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时间:2023-01-07 18:5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教育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主导力量,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要给予幼儿启蒙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全面地培养幼儿教育人才,包括在专业课教育、心理学教育、普通话教育等等方面。职高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立,是国家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就提高职高《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以便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增加职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幼儿教育心理学;职高;课堂教学

1前言

职高学生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者的职能,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引导,让学生感受心理学知识的魅力。其次,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灵活教学,增加课堂的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兴趣,增加自身的职业素养,利于日后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良好发挥。

2从当下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着手,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对于职高学生的心理学的教育,首先,教师要从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形势着手,建立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后,在心理学教学时,要结合实际的幼儿园教学现状,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幼儿的心理产生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视频播放,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去幼儿园进行实习活动,让学生身历其境地去感受幼儿园的氛围,发现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1]。

3利用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利用情境教学等形式,把不同的教学实例和心理学知识进行结合,增添教学知识的多样性,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户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在观察视频的同时找出与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的信息,并进行总结和分组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包括,在视频中游玩时,幼儿摔倒了,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对于自尊心稍强的幼儿,教师要告诉学生要间接的进行引导和帮助。对于在游戏活动中胆小的幼儿,教师要注意鼓励幼儿,培养其勇敢的心理素质等等。这一系列的教学,利于增加职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利于职高学生日后在教育工作生涯中,良好地掌握幼儿的心理变化。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在合理化的引导后,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言和互动,建立自主的学习观念[2]。

4增强职业能力和素养,鼓励问答活动

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活动,要结合日后学生教育的实际应用出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过于重视成绩和形式,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尽管是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精髓,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幼儿的不同个性变化,对于心理学的教育活动,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进行幼儿园的实习活动,去幼儿园进行实际的调查,把心理学知识学与实际幼儿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当下幼儿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知识的实际应用性[3]。

5利用多媒体拓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增加教学的效果

职高心理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利用互联网、电脑、DVD等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增加了心理学教学活动的知识趣味性。由于心理学知识本身具有枯燥性,把心理学知识和多媒体的紧密结合,增添了知识讲解的形式,利于学生从多媒体课件上,对心理学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4]。例如,职高教师在讲授,大小班幼儿的不同情感发展阶段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找出幼儿不同阶段的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视频活动中总结出幼儿的行为变化和规律,进而与课本进行总结对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进行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课下进行网络信息的阅读,视频的观看,增加自身的心理学知识积累量,增加课堂学习效果。

6结论

职高心理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职高教师要建立合理化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情境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心理学教学效果最大化。

作者:王芸芸 单位: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

参考文献:

[1]焦方英.提高《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现代教育,2013,(5):49-50.

[2]王燕.试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技术世界,2014,(3):167-169.

第2篇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枯燥,理论性强

很多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都会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但是很多学生反映书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毕竟学生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去把握幼儿的心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顾一味地向学生去灌输这些理念、这些思想,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何谈将这些利用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况且书本理论性过强,比如在《学习与幼儿心理》一书中,对“条件刺激”等一系列的词语解释不详细,定义表达含糊不清,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反而会使得很多概念更加难懂。

(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幼儿教育心理学大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职学佼的学生多对舞蹈、关术等艺术万面感兴趣,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书本的内容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教师自身缺乏实际幼儿教育的经验,空有满腹的理论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专业学习能力。外加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本身就难懂枯燥,学生不会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经验不足都是目前这门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吸收效果差。

二、提高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时,教师可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好幼教工作。

(二)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设置与教材相关的课堂情境,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对教师来说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得不到提高。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以使其兴趣得以激发,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与领导、附近的幼儿园园长等商量,为学生提供一次到幼儿园中见习的机会。学生可采用旁听的方式在幼儿园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进行观摩与学习,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设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的激发是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主要力量。

(三)拓展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课堂教学内容难免有些是凌乱而小系统的,而幼儿教育的工作又是实用和具体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介绍。例如,在讲授注意力缺失与矫治中,感觉统合训练这一内容时,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者、研究内容、统合训练的方案,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无法用实物来演示统合训练中所需要的训练道具、使用方法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定格、慢放、重放等方式逐项播放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观地学到每一种训练道具的样式、使用方法及训练目的,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更加自观和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的同时配上视频演示和讲解,从而学生会形成清晰、具体、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做了更加完善的理论储备。

