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春天诗歌

儿童春天诗歌

时间:2023-05-29 17: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春天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春天诗歌

第1篇

【关键词】诗歌 幼儿 审美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儿童诗歌具有最凝练、最富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形象的语言,儿童诗歌描述富于明快,留下想象的空间,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儿童诗歌表现形式富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孩子的朗诵特点;儿童诗歌是专门为孩子们创造的,无论是描述内容还是抒发的感情,都贴近孩子的环境生活和理想世界。

一、让幼儿在探索中观察生活,积累知识

在儿童诗歌教学中,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灌输填鸭式的进行教学,而是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诗歌《春雨的色彩》中,我先让幼儿到室外去观察大自然,带领幼儿到院子里去寻找春天。刚出门孩子们就看见了黄灿灿的迎春花,小朋友问,老师这黄颜色的花是什么花,我告诉他们这是迎春花,是春天里开得最早的花。孩子们走到碧桃花前,小朋友告诉我这花是红色的,孩子们又来到了丁香树前,小朋友们更激动了,争着喊,“丁香花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和紫色的”,孩子们又跑到了梨树下,有的小朋友喊到这是梨树它开的是白花,孩子们又相互争着说,柳树是绿色的,小草也绿了……通过在室外的观察生活,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着春天的气息,发现着春天的颜色,描述着春天的美景,在大自然中感受着美、欣赏着美,用稚嫩的语言抒发表达着情感,这种意境氛围令孩子们异常兴奋,争相表达自己的所见,这令孩子们产生了各种联想,产生了交流的要求和语言表达的欲望。

二、应运多媒体手段,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节。例如:《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的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伴随着优美的童声,画面中描绘出了田野里绵绵的春雨,欢快的小鸟,五颜六色的美丽画卷……配上轻柔舒缓的钢琴音乐,画面中童话般的屋檐下,人性化的小鸟叽叽喳喳互相辩论着,伴随着美的角色语言,显示出的翠绿的草地、嫩绿的柳枝、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鹅黄的蒲公英……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儿童的注意被吸引了,儿童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幼儿有充足的欣赏时间,有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诗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情景美。多媒体教学中对画面内容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以情激情、以情感人,如身临其境。

三、为幼儿的审美体验提供想象和创编的机会

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编诗歌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进行创编活动,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一个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编。在创编活动中,激发幼儿创造火花,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培养,幼儿的创编水平就会有所提高,从模仿逐渐过渡到有意识的创编活动。在前面的观察和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幼儿自己说出春雨还有什么色彩,这时就有幼儿说出:“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洒在丁香花上,丁香花也白了……”还有的幼儿争着说:“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黄了,春雨落在玫瑰花上,玫瑰花也黄了……”他们的语言是个性的,是浑然天成的。他们的思维活跃,身心处于最大的愉悦状态中,老师用智慧的方法引领着孩子们步入诗歌的世界,让他们从小接受着优秀语言文字的熏陶,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美的体验和实践能力,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美、展示美……

四、将诗歌教学与其它领域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第2篇

关键词: 《春天的心》 诗心 儿童视角

诗无达诂,没有确切的训诂或者解释,诗的世界广大无垠,留给读者广阔的天地。诗,是不能说的――没有一种解释是完全成立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执一词,而不见得非要争出个标准答案。诗的魅力在于读之于口,得之于心,引导内心生发出一个有想象的奇美的文学世界。

林庚于20世纪30年表的《春天的心》,呈现一种难以言状的氛围与情绪,并未着力刻画出一个客观世界,而只是依靠着相拼的意象,弥散出无名的情绪,有快乐,也有忧愁。从“踏出门”去,视角一路延伸,看到万物皆是可爱美丽的,怀着欣快的心情,想起了同样在春天里萌长的、不能说的“少女的心情”。看到眼前雨天坠落的雨滴,将眼光拉长,看到路上人来人往,又将眼光定格在具体的个人上,看到眼睛的含情、如胭脂般的桃花。穿梭人群的街道有滚滚而过的车,听着雨滴打动车窗的声音,浮想联翩,这就是诗人目之所及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诗心一片:春天的雨打落下来,缠爱着人,行人擦肩,各有神色。于是,读者在这首诗里,可以忧愁雨天,伤怀这不相识的擦肩,像是人生一场场的因缘际会,相聚时长时短,却总是有聚有散;也可以看到天真的神色,心在春天是可以“随便地踏出门去”,自有洒脱与愉悦;也可以独得一份缠绵爱恋,因为雨水缠绵,而“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眼睛含情,潮湿的桃花染着胭脂的颜色,似乎也染上了胭脂那一份暧昧与精致的心情。

正所谓精巧微妙,诗心动人。若评书法中各种字体的高低,无疑草书为高,尽得神妙精髓;若论文学中各种文体的价值,无疑诗歌为大,凝括精巧微妙。林庚谈及如何处理观念与感情时便下此论断:“真正的艺术所以介乎这两者之间,使得抽象的观念借朦胧的感情而出现,使得暂时的触动走上崇高永久的型,宇宙间因此才有了隽永的语言。”①诗歌正是如此,巧妙地融合观念与情感,既非纯粹说理,又不一味抒怀,在理性的先导下带着敏锐的眼光审视万物,看着人来人往间有一张庞大无形的关系网,错乱着人在精神层面构筑的另一个世界,看到人与物间有情感,人在观念世界里与万物水融,合为一体。于是,观念先行看世界,但观念又是若有若无的,并非主导,而是依附着感情;诗歌捕捉着被一瞬间触动到的灵动的感情,而这一细致之处最是动人,于是成了“永久的型”。诗歌的精巧微妙,一方面在于用字凝练准确,另一方面在于能够使微妙的感情跃然纸上,言语传情。

