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

时间:2022-03-11 02:2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本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校本培训

第1篇

一、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为切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学校专门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培训目标

1、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位,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并渗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培训教育,使全体教师达到具有献身教育的精神。

2、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班主任完成“三个一”的培训任务:即读好一本书,一个主题班会设计展示,一个工作案例剖析。同时,加强本校班主任的互动研讨、班会课观摩交流等,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在学校中的互助、引领作用,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

4、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鼓励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积极交流教育科研经验,使参训教师在探索研究中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和树立教育科研骨干,以营造教育科研的风气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全体教师中倡导“读名著,诵经典”,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5、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全体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先进设备,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的水平。

6、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在全体师生中倡导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不断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大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培训力度,抓好35岁以下青年教师普通话水平升级测试,提高全校语文教师普通话测试达标率。

三、六种培训方式

1、骨干教师讲座

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

2、组织经验交流

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外出访问考察

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参加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5、加强自我研修

鼓励教师自我研修;建立教师研修激励机制,促进个体学历进修和素质提高研修。

6、做到以研促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发挥以研促教,研为学用的目标。

四、管理办法

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规定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认真做好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3、建立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培训总结等有关材料。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培训项目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2、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帮助各分项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

3、各培训项目要加强协作,各培训项目负责人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项目典型,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对“校本培训”的实施要形成共识。

第2篇

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将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学习过程的成长。

二、校本培训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组织、领导校本培训工作。由教导处负责具体实施。

2、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组织教师观看课改专家讲座光盘,听取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讲座,讨论课改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第3篇

校本培训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它融入到教师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培训,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业素质,使教师逐步成长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我校确立《校本培训内容及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后,我始终坚持集中学习不请假,平时学习不放松。三年来,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我受益非浅,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逐渐懂得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只管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是大部分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为了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学校规定了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记好学习笔记,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师边学习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后,又在教学实际中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逐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在学校的引导与关注中,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并从中获益。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教学思想的精髓。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培训、研究与培训有效结合,教师培训和研修经常化,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使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搭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二、提高撰写案例和教育叙事的水平

样本培训前我对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校本培训,我校教师将每一课时都设计成教学叙事并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实例和示范,使广大教师深受启发。

学校组织教师反思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教学叙事,使教师逐渐养成了实践后要及时进行反思的习惯。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开始尝试写成篇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成教学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我积极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与同事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教师也是如此。几年下来,我校每位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成长专辑,我的成长专辑的名字是《烛迹》,一页页文字,记录了我的不断进步。

三、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以前我是个“机盲”,每次查找资料或打字都要东求西求。经过学校微机教师多次手把手的培训,现在我可以熟练地使用学校的班班通教学设备,能够制作精美的课件,并顺利通过了学校教师计算机过关测试。在进行教学时,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务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课件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不懈学习,将最好的方法铭记于心,并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四、我与青年教师共成长

通过校本培训,使我养成了不断学习、及时反思的好习惯。校本培训不仅促进老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学校对其成长的各个阶段在道德、学科、教学、研究和心理五个素养方面提出相应的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渐进的评价体系,体系中不仅突出了基本教学能力的评价,更重视教师个性特征素养的引导性评价。学校定期举行座谈,这样,既能使学校有效地掌握青年教师的成长状态,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同时又能使青年教师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及时的反思,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健康成长。为了顺利达到目标,学校还为他们提供了各种锻炼机会,搭建了供其发展的平台,在经过有序的校本培训之后,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而今,校本培训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当今中国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本培训,关注教师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使教学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第4篇

书法是以汉为表现对象。历代的书体发展有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代表性体。中国书法是汉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大书法家沈伊墨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艺术,就是因为他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悒。”因此,宏扬中国的书法艺术,让学生继承传统中国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又一重要使命。

二、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意义:

课程改革正在使课程资源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虽然有教科书,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还是应该成为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路走来,我们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巨变中,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变革我们的教育行为,变革我们的教育实践,力求创新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实现“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校本目标而不懈努力。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的课程类型。我校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和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开发的,现已成为学校课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体性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它是根据学校要“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这样一个办学思想和“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做大做强我校“书法教育特色品牌”,抢占时代教育的制高点。

——它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肯定与认可,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加上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和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保证了该校本课程的计划实施。

——它凸显了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主导,学生时时刻刻都要与写打交道,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处世态度。

(二)基础性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突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素养、行为素养、审美素养,促进学科知识间的迁移运用为目的,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基础服务。

“认认真真写,端端正正做人。”已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基座,只有打好学习基础,才能打点好学生的人生底色,而书法(写)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严格按照年级培养目标进行练习,不拔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这样才会显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独有魅力。

(三)发展性

时代变革,日新月异,优胜劣汰,竞争激烈。教育也不能逃脱时展的浪潮,而一个学校没有特色或者说没有自己的“拳头项目”,它也就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我校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正是着眼于未来学校发展蓝图而量身定做的,为每一位学生未来、一生发展奠基,彰显学生的个性,以拳头项目拉动学校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品牌力,从而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教育实践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非常突出是不可能的,为此,我校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弥补了教育的空白,让每一个人都有发展、都有进步、都有成功、拥有自信成为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提高,让我们的母语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四)德育性

作为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我们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不是仅仅把写好,造就一批书法家,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即:在现代社会里传承书法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人的品德、品行、品性等方面的培养,力求把书法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

三、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目标: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实践活动为手段,临摹训练为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节、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一)课程总目标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写好钢笔,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硬笔,培养学生书写汉的能力,巩固语文识教学。

3、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的情感。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分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力求探索中学生书法练习与育人相结合的契合点,化的发挥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书法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评述力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础,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书法练习讲究姿势,使人身体各种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小学生写系统训练的科学方法与小学生写能力的检测办法、评价体系及乡小学生写教学指导课的教学框架,逐步提高教师写教学的指导和研究能力。

5、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四、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内容

1、写指导课:我们创设了写三步教学法(模式):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三评,即分析感悟。

2、书法欣赏课:书法作品具有悦耳的音美、悦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为欣赏到书法作品的妙处,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赏。具体到一幅作品的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在书法的线条、结构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书法研究课:了解书法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为此我们设立了书法研究课。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对古币文的研究,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开辟了我校写教学的新天地。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书法作品、作家,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完成对作品的再认识、再提高。

