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寻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例外。1 9岁那年,他在淮北发电厂工作,生活风平浪 身体疗愈期,管祥麟在电厂图书室里做管理员,阅读和涉
静,直到一次意外,他从高处摔下,腰部以下截瘫。 猎多和艺术有关,这当中,并没有民间美术的影子。
身体的磨难,除了让他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也让行走 “那时候,对民间美术完全陌生,非常不屑。”当遇上刘
天下这件事被提上了日程。 文沪,管祥麟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车行至西子湖畔,他在拜访
“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采风、摄影,实现儿时 当地群艺馆时,时任副馆长的刘文沪拿出一份关于筹备中国民
的梦想。”伤愈后,管祥麟重新站立起来,带上行囊 间美术博物馆的文件。文件是从文化部下发到各个省的,非常
睡袋、充气筒、修车补胎家什,揣着3 0多块钱,骑上 系统地阐释了民间美术的概念、历史和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
自行车,开始了他的环国旅行,那是1983年。 刘文沪说在真正的艺术家眼里,民间艺术是母亲的艺术,具有
冥冥中似乎早有安排,就在旅途刚开始的时候, 金子般的价值,鼓励管祥麟将旅行目标放在收集、研究民间
管祥麟遇上一份关于筹备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的文 艺术上。
件,从此,他的旅途从无畏者的壮游转变为一个文化 继续上路,吸引管祥麟的已不仅仅是名山大川。在浙江宁
保护者的艰难行走。 海县,管祥麟遇上了“白木雕”。白木并不名贵,木质细腻,
硬度不高,时年69岁的徐锡土老人,依然在坚持创作小件的作品,卖给小孩子当玩具。雕刻的内容无外乎钓鱼、喂鸡、耕田等日常生活,虽没有精雕细刻却拥有灵动的线条,人物脸上的神情、整体的感觉,“和野兽派如出一辙。”管祥麟第一次感受到来自民间美术的震撼。
徐锡土老人对管祥麟说,宁海原来有三个白木雕艺人,如今只剩他一个。在住所,他用唯一能活动的左手,费了很大的力气,从床下拽出一个篓子,里面装着全套木雕工具和6件尚未卖掉的木雕作品,“你要喜欢就全部拿去吧,这些东西对我已经没有意义,儿女们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就绝种了。”
那么好的民间技艺,马上就要随着这个形单影只的老艺人走到尽头,而自己束手无策,管祥麟动容了。他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也许不仅仅是探访,还应该通过一些方法把这些即将消亡的民间艺术收集、整理和保护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责任。之后的旅途中,管祥麟开始按照那份文件中关于博物馆的建制原则和田野调查方法,系统地收集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一发不可收拾。
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
田野调查是管祥麟选择的一条艰险重重的路,它不同于畅游,更不是览胜,而需脚踏实地,独行千山。在1983~1986年和1998~2001年的两次考察中,管祥麟走遍了除台湾高山族以外的55个民族,行程30万公里,收集的瑶族嫁衣、苗王冠饰、滩头年画、库淑兰剪纸等1万多件民间艺术实物,很多都是绝版和遗作。
但是管祥麟说,考察的最大收获并不是这些实物,而是“从民间艺人身上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他们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2000年,怀抱朝圣般的心情,管祥麟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剪花娘子”库淑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黑窑洞中,传说中的“剪花娘子”作品将屋子粘得如同庙宇般神圣:明艳照人又害羞的姑娘、绚丽的颜色、繁复的粘贴、神秘交错的点和线、满当当的画面,共同释放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边是生活的穷困潦倒,一边是剪纸的明丽动人;一边是人生的坎坷磨难,一边是创作的达善向美;一边是被社会的冷冷抛弃,一边是对生活的热烈拥抱,“人性的光辉可以照亮人的灵魂。”管祥麟从库淑兰身上看到了生命的真谛。之后每年,管祥麟都会去拜访库淑兰,每次去都会住几天,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2004年,得知库淑兰去世,管祥麟日夜兼程赶往陕北为其送葬。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想到“白木雕”,想到“刀马人”,想到许许多多晚景凄凉却闪着人性光辉的老艺人,管祥麟潸然泪下。
有人说管祥麟是“孤胆英雄”,他在考察中,曾被银环蛇咬伤、遭遇泥石流和车祸、身陷雪窟两天两夜、被狼群追逐、青霉素中毒、差点饿死、一日遇三劫,但都化险为夷。“每次遇险,都有少数民族的朋友无私施救,其实我是孤而不独,有无数真诚、善良、热爱生命的人们在路上支持我。”管祥麟相信在路途中,始终会有明灯陪伴自己。
抢在时间前面
如果不是实地考察,管祥麟不会相信民间艺术消亡的速度会那么快,消亡的方式会有那么惨烈,尤其是“各个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抛弃和背离完全是触目惊心的。”
1999年,管祥麟在贵州台江县革东镇源江村的一个苗族村落里,看到了一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纯手工刺绣嫁衣。管祥麟身上的钱不够,只好忍痛搁置。一年后,当他筹够钱,兴冲冲地再到那个村子时,却被告知,所有的服饰已被一个美国人以8万多元人民币的价格全部买走了。“那个美国人就坐在村子中央,一件一件,照单全收。”
类似的“文化掠夺”不断发生在管祥麟的考察途中,每一件事都像一记闷钟,直敲得管祥麟痛彻肺腑。他不止一次地碰到来自欧洲、美国的所谓“文化学者”,他们打着旅游的旗号,花费巨额资金向当地原住民征集艺术品,打包之后,贴上“中国工艺品”的标签,堂而皇之地运回本国。
“以后,我们要看本民族的文化得花钱去日本、去欧洲看,这多悲年轻人瞧不起自己的民间艺术,管祥麟就以极大的热情来关注那些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刻意地‘感化’他们,引起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品的重视。”管祥麟还尽可能地将民间艺术、非遗的概念灌输给他所到之处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他们不可思议的眼神中,管祥麟觉得自己在做一个布道者,一个力量虽然微弱,但是持久而笃定的布道者。
筹备了28年的博物馆
在做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管祥麟一直在思考究竟以怎样的方式保护非遗。“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享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便利的都市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要求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原住民一边继续贫困,一边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既然历史的规律是农耕文明走向消逝,“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它还没有绝迹时,竭尽所能地抢救。”管祥麟说,“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后人了解祖先是如何充满爱和关心,怎样活着的。”
关于筹建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文件下发到各个省已经20多年时间了,“第一座”迟迟没有下文,管祥麟决定自己来做,他自嘲这20多年来是“业余的人在做专业的事”。第一次考察遇到车祸,被迫中止;第二次考察的结束也是意外——长期营养不良、奔波劳累,胆结石、肾结石,各种功能衰退,管祥麟的身体不干了。
回到淮北,住在医院中,管祥麟仅剩半条命和高达百万元的欠债。债主们纷纷前来,看望这个“高尚”的行者。管祥麟和妻子反复商量,后将考察中收集的实物资料进行打包、封存,折价“抵押”给债主,等将来有了钱再原封不动地赎回来。看着那些历尽万难收集来的民族艺术品,善解人意的妻子一一向众人分发包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纷纷下落。
好在管祥麟又挺过来了,康复后的他,一边一件件回收那些包裹,一边开始寻求各方援助,筹建他梦想了20多年的博物馆。他希望博物馆能建在人流量大的一线城市,深圳一个热爱传统文化、做土特产外贸生意的藏族女企业家王瑜钦佩管祥麟的义举,慷慨解囊,“华龙·管祥麟考察中国原住民艺术博物馆”很快开张,引起轰动。
好事多磨,在经济危机中,王瑜的企业遭遇经济危机,管祥麟的博物馆难以为继,被迫关门。很多城市向管祥麟伸出橄榄枝,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管祥麟没敢贸然做决定。
目前,管祥麟和朋友在合作建立一个网上博物馆,精心打磨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他看来,在实体博物馆没有着落的时候,一座数字博物馆也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重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管祥麟梦想中的博物馆,将尽可能地利用声、光、影,讲述每件实物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故事。博物馆还是动态的,除了展示56个民族的文化精华,还会继续遴选调查课题,成立调查小分队,由本民族的精英和志愿者共同完成,课题成果继续在博物馆进行展览,甚至进行全国巡展。在管祥麟的设想中,还有一个“一对一”基金,各民族的人,可以认领本民族的支持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捐助……
阅历课程的背景
课程的生成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依据。学校把“办一所具有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作为办学目标,以“引领幸福人生,培育中华栋梁”为培养目标,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健之体、仁爱之心、创造之力、尚美之情、报国之志、世界之襟”的中华栋梁,而在中华栋梁这六项核心素养的实现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着撬动这些核心素养达成的杠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只有真正被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才称得上课程。亲身经历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极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它不仅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体验探究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探究,能培养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因此,学校开发“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阅历课程,让学生亲自踏上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零距离感触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科学精神的融会贯通。
阅历课程的目标
1.课程目标
实施“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完整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社会调查与访问、文献收集与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对文化、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社交能力,树立热爱文化、关心社会的意识和敢于负责的态度;通过文化寻根,把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道德行为。
2.三类“寻根之旅”课程目标
“文化寻根――西安行”。通过“文化寻根――西安行”,让学生领略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西安风采;通过对千年古都的文化风情、建筑风情、民俗风情、饮食风情的学习、探究、参观、采访,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这座城市;通过这个城市兴衰成败的缩影来感知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使学生真实地感受中华民族摇篮、中华文明发祥地、中华文化杰出代表的魅力。