在林庚的笔下,便有着这份诗心,弥漫着天真与灵动。怀着春天的心,便欢乐地“踏”出门去,到处都可以拣起美丽的东西。“踏”字透出了欢乐的节拍,像是踏着歌声,有李白“忽闻岸上踏歌声”之感,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这节律,是春色的韵律,是弥漫在春色中的诗人的心的韵律,合着欢快的心情。在欢乐的心情下,在“美好”的观念下,美丽的东西随处可见。并非万物真的都美,而是诗人将美的情感移到万物上,于是“到处可以拣起来”,拣起来的又怎是物的,拣起的是诗人四处发散的欢快心情。在这大开的情绪之下,又转而内敛,“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歌德有句:“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春天里少女萌动的心思最是美丽。这种曼妙的情感用什么形容呢?欢喜,柔软,还是荡漾?少女的心思是说不清楚的,不能用言语形容;少女的心情是娇羞的,是不能开口说的,一冲出内心世界说了出来,就破坏了浑然天成的娇羞之美。然而,不能说的又岂止是少女的心,还有诗人的一片诗心,还有与万物精神往来得之于心的心领神会,还有个人私密情感自由生发之地,这微妙的情绪,这巧妙的诗心,是不能说的。

诗人的语气是欢快的,反复诵吟此诗,笔下的世界似有画外音,儿童稚嫩的声音在自说自话。关于“儿童视角”的定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指的是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作品的调子、姿态、心理和价值准则以及文本的结构、美感及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从而呈现出更具原生性和神秘性的儿童经历与体验。”②《春天的心》就有这种气质:童稚,原生性,神秘性。雨受重力牵引,从天而下,“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一个“常”字,写出了儿童探索知识的好奇心理。在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因为人生经历、经验与知识水平有限,世界的一切都未有定论,于是存着这个疑问:雨是否只是落下,还是能如喷泉般从下往上喷?雨一落下,看似是落在所有路人身上,然而,就单独的雨点而言,又不定会与谁相遇。有的雨点落在了他的头发上,有的雨点落在了她的衣领上,有的雨点落在湖水中……世间两者的相遇,是未知的,这带着“神秘”的意味。在儿童的眼中一切合为整体,行人都打着雨伞,整齐统一,看似一体,然而公车上相挤相撞的人却相见不相识,人与人又是分离的。路上行人本就是一个“陌生人”的概念,然而儿童的心中却发现了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的不同:接触最多的家人,彼此间相互联系,而原来走出家门一瞧,人与人是不相识的;家人分享喜怒哀乐,同喜同悲,然而车上看到一双含情的眼睛,它念着的却是公车外的人与事,也许未必是为了谁,只是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然而它却不为着正看着它的另一双眼睛。儿童思维的跳跃也是联动的,凭借联想认识世界,于是想起被湿润过后的桃花,有着胭脂的颜色,也染上了胭脂精致的暧昧心情,情绪流露,未必是为了谁,自在地美丽,如此而已。儿童眼里的世界,又是诗意美妙的。

雨打在玻璃车窗上,是斜斜打来。是风吹雨斜,还是车行驶而过,改变了雨珠的滑向?“斜”字,既写了风,又写了车行,写出了这一幕的动感。一句“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凝聚了整首诗的精神气,温暖缠绵。

重读第一句,为何春天的心是“如草的荒芜”?“荒芜”带着冷色调,与欢快撒泼之气相悖。虽是荒芜,春天的心看到的应是荒芜后的繁茂,干枯的草地里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一场春雨过后变革新气象。荒芜之后又重归欣欣向荣,这是生命的回环往复,生生不息,带着一颗“春天的心”的诗人,看到了眼前的荒芜,却更看到了希望之所在。于是,心里有爱,流露在眼睛,就看到这雨天里爱意缠绵,柔软多情。

《春天的心》中无一僻字,写得自然流动,精巧微妙,却又是浑然天成,无甚匠意,这是一片诗心赋成的诗。“踏”字透出欢快的心情,“斜打”写出雨中街景的动感,儿童的视角丰富了情感世界,用童心发现人类社会的秘密,既有未知命运力量的神秘性,又凭着生活经验发现了行人间的陌生。全诗读来颇有趣味,又有情意支撑,诗动人心。“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诗人的心也爱着这世间万物。

注释:

①林庚.林庚诗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62.

