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11:2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生态研究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不同,文化生态是一定空间下,文化的生存状态、存在形态和交往规律。对文化生态的研究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我国又产生了许多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大到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环渤海经济圈,小到许多省市和地区,都规划产生了许多新经济区。这些新兴经济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新兴经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但作为为数不少的新兴经济区,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文化生态及文化发展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整体而言,大多数新兴经济区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生态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人口激增,其文化及文化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在前些年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中,一些经济带以及城市由于在发展中只重视经济开发,重视工业发展,而忽略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态问题,因此导致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陷入文化沙漠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良性的文化生态是推动一个区域和城市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新兴经济区在开发和发展中,如何避免中国其他沿海经济区域早期的文化空场,避免陷入单级化的工业文明,使经济和文化同步发展,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秩序,这些对我国新兴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兴经济区域的文化生态问题
新兴经济区虽然所处区域不同,规模大小不同,但在文化生态以及文化发展方面上却存在着一些相似性问题。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涵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金融生态指的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等方面。
1.农村经济环境。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环境是农村金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农村经济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决定农村金融运行的效率与质量。
2.农村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环境体现在农村各经济主体的诚信意识和金融风险意识、农村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失信惩罚机制等方面。
3.农村市场环境。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协调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银企、银农的耦合关系、信息交流和行为选择等内容。
4.农村制度环境。农村制度环境是农村金融的一个外部软环境,主要指农村政策法规、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和执法力度、培育和服务市场主体的支持度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缺陷的表现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基础薄弱、面临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同时,建设资金外流,农村外流资金达数千亿元。(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亿人,占57%。(3)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5年第一产业占12.4%,而农村人口占57%,差4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高已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1)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个人破产法》缺失,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2)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3)执法部门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4)农贷企业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能力。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1)文化素质是影响诚信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较低的文化素养导致农村的信用理念相对较差。(2)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3)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以便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4)农村的逃债、躲债和赖债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金融主体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2)市场供求不平衡。一是总量供求不平衡。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每年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二是结构不合理。农村的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3)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农村基本上只有货币市场,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p#分页标题#e#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金融“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基层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金融行为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政府、央行、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应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使他们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加强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当地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关键是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县乡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农村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2)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建设农村企业担保制度、农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相关支农金融制度,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成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等,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制度建设。(3)采取动员会、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强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4)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十五”期间,国家财政以每年17%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农村需求相比,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增加值占到GDP的13%,差5个百分点。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1)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倾斜,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达到或高于农业占GDP的比重。(2)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3)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4.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的最直接体现,当前应从诚信教育、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征信系统建设、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1)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培训,提高新型农民的金融意识。(2)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与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3)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促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征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4)开展信用创建、信用监管和评选活动,促使涉农金融机构优先满足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乡村的金融需求。同时,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惩戒、法律约束、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73-2
在我国,根据森林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多个种类,生态公益林就属于其中的一种。生态公益林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环境气候、保持生态平衡,同时也是我国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储存物种资源的重要地区。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公益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很好的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地区,生态公益林占整个林区的面积较大,在公益林保护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亟需探讨的一个课题。
1 广西省生态公益林基本概况
广西省处在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南靠海洋,北接南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从地形上看,广西山地较多,平原较少,而且四周高中部低。受到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的作用,常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这些气候特点对公益林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2001年以来,国家财政部、林业局以及广西地方政府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资金投入,到目前为止,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8208.3万亩,占全省林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重点公益林的面积就达到了7790万亩,对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广西省生态公益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林、护岸护路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主要均由林木所有者负责,地方人民政府与公益林所有者签订管护合同,并按年度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2 生态公益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益林的林分质量不高
当前,广西地区部分林区的生态基础比较薄弱,林木的质量较差,很难起到有效的森林防护功能。在一些地区中,石山灌木占了很大的比例,林木质量较低,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由于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生态公益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林木死亡率较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
2.2 生态公益林对林农的补偿问题
当前,对于很多林农来说,是靠山吃山,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国家的生态公益林,然而,由于国家对林农的补偿标准较低,给广大林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生态公益林的投入包含多个方面,如管理费用、营造费用和补偿费用,而当前对林农的补偿资金为每亩每年10元钱,经营公益林的收益远低于商品林,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林农的补偿不足问题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正常建设和管理保护。
2.3 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不健全
由于生态公益林的性质与商品林的性质不同,可以采伐的林木资源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给林农的补偿较低,监管机制不完善,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现象不断出现。很多林业主管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缺乏,并没有安排专门的监管工作经费,对基层林业站监管职能的发挥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使得盗伐林木、在公益林放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态公益林造成较大的破坏。
2.4 火灾和有害生物对生态公益林的危害
国家和广西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区的人畜活动极少,因此林木的生长条件较好,生长速度较快,林区的落叶也不断增加,给火灾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林区的灌木林也必将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将非常难以控制,给林区带来较大的损失。生态公益林的林区面积很大,也给有害生物的存活带来了便利条件,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不可轻视。
2.5 缺乏对生态公益林的合理利用
生态公益林虽然具有特殊的性质,但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规定,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公益林合理利用,同时要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对公益林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提高管理维护的积极性。但当前缺乏对公益林的合理利用,很多林木如桉树、松树等虽然已经成熟,但没有得到及时的采伐利用,降低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林木的更新也不够及时,如毛竹,不仅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收入,也不利于生态功能的发挥。
3 广西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措施、内容
3.1 完善生态公益林的树种结构
为了提高林分质量,需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树种结构,提高林木的质量,丰富林区的林木层次,使树种更加多元化。例如改变单一的针叶林,而增加一些阔叶林木,促使针阔叶林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增加公益林的树种也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对公益林的危害。
3.2 加强生态公益林防火设施建设
3.2.1 建立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 在与它省、各县之间和各镇之间的生态公益林接壤处,应当设立防火林道,其宽度应当不低于30米。在林区内也应当设立防火线,要根据林区面积和地形,防火线的宽度为30米。在防火林道和防火线上可以种植一些防火植物,如茶树、杨梅等,形成防火林带,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在建立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之后,还应当注意对其定期修缮,清除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的杂草、落叶等,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防火作用,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3.2.2 完善生态公益林防火机制 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应当重视建立完善公益林防火机制,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措施,组织防火队伍对林区进行日常巡检,对于野外用火采取严格控制措施,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此外,要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户,形成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机制。要设立火灾报警电话和森林警察,尽最大努力的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3.3 重视建设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森林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造成林木大面积的死亡,给林农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应当建立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建立防控体系,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增强对生态公益林林区的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林木进行疫情检测,确保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提高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只有建立起防控体系,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和破坏,才能保证森林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大力度培育生态公益林
3.4.1 进一步扩大人工造林面积 在荒山、河堤等适宜植树的地区,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选择合适的幼苗树种,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生态功能的树种,采取针阔叶林混交的方式,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培育生态公益林。同时,在不影响主要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种植部分观赏性树种美化环境,达到生态效益与美化环境协调统一的目的。
3.4.2 重视幼林培育和封山保护 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林,应采取科学的培育措施,促进幼林的成长,如对幼林进行修剪、施肥以及补植等,改善幼林生长环境,提高幼林的存活率。对于生态公益林的成木,可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特别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薄弱生态地区,通过封山禁止对林木的采伐。同时也要重视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森林火灾的预防。通过封山育林,可以丰富公益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少森林病虫害。
4 结束语
总之,广西地区的生态公益林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要明确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通过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使公益林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宏振.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设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6,(01).
[2]杨希,周圣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3]于海燕,张明铁.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9,(06).