“文化寻根――中原行”。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摇篮和主干,我们启动“文化寻根――中原行”,目的是让学生实地感受中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农耕文化、科技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等,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根源性和包容性,理解中原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够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崛起的高地,与根深叶茂的繁荣文化是分不开的深刻道理,从而明白优秀文化在民族文明形成、民族精神传承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文化寻根――齐鲁行”。通过“文化寻根――齐鲁行”,感知齐鲁文化,了解文化的融合、方言的魅力、儒学的影响,亲身接触具有民族精神象征的泰山,零距离体会孔圣人的文化遗产,从而不仅了解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学习齐鲁文化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阅历课程的实施
1.精心的准备,让阅历课程丰富而有序
设计学习单。在阅历课程的准备阶段,北京中学的教师会依据行程,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学习单。在齐鲁行中,教师制定了31份学习单,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3份来完成。学习单上的题目,有些需要学生在行前通过文献搜集进行知识的储备,大部分则要求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例如,有的教师设计了《招幌文化学习单》,学生需要在台儿庄古城中的招幌博物馆里边参观边完成;有的教师设计了《“儒联”学习单》,学生需要在整个行程中寻找体现儒家文化的对联;有的教师设计了《皮影戏学习单》,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引入课题研究。除了学习单之外,我们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引入到活动中。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阅历课程,对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还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我们首先招募了课题学长,以课题学长为核心自愿组合成包含两名六年级学生、两名七年级学生的四人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在民族精神、自然景观、民俗文化这三个领域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并提出问题,确定主题,选择课题的指导教师。例如:有的小组进行了《日升昌记纸币票面设计研究》,有的小组进行了《台儿庄的招牌文化探究》,有的小组进行了《寻找泰山成为“双遗”的证据》的研究……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开题答辩。
成立志愿服务组。北京中学的每一名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志愿者,在“文化寻根”的阅历课程中,“服务他人”无疑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和培养。阅历课程中有四个志愿服务组,分别是生活管理组、活动策划组、导游服务组、宣传报道组。服务组的成员是经过招募和选拔最终才确定下来的,学生以能够参加志愿服务组为荣。生活管理组要设计评价表格,每晚查房,策划入住酒店期间每晚的安全演练。活动策划组要结合行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导游服务组要对行程中要讲解的景点进行分工并准备导游词。宣传报道组把所有的家长拉进微信群,他们在群中发文字报道、手绘报道、活动照片、视频,让家长可以实时看到学生活动的情景。
2.扎实的实践,使阅历课程实在而深入
在阅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任务非常明确。首先,他们要边参观边利用iPad根据行程中的发现、体验、感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自己所选的三份学习单。为了完成《山东饮食文化的学习单》,学生们围在做煎饼的手艺人身边又是拍照,又是品尝,又是提问。看到学生一手拿着煎饼,一手做学习单的情景,真是让人感慨他们的天真与乐学。其次,小组的成员要在行程中开展本组的课题研究。就拿《皮影你怎么了》这个课题小组来说,学生认为“传承”这个词经常被提到,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们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十不闲”的传人范正安老先生进行了采访。
3.丰富的展示,让阅历课程完整而生动
在成果汇报会上,方南山根据行程中学生的经历编排了一个相声段子,学生爬泰山时的情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皮影你怎么了》研究小组,通过对范正安老人的采访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应该从他们做起。根据范老师的传授,他们把皮影的制作技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制作出了机器猫等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皮影事业,学生还亲手绘制了皮影宣传卡,发放给同学、老师和路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皮影,认识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
阅历课程的实施效果
1.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运用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了思考,触动了灵魂。学生产生了敬畏之情,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对知识的获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学会了研究,包括如何写调查问卷、做统计图、给资料分类;学会了合作与受挫、关爱与感恩,特别是学会了自理:烧开水、使用浴室里的地垫、整理行李、保管财务。有的同学在活动后这样写道:这一次没有父母在我身边,我才感到原来父母一直在照顾我,他们为我做了很多,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也希望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关注生活技能,在家里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教师专业成长迅速
关键词:母语教育;功利化;经典文化
当今社会,不同国度、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的冲突导致了价值观念的混乱,种种价值观的冲突不仅导致许多传统思想、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使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失去平衡,这给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是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学会选择正确的信仰,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懂得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在生命旅程中体现作为一位现代人真正价值的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与操作性,成为当今多元化社会里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
一、问题:当前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现状之透视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基质,处在多元语境下的母语教育,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作用,还承担着培养具有本民族行为方式和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的责任。母语教育在文化传承、培育具有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的方面之作用及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黄曼君教授指出“现在的母语教学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文化格局。” 所以探讨母语教育进行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具有很高的价值。
母语教育“听、说、读、写”的四个环节,阅读的比重最大、地位最为突出。个性、人格、价值取向,这些人性的因素,也与阅读的关系尤为密切。然而在多元文化互相渗透的今天,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文本转向超文本、由现实生活转向虚拟情境,呈现平庸化、直观化、市场化、功利化特征,如此的阅读活动倾向对中学生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
1.功利性与世俗化之共生现象
青少年思想观念受到当代文化环境的深度影响,产生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的急剧冲突。其文化价值观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选择阅读作品时,以是否接近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心理作为评判阅读作品的依据,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之呈现出世俗化倾向,其具体表现为现实性、世俗化、拒绝崇高的态度。
2.现实交往的冷漠与追星崇拜的狂热之反差
调查发现,网络文化正广泛影响着这一代人,其传播成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网络极易导致网络交往的热衷化和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与现实交往的冷漠相对应的是中学生狂热的追星行为。成长网对1200名中小学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初步建立阶段,都不太稳定,“追星”行为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他们迷失在虚幻世界与流行文化之中。
面对学生狂热的追星行为、功利性与世俗化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教师的指导作用该如何体现?面对汹涌生猛的大众文化阅读所带来的功利性文化价值观,我们不能只在川上叹息,而应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到解决之方。
香港学者郑楚雄提出当前香港“母语水平低落,归根究底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问题。”大陆的母语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课堂乃是我们文化中较广泛的社会问题相互作用的结晶点”,无论我们选择什么角度评析当前教育,评价当前母语教学,归根到底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爱,都表明了对文明人塑造的忧思。以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来审视当前的教育,从人文主义的视野观照和反思母语教学,力主用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使之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新世纪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走向。
二、建构:当代母语教育文化价值观的传统寻根
美国人类学家怀特(L.A.White)指出,一部文明史就是通过文化方式支配自然力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阅读的目的,可以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顾晓鸣等一批社会学者倡导“阅读文化论”,认为阅读文化的核心是时代精神。我们可以说,阅读是语言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的继承,更是文化的再创造。
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情感的氛围、艺术的环境中,无论是思想教育的目的,还是掌握工具的目的都更易于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读书活动能透过作品观照作品感受文化的浸染、最终达到内在生命本质的升华之目的。
我们通过阅读指导开展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关注在多元文化冲突时代,如何处理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看待自己的生活、学会选择正确的信仰,懂得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在生命旅程中寻找到作为一位现代人的真正价值。
1.于大众文化浸染中观照经典文化