②刘耀辉.萧红儿童视角创作心理分析[J].河北: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参考文献:

[1]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林庚.林庚诗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3]钱理群,温儒敏.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一、借诗习诗,让心灵在诗意中自由舞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能不拘形式地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借诗习诗是孩子们诗歌习作的起步,也是学生非常乐于表达的一个写作平台,很多孩子在这个自由的充满灵性的语言王国中,找到了想象的翅膀,写出了富有童趣的诗作。

一年级语文书上有一首儿童诗《雨点》,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全诗共四句,结构相同。孩子们读后感觉很有趣。在教完此文后,我又顺势引导学生:“雨点还会落在哪儿,还会干什么呢?”于是,孩子们诗兴大发,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雨点落在花伞上,在花伞上跳舞;有的说: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滑滑梯……我又乘机引导学生将自己作的小诗写出来,张贴在墙上。一天之内,墙上就有了几十首小诗。

从这些充满稚气又富有想象力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诗心随着文字自由地飞舞,孩子们表达的灵感在笔头喷涌。

二、化文为诗,让心灵在诗境中渐渐浸润

语文教材往往是借助一定形象,或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草虫,或个各种典型化的人物,向儿童逐渐揭示出世界的奥妙,这些艺术想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学生可以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适度地运用这些素材,进行再度“创作”,即“化文为诗”,这也是习诗的一个好方法。如:《识字8》中的这首诗歌:

天气晴,池水清。

小蜻蜓,大眼睛,

飞来飞去捉蚊虫。

这首诗歌节律明显,语言文字简单流畅,读起来有滋有味。教学时老师请学生反复自读诗歌,领悟儿歌的意境,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听课随想”的形式,用诗歌抒发心中的感悟。孩子们鲜活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他们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天气晴,池水清。池塘里,荷叶飘。

小青蛙,大肚皮,小金鱼,吐泡泡,

跳来跳去做游戏。游来游去捉迷藏

从这些充满稚气又富有想象力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心灵随着文字在诗境中渐渐浸润,并渐渐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感悟。

三、诗兴飞扬,让心灵在诗情中悄悄涌动

1、借景说诗

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出去找一找,用眼睛看一看,伸出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用小鼻子闻一闻。再说一说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生:春姑娘轻轻吹了一口气,吹来了燕子,吹绿了小草,吹红了花儿,吹醒了大地,青蛙醒了,布谷鸟叫了,真天真有趣呀!

生:春姑娘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草地上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好看极了。

生:春天在花丛中,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

师: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这么美!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在这个诗兴飞扬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感到写诗并不是难的事情,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借助想象就能走进超越于具体的事物之外的更为广阔的更生动的是个空间。

2、诗化日记

学生的身边每天都有许多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有深刻感受的事,我尝试着让孩子通过记诗词日记进行表达。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做到顺口、好听。下面摘录两个学生的日记:

生:我和弟弟看话剧,路上蹦跳又唱歌,虽然外面在下雨,但我的心里却是暖融融!

生:做完作业放风筝,开始一放往下掉,后来慢慢放起来。我不由想起两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4篇

儿童诗歌《我想》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那个时间段在我的记忆中美好而紧张、清贫而充实,快乐中充满着风风火火的忙碌。

我的女儿,一个典型的“80后”,她的出生使我成为一名父亲,进而又成为一名为儿童写作的诗人,可以说是女儿的诞生使我意识到某种责任,面对她和她的同代人,一群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的“幸运儿”,我在欣喜的伴随下,开始了喷泉式的儿童诗歌的写作。

之所以使用“喷泉式写作”的字眼,是因为那一个时期文思流畅,诗情浓烈,常常是一组诗一组诗地创作,譬如《我想》就是这种状态下的产物。

记得那是一个北京的早春时节,由于住房仅有一间,妻子当时是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她值夜班归来,需要休息。我就把4岁的女儿丫丫领到天坛公园,度过一个完整的星期日。

我们父女二人坐在初春的草地上,尽情享受阳光、春风和鸟叫带给人的快乐。我们捉迷藏、放风筝,聆(lín)听公园中找乐的票友们引吭(hán)高歌各种流派的京剧选段;又吃冰淇淋、糖葫芦、大白兔糖。那个时节草刚刚绿,一叶叶的小芽顶出地面,而黄色的迎春花却开得热烈无比。女儿迈开小脚丫,在公园里尽情跑动,一个4岁的孩子,一个34岁的父亲,就这样和春天、诗歌碰撞在一起。

晚上回到家里,我灵感袭来,不能自已,一口气拟了八个题目,总标题是《春的书签》。然后陆续写下了《春的书签》《漂亮的阿姨》《我想》《美》等八首小诗。说是“陆续”,仅只是一个夜晚,我用一个小姑娘的视角,表达出自然之美、诗意之美和人性之美。像《春的书签》中这样写道:“我在粉红的桃树下,/拾起几片花瓣。/红红的桃花冲我笑,/笑我美丽的衣衫。/在嫩黄的金花下,/我拾起几片花瓣。/小花们张开翅膀,/飞落在我的心田。/我在雪白的玉兰树下,/拾起几片花瓣。/大朵大朵的玉兰花呀,/像扇来春风的小扇。/我用蓝色的小手绢,/包起这春天的花瓣。/捎给病中的老爷爷,/当做香喷喷的书签……”这里实际上是我对公园中春天观察的描绘,几种花瓣都是真实的存在,我所做的就是对“花瓣”这一意象进行整合与构思。

