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抗战期间(1937—1945)中国后方的学术研究

作者:傅吾康; 王启龙抗战期间汉学研究学术研究研究机构平静生活刘铭恕研究设备研究工作中国文化研究卫聚贤

摘要:<正>一、导言全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比中国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在1937—1945的八年间因为战争而遭受的损失更为惨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被摧毁,只有少数残存于被占领地区,而另一些则全部或部分地迁到了后方。尽管在中国后方研究条件严重不足或短缺,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学者都被迫丢下自己的图书馆和研究设备,以及他们近乎全部的私有财产,来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区避难。因此,他们几乎都不得不依赖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而这对于学者进行研究工作来说是根本不够的,甚至连教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此外,后方的条件同样也完全不利于任何形式的研究工作:物价不停上涨,官方连最低的薪水也发不出,根本无法保证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所必需的最起码的平静生活和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收入。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国际汉学

《国际汉学》(CN:10-1272/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