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杜甫的简介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陆游;七律;渊源
七律这一融合了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的千年积淀,发展到陆游时代,经历了漫长过程,他对前人在诗歌艺术上留下的丰富遗产转益多师,自成一家。受到陆游推崇的历代诗人有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人。本文以钱仲联先生的《剑南诗稿校注》为范本,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陆游在该诗集当中化用前人成句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探讨诗人七律创作对前人诗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陆游一生共创作近一万首诗歌,其中律诗成就最高,“放翁以律诗见长,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使事必切,属对必工;无意不搜,而不落织巧。”【1】共有3184首律诗,约占总数三分之一。而在所有律诗当中,学习前人作家作品达九十五个,化用前人诗句高达1035首,约占律诗总数三分之一。如此庞大数字,从侧面展示出陆游对前人成果重视和学习,化之为己用,兼收并蓄。其中排在前十位的诗人和作品分别是杜甫211首,苏轼72,庄子70,韩愈65,黄庭坚49,陶渊明45,李白39,屈原35,《诗经》34,古乐府30,杜牧23,《孟子》21。“盖陆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甚广,眼界、心胸均相当开阔,而不同于一般孤守一隅,寡于闻见者,故其诗之源甚广,远法《骚》、《庄》,近取当代,囊哲时贤,几乎一网打尽。”【2】诚如赵翼《瓯北诗话》认为,陆游七律有三变,以杜为正宗,前期学江西诗派,尤以黄庭坚为主,刻重炼字造句,尤于筋骨;至投戎巴蜀以后,诗风渐窥宏大,雄放悲慨,主要承传苏轼诗风,兼具屈原之“骚体”,杜甫之沉郁与李白之浪漫;晚年又造坦夷朴素,追求庄子澹然朴素与渊明平淡自然,隐见一生诗法发展和变化。下文就影响最大三位诗人略为探析。
一、杜甫之沉郁苍凉
关于杜甫,袁行霈先生说:“追溯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当然要首先追溯杜甫。陆游不但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而且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3】杜甫与陆游均经历社会动乱时期,忠君爱国,用情专一而终不见用使他俩一拍即合。杜甫七律最主要特点为沉郁顿挫,其中“悲”是主导风格,《登高》为其七律代表作,尤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是显示杜诗沉郁风格之范例。陆游很多七律极似杜诗这一风格,有《度浮桥至南台》、《初发夷陵》等等,又见《哀郢》篇:“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诗人所举意象萧条、沉郁,尾联二句写屈原内心怨恨没完全释放,悲婉苍凉。诗人将自己主动与屈原相联系,寄托强烈爱国情怀。与杜甫苍凉风格相比,陆游之苍凉似水,越施加压力越向四周扩散,故其七律更多是自我释怀的超然放旷;杜甫似土,将满腔忧患压抑于心中,越压越沉,越积越厚,更有不屈的生机。
二、 苏轼之豪健雄拔
方回推崇陆游诗歌,他认为“短章亦大篇,往往蛟龙惊。”【4】陆游诗歌重“气”,由苏轼的“气高天下”,建立养气说;由诗文的气,扩充到任重道远事功之气。认为倘若一个人胸中充满浩然正气,不仅作诗,甚至于做其他事情也能高人一筹。这种坚定而刚强的品格折射在七律上,就体现中期作诗主要表现的天骨开张,豪健雄拔风格。在《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中,诗人于嘉州检阅秋操,想到功名未就,心里涌起一股哀愁,但尾联两句仍寄予伟大抱负,气概非凡,他不仅在边城防备小盗贼,还要奔赴抗金前线施展才能。通读下来,令人感到一种畅行无阻和健行不息的力量与气度。如无天骨开张,豪健雄拔风格,何有此感觉呢?张谦宜在其《斋诗谈》里谈及“放翁诗浑厚雄健”“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1】或许说的也是此类美学特征吧。
三、庄子之平淡朴素
直至晚年,陆游七律诗风一改从前沉郁苍凉、豪健宏律,主要归于平淡,“及乎晚年,则又造平淡,并从前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1】诗人所提倡并努力实践的平淡自然诗风,有借鉴陶渊明、梅尧臣,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庄子的影响。尤为后期描写山水田园和叙写日常生活细琐的诗歌,诗的每一句都是特写镜头,篇中多有隽句,如“冻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释砚冰”(《冬晚山房书事》),“老眼厌看南北路,流年暗换往来人”(《门外独望》)等。同时善于剪裁,抓住本质,高于自然,全诗如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风俗画,写得具体形象,又清新隽永。在《南堂晨坐》中,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春山水画:“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日暖游丝垂百尺,花残新蜜酿千房。”感知着镜湖的清澈与透明,体验着阳光的温暖与蜜蜂的勤劳,在诗人笔下,一组组乡村典型意象构建世间的美妙,于平淡朴素中折射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风的淳朴。
陆游七律主要体现沉郁苍凉、豪健雄拔、平淡朴素特征,“厚”、“健”与“清”并存,隐见一生诗学发展规律,折射其七律创作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成果上,遗貌取神,最后自成一格。正如韩愈所说“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陆游能对古代名家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历代大诗人的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5】陆游转益多师善学态度促使他汲取历代诗人之精华,最终成就自树立而不因循的一代大家。
【参考文献】
[1]赵翼.《瓯北诗话》【A】.霍松林,胡主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邱鸣皋.《陆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陆游诗歌艺术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孔凡礼,齐治平.《陆游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关键词】意象 情境化 自主性
诗歌、散文、小说等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诗歌不仅是重点,更可以说是难点。它不像散文和小说那样语言直白,通俗易懂。诗歌在我国源远流长,就如华夏文明一样,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面对当今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日渐被淡漠的现象,诗歌的学习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
一、“学诗难”的原因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帮助、引导作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对于诗歌的学习亦是如此,它是诗歌、学生和教师融会贯通的结果。放眼望去,当今“学诗难”的现象并不是无根可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一)诗歌本身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诗歌是古人用来记载事件或者抒情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怀的,由于当时年代久远,有些字词以及用语习惯和我们现在的语言存在一定差异,这往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无法将其与现实生活接轨,更无法去体会诗歌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所想。再者,诗歌的特点是语言凝练,用极少且有韵律对仗工整的几句话,表达作者的情与志。为了达到诗歌的形式美、韵律美,作者往往会斟酌用字,有时单单一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字,我们通常称作“字眼”,这无疑也给我们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二)学生自身
“学为所用”是我们学习的原则之一,现在我们学习都讲究一个实用性,对于诗歌,很多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没有实用性。他们认为诗歌对于他们只要记住出现频率高的名言警句就足够了,因为高考无非就考这些,可见,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三)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不把重点放在诗歌教学中,对于诗歌,他们不舍得多给些时间,他们往往是疏通诗歌的意思,课下背诵,这是很多教师诗歌教学的主旋律。他们看不到诗歌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的第一步是“成人”,诗歌蕴含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包含了古人的人生哲理,对于处在高中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亟待形成的学生来说,诗歌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学习诗歌
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们首先应给学生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与志。那么,给我们一首诗歌,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呢?