《我想》是八首诗中的第四首。应该承认,八首诗一起涌入我的笔下,写作时肯定良莠(yǒu)不齐。可是当时真实的情景就是如此。譬如在公园中我曾看到个别游客的不道德行为,也借用女儿的视角进行批评,这就是《漂亮的阿姨》。我写到花丛中漂亮的阿姨,突然折下一枝桃花照相,小主人公上前劝阻,“我心疼小小的桃树,/上前劝阻着这位阿姨。/漂亮的阿姨生了气,/大眼睛里充满着怒意!/好像我是一阵寒流,/吹走了她照相的兴趣。/我感到伤心又委屈,/阿姨为什么不讲道理?/难道漂亮就该自私,/不,这样的‘漂亮’奇丑无比。”像这首小诗,当时写来很痛快、解气,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检验,显然思想大于形象,诗意与童趣较之《我想》就弱了许多。

写作《我想》时笔下十分流畅,几乎是一气呵成。由于同样是走进春天、走进公园的一个小姑娘的视角,让小女孩的身体直接进入春天,运用通感的全方位表达方式,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全诗构思从“小手”开始,手要“安在桃树枝上”,继而是“脚丫”,要“接在柳树根上”,然后是“眼睛”,要“装在风筝上”,孩子最熟悉的三个身体部位,和春天中的植物“桃树”“柳树”加上常见的“风筝”,发生诗意的联系。再借助花苞、阳光、春的歌唱,土层、营养、绿色的篷帐,直到柔软的白云、明亮的太阳和“蓝天是我的课堂”为止,完成了构思中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进行深层次递进式开掘(jué),让小主人公索性把“我自己”种进春天的大地里,变成小草、小花,或是飞翔的柳絮(xù)和蒲公英,想象飞腾,上天入地,应该是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我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让诗意驾驭(yù)想象,让灵感催动通感,完成全诗点睛之笔:“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想象回到现实,上天入地的小家伙重新成为乖宝宝,在幽默中完成了全诗的创作过程,也达到了诗的目的。

法国作家雨果是我很喜欢的小说家,我记住他在《论文学》一书中的一个观点:“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二注视大自然。他的前一只眼叫做观察,后一只眼称为想象。”用雨果的话来论证《我想》的创作过程,是再贴切不过的一种注释。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为了《我想》的创作,特意选择响亮上口的韵脚,且一韵到底,没有跳韵和换韵,这是从儿童诗便于朗诵的角度进行的设计,更便于记忆和背诵――想不到的是那个春天的夜晚所创作的八首诗中,《我想》竟成为最突出的一首,她先是荣获1987年举办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继而成为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部分,这些结果都是始料不及的。

第5篇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之《咏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婀娜之姿,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首古诗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形容柳树之高和柳枝之多,诗歌中还运用了数字来表示数量多,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专业的修辞手法训练,学习中运用象性思维较多,在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

教学方法

1.图片欣赏,想象画面

2.关键词解读法

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村居》,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咏柳》。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识作者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说起贺知章,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便是他,他的诗现在仅仅留下来19首,其中写景的诗,文字通俗,意境清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最有名的古诗《咏柳》。

(二)

初读古诗

(三)

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咏的意思是“赞美、歌颂”,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咏鹅”“咏梅”都是赞美歌颂的意思,从诗的题目我们知道诗人歌颂的对象是——柳树。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在贺知章眼里又有何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

(三)理解诗意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在贺知章眼里又有何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

丝绦:绞丝旁,是用丝线编的绳子或带子。诗人把什么比作了丝绦呢?对,是垂下来的柳条。我们一起来欣赏。

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不仅形象传神的写出了柳树的样子而且写出了柳条之多。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比喻,短短二十多个字,就有三个比喻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你能找出其他的比喻句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把嫩嫩的柳叶比作碧玉,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同时突出了柳树之高。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写出了春风轻柔美丽,柳叶复苏生长的景象。

二月春风不仅“剪”醒了柳树,而且“剪”醒了世间万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不就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吗?

让我们怀着这样美好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吧。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同学们,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在我们的主题丛书上也有一首《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颢春日郊游时写的所见所闻所想,请同学课下按照老师的学习提示自己读一读,找一找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第6篇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少先队员来到野外植树,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场景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首现代诗歌,描绘了少年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积累,激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树木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现在让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关于树木的古诗吧。(出示古诗《咏柳》、《大林寺桃花》等,齐读。)

2.除了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呢?(学生交流。)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先检查生字的预习,再美读词组。

和煦的春风 轻快的脚步

青翠的小树 快乐的音符

清新的空气 美丽的版图

绿色的希望 参天的大树

2.读诗歌第一、二小节。

(1)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去植树时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3.从课文中,你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读出诗句。)

出示课文描写树木作用的三小节诗歌,指导朗读。

4.你还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吗?(学生结合平时了解的课外知识和生活中的相关体验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植树造林的诸多好处。)

5.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感情朗读:“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6.你能用有感情地朗读告诉老师,你已经能很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吗?(检查朗读,多种形式诵读诗歌。)

7.练习背诵课文。在多读的基础上,个人练习,个人或小组分节“开火车”背诵,最后达到当堂能背诵课文的目的。

【评析:不断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诗歌的品读过程中能体会作者情感,边读边悟边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这才是品读诗歌完整的过程。在教学时,强调的是把诗歌语言还原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树木的用处和植树的快乐,这是对诗歌内涵的进一步内化。】

三、植树动员,训练表达

1.家庭动员:同学们,春天到了,眼下正是植树的最好时机,你愿意为家乡添一片新绿吗?赶快动员家里的亲人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吧!想一想:你将怎么动员他们?注意讲清植树的意义和好处。

2.社会动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呢?(写标语、做广告、分小组各家各户宣传……)那么,用你擅长的一种方式来动员大家吧!