五、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方法

(一)示范法。示范在临摹教学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向学生再现临摹对象的书写过程,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感受用笔的方法和技巧,以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分解法。即在学生临摹整体对象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各部分进行临摹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降低临摹难度,消除学生临摹的畏惧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三)尝试法。根据学生好模仿、好奇心强和好胜心理,临摹时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由学生自己分析、临摹,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讲评指导。这种尝试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临摹兴趣,又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记忆法。运用记忆法教学,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背临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将对象移开,由学生凭记忆临摹,接着再出示对象,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差距,最后由教师加以指导。

(五)创作法。学生有一定临摹基础后,教师可将原帖编成常见的“成语”或“名言”,由学生凭临摹记忆,创作出有一定内容的书法作品。这种方法的运用,可化学生被动地反复临摹为主动地临摹,并能在临摹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

(六)竞赛法。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把竞赛引入临摹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临摹兴趣的极好办法。教学中,教师将预备的帖放大出示,并告诉学生竞赛规则。

(七)欣赏法。任何艺术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欣赏,书法临摹课也不例外。临摹课中欣赏法的运用,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帖的习惯。通过对范的点画、用笔、结体、神韵的一番揣摩品评,进而加深学生对临摹对象的记忆,把握临摹对象的特征,提高临摹的准确性,在临摹中训练学生的书写技巧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环境准备

(一)习作本,每个学生要有固定的习作本。

(二)书法教室。

(三)多媒体演示。

七、授课时间:20学时

第一讲坐姿,执笔

第二讲基本笔画(点)

第三讲基本笔画(横、竖)

第四讲基本笔画(撇、捺)

第五讲基本笔画(点、提)

第六讲基本笔画(折、钩)

第七讲基本笔画(钩)

第八讲多媒体观摩基本笔画

第九讲复习并进行研究

第十讲偏旁部首写法1

第十一讲偏旁部首写法2

第十二讲欣赏书法家偏旁部首的写法

第十三讲复习并进行研究

第十四讲班级书法比赛

第十五讲针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第十六讲欣赏书法作品

第十七讲开展讨论活动

第十八讲练习指导,谋篇布局

第十九讲完成一份完整的书法作品

八、评价方式:

1、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了解写的基本要领,掌握汉的书写规律,并能自觉地练习写。

2、是否在练的过程中能有所体验和感悟,掌握发现与创造新的写规律,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否在级部与学校的写比赛中获奖)

3、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联系。每堂一小评,阶段小总结。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书法学习档案提高书法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书法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书法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校本科研培训方案

校本培训方案范文(2)|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总体工作任务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区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新旧教材接轨能力为重点,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工作重心下移,加大科研培训的力度,加强教师培训模式、方法、管理以及规律的研究,注重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的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培训内容、目标。.

本学期主要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科研与教研》等为校本培训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专题培训学习,并及时选择、补充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教育科研素养。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网上交流、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能力培训及软件制作能力,扩大学校的资源库,达到资源共享。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三、培训形式

教育科研培训采用在“自修—反思”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亲验式、案例分析式、参与分享式、合作交流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与远程培训方式有机结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经验加反思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倡导采用教师运用“诊断性”反思研究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师学习、工作、研究的一体化。

四、培训原则。

1、分层推进原则。坚持全员、青年、骨干三个层面的培训,充分体现培训的层次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2、学研结合原则。培训重心下移,植根于教学活动中,紧贴教学实际,找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成长点,确立研究的专题。专题培训,专题总结。以“新三课”(全体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探究课、骨干教师上创新课)为载体,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创,以创促变,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五、分工与管理保障措施。

教育科研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曲正波

副组长:张玉生

成员:王敏于咏沈秀梅孙刚

第5篇

从国际、国内对教师的要求尤其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看出,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对于很好结合学校实际,以及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的教师在职培训,校本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本文笔者对教师校本培训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和中、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以及国内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阐述,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外校本培训综述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都从根本上集中表现为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逐步转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美、日、英、法、韩、德等许多国家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制订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措施,为在新世纪的国家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国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肩负着21世纪教育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并决定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甚至于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搞好“校本培训”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任。

国外研究表明,校本培训具有突出的效益,从继续教育的内容看,近年来,以学校需要为基础的在职培训大纲越来越多。这种大纲包括了学校对自身优先需要的评估,而且这种大纲的实施使广大教师产生主人翁感,激发了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专家认为“校本培训”比在院校培训更为有效,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本培训概念的界定

国外研究认为教师校本培训有两种含义:一是以培训地点为依据,指完全在中小学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二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

我国教育界专家认为,校本培训是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前的学校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种目的性、针对性都很明确、做法符合学校教师群体和个别教师成长规律的系统培训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操作规范、讲究实效,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系统安排、并使之有序开展和持续性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校本培训是指在学校校长的组织领导下,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前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为基础,学校自主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系统管理和组织的一种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所以,它必定有别于原先学校对教师零星的、不系统、无明确特定目标的一般培训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往学校内部自身进行的、以提高教师为目的而开展的各类个别性培训活动,不一定能称之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定义的本质是:

校本培训是为了学校,目标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校本培训关心的是学校以及教师的日常遇到的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它不局限于某一种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主动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经验,它把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放在首位,校本培训还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校本培训是在学校中,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

意旨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教师的培训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校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检验培训制度、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同时校本培训有利于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

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的

意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校本培训有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在培训中有专业研究人员和其他人员参与,意在发展一个共同体,与教师一同完成培训任务,校本培训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活动平台。

二、校本培训的产生与发展

校本培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提出来的,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当时英、美等国的教师培训工作采取将中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由大学或教师机构进行训练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规律性的教育理论难以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和解决教育问题,而且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培训效果很不理想,不断受到各教师协会及其他机构组织的批评。于是,各国开始重视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及专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这一模式能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技能,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国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发展,英、美等国都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进程更加使教育界人士包括教师本人认识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教师专业化改革要注重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任职的学校是其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专业发展计划适应了教师专业化的需要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关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都广泛接受和实施校本在职培训计划。90年代期间,这一计划还被推广到了东南亚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

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在近年来的国际教育会议上已得到强调和认可。如1996年以“加强与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非洲地区筹备会议提议,教师必须通过有适当监督的校内实践经验而获得教学技能,同时还要求进行行动研究:“教师应对他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加以研究,这种研究成果将可以丰富教师教育的内容”等。