(一)了解作者
诗歌是借助意象表达一定的情感。由于诗歌语言精炼简短,很多时候我们仅仅通过那几句诗句,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学习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比如说杜甫,大家都知道他是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那么他的作品的情感基调大体可以跟着唐朝的兴衰来看,“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大多情感基调比较积极乐观,后期随着国家破败,多表现为忧国忧民、感叹百姓疾苦。
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也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了解了杜甫的大体的写作思想后,在遇到杜甫的诗作,看看其写作时间,通过大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可以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诗歌的学习,把握作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引导学生经常归纳总结,不仅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一餐之忧,还可以给学生“捕鱼”的方法,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作品,哪怕是没接触过的,也不至于整体偏离作者的情感,至少可以把握大的方向。
(二)把握意象
对于诗歌,意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的一思一感都必须借助景物去表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描写这些景与物的词来感知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看看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高昂的还是低迷的,看看景物的描写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品读诗歌就像是独木桥,一个一个的意向的衔接组成了桥,带领我们横越悬崖,跨过江水,达到指定的目的地。
下面我们分析一首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诗歌中,风是“急”的,猿是“哀”的,落木是“萧萧下”,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很容易读到作者是在感叹,甚至是在哀叹,在这种景物的描写下,整首诗的基调意境都是低沉的,我们是不可能从中读出喜悦、激昂的情感的。作者又通过“悲秋”、“多病”,最后直抒胸臆“艰难苦恨繁霜鬓”更写出了作者的凄苦、满腹苦闷。
(三)营造意境
诗歌的学习,我们应该可以尽可能给予形象化。比如在学习整首诗歌之前,可以找几幅诗歌的配图,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然后在播放录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可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加深理解,借助具体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主旨。
比如上面的《登高》,我们在进行诗歌诵读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很形象地感受到有一个两鬓斑白、满脸愁容、身体羸弱的老人站在高处,望着滚滚江水,瑟瑟秋风吹散落叶的凄惨场面,这需要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放飞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把自己换位为那个老人,自然而然可以很好地吃透这首诗歌。
一位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在即将告别人世之前,写道:“能够拥有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珍惜生命吧!珍惜每一个活着的日子,哪怕只是平凡地活着。生命本是一首短暂的歌,每一个音符都值得细细品尝,用一把记载岁月的小刀,把每一簇感动和快乐,都刻在心房。别让一首流畅的歌由悠扬变成慌张的残篇断章,珍惜她的旋律吧,在她停止弹奏之前,让生命的韵律在心间慢慢流淌。”这位小女孩对生命的如此眷恋、热爱,告诉了我们生命是多么可贵。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往往从教育体制、道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忽视了从生命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在教学中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教学内容上实现重组,教学方法上实现综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相关知识系统化,找到生命文化的源头,思考生命文化的价值,实现生命文化的延续。这也是为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一、关爱施教,培育生命教育的氛围
“生命教育”本身就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那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为生命教育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教学气氛。而这种氛围的培育,非得要求施教者要有关爱之心。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教师对成绩优秀者要鞭策其更上层楼,对学习浮躁者要提醒其降低重心,对处于低谷者要激励其走过坎坷,对学习困难者要帮助其建立信心,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
二、依托文本,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学,本身也理应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如教学《杜甫诗三首》中,诵读品味感悟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生感慨,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年代,个人生活又异常艰难,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熔铸了他高尚的品格,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生命激情,使他的诗在反映人民生命痛苦,表达百姓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点燃火花,探索生命教育的意义
“文道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上都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如在讲授《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教师要做到“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所创设的悲痛情景之中,紧紧抓住”这些航天员生命惨烈地被毁,那生命的意义又何在?”“若是你的亲人也有献身于航天事业的,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争辩、激烈的思想碰撞,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生命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乃至被毁的历史。
四、引导体验,领悟生命教育的意蕴
《斑羚飞渡》一课,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有关生命的意蕴:简介有关背景资料,诵读课文(录音),配合课件中镰刀头羊率领斑羚飞渡崖谷的整个“动漫”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教学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命意义:从这场飞渡中,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迪、人生的启示?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为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失落?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曲折地反映出生命的理想和追求。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憧憬寄托在动物行为的描写之中。又比如,《华南虎》中那只老虎在绝境中表现的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既是对庸俗“观众”的谴责,也是对具有华南虎一样不羁灵魂的生命的颂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样的寓言故事,怎样来挖掘人文因素——生命的意识呢?这些寓言故事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超生命力的能量,从而表现出生命意识的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不少神话寓言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超生命力、超自然的力量,借以表现人类生命意识中对自然的认识与征服的精神。
多少年来,这首少年中国说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不断前进,他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散文的主人公梁启超先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梁实秋先生的脚步走进清华,去领略梁任公的L采。
二、学习目标(PPT投影)
1.品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分析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领悟文中深沉的文化底蕴。2.学习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PPT投影梁实秋和梁启超)
四、解题
师:了解完两位大师之后,文章主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
生:记人。
明确:对,是通过演讲表现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表现出了梁任公的性格及特点。
五、自学指导
师:既然是通过演讲记人,就有一定的细节描写,从而刻画人物形象。请同学们以自学的方式,找出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细节描写?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并说说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独特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后发言)
六、交流讨论
生1:文章对梁任公先生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及演讲的特点都有所描写。
生2:“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刻画了梁任公神采奕奕、不拘小节、精明能干的特点。
师:不拘小节何以见得?
生2:一般人穿衣服讲究合身,可梁先生的衣服是肥大的,可见他在衣着方面是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
生3:“风神潇洒”体现了梁先生潇洒自信,“左顾右盼、光芒四射”,从眼神透露出气度不凡。
师:同学们对外貌描写分析的很不错,下面再来研读开场白部分。这里除了语言描写外,还有其他描写吗?
生2:还有动作和神态描写。通过“眼睛向上一翻,又点一下头”,表现出梁先生率真可爱的一面。他的声音时而沉着有力,时而洪亮激亢也体现出梁先生很投入也很睿智的性格特点。
师:同学们分析很到位。对接下来的演讲内容大家怎么看?
生5:先生演讲时体现出了博闻强记:“用手指敲打秃头,敲几下之后,又能成本大套的背下去”,让我很佩服先生的记忆力超群。
师:在这里作者提到《桃花扇》时的痛哭和讲到杜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张口大笑,有何深意?
生5:应该是表现他性情中人的一面吧。(教师补充《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关资料,PPT展示)
师:《桃花扇》是借离合之事,写兴亡之叹。先生演讲的材料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后唱的,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痛和对明朝文武将领无能的痛惜。作者由大明王朝昏庸无能以致亡国联想到清王朝腐朽无能以致灭亡,不禁悲从中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少有的格调明快的诗,是听闻唐军收复失地后万分喜悦写成的。所以先生也禁不住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起来。
生5:先生的一哭一笑,表现了他爱国的一面。
师:这样理解就准确了。这也体现出先生有热心肠的一面。另外,作者引用《箜篌引》又有什么作用?(教师补充《箜篌引》资料,PPT投影)
生2:文中说虽有四句十六字,经先生一解释就不同,刻画出先生有高超的演讲技能。
师:不错。以上同学们从正面描写入手分析,文中还有其他描写吗?