3.集体评议:谁的动员方式最巧妙,效果最有效。

【评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前后照应。这句话很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号召少先队员在大好春光里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号召,并能把这种号召传递开去。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形式多样,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延伸课外,亲身体验

师: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大家植树的热情。春天里,你最想植下一棵什么树呢?请利用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把这种树木介绍给大家。

第7篇

――圣野(2010年3月21日于金华)

在清流蜿蜒的婺江之畔,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爱写诗的仙女,某次下凡时,她不慎把一册诗集落在了婺江水边。这册诗集一落地便生出根来,渐渐地,它开始发芽、长叶、开花……这册神奇的诗集上写了什么,后来的人再也看不到了,只看到江边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只要你走近这里,那随风而来的阵阵风铃声,随水流淌的点点波纹,就能让你心领神会那种沁人心脾的诗情画意。

这里有一个博物馆

多少年过去了,这片神奇的“绿色”一直在默默地绵延、生长,从岸边长到山坡上,从人们的眼里长到心里……

2010年4月14日,它被一股诗歌特有的芬芳气味所吸引,循着心灵共鸣、共和的节奏,走进了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艾青小学的校园。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和朗朗书声,让它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它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童诗的摇篮――这个被红色砖墙包围的小小院落,不仅是著名诗人艾青、蒋风、鲁兵、圣野的母校,还是盛产童诗的快乐王国。每一位老师都爱读诗、爱写诗,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大声朗诵优美的童诗。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一支支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彩虹鱼》、《三叶草》、《彩色的黎明》、《豆芽儿》、《海滩拾贝》……那么多本图文并茂的诗集,都带着特有的书香站上了书架,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绿色”情不自禁地跟着这些优美的童诗往前走,跟着那群爱诗的孩子们往前走,一直走到一个精致的博物馆门前。门口写着七个大字:中国童诗博物馆。入口处还有一句圣野题写的诗句:“让鸟飞去吧,一定能唱得更好。”

这个童诗之家,是我国的第一个童诗博物馆,也是金师附小教育集团为孩子们圆的一个梦。博物馆里住着孩子们喜欢的诗人,住着好多好多的诗,还住着好多好多和诗歌有关的故事。艾青、蒋风、鲁兵、圣野等多位中国诗坛泰斗,将自己珍藏的作品无偿陈列在童诗博物馆里。瞧,博物馆里的“春苗”两字,就是艾青生前的亲笔题词。前辈们希望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诗,都能在诗歌的美好熏陶下,像春苗一样茁壮成长!同时,博物馆里还开辟了师生活动阵地,让爱诗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能在诗坛里“种花植草”,在诗意的天空里尽情放飞自己。

真好!“绿色”对自己说:童诗博物馆,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这里有一群小诗娃

在艾青小学的校园里,一直活跃着一群快乐的诗娃娃。他们参加童诗沙龙,吟赏诗词,抒发少年情怀;他们创办诗社,红领巾诗社、春苗诗社、鲁兵诗社、蒋风诗社、圣野诗社等,以诗会友,志存高远;他们创建诗歌网站,青青“诗网”如同初春的青草,色泽鲜嫩,长势喜人……诗娃娃们的童心,催开了星星点点的美丽诗花。

在童诗博物馆里,诗娃娃曾经迎来过蒋风、圣野、金波、雪野、韦苇等爷爷、伯伯,大家一起高声地念啊,唱啊,说啊,笑啊。和童诗在一起,谁都没有年龄。他们一起模仿,如果布谷鸟和种子一起歌唱,那歌声一定很美、很动听;他们一起比划,如果雪花和春雨一起跳舞,那舞蹈一定很酷、很动人;他们一起猜想,如果鹤发童颜的诗爷爷和天真可爱的诗娃娃一起写诗,那诗一定会七十二变,一会变上天,一会变入地……

所有的人都在拍手,说:“童诗真好玩!童诗真有趣!”

花木缤纷的春日,婺江之畔,一片片嫩绿的新芽,染绿了诗娃娃们的心;阳光明媚的夏日,尖峰山下,一只只迷人的彩蝶,舞活了诗娃娃们的眼;叠翠流金的秋日,大黄山上,一枚枚秋的纪念章,飞进了诗娃娃的册子;白雪皑皑的冬日,附小校园,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变成了祈愿来年的梦想种子……

诗娃娃们信笔写下了自己的歌――

《春天的颜色》(节选)

红领巾诗社 郑一剑(指导老师:吴小军)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八一街的樟树妈妈招着手说/春天是绿色的/好像那左右摇晃的树叶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大黄山的茶花姐姐微笑着说/春天是粉色的/好像那美丽的茶花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尖峰山的笋芽儿弟弟欢快地说/春天是棕色的/好像那厚厚的笋皮大衣

《秋天的风》(节选)

春苗诗社 蔡靖婷(指导老师:周雅萍)

秋天的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掠过田野/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