何为经典?经典是指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品。经典文化包含着人类长期思考积淀下的文化精髓,如深刻的人文关怀、理想的审美追求、圣洁的道德规范、丰富的生命体验、积极的人生蓄积等。由于功利化的过分浸染,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精神力量的支撑,世俗行为的丑陋,势必折射出精神世界的虚无和颓废。作为人文精神载体的经典,正是我们当下社会所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
从目前的母语教学价值取向来看,存在着这一矛盾:一方面,学生时刻受到大众文化的浸染,其影响渗透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改变着他们价值取向,学生对它的态度是“我选择,我喜欢”;而另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文化观(如教材文化)集中反映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取向(还有少量的民间文化),课程活动也基本拒绝了大众文化的参与。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教师。这需要教师在文学阅读指导中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阅读指导中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美学规范,让学生学会选择积极健康的阅读作品,进而使学生在优秀作品的选择中提高辨析力,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阅读指导中,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经典文化中的内在精神,以真、善、美的境界陶冶净化人的灵魂,以精神的自由超越物欲的满足,达到人格精神的高扬之目的。不仅使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具有人文理想的关怀,还形成超越其商品性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尺度。另一方面,在面对大众文化时,阅读指导应具有一种开放的品格,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具有兼容的胸襟,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更新。
2.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与批判精神的养成
中华文化经数千年至今日,襟三江而带五湖,挟百川而归大海,形成伟大的中华文化的主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崇尚道德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关注社会群体的人文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精神、重生命活力与合作意识的积极人生观”。传统文化对人格独立精神也十分推崇,这些是我们教育能够加以运用的优良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当前教育实际产生的影响存在正反两方面。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某些因素对教育现实确实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指导中提升学生阅读的文化信仰,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主要依赖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受到的熏陶感染与潜移默化,这是由母语课程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还让学生将自己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在读与写中将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吸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培养文化理解力、培养学生正确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认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是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通过阅读指导开展正确的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不仅让他们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更促使他们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对人生进行重新审视与评判,进而促进他们文化信仰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现代人开拓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卢文荟.语文教育要适应文化多元的新时代:黄曼君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4.
[2]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3.
[3]L.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许莉,女,广东梅县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1114)
注: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高校教师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建构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13C101)
【关键词】韩少功;寻根;小说;民族文化
本文从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与反思、本质人性的探究与追问、精神领域的拷问与追求这三个层面,逐步对韩少功在创作方面的寻根文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将其折射出的现实社会与真实人性展示给大家。
一、民族文化的追寻与反思
寻根小说在80年代中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一些落后文化观念与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深刻的反思,其中韩少功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没有被禁锢在封闭的落后民族文化牢笼中,而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为广大读者展示悠悠华夏民族文化的璀璨光芒时,也向人们展示出了依然残存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缺陷与糟粕。
《爸爸爸》属于韩少功创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寻根作品,这部小说的主旨在于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懈探寻。故事情节主要采用暗喻与象征的叙事手段,描述了远古时代一个名叫鸡头寨部落的历史演变,将当地那种愚昧无知的民族文化展露无疑。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他不但外貌怪异猥琐,而且思维极其混乱,是一个十足的。然而就是这个却受到了全鸡头寨村民的拥护与崇拜,而其中的原因就是丙崽的不正常行动,村民的这种膜拜心里折射出了他们内心的无知与愚蠢,同时也将当地人民的病态精神文化彻底的暴漏了出来。经历过战争的磨难后,诸多村民都失去了生命,然而丙崽却没有死,从本质上看,他就是生命中那种非理性、固执、丑陋的本性象征。另外,丙崽所使用的口头语也并非没有寓意的,它们象征着一类人生命的不断延续。另外,作者在《爸爸爸》的创作中,运用了朴实严肃的笔调,为读者绘制了一幅处于原始时代的湘鄂山水之间的民俗图,这幅图几乎将当时当地的所有阴暗愚昧的社会现实都囊括了起来,深刻的将民族文化的历史萌芽与原型给挖掘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追寻与反思。
韩少功在《爸爸爸》这部作品中,大量借鉴了鲁迅的批判思想,采用了讽刺小说文中含声的传统写作手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与创新。依据不同的社会时代环境,通过揭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使得国民进行深刻的反省;通过挖掘民族的落后心理,促使民族逐渐惊醒,并推动民族文化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二、本质人性的探究与追问
若说韩少功在《爸爸爸》等一系列小说中,将写作的重心放在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方面,则包括《女女女》在内的部分作品中,作者又把创作的焦点转移到了当前的社会现实中来,前面的小说注重的是文化方面的寻根,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对人性的寻根。他怀揣着人类的本性与尊严,希冀文学世界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并为人类提供一个可以容纳多元化精神的空间。
韩少功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一直都关注着“人”这个话题,可是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正是在突破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后,通过仔细探究“人”,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在韩少功的每部作品中,几乎都可以观察到对人性进行思考的迹象。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女女女》,韩少功也曾亲自提到,小说《女女女》的根本出发点是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善和恶的相互衬托,是封闭和自由的双重演变,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的巨大威胁。在《女女女》中,老黑、幺姑与“我”这三个角色互为参照,作者将人性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面目呈现给了我们。小说的叙述侧重点中,幺姑在患病以前是一个典型的活雷锋,然而,在中风之后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不但大吃二喝、丝毫不讲卫生,而且特别擅长猜忌与中伤,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中风在故事中其实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这件事让内心极度压抑的幺姑突然转变,长时间扭曲的人性通过病态怪异的途径彻底爆发。
人性的本质始终都是善与恶的相互争斗,人类本能与自身责任的纠结与挣扎。韩少功观察到了人性的这种本质特征,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紧紧的抓住这些特性,使得故事中一个个人物的原形尽露。韩少功针对众人的人性探究与追问可以说是遍及其每部作品,如同《雷祸》中,广大村民对即将逝去的人所流露出的即怜悯又冷漠的复杂情感一样,他所塑造的人物完全打破了简单的评判标准,将现实生活的本质还原了出来,展示了其对本质人性的执着探索。
三、精神领域的拷问与追求
对于韩少功而言,其在创作中不仅注重对中国文学领域方面的精神寻根,而且更加关注对全体国民的精神寻根。韩少功在看待寻根的具体方向上,认为精神领域的寻根要比对民族文化的寻根更为必要,所以他由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方向朝着现实社会生活的方向转变。韩少功认为文学本身属于审美的一个范涛,是对精神领域的状态进行评判的标准。
在韩少功的精神领域的评判尺度中,诚实是身为人应坚守的一个基本原则。从古至今,诚实对于华夏儿女来说,都是一个充满赞扬之情的褒义词,但是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诚实却成了一个摆设,不计其数的伪劣产品、欺诈行骗行为屡屡出现等等现象充斥在我们生活当中。由于缺失的诚实,致使社会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诚实本性的呼唤,不单单是韩少功对文学艺术的救赎,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及时救赎。同时,作者还执着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探索,在品读韩少功的作品时,读者往往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价值意义的拷问与追寻。韩少功认为文学创作本身不仅是精神航向的选择,更是自身生活方式与态度的体现。
90年代的韩少功,将精神寻根作为了自己创作的主要方向,把语言当作人类精神的一种皈依,将自己小说的寻根定位在了精神领域的拷问与追求,这种把人性的精神探索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必然促使韩少功在文学创作的寻根道路上愈走愈远。
【参考文献】
[1]金大伟.文化、人性、乡村:寻根的永恒追求[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张晓燕.论韩少功寻根小说的楚文化底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6).