生3:还有侧面描写。在茅津渡船时和第九段中都提到先生的演讲深入人心。
七、归纳总结
师:通过以上探究,梁先生的人物形象已非常饱满,我们请一位同学就本文的描写方式做一总结。
生总结:本文通过梁任公先生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正面描写和听众的反应、作者的感受、评论等侧面描写刻画了一位有学问、有文采和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师总结并PPT投影。
他的散文,不少是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八、拓展写作(出示PPT)
关键词:网络环境;古诗教学;传统模式
一、现行的网络学习环境分析
1.科技在进步,网络成为教师教授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中虽然包含的知识繁多,但是复杂多样,对于专门的学习网站也是鱼龙混杂。许多知识点并不统一,甚至有些知识点与我们的教学大纲相悖,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本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加以鉴别,以免受网络影响对孩子的理解造成偏差。
2.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容易受网络的各种消息的影响,造成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所出现的各种信息,要专心于要查找的资料而不被网络信息所干扰。
3.面对以上两点环境的分析,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网络积累知识、复习知识,形成自己的古诗网络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古诗的要求
1.古诗的读法。古诗之所以流传后代,不仅仅在于其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其读法的优美。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在读的时候必须注意其韵律,要学会抑扬顿挫,分清平仄之声,否则很容易像说话一样失去其美感,这样的话很难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格外的兴趣。例如,在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日照香炉(顿)生紫烟,遥看瀑布(顿)挂前川。飞流直下(顿)三千尺,疑是银河(顿)落九天。”这样会有心灵的互动性,但是如果直接读下来毫无停顿可言的话,就会失去美感,变得索然无味了。
2.作者的介绍。我们在教授古诗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学习关于作者的一些知识,包括朝代、所写的作品的风格等等,例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等。
3.古诗的翻译。我们在讲古诗时,除了需要讲课本上的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讲授一些大纲上要求但是课本没有标注出来的词语。还要给学生通一遍古诗的意思,让大家有所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古诗的词的解释来自己翻译古诗。
4.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一首古诗的情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只有掌握了作者在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这首古诗,更加容易背诵记忆。
三、网络环境下的古诗教学平台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孩子如果上网,一定会影响学习,其实不然,在上文中表述网络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会被要查找资料之外的消息所影响,但是我们如果运用好网络,寻找正确的平台告诉学生,并通过老师、家长两方面进行监督,则会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并且可以提高效率。
1.腾讯QQ平台。其实QQ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是单一的聊天工具,而是开发了许多额外的功能,可以通过QQ群组功能实现古诗教学的小组式讨论。通过老师在组内对于某一首古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网易博客,QQ空间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很多课堂笔记学生来不及记录,很可能造成古诗知识点的缺失,可以通过网易博客或者QQ空间日志进行补充,把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要用到的古诗的作者、翻译等知识展现在日志上形成电子教案。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观看,从而弥补了上课时的知识点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
3.360网盘。360网盘是最近由奇虎360推出的一个网盘,在众多网盘中选择360不仅仅是其客户端比较人性化,而且它的容量是36T,并且拥有方便的群共享功能,在群共享中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古诗方面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四、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老师需要做的准备
1.老师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筛选资料,整合资料,并把课本知识点录入电脑,根据所有的资料进行初步整合,然后根据大纲的指导形成本课古诗所需要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做成上课使用的课件。
2.老师提前把课堂古诗所要学习的重点提纲在平台上公布并要求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并预习。
3.课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学生的成果展示。
4.在讲完一首古诗后,将所有的资料上传,包括搜到的古诗的朗读、古诗的重点字词、古诗的考点、古诗的翻译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等。
五、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中学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根据老师网络平台的提纲进行古诗的预习,初步了解古诗的读法和个别词语的意思,试着翻译全文。
2.上网查找所要学习古诗的意思、作者的基本简介。
3.给老师留言对于所学古诗的疑点。
六、对于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的注意事项
1.老师对于网络知识的甄别筛选。
2.老师对于网络和课堂的把握度。
3.老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及时把握,并不断改进方案。
一、先唐学者关于宋玉生活年代的记载
关于宋玉的生活年代,典籍中没有相对详细、明确的记载,现存的先唐对宋玉生活年代记载的材料也自相矛盾,因此历来争论较多。但是,相对原始、可靠的宋玉生活年代记载仍主要集中在先唐时期,当然,这些材料需要我们的辩证。
毋庸置疑的是宋玉在屈原之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在《韩诗外传》卷七第十七章提到:“宋玉因其友见楚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乃让其友”。在刘向的《新序》里提到,宋玉又遇到了楚威王。从楚国的历史可知:楚威王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楚王刍负即位时间为公元前227年。若宋玉见过这两位楚王,则宋玉至少要有100岁以上。那么宋玉到底经历哪几位君主呢?
在宋玉的《笛赋》一文中又提到“宋意将送荆轲于易水之上”,据记载荆轲刺秦王的时间为楚王负刍元年(公元前227年),则可知宋玉至少活到了公元前227年。按历史纪年表:楚威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39年到公元前329年;楚怀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28年到公元前299年;楚顷襄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63年;楚幽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37年至公元前229年;楚王负刍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27年到公元前223年。刘向《新序・杂事第一》中提到宋玉曾对话于楚威王。刘向的《新序》是一本故事集,并非均按照史实来记载事件,而是凭自己的意向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改动,笔者认为其记载绝不可靠。此外,即使从楚威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公元前329年算到公元前227年宋玉送荆轲刺秦王,两者也相隔了102年。唐代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朝相对战国时期,不仅政治稳定,且经济要发达得多,物质文明要进步得多,各方面的条件都要好得多,杜甫还在诗中抒发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则在战国时期,人活过七、八十岁已算高寿中的高寿了,活了上百岁,估计得像彭祖因其长寿而千古留名了。在先唐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宋玉长寿的记载,民间也不曾有这样的传说。所以据上推测宋玉是不可能如此高龄的,因此也没有见着楚威王。依刘向《新序》、韩婴《韩诗外传》记载,宋玉曾与楚襄王对话。楚顷襄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到荆轲刺秦王最早是38年,最晚也不过是61年。宋玉在这段时间里活动还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宋玉的生活年代经历了楚顷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王负刍四个朝代。
二、先唐学者关于宋玉故里的记载
先唐后记载宋玉故里的文献有:唐代余知古《渚宫故事》、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宋代陆游《入蜀记》、明代周圣楷《宋玉宅考》、清代陈梦雷、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清代甘鹏云《楚师儒传》、清同治《归州志》《钟祥县志》《江陵县志》《宜城志》等等。
关于宋玉故里的诗句较为出名的有:杜甫《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及其《入宅》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李商隐《过郑广王故居》“可怜留着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正因为有以上的记载,才有现今多处挂名宋玉故里,如湖北省钟祥县、江陵县、宜城市、秭归县等。笔者以为研究宋玉故里不应该着重从距宋玉很久的材料、摘抄别人的二手材料或是诗句的只言片语出发,应从离宋玉时代近的原始文献着手。先唐时期关于宋玉故里的资料虽不多,但它应是最为可贵、最值得信赖的第一手文献。