吹过牧场/草地变成了多彩的油画

拂过枫林/枫树举起了火红的旗帜

《诗 雨》

鲁兵诗社 陈 展

四月十四日/艾青小学/下了一场诗雨

下呀下/下来了蒋风爷爷

下呀下/下来了圣野爷爷

下呀下/下来了一个中国童诗博物馆

中国童诗博物馆/好大好大/ 装满了神奇/溢出了快乐

圣野爷爷、蒋风爷爷、小朋友/走进艾青小学/走进中国童诗博物馆

大家都变神奇了/都变快乐了

这里有一位老诗仙

有人说,他的天真像一滴清水,洗涤俗世的浮尘;有人说,他的执著像一擎火把,照见觅诗者的心路;有人说,他的激情像一面旗帜,振奋后来者的热情……写着写着,他把自己写成了一首诗,一首令人澎湃的诗,一首在中国儿童诗坛经久璀璨的诗。

他就是圣野。

“90岁的老人9岁的心”,这句话用在圣野爷爷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圣野爷爷是浙江东阳市人。据说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在清清的溪流旁背诵古诗。有一天,他忽然诗兴大发,一口气做了10余首小诗,寄给他的兄长庭哥,得到了庭哥的热情鼓励。从此,圣野爷爷就迷上了写诗,而且迷得一发不可收:醒着、睡着,吃饭、走路,时时都在想诗、写诗。

圣野爷爷有一个“让诗歌流进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流进儿童的心田”的美丽梦想。当他得知艾青小学要成立中国童诗博物馆的时候,这位90多岁的老小孩,立刻绽放出最开心的笑容,激动得手舞足蹈,他说:“对于母校――金师附小教育集团,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朋友,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来爱诗、读诗、写诗,让文学梦使孩子的心灵更纯洁、更完美。”

在童诗博物馆的开馆大典上,圣野爷爷大声朗诵了自己特意新做的诗《金凤蝶飞起来了》:

毛毛虫/爬过来了/金凤蝶/飞起来了

毛毛虫/没想过的事情/金凤蝶敢想/毛毛虫没做过的事情/金凤蝶敢做

一个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毛毛虫

一个是敢想敢做/飞出了自己/春天的花园的/美丽的英雄

第8篇

一、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幼儿的思维直观、具体、形象,活动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在散文诗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优美的词句,幼儿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上。

如新授散文诗《春天是一本书》,活动前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彩色的春天”、“会笑的春天”、“唱歌的春天”,多方位感受春天,并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们相互说一说;教室内主题墙上布置“彩色的春天”(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会笑的春天”(小池塘的酒窝、小朋友的笑脸……)、“会唱的春天”(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让幼儿犹如在一个童话世界里,直接感受到散文诗中的意境美;活动中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散文诗语言、鲜明的形象、迷人的画面……),在视听结合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进一步感受作品的丰富意境,幼儿注意力集中,思路开阔。

又如散文诗教学《春节是个百音盒》,活动开始,结合挂图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回忆过春节时的热闹情境,唤起幼儿已有的关于春节的感受,尝试让幼儿通过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表述对春节的认识,进而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初步欣赏的基础上让幼儿观看精心设计制作的形象、生动、快乐、有趣的课件:伴着“叮当叮当”的响声,圣诞老人的礼物车还没走远;“噼啪噼啪”声中烟花和爆竹、“哗啦哗啦”风中舞动的春联、“咕咚咕咚”锅中翻花的元宵和水饺让新春的气氛浓浓的;“咔嚓咔嚓”声中小河不停地打开透明的冰窗晒太阳;“嘻嘻哈哈”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视听结合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建立了有关春节的立体的印象。

有时还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如散文诗教学《捉迷藏》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再根据教学内容让幼儿分别扮演相应的角色(黑夜、太阳、绿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等),在这种氛围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散文诗的意境美。

二、寻觅散文诗的语言亮点,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丰富给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善于寻觅散文诗的语言亮点,然后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丰富给幼儿,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散文诗《春天是一本书》,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春天。第一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出现了第一组排比句:“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第二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出现了第二组排比句:“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第三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出现了第三组排比句:“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这三组排比句意境优美,句式结构工整,语句浅显易懂,是幼儿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我们借助图夹文的形式,让幼儿有重点地说出图片的内容,然后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念一念,在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模仿散文诗的句式,将各自有关春天的经验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仿编诗歌,通过本活动,幼儿不仅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了散文诗所表现的春天的美,而且还掌握了散文诗的句式,有效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体验到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三、给幼儿自主仿编的空间,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引发幼儿仿编的积极性

第9篇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诗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

生1:诗人写给儿童读的诗叫儿童诗。

生2:适合儿童读的诗。

生3:还有儿童写的有儿童情趣的诗

师: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师:有人说这首诗意境好美啊,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诗的意境吗?不知道,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儿童诗。:

师朗诵:“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师: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写活了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画面。这首儿童诗中戏水观月的画面就是意境中的“境”,诗中盎然的童趣就是意境中的“意”。 简单地说.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意”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诗中的“画面”。

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画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境”,如果以此为题目在诗中进行无限的遐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意”。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境”去体会诗中的“意”。

二、启发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想象《我想》这首诗的意境,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生2: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

生3: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

生4: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生5:歌唱美好的生活……

师: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小手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

生2: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

生3: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

生4: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生5: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师: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生1:我会看见蓝蓝的天空、自由飘飞的白云。

生2:我会看见自由飞翔的小鸟;还会看见红彤彤的太阳。

师:往下看。

生:看到巍巍长城、滚滚长江、滔滔黄河、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繁华的都市北京、上海、重庆、万州……