[3]陈放.韩少功寻根小说中对民族文化的反思[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4]钱虹.“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读韩少功散文《遥远的自然》[J].名作欣赏,2013(25).
在这一场文学浪潮中,有一些作家,是以文学创作的鲜明的“寻根”特征,被研究者纳入到“寻根”文学的思潮中的,他们起初并没有参与这场文学思潮的策划、运作,但其创作却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呼应了它。贾平凹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作家。对他与“寻根”文学的历史关系与其在文学界相互影响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坛上一个贯穿性的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一、贾平凹早期作品中的寻根文学思潮
改革潮流,然而改革艰难。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寻根文学”作品,谓之文化寻根。力求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态表达一种理性的批判。具体一点说,就是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审视脚下的国土,着眼民族的今天,回顾民族的昨天、前天,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觉悟。它要求用当代意识和全球意识去认识和体验民族传统文化。所以寻根而非复古,也非排外,它的着眼点是对民族优根、劣根(或优劣杂揉)的审视,目的是现代民族素质的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为“反思文学”的进一步深入,出现“寻根”亦实乃必然一现代化的事业是在中国这块有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土地上进行,文化制约着人类。当时有人从“寻根”一字上望文生义,认为这一文流可能“复古”而疑虑,或认为这一文流“排外”而欢迎或至少默许,都是看走了眼的。创作成果上,贾平凹早期的商州系列作品。
二、《废都》并未真正走出商州
对一位作家来说,创作就是他生命的实现过程,而作品的内涵就是他思想、心灵的具体体现当我们具体考察《废都》之后,就会感到贾平凹与他的创作传说并未皆然断裂。这种感觉已为许多评论家所证实。旷荣泽认为:“《废都》并未真正走出商州,作品中人物只不过是脱了短衫穿长衣,卸了汗装着西装,只不过在西京做着商州的梦罢了”。许纪霖认为:《废都》中的人物所置身的那种氛围与其说是都市,不如说是小镇,或者更精确地说是都市里的村庄……因为作者的阅历、心态等限制,写作顺畅的时候,常常不经意地“错把西京当商州”。事实上,彻底地与自己的创作传统相决裂,相脱断,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可能。毕竟寻根文学与贾平凹这一代作家纠缠得太深,它像幽灵、似鬼魅占据着他的灵魂世界,结构着他的文化品位,左右着他的创作情感,只要他一执笔,就必然地同他所熟悉的那块土地以及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相联系,乡土文化已经凝成了他内在的文化情结,使他身不由己,想同故我断脱,并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到可理解他所说的《废都》是我“止慌之作”。
三、《废都》庄禅文化气息的现代生存
然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积淀深厚,因袭沉重,“寻根”文学在执着追寻这一传统文化时,由于作家不同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使他们在“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如何全面把握民族传统文化,即文学应该寻什么样的根,寻根作家们在理论文本中陷入了分歧,这种分歧又以对传统文化制裁把握的游移和偏执为前提的。他们对文学之“根”认识的差异性反映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便呈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多样性。
(一)《废都》的整体精神特征是“废都意识”
所谓“废都意识”不外以下内容:腐败的社会现象,病态的文化氛围,与病态人群一起的文人的沉沦。这种观点立足于小说的社会写实层面,把它视为一部社会写实作品,但它却忽略了小说的另一更为深刻的层面。即创作主体对待现实世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态度。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废都》是一部文人小说,是具有浓郁的庄禅文化气息的笔记文本。作为这部文人小说的实质,它既不是对社会现象的写实,也不是对文人心态的剖析,而是在对墟废化社会人生图景的建构中,表达强烈的自我抒遣意识和自我救赎的价值意向。“《废都》的立意并非毫无讳饰地展示这个光怪陆离的浮躁的时代、眩晕的时代的生活本相,留下一部珍贵的世情小说,”而是一部因心灵迷惘、痛苦挣扎,以自我沉沦为代价抵抗生存虚无,从而安妥自我灵魂的抒情文本。它是作者的“一段心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废都》是贾平凹的精神自叙传。庄之蝶的遭遇虽然不能说是贾平凹的夫子自道,但他确实与作者存在着明显的隐喻关系,二者在精神上的同构性,已为多人认同。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西京城作为被取代了的权力中心,荒败了的皇城,失去了令人神往的威严与秩序,只有盲目混乱、空虚荒芜的欲望。在这座城市里,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擅长于作为城市文明代表的“化妆术”。卖柿饼的商妇用白石灰涂抹柿子。充当柿霜;从农村来的保姆柳月通过化妆术来涂改自己的农村身份,“城市化妆术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感觉。”
(二)《废都》传统文化的庄禅哲学
贾平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深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但他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却摒弃了儒家文化中的建功立业、经世济民式的外倾型的理性精神,而对阴柔内倾的庄禅哲学情有独钟,从而形成具有士文化倾向的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逍遥适意的生命价值取向。优美纤细的审美风范,以及闲适把玩的生活情趣。贾平凹的创作心态。就基于这种文化精神。这就是长篇《废都》中庄之蝶精神危机的根源,也是其放纵、沉沦的前奏。同时也为庄之蝶的登场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废都》就是源于作家的这种精神危机的文本。其中的亵渎神
转贴于
圣、颓丧。早已在这些作品中潜伏着,冲突着、骚动。只不过《废都》在对都市社会现实的描写中,已没有了激愤,更没有力透纸背的悲凉绝望,只剩下无动于衷的冷漠和令人齿冷心寒的“幽默”——恣意。
结束语
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汇聚两岸同胞共同力量,同促两岸和平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自2007年以来,海峡百姓论坛已先后在福建福州、台中、福建泉州、台湾高雄、福建漳州成功举办。通过这个平台,两岸已有近百个姓氏团体进行双向互访,联谊交流,共举办闽台族谱展40多场,姓氏学术研讨会40多场。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单位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具体承办。
开幕式“闹”得喜气洋洋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与传统。
6月22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高雄举行开幕式。两岸不分党派、不分颜色、不分层次的1500多位嘉宾代表,齐聚高雄圆山饭店,参加论坛的启幕仪式。舞狮队将会场“闹”得喜气洋洋,多幅体现中华民族“祖训宗规”、“族训家风”的书画作品悬挂会场内,与会嘉宾充满浓浓亲情的发言博得热烈掌声,最后全场合唱一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把整个活动推向。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海峡百姓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闽台姓氏的传承,真实反映了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的客观事实。两岸同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应把对宗亲血脉的认同,转化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动,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全国副会长杨毅周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延绵不绝五千年的重要因素,记录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基因,为中华文明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记录着两岸同胞的血脉传承,储存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族亲认同。他说,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海峡百姓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民对民、姓对姓、宗对宗的联谊活动,展现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强大亲和力,彰显了中华姓氏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加强了两岸同胞的宗亲意识,激发了两岸同胞的寻根热情。海峡百姓论坛,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海峡百姓论坛让两岸亲上加亲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表示,海峡百姓论坛轮流在两岸举办,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亲上加亲”,这在当前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阶段特别重要。今年5月13日,集合多家台湾民间团体的力量,“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今后将为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参与海峡百姓论坛构建了平台。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荣誉会长庄亦贤认为,海峡百姓论坛创办至今,参与人数一届比一届多,以两岸宗亲热络交流的事实,生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论坛以两岸基层民众为主体,以姓氏血缘为纽带,成为广受两岸民间欢迎的交流平台。论坛先后促成480多万台湾同胞前往大陆寻根谒祖,其中不少人成功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是本次论坛的台湾主办方之一,该会理事长郑昭明告诉记者,此次岛内有60多个姓氏的宗亲代表参与盛会,总人数已突破1000人。他将中华民族比喻成一棵大树,“台湾同胞根在大陆,到台湾发枝散叶,两岸同胞在文化、血缘上密不可分”。郑昭明认为,此次海峡百姓论坛的各项活动是真正深入民间,深入基层,尤其是21日在高雄师范大学举办的“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吸引了南台湾300多位高校学生参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在年轻一代身上扎根。