[4]蒋国亮.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J].中国林业,2008,(01).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土地,而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污染甚至是浪费。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难以利用,这样就导致了后备土地资源的不足,如果可利用土地资源又遭到严重污染,那么我国的土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严重下降,所以加强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势在必行。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断的土地开发使得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以及地理减退等,而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速度却非常慢,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分布在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比例是不合理的,这样不仅导致了用地总量的失控,更导致了结构失衡,有限的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地配置,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在农村,非农业建设日益增多,宅基地也有超标现象,再加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合理,导致耕地数量的急剧减少。即使有土地整理复垦补充开发耕地,但是这远远不及占用的数量。
(4)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工业、交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河流、农田,除此之外,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积在地面上,对土壤和水体都间接地产生了污染;农业方面,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食物污染更会侵入人体。
2土地开发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原因
2.1经济因素
环境和资源被人类活动作用之后就会导致土地的利用形式发生变化,比如我国华北北部、东北以及西北等地,放牧过度并且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严重;而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导致了建设用地增长,耕地数量减少。由此可见,引发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对资源的单纯消耗,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土地生态的恶化,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2法律因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土地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起来考虑,当然也有分离的,但是分离后就容易导致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矛盾。所以,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并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借助一些政策措施和法律,只有将各方的利益都规范清楚,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土地的开发利用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2.3价值取向因素
生态危机不仅和技术有关,和社会文化也有关系,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造,关键在于人们拥有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有人类价值观从功利主义向自然和谐发展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生态价值。
3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的对策
人类的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而土地的生态价值,就是环境中无形功能性的服务价值,例如森林具有生产有机物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这些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蕴含的生态价值巨大,但是在现实中却缺乏这一价值实现的保证,甚至导致天然的生态价值沦为企业财产,如果这些生态价值一直被无偿使用,就会导致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大量的减少,提供服务的功能也将大幅度减少,所以一定要有效合理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1)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将资源密集型向集约型发展,集中布局,让技术结构升级;除此之外,要正确地引导城市化进程,让土地的集约度提高,提高利用水平,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例如可以使用“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的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外延发展。
关键词:信息、信息哲学、信息进化及其规律、主体研究、生态、生态危机、宇宙觉醒、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前言
生态危机和信息社会是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世界的的两大基本问题。从宇宙及生态的信息本性、信息进化及其规律的深处来看,二者的实质都是在揭示信息的革命性进化与互联增强。信息技术、信息研究、知识等,成为基础性研究的范畴。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态危机,即高级信息系统的危机。全球化进程既增加克服危机的机会,也可能因认识不深操作不当而错失机会,加重危机。
全球化进步中,信息物质能源相互关联的严重失衡情势如不改变,生态研究与保护,将是愿望与现实、破坏与滥护、前进与倒退的重重矛盾。因此,生态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全面的更新审视,必须有人类总体行为方式的自觉,必须纳入以哲学为灵魂的社会工程。
信息社会提出了急迫的研究课题──物质世界中信息进化的客观必然性。这一进化从深藏于宇宙自身普遍联系发展的本性之中展开,达到了必须清楚揭示的阶段。宇宙的信息本性及其进化已成为一切哲学性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在对生态问题的研探中,在对人类中心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中,应用了宇宙信息本性与进化等新概念,并初步考察了信息进化的主要规律,其在从初始向生态、向人态、向人类代言的过渡中的展开。因为篇幅限制,本文只是另篇论纲性文章的简缩。恳切欢迎各方指教。
一
深广发展的生态运动中,一些人士把生态危机的根源追究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念上。"人类中心论"就是被追究出来的一个主要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类中心"自然观使人们以主人的心态和身份,把奴役、掠夺、破坏自然作为生存目的;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导致狂傲行为的"人类中心论"是生存环境恶化的祸根;要彻底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必须以"反人类中心主义"来彻底取代人类中心论。
现代反人类中心主义不是统一的学派。20年代产生、70年代日益受重视的生态伦理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混合了多种古代、近论和宗教的生态伦理学,其主流观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主张人与生物乃至所有存在物的平等,要推广人类伦理到生态系统,反对"人类利己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等等。(参考文献:《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生态伦理学专栏";1999年第2期,"环境哲学专栏"。)
生态伦理学折射了这样的事实:生态危机正逼迫人类进一步觉醒,催促主体成熟并按信息发展本身具有的辩证要求进行规范。反人类中心主义重提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从某种角度强调了人类传统科学观与价值观的分裂与矛盾。美国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倾向于指出:在生态关系中很难确定孤立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不可分,而作为主观性的价值存在于客观的生态关系之中。(参见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载于《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分析与萃取这类思想,将有助于深入揭示科学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深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但是,生态危机真的是起因于人类中心论吗?真的是起因于人类狭隘的伦理观念吗?
人类中心论历史久远,它是人对自身、位置、意义、所处关系不断进行的认识及评价态度,表现为阶段性的不同结果。在认识论上,它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常冒头的前提。与反人类中心主义相反,我们认为,表现为人类中心论的认识历程的实质是:宇宙通过人的觉悟而自我苏醒的过程。
人对外界关系的适应,是通过变革自身关系即自适应来进行。为了要以整体统一存在的成熟主体,来与自然相互作用,自有成熟的符号体系文化以来,人类用了至少几千年的时间来形成这个迄今尚未形成的整体,大量精力是耗费在"理顺自己"上了。自视为中心的,历来只是人类的一小部分,即能够实施狂妄意志和狂妄消费的个人、阶级和某些"先进民族"。在此意义上,人类迄今为止是多中心的。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从来不是人类整体的自觉行为。因此,把生态危机的肇因仅仅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嫁祸于人或自我欺骗,是与风车作战。
人类中心论的"罪行"被特定为近现代的严重现象,似乎与文艺复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现实社会主义"都脱不了干系。但是,正是在资本主义时期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发生了有意地、大规模地掠夺、战争、污染等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这不可能归因于"人类中心论"。人态的破坏才是生态破坏的根源,这种双重破坏在资本主义达到了交互恶性促进的地步。在当代,把生态危机归罪于"人类中心",是是逐利制度中必然产生的、对"利润中心"和人类分裂的现实的误认与掩饰。很明显,纠正这种误认,革除这种掩饰,变革人的存在体制,促成人类主体的觉悟,才是达成生态优化、消灭"人的狂妄自大"的根本途径。
150年前,马克思创立了从内到外各种关系来看人们如何通过内部关系以应对内外关系、在历史进程与关系进化中人如何成长为"人类"的全新哲学,才奠定了可持续认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现行认识必须深刻反映这样的事实:由于宇宙的信息本性及其进化规律,由于宇宙的"宏隐序、潜基因"辩证展开的历史进程,将成长起一个统一的人类主体,而这一整体自觉的主体的出现,正是生态问题彻底解决的基础条件。
人的存在体现于内部与环境的多重相互关系,这些关系中的特点是人的主体化──产生于被动关系中的越来越能动、系统关系与控制以及扩展的人的实践域;而主体、能动、实践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因素,来自宇宙的本性:信息与信息进化。人自身,从来是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为了人、通过人、达到人。这是解决一切与人相关问题包括生态问题的关键。因此,把人放回到自然的历史中,尤其地,放到宇宙信息进化史中来考察,是目前最恰当的科学方法。
二
信息与信息进化是与宇宙同在的固有本性,即物质世界的整体相关性,是律动与噪音、多层次律动性、复合性律动及不同律动的关联性、结构性、展开/卷入性;而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扰乱等重重辩证作用是进化的根本推动因素。实体与关联性是同一个东西,它们随着宇宙进化而发展、显现、转化。
宇宙信息本性的进化可粗略地表达为三个阶段:宇宙的信息本性在有生命物质产生出来以前是潜在的的,在人产生出来以前是自在的、自主萌芽的,在社会人(即自由人)产生出来以前是个体性的、微观上主体化的、可独立显现的,只有在社会人形成以后,才会是整体显现的、主导的、自由与主体的。
信息及其进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是:新的系统关联加速发展;发展既是强化特定的局域内联,也是扩张广域互联;发展出递归的即返身的特性(自我复制、自我调用、自我关注、自我意识、创造与外化、寻求所来将去的时间性关联等);产生出主体性;主体性将发展"次级信息与更加信息化"的系统并通过互联泛化而居上位走向控制中心,也更新并提升既有的关联,在增强的关联别增强时间性关联;控制一方面向最简独立媒介及纯粹关系表达发展,一方面更紧密结合并运作质量能量;产生出"意义、目的和选择"──相关的有"标准、图式、格局、基因性"等──以符合整体的动态均衡和谐,发展到"苏醒、意识、觉醒、觉悟";最后的综合效应是"自由和幸福"。
生命是信息进化的重大阶段。出现生命后,物间关联被新的关联结构物提取,并作为操作对象。生命物质的本性之一就是强化特定的关联。物种,就是高度特化的既返身又外扩的关联。基因就是这种高度特化的关联的代表。主体,正是从这种能够自我返身操作的关联中产生出来的。
心理尤其意识是信息进化的更重大阶段,是更加特化与泛化的关联方式。意识的重要特征是能用纯粹的信息关联方式(我们称之为二级、次级或多级信息如符号化)等来表达、提取、操作或虚拟自身及其他的关联。而能够在纯粹关系或虚拟中递归返身,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尽管关联是整体性的关联,但整体关联过程是以个体自身关联的方式实现的。任何一个能返身关联的物都强化它自身的存在和延续,并以此向外关联。这就是所谓"自私"的起源。生物在既有的联系方式中自然地产生出基因这一特殊的联系方式,不自觉地适应整体的普遍联系。生物是通过自然盲目地改变基因来进行适应系统外的普遍而动态的联系,因此,生物无意识地遵循了“实践的整体性“。
人则不同。人发展了自我意识,也发展了生产力。他有能力与"不适应"的自然对抗,而不是主要通过盲目等待基因突变的的方式去适应。新的关联方式产生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惯性、反映误差、反应程度以及利益等因素,使有一定主体性的人产生试图背离自然的倾向;把趋势和方向误为现实,把成长误为成熟,把单个显现的自由萌芽误为整体已经超越,这可能导致自大倾向,而这种倾向一经有意识的聚集和利用,才爆发为大规模的破坏。本质上,这也是未苏醒的自然,通过人进行的一种自我破坏,这也是自然必然会通过人的发展来纠正的趋势。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来,自私自大倾向真正地狂妄发作。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的各个单元与自然界的关系还主要表现为依赖,即使要破坏能力也有限,影响的空间小,时间上也不能与自然"抢速度"。而到了资本主义,"发达了"的地区和很多想发达的地区都一概地转变为大规模的掠夺。自然界现在似乎难以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消灭那些“不自然“的社会状态,就象现在有各种“能力“使一个完全“不自然“的畸形婴儿活下去一样。
但是,自然界永远保持优先。自然只是暂时很难,但绝不是长期都无力来取消人类存在方式中多重割裂的这一面。如果人类不自觉适应,自然将强行来制服。任何误以为已经战胜了客观必然性的恣意胡为的时间越长,所带来的毁灭可能性与等级也就越高。对"有幸"来表达宇宙本性、能够"自由选择"的"生物"来说,因自己自私贪婪而"选择"走向灭绝的话,就只能是生态人态的双重悲剧了。这也是自然界自己的一次"失败"。它最有可能通过人类来达到自觉化的失败。但自然有的是时间,在时空中,她可以另选代表。