师: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

生1:我会变成小草、小花,把祖国打扮得美丽无比。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们呢?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生2:我会变成蒲公英,在空中自由地飞呀飞,把我的理想告诉小树、小花,告诉小松鼠、小花猫、小熊猫……

生3:我会变成一棵摇钱树,为穷人摇下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4:我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瘫痪的妈妈画出神药,妈妈吃了药马上就能站起来。

师:多么孝顺、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生5:我也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穷人画美味佳肴、高楼大厦;还为我自己画一台电脑(因为我家穷,买不起电脑),我要在网上读好多好多书,还要尽情地玩各种喜欢的游戏……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想》,启发学生用学习诗歌的方法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

(师过渡: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你们是根据课文“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展开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

1.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

“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3.指导学生用“解题——了解诗句大意——抓诗眼体情”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作者高洪波以“想”为诗眼,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诗作比较,体会《我想》在想象意境、语言、构思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一)与作者想象、语言表达对比。

师:请同学们把作者的诗与自己的想象和语言一节一节的对比对比,看看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

(生默读思考后)

生1:第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长成花苞牵着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天的歌”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牵”正好与小手相对,用得好;“悠”用得好,好象有点……慢悠悠的意思,说不清楚(欲言又止),我们只想到了“长”这个词。

师:请同学们查查工具书,看看这个“悠”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

生2:我觉得这个“悠”在诗句中应选词条上的“久;远”的意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吗?

生2:好象是小手牵着花苞在慢慢地长啊长,就是慢悠悠的意思。

第10篇

《雨说》这首诗写于诗人1979年重新执笔之初。诗人用拟人的手法,以无限深情赋予雨以蓬勃生命的灵性,让她以爱的使者的身份探访人间,探访大地,为我们奏响了一曲人间挚爱的深情赞歌。

诗歌题目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凝炼而深情。诗人假借夏雨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人间、对大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深深挚爱和良好祝愿。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不但说明了写作的目的,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而且点明了诗歌的价值取向,彰显了诗的意旨,让人一目了然。

诗歌开篇扣题,点明了写作此诗的缘由和目的。大地的渴望之情,夏雨的殷殷之意扣人心弦。诗人笔下的夏雨是那样的具有爱心,具有真情,她对大地上等待已久的田圃、牧场、鱼塘、小溪深情地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多么及时的雨,多么深情的雨!真是情深深,意浓浓!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无限深情,无限关爱,暖人胸怀。接着,诗人专门用了两节,细腻地描绘了雨到人间的情状:“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一腔爱怜令天地动容。

紧接着,诗人连用了五个诗节,大肆铺陈渲染,深情言说雨亲临四月大地的目的和她的身世:我是来“亲近你们的”,我带来了“春的洗礼”,我将引领你们去“踩田圃的泥土”,去看牧场“抽发忍冬的新苗”,跟“鱼儿说声好”,听小溪“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我也曾有过童年的经历,“也曾是孩子”,“爱玩”,可“我是幸运的”;“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这里,诗人别具匠心,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并连用两个诗节,用“第一样事”、“第二样事”层次分明地来强化自己的意愿。

有位哲人说过“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许多关于笑的格言:“笑一笑,十年少”,“笑对人生路更宽”,“相逢一笑暖心扉”……笑是一种气质,笑是一种胸怀,笑是一种豁达。而诗人的见解呢,更是非同凡响:只要孩子笑了,“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里,诗人用饱蘸深情的笔演绎了人生的哲理,诗人用人间最动人的真情表达了对中国儿童,对祖国未来美好的祝愿和热切希望。

诗的末尾,诗人用反复、象征的手法点明主旨,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国儿童,对祖国前途的良好祝福。诗人笔下的雨是崇高精神的象征,她闪烁着生命的灵性,她是布施仁爱雨露的使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第一初中)

第11篇

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幼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

合:大家下午好!

师:你来•我来•大家来,欢天•喜地•展才华。今天参加幼儿园器乐比赛演出的有县直各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里欢迎他们的到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幼儿园举办器乐比赛,目的是以艺术熏陶的方式,开发幼儿对音乐的天赋,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县委对幼儿园器乐比赛的关爱和大力支持,其次,要感谢家长们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观看比赛。因为小朋友有你的参与,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县庆祝六一儿童节器乐比赛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2、汇演节目串连词

虽然外面是炎热夏季,但幼儿园室内却是春意盎然。因为幼儿园的一群小天使将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出春天的旋律。将春姑娘带回,来为我们播撒希望的种子!你听悦耳的器乐声响起了,看呀,中(1)班的第一个快乐小天使蹦蹦跳跳,带着小笛子,向我们走来啦!大家掌声欢迎!一幼中1班XX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笛子独奏“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出场)

小朋友们!刚才中一班XX小朋友表演的节目获得了爸爸妈妈热烈的掌声,你们服气吗?(不服气),好,有志气,这不,看,有一位小朋友正摩拳擦掌准备挑战上一位参赛者了。(好)下面,请欣赏一幼大1班表演的电子琴独奏“找朋友”!掌声欢迎!

(小朋友出场)

听完刚才大1班XXX小朋友的精彩独奏后,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精彩呢,现在让大家来猜个谜语——有时弯弯像眉毛,有时圆圆像盘子;有时挂在树梢上,有时落在半山腰。小朋友,是什么呀?(月亮)对,洁白的月亮就像孩子们洁白的心灵,对生活充满着憧憬!下面,请欣赏2幼中2班XX小朋友带来的诗歌配乐朗诵《月亮》,掌声欢迎!