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姓氏的联结就是寻根活动,寻找血缘的源流,生命的底蕴,认同的归宿,以达到两岸一家亲的生命共同体的认同。为此,杨毅周提出希望说,寻根,还要向中原地区纵向延伸。我们的姓氏,多数源之于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在促使闽台、粤台姓氏对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去寻找我们姓氏的最初起源,抵达最早的姓氏出生地,共同敬仰我们那些姓氏的先祖;寻根,要向青少年深耕。姓氏的联结,就是生命的传承。要加大力度教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知识,加大力度培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认同,使中华姓氏文化的精神能够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寻根,要向社会大众传播。可组织同宗同亲的姓氏,通过旅游、交流、访问的方式,努力开展寻根问祖朔源活动,让我们的寻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广泛性和可持续性。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连续6届承办海峡百姓论坛,其理事长郑昭明表示,数百年来,台湾同胞返回大陆寻根谒祖之风连绵不断。论坛深入民间、深入百姓,促进两岸宗亲、文化交流,期待论坛越办越好,让两岸民众紧密相连。
关键词:微电影、研学、寻根觅祖
一、“寻根觅祖”研学线路的特点和作用
“根”在汉语词典里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追本溯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努力找寻古老文化的根源。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一个情结、一份真情。有些人离乡多年,有些人在外地长大,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乡,这时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寻根”游便应运而生并且流行起来,寻根游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可以只是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旅行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但在西方,寻根很多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对比之下,我们带领学生的“寻根觅祖”研学之旅在游的同时就应该更加注意“研究”和“学习”重要。寻根问祖的研学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或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或为祖先的创业而感动,或为长途的迁徙而震撼,或为百折不回的壮举而崇仰,得到的是祖先创业不易、后人定当珍惜的结论,产生的是惟有勤勉才能生存、惟有奋斗才能兴业的省悟,激发的是不忘祖训、振兴民族的内生动力。
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心中有家才有国,小到家族,大到国家,正是宗族和血缘让人们的认同感、荣誉感凝聚在一起,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也正是优良传统,让我们又一次得到培育和传承,既让在外的游子落叶归乡,又让传统文化加以熏陶,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微电影课程的含义和其与研学旅行的联系
微电影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的“短片”。其“微”的含义就在于:微投资、微制作、微时长,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因微电影来自各种参差不齐的短片,各种相机、DV、手机等程度不一的设备,所以拍摄的内容稂莠不齐,但是真正能将微电影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于“天堂鸟影视”这样的专业机构,渐渐微电影从个人随性的表达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所谓微电影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诠释个内容丰富的故事,不但浓缩了电影的细节而且考验了演员表演功底和创作者的专业素养。所以换种说法微电影也是电影市场的另一种营销模式。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更加平民化,使草根阶层得到更多的机会,在流行性、娱乐性与交互性上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与途径。但是,由于微电影主要是在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进行播放,受到屏幕的限制,画面一般不采用大全景和大场面,更不会有动作空间的大幅度变换移动;这就要求微电影更注重故事本身的叙事性。微电影这样一个具有平民草根性质的新兴的工具,为数量庞大的大众的族群提供了一个特别方便的机会。它本身具有的灵活的影像叙事形式,契合了现代人审美和接受的习惯,成为最能代表普通大众心声的一个文化载体。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微电影也不例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让微电影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大众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由想象变成了可能,简单化的技术是最关键的因素。可以说,技术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微电影的群体都是七零后、八零后为主,而这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他们非常了解网络媒体技术,另一方面这种即时自主的传播方式更吸引他们创作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年轻导演。
由于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微电影中不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含量,甚至不需要影片拍摄的基础技能,故而对于影片的故事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就很高。短短几分钟的影像表达,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更要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融入观众熟知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激起观众心中的认同,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姚斯接受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卡尔•麦恩海姆所采用的“期待视野”的观念,并且在接受美学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观点,用来说明读者阅读作品的主动性。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的相一致,读者便会感到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无味。相反,作品意味如果大出意料之外,超过了期待视野,观众就会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
如果将这样的理论分析引入“微电影”中,则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观众对于几分钟之内的故事的“期待”是否满足,对于影片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微电影的互动性让观众参与微电影的创作,观众更想要看到自己的思路如何呈现在影像中,这样的期待视野会让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微电影能够提供参与、互动的平台、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和娱乐的空间,冲破了电影等媒介文化的阻碍,是现如今媒介文化的新宠,主要的特征概括为:模糊的身份、多彩的内容以及贴心的服务。微电影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其陌生化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认为观众对于传统的媒介文化产生了审美疲劳,微电影是一种众声喧哗的狂欢电影,所以备受推崇。认为微电影现在的副作用是加剧了人的同一性,使人变得浮躁了
在这种随意的、自由化的空间和时间选择中,应该拥有怎样的创意才能吸引观众,达到这种“注意力经济”的实现,就要求创作者更多的观众微电影内容情节的设置。