(四)鼓励学生发言,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其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往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主要是害怕回答错误而在老师、同学面前丢脸。教师需认识到这一点,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产生偏差的时候,教师可询问学生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否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使其自信心增强,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幼儿品德心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影响幼儿品德心理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并根据每一个因素各举一个例子。有些同学可能会回答环境因素,并举了一个家庭环境对幼儿品德思想产生影响的例子,但是别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认为环境因素中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学习环境、交友环境等。这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并对学生的善于思考给予表扬,使其自信心增强,这样就可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培养其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评价机制

第3篇

1、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2、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幼儿刺绣活动是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一种,是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刺绣,幼儿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能得到发展,专注力得到提高。幼儿还会因完成作品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此外,在绣图设计和选择以及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这说明手指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而刺绣活动正是以手指运动为特征的一项幼儿手工活动。

二、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

研究表明,大脑运动区的发展能够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每根手指的动作又都在刺激着大脑运动中枢的相应部位,进而促进这些部位的发育。大脑运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可以形成手脑互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幼儿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

我们知道,刺绣作品的表现力主要靠不同的针法和技法来体现的,而针法和技法要依靠手指对绣针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在练习的过程中,幼儿从开始的不熟练,甚至经常把针掉到地上,到后来的熟练运用绣针绣出精美的图案,动作越来越熟练,走针越来越准确,证明了幼儿对手部的控制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得到了促进。同时,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和发展。

三、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等。在这些记忆中,动作记忆的遗忘率最低。研究表明,3岁以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迅速发展。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5岁左右的幼儿会逐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6―7岁时,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比较明显。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说明,抽象逻辑思维是以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基础的。

在幼儿刺绣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幼儿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经历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体验创造和成功的乐趣。我们还注意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从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入手,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在此基础上,我们适时加以引导,使幼儿逐步学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等思维过程,对动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提炼归纳,使他们对动物的印象从具象到抽象,逐渐升华。然后,我们借助自制的拼图版,尽可能简练地拼出动物的形象,以此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样,绣图的设计和选择,也是一个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幼儿刺绣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十几种小动物的绣图,供幼儿自主选择。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在选择绣图的过程中并不是不假思索地随便拿一张就走,而是反复挑选,认真选择。幼儿在选择绣图时,记忆中的动物形象会被反复激活,并与我们提供的绣图做比对,这样才能最后选出自己认为与记忆中动物的形象特点最为吻合的绣图。这个绣图选择的过程,是幼儿由具象到抽象的反复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幼儿的记忆与思维能力发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绣法学习的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多次重复还形成了动作记忆,有利于促进幼儿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高

想象力的一般定义是: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决定了创造力。“已有形象”的积累是想象的基础和前提,但并非有了丰富的“已有形象”,就一定能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特别是幼儿的想象力,需要启发和引导。

在开展刺绣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对幼儿想象力的启发和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手指运动会――刺绣”活动中,我们以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标志作为创作对象,先把项目标志图发给孩子,然后组织孩子观看各类相关比赛的视频录像,讲解该项目的标志性动作和器械。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一个个抽象的项目标志,在孩子眼中变得鲜活起来,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想象再现比赛的画面了,并且有些孩子能够在想象中描述比赛的具体场景,幼儿的想象力就这样被“激活”了。

五、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认为,意志是确立目标、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额叶成熟较晚,因此幼儿难以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目标,要完成预期目标,往往需要老师、家长等提供的帮助。完成刺绣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起到培养人的坚韧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作用。

在开展幼儿刺绣活动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一些阶段性的展示交流环节。例如针法展示交流环节:组织幼儿拿着自己用新针法完成的作品,相互参观、展示、交流和评价。交流展示过程中,我们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样的环节对于幼儿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幼儿从表扬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形成了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从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感到些许的压力,这种轻微的压力,可以对幼儿产生激励作用,在克服压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刺绣活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每次这样的展示交流活动后,幼儿刺绣作品的质量都会得到提升,说明这种鼓励和激励作用是存在的。

通过开展刺绣活动,我们发现,幼儿的专注力、持久力、坚韧性和自制力都得到了提高。而坚韧性和自制力,正是良好意志品质的体现。

六、结语

实践表明,幼儿刺绣活动是一项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能够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由于水平所限,我们对于刺绣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用的认识仍然是片面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为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倾尽全力。

参考文献:

[1]张蕾.中国刺绣[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2]刘玉梅,陈丽.幼儿学绣花好处多[J].幼儿教育,1985 (Z1) .

[3]A・M・泽德尤西,何国华.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1985(1).