三
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马克思也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美的规律",就是包括人在内的整体自然界不断动态发展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只能由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来表达。因此,人类不是要作为自然界的私利中心,作为自然的统治者"为自然界立法",而是要作为自然界信息发展的最高产物和功能,成为自然界的信息中心,为自然界代言或执法。作为扬弃了的人类中心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代言论:"替天宣道、替天行道"。人类代言,就是把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体系作为地球的自我意识,承担起自然界的神经中枢、自觉意识、目的性优化选择的责任。这既是自然界赋予人类以意识,也是人类赋予自然以意识。迄今为止,这一宇宙苏醒的辩证历史过程,还主要是自然自发的进化过程;但是在过程中,这一"目的"越来越明确了。
信息进化的客观趋势现已强烈地表现出:人类必须成为这样的信息中心。用生态哲学家拉塞尔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应该成为地球的大脑。(注:参见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第4章。中文版,东方出版社,1991年。同时参见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是地球的大脑,地球是他的肢体。)。
人类作为自然的信息中心,是要按照整个自然界因此产生整体利益并在宏观均衡和谐的基础上,去认识、管理、控制、协调、优化,主体性地推进宇宙原本在盲目与可能性中碰撞的信息质量能量进程,抑制混乱,走向幸福。是从对立的"被控-欲控"走向由人代表的宇宙的阶段性全位次自控──这就是宇宙信息本性进化的轨迹。人的实践域,还将通过与其他宇宙智能物互联的方式扩展,这对宇宙信息的发展本性来说,是必然的。
对于原初没有但越来越显现出来的自然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就必然性和决定论方面而言,人帮助它"发现"方向与目的;就越来越成熟的信息主体而言,人帮助它在多种可能性中从自然选择走向自觉选择;就偶然与必然共同作用的统性而言,宇宙就这样通过自身演化达到自我认识,开始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
但是,在不成熟期(现时仍在),部分"人类"按照自己狭隘的利益应用自然界赋予的信息功能,象忤逆不孝的娇纵儿一样,回头来榨夺自然母亲。这跟一些统治者把社会赋予功能仅仅用来为自己服务一样,同时,又把一己私利说成是整体利益,并且,向社会传染这种毛病。因此,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人态。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即相互规定的。在根本的关系上,人类社会处于自然平台上,自然规定社会;在具体、历史的关系中,进入人类实践域的自然处于社会的平台上,处于特定生产方式平台上,社会规定自然。
随着信息的进化发展,很多原因尤其是有主体介入事件的原因,要由结果来说明和证实;对于后来演化出来、与主体相关的"真善美"等更是如此。结果是原因的产物,但也决定原因的性质和意义,在越有主体介入的实践域,越是这样。性质和意义是动态产生发展的特殊关联方式──理解。这种理解是认识和实践的全面把握──是否理解?谁在理解?发展的的主体最大利益在哪里?信息演化每一步的图式范式、格局、标准、规范、局限以至偶然的涨落等,怎样在交互作用中导致自身与各方的突破与变化,并影响到前后的其他步骤?信息进化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加速互联并增加质量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作用,这种互联不仅是空间的和结构层次的,而且也是时间的。意大利的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克罗齐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更可以说,任何历史都含有未定义的过去和可选择的未来。
另外,对主体性而言,一切关系都将在进程中对象化,而一切对象同样都被关系化,这由信息的走向主体性、扩张互联性、运作质能性等本性所决定。人类实践域内的生态已经纳入了人类社会关系之中,特别是在展开的主体隐序之一──高度发展的现代生产力条件下,社会态决定着生态,而不是相反。人态和生态关系的辩证理解逻辑是:①
人无条件是是自然的;②自然越来越是人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完成的了自然等于人,完成了的人等于自然;这就是最高的和完成的人道主义。
五
因此,反人类中心主义呼吁的"回归生态"是不现实的。善良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危急的状况下,起到了相当的治标作用,但无力治本。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超越才是真正的"回归",即信息本性的充分展开。超越,包括现行人态和生态。
现代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生态关系,即通过盲目的物种竞争来形成、保持或打破的关系,这是发展中产生出来的阶段性错误或物种不适应状态。现行人类只是这种自然体系中最危险又最有希望的新品种,他的某些极端化发展正在使整个生态走向毁灭。要制止这种危机而继续和谐发展,就只有否定即扬弃自身。
私有制尤其资本主义,部分地、新阶段地展开了人的本质力量,人有了能力对环境进行前所未有的质量与能量运作,这是强化与泛化普遍关联的进阶,也是可使错误大量聚集并成为总体危机的时刻。主体成长中的致错方面既是由于盲目力量和前期格局的作用,也加上了半成熟主体的负向强化──这往往被当作自由意志的成功。当有所发达的信息沦为对质能畸形追求的奴隶时,它可以大量制造欺骗性或安慰性的阐释、说明、情感支撑、伪审美等,来走向危机。这种"恐龙式错误"已不再适应环境(更谈不上代言责任了),解决的唯一办法是高级形式的"基因突变",即超越生态革新人态。
当代电脑网络的发展揭示了各种互联与发展现实可能性,它表明深广的加速的互联和通过信息的发展而全面发展是信息进化的一条规律。电脑网络在信息哲学上的要义之一,就是被视为宇宙神经系统的预演和初长成。当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递归地模拟宇宙自身的历史尤其信息进化史时,这差不多也就是说人或更高智慧物可以用实际的质能操作来创造新的生物和生态、新的星系与自然家园、甚至递归地再造自身。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也是宇宙的代行者,他彻底改变了并提升了宇宙的原始行为方式,使其尽可能地按照意义或价值去演化。成为代言人和代行者,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全面的超越。
康德曾描绘过人类现存和应该的状态。他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性唯有"在全物种的身上而不是在各个人的身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达到这点,必须改变"病态地被迫组成的社会一致性","转化为一个道德的整体",建立起"普遍法治的世界公民状态"。"尽管在个别人的身上随处都闪烁着智慧,可是我们却发见,就其全体而论,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愚蠢、幼稚的虚荣、甚至还往往是由幼稚的罪恶和毁灭欲所交织成的;……"(P2)。康德及很多圣贤们想说的,正是人态的超越。
反人类中心者总是对"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话语表示反感。但是在以自然方式为主的互联中,在对本质力量的展示与认知中,在自然危害更险恶于人为破坏时,这类雄心的表现是必然的,是信息发展的必经方式。征服不等于破坏,排除了利润追逐与畸形消费的"征服"仅仅是恰当的利用和趋利避害的控制而已。这个方向既是"游戏规则"也是征服的实质──"自由意志选择"。正象海德格尔所说,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守者和牧羊人(注*参见海德格尔)。中国的老子则在更早就表达了这个思想。是领导,更是公仆,这就是人类的全面责任。
作为征服自然的当前第一步,合理的要求便是:征服资本主义私有制。
六
如追究人态反信息进化的现实根源,超越的对象、超越的障碍、危机的罪魁只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利润中心论"而不是人类中心论。资本主义与信息发展及整体关联是矛盾的,是生态危机及所有可控危机的总根源。
在私有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部分人才既有实力又刻意地以"人"的名义畸形膨胀私欲,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把信息纳入维护与追逐私利的圈子,甚至制造信息性的生态破坏──电磁污染、垃圾信息、信息爆炸、电子畸形消费等。资本,从信息进化角度,只是一种病毒化与癌化的关联媒介:它追求自身的无限增殖,以无限逐利性入侵一切事物来扩展资本性。这就是质量能量信息的全面危机当然包括生态危机的根源。
原始社会时期只有自然破坏与原始破坏。前资本主义社会,虽有人为破坏,有些也较严重,但仍是局部性的,大自然恢复平衡的力量占着上风,而来自自然方面的灾害还更危险些,这也是人类中心征服自然的理由。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形成了大规模造成普遍生态恶化的生产能力、掠夺能力与畸形消费能力。真正造成生态恶化的不是生产力,更不是人类本然的消费,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这种方式决定的对剩余价值与利润、对种种实在的制造的虚幻的利益追求,以及"利润动物"的人生目的。
资本是质量能量信息在某种程度发达阶段的失信物+畸形发展物。它推动过人的进步。但它已成了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它将所借助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拉向癌化的钱道主义──为了钱、通过钱、达到无限的钱。
资本的对立是人、是社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曾有过的进步性解放性的必然继承者──使新的信息进化成果不堙没于被大量运作起来的质量能量,而是继续高擎宇宙信息主体化觉醒发展的旗帜。资本来自社会又凌驾于、异化、非人化社会,资本积聚成了社会互联的桎梏。从信息哲学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战斗当下表现为信息与资本的决斗。"电子支付、符号经济、知识经济"等,典型地表现了资本与信息复杂的胶着缠斗状况。
在这种关键时刻,如不加入更自觉的意识,信息并不能确保占上风──资本的意图就是共同毁灭。一切都已卷入互联漩涡,任其自然就是积聚更大的危机。
国际剥削与法人剥削(集团剥削)虽然表现着消极的社会化,但更掩盖与拖延着更大的掠夺,并且将生态问题异地化异时化。但信息进化的本性之一就是加速地互联,处于高阶上位的东西必然将此前的东西全面纳入与引导。只要更清楚更深刻地揭示出本质和规律,就一定能化为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综合变革作用。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一切都是属于自然界的,人类生活在环境中,并且和环境共同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而人比动物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就是因为人依靠更广阔的无机界。
2、环境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着自然界,马克思主张依靠实践来实现环境和人相适应。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自然生产力是不需要代价就可以获得,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就已经存在的东西;社会生产力是由人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能力或劳动产品。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包括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的双重影响。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理论中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的例子,以及“阿尔卑斯山意大利人”的例子都是因为破坏了森林等植被,使得原本富庶的耕地或平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一体的,所以必须重视二者的和谐发展。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社会环境的问题就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盲目的不合理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后期的恶性结果。一旦生态危机发生,会在一定规模上或在局部地区内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维持生命的系统可能出现瓦解的情况,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
1、大气污染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排行榜中,中国有7个城市在前十名里面。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等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国家之一。
2、森林面积锐减
根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我国现有森林总面积1.75亿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为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但是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大火、病虫害等因素,使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现有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导致其他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森林消失。
3、水土流失加重
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土地退化和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建国伊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后增至179.4万平方公里,接近国土面积的20%,并且以每年500万-60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我国有33.3%的耕地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4、土地荒漠化加快
由于气候变化或者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受到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出现的土地退化现象称为土地荒漠化。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已超过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土地荒漠化情况比较严重。
5、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很多工业污水、生活废水都未经适当处理,随意排放进自然水体中,使得全国的75%的内陆湖泊和部分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污染还可能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海洋污染方面,人类无节制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我国近海地区化学物质含量迅速增加,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6、其他方面
近年来我国也遭受了例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问题的困扰,直接对我国人民健康、动植物环境、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自然生态观是解决中国生态问题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绿色GDP”的观念引入对考核的指标,把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改变地方政府的传统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广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提高环保意识