第一,在两汉,有些学者对宋玉作了记载,但并没有人提到过宋玉的故里。直到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周・宋玉》才第一次在史料记载中提到宋玉故里,云:“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习凿齿是东晋时期的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他所著的《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史学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事实,冲着这点,习凿齿也不会自作主张。其次,《襄阳耆旧记》所写的就是襄阳地段的名人,因其范围比较狭窄,出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宋玉为宜城人,和习凿齿是同乡。古人的故乡情结是很重的,一般是不会记错自己家乡名人的。再之,习凿齿是东晋时人,离宋玉的生活年代相对来说比较近。他说宋玉是宜城人,此话虽然算不上很有力,但至今尚没有确切的答案他的说法。
第二,《水经》卷二十八“沔水”经文里提到:“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注曰:“城,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县,汉惠帝三年,改曰宜城。……城南有宋玉宅。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也。”从这段话可知,宜城在战国时期叫鄢,是楚国的故都,汉惠帝三年将之改名为宜城,宋玉的故里在宜城城南。
今人断定宋玉的故里在江陵、钟祥、秭归的论据都很牵强附会,多是从第二手、第三手材料中引申出来的。笔者认为,没有确凿证据判断宋玉的故里是以上地方时,还是应该以原始史料记载为准,宋玉的故里应当在宜城。
三、先唐学者关于宋玉与屈原的关系及宋玉其友的记载
在先唐的诸多记载宋玉的资料中,只有王逸《楚辞章句・九辩序》明确提到:“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宋玉和屈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若是师徒关系,而较早记录宋玉资料的司马迁、韩婴、刘向、扬雄、班固等人却都没有指出,且这些人中还不乏史学家。
理清宋玉是否是屈原的弟子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史料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明确地写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而没有提及屈原和宋玉的关系。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屈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是灿烂的楚辞的开山祖师,宋玉是楚辞的最大继承人。史学家作史提及屈原时,于情理来说是应该提及一下他的弟子。然在记载过宋玉的两部先唐史书《史记》《汉书》中均没有提到宋玉是屈原的弟子。王逸的《楚辞章句》并非是史学作品,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本文学总集注释著作,它可以任意插入自己的主观思想,而史学著作是绝对不能天马行空或是随意插入自己的想法,它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因此,《史记》和《汉书》的记载要比《楚辞章句》可靠。第二,屈原和宋玉的“交集”时间。关于屈原投江的时间,笔者大体上同意潘啸龙先生的顷襄王十六年(前283)或十七年(前282)的说法。吴广平先生推算宋玉生于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约卒于楚王负刍之时(公元前222年)。屈原离世时,宋玉才16岁左右。屈原在投江之前曾被流放过两次,即汉北三年,江南十多年。在屈原被流放江南前,宋玉还只刚刚出生。因此,屈原与宋玉也只能说是师徒缘浅了。不过宋玉因仰慕屈原的才华,而师范屈原的创作则是不言而喻的。
在先唐的文献中,《韩诗外传》《新序》都提到宋玉的一位友人,而到底是谁,没有明确记载。根据文献并结合宋玉作品推测,其友可能是景差。
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里记录:“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这里明言是宋玉和景差之间的对话,相同内容的对话在《韩诗外传》卷七言及刘向的《新序・杂事・第五》中也有记述,只是未言明其友名姓。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过,在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赋。宋玉在《风赋》《大言赋》《小言赋》中都提到景差,说明也确有这么一人。纵观以上材料,笔者推断其友是景差。
四、先唐学者对宋玉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难抛开其外貌。有句形容男孩子长得英俊、潇洒的典故――貌似潘安赛宋玉,一枝梨花压海棠。此话的言外之意是,赛过宋玉的男子可称美男子。这并非空穴来风,而能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依据。有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讽赋》为据。《登徒子好色赋》中,登徒子在楚王面前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在《讽赋》中,唐勒在楚王面前进谗:“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微词,出爱主人之女。”登徒子、唐勒等人敢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容貌闲丽、身体容冶,看来宋玉是何等姿色了。再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既然这么多人说宋玉长相不错,并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此事应不为假。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文学家和政治家,而宋玉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家与小臣。在先唐记载宋玉的资料中,虽有学者对宋玉做过单独评价,但大多数学者是提到屈原的时候顺便评评宋玉,宋玉大多是扮演陪衬的角色来衬托屈原。有关宋玉的文献寥寥无几,但细观这些流传下来的先唐文献,还是可以看出先唐学者对宋玉的态度。
司马迁对宋玉是颇有微词的,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宋玉好辞,然不敢直谏。在终莫敢直谏后说,楚日以削,数十年为秦所灭。顺着这个话题思考,楚国被秦国灭亡,似乎跟宋玉之类的人不敢直谏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史记》是史学作品,它应当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掺杂过多的主观思想。司马迁在此对宋玉也算是一种隐晦、客气的写法。
班固是从文学的角度对比屈原、宋玉,写法很直接。他认为屈原的赋虽然辞藻华丽,但有古诗之义,为赋的正宗。而宋玉之类喜欢模仿他,这里可以看出宋玉是一个好学的文学家,然其用词侈丽宏衍,没有讽喻之义。他认为宋玉的作品不如屈原。皇甫谧基本是继承班固的观点,但他比班固用词更不客气,用“宋玉之徒”这种不太礼貌的词语来称呼屈原之后以宋玉为首的赋学家。可以看出在此时期,宋玉还不被广大学者们所接受。
【关键词】文学;民俗;互动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钟敬文先生就在《答编辑部》一文中,对民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古典文学其“单一的研究方向,多少造成了研究者视野的狭窄和思维模式的僵化,满足于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平面的图解,自然也就不可能从更高的审视高度上,对民俗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诸如: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有所借鉴、有所取资,对古典文学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了。”1
本文试图对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剖析,理清文学与民俗的互动关系。
一、文学记载民俗
王国维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而但凡一代文学之兴起,往往亦有其民俗根源。以《诗经》为例, 这本古代百科全书记载了相当丰富的民俗事象,包括农业生产习俗,如《豳风・七月》、《周颂・载芟》等,反映了周人按节气进行农耕、开垦荒地、播种百谷、秋天收割以及祭祀土地、谷神的热烈场面。另外还反映了民间及贵族的宴会习俗,如《小雅・鹿鸣》描写了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的场面;《小雅・吉日》是写狩猎之后的宴饮;《小雅・楚茨》是写祭祖后的宴饮。这些也都是我们研究当时宴饮习俗的非常珍贵的民俗资料,它们再现了周人当时的生活。
不仅仅是《诗经》如此,每一代的文学都是民俗的载体,而且越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越是贴近生活,这是因为读者从其中读到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随着文学形式的日趋自由,更适宜于反映生活场景、民俗事象。唐诗、宋词、元曲、小说,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就不赘述了。
二、民俗事象向民俗意象的转变
如果说文学作品中记载了大量民俗,是指文献资料层面上的话,那么民俗作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这恐怕就是作品创作中始料未及的了,当然,这种情况包括作者有意识为之和无意识的利用。从民俗事象到民俗意象的转变,就说明了这一点。月亮、黄昏、雨、钟声、高楼、船、烛、柳、桥等都是富有蕴藉的民俗意象,因为这些事象由于中国人特有的民俗心理而在文学作品中转变成意象,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蕴含了人的精神密码,有时候,一些意象就成了文学写作中的“民俗”,是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例如传统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所言者月,所寓者心”,“同是一轮明月,在李白笔下是‘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月亮象征着雄心勃勃,生命盎然的盛唐气度;而在杜甫那里则是‘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显得那么苍老而疲惫。”3从这些文学作品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文人丰富而复杂的月亮意象心理。他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这是共同的民俗大环境所促成的,但是又由于各人的成长经历、生活遭际、性格造就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还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具体民俗心理,这在这些诗人的诗词中就反映了出来。
三、民俗氛围中的文学创作