三、国外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现状

英国: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国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摇篮。早在1972年,《詹姆斯报告》就建议“教师的在职培训应从中小学开始。”80年代末期,针对院校教师培训的弊端,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院设计了中小学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的“六阶段培训模式”:

(1)确定需要,教师在职培训的意向产生于学校和教师,与大学建立联系,以便获得有针对性的进修机会;

(2)洽淡,中小学与大学培训机构洽谈如何制定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3)协议,提交一份详细的培训协议,交给即将受训的教师修改后生效;

(4)前期培训,一般两天左右,在大学进行,属于引导类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的教育领域新发展;

(5)主体培训,大学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理论方面的或是实践方面的问题。

(6)小结,培训基本完成,在职培训告一段落,教师对自己在进修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与策略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反馈给本学校与大学培训机构作为设计补救计划或进一步改进以形成新的培训计划的依据之一。

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常常发生在处理意想不到的或难的预料的突发事件,如:与教师同行的偶然谈话、无意中浏览到的有关信息,处理班级事件的灵感或学习中的偶然收获等,都可以激发起教师个人或整体的学习成效,因此,设计教师培训计划应尽可能提供这样一系列预料不到的经历,这是对其他教师的最好启发和案例分析学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英国中小学采用了“回顾——计划——实施——评价”这样一种模式来设计培训活动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

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以及《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实施,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认识到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后,教师的校本在职培训逐渐成为一项国策。与此同时,教师校本进修的内容与模式也有很大发展,整个校本培训要有计划、要指定专业指导教师、成立专业发展委员会;教师进修的内容也立足于教学实践和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采用“以行促思”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采用行动研究法,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确定策略后再审慎地投入实践并观察和评价实际效果。

美国: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倡导“绩效为本的教师教育”(performance-

basedteachereducation),认为教师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具体的学校和教学环境,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教师培训。但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只注重校内的弊端,这种培训不久便夭折,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思想,以及新的方式指导师资培训,于是“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计划应运而生了,简称为PDS,它是以中小学校为基础,与大学合作形成一种新功能。PDS学校把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公立学校的校改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师教育质量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此后,这一富有创意的概念经过更多学者的充实逐渐变得丰富和明晰起来。PDS学校既是供大学教育研究的实验校改示范校,又是培养新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具有经验的教育专业人员继续发展的学校。

建立PDS学校要在两种不同文化组织(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起共生的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两方面的困难与障碍:一方面,大学与中小学两种文化的冲突。PDS学校中小学和大学教师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很大的调整,彼此承认对方的专长,还有管理上的相互合作等等。另一方面,大学内部两种文化的冲突。建立PDS的障碍还来自大学内部,纯搞基础理论研究的教授与注重现场研究的教授在价值观、学术取向和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而大学奖励机制多倾向于研究,这会影响到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大学教授的积极性,为高层次的反思型或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带来困难。

澳大利亚:

一方面,大学的教育学院根据教育改革素质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改变培训方式和课程设置,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策略研究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在专业研究人员和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面向学生,面向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实施研究计划,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展相互合作交流。这种由教育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作为研究群体的行动研究提倡合作,强调批判性思维,面向实践,讲求实效。行动研究的口号是“把牌亮在桌面上”,行动研究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教师群体和整个学校的变化。

日本:

当前,日本教师培训的新形式有以下几种,按任教年限分类:有新任教师的培训、任教五年和十年的校训,此类培训为硬性规定,也称行政命令培训;按职务及资历分类:有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副校长、主任培训;按组织层次分类:有中央培训(文部省)、地方培训(都道府县)、市盯村培训等;按培训内容分:有在各级教育中心进行的新教育内容、教材教法及学生知道等方面的培训,由各都道府派遣到企业、农村的社会体验培训,有在大学进修基本课程的培训和获取高一级学位的培训:校长、副校长、主任课程培训等;按培训的形态分类:有校内培训、校外培训、个人自我进修提高和国外培训等;接受培训的时间除了新任教师培训统一为一年外,其余均不等,由各级教育中心组织的培训都为一周到二个月,社会体验培训一般都在六个月以上。

80年代以来,校内研修在日本教师培训中占有主导地位,1989年4月正式实施的新任教师研修制度,校内研修是学校主导型的,培训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在日本,由于受到终身教育的影响,一方面校内培训将更受重视,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个人主导型教师培训将是今后日本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课题,是向“终身学习社会过渡”的目标迈出的一大步。

目前,校本培训计划在实践近二十年后逐渐成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是学校整个发展计划的里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国际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英国已正式确定校本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是培养有能力的教师途径,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已逐渐接受并引用了校本培训方式。走向校本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

四、国内校本培训发展和研究现状

在香港,十多年前数理学会已推动这方面的活动,并总结经验出版了一本书“Increa5ing出eProfessionalismofTeachers:Scho01-BasedINSET,HongKongandBeyondF”。近年,不少办学团体和个别学校也推动校本专业培训,如东华三院教育科居FJ的小学教育组也成立了小学教育发展委员会,定期为校长及教师举办进修课程。有关训练的内容和要求,由教师主动提出,学校行政阶层亦共同参与。

这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教师培训的方式,无论所到的是教育发达的省市——北京、上海,还是教育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本培训方式已经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师资培训机构之外的教师培训的一条重要渠道,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更进一步增强。

我国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最初提倡“导师制”,这是一项“利校利师利生”的教师培训策略:邀请专家、名师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让教师走向专家、名师,是校本培训教师中学校普遍采用的重要策略。校长们谈到校本培训时说:“这样培训教师至少有两种效应: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目标的直接指向性:校本培训的目标直接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学校的实际,学校的需要以及培训的目的。二是直接指向全体教师,着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校本培训的内容直接取决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以“问题”为中心,将有同样问题或困惑的教师编成小组,共同学习并解决这类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解决教学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校本培训在与本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突出表现在培训方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一)国内校本培训的模式

课题带动法

将校内正在开展的教科研课题作为培训基点,使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个人自修法

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师的自修就更是诸多培训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可以说,任何外在的培训若是离开了教师自觉自修这一环节,都将收效甚微。校本培训恰恰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充分发挥了教师本人的作用。

师徒结对法

名优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实现传、帮、带的目标,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培养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当绝大部分教师学历达到要求后,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已不再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而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则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这些恰恰是新教师所欠缺的,研究表明,名优教师所具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是可以传授给新教师的,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新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其教学水平。