[4]景晓娟.0―6岁左右脑智力开发手指操[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5]张翠.刺绣针法大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7]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刘凤莲,宋洁.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9]吕金祥,刘世杰.想象力[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4.

[10](英)伯纳黛特?杜弗. 施煜文译.早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1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熟悉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熟悉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非凡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实。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续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闻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假如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闻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熟悉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熟悉。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非凡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定。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把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爱好,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定,7岁时主观性判定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定基本取代了客观判定(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定、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第6篇

维果斯基(1896-1934),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主要有《教育心理学》、《缺陷学》、《思维与语言》、《社会中的心智》,等等。

在短暂的一生中,维果斯基留下很多著作,但起初流传不广。其主要原因:一是他身处一个社会经济条件非常困苦的时代,当时苏维埃正经历革命、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法推动其理论的传播;二是维果斯基去世后,他的作品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被禁20年,他的学生与追随者不得不进入其他的研究领域或修正其原来的理论观点。1953年后,禁令解除,其作品开始传播,但受美苏两国冷战的影响,使接受维果斯基理论的美国学者受到皮亚杰和行为主义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学者们的排斥。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维果斯基的学术著作才开始翻译成英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学者开始热衷于维果斯基理论体系和观点的研究。该书是美国的两位学者L.E.Berk和A.Winster所整理的关于维果斯基社会互动理论的著作。由心理出版社1999年出版。

[内容精要]

该书共有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维果斯基的生平。第二章阐述了维果斯基关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取向,其主要观点包括:第一,人是他所在的社会和文化世界的产物,若想以此来了解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在其中发展的文化、社会。以及社会情境。幼儿文化发展的任何功能都出现了两次或两个层面的差异。一个出现在社会的层面。另一个出现在心理的层面。第二,语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语言是我们最原始的沟通及与别人心智互动的途径,语言是介于社会文化世界与个人心智功能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他把语言获得看成是孩子心智发展上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种假设的、动力的区域就是个体学习和发展产生的地方。第四,私语是幼儿自我规范的重要指导。儿童私语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用来跟别人沟通,而是为了自我规范的目的和自己沟通,或是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行动。

第三章介绍了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想象游戏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游戏中,孩子总是表现出超越他的一般年龄,超越他的每日行动:在游戏中儿童似乎比自己高出一个头。”为此,成人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孩子的游戏,以不同的距离策略鹰架儿童的学习。

第四章介绍了维果斯基关于严重行为问题的儿童研究。维果斯基认为,缺陷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按照定则来发展的。他们在某些方面有弱点,但在其他方面也有补偿的优点,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儿童的优点上。比如,有些缺陷儿童虽然不能运用口语来和他人交流,但是他们能用手语来表达、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手语可以刺激其语言与认知双方面的发展。

第五章介绍了维果斯基的理论和其他主要理论观点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学习引导发展,“在孩子的发展中。模仿与教导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带出人类心智品质特殊的地方,并引导孩子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指导只有在它超越发展之前才是最好的,然后它可以唤起并提及那些正在成熟过程中的,也就是存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功能。”他还提倡积极的孩子和积极环境的合作互动。发展是环境中经验的结果,孩子会在心智中转换他们的经验:个人发展的步调可以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维果斯基的这一观点与皮亚杰的观点是互补的。

第六章具体阐述了维果斯基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首先要有活动的场地,因实际情况来定团体教学的形式。但维果斯基建议最好的形式是小团体的探索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可以自发地互动,会产生沟通和冲突,并协调解决问题。幼儿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近“更有知识”的同伴,也有机会作为别人的“专家”资源。

第七章是作者对幼儿教育的展望,并指出幼教工作者可以借鉴维果斯基的理论,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鹰架儿童的学习。

[简要评价]

该书对维果斯基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作了详尽的介绍,L.E.Berk和A.Winsler两位学者还对维果斯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作了理论与实务的说明与验证。归纳起来,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1)注重社会文化对幼儿认知的影响,尤其是语言,作为社会的最原始工具,对幼儿初入社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并要求成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架;(3)认为私语是幼儿自我规范的雏形;(4)认为假象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指出对于有缺陷的幼儿,成人要用平常心对待,重在基于他们优点的教育而不是缺陷上的教育,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自我规范的方式。这些理论观点对丰富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例,《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承担起这样一些角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且不易解决的问题。维果斯基的这一理论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虽然维果斯基并没有提出“鹰架”这个名词,但是他的理论无不显示出适宜地为幼儿提供支架这一本质。