很多生态的问题,往往要归结为观念的问题,要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就必须提高全社会道德观念,使环保的理念成为人类道德整体观念的一部分。第一,更新道德观念,以一种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共享。第二,人类可以通过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原则,正确利用自然规律。第三,确立正确消费观念,要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考虑到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消费观念。第四,从自身实际做起,比如购买环保电池和无公害产品,选绿色包装以及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关心保护环境,实践环境保护。
生态制约阶段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关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我国的电力供应出现了紧张的局势,所以就必须加大对大坝工程的建设,以解决能源供应的问题。但是在建设大坝工程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制约着大坝的建设,因此要进行大坝的建设就必须把生态环境的问题解决好。在我国进行大坝建设的道路上面临过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坝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科学评价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在,人们对于建设大坝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大坝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判断,不能完全否定大坝的建设,也不能认为大坝建设是对生态环境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大坝的建设也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下的影响。
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大气的影响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程度是非常的大的,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相关认识
人们对于大坝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人们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关注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对于社会发展有利的一种表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人们的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我们对水电发展的宏观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只有充分重视每一座大坝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水电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结语
[关键词]环境;失衡;原因;解决;生态伦理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发展和进化的最高产物,是食物链条中最高的一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活动、生存方式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得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生产动力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手段的发展,创造了大量自然界自身不能自我分解、自我消化的物品,使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发生了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失衡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重新审察环境问题,寻找解决环境失衡的生态化的方法。
一、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失衡问题
环境失衡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动物与植被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关系的被打破,造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被破坏。环境失衡问题实质上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被破坏,因此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在向农村蔓延。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大气污染问题
在当今世界中,人类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62亿吨之多,其中最严重的是亚太地区,有21亿吨,欧洲和北美也各有16亿吨。造成了南极上空的臭氧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减少了10%。2000年,臭氧层空洞的最大面积已达到2.8万平方公里。太空射线通过空洞直接照射到地球上造成了南极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患皮肤癌的人数大量增加。
2.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3.水源污染形势严峻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有一半的河流被严重污染,有11亿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80个国家,其人口占全球的40%,严重缺水。据统计,全球有四分之一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七分之一的死亡仅仅是由于没有干净的饮水和卫生设施造成的。海洋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不到60公里的地区,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甚至旅游发展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有三分之一的鱼类因为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已经灭绝。
4.耕地减少,土地沙化严重
由于30年来全球人口增长了22亿,人类活动范围急剧扩大,全球已有15%的土地退化,其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墨西哥的领土总和。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可灌溉土地被荒废。非洲和亚洲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每年1%的速度毁灭,这也导致大量鸟类和动物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
5.森林草地的减少,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和质量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生态系统较强的天然林和防护林的面积有所减少,草地面积持续。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每年流失土壤的总量达到50多亿吨,相当于1000万亩土地被土地剥走了1厘米厚的表土。而据科学研究,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100-400年。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几乎等于全国一年化肥产量。过去50年,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的耕地达4050万亩,对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对环境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失衡问题是几百年来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密不可分的,结合历史与现代等因素来分析,造成环境失衡问题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1.生活规模的扩大与环境承载力有限性的矛盾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停地向自然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气物大量增加。同时有由于人对于环境和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2.对资源需求的扩大与不合理利用的矛盾
非再生资源面临耗竭。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巨大,由于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显著增加,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物非可更新资源,其利用率仍然很低,循环利用水平不高,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代替,使用的寿命短,正迅速耗竭。
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难以自然净化。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特别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但是事实正好相反,但是广大的贫困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人口的膨胀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不断增加,死亡率不断减少,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趋势,由此以来,对资源的需求率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另一方面资源又呈现出相对短缺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在资源利用上的供小于求。同时,随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失衡、恶化问题。
4.政府政策的误导
在环境失衡问题上,政府政策导向的错误,造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的缺陷。由于旧的发展观念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只追求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不重视环境保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监管能力、考核体系不适应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污染治理市场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三、生态伦理新思维是根治环境失衡的关键
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失衡问题,只有采用生态伦理的新思维方式来治理环境失衡问题,才能开拓新视野,采取新方法,彻底根治环境失衡问题。
1.生态伦理新思维的涵义
生态伦理新思维是指人们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规律,提升为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把生态伦理的规律上升为一种自觉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来指导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关系。
生态伦理思维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科学思维方法。“生态伦理”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生态式的,要把生态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首要特征就是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拓展到整个自然界,研究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2.生态伦理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生态伦理新思维是建立在后现代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思维方式,是立足于人类与其它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生存状态的思想方法。
生态伦理新思维的基本原则是多元思考和和谐共存。多元思考是指从植物、其它动物、人类以及三者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四个纬度思考问题,打破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思维。
3.实现生态伦理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具体实施:
第一,转变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旧思想,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控制企业环境指标。解决生态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做好产业引导,把产业发展引导到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上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加大生态效益型产业比重,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第三,加强政府的环境立法和保护环境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第四,加强规划,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平衡。国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提高民众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把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加强对民众的引导,一方面要使生态观念根植于民众,使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以生态眼光、生态要求来指导各项工作。我们应根据生态文化的要求,重新认识主体性的内涵,建构生态主体论,发挥主体协调人—社会—自然关系的作用,使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新世纪生态危机的警钟时时在耳边响起,共同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无论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有义务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2004,(3):40-41,56.
〔2〕唐孝炎.绿色奥运与大气环境〔J〕.科学中国人,2006,(12).
〔3〕方盛举,李韬. 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2003,(3):25-27.