假期短训法

假期短训法是校本培训的一种普遍形式,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联合起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举办短训班,聘请高校的有关教师来校讲课,这种短训班不同与传统的集中受课,而专指学校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需要后,主动邀请相关教育专业人员为教师“充电”,把教师们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吸取养份的过程,使理论学习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二者间的融合真正成为可能。

校际交流法

校际交流法也是校本培训的常见方式,这种方式以课堂实践为基点,着力帮助教师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些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科研型名优教师的数量尤为不足,仅靠本校的名优教师来指导新教师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是必要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校际之间确定观摩研讨课题,上好观摩示范课,使活动有针对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促进共同提高。

反思教学法

反思教学法教学是校本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能够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经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探究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科研性质。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方式它强调以科研手段来促进教师的提高。教师学习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是必要的,但仅如此还远远不够,他还必须多层面、多角度的经常反思自己,才能成长得更快。

反思性教学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写反思日记和行动研究。教师可以从教育问题出发,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开展行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吸取经验培训,它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专题培训法

专题培训法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或者是某一门课程内容,把理论学习、学术研讨、课堂实践、撰写经验总结式文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培训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a)专题性理论辅导b)专题性文献研究c)专题性研讨活动

d)专题性课堂实践活动e)专题性文章总结

国内的校本培训方案设计研究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大力提倡与开展校本培训,但研究成果都是对培训的经验性归纳总结,一方面,校本培训的研究缺乏目标导向,这同时也是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培训计划才是有效的,如何指导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等,目前国内对培训模式的研究层次低、零散,成果大多是感性经验总结,不系统、不全面,或说仅仅是培训方式研究,还不能称得上培训模式研究:另一方面,缺少对校本培训方案的专项研究,所以研究常常不深入,例如,教师教育观念方面实证研究非常少,一般都是在教师培训内容中泛泛地提到教师教育观念培训,缺少针对性的研究,所以,造成在实际的培训计划中不利于操作,不利于校本培训计划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存在明显的不足,培训中的问题,包括教师教育观念培训中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地暴露出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校本培训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使教师产生反感。所以应看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校本培训中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训中培训者的选择与培训过程不够严格;

与大学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种师资培训部门在内的校外机构的合作途径不畅通;

校本培训课程开发缺乏科学依据;

中小学校本培训普遍缺乏科学的培训方案设计;

专业人士对教育观念校本培训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关注;

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有效评价体系;

没有摆正校本培训和院校培训的关系问题。

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起步晚,又是自下而上地开展起来的,虽然规模发展很快,但研究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

国内的校本培训方案设计研究处在初级阶段

一方面,校本培训方案的制订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培训方案形式纷杂,缺乏可以借鉴的共性东西,反而不利于其推广和具体操作;另一方面,缺少对校本培训方案的专项研究,例如,教师教育观念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一般都是在教师培训内容中泛泛地提到教师教育观念培训,缺少针对性的研究;核心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缺少严格的课程体系和有利的课程开发理论支持,目前比较混乱:校本培训策略研究也是研究得较少的领域,教育界出现的培训方式或培训策略界定混乱,多是经验性归纳总结、缺少科学的操作概念,所以,造成在实际的培训计划中不利于实施,不利于校本培训计划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培训资源的作用

校本培训方式多样灵活,能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服务于教师培训计划,但是,在实际培训中常常由于缺乏对培训的管理和监督,使得校本培训仅仅局限于本校内,甚至仅仅采取校内集中培训的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多种培训资源的作用,使得校本培训没有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培训缺乏实效、流于形式。

没有充分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

校本培训的本质在于以学校为中心,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培训,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日前的校本培训还在上级校本培训目标与学校需要以及教师自身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校本培训在现阶段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第6篇

校本培训 有效性 策略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

校本培训是在集中式大面积的教师机构培训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指责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培训方式,并且已成为基层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校本培训较传统集中式培训的优点在于:首先,关注本校的实际需要,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理论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训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其次,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培训方式,机动灵活,培训更是结合本校的实际需要有别于其他学校。第三,重新配置了教师在职培训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利用各校现有的条件开展培训工作,既节省了经费又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第四,培训者与受训者都是主动参与、地位平等的,双方可以互动学习,既可是培训者也可是受训者,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发挥。

校本培训在在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但是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不足、有待继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样,校本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校本培训的现状调研

基于对校本培训的思考,我们选取了某省的中小学教师及校长、教师培训及管理部门相关责任人开展了校本培训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研究校本培训。其中教师277名,校长30名,教育行政相关管理人员10名。调查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与访谈,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1.对校本培训认识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涵只是“了解一些”,有4%的教师“一点都不了解”,16%的教师了解。85%的中小学校长、教师认为,校本培训最大的好处是省时方便经济,“反正必须参加培训,在自己学校最方便”。个别校长认为“校本培训就是自己学校组织的培训”。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怎样要求我就怎样做”,“专家到学校开讲座,教师听报告”,“要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参加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业务培训”。有的校长认为,学校教学任务重,实行校本培训是必须的,但不能太多,不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精力。28%的教师因教学任务重不愿意参加校本培训。

2.对校本培训开展方式的调查

校本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讲座、观摩听课、集体备课、自我反思、师徒结对、课题研究、外出学习。学校常用的方式前三位依次是:集体备课、观摩听课、专家讲座。对于培训方式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40%的教师满意,35%的教师不太满意,25%的教师认为一般。不满意的原因有:“同事间的听课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探讨,怕说话得罪讲课教师”,“别的学校组织外出学习,我们总是备课、听课”,“走出去,请进来,说的容易,需要经费,需要联系”。除教研活动外,城市及重点学校校本培训方式更多的倾向于专家的报告及指导、课题研究、外出学习。教师认为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前三位依次是:专家的讲座及实践指导、观摩听课、自我反思。最集中的建议是要给教师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搞形式,要追求实效,增加外出学习机会。

3.对校本培训内容的调查

学校在校本培训中是否对培训内容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教师反映“没有调查”,40%的教师反映“有调查”。学校校本培训内容对不同层次教师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36%的教师反映“有”,36%的教师反映“少部分有”,而反映“很少有”的教师占28%。校本培训的内容依次是:学科的教学、师德修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信息。对于培训内容是否适合学校及教学实际的问题,87%的校长、79%的教师认为比较适合。但大部分学校实施的校本培训内容是停留在原来的教研活动这一层面。“听课和评课”成为了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占到了44.6%。60%的教师认为“结合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培训更好”。

