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英鹏危险状态实害结果立法原意
摘要:《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到底是未遂犯和既遂犯的关系,还是基本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关系,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两种解读模式在主观责任、犯罪形态和刑罚适用层面都存在着差异。但究其实质,“未遂犯—既遂犯”模式以法益实害结果为导向,而“基本犯—结果加重犯”模式以法益危险状态为导向。通过探究立法原意,立法者其实采用了“基本犯—结果加重犯”的立法模式。为了对公共安全法益起到更好的保护,我们应选择“基本犯—结果加重犯”的解读模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中共广西区委政法委主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CN刊号为:,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以“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律实践”为宗旨,欢迎有创见之法学论文、疑案探讨等法科文章。
杂志详情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