所谓在民俗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一种是指处于某种民俗大环境中,耳濡目染了之后心有所触,或曰产生共鸣,进行文学创作,如沈从文所写的湘西题材、鲁迅所写的鲁镇百态;另一种是指作者处于某些特定的民俗场景,如节日、异乡产生的民俗心理场景等等。这里要具体谈的是第二种情况,就是某些特定的民俗场景。首先最明显的是节日中的文学创作。节日是民俗,中国的各种节日本身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情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历史上有名的例子或许莫过于魏晋时期的上巳节和《兰亭集序》,这一千古名篇就是在上巳节这一民俗氛围中写就的。王羲之记载此聚会的《临河叙》在简洁地描写山水风光的同时,强调“修禊事”形式下的实际内容乃“娱目骋怀”与“畅叙幽情”。名士们在会稽的明山秀水中“一觞一咏”,各述其志,各抒其情。羲之“咏彼舞雩”、“虽无啸与歌, 咏言有余馨”。这种民俗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令今人看来,仍欣羡不已。
饮食方面,节俗与文学的结合也十分紧密。如《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也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如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时逢中秋佳节,乡绅甄士隐邀请贾雨村赏月,“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4自感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处于“中秋节”这一催动心绪的民俗场景中,惟有以诗表达心中的郁结和情感,这时他的创作必然是真情的流露。而在《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曹雪芹就写出了大观园的儿女们在中秋期间,在桂花、螃蟹、的烘托下,佳节气氛浓郁,人的诗情也大增。这一回,林妹妹夺得魁首,而薛宝钗在诗中只得末名,这样就将两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含蓄地表达出来。然而,《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的中秋节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种“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纵然是中秋佳节,但是贾府的败落、身世的飘零,勾引出黛玉心底深处的悲凉,这时的中秋节里伤怀的元素和她的人生遭际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悲凉。三次中秋节的描写,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境和社会环境,会促使人创作出不同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也同时丰富了节日本身的内涵。
四、文学创作促进了民俗的巩固和传承
民俗的传承特点之一是集体无意识,经典的文学作品则能使民俗得到巩固和强调。对于上巳节,或许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但是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就是耳熟能详了。兰亭雅集,名义上是行修禊之礼,实际上更是借此机会游山赏水,赋诗抒情。由此可见,晋人的这种活动已经将上巳的民间习俗雅化,使之除了游乐的性质之外,带有了文化提高的意味。又如中秋节,历来都有举不胜举的诗词流传,但是正是通过这些诗词,使得中秋节的中心含义不断得到强调,月亮的意象内涵得以丰富。民间文学更是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无论是传说、歌谣还是俗语、谚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源,老百姓在口耳相传中某一民俗不断得到心理巩固和加强,当然也会发生变异,这也是民俗传承中的正常现象。
五、结语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是交织的、流动的,民俗是文学保持生命活力的源头活水。的《白话文学史》说文言文是一种“死”的文学,就我的理解而言,所谓的“死文学”,其实就是一种脱离了生活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学,只有那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反映日常生活的,才是自然的、活泼的、生机盎然的文学,另一方面,文学也与民俗的巩固、传承、变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车具和马具的演变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就逐渐认识到可以利用牲畜来拖曳、驮载重物。车辆出现以后,人们又认识到可以利用牲畜来挽车。借助畜力挽车,可运输比原先驮载量重十数倍的重物。最早用来挽车的牲畜是马和牛。马和车结合的方法叫系驾法,即怎样使马拉车的办法。
中国古代马车的系驾法随着车形制的变化,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轭靷式系驾法、胸带式系驾法、鞍套式系驾法。相应的使用时间约相当于先秦、汉至宋、元至今三个时期。先秦独辀车采用的是轭靷式系驾法,在两服马颈上加轭,再用一条革带围绕马脖子,系结两轭軥之下,将轭固定以防脱落,这条革带称“鞅”。轭底下衬以衵,即裹轭的软垫。轭首缚于衡上以支撑车体。骖马一般不负轭,偶有负轭者,皆游离于衡外。二服马通过两条靷绳来挽车。“靷,所以引轴也。”(《说文·革部》)两根靷绳,一端分别系于两轭内侧的軥上,另一端系在车舆前的一个环上,此环称为“鋈续”。环后部连接有一根粗绳,系于轴的中部。此套绳名“靳”。有轭者,靳的前端则分别系于两骖内侧的軥上。这种以轭驾车,以靷、靳拉曳的系驾法,就称为“轭靷式系驾法”。
中国古代独辀车的车轮大,自轭軥至轴的连线接近于水平状态,以靷传力曳车,马的力量能够集中使用,减少无谓的分力。马的承力点在肩胛两侧,轭是受力的部件,鞅虽缚围于马颈上,但因不传力,所以不会压迫马的气管,车子进行速度加快时,也不至影响马的呼吸,从而使马奔跑自如。同一时期地中海地区的马车系驾法却是采用“颈带式系驾法”,即将马颈用颈带直接绑在车衡上,颈带是马拉车行进时的主要受力部位,这样,马的气管由于受到颈带的压迫,马跑的愈快,呼吸就愈困难,从而大大影响了马的力量的正常发挥。
因此,先秦时期,我国不但具有卓越的造车技术,而且还具备合理的系驾方法,因而使我国古独辀车的性能较同期西方古车为优越。秦汉时期,我国制车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其标志就是一种新形制的双辕车出现,它改变了独辀车必须系驾多马才能行进的状况,仅用单马即可曳车。车形制的变革必然带来系驾方法的变化,古老的轭靷式系驾法终于被一种新式的系驾法——“胸带式系驾法”所取代。这种系驾方法就是将原先系一服马的单靷绳变为双靷绳,两靷前端不再系于轭軥上,而是连接一条绕过马胸的宽革带,此革带称“当胸”,是曳车时的承力点。而轭这时仅仅起着支撑衡、辕的作用。这种系驾法较之前者既简便也更科学,它将支点(轭)与曳车时的受力点(当胸)分开,使马体局部受力相应减轻。胸带式系驾法是我国古代系驾技术的一大进步,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一种系驾方法。这一系驾法在西方出现整整比我国晚了近一千年,即到了公元八世纪才开始应用。而这时,我国古车的系驾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向更为新式的系驾法——鞍套式系驾法过渡。在驮鞍出现以前,马车的系驾方式曾一度效仿牛车的槅,即去掉当胸和靷绳,将衡、轭直接压在马鬐甲前部,马以鬐甲受力拉车。由于马的鬐甲低于牛的肩峰,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曳车很勉强。后来又产生一种用软材料填充起来的肩套,把它套在驾车马的颈部以增加马鬐甲部位的高度,使马曳车时衡轭不再滑脱。至南宋时,则完全去掉了衡、轭等挽具,直接用肩套曳车。与此同时,小鞍也出现,只是还局限于牛车使用。最迟到元初,肩套和小鞍就有机地组合起来,用于驾马挽车,于是一种新式的系驾法——鞍套式系驾法由此产生。这种无衡轭的系驾法完全免除了木轭给马造成的颈部磨伤,降低了支点,放平了车辕,从而降低了车的重心,增强了车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马体最强有力的肩胛部及其两侧,扩大着力面积,增强了马的挽车能力。这种方法到13世纪已完全固定,以后代代相传,沿袭至今。系驾马车的工具分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辔的统称,挽具则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车的器具。对于一辆快马轻车来说,鞁具、挽具的齐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马车的鬐挽具除上述鞅、靷等以外,还有束马头的勒,控制马的辔等。为了美观,马身上还加有各式各样的装饰物。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勒 也称络头,俗称马笼头。一副完整的勒由革制的项带、额带、鼻带、咽带、颊带和衔、镳组成。衔镳多青铜制(也有银制的)。衔,俗称马嚼子。多呈长体弧曲状或“S”形,其中央的部分叫镝。“镝,衔口中央铁,大如鸡子中黄,所以制马口也。”(《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镝的两端有环,环外系马缰绳。衔置于马口中,用以制驭马的行止。镳是与马衔配合使用的马具,最初用骨、角制,因此也可写作“”。西周后常用青铜制,呈牛角形,后世则有多种形制。镳贯于马衔的两环中,以防马衔脱落。先秦时,随着骑兵的出现,马车的马络头,也逐渐被移用于骑兵的战马上。辔即马的缰绳,一头系于衔环上,一端握在御者手中,御者的意图通过辔传达给马。辔与络头、衔、镳合在一起,统称“辔头”。
鞧 也称后鞧,指套车时络于服马臀部的革带。、游环 是系于马腹的一条革带。带上常贯有鳞形铜饰。后来其上端系鞍。“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释名·释车》)一般安在服马背上带处,以穿系靷绳。繁缨 一种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繁缨可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左纛 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续汉书·舆服志》:“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大如斗。”它是为了便于使四匹马一起转弯而设置的部件。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
后世多有变化,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前靷、缰绳等等。我国古代骑马的历史(指中原地区)远比乘车的历史要晚。即所谓“驾车在前,乘骑在后”。而单骑的出现则是与战争分不开的。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307年,赵国为对付“三胡”(即东胡、林胡、楼烦),抛弃了传统的车战,变服骑射,组建了骑兵部队,揭开了我国中原地区古代单骑历史的序幕。历史上着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行动就是指此。至秦汉,骑兵已成为军队的主要兵种之一。以后历代相沿,军队的建制均包括骑兵。到隋唐时,乘骑之风,已自上而下,普及整个社会。不但男子在隆重的场合骑马,就是贵族妇女出游时也热衷于乘骑。
唐代着名画家张萱,在所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描绘了唐玄宗时显赫一时的王亲虢国夫人和其从监、宫女共八人骑着雄健的骅骝马出游踏青的情景。民间骑马之风,要到唐中期以后才算真正确立。为什么民间乘骑之俗的形成比骑兵的出现晚这么久?