4.对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的调查

结果显示,80%的学校都有文本的培训计划,各个年级组和教研室也有计划安排,负责人大多是教研室主任。64%的教师反映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评价不详细,16%的教师反映几乎没有评价内容。学校是否有关于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监督管理制度?64%的教师反映没有监督管理制度。关于学校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有奖励激励措施问题,70%的教师反映没有奖励措施。关于培训结束后,培训方组织教师进行评价或反馈,54%的教师反映“有”。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评价标准主要是:是否参加讲座、完成听课任务;检查是否有教案;目的是否是“督促教师学习”。在校长的个人因素对校本培训的影响上,72%的教师认为校长的个人风格、能力对校本培训存在很大影响。对校长是否发挥好第一负责人的职责上,52%的教师反映校长在校本培训中没有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于教育行政机构是否介入培训管理,80%的校长表示主管部门主要并不介入具体过程,仅看汇报材料。

5.对校本培训的效果调查

培训结束后,您有对培训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吗?在实际工作中,您是否运用培训时所学内容?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偶尔有对培训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另有20%的教师对培训内容不进行思考,有20%的教师经常对培训内容进行思考。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时所学内容的运用,经常运用的只有28%,而多数教师即56%的教师只是“偶尔运用”,另有16%的教师“没用过”。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效果评价是:非常好18%,好35%,不确定25%,不好12%,一般10%。访谈中,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没时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管理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原因是:“校本培训的主题并没有完全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也不是教师急需学习的问题,只是按照大的教育趋势,跟风走,或是单纯的完成上级领导的要求,并没有联系日常教学实际”。部分教师习惯了灌输、接受式的活动方式,拘泥于教材和教参,没有积极研究和反思个人教学。

从校本培训现状调研中得出以下结论:(1)校本培训已成为基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本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培训更多的表现为学校自主性活动。(2)以课堂教学实际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帮助最大。校本培训并未充分发挥其优势,主要影响因素有:校长的重视程度、制度的保障、教师自身的动力、师资的力量、培训信息的沟通、培训方式、培训的经费。其中,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校本培训的质量。(3)校本培训发展不均衡。城区及重点学校校本培训普遍好于农村地区学校、薄弱学校。缺乏经费与师资的学校,更多靠校内教师进行培训,校本培训自我封闭,只能成为材料的堆砌与经验的总结,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办学条件的差异是导致校本培训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4)评估与监督制度不健全。校本培训并无完善的评价机制,各校评价的标准不统一,评价的方法也不一致,所以培训多是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另外,还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校本培训,各校有各种文本,但却不一定有实施保障。学校主管部门认为校本培训是学校自己的事,也缺少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二、提高校本培训有效性的对策

“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培训有以下基本理念:学校是校本培训的基地;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促进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是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结合以上理念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导向,提高校本培训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我国已初步研究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它是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依据。学校是培养教师、促进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师从初级的专业人员发展到成熟、高级的专业人员,这一过程大部分是在学校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本专业内拥有实践经验和价值理解。由学校提供的某种专业发展活动,可以调整到适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校本培训中应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教师实际开展,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校本培训在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上,应突出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增长、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改变校本培训中忽略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性的状况。培训内容上应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学生教育及班级管理等,并体现差异性,注重更新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不忽略解决学校及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培训方式上避免集中讲座式培训方式,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主张灵活多样、开放多元的培训方式,在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学习中促进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培训的评价中,注重教师的情感、态度、专业能力发展,注重学生能否发展得更好,真正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2.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立足本校,联系实际,加强对外合作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校本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应突出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促进师生发展、学校发展,体现针对性。在培训工作开展前要明确学校发展目标,考虑师资、经费和设施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实施以自培为主。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按需培训。培训应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避免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以使教师能够将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校本培训并非本校培训,应借助外力,建立培训共同体、避免自我封闭。可通过以下途径:(1)专家引领,包括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可以是校外及本校优秀教师。理论专家可以为学校提供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指导,教师可以跟随实践专家,充当其助手锻炼实践能力。(2)与兄弟学校合作,结合本校实际吸收其他学校良好的培训经验,多到其它学校观察学习,实现区域内校际间的交流学习。(3)与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教师培训院校和教科研部门沟通信息,为学校提供校本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实现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纵向信息共享以及学校与学校的横向信息共享。农村及薄弱学校可以适当通过网络培训解决培训资源及经费的问题。

3.校长要做好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负责人,是培训工作的决策者、执行者、引领者、合作者。其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校长必须提升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训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校长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作恰当决策,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同。其次,学校要建立校长为首的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学校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助理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教科室协同抓的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校本培训才会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工作中。第三,为了提高校本培训的成效,校长在资源上予以大力支持,包括时间、经费、场地等。如保证培训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等。第四,校长应将培训工作日常化。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最后,校长要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研究教育现象,才能引领好校本培训。

4.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形成校本研修文化

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主体必须实践的三要素。教师的职业极富个性化特点,只靠外在知识的传授,没有自己的实践,没有找出自己身上的问题加以改进并创造,没有主动探索教学实践的意识,没有自我监控与调节教学行为问题,那么外在的培训、引导都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培训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理清自身教学实践的问题,力图改进,只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求有经验的教师指导,进行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讨论、教学设计等,吸收同伴有益的经验。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专业引领中的人员应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的研究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中的骨干教师。

校本培训也需要学校文化的支持。只有当反思合作为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时,才能促进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可从两个方面考虑:(1)营造安全的、主动的、积极探究的反思氛围。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审视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理解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反思必然公开揭示自己的错误不足,公开自己的困境,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教师反思的安全环境,让教师主动反思,敢于公开暴露自己的失误以求帮助。(2)培养民主、和谐和合作的学习文化,形成学习型组织。学校应努力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打造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团队组织的合作、互助学习保证校本培训的开展。

5.建立规范灵活有效的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的评价与监督是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一定的权力和制度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校本培训的预期结果很可能成为一种理想或奢望。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化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开展校本培训的有力保障,它对于保障培训活动的有效展开,防范、抑止培训中的消极因素,当会生发有效且久远的功用。校本培训制度的建设可以从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制度,如读书活动制度、培训活动制度、定期交流制度等;二是落实结果管理的制度,如培训组考核制度、成果展示交流制度、培训组评比表彰制度等;三是为培训活动提供服务的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学校领导联系培训组制度、培训组长选拔和定期测评制度。制度化的过程应包括:(1)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引导促使教师对培训活动意义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2)制定规范。根据共同的价值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规范,把教师的培训活动行为纳入比较一致的程序中,规范的制定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互动,尽力提高教师对规范的认同度。培训制度不能只是向教师提要求,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让教师在行使权力时,自觉地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3)建立机构。规范的实施要由组织机构保证,制度化过程也是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的过程,这样形成的制度才确实可行而非流于形式。学校要建立校长为首的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整合教导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进修密切结合的培训系统,由教导处日常监督,课题组、年级组、学科教研组等具体实施。

――――――――

参考文献

[1]陶玉凤,朱虹.基于“教师发展学校”的校本培训的再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2]张雳,郭勇.试论实施校本培训的有效策略.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5).