关键词: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困境;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111—04
一、中国生态移民实践
生态移民是中国政府为解决生态恶化、消除区域性贫困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由于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化等原因产生过“生态难民”。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仅有20多年历史,而其作为改善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加以实施则开始于近10年。
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移民与“异地扶贫”相伴而生。1982年,宁夏南部山区因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导致当地农牧民无法保障正常生产生活,被国家评定为“特困地区”。在国家主导下被迁往外地居住,实施了“吊庄移民”。这一以扶贫为目标的移民政策,自1980年中后期引入到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如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等进行区域性综合扶贫开发。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从1994---2000年,用8年时间解决7 0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异地扶贫开发也随之推进,中国大部分省区都进行了以反贫困和保护生态为目标的异地扶贫搬迁试点,重点包括宁夏、内蒙古、云南、贵州等民族省区。2000年,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开始了中国大规模生态移民。中国于2003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中,第一次提出了“鼓励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实施生态移民,并对生态移民农牧户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助”,此后生态移民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大规模实施。2010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二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建议》中,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移民作为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而实施的区域生态政策之一。
近几年,实施生态移民作为中国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区域性贫困的区域政策已初见成效。据国务院西部办资料显示,中国需要实施生态移民的人口约有700万,截至2005年已有70万人实施了生态移民。
中国牧区有40亿亩草原区,实施生态移民30万牧民。例如,内蒙古有13亿亩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区,1998年第一期生态移民工程是为减轻阴山北麓生态脆弱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001年锡林郭勒盟实施名为“围封转移”的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2002年,阿拉善开始实施名为“收缩转移”的生态移民工程。2002年,鄂托克旗实施名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2008年投资1300万元用于移民扩镇工程建设。
二、中国牧区生态移民特点
生态移民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调整。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广义是指与生态问题有关的移民,统称为生态移民,类似国际上常见的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狭义生态移民是指在中国特有环境政策下,为保护某个区域特殊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生态得以修复而进行的移民搬迁活动,往往由政府组织实施。从移民分类看,牧区生态移民是政府主导性的“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其主要目标是为保护某个区域特殊生态或让某个区域生态得以修复,并减少牧区牧民贫困。中国牧区生态移民一般强调“群众自愿,政府主导”,但多数地区则是“牧民自愿情况下的被动选择”,搬迁牧民对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
牧区生态移民并非是简单的人口流动,它既包含着传统游牧社会向城镇定居社会机体演化的浓缩过程,同时还其涉及牧区生产方式、牧民生活方式激烈变革等深层次问题。移民搬迁及与相伴随的城镇化过程,已经对牧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结构、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影响,特别是牧民搬迁后短期内后续生计问题,文化如何融入城镇问题,移民生产生活方式适应问题以及心理压力问题等。
牧区生态移民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和经济行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问题,牧区文化本身存在着重要的生态意义,环境恶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消失。例如,调查中发现,内蒙古有些移民村落,搬迁后建起了许多“奶牛村”,这是牧民搬迁后被迫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所作的适应和变化。当牧民由游牧草原迁往搬迁地后,出于生存需要,不得不改变原有传统的放牧方式,转而饲养肉牲畜。且在与外部交往过程中,不断接受和适应外部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内核生计方式与自然环境存在着最密切相关关系,不同的生态环境会有不同的文化生计方式与之相适应。生态环境作为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的变化必将触及生计方式乃至整个文化体系的变迁。就某种程度而言,生态环境是文化的“根”。蒙古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根”就是草原生态系统。从这个“根”中生发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蒙藏文化。所以在草原牧区进行生态移民关系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承问题。如何在生态保护和减缓牧民贫困“两难”中实现双赢,关系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牧区生态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移民后续生计难以为继,潜在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客观而言,生态移民搬迁后,牧民在子女上学,住房,就医,交通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在有些移民社区中,也存在着移民总体生活水平下降状况。据课题组2011年7--8月和2012年7月分别对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及青海格尔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等近千户移民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有关“移民搬迁前后生活水平比较”时,只有近40%被调查户回答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其余回答“生活水平下降了”或“生活水平没有什么变化”。很多牧民原本对搬迁到城镇后生活寄予厚望,但搬迁后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些许失望。实施草场禁牧后,国家对移民每年每户生活补助为5000—8000元,而牧民的膳食结构以肉食为主,搬迁后饮食支出费用加大,加之水、电、燃料、穿、交通、宗教活动等支出,在后续产业没有妥善解决情况下,基本依靠补助过日子,加之物价上涨,补贴标准就显得较低,致使移民生活水平下降。以海南州同德县果洛新村为例,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于饲料粮补助款及从事虫草采挖、种养殖业、民族工艺服饰加工以及服务业。
从总体情况看,移民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人数较多,而从事固定工作的人较少,故收入起伏较大,且从事的都是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报酬较低,因而移民收人较低。同时,搬迁后70%以上牧民由于无工作,一些移民村里正在形成新的“贫困群体”,导致移民社区不稳定。例如,长江源移民搬迁户中大多为“少畜户”和“绝畜户”,这部分人搬迁前已属于较为贫困牧民,居住分散,在牧区时贫困户基本以靠亲友帮助渡过难关。搬迁后,大部分贫困户集中居住于移民村,牧民正常生活所需要的奶、肉、燃料等主要物品均需从市场购买,加之远离牧区,亲友邻里的相互帮助较搬迁前变得困难。这部分人闲下来后无所事事,酗酒和偷盗现象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某些承诺没有完全兑现,致使一些移民搬到新家后感到失望,对政府不满和怨恨增加。如,移民住房质量达不到建筑标准,移民补助款不能按时发放,有的移民村在水、电、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方面不能正常使用,缺乏宗教活动点等。
此外,由于国家下拨资金不足,地方的资金匹配能力有限,后续产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来源,发展速度缓慢。虽然三大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的状态,客观上无法给予搬迁的生态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工资收入,也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移民的生计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二)移民适应城镇生活能力较差,回迁现象时有发生
牧区生态移民有回迁现象。移民回迁是指移民从迁入地又返回到原居地(迁入地)生活的一种继发性迁移。对于移民回迁现象,学界认为,牧区移民特别是为少数民族移民,面临着迁入地生产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原有聚居区的分散,大多数牧民思乡情结重,怀念原有的生活环境,角色转化困难、心理压力大、归属感和认同感缺乏,加之移民搬迁前后经济收人差异、迁入地和迁出地区域文化差异、社会关系重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等。不仅如此,我们认为,移民后续生计难以保障、移民对迁入地文化难以适应等应该是根本原因。草原是牧民的根,牧民对于草原的故土情结,使牧民迁入城镇后缺乏归属感。所以有的牧民由于在城镇难以生活,把政府提供的房屋出租或出售,返回牧区给亲戚朋友帮工放牧,或寻找新的生计出路。移民返迁不仅加大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而且造成迁入地移民村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
(三)移民身份确认不甚明确,管理难度较大
调查中发现,许多移民搬迁后对自己属于何种身份不清楚,有的移民认为自己即不是牧民(没有草场,已经上缴国家),不是农民(没有土地,大多也不会种地),不是城里人(没有城镇户口,移民的户口还在原籍牧区),也不是工人和干部(没有工作)。有的移民甚至认为自己是社会“边缘中的边缘”人,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跨地州移民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管理、学校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都与当地存在一些矛盾和隔阂。
以昆仑民族文化村为例,该村2006年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搬到格尔木市,这些长期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来到新的陌生环境中,有许多人对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尤其对城镇使用煤气灶却难以掌控,还有电灯不亮、水管裂漏、暖气不热、下水道堵塞、老人生病、孩子入学、成人就业等诸多问题,需要有人指导和帮助。昆仑民族文化村管委会主任南夏告诉我们,刚搬到格尔木时,管委会招聘了大量志愿者,给移民上课培训,教他们简单的汉语会话及生活常识,如:如何分辨男女厕所、安全使用煤气灶、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给老人看病和求医问药、如何合理购物、安全穿越马路、如何使用暖气炉等。村管委会干部们还要对这些移民进行生存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为移民寻找就业机会,建立手工作坊,为产品寻找出路,为孩子们上学能够安全过马路,跑遍相关部门,修建过街天桥等。一位管委会干部讲,这些藏族移民都是诚实质朴的老实人,大都心地善良和不善虚饰,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也没什么生存技能,在外出务工中,常被工头欺压和拖欠工钱,往往被人利用之后而一无所有,在多次被误解、利用和“暗算”后,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有些人甚至放弃外出务工,仅靠政府发放生活补助过日子。
(四)生态移民的现状与国家既定目标存有一定差距
国家生态移民政策初衷非常好,即希望通过生态移民解决生态恢复和扶贫。通过把生态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出来以解决生态恢复问题,而把这些迁移出来的贫困牧民集中于城镇移民村定居,在政府引导和帮助下转产到第二、第三产业,以解决贫困问题。但调查中发现,解决生态问题的政策目标在实际移民过程中被慢慢淡化了。搬迁后牧民在城镇中由于工作技能、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原因,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大部分移民搬迁后总体生活水平有下降趋势。这样,解决贫困问题的政策目标也就不能圆满达成。
从环境角度看,有两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移民搬迁后,禁牧草场管护难度大,达不到恢复环境的初衷;二是迁入地的选择缺乏系统、缜密的实证研究,导致新的生态破坏。有些移民工程在对迁入地选择方面,由于事先缺乏系统、缜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移民对迁入地造成生态破坏,可能会产生“二次移民”,与最初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目标背道而驰。例如,内蒙古鄂托克旗,采取将分散农牧民集中起来从事种植业或城镇化的方式进行生态移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过量集中的移民进行地下水开采必然会产生新的生态危机。因此,对生态移民工程而言,在迁入地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和长远规划,以保障生态移民生态效益的长远性和有效性。
四、中国牧区生态移民的出路与政策导向
(一)解决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出路的路径’
面对牧区生态移民困境,必须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保护机制”。国家需要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上加大对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区的支持力度。一是就国家层面而言: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少数民族生存发展需要,设立牧区生态移民专项基金或牧区生态扶贫补偿基金,国家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同时积极向社会广泛招商筹集资金;为保障牧区移民的后续生产生活,国家可向移民提供小额贷款,延长偿还期限;在牧民搬迁后适应期内,适当减免各项税费,减轻移民生活负担。二是就区域层面而言:中部及东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受益者,也要对西部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和援助,如向东部地区征收生态税,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援助。也可在东、中部与西部省份之间建立起生态环境对口支援渠道,加强环保事业、移民安置等方面合作。三是就牧区层面而言:建立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广泛动员一切力量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在资金使用上,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挪用、侵吞移民款项行为发生。由于西部牧区移民量大而面广,对于资金缺乏、移民人数多的牧区,可以实行分批搬迁,先试点,后推广,先年轻人后老年人的分批转移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对资金使用状况,应分阶段进行系统、全面评估,保障资金投入有效性。
(二)解决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出路的政策导向
1 新的移民计划要审慎评估
各级政府要对新的移民计划慎重决策,对牧区生态移民的复杂性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传承问题应有足够研究和考虑,切不可搞“一刀切”,即为项目而移民。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当地牧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让牧民积极参与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表达、监测和行动上来。
中国牧区面广,时空跨度较大,移民的后续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因此,在确定迁入地和迁出地时,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全面长远的评估。对迁出地,迁移前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考察,评估移民的必要性,即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是否已经恶化到不得不实施生态移民地步,移民后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改善。移民要以群众自愿为前提,在不得不移民状况下,对有些安于现状、具有较深故土情节的牧民,政府应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对牧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满足。对于迁入地,需要对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论证接受移民的可行性,即接受移民后是否会产生新的生态恶化与“二次生态移民”现象,移民在迁入地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确定接受移民后,政府应合理规划移民时空跨度,迁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与移民的搬迁,资金的投入范围不仅包括建房、修路、通水等基本生活设施,还应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考虑到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后增收缓慢、生活成本增加等实际,必要的技能培训、生产生活信贷等也在移民规划中考虑。
2 充分尊重牧区传统,培训移民成为当地环境的守卫者
中国草原牧区,传统的牧区生活方式,特别是宗教文化传统与环境是相当和谐的,如藏传佛教提倡尊重生命和自然,其“神山圣湖”的教义与现代环保理念高度契合。从目前牧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挑战看,最理想的模式是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当地牧民的意愿和民族文化传统,让当地牧民积极参与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表达、监测和行动上来。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人文环境为代价,否则就会得此失彼,而失去了环保的意义。