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教授的分类方法,微电影可以被认为是第三电影,第一电影是大银幕电影,就是常规的影院电影,也是基础性电影。有长度,有常规制作,发行渠道主要是院线,收入主要是票房;第二电影主要指的是电影短片,包括故事短片(动画短片)、短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短资料文献片,科教片,以及电视、影院里播放的片花、广告片、专题片。既有一千在影院放映故事电影前方的新闻类、政治类的短片,也包括后来盛行于网络、手机上的各类视频短片。第三类电影指的是微电影,融入了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基础性电影的功用性电影。
第三类电影的放映途经较为多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电视、只能手机、移动电子显示屏、平板电脑等诸多小屏幕镜像观看,这种多样的媒体分割着观众的观看视野。
微电影这种发行渠道的的多元性和特殊性,使得发行渠道的成功便成衡量微电影是否成功的标准。微电影的发行,主要是通过网络的点击率提高知名度,从而由微电影前面的贴片广告获得经济收益。同时,影视公司的发行和营销也变得至关重要。
草根化、个体化的影像表达,大师和草根同一个平台的展现,使得艺术的平等化得以实现,不同文化创新表达实现了可能性。通过微电影的影像画面,不难看出,其中的光线和镜头并没有那么细致讲究,更多的接近生活气氛。生活场景的再现,晃动镜头的表达,成为微电影大众化的典型标签。个体价值观表达、情感诉求是微电影发展的人文基础。小人物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通过影像真实地进入大众视野,吸引更多了在网络互动中观看、讨论微电影,提升了社会对影视行业的关注。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是神奇的也是平凡的,平凡指出在于艺术已与大众密不可分,大众不仅“欣赏艺术”而且还创作艺术,传播艺术。[2][2]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让普罗大众真正的开始参与感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文化。每一个个体变成了文化感受者和创作者,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健康的生成机制。
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3][3]微电影缩短了这个动力学过程,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整个社会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多元化的趋势,过去观看某一媒体而万人空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微电影创作的全民性与草根性,决定了所需的外部软性条件,如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视角和多样化的诉求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正喷薄而出,成为创作微电影的艺术源泉。[4][4]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才能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利于发展的大环境。
电影学者胡克认为,微电影的创作、制作、放映、传播自成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其中参与者是动态的,并不固定。而千千万万人的参与聚合,等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电影业和电影圈。[5][5]隐私化的生活表达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传统电影中无法呈现的故事情节,都可以在微电影中得以表达。
微电影从诞生伊始就具有亲民的特性,对于观众而言,不仅仅较易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画面,更为重要的是,观众清晰地知道微电影的创作者同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这种天然的亲切感是观众喜爱微电影的重要因素。美国刚刚出现微电影的时候,是在咖啡吧或者地下室放映,创作者会随意的出现在观众的周围,可以自由的交流和畅谈。
相对于传统院线,电影人和观众之间的隔阂和疏离,微电影是生活化的、亲切的,更容易走入观众心里的。
基地“微电影”课程的内容各方面都体现着它的这一系列时代特征,传播特征,同时,“微电影”课程的内容可以在我们研学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渗透,因为“寻根觅祖”这一研学主题,更多的是在讲故事,向今人讲述古人的故事,通过故事把古人的生活,展现在今人眼前,然后让今人通过一个个故事找到自己身上古人遗留下的影子,微电影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的载体,它不同于讲解员纯粹文字化的叙述,而是可以以画面、声音、情景再现等全方位的体验方式,让研学的过程更加新颖,更加与基地课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紧密相关。
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向,
1、探求电影艺术的发展在我们家乡走过了怎么样的路程,寻找古迹中和电影艺术有关的物品,故事,人物
2、利用微电影的方式,再现古代先辈的事迹,亲身经历宗族经历过的历史变迁
3、利用微电影的拍摄方式记录学生进行寻根觅祖研学行的全过程
4、利用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使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将寻根觅祖研学行的影响扩大至更大的范围
微电影是新媒体出现和网生展的必然产物,因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相信它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媒介文化的丰富增添色彩。
[1][1]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2]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3][3]【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周宪、徐钧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寻根是一种理念上的回归,更是操作中的回归,去除课改中的冲动、冒进、不切实际、形式化的成分,而将教学定位为务实、本位的追求;同时,寻根又是一种超越,不是过去低水平教学的复制,而是把握教学本质,探寻教学本源,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教学范式的一种提升。
寻根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课堂教学被视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构成部分。它是以问题导学为基本特征、以遵循规律为内在要求、以追求融和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寻根课堂突出一个“寻”字。教学的目标、组织、评价都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为取向,教学内容以问题聚焦为核心,教学过程以问题展开为纽带,教学评价以问题理答为标准。寻根课堂突出一个“根”字。问题是智慧之根,寻根即寻求智慧的增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增长、能力得以增强、智慧得以提升。我们引导学生认识、把握、运用规律学习、做事,就是遵循生长规律、生存与发展规律。
问题导学是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我们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寻根课堂的关键所在。寻根课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面临新的学习内容时要学会提出问题,并根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以及生活体验,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学生就在这有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矛盾冲突,来自于教师的引导,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提出的。学生会提出多种多样的、不同维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与提炼,得出主干类问题、枝节类问题,进而把学生中具有共性特征的、与课标密切相关的问题归纳为根问题,并在遵循规律的课堂中,在融和的课堂中使问题得以解决。
遵循规律是寻根课堂的内在要求。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课堂教学也有其自身科学而严谨的规律,它规定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将规律作为寻根课堂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的普遍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带领学生去学习并掌握知识的自身规律,从而达到寻根课堂的至高境界。要通过教学规律体现教育规律,突出教学的教育性、统一性,同时要用教育规律保障、引领、支撑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自身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品质,改善学习效果。
追求融和是寻根课堂的价值取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个性要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张扬,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课堂是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的旅程,每一节课都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节点,都是学生成长的新起点。学生在每一个教育节点上取得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际关系、道德情感都至关重要。把“融和”作为寻根课堂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建设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课堂,这是教学的落脚点。“融和”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而和谐的。每一个老师要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遵从师生平等的原则,尊重孩子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思考和发言;把孩子当成是成长中的人,宽容他们的错误和失败,对孩子永远充满期待。把孩子当成是社会中的人,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新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学生,从而给予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引导。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变强制学习为兴趣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润物细无声”的课堂中得到濡染而慢慢形成。