[3]肖远军,张俊珍.教师校本培训的反思及其改进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4]胡庆芳.我国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4).

第7篇

一、“校本培训”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由于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也就更具活力与效率。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的目标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积极进行研究探索、确立终身学习观念、主体意识强。开展校本培训的策略: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校本培训要得到校外教育专家的指导;校本培训要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建立教师校本培训的相关组织和制度,使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二、“校本培训”对教师工作的作用

我认为,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内容.

以前我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又认为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如关于真才实学的老师。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由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研究者形象。教师除了具备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校本培训的实践

1、以学习理论为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2、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3、每学期学校都要制定适当的培训计划,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课题研究来确定培训内容,如学习中的重难点、学困生的辅导等等。

第8篇

一年来,我校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在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评价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念不转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落伍者只有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

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认识到高质量的教育来自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一所好学校,必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素质更是制约者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工作的的重中之重,而校本培训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现状,注重校本培训,主重教师学习和实践。努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是教师始终处于教育发展的前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青春活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首先,.以学习理论为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其次,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的撰写,是教师形成分析具体教育事例和活动的能力,不断强化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反思中提高了自己,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开拓型的教师。年级组、学科组经常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定期组织教师交流,提高了教师对分析和研究具体教育事件和活动的能力,实际上强化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是新课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更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讨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减少了走弯路,达到了资源共享。例如,我校的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是这样进行的。课前,有教研组集体备课、试讲,确保了课的质量。课后,本人说课,本教研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指导今后的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树立新的目标,与时俱进,不断进取。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校本培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我校将进一步探讨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努力建设一支学习性、研究性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第9篇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校本培训,我们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1、重新认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历来有个说法“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前进,大家意识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接触面大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只有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如今教师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即使再充实,也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强烈求知需要。因此,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传授“一杯水”的知识,而是重在教会学生去自己寻找水源,这样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

另外,给学生“一杯水”仍停留下把学生当成贮存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上述说法是不可取的。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摒弃就得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通过培训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家共同认识到,只有课改的教材,而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是“穿新鞋,走老路”,老师自觉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从来没有如此活跃;教学从来没有如此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师生关系从来没有如此融洽。

3、重新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多年来,听课、稳当、学习好已成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呵护,随着校本培训的深入,老师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后的老年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童年,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这一认识,老师们开始厚爱有创见的学生,不再认为它们是“刺头”,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一个活跃的、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正悄悄地出现在昆明路小学这块育人的沃土上。

二、勇于实践,把实践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同样校本培训也应占领这块阵地,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在全校每人做课改实践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推出典型课,在全校公开上,展示课改成果,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去年我校推出的市区课均获得成功。

数学年青教师穆杨做市级《圆的面积》一课,打破了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方式。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媒体的辅助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多彩斑斓。特别是学具的使用,更突显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全员参与、兴奋异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热烈场面,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市级一等奖。

赵妍老师的综合实践课《头脑运动会》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融多方面的知识于一体,重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对有创见的学生发给“创新奖”予以激励,是创新有位、创新有荣、创新有奖,整个课堂中学生们动手画、用手摆、用脑想、用笔算、用嘴说,体现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受到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李俊英老师是仅参加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师,她做的《菜园里》一节一年级课除了完成教学生认识蔬菜外,还把对孩子孩子们的语言训练作为重点,以课本为学本,学着书上说,离开书独立着说,互相说,大家共同说,那一双双高举的小手,那一句句有组织的天真语言,无不说明老师们一旦把 新的理念引入课堂,就能改变课堂的面貌,使孩子们会学了、乐学了、爱学了。

第10篇

一、培训目标:

以着力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重点,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逐步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二、培训对象

红卫路小学全体在岗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研修专业

目的:分别通过舞蹈、合唱、素描、色彩、队列、田径相关项目和阅读策略的培训,提升音乐、美术、体育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第二板块:研读专著

目的:以读书分享的形式交流,树立现代知识观和教育观。

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教师视野。

要求:结合老师们的阅读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树立现代知识观、教育观、学生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板块:研学课标

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各校区分学科教研组,研读20xx年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

要求: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第四板块:研究教学

目的:各教研组研读教材,撰写教案。

内容:(1)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2)撰写教案,选取典型案例,研讨课堂教学技能。

第五版快:信息技术

目的: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12学时)

内容:一是教学资源的获取,掌握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检索、加工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二是简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三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要求:一、根据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配备的班级多媒体设备、交互式软件的特点,创新培训方法,采用“边示范,边练习”以及互动研讨等培训方式,确保教师“人人会”。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规定学时、研讨、作业、考核等任务。

四、具体安排:

(一)专业研修

1、参加人员:全体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和部分语文教师。

2、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3、培训时间地点:音乐:8月15—16日,师范附小一小;

美术:8月17—18日,阳光中学;

体育:8月19—20日,z实验学校;

语文:8月24—26日,望湖小学。

(二)集中培训(8月20—29日;作息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日期方式参训对象内容地点负责人具体要求

8.20 上午讲座全体教师师德培训报告厅胡昕

下午分组 讨论全体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指定教室(分教研组进行)

8.21上午互动 培训20xx年8月—20xx年8月进入我校的教师新进教师培训报告厅z新进教师:学习红卫路小学的各项常规(打包成电子稿);集中互动培训 其他教师:学习课标、研读教材

下午

8.22上午讲座全体教师“课题研究方法与实践”专题讲座报告厅z

下午分组 研讨全体教师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计划和课题研究方向指定教室(分课题组进行)江毛顺请课题组长假期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书籍,对下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规划

