对于社会实践类课程,要研究如何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如何组织实施活动,如何评价活动效果,如何形成活动经验和典型案例。
3.优化教研指导与实施
积极探索有效建设与推进策略,不断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建立从项目申报、中期调研、过程指导、结项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和调研指导工作,完善年度调研指导机制,每年组织一批专家分组实施专题调研,对项目建设进行中期检查指导。引导项目学校以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提倡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深入参与指导,共同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4.做好评估验收与总结
实施项目评估验收制度,以项目管理办法为依据,以资源建设为重点,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终期评估,评出建设情况“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建设项目,对不合格项目责令修改完善。在对全市2015年至2017年立项的300个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后,评出100个建设状况“优秀”的项目,并鼓励这些优秀项目形成基本经验,并向本区县其他学校辐射,形成基层学校相互支持的机制。
四、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向
1.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
就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向而言,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将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要防止选修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种不良倾向:高三复习训练课、语文知识专题课、专题内容的学术课、架空的人文课、没有个性的课堂[2]。作为必修课程的延伸与拓展,选修课程要更多关注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薄弱环节,更多从关注文化基础转向关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从闭门造车转向协同建设
精品选修课程改变了闭门造车的状态,走向开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多元。精品选修课程强调在发挥学校教师主动性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调动学生、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实现多主体协同建设。二是内容多样。精品选修课程中既有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又强调跨学科内容的探究,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三是空间开放。精品选修课程实施在课堂、校园与社会等不同场域,体现了教室内外、校园内外等空间的融通,拓展了课程学习的空间。
3.从线下教学转向混合学习
精品选修课程教学应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从单纯线下教学转向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同时,遴选部分精品选修课程分享在重庆市基础教育优秀资源服务平台,供普通高中学校参考使用。混合学习既是对学习者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的观照,又体现了“数据支持、非线性、智慧性、碎片化”等新特性[3],体现多种学习形态的融合,形成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范式化教育学习生态”。
参考文献
[1]马志霞,黄朝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1(10):60-66.
[2]黄厚江.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及需要防止的几种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06):21-22.
[3]吴南中.混合学习空间:内涵、效用表征与形成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1):23-29.
作者:黎聚才 陈鹏磊 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