[名言选萃]

当静态评量的程序强调孩子先前获得的知识时,动态评量则寻找什么是孩子在支持下能做的事。

最近发展区定义了还没成熟,但是在成熟过程中的功能,这些功能也许明天会成熟,但目前是萌芽的状态,这些功能可以被叫做发展的“蓓蕾”或“花朵”,而不是发展的“果实”。

幼儿需要时间、空间和资源,来参与和原文内容的对话。

游戏为孩子创造了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孩子总是表现出超越他的一般年龄,超越他的每日行动;在游戏中儿童似乎比自己高出一个头。

儿童正如成人,学得最好的时候,是当他们与别人合作。并积极从事问题的解决时。

第7篇

幼教等级教师资格证需要取得二级甲等:总分100分要求87分及以上。

幼儿教师资格证是幼儿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幼儿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1、幼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

2、幼师资格证是幼儿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学教育类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幼师资格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是当今社会对幼儿老师最基本的要求。

(一)高尚的品德修养。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幼儿如何做人,做一个新时代所需要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首先教师本身要有高尚的品质、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感召幼儿、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学生精神文明和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正人先正己,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二)博大的胸怀,真诚的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必须具有博怀,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必备素养是热爱幼儿,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踩着自己的肩膀步入知识的殿堂,真诚的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感情上的共鸣必然引起行动上的共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博大精深的知识素质

幼儿老师同样要具有厚实、广博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育人教书才能游刃有余。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时代,知识更新和转化使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涉猎新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一要教书,二要育人。新时期的教师,要努力掌握中外幼儿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管理学等基本理论,了解其最高新研究成果,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能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扩大自己的教育科学知识,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经验进一步升华为理论。教师除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把视野放开,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教师还应组织各项活动,让幼儿增加见识,例如参观展览、观看电影、社会实践、科技制作等,从而使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教学能力。

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学要求,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内容,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目前相当多的幼儿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教师应经常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深度地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幼儿,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和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妥善、合理地处理幼儿中的突发事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妥善、合理地处理幼儿中的突发事件。

(二)创新能力。

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国家的繁荣与兴衰,都必须依靠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教育阶段抓起。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同时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要引导幼儿将聪明才智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来。为此,我们要保护好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活动,正确对待幼儿的质疑。营造追求真理、自由争辩的良好的幼儿教育活动氛围,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教研能力。

第10篇

构建阅读联想情境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很多汉字都可以演变为有趣的图画,并储存于幼儿的大脑之中。对幼儿在“语言”领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汉字,教师可以进行图画形式的艺术处理,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再引导幼儿凭借具体的形象利用右脑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快速提高幼儿的识字量,以帮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拥有更为有效、更加清晰的记忆。

在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相关的音乐或录音,以开启幼儿的联想空间,形成快速记忆的“闪卡”,使语言与图像形成有机链接。由于幼儿受自身认知能力与经验的限制,他们或许难以及时捕捉和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以及有关角色的心理变化。这就呼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用教师自身饱满的热情、朴实细腻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幼儿真正引领到阅读材料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让幼儿的情感随阅读材料中角色的变化而变化,以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

构建阅读愉悦情境

构建阅读愉悦情境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内容自制图文并茂的大图书,以便幼儿在开展自主游戏时会选择,让他们边看画面边朗诵或讲述。在这种愉悦轻松的环境氛围中,不但巩固了幼儿阅读的知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一位教师根据故事“红眼”自制的一本大图书,特别受幼儿青睐。每当阅读时间一到,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拿起大图书《红眼》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可谓百看不厌。他们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红眼”中的有关内容,共同分享和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还纷纷表示不想当“红眼”,并内化到自身的实践中,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构建阅读愉悦情境离不开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家购买的、自己又特别感兴趣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交换阅读,进而让大家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往往会被图书中所描绘的情与景、人与事所陶醉,有时甚至会将图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行动,真正让幼儿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会将阅读中遇到的开心事、喜悦事与其他幼儿分享,相互畅谈阅读感受,抒发阅读的情怀。