“问题”“规律”“融和”是寻根课堂的三个关键词,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各有侧重。“问题”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这是寻根课堂的标志;“规律”偏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针对性,这一目标因学科、学段、学生而异,这是与寻根课堂的本质属性相连,寻根课堂扎根于学科教学、扎根于不同的学生;“融和”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寻根课堂的理想状态一定是师生关系融合的,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学生学习兴趣一定是得到极大地激发,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的情意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后来我发现很多华人对自己的祖先也很感兴趣。全球有5000万的华人,既然有这个需求,我便打算辞职去创业,做自己感兴趣的寻根业务。公司是在香港注册,考虑的是手续简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于海外客户,外汇往来比较简单。
客户首先需要支付基本的费用。亲属、老宅、坟墓、祠堂、家传器物这些服务项目则是分开收费,每个项目成功就收费,不成功就不收费。
国外也有寻根公司,比如。这家公司本质是IT公司,它积累了大量国家以及地方和私人拥有的历史记录,包括婚姻状况、死亡、移民、入籍、法庭记录等。它把身份有关的档案信息数据化,客户交钱就能查到信息。
曾经以“家谱网”的名字进入中国,后来却撤出了。我估计是因为在中国寻根的难度比较大。目前我们在中国还没有同类型竞争对手。
但我们的挑战也比较多。因为中国人的家谱,更多的是家族人自己做的,它们与祠堂这些公共空间紧密相连,但现在很多祠堂、家谱都已经被烧掉,信息丢失。而且因为工业化,很多村庄整个地消失了。
寻根更像是当侦探。我们会根据客户提供的线索,翻看档案馆的地方志;带上录像录音设备,寻找村子中最重要的联系人;与客户的远亲进行交流和沟通,拍摄祖坟、祖屋以及宗教祠堂的照片。
我们会先找到村支书等联络人。到了村子后,再拍下村子的全貌,再去祠堂或者其他地方寻找族谱。我们也尽可能找更多的老人去提问题。同时拍下这些相关人物和当时情景的照片和视频。老人能够给我们提供信息,但沟通会有一定的问题。
我也找过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帮忙,但他们理论东西比较多,而找地方,找人,还需要自己动脑筋。现在我们组织了一个近20人的青年寻根团,这些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来自广东、福建等华人出走较多的省份。他们会当地的方言,也有自己的人脉关系。要知道,我们与村里人打交道时,需要把外语翻译成普通话,然后再翻译成方言进行交流。
公司的客户目前大部分通过谷歌找到我们,给我们打电话发邮件。也有少量客户是通过口碑传播找到我们的。
去村子调查时,我们会通过Skype等通讯工具跟客户联系,让他们看到当地的生活环境。我们也会撰写一份相关的报告送给客户,让他了解当地的民俗以及文化。在村子里走访时,我们会随时拿起相机拍摄照片与视频。
正因为寻根创业还很困难,我们现在也正尝试跟一家中国的DNA研究所进行合作。当地的农村人看到有海外远亲来寻根,很热心,也很愿意帮忙,所以我不担心他们不会配合做DNA检测。
【关键词】《马桥词典》 本源概念 湖南方言 翻译模式 音译
一、引言
本源概念指某一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而成的特有概念,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它是外来的。何教授在《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一文中抽取《围城》、《Χ鞒疱h》及The Da Vinci Code三部小说中349条本源概念,经统计:小说类文本翻译模式为“意译>直译>换译>省略”。受此启发,笔者着眼寻根小说这一特殊题材,求证其翻译模式。
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湘籍作家韩少功先生的《马桥词典》是一部不得不提的小说。该书本源概念十分丰富,主要反映在大批量的方言词汇上。其英译本由著名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翻译,针对方言词汇,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含直译加注)、意译、换译、省略与音译五种策略。本文即以《马桥词典》为例,对以上五种翻译策略的处理做一粗浅探讨。
二、湖南方言英译
湖南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可以深刻地反映出湖南地域文化的特色,这同时给译者的翻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正如奈达所说:“如果一个文本是以非标准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要面对在目标语中寻找合适的对等物的困难。”但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不能忽视方言英译,这样才能更好地译介汉语文学作品。
三、《马桥词典》平行语料库简介
笔者建立了一个《马桥词典》汉英平行语料库,汉语语料来自于《马桥词典》,英语语料是其英译本A Dictionary of Maqiao。笔者参考《长沙方言词典》及《湖南方言》一书,首先从本项目汉语语料中抽取出共662条湖南方言词汇,然后以文本句为单位平行对齐汉英语料,最后对方言词汇及其翻译策略分别标注:直译(含直译加注)T;意译P;换译S;省略D;音译L
四、蓝译《马桥词典》方言词汇的翻译模式
经统计,在共计662条湘方言词汇中,意译(42.90%)>直译(36.25%)>音译(10.73%)>省略(8.01%)>换译(2.11%)。统计结果与何教授提出的翻译模式相比存在两点差异。第一,文本中新增了音译这一翻译策略,且所占比重大于换译与省略。这无疑是寻根小说的特殊性使然。“在跨文化交流中,碰到大量异族区域特色词汇时,译者倾向于采用音译法或音义兼译”。第二,文本中省略现象多于换译。究其原因,《马桥词典》中有5个词条所涉及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极其复杂,考虑到过多解释会影响读者阅读,因而译者在征得韩少功先生同意后,将小说中的这5个词条(罢园、怜相、流逝、破脑、现)及其对应描述一律省译。
1.意译。意译指翻译本源概念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它的字面意义。在处理寻根小说文本中的本源概念时,译者更倾向于意译,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信息。
例1 归元:beginning
例2 十八扯:to mix up sixes and sevens
湘方言“元”指初始,译者不拘泥词语形式,将其蕴含的意义翻译出来,可以避免译语读者产生误解。而“十八扯”形容说话漫无中心,意译为“to mix up sixes and sevens”贴切形象,可见在翻译方言词汇时,意译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直译(含直译加注)。直译是指将载有本源概念的源语形式转换成译语形式,加或不加注。直译策略使译者可以保留源语文化,并将其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例3 电药:electric medicine
例4 样板戏:“Model Operas” (the eight revolutionary operas deemed “politically correc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湘方言“电药”指蓄电池,“electric medicine”再现了源语的结构形式及方言特色。在例4中,考虑到样板戏会对外国读者造成理解困难,译者在直译的基础上添加注释,利于保留源语文化。
3.音译。音译,即在英译过程中以汉语某一具体事物名称的拼音音位为单位,保留汉语的发音,简洁扼要地凸显原文特色的译法,用于表达英语缺失词汇或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事物或概念。包括人名、地名、译语中空缺的词汇等。
例5 哩咯啷:Ligelang
例6 拉喂子:nee-naa
湘方言“哩咯啷”代指情人以及谈情说爱的活动;“拉喂子”代指空袭警报。由于存在文化空缺,以上两词分别使用汉语拼音和根据词汇本来发音进行英文转写两种方式翻译,保留了中国区域文化中这些概念或事物的特色。
4.省略。省略就是让本源概念从译文中消失。省去的本源概念或由上下文语境补充,或不译,避免影响上下文表达与理解。例如:“流逝”、“现”等,鉴于@些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区别和联系极其复杂,省译是最佳选择。
5.换译。换译指用译语文化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的本源概念。在本源概念翻译中,换译是最好的一种认知翻译策略,但由于目的语言、本源语言的历史性、文化的不同,制约了其应用。
例7 打起发:on the take
例8 话莫讲散:Stop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方言“打起发”指小偷小摸、占便宜,换译为俚语“on the take”将更易于外国读者接受。“话莫讲散”指讲话要直奔主题,“Stop beating around the bush”也是一句俚语,意为不要四处寻觅,虽与原意略有偏差,但喻意相近。
五、结语
综上,除直译、意译、换译及省略外,恰当使用音译在方言英译中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意译>直译(含直译加注)>音译>省略>换译的翻译模式,希望可以为今后寻根文学英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03):211-219+241.
[2]Nida,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韩少功.马桥词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Han Shaogong.A Dictionary of Maqiao.Lovell,J.(tran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1976年秋,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所写的一部家史小说《根》。作者称他经过12年的考证研究,追溯到自己六代以上的祖先昆塔・肯特,一个从非洲西海岸被掳到北美当奴隶的黑人。书一出版,就成为脍炙人口的畅销书。很多美国人也从那时开启了寻根的热潮。