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风俗习惯之约束,因骑马的姿势很类似当时世俗认为不礼貌的踞坐。二是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骑难度较大,不经一定的训练,是难以驾驭住马的。而我国古代单骑的马具也和马车的鞁挽具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一套完备的马具,是由络头、衔、镳、缰绳、鞍具、镫、胸带和鞧带几部分所组成。其中络头、衔和镳基本上承袭了马车的马辔头形制,无大变化。其它的马具则有别于马车的鞁挽具。现简介如下:辔 即马缰绳,绕过马颈,两端分别系于衔两侧环上,呈封闭式半圆状,骑者握缰以驭马。鞍具 “马鞁具也。”(《说文·革部》)鞍具的出现较之辔头要晚。
关键词:方言 青海汉语方言 特点
青海汉族以河湟地区为主,是从不同的几个历史时代分批移入青海的外来民族。西汉政府为了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控制,由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收复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为了经营这里汉族便开始成批居河西。东汉时期汉族继续成批移入河湟繁衍生息;隋代的兵卒;明代的屯民军户、流官;全国各地的商客等汉民族进入河湟各地,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局面,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接触,经过长期的接触下,势必造成文化间的不断整合、吸收、涵养,使自身逐步完善与成熟。
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交流、同化等因素,使得双方语言发生演变,产生一种吸收多种语言成分的新生儿,即不同于母语的语言,这种现象语言学家们称之为 “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也就是源语中吸收了某种新语言干,或者说,受语从源语中获得某种语言干。青海方言是汉语的一个重要变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汉语分离出来的,是移植在青海地区的青海汉族方言,它在原有语言词汇的基础上吸收了各方方言和周围民族语言成份以及各民族的文化精华,发展成为青海汉族人共同使用的语言――青海方言。
青海地区主要以西宁河湟方言语系为主。其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大致与普通话相同,属于北方语音系。青海方言的词汇富有魅力、形象生动,加之发音轻柔,有类关语,形成委婉、细腻、轻快、幽默的风格。青海方言有着以下几点特点。
一、吸收各民族的语言成分,青海汉语方言具有其融合性。
根据历史学家的分析,青海汉族是从内地不同地方迁移到青海的移民,统治者为了拓宽疆域,政治上进行强迫移民,西汉到明代之间是历史上汉族大规模移民的鼎盛时期,此后,小规模移民不计其数,从未间断过。大量的移民将内地各地方言带到青海之后,又跟当地的陕西、甘肃、宁夏等方言、民族语言特别是藏语、土语、撒拉语、蒙古语、阿拉伯等语融合,形成一种具有保留原来江淮话的一部分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语法结构之外,又大量吸收一些民族语言、借词和语法结构的新型方言。该方言除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语法、语言很有特点,有“主语+谓语+宾语”格式,也有“主语+宾语+谓语”格式。例如:“你饭吃,水喝”。(你饭吃,水喝)类似藏语的“头巴统,曲统”。“头巴”(饭)“统”(吃、喝)“曲”(水),这种语序结构受藏语语序的影响,在语序上藏语是“主+宾+谓”,而汉语是“主+谓+宾”。不同的是藏语是宾语在前,谓语在后;汉语是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在青海汉语方言中,有很多词汇是民族语言的借词,卡马(恰到好处)、“阿拉巴拉”(马马虎虎、凑凑合合)、“呀呀呀”(应答之词)、啊咔咔(惊讶)、啊卡(僧人)、“曼巴”(医生)、“糌粑”(炒面)等藏语借词,“嗍”(吮吸)、“阿蒙”(怎么样)、“麻愣”(神志不清的样子)是蒙古语的读音。“胡度”(非常、十分)、“帮间”(差不多)是土族语。“海娜”这是阿拉伯“罕娜”的音译,表示惊讶之意的词“阿斯唐”来自回族的阿拉伯语。
二、青海汉语方言中保留着大量古汉语词汇。
青海汉语方言并非一朝一席形成的,而是多个历史时期的积累才得以定型的。因此,现今的方言系统是历史积累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特点的叠置。在这些不同时期的语言叠置中,沉淀着一部地区变迁史。人类学家克莱德・伍兹认为:“在所有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变迁是一个常数。” 因而在青海汉语方言中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文化因素,例如,“得济”是指获得救济、有益、成功。《宋史・外戚传中・向宗回》:“岁饥,发廪兴力役,饥者得济,而官舍帑廪一新。“顶缸”是指顶替,顶缺的意思。《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平儿听了出来,依言吩咐林之孝家的。五儿吓得哭哭啼啼……忙又将他舅舅送的一节说出来。平儿听了,笑道:“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的人了,拿你来‘顶缸’的。古人称凌晨为“侵早”,青海方言中的“侵早”是指天刚亮,拂晓。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而青海汉语方言则作“清早”,读同“侵早”。
三、青海方言中创生新的词汇。
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接触的信息化时代,不但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精神文化方面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历史上青海地处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等,导致青海汉语方言与其他方言之间的接触较少,这种弱势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带来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五湖四海的方言口音。在语言交流中,青海汉语方言中新生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词汇。“壮指头”是城里人对进城打工农民的一种称呼。因为农民经常干活,手指磨得特别粗糙。后又把头脑简单、干活出蛮力的人也称为“壮指头”。板镢:这是前几年流行过的一个词,本是刨地的镢头。后引申为在手底下打工的人,和“务拉子”有相近的意思。如果这个板镢有眼色、会来事,服务得又周到,被称为“优质板镢”。“搅沫沫” 是指重复闲聊一些琐碎,或不着边际的话。阔着不站:表示赞叹。太好了,太对了,太完美了,太到位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
文化之间的接触是语言演变的动力,也是自然法则。第一、青海汉族是从祖国的各方各地迁移过来的汉族,有着不同的方言区,二、青藏高原世居少数民族。在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内部各方言间的整合中新生出青海汉语方言,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研究青海汉族的重要研究资料。正因民族的是世界的,随着时代的变化,青海方言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虽然青海方言中涌现出新的具有新时代的词汇,与此同时一些旧的词汇面临着消失,没有继续继承旧的语言,再加上普通话的普及,更是加重了青海方言的存在,因而,青海汉语方言的萎缩成为必然,而其形成、发展、意义及未来的面貌将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话题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芈一之.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1).
关键词:王昌龄;籍贯;生年
“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誉世称有王龙标、王江宁,在《王昌龄集》中存诗有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生年早于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人,他诗名很大,可史料记载无多,加大了对他研究的难度。近年来学界对王昌龄及其诗歌展开了各方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于他的籍贯以及生年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前人研究,以李云逸注《唐诗小集·王昌龄诗注》[1],试图对他的籍贯以及生年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一、王昌龄之生年
关于王昌龄的生年,由于资料甚少,今学者中有诸多说法。闻一多在其《唐诗大系》[2]中,推测王昌龄的生年在公元698年,其根据未有陈述。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3]从闻一多之说,未有新论。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4]沿袭其说,推测出生年为公元690年。有胡问涛《王昌龄年谱诗系》[5]中认为生年为公元692年。后蒋长栋《王昌龄评传》[6]在谭、傅二人推论中推出生年应在公元695年。
以上诸家对王昌龄的生年均有考证,关于王昌龄的生年,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寻求内证。
王维在《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中称昌龄为“江宁大兄”,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则王昌龄生年早于王维,应在公元701年前。王昌龄有诗《代扶风主人答》,诗中先有描述自己西北边塞从军之行,从边塞归来,抱负未展,郁郁不得志,后诗人借扶风主人之口劝慰,“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发羽翰。”《旧唐书·玄宗本纪》[7]记载,玄宗封禅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冬,“初封禅”应在此后不久的公元726年间。此时,诗人刚从边塞归来,被主人称之为“少年”,这时他年龄应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若是生于公元690年或692年,此时已有三十多岁,若生于公元698年,当时则有二十八岁,称少年尚且合适。
又有王昌龄有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该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此时诗人年近五十,再加上诗人年少家穷,身体不佳,年过半百早已白发苍苍,与诗中的“空老”也极为相符。
再有闻一多在《岑嘉州系年考证》[8]中提到,岑参作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送王昌龄,该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诗中有“白首”二字,或见当时诗人年纪不小。昌龄生于公元698年,此时已有四十二岁,年近半在,说“白首”亦合适。然傅璇琮《王昌龄事迹新探》[9]一改旧日之说,认为岑参诗中所说“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只是一种设喻,说生逢明时未能得用,那就即使白首攻文,也是徒然。傅先生认为以“白首”证其生年并不严谨准确,因此,对王昌龄生年的推断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698—公元701年之间。
二、王昌龄之籍贯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历来说法有三:
“京兆王昌龄”见《旧唐书·文苑传》卷一九〇与《全唐诗》卷一四〇。
“太原王昌龄”见《唐才子传》与《河岳英灵集》。
“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见《新唐书·文苑传》卷二〇三、《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唐诗品汇》。
史料对王昌龄记载并不详细,关于其籍贯且多有出处。今人根据史料多有研究,尚未有一定论。分析诸家之说后,可以认为“江宁”只是王昌龄官谥,既不是其郡望,也不是其籍贯。这一说法,现在研究者中多数赞同。
“太原王昌龄”之说,胡问涛先生否认了太原是其籍贯的说法。胡问涛先生在《王昌龄年谱诗系》中指出:《河岳英灵集》提到‘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义’云云,均不指籍贯。且认为昌龄是客居在太原,《洛阳尉刘晏与府椽诸公差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旧居太行北’,系指客居并州(山西太原)、潞州(山西长治)而言。” 胡先生否认了王昌龄太原人之说,认为诗中一个“旧”字,是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对过去的追忆。与王昌龄同一时期的殷璠在其《河岳英灵集》中记载是“太原王昌龄”,谭优学在《王昌龄行年考》中认为,殷璠是不会将王昌龄这样著名诗人的郡望写错,而且谭先生指出在当时是有用郡望作为称呼的习惯。蒋长栋先生在《王昌龄籍贯郡望辨》[10]中认为,“旧居”之“旧”,当“旧”到王昌龄父祖之辈或更为久远的岁月,因而也认为“太原”是王昌龄的郡望。但这一说法同样遭到了否定。
《唐才子传校注·王昌龄》[11]中否定了“太原似亦非其郡望”一说,依据为王昌龄在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中提到的侍御弟王玙,昌龄与王玙属一房,因为在《旧唐书·王玙传》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2]记载,王玙为琅琊望族,王昌龄“当亦同此”。这个观点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傅先生论证时有举出一佐证:唐人传奇的《博异志》有称:“琅琊王昌龄自吴抵京国。”《博异志》毕竟为“传奇”,作为史料证据,其可信度远不足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的记载,此其一。其二,王昌龄与王玙是否有关,这点史料记载无多,没有确信的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王玙乃琅琊望族,身出豪门贵族,王玙父王绍,记载中只有玙一子,王昌龄若系王绍所生,作为朝庭命官,他也是不应该被遗漏。王玙的祖父王仲连、曾祖父王宠、高祖父王羲,也无法证明出与王昌龄的祖父同属一房而且,如《郑县宿陶发大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非为渔戈故。无何穷困耕,且欲驰永路。”王昌龄在诗中曾多次提及家境贫寒,与王玙的家境相差甚远。因此,王昌龄与王玙是亲兄弟的可能甚微。
再回看《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这首诗作于公元734年,诗人任职江宁丞间,因公事暂入长安,而此时的王玙已是身居要职。诗人才高位低,字里行间不乏在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借古讽今,直言无忌,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仕途晋升,而攀附权贵,寻族认亲,与王玙称兄道弟,这在门第之风依然盛行的唐代,并不少见。
王昌龄籍贯,应为京兆长安,这在他的诗中多次有证:《郑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蓝溪即是灞水。《别李浦之京》“故园进在灞陵西”;《灞上闲居》“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独游》“时从灞陵下,随钓往南涧”;《题灞池》“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水经注·渭水注》:“霸水又左合浐水,历白鹿原东,即霸川之西故芷阳矣,《史记》秦襄王葬芷阳者也,是谓之霸上。”在王昌龄的诗中“灞水”、“灞陵”、“灞上”、“灞池”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会是具体的一个点,可以推测出王昌龄的家乡应是在长安东南灞陵以西灞水以北的滋阳村,因此籍贯应为长安。
参考文献:
[1] 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唐诗大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 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M].唐诗人行年考.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 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M].唐代诗人丛考.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5] 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J].南充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4.