3 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到牧区移民的宗教需求
以格尔木和海南州同德县为例,在入户调查中发现,牧民普遍反映宗教活动设施不足或缺乏。因为藏区传统上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山与供施的寺院、活佛及天葬台。所以移民定居社区的选择、安排要尽可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照顾到牧民传统的神山、寺院、供施的活佛等因素。部落、宗教等因素有时会影响到移民定居社区的日常管理。
引言
堤防工程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防汛,但是也不能忽略其生态功能,以生态修复为重点的堤防建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国以来我国逐步修建了一些堤防工程,但数量很少,建造标准普遍偏低。1998年大洪水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堤防建设的新。现阶段我国已建海堤13718km,其中全国重点海堤项目为8367km,已有5246km达标。迄今为止,全国累计保护耕地4386.7万hm2,保护人口超过6亿人。总体来说,堤防工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保障国计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已修建的堤防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手段、理念设计的,大多以防洪为主要目的,对工程建设的生态问题考虑不足,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自身的需求,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弱化,损害人们的长远利益。
1生态堤防建设存在的问题
堤防工程是维持水陆两大生态系统生态流流动的重要通道。但是为满足经济和社会效益,现阶段我国的堤防建设大多采用浆砌石垂直断面型式河堤或人工混凝土河堤,这种河堤仅注重泄洪排水,忽视堤内外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忽视河流与岸上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导致在堤防建设中面临种种问题。
1.1对天然河道“裁弯取直”
天然形成的河道宽窄深浅不一,河流蜿蜒曲折,分布并无具体规则。传统的堤防工程,堤线布置强调单一平直,单纯注重“裁弯取直”,使得河道的形态及河道断面都渐渐失去了天然的、蜿蜒曲折的不规则形态,逐步呈现直线化,浅滩、深潭不复存在,使水生物失去了回水栖息带,对水生生物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2对岸坡进行硬质化处理、护岸处理不当
岸坡防护工程修建的好坏与否与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因为岸坡等水陆过渡地带是水生动物的繁衍和栖息地带,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现阶段,堤防岸坡的处理偏向于采用硬质化处理方法,也即采用大片的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护坡,该手段忽视不仅忽视了生态的防护措施,而且阻碍了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生态流的通道,减低了水资源的自身的循环系统,使水质下降。
1.3片面追求保护面积的最大化
现阶段,我国的堤防建设以片面追求保护面积的最大化为原则,即以堤线紧靠岸坡坡顶布置为主、堤防体型及岸坡都呈规则的放坡斜面或直立面、岸坡坡脚附近的河床,无论是深潭还是浅滩也基本都被填平,使整体河道呈现出规则的矩形或组合梯形,该种设计理念即通过改变天然河道的体型,使其失去不规则的形态来破坏了水生生物等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1.4对料场及弃渣场处理过于简单
堤防建设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和破坏:即施工时对料场、弃渣场的处理过于简单;施工后,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随处乱放,未能及时恢复到施工前的状态,道路边坡等也不能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导致水土流失,河床淤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2解决堤防工程生态问题的对策
现阶段,我国的堤防工程存在种种问题,如要彻底解决,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保障,更需要重视的是生态堤防的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
2.1堤线的布置
堤防建设中,堤线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维持天然河道的蜿蜒弯曲形态和分汊散乱状态,而且设计过程中,还要确保堤防的走向与天然河道的形态吻合,避免“裁弯取直”等问题的出现。此外,为保证堤防有足够的行洪断面、维持堤身的稳定,可以使堤线与岸坡坡顶保持距离,不宜紧靠岸坡坡顶布置堤线,避免河道渠化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2堤型的选择
堤防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堤型的选择。一般来说,堤型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工程质量安全,还要根据周围环境因素,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筑堤的材料应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的材料。同时建筑过程中,尽量避免大量的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堤型,因为该类堤型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不利于堤内外空气的交换。在个别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生态环保的土堤堤型,以促进堤坡的绿化及内外生态环境的协调。
2.3岸坡防护,加强“软硬结合处理措施”
岸坡的防护与整个生态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岸坡防护过于强调“硬处理方法”,较少考虑“软处理方法”也即生物防护方法,这种片面强调“硬处理措施”的方法容易导致河道渠化和岸坡植被破坏。因此,加强软处理措施,并且促进软硬措施相结合至关重要。促进软硬措施相结合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建筑过程中尽量减少干砌石、浆砌石及混凝土护坡的使用量,适当增加植物护坡的数量,即可以在坡面种植适宜的、防洪防冲的植物(如香根草等)以达到固坡、绿化岸坡的目的;第二,要保护岸坡坡脚附近的深潭和浅滩,因为它们是河床多样化的体现,可促进水陆两大生态系统的和谐。
2.4减小施工场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场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料场和弃渣场缺乏统一规划、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三废”污染等。其中料场和弃渣场缺乏统一规划是现阶段堤防建设中面临的最普遍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等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其深化监管机制,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料场和弃渣场都能投入使用,而且项目竣工后设专人对料场和弃渣场进行生态修复;避免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的方法是可以在施工道路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修复排水设施、增加植被面积等;“三废”污染主要指水体的污染,由于堤防建设施工主要是近水或在水中作业,施工产生的废水一般不经过滤,直接排人水中,这就造成了水体的污染,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施工和建筑单位的环保意识,设置专门的澄清池,对废水进行过滤后再排入水中。只有这样,才能减小施工场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总结经验,修复已建堤防的生态环境由于认识和技术的局限,目前我国已修建的一些堤防工程仍面临种种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所以,在堤防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尽可能的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如通过栽种植物、增加植被面积等方法以修复已建堤防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总之,修复已建堤防周边的生态环境要以“修”复为主,尽量保护河岸原有的植被。#p#分页标题#e#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水利;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184-01
目前环境问题逐渐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全球气候开始逐渐变暖、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成为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区别,在生态水利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对生态水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重视问题进行探讨,把外界环境影响对水利工程造成减少到最低,从根本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带动现代化国家的文明建设,我国水利建设也在满足着人们对供水、防洪抗洪、水利供电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对水体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影响。水利工程不合理的设计会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使河流水体本身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原本充满生机的水系统也遭受了破坏。
(一)地域性差异导致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地域性差异,生态水利工程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实际构建标准,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成果和经验非常少,并且也不是很完善,这和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研究过少有着直接关系,水利工程既要能够抵御洪水、风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要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另外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实际操作标准,确保符合生态修复的耐久性。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才匮乏
生态水利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结合体,生态水利工程不但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的发展规律。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求生态水利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大量的工程设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学科,具有综合知识和生态工程设计常识,设计人员的设计知识相对匮乏、可以参考的工程设计项目有限。另外缺乏水利工程设计经验,使水利工程设计达不到生态标准或者生态效益不明显,导致了水利工程设计水平得不到切实提高。
(三)生态水利工程和原有水利工程协调运作不及时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要以生态水利系统进行正常运行为原则。在一个系统流域内,新的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要在原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造,生态水利设施的建立参考原有水利设施,使原有的水利设施和生态水利设施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和传统水利工程相比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服务功能的不同,这就可能造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使原有的水利设施失去服务功能,还会使原有的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发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使传统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结合在一起,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进行调整。因此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和传统水利工程设施的协调,是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缺少维系生态平衡的意识
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我国进入研究很晚,造成了生态科技难以融入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科技人员和水利工程构建人员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现今很多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时缺乏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虑的不全面、不规范,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生态水利研究工作相对落后。
(五)观测和监测资料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水的生态节能设计要进行适当的观察和研究,现今环境监测站的建立和观察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如运行的水文监测站点都是按照传统的水文观测设计的,如对重要的河流、湿地进行保护,缺乏适应的水文观测点,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河流湿地等因素。
二、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水利工程实现生态化设计要体现一种自然性、可持续性和社会性和生态理念,作为造福人类服务的水利系统,也要注重于经济性,下面就对生态水利设计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研究并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等相关的技术流程,有助于生态水利系统功能的发挥。编制生态水利工程的技术流程和实施规范是十分迫切的,虽然目前为止水利工程实践案例不是很多,还没有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多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内容,对传统的水利工程的技术规程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指导水利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
(二)加快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培养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很重要的,要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放在战略性位置,并且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常识和原理,积累生态工程设计经验,这是当今社会对生态水利设计师提出的要求,也是设计人员要注意的素质,所以在生态水利设计过程中,要加强人才的建设,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对设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要建立奖励机制,使优秀的设计人员得到更多的进修机会。加强生态水利人员的培育,以满足时代对水利工程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三)建立完善和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的评价体系
逐步改变传统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模式,有效的提高生态工程的效益和作用。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的管理部门也要将建设资金下放到经济小甚至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中。
(2)积极采取生态系统的服务评价功能,完善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争取为水利施工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补充和完善生态水文的检测项目
目前我国生态水文监测站点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所以生态监测不仅要体现在增加相应的生态监测站点,并且还要增加生态监测内容,对生态监测内容进行补充和监测。基于生态建设系统的组织规律的设计可以得到生态水利设计的方法和参考数据,为我国生态水利建设提供支持,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考虑到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要从生态设计结构出发,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找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综合方法,在进行生态系统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文修复的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环境和周围水系统之间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注重对建设材料和设施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建设工程本身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好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设计。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依赖于河流的生态结构,保证实现安全完整的生态流域。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所以水利工程设计要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努力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12(12).
[2] 刘正茂,赵艳波,崔玉玲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12(2).
[3] 顾度晓.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步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2).