(小朋友出场)

年龄虽小却毫不逊色,一举一动皆自信飞扬。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精彩的节目才看了三个,不是很过瘾呢,好,我们接下来欣赏我县三幼XX小朋友的器乐表演“花开美又美”。

(小朋友出场)

孩子们表演的多神气!多认真!家长朋友们,如果你真的感到很高兴,就请再给他们一次热烈的掌声吧!下面我们接着欣赏三幼小朋友带来钢琴独奏“爱丽丝”

(小朋友出场)

好,节目到这里就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是评委评分时间,请听评委点评。

本次幼儿园器乐比赛冠军得主是来自一幼大1班XXX小朋友。她表演的节目是电子琴独奏“找朋友”。亚军是来自一幼中1班XX小朋友的笛子独奏“春天在哪里”,季军是来自三幼的中1班XX小朋友,他表演的节目是器乐表演“花开美又美”。大家掌声有请三位比赛获胜者上台领奖。

(小朋友出场上台领奖)

第12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 兴趣激发 活动性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 并采用与儿童在校外从事游戏活动类似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触发其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

经典阅读是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的阅读活动。它更多需要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如何使学生获得长期坚持阅读的力量,使经典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那就是建构促进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活动策略。

活动性策略是指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内外开放的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活动教学是进行经典阅读的支点,实施活动性策略是实现经典阅读的重要途径。具体实施如下:

一、创设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

在教室角落设立图书角, 建立经典阅读区。图书角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学生年段特点选择良好的阅读材料存放在图书角,以敞开的形式向学生开放。图书投放时,把图书分门别类,做上标签,便于学生自由取放。可设置图画、文学、科学、历史等。为保证学生对图书的兴趣,也可由学生自主约定分类,自主管理,或者定期修改分类,定期更换管理模式与管理人员。图书角的书需要定时更换,并做到班级流动。还可让学生自己带书到图书角,和同学交换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读物。

二、举办多形式参与的阅读活动

1、经常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

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加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体会经典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幸福,可定期举行经典阅读读书交流会。读书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我喜欢的图书介绍、我喜欢的经典篇章或段落诵读、夸一夸我喜欢的文学人物、写一写我的经典阅读感受、晒一晒我的经典阅读笔记、画一画我喜欢的经典文学形象、展一展我的阅读摘要和手抄报、讲一讲我的阅读故事等。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学生能无拘无束地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既充分锻炼了他们收集整理资料、选择信息的能力,又进行了口语表达和语言积累训练,大大激发了他们通过经典阅读获得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2、定期进行班级经典阅读成果展示会

为扩大班级阅读成果的影响,可把班级阅读成果展示扩大到学校,举办学校读书节活动展示、学校诗歌朗诵会、情景剧展演、读书故事会、读书演讲会、主题读书展播等。如:春天来了,举办“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主题读书会,引领学生读一读春天的古诗,背一背描写春天的文章,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唱一唱春天的歌曲,看谁读得最多,画得最好,唱得最动听;国庆节到了,开展“致祖国母亲”向祖国妈妈生日献礼活动,引导学生颂读歌颂祖国的诗歌、散文。

在多样的阅读展示活动中,既积累了经典,又进行了情感熏陶,营建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形成。

3、经常开展经典阅读成果评价和激励

小学生年龄小,一项活动开展久了,容易产生兴趣疲劳。为不断激发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结合阅读活动,积极进行阅读评价和激励就显得非常重要。可在校或班级范围经常举行“阅读之星”“优秀书虫”“诵读大王”“最佳读书卡”“最佳读书笔记”“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三、构建阅读活动指导策略

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里,给学生的阅读活动以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档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的重要一环。具体要做到:

1、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让学生各自在日记里制定读书的计划,要求学生遵守并长期坚持下去,让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阅读活动,使孩子走向属于自己的自主阅读。

2、指导学生选择经典读物。

苏霍姆林斯基说:“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

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经典。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可以推荐阅读注音版的读物,要求学生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要会使用工具书(查字典)。同时,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选择能引起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童话、 传说、 寓言 、儿歌等单品集结的经典。

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始阅读整本的儿童读物。到高年级就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短篇小说,经典长篇小说,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杂志等。

3、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方法。

好的方法和活动是阅读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源动力。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时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摘要式阅读

引导学生读书时先略读,后精读。 先看封面的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等,然后逐页读完,不懂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然后在阅读档案本里把阅读过的短篇经典作品中的好词好句,好的描写段落用自己的摘抄本抄录下来,定期进行展览、评比、表彰。

(2)归纳式阅读

对于整本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档案本里以:故事梗概(或主要内容)、情节提纲(或篇章主题)、人物形象(或描述对象)、我感兴趣的人物(或内容对象)、打动(或吸引)我的地方与原因等板块,对文本内容加以归纳梳理,既加深了阅读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这种归纳概括可以是叙述式的,也可以是图表格式的。

(3)角色吟诵式阅读

在阅读活动中采用角色阅读法,让学生阅读经典后,在展示汇报会中尝试扮演作品里的不同角色,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阅读理解读本的过程中,把自己模拟成作家或文本人物的角色,用吟诵或对话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

(4)仿创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