[6] 蒋长栋.王昌龄评传[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7] 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8]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岑嘉州系年考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9] 傅璇琮,李珍华.王昌龄事迹新探[M].收入李珍华.王昌龄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5.
[10] 蒋长栋. 王昌龄籍贯郡望辨[J].怀化师专学报,1990.
[11] 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社区教育 数字化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77-02
社区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特殊的属性。而远程教育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上的先进性,使得它能够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各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北海电大本以学历教育为主,但为了满足周围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意愿,以及其他各类社会人员不同类型的志趣爱好、不同程度的技能培训需要,也办起了非学历教育。这个非学历教育的依托,除了本校,还有独树根东社区、铁山港兴港镇这两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因此作为北海市社区教育的中心,北海电大可谓得天独厚,课程内容齐全(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学条件充裕,尤为重要的是其所运用的以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为技术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其最方便的形式获得最好的教育。
学历教育由来已久,非学历教育还是个新鲜事物,本文着重探讨社区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组织的大量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又是本文重点中的重点。总的来说,这些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包括“政治形势、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科技知识、家庭生活、卫生保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教学形式则包括:利用双休日或晚上时间上课、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面授为主的方式;远距离电化教学、网上学习和专家定期辅导等网络为主的方式;讲座报告、参观座谈、实践操作、文体活动,等等。
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中的“文化艺术”这一项里面,“中国古代文学”以其历史和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和对人性的启蒙、人格的熏陶,成为最必不可少的一门鉴赏课。而非学历教育的诸多教学形式中,“网上学习”在数字化的21世纪,对于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修的居民,最具可操作性。本文以制作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教育功能。
学校有个“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去,选课以后,就可以自主使用教师挂在上面的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数据库、各种学习资料和试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网络课程的分布式结构还将链接扩展到其他“电大在线”(如中央电大、广西电大)上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访问,从而扩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课程主要由“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包括教学活动资料、参考资料)、“IP课件”、“直播课堂”、“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和“课程论坛”等几大模块组成。既提供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提供了沟通途径,还对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其中“课程论坛”这一模块,学习者点击“进入”,就可以进到里面通过发帖向教师提问,及和其他同学在线讨论;教师则发帖答疑、辅导,进行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课程论坛”又由“发新帖”、“精华区”、“收藏夹”、“收藏”、“新主题”、“最新回复”、“最新发帖用户” 等模块构成。其中“收藏夹”和“收藏”都有“活动提醒”、“最新资源”、“在线留言”和“学习笔记”等功能,还有访问“中央电大专业教学主页”、“中央电大点播中心”、“中央电大图书馆”的链接。至于“IP课件”和“直播课堂”,可以在任一时间内点播上课。
鉴于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的制作,首先省去应试、考核这较为实用、功利的一块,突出其文学欣赏、文学审美的特性,即人文精神的一面。所以“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这两个模块可以暂时不管,只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又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较大,如果面面俱到,肯定流于肤浅。所以分专题讨论,把大课程分成几个小课程制作。专题的划分,可按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也可按代表作家、作品,如屈原、杜甫、《红楼梦》、“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等。
以“‘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这一专题为例,制作“课程说明”时,只把要学习的内容作个简单介绍就行。如:引言对“文人”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分析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之成因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第二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不同类型进行探讨。主要分四节来进行论述:传统型的文人形象;世俗型的文人形象;出世型的文人形象;女性文人形象。第三章对文人与世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分三节来论述:传统型文人与世风;世俗型文人与世风;出世型文人与世风;女性文人与世风。第四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不同类型文人形象的文化内涵;不同类型文人形象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思想的揭示。同时说明一下所使用的教材。
制作“教学大纲”时,首先要点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如:本课程选择“三言”不同类型的文人中有代表性的,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探讨,揭示他们迥异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同命运结局。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文人形象的种种不同方面,揭示其不同的社会特质和文化内涵。学习者通过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欣赏和价值取向的体认,形成对人类命运的自觉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养成批判的、辩证的思维。其次要详细说明教学内容和要求。如:
第二章 “三言”中的文人形象之类型探讨
第一节 传统型的文人形象
一、传统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传统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二节 世俗型的文人形象
一、世俗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世俗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三节 出世型的文人形象
一、出世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出世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四节 女性文人形象
一、女性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女性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应尽可能介绍内容,让学习者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理清一下脉络,厘定重难点。要求学习者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并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学术视野,引发对文学研究的兴趣。再次要介绍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这点和“实施方案”重复,可忽略)。最后要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
制作“实施方案”时,首先介绍课程概况。其次介绍教学媒体的配置情况。主要列表说明IP课件编制方案,分“学期”、“讲次”、“标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五栏进行。IP课件一般讲授重难点问题,以及需要直观演示的内容,加深学习者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对网上资源的使用作一个说明。如: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习者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习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对直播课堂的播出时间作出安排。最后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这点和“教学大纲”重复,也可忽略)。
制作“教学辅导”时,主要是及时把平时教学互动中师生讨论的问题挂上网,供大家参考。还有就是一些重难点问题的音频、视频资料。另外,介绍或上挂一些跟本课程相关的其他参考资料,如专著类有:冯梦龙“三言”、缪咏禾《冯梦龙和三言》、陆树仑《冯梦龙研究》、傅承洲《明清文人话本研究》、齐裕《明代小说史》、欧阳《话本小说史》、谭正璧《话本与古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论文类有:李桂奎《论“三言”“二拍”世俗文化家园中的文士角色扮演》和《论“三言”“二拍”角色设计的士商互渗特征》、卢捷《落魄文人出路的理想探索――略论“三言”“二拍”中的秀才形象》、孙丹虹《“三言”中士人身份的确立》、洪娟《论“三言”中的商人、文人和形象》、贾峰《“三言二拍”中的进士人物形象研究》等。
综上所述,全面利用“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辅导、答疑,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还涉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由教务科长具体负责远程教育的教务工作,现教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电大在线”的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等工作,各专业责任教师具体负责制定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同时,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制度》、《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小组学习制度》和《北海电大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管理措施》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监控;还制定《北海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及待遇》,向各专业课程辅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以推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讲解学习方法和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上网浏览、如何下载网上资料、如何收发电子邮件等),尽力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场所(比如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需的学习支持服务。最后,定时进行教学检查,了解教材的到位情况、开课情况、学生上网和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统而言之,探索用数字化手段、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资源,对当地社区教育的资源、手段及运营机制进行整合,构建适合当地社区居民、园区、乡镇民众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模式,建设与本土化文化相兼容的学习服务机制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陈婵娟,罗澍.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黄焕山,郑柱泉.社区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21
[3]赖立.关注需求 引导需求 服务需求――大中城市社区居民教育需求与教育参与调研报告[J].成人教育,2006(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65)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中国 重庆 401519)
【摘要】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课程应加强特色教学模式,除传授基本知识体系外,运用生动有趣的翻转教学模式对学生讲解,全面培养其文化素养,提高自作技能。
关键词 旅游文学作品;翻转课堂;课程探索
作者简介:张丹(1984.11—),女,硕士研究生,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这个新兴行业只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资源本身的文化意义,一些人认为旅游只是走马观花的异地过客生活罢了。但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现在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发强烈,出行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浅层次的欣赏,进而追求文化内涵层次的需要。这就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我们培养出文化素养高,投入热情工作,挖掘旅游文化中的美,并把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传递给出行旅游的人们。现今的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原本枯燥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运用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用行动为导向进行教学创新。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能力素养的场地,所以本文以《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为题,来探索研究对学生文化素养能力的提升。