一、生态伦理学产生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和现实价值问题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的伦理学,其具体内涵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历史时期存有差异,比如中华文化中的儒家伦理与西方文明中的古希腊伦理、基督教伦理有着重大不同,即使同属西方文明,古希腊伦理与基督教伦理也有一定差异。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演变中,伦理学大都囿于人与人的关系,局限在人对人的行为法则与规范惯例。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宰地位愈益增强,人的物质生活愈加丰裕,而此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大幅度、大规模的逆向变化。从根本上讲,人类生存景况的巨大改变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扭转,始于人对自然态度的彻底改变。在当今世界的一系列紧张关系中,尤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引人注目,且已直接影响和危及到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需要尽快破解的紧迫课题。
哲学诞生之时就是一门古老的、以认识世界之存在本源为基本取向的形而上学问,把目光锁定在自然本身是当然之举。各个文明地的哲学都对包括人类以及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来龙去脉进行着极具时代和地域文明特色的认知,对有关人与自然之关系也有意无意给出了深具各自文化意蕴的解说,但被纳入实践哲学范畴的只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伦理道德的规范、原则只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具体规定,这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传统中即可得到有力确证。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技术手段被过分夸大运用后的警醒,更昭示出对导致结果发生之内在思想根源的反思和批判,在历史与逻辑的意义提出了如下问题:第一、何样观念传统指导着人们的实践行为,使其面对自然而无所畏惧、肆意掠夺而毫无顾忌、随意践踏而不知收敛?第二、人的道德约束与伦理法则是否仅限于属人的范围,人是否对人和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第三、生存于世的权利是否仅为人所有,其它自然存在物焉只是满足人需求的实用工具。
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明显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异化,根源却是近现代以后人类认识上的偏差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扭曲,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世界观、文明观出问题的表现,更明确地说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文明观、世界观存有的缺陷,即西方古希腊柏拉图以来所形成的哲学理念传统是问题发生的重要思想根源。古希腊哲学在普罗太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之时就发生了问题转向,人事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苏格拉底对“善”所投入的毕生精力在思想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使后来的柏拉图在沿袭这个传统的同时,对人、特别是对人的理性给予了至高的地位确定。这种观点在后来的西方近代哲学家的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绝对无上,这种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思维其实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给予了地位与作用的空前强调,这应该被视作重视乃至夸大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本思想渊源,结果就是人类对自身创造和支配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崇拜和自信,“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现代工业化推进的最强大动力。人对自然界支配与统治的能力在世界观的意义上得到了勿容置疑的确认,“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日益稳固。人类这样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在大幅度地推进人类生产技术水平、增大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已经且将继续遭受着自然力量的惩罚与报复,人类正在吞下自己狂妄行为的巨大苦果。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阻止、延缓自然环境的逆转速度等紧迫任务迫使人类不能不对导致困境出现的技术、政策以及各种不当行为进行深入、彻底的检讨和反思,问题的关键必然指向引发此类后果的深层次的、支配和引导人们如此行动的思想文化根源,最终聚焦于构成相关文化底蕴的哲学世界观与价值观视域。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重新解读人在现实生存中必然要应对的各种关系,自觉而又合理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纳入到伦理道德的范畴,在新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具体而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成为人类历史与思想逻辑的必然走向。
从学科自身的演变轨迹看,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日渐式微是生态伦理学兴起的理论背景,问题的发生源于传统伦理学自身的不足与缺陷。首先,传统伦理学的道德设定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本视域,其典型表现就是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且在两者之间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另在西方传统思想中,科学与伦理学是不可通约的。科学讲求实然性,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属性和规律的事实性真理性判断,对自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自然客体仅只是为人而存在的工具,对自然环境问题的任何涉及都只有事实的意义,而没有价值的余地。传统思想中伦理学所依据的价值判断仅属人的范畴,只在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视界下。只有对人才能培育、养成承担各类重责的自律,自然之任何物象是不具备这种禀赋和能力的。所以,在传统伦理学那里作为科学的事实判断与作为伦理学的价值判断是不能加以混淆的。
其次,西方传统伦理学大都以所谓不证自明的公理作为道德原则的逻辑起点,使大多数的道德要求和伦理规范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缺乏或是充分实践经验检验、或是严密逻辑论证的致命缺陷。比如,传统的目的论把人生的目的确定为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幸福是所有追求的终极目的,把“善”作为幸福达成的最高境界。但是,幸福为什么会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人一定会追求“至善”吗?在他们看来认为这些问题是无须讨论的;而义务论则认为人的义务是从道德律来的,而道德律反映在每个人的良心之内,这同样是自明的道理。但人是不是都有良心?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良心?对这些问题义务论也没有继续做更深入的考察;同样,功利论则把人性假定为人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功利就成为善良价值的来源,但是,人为什么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什么不能毁灭自己的利益?功利论认为相反的假定是匪夷所思的。诸如此类的观点在今天这样一个事事讲求明白无误和充足理由的时代是很难说服人的。而且这些论点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都以假设作为下一步规范设定的起点,必
然出现大前提过于不确定导致逻辑和事实结论都靠不住的问题。虽然对人的主体行为不可能像科学那样作出明确而准确的断定,但也不能过于依赖主观臆断。此外,这其中也同时反映出思想方法的缺陷:西方的传统道德伦理往往都是以道德的形而上学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的,这种思路说白了就是把理想的人性当作现实的人性,把理想的人格幻化为现实的人格,忽略、忽视了现实的、社会的人的存在的复杂性与可变性,不曾看到具体社会关系、利益寻求和价值取向对人的行为选择的影响与制约,说到底还是唯心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
二、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普遍意义与从传统伦理学到现代伦理学的转向问题
首先,需要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生态伦理道德观的确立问题。生态伦理是实践哲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从目前看,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时间较早、水平较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正如同生态问题已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些地区或国家、已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性问题一样,生态伦理思想的确立同样也不是只适于西方世界,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作为生态伦理道德的哲学基本理念也应具有普遍意义,必然包含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原则与规范。之所以要强调和明确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很有市场和影响力的道德相对主义。就目前世界文化的总体倾向看,道德相对主义是对构建对世界各地人群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态伦理规范的最大挑战和威胁。
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科学方法的影响和工业都市社会的发展是使各种东西失去信仰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道德相对主义产生的方法论原因。同时,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使之作为普遍伦理的幻想彻底破灭,代之而起的是对多元的道德价值的容忍和逐步认同,其后果是在社会意义上挑战了传统道德的权威,使信仰的根基发生了根本性动摇。道德相对主义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学家对文化多元论的尊崇。持道德相对主义的人类学家特别强调要努力尊重不同文化里长期流传下来的习惯、习俗,而且坚持对不同道德准则、社会习俗采取价值中立态度。从坚持人类文明多种起源、文化多元发展的立场以及反对盲目崇拜权威、提倡科学研究、勇敢追求真理等意义上讲,相对主义有其一定合理性,也是其生存力强盛的关键理由。但是,道德相对主义(包括其它各种相对主义)的根本性不足或缺陷,就是过于强调和坚持文化与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差异性,甚至否认它们彼此之间应该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属于人类共同具有的、关乎人类共同走向和命运的内容。这种观点或看法不仅与大量的客观事实并不相符,而且关键是几乎抹杀了共建人类生态道德伦理体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这对于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保护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不利。在今天这个开放远大于封闭的世界,具有人类共同特点的生活实践形式需要人们选择事关人类共同前途和命运的最佳生存路径,比如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恶化与自然资源接近枯竭的现实,使全世界的人们因之有了共同的话题,也为人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念提出了明确而共同的任务。于此,生态伦理学乃至全部应用伦理学要想最终成为人类因共同问题而达成的共识,必须先要从根基上确立共同持有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
其次,是否存在着从传统伦理学向现代伦理学的转向问题。对此以美国哲学家H.罗尔斯顿和W.F.弗兰克纳为代表形成了两股倾向: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的福利;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弗兰克纳则提出,对待当前的环境问题,传统伦理学“仍然是完美适用的”,不需要新的“生态伦理学”。可以看出弗兰克纳的观点仍然属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在本质上是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向外延伸,推及到自然中非人类的生物与事物的领域,对人之外的自然之物都给予道德关心和保护。这种观点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符合相当一些人的习惯信念,也迎合了这样一种观点:生态伦理学包括应用伦理学是以以往文化传承积淀下来的一般道德哲学为基础,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构成为生态伦理学乃至所有应用伦理应该从总体意义上加以遵循和依照的基本原理。很显然,这里的一般道德哲学就是指传统的西方伦理学。但是,我认为,这种论点存在很大问题。如所周知,传统伦理学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其思维方式奉行的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立场,在价值观上是把自然界作为人的利益与满足需要的工具而设定的,根本没有赋予自然事物任何的道德权利,所有关于自然事物的福利关怀也是本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所遭遇到的环境逆变危机而做出的不得已选择;而且一旦在人的现实利益与自然之物的维护保护发生对立的时候,仍是以人的具体利益作为取舍砝码,很少会真正顾及以后将会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观点从长远的人类延续看,其合理性非常有限。
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使西方伦理学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因为“环境伦理学对生命的尊重更进了一步,它要探讨是否可能存在非人类的义务对象”,“它试图一方面改造那种断定自然界的价值可随意获取的科学,另一方面要改造那种设想只有人类才考虑道德的伦理学”。H.罗尔斯顿的观点对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要全面考虑生态伦理学的构建问题,无论是生态伦理的道德哲学基础,还是构成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规范等诸多方面都属生态伦理学走向严谨、周密的基本任务,缺一不可。更明确地说,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同样存在着一个“体――用”结合问题。在中国的古老文明遭受到来自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的时候,满清末年的张之洞提出过“中体西用”的观点。他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准则都没什么问题,错是出在我们缺少西方列强的坚炮利器,如果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这种观点在事实上不能通行已无需多说,而且在逻辑上也站不住脚,严复当年的批评已经把话讲得很清楚了:中学有中学的体、中学的用,西学有西学的体、西学的用,把中学的体和西学的用结合在一起,无异于“牛体马用”。所以,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学需要从根本的理论与原则上对所有的问题加以梳理,能够清楚明白地阐述和论证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建立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内在关系;如何从道德的权利与义务上实现人类对地球所有自然之物的尊重与保护;如何在现实的实践中将人对自然的当前责任与长远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辩证统一;如何有效实现满足人类需要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一致等问题。
三、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层次构建与广泛汲取有益思想资源问题
首先,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应该有着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实用需要和审美
需求、现实的生存发展和高远的进步境界等的具体.区分。即在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和具体规范,特别是人与自然的伦理法则等问题的解决上应体现层次的划分和循序渐进的要求,应使人们在具体实践中从最简单、最直观的任务做起,逐步积累、渐渐提升,使生态伦理的实践真正切实可行,成为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约束自己行为的正确行动法则。比如,可以先在功利的意义上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让人们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自然环境不好了,人们连起码的生存家园都无法保证,更何谈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呢?进而让更多的人深切体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各类生命的继续存在是人类自身延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让人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人们必须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善待自然之各种事物。这应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低限度的关系法则。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说,对自然环境以及各类有机、无机存在物的保护不仅仅只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同时还映现出发自人的内心本性的向善要求,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高尚所在。自然之所有事物对人的意义不仅是物质需要的资源提供者,也是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外在对象,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