构建阅读愉悦情境同样离不开家长的共同参与 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家长之间构建起一种良性互动的阅读关系。一方面,家长应为孩子阅读树立好榜样,以自己的阅读行动感化孩子。家长可以在愉悦轻松的环境氛围之中为孩子讲述阅读中出现的感人故事,与孩子共同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喜而忧而哀而乐,真正沉浸到故事之中去。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到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去,让孩子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让阅读成为幼儿的生活习惯。事实上,生活中每一处地方都可以成为幼儿阅读的场所。在等候公共汽车时、地铁中、医院候诊室里等地,都可以让孩子随意浏览一些书籍。此外,在带孩子乘车途中或逛大街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阅读广告牌、路标、各种车辆牌号、商店招牌等。

构建阅读理解情境

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中有关词汇的理解是实现阅读有效性、保证阅读质量、激发阅读兴趣的关键因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越丰富,幼儿的语言便会越生动、形象、具体。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不少词汇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幼儿的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因此,为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有关词汇,教师应想办法将这些词汇变得更灵动、更鲜活、更形象起来。比如,一位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小鸟》一文时,幼儿对文中“破壳而出”一词难以理解。于是,该教师便为他们构建了以下情境:先让幼儿自主思考或与同伴合作探究――“日常生活中你看到或从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材料知道哪些动物是从壳里面‘跑’出来的”;接着,将报纸蒙在小呼啦圈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有的扮演小鸡,有的扮演小鸭,有的扮演小鹅;最后,让小动物们猛然从小呼啦圈中钻出来。大家从“蛋壳”里出来的一霎那,对“破壳而出”词语内涵便有了深深的理解。

第11篇

【摘要】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这些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对幼儿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教学 幼师生 幼儿心理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28-02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3 坚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幼师心理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再给以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便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有效地做好知识的传递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第12篇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加强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幼儿教师要帮助幼儿从小接受并适应现代化教育方式,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心理发育规律,实现幼儿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高效实效教育目标。

 

2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巧妙设置教育情境,引入趣味性教育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一般采用挂图、表演等简单的手段,久而久之,这种单一乏味的教育模式容易引发幼儿的厌倦情绪。对于幼儿教育,更应引入丰富多彩、声形并茂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实施教育,如动画、视频、录像、图像、声音等多样化方式,以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教育情境,吸引幼儿入情入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如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启蒙等游戏软件,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为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在“机灵的小老鼠”这一平衡能力训练主题活动中,传统教育中,教师只能依靠黑板或实物道具开展活动,虽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不能维持幼儿长久的积极性,那么就需要引入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制图软件在屏幕上塑造可爱有趣的小老鼠,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让小老鼠带领小朋友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的兴趣会大增,而且会维持得比较长久,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模仿大屏幕上小老鼠的各种行为动作,从而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认知与模仿能力,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教室中充满幼儿的欢声笑语,有效提高了幼儿主题活动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创意潜能 激发幼儿的创意潜能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2]。为了更好地开发幼儿创意潜能,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只有加强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给予幼儿美好的童年,让幼儿学会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快乐地学习。

 

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似图片,让幼儿对比,并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游戏非常有趣,很多幼儿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希望自己找到的最多、最正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其次,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播放有趣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

 

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幼儿播放某一部动画片的片段,但是不让幼儿观看结局,鼓励幼儿思考会发生怎样的结局,要求幼儿根据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想象,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想象平台,注重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图片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来完成。

 

每一位幼儿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情发挥想象力,喜欢画什么就在纸上画出什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幼儿完成作品之后,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引导幼儿进一步拓展思维。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是通过视听等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形成的各种感受来获得知识的[3]。而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形兼备,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可以从视听等各个感官给予幼儿刺激,让幼儿获得情感方面的陶冶。通过学习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知,幼儿的情感及道德行为均来源于生活中的模仿,所以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躬亲示范,积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

 

同时,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其画面可塑性、多变性、丰富性等特点,将即将歌颂与斥责的对象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如“龟兔赛跑”中小白兔的骄傲自满、小乌龟的坚持不懈,“猴子捞月”中小猴子的愚蠢和可爱,“寒号鸟”中白头翁的懒惰等,都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呈现,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为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另外,让幼儿在这些视频观看中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对幼儿进行正反面教育,让幼儿知道哪些是不好的行为,哪些是文明的行为,在以后的生活中遇见不文明的行为会主动制止,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营造轻松愉快氛围,开展积极的心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看出,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实现数据一体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的数据显示,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的表现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幼儿纠正习惯和问题,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教师可以借助心理测评软件测试幼儿的心理状况,从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辅助,从而进一步保障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3 结语

 

信息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是进行现代化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工具。实践表明,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得到更有效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针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开启幼儿教育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