1《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课堂为何需要引入“翻转”教学模式
1.1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美国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有学者也把“翻转”的课堂称之为“颠倒”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学习加上课堂研究。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翻转课堂就具有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等四个显著特点。本文认为,这种翻转课堂还具有四个颠覆性价值,一是颠覆了教学的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颠倒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二是颠倒了教学的理念。目前不少课堂里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而颠倒课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三是颠倒了师生的角色。传统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但在颠倒课堂里,学生是主动地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四是颠倒了教学的模式。传统教学往往是课前课后由学生自学,而学生有依赖心理,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而颠倒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传统的文科课程上,更是如此,如表1:
对比而知,其实翻转只是一种手段,为了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
1.2《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堂引入“翻转”教学模式的作用
1.2.1《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提升旅游文学课程的地位
前些年,旅游发展提出一个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多更注重旅游经济的利益,忽视了旅游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提出,旅游文化的真正内涵回归到旅游的本质上来了,也更加认识到旅游文学作品对现今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一种文化素养的熏陶。复旦大学旅游系沈祖祥先生指出,“以旅游文化在旅游业种的地位和兼容性来看,旅游文化学有必要脱颖而出,成为与旅游管理学并行的旅游学核心学科”,其“包括旅游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民俗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学等一批等业课程。”①学习是一个知识的链条,在高职院校开设《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程之前,还是需要把基础的通知课程(如,《中国民俗》、《旅游美学》、《旅游地理》等)有所了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旅游文学作品下的中国大好河山,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技能。文学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和独特的审美效果,使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成为自觉的审美行为。②论语中有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当旅游者产生了审美感受,作为今后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要做的是加深体验,运用文学知识指导旅游者,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
(2)与传统的语文课不同
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习、练。清代的颜元说的好,“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教学要“垂意于‘习’之一字,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工于习行者八九,则生民幸甚,吾道幸甚!”从《论语》中的“学而自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堪称古谚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传递着“多读多写”这一重在习练的朴实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孤立地看“多读多写”似乎已不合“追求效率”的时代精神,其实却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即不强调从学习语法修辞等这些相关语言规律的知识入手,而从多多接触直接的文学作品去熏陶感悟。尤其是高职院校,注重考证的通过率,关注就业的技能,旅游文学作品这门课就认为和语文课没有差别,没必要开,要么就是选修,不受重视。有句俗话说,听景不如看景,景区景点的美就靠讲解出来听,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具备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不等同于语文课,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一样,不能仅停留在读懂习练的阶段,而要和工作实践相关,和自身的素质内涵有关,只有自己有真正的美的感悟,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讲解出大好河山,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阅读。比如说起南京,很多人都想到秦淮河,单秦淮夜景的旅游开发正是源于朱自清和俞平伯结伴出行,分别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秦淮河美景感受,由此秦淮河也据此成为经典的旅游项目。另外,在作品篇章的选取上,古今中外,对联游记都要能体现旅游的特色,也便于学生接受。在有限的阅读量中引导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明白文章在旅游活动中的意义,并以课程为窗口来了解旅游活动和旅游工作,达到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专业学习效果。
1.3引入翻转课堂具有什么意义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改革探索的意义从很多方面来看:一是国家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国家转型的需要。旅游是求新、求异的生活方式,现在已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作为“游客的向导”,知识渊博,文采奕奕,是文科方面创新型人才的代表,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让其真正的学其心;二是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每年毕业生都在增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素质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就业与学校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我们毕业生的竞争力,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仅是方法的改革而已,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三是从微观角度,对教师个人也有好处。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消除职业倦怠,在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同学生一起增长。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还处于欧美国家大学教学方法19世纪以前的水平,总体上还是满堂灌,缺少研究,缺少师生的相互交流,尤其是在文科教学上,缺少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智慧,缺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选择在《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课堂上进行翻转课堂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课外阅读,让他学在先,进课堂前不再是一张白纸,让学生跟我们有一定的对话能力,与老师进行交流。这种多元互动的教学,实现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特别是具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意义。
2《旅游文学作品欣赏》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 “翻转”
翻转课堂是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教师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教师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这种翻转课堂还具有四个颠覆性价值:
一是翻转了教学的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颠倒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如在讲解曹操所作的《观沧海》旅游诗歌鉴赏课中,教师需要收集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读,并做针对这一课的导学案,视频课中除了对诗歌内容本身的鉴赏,还介绍了曹操招揽、爱惜、尊重人才的一些实例,以此展现出诗歌中大海壮丽和北方地区渤海那波澜壮阔的景象。通过这些讲解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自己思想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价值。
二是翻转了教学的理念。目前不少课堂里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而颠倒课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当教师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教师如何形成学习文化。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对旅游方向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提高教学录像的质量,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学录像概括课程中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阐述相关理论,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逐步深化理解。另外对于旅游管理的学生,还可以结合专业,例如讲到庐山,大家所熟悉的肯定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以从景区的概况,相关背景,主要景点,涉及到的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位地讲解,查找相关视频及其电影,主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选取的内容恰当,表达方式符合听众的需要,这是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
三是翻转了师生的角色。传统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但在颠倒课堂里,学生是主动地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哲人说过学习应该是件乐事,所以教师应该拓展学生自我想象,每个人在读《红楼梦》都会对里面的人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游人对景区的关注度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今后要从事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打破思路局限去搜集信息,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比如去西安,如何进行讲解?可以从杜甫的诗说起“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来讲解唐朝的政权交替;通过《长恨歌》的文学表现,华清池的浴池建筑文化,来讲解皇家的爱情故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敏锐的感知。对于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改革,要学会自我制作视频,自我创作,根据教师的引导,学校安排的认知实习或自己出行后,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写出自己去过的旅游地的感悟,制作短视频,来加深对旅游中的美的记忆,便于今后讲解。
四是翻转了教学的模式。传统教学往往是课前课后由学生自学,而学生有依赖心理,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而翻转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课下制作视频,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开设《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期间,带学生认知实习或学生利用自己的旅行经历,写成自己的感悟作品,真正的把旅游和文学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对莫高窟的描写,就是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旅游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
综上所述,旅游需要文学,文学又有自身独特的魅力,而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都有旅游管理专业,学旅游的人多,从事旅游相关行业人员也就多了,但是能让游客满意的少,原因之一是很多人把这个工作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只要熟悉了工作程序就停滞不前了,普遍心态比较浮躁,能够投入热情去把工作作出特色。如果学生只会重复别人的东西,那还是达不到职业要求,所以通过旅游文学作品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素养,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游人捕捉景物的独特美质和神韵,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7.
[2]盘晓愚.论文学的旅游价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9.
[3]王新亮,姚葆凤.对口高职旅游专业《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7.
[4]唐艳,孙根年.导游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探索[J].经济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