8.23上午学科专题讲座全体语文 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报告厅z

全体数学 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二楼 会议室z

下午读书 分享全体教师读书分享报告厅石英梅老师在暑假期间,选读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以备交流。

8.24上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课例研究汇报报告厅胡燕敏 胡昕各课例研究组做好汇报准备

下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自育自学”课题组汇报报告厅各课题组做好汇报准备

8.25上午讲座1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报告厅z

讲座2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报告厅

下午讲座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报告厅

8.26上午上机 操作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各校区 微机室胡燕敏 卢淑娟考核分两项内容: ①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 ②请老师们进入下面网址http:///有相关题库请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考核是现场答题,现场出分。

下午现场 考核全体教师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的考核各校区 微机室

8.27上午同伴 引领全体教师课标解读(主讲:教研组长)指定教室z自我回顾。反思一学年以来在所任学科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以案例呈现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如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等,每人准备文字材料以备交流。

经验 分享全体教师交流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指定教室

下午研讨全体教师研读教材(阐述分析本册教材),讨论学进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指定教室各备课组进行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

8.28集体 备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老师抽课题备课指定教室z①提前公布课题,全员撰写教案。②分组研讨,选取典型案例。②教师代表现场讲解教学设计③再次修订教案,反思内化。

8.29无生 上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指定教室z提前确定好每位老师抽课题和授课的具体时间地点。

备注:

1、请每一位老师结合暑期培训内容,针对每一项活动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各位老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及时反思、总结,并按要求填写“培训参与录”。所有参训教师于8月28日下班前把“校本培训参与录”交到教研组长处。

第11篇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抓好学科组建设。努力使艺术学科的教研活动规范化。尽可能地按照计划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认真开展好艺术组教研活动,以活动促教学,以交流促发展。

3、搞好艺术组校本培训活动,力图从各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积极配合学校教研室,开展好艺术新课程研讨活动。

三、主要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钻研教材,继续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在艺术教学中体现艺术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这学期继续推进学校教研组活动,严格按照教导处安排了“一课三上,三课一评”活动,严格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组织教师探讨、交流,开展教研组活动。

(1)有效备课

备课必须课时齐全,内容详实,格式规范。要特别强化“六有”:有教学目标,有教学重难点,有教学准备,有板书设计,有课堂生成,有教后记。教学环节设计要科学合理,并有一定的创新性,课堂生成和教后记力戒形式主义,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发生。加强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检查,每月不定期的抽查一次,改变以往重检查少指导的方式,每次检查都有文字记载,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

(2)有效上课

教师上课,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教师要真正做到教学态度亲切,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过程机智,教学效果明显。努力做到“三要”、“二互”,即目标要明确、容量要饱满,重点要突出;师生互动,课内外互延。本学期组内每个教师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

2、教育科研

(1)积极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随笔,将在艺术教学中的自己的反思、体会整理成文。组织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的论文评选,积极向教育类杂志投稿。

(2)积极参加学校科研处的交流活动,本学期教师交流的主题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围绕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主动质疑、倾听发言、有序操作、合作交流、阅读教材、认真作业、自主检查、课后作业、课余读书等进行准备,交流内容要具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谈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进行适度的提炼总结。切忌泛泛而谈,要把自己实际怎样做的说清楚,可以写成具体的案例。轮到交流准备的教师要在上一周的周三前将交流稿发给科研处吴颖老师,经审核通过的稿件在教师例会上作交流,并在月考核中加分。

3、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附苏步青学校xx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行事历

(xx年8月—xx年2月)

周次

日 期

内 容

负责科室

8月27日

9月2日

暑期师德培训

校 办

1

9月3日

9月9日

1.正式上课

2.听随堂课活动开始

教 务 处

2

9月10日

9月16日

1.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2.新教师汇报课

3.教师、教研组、备课组制定计划

教 务 处

教 科 室

教 务 处

3

9月17日

9月23日

集体备课活动(1)

金秋晚会筹备组正式启动(艺术组)

包丛丛老师、项晓晓老师新教师汇报课(艺术组)

教 科 室

备课组长

4

9月24日

9月30日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理论学习与培训(1)

参加平阳县艺术节美术赛事筹备工作启动(艺术组)

教研组长

5

10月1日

10月7日

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10月7日,放假调休)

6

10月8日

10月14日

1.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

2.集体备课活动(2)

3.参加平阳县科技节网页现场赛选拔活动(艺术组)

教 科 室

备课组长

7

10月15日

10月21日

“教学活动月”(1)张彬老师示范课 九年级(艺术组)

黄海敏老师示范课七年级(艺术组)

教研组长

8

10月22日

10月28日

“教学活动月”(2)

金秋晚会节目筛选(艺术组)

教研组长

9

10月29日

11月4日

1.县第七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专项评比

2.“教学活动月”(3)

平阳县艺术节美术赛事比赛(艺术节)

教 科 室

教研组长

10

11月5日

11月11日

“教学活动月”(4)

金秋晚会(艺术组配合政教处)

平阳县科技节网页制作现场赛(艺术组)

教研组长

11

11月12日

11月18日

期中考试

12

11月19日

11月25日

集体备课活动(3)

艺术组教研活动周:杜章菱、徐定超、孙婷婷、范慧杨、项晓晓、包丛丛老师公开课(艺术组)

备课组长

13

11月26日

12月2日

1.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理论学习与培训(2)

2.市初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报名

3.七、八年级电脑作品现场赛(艺术组)

教研组长

教 科 室

14

12月3日

12月9日

15

12月10日

12月16日

1.集体备课活动(4)

2.温州市初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命题)

备课组长

教 科 室

16

12月17日

12月23日

温州市初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解题)

教 科 室

17

12月24日

12月30日

1.温州市八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初赛)

2.复习的高效性教学活动(1)

教 科 室

教研组长

18

12月31日

1月6日

复习的高效性教学活动(2)

教研组长

19

1月7日

1月13日

复习的高效性教学活动(3)

教研组长

20

1月14日

1月20日

21

1月21日

第12篇

论文摘要:在校本培训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建构是校本培训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校本培训实践的关键。本文经过理论的分析与探讨,从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三个价值角度提出了关于校本培训模式建构的设想,并给予相应的操作策略的建议。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学校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正方兴未艾。本文将采用第二种方式,即主要从理论研究与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关校本培训模式建构的理论设想。通过对校本培训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其要素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校本培训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可以从这三方面来具体展开。