其次,生态伦理学的推进还需要从各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汲取大量有益的思想资源。从现实需要来看,生态伦理提出和研究的问题不仅属于西方社会,它已经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同面临和必须承担的紧迫任务,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逃避的现实命运,每一种文化都应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行动方案。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民族都需要做使生态伦理的现代共周取向与本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尤其是如何从具体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智慧中汲取丰富资源,使古老文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共同工作。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千年文明史和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尤其显得重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伦理学研究有两方面的重要思想资源急需作深入细致的梳理、整理工作:一是在儒、道、释的文化传统中,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出有关各家在生态伦理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规范等内容;二是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观念中发掘和整理有关生态伦理的丰富思想和行为约束。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沉淀和传承下来的许多很有价值的善待自然的思想,欧美许多思想家的观点和看法很有反证作用。比如,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小罗尔斯顿就曾经提出,“禅宗在尊重生命方面是值得钦佩的”,“禅宗懂得如何使万物广泛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自身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我们知道,罗尔斯顿是把生态伦理学看作是新的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从超越和跳出西方传统伦理学的缺陷和局限建构新的伦理学,其首要目的是要把尊重自然和生命的理念变成现代伦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新型关系,使人与人的道德诉求也渗透到人与自然之间。罗尔斯顿发现了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与伦理学中基本没有相关思想的明确表达,而在东方的思想传统特别是中国禅宗的生命解读中却有着与现代生态伦理追求十分契合的意愿诉求。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随处可见并贯穿于各自文化传承的始终,特别是在道家思想中俯仰可拾的生态伦理智慧更早已为西方许多思想家称道和倾慕。所以,作为中国自己生态俺理学的推进与发展绝不能绕开或忽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
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组成了中国社会色彩斑澜的生活风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传统。我国生态伦理学的构建与发展不能缺少对大量少数民族生活生态智慧的汲取。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着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和习惯法,其中的出发点、目的不尽相同,而且他们的哲学、宗教观点也很异于西方文化。但它的确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他们的这种伦理意识融汇于生产生活方式、图腾、神话之中,他们把自然作为文化诉求的对象和表达的内容,甚至把自然物尊为自然神,对其顶礼膜拜,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对待土地、森林、动物、植物等等自然事物的尊重与敬畏,这种态度往往是以习俗或习惯法的形式渗透在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统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最早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关于“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归结为一点:生态城市最终都是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焦作市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全国90多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大家熟知的“焦作现象”。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成功的转型是个良好的开端,更要坚定走生态化发展的模式,进行全面生态化改造,加快发展城市生态化,打造生态城市。与此同时,在转型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焦作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焦作现象”出现以来,焦作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尤其对焦作市经济的影响更大。其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社会就业;改善了环境;提升了经济地位,优化了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等。虽然整体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缓解了环境压力,但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问题制约焦作市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有待提高比重,第一产业同时也需要调优。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第一、三产业的比较劳动力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问题较突出;初加工工业以及以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仍较多,工业的附加值较低;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远低于全国24.9%的平均水平;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较低等。(2)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制约。焦作市目前仍靠传统模式的工业增加值仍占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万元GDP能耗高于全国及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仍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重开发轻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缓慢,难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3)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导致环境受到影响,再加上焦作市本身依托矿藏资源立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都严重威胁着环境;同时在发展旅游业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也不够。(4)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前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少,在城市转型后缺乏培养可持续发展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最终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口人才,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5)财政困难,社会压力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焦作市财政收入29.4亿元,支出52.4亿元,收支严重不平衡,在转型过程中政府承载的压力很大: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来帮助焦作市实现生态转型;另一方面又需要安置转型过程中的大量失业人员。
二、焦作市转型路径的选择及具体措施
尽管焦作市资源枯竭,但相对与我国人均资源贫乏的国情来说,焦作市能源矿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仍比较突出,未来焦作高能耗产业的比重仍较大,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化道路应当成为焦作市发展的主旋律。“焦作现象”的出现,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更加坚定了焦作市走生态城市的道路,为生态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条道路上焦作市政府也无形中做了指引,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但一直积极致力于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制定制度、下发文件、规划城市等措施来促进焦作市的生态发展。另外,通过近五年(2008-2012)的统计研究,焦作市也逐渐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等生态产业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塑造生态城市最终适合焦作未来的发展。为了保证焦作市在生态化道路上更好、更快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政府方面。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地区政府的管理机制、职能、方式和效率,是决定其经济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我国政府已经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向现代化管理思维,从增长型理念转向协调型,这样可以指引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的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在促进地区经济生态发展方面政府的经济、文化、社会保障职能尤为重要。具体在促进焦作市生态化发展,打造生态城市中政府可以作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经济职能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投入,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对以旅游资源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投入,给予政策倾斜;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支出,科学分配人员要素;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环境治理和改善的投入。(2)文化职能方面。政府的文化职能体现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倡导者以及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政策的制订者。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公众媒体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普及和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影响。定期开展关于生态建设的活动来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和生态城市的建设。(3)社会保障职能方面。社会保障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尤其在基本保障方面,关乎民生,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社会保障对生态化建设的影响的角度来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尤其是经济、生态立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在进行生态化建设方面要重视法律的约束作用。进行科学、生态立法,从法律的角度来约束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也应给予对生态化作出贡献的公民一定的鼓励措施。②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以增强环境治理透明度,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来促进生态经济的良好发展。政府应让公众及时了解生态化转型的进度,以适时调整策略。③科学合理安置失业人员,保障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生态建设做贡献。在焦作市转型过程中失业成为一大问题,失业问题关乎到整个的社会安定,只有合理解决失业这一问题才能谈经济建设,才能更进一步谈生态建设。所以,合理安排失业问题迫在眉睫,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借机调整劳动人口的结构,使之更好的促进生态化的发展。
2.产业方面。在以上研究焦作市产业状况中表明产业的有效转型升级转型对工业的成功转型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焦作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符合生态发展的长远要求,在产业方面需做出以下的调整:(1)调整产业结构比例。目前焦作市的产业结构比例还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标准,应该尽力调优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2)拓展产业链条。焦作市目前还是以主要的能源原材料为主,很少进行深加工,很少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产品比较单一,因此需要拓宽产业链条来全面增加经济值,更好的适应生态经济的发展。(3)以科技为主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是依赖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来改善原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入的模式,从而以最低的投入,最低的或者零污染来获取更高的产出。因此,在发展生态化城市的道路上科技的主导力量不可忽视。
3.企业方面。企业一直以来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在焦作市迈向生态发展的路上离不开企业方面做出的努力。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来促进焦作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具体如下:(1)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创新大范围来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企业中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必然因素,因此企业应加大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新的要素,积极推进生态高效发展的技术。(2)改变单一的生产方式,拓展其经营范围。企业如果固守成规、一味的单一生产、不努力开拓市场、拓展渠道的话很难长久维持下去,对生态发展更无带动作用。企业应依据自身的优劣势来客观地作出调整,这样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影响的城市的良好发展。(3)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内部调整,以优化整体结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企业应着力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兼并、重组等合适的选择,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结构调整也要重点重视高新技术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方面。
总体来说,焦作市以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生态产业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走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打造生态城市是正确的选择,也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转型成功后仍然存在不少影响其生态发展的因素,需要政府、产业、企业以及各个方面做出共同努力才能更快的走上生态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要求及焦作市实际的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的情况,生态之路应分为三个阶段实现:(1)到2015年,生态城市的各项指标尤其是环境环境方面的指标要达到60%以上,产业结构得到符合基本生态标准的优化。(2)到2020年,生态城市的各项指标达标率要在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应有明显的贡献,城市生态化有很好的发展。(3)到2030年生态城市的各项指标达标率100%,完成生态转型,实现生态发展模式。总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生态路径选择符合焦作的市情,但也需要经过阶段性的不断过渡才能最终成功实现。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