其中也有不少白人发现,自己的祖先来自苏格兰高地。目前苏格兰人口不过500多万,但全球却有超过5000万人与这个英国北部地区有血缘关系。
每年,有大批人到苏格兰“认祖归宗”,这也增加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文化魅力。
高地子孙遍天下
从“猫王”到传奇乡村歌手约翰尼・卡什,美国的苏格兰后裔可谓人才辈出。各个领域的名人在一番上下求索后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流淌着苏格兰人的血液。
近来风头最劲的苏格兰子弟,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特朗普的母亲玛丽・安・麦克劳德1912年生于苏格兰刘易斯岛,祖上世代都是渔民和农民。家中十个兄弟姐妹,她的年龄最小。
1930年,18岁的玛丽・安追随姐姐的脚步,搭上轮船,前往美国寻找家政方面的工作。在美国,她遇到了来自德国的特朗普的父亲,两人结婚生子,有了特朗普。
身上有二分之一苏格兰血统的特朗普在10岁时就曾随母亲回过故乡,在2015年出版的《复兴美国》一书中,特朗普称,他从母亲那里“得到了宗教”。母亲的信仰是从小在岛上培养起来的。
特朗普再次回到苏格兰刘易斯岛,已是半个多世纪后的2008年,他和姐姐巴里一起回到苏格兰寻根。当时,特朗普在刘易斯岛的房子前与亲戚们合影。之前他还被时任苏格兰首臣的杰克・麦康奈尔任命为“苏格兰全球商业大使”。
特朗普说:“我的部分成就可以归因于我在苏格兰的根”。他还在苏格兰有大笔的投资,包括位于阿伯丁附近的特朗普国家高尔夫球场,以及在苏格兰埃尔郡海岸的特朗普度假酒店。
无论是那些合影中的亲戚们,还是授予特朗普名誉头衔的苏格兰政府,都没想到站在自己身边的这个人,会在8年后成为美国总统。
不过,站在整个苏格兰的角度看,一个美国总统其实也没那么稀奇。因为,包括两位布什在内,一共有23位美国总统拥有苏格兰血统。
甚至一些第一眼看上去不像苏格兰人的显贵,也被证明有高地的血脉,比如皮肤黝黑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
鲍威尔的父亲是牙买加移民,母亲莫德・迈克科伊的家族则来自苏格兰。前两年鲍威尔向苏格兰纹章协会递交申请,希望能获得一枚象征其血统的盾形纹章。苏格兰纹章协会欣然同意。
这枚盾形纹章正中是两把尖端朝下、十字交叉的利剑,象征着鲍威尔的戎马生涯;四周围绕着四条银色鲱鱼和一头直立行走的红色雄狮,代表着苏格兰。纹章上还有美国国鸟白头鹰的头像,其上方镌刻着“为公众鞠躬尽瘁”的座右铭。
在苏格兰,盾形纹章一直是血统的象征。凡是能够证明自己具有苏格兰血统的人,都可以向苏格兰纹章认定机构莱昂授衔委员会提出申请。在委员会核实其资料无误后,苏格兰纹章协会将颁发一枚独一无二的纹章,并将此记录在册。换句话说,得到纹章就如同重归家谱一样。
寻根已成大生意
目前,遍布全球的苏格兰后裔对认祖归宗的兴趣高涨。每年,莱昂授衔委员会都会批准授予上百枚纹章,很多人都重新燃起了对自己家族谱系的兴趣。
寻根旅行者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传统的苏格兰移民目的地。
几个世纪以来,苏格兰人不断背井离乡,有的为了冒险,但更多人是为了逃避贫困和压迫。17至19世纪,一些人乘坐押解罪犯的船来到澳洲和美洲。其中最大的一股移民潮是在18和19世纪的高地清洗运动期间发生的,当时的农户在地主的压迫下,被迫前往别处谋求更高的收入。
整个20世纪,苏格兰家庭仍迁往世界各地,这种趋势延续至今。
寻根者给苏格兰的经济带来了好处。2016年前9个月,游客为苏格兰经济作出的贡献总共达到6.78亿美元。根据苏格兰旅游局的研究,其中约有50%的人将寻根当作前来苏格兰旅行的原因之一。
寻根旅行者往往比其他旅行者停留时间更长,而且由于这些人通常会前往与家族历史有联系的地方,所以足迹分布在苏格兰各地,而不仅仅局限在经典的旅行线路上。
他们还经常在7月和8月之外的其他时间来到苏格兰,因此贡献的旅游收入并不局限于旺季。
为了更好地满足寻根者的需求,苏格兰旅游局网站上还列出了参观各个宗族的峡谷、城堡、战场和其他站点的日程表,供游客参考。
传统的苏格兰高地运动会也借着寻根热变得影响力越来越大。在高地运动会的宗族团聚中,充斥着鼓声和风笛声,随处可见苏格兰格子以及掷木杆赛等独特的体育运动,对于来自远方的苏格兰后裔,这些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去见识一下高地运动会,已经成了在全球各地的苏格兰后裔中大受欢迎的“寻根”方式。
按图索骥做家谱
据苏格兰档案局的统计,每年大约有近6000人到档案局查阅室,浏览诸如遗嘱、教堂记录和财产档案等资料。传统上,想要找到自己家族的根基,要去古老的教堂墓地走走,再查阅一下教区记录,就可以了解自己的祖先究竟是农民、渔民还是骑士。
苏格兰纹章协会的主席罗米利・斯夸尔表示,过去30年,特别是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能够更便利地得到有关自己家族的谱系。如今,研究家谱变得更加简单,也成了最受全世界网民欢迎的爱好之一。
“过去,如果一个族谱爱好者想寻找某位祖先的信息,需要花几年的时间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朗达・麦克卢尔是一位族谱调查专家,曾写过《在线族谱简要使用指南》一书,他说:“现在,用互联网,人们可以很快找到这些资料。研究族谱的人之间可以更频繁地联络和交换信息,这都是革命性的变化。”
族谱专家们依然需要去图书馆和参加历史研讨会。能在网络上找到的资料通常抽象、概括,或者仅仅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而不是原始文件的展示。在过去的5年中,有1.2亿美国人表示自己有d趣在网络上寻根,不论是仅仅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自己的姓氏,还是花几个小时时间在国会图书馆的网站上寻找祖先的生活记录。
虽然很多关于家族根基的研究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但亲身踏上苏格兰的土地之后,祖先的故事会变得更加鲜活。
不仅如此,由于苏格兰面积不大,所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祖辈所属的教堂,以及他们曾经居住的城镇、村庄或峡谷。
去寻根的人往往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下飞机,就会感觉到故乡特别的气息。人们会在老城纵横交错的小巷里穿梭,或在亚瑟王座山的峻厉之美中感受到历史的印记。
爱丁堡的苏格兰人口中心保留着苏格兰人的出生、死亡、婚姻和人口普查记录,该中心管理者伊恩・弗格森说,专业研究人员将1855年称作“黄金年代”。因为那是强制登记的第一年,收集的信息远多于后续几年。
香港道观飞雁洞从上世纪80年代初建坛开始,即以“饮水思源”为坛训,但当时雁子都认为在香港植根是飞雁洞唯一可行之道,关注于回归前香港经济繁荣,欠缺求道的宏观视野,缺乏与整个中国道教界的交流合作。
1992年是飞雁洞求道形式转型的开始,往四川“寻根”带来脱胎换骨改变,赋予道教九美“惠德”新意义,不只是做善事,而是以行道做善事。“寻根”后进入落地生根的“植根”阶段,飞雁洞承载深厚情缘,以爱家爱国恩心,在四川盆地展现人性化情怀,广结道缘,包容宽容,和谐共生。“寻根”令飞雁洞自我肯定是中国道教的血脉,此血缘关系确立飞雁洞在香港所要走的方向。四川道源被视作香港雁门之本,在弘道方向上,对四川源远流长的道教历史和宫观有着家乡般的眷恋和感情的凝重,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每一个雁子的心灵,重兴道源成为心中信念的坚强柱石。北雁虽南飞,仍与母亲血脉相连,这关系使得“寻根”后20年来,飞雁洞在时、地、人三方面与四川道众频密接触,以完善飞雁洞弘道之志。到后来,刘松飞住持有幸蒙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收箓为弟子。雁子在大邑修复三圣宫,重建彭州阳平观,兴建八卦亭,义不容辞,捐赠巨额款项,贯彻饮水思源的伸延主调,肯定、认同和回归内地道教。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飞雁洞以此为圭臬,以追求圆融圆满为依归,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刘松飞住持秉承纯阳吕祖恩师赐示启建水陆大醮法会,于2011年与内地7省道观启建七七四十九天水陆大醮法会,经多番远赴北京,向中国道教协会提出申请,获国家宗教局和中国道教协会批准,达成启建水陆大醮法会共识,礼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为顾问,举行了由甘肃平凉崆峒山隍城、兰州白云观、安徽涡阳天静宫、江西龙虎山天师府、江苏茅山元符宫、四川彭州阳平观、陕西户县大重阳万寿宫、湖北武汉长春观等7省8宫观参与的大醮法会,同耕福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刘住持以80多岁的高龄,从筹备到每次法会的开坛仪式及结坛仪式,均亲力亲为,频繁往来香港与内地,一心达成法会成功。
2012年飞雁洞又承接了在香港梅窝接法续办“两岸四地道教界四十九天水陆大醮法会”,邀请两岸四地道教界共同参与胜会,达致尊道贵德、和谐共生的理想。在法会中,经忏团以承坛接法形式,轮流诵经及举行科仪仪式。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应邀赴港出醮法会启坛仪式,他在致辞中对两岸四地道教界联合举办法会予以肯定,认为“有益于道教文化的传播,有利于道教精神的传承,体现了道教贵德尊道、斋醮度人、天人合一的宗旨”。
飞雁洞与内地道观启建七七四十九天水陆大醮法会最终能够和合圆满,是借因、缘、和、合,达致共生“因缘和合”之果效。“因”指飞雁洞弟子1992年四川寻根开始,多年来坚持在内地帮助重建修复宫观,为灾区祈福赈灾,以及参加在内地举办的道教活动,增进合作交流。在这些“前因”之下,飞雁洞与中国道教协会及内地各道观,发展出血浓于水的联系,彼此“和合”。刘住持身体力行“尊重”,通过规范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实践,确立九美行道的信仰,探索中国道教精神领域新的时代意义,道友越来越多,路也越走越宽。飞雁洞用真诚的尊重弘道,使雁子形象美好,同时获得更广泛社会认同。这种尊重使飞雁洞赢得内地道友的友谊,更让飞雁洞腾飞展翅,达到一个新的晴空境界。借着因缘和合,凝聚各个道观,这种和谐结合的方式,也许会成为未来道教界合作发展的借鉴。
以感恩心图报道源,以德行善,飞雁洞将和合圆融演绎为自身弘道理想。圆融者,乃圆融制宜、稳健通达、虚怀若谷、刚柔并济,且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变迁,都能迅速地适应环境并及时应变。雁子以真智慧 、正道心、统整观、爱国情四大原则为策略方针,再依这四项原则来拟好计划、定好目标,并作出最完善的执行方案。在筹建大醮法会过程中,飞雁洞要求弟子精心组织活动,提高合作意识,高度重视醮会活动的核心价值,成立领导小组,确定相关职责,因地制宜,确保实效,圆融处世,待人懂得适时宽容,使各项具体工作在得以全面落实之余,洋溢出一股亲情。每一个雁子对待到会的道长高功、大德善信,心随爱动,做到宾至如归,让他们体验到可贵的亲情、珍贵的友情以及浓浓的飞雁情。
道教蕴涵丰富的和谐思想,并具有现代意义,将对世界的文化与和平做出贡献。相信祖国的天空充满爱,温暖的善心人情在,和合圆融令中国道教力量更壮大、发展步伐更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