一、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着眼点在于学校发展需求的满足,即以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特色的发挥、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与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进行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对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多方探索,创建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模式。其中,有两种做法值得关注:

一是将学校按其办学水平、师资状况、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等要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再依其类型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培训模式。例如,湖北省十堰市校本培训实验课题组所构建的“三型十环”(即三种类型学校、十个培训环节)的校本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校本培训模式是遵循“因校制宜”.、“因师施教”的原则,并依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师素质状况,将中小学校划分为欠发展型、发展型、优先发展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确定为四个培训的基本环节,并使三种类型有机相连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笔者以为,这种培训模式的设计方式是可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而湖北省十堰市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很值得推广。

二是以学校特色为本构建校本培训模式。特色是一种能够产生效益的资源,具有特色的学校可以提高自己的声誉,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挥学校的优势,所以,创建特色学校是每个学校的追求。学校特色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和发挥,而教师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必须基于一个有特色的特定环境的造就。因此,校本培训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即要寻找适合自己特色与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以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纳人本校的培训体系,使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改革思路,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进而使办学特色得到充分体现且持续地发扬光大。

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操作程序:

1.校本研究

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校本研究,深人了解学校的自身条件、可用资源、发展方向、师资水平、实践需求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与环境,特别是要认真把握师资队伍现状与学校预定发展规划之间的差距、诊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以便于明确自身的培训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目标;同时,有效的校本研究也可帮助学校建立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2.制定方案

成功的培训方案,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并取得成效的指南和保证。所以,学校应重视培训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并以它作为培训活动的准绳,以监控培训过程、评估培训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校内的培训活动,培训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明确的目标、实施目标的步骤与时间、培训的物质条件(如学习资料、学习场所与设施等)、培训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评估效果的手段与方法等方面,使培训方案明确而具体,具有操作性与可控性。

3.组织实施

在校本培训工作组的领导下,执行方案,激发培训者与受训者的参与动机,使其积极投身于各项学习、研究活动,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反馈调整

加强培训过程的监控与评估,随时收集各种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培训方案的不足,及时调整活动策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和培训者应注意回顾与总结,详细记录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与原计划的不足,并将其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新阶段培训的借鉴和起点。

总之,校本培训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展只能建立在学校的实际基础上并采用适合学校的方式与措施,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如果仅以学校发展为视角进行校本培训,则会出现过于强调教师对学校发展需求的适应而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状况,当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与学校发展计划、培训计划相抵触时,或者当教师的某些发展要求被学校忽略甚至否定时,教师往往会感到压抑,产生矛盾、失落与不满的情绪,而这是不利于校本培训的开展的,最终也会不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因此,以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校本培训,需要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全面考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培训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开展培训活动是校本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及其特征等问题,国内外有过大量的研究,亦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这些相关研究为教师的校本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按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师的发展既有地区与学校的差异,又有专业发展阶段的差异,还有类型的差异(全面型、研究型、教学型、专长型等),而且,教师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自我发展期望、兴趣特长、个性特征、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由此便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具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适应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需要;三是适应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几种发展需要都应得到关注与满足。

总而言之,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经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各具特色与需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实现。依据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其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开展以下几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即师徒帮带式、观摩交流式、反思教学式、全员岗位练功式、专题讲座式、自主学习式等。在校本培训实践中,综合运用上述各种培训形式,既充分发挥每种形式的优势,又能实现优势的互补,以此达成校本培训的成功。

以教师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操作程序:

1.诊断了解

对于教师的了解或教师的自我诊断是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前提。不同时期、不同学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个体会有不同的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必须加以分析与把握。在此步骤中,最为关键的是对教师的发展需求与学习需求的诊断和明确,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拟定计划

无论是集体进行的培训还是以自我为主的学习都需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在计划中,应包含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内容与材料、学习手段、学习地点与时间安排、评价标准等方面,使培训活动在严密的计划下井然有序地进行。计划的制定,还需注重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协调,特别是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因为只有符合教师需要和兴趣的学习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选择形式

教师校本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不同教师来说,不一定每一种都适合。实际上,最适合某些或某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与形式可能完全不适合另外的教师群体或个体的发展与要求,因此,对于恰当的培训形式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前述各种培训形式中,各有自身的优势与适用范围,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它们并不是界线分明的,’而是交织、整合在一起的,共同构成培训的全过程。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挑选可实现培训计划的活动形式,或者单独选用自己所偏爱的某种形式,或者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培训形式,使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

4.实施评估

评估的目的在于考察培训活动是否有效,即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原定的需要和目标。通过评估,可以对培训目标、内容、计划和方式进行反思,以改进日后的继续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关键,校本培训必须以教师发展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教师发展的潜能,实现教师发展的目标。

三、以问题解决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难题和困扰,主要表现为两大类问题:一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逃避的、必须解决的,特别是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还会遇到更多甚至可能是层出不穷的问题,因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然成为教师培训的中心。

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模式,’着眼点在于从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它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培训者要从理论的讲解者或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受训者则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培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次,培训基于教师工作的真实环境,在培训方式上,’注重教师问题意识的启迪,鼓励教师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以问题解决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操作程序:

1.诊断问题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所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的基本信条是‘先问题,后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间题,必须首先进行诊断、分析与澄清,按其重要程度分清主次、先后;按其性质划分类型(学校所存在的管理及其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方面的两大类问题又可具体分为泥沼型问题,即错综复杂且互相牵制的问题;常规型问题;两难型问题;实施型问题等);同时,对问题的形成原因与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都应明了,以更好地把握问题。

2.前期准备

在问题明确后,就要进行问题解决的前期准备。这种准备包括三方面:一是学习材料的准备,专题研穷如各种文献资料、案例的搜集与整理、音像资料与多媒体软件等;二是研究条件的完善,如专家的指导、制度支持、同事的合作、时间与经费的保证等;三是计划的制定,如学习计划、课题研究计划、行动计划等。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对培训条件、培切!者及受训者的要求都较高,因而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培训活动顺利进行,也才能取得最佳成效。

3.开展研究

问题的解决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的结果就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开展研究与学习活动,就是要努力探索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加以实施,并随时观察实施的效果,不断调整行动策略。对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活动,除了教师独立进行、校内教师合作研究外,笔者将特别强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校本合作研究,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研究脱离教学实践、而中小学校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偏颇,同时使中小学校教师能够得到大学学者与专家在信息、理论与技术等多方面的指导与支持,以更好地提高中小学校教师的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

4.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