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时间:2023-05-29 17:2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1篇

口语能力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为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能说会道、温文尔雅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培养农村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法不妨“土”一点: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好朋友或同桌说一件事,讲一句话,把每天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睡觉时自己在脑海中对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一次小结,经常和大人谈心等,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在深入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说”。如:语文S版(下同)四年级上册针对学生的生活内容编排了《我们在大自然中成长》一节,上这一课,我经过精心设计,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在田野里采野花,在池塘中捉泥鳅……他们绘声绘色地谈论自己当时的动作、神态和感受,滔滔不绝,整个课堂十分活跃。

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而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猜谜导入。上《放飞蜻蜓》一课,我首先出一道谜语让学生猜:“大眼睛,长尾巴,飞行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蜻蜓。接着我顺着谜面引导:蜻蜓的样子是怎样的?它吃什么,怎样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等。由于谜语简单、易猜,加上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蜻蜓都非常了解,因此说起话来特别流利。

比赛竞争。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怕自己或小组输给对方。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教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小小辩论会》一课,我按照不同的观点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认为“环境变好了”的同学为正方,认为“环境变坏了” 的同学为反方,让学生用事实进行反驳。每组成员由评委打分评出一、二、三名,并依据名次分发不同颜色的“辩论星”,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结果比赛给学生们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表现个性的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其乐融融,不仅锻炼了口语,还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创设情境。生动、逼真的情境往往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正如课标所说: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学中我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创设情境。

一是环境渲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生活实际的环境,让学生亲临现场,使其意思表达得更逼真、生动。上《有趣的发现》一课,我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把发现、感悟到的东西告诉别人。教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五《人间处处有真情》一课,我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场景,让学生感受自己家里与亲人在一起的实际情境,自然地流露感情,说出自己的故事。通过情境创设,让教学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望很强,鉴于许多口语课都适合分角色表演,可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乐的舞台。如:对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劝说》,不妨让学生分别扮演环保绿色小卫士、乱扔垃圾的老奶奶、乱涂乱画的小朋友、在图书室大声喧哗的阿姨、随意丢农药瓶的农民伯伯等,戴上相关的头饰,演绎他们说话的内容、表情、动作等。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甚至紧张、害怕,这样就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中来。

三是童话故事。儿童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吸引力,他们关心主人公的命运,谴责坏人的卑劣行径,希望正义得到伸张,好人得到好报。在《动物明星评选会》《笔的演变》等口语交际课中,我依据说话内容改编成一两个童话故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童话或由教师讲述引入,或由学生自己来讲述,或由小组互相讲述共同完成。

四是课件激趣。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营造语言交际氛围,调动学生的口、眼、手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得到视听享受。如: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故事会》,我就运用许多优美的电视画面,如各种故事节目、文娱节目、卡通节目等,让学生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鲜艳的色彩和动听的音乐,得到良好的视觉享受,进而调动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东五华县第二小学)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及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远离生活

新课改一直要求,要注重课本与生活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缺一直存在者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现象。有些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很难有真实的体验。比如,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有一位老师讲的《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这位老师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全程都是学生看课件上关于课本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做笔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缺少生活阅历,没有生活经验,仅仅通过课本无法体会到三个小孩是怎样做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情而感到幸福,老师并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其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小事,比如借同学文具,帮助了同学,这个时候自己就是幸福的。只有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才能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才能达到课堂效果。

2、流于形式,缺少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有的时候过于重视表面花样,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停留在表面,走马观花。比如,之前大力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讲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不一样,课堂总是流于形式,学生从被动的位置变为主动,一时很难适应。一节课下来,看似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可能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有所收获,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滥竽充数,不知所云。随着多媒体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殊不知,过度依赖多媒体也存在弊端。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学生兴趣较高,但是由于播放过快,学生很难快速接收信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说教过多,情感缺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不同于政治、历史、地理那么死板的知识。语文是充满人情味的,需要带着情感来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老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一板一眼,只是把学生该记的生词教读,该理解的课文内容进行阐述,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个毫无生气的语文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比如,笔者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讲小学课文《观潮》,他拿起课本就给学生教授了新字,并且梳理了文章大意,分析了课文内容,全程学生只是负责聆听,做笔记。学生没有仔细的品味语言,也没有表达自己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感受,更不要谈从课文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了,没有了这种感受自然就无法发自内心地赞美钱塘江大潮了。

二、应对策略

1、学会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的时候就要提前思考好,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点,只有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才能与教材中的课文产生共鸣。只有达到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兴趣,自然可以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生活中跟课文中的相似的情节,让学生用生活经历去体会文章,体味最真实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猫》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家后观察以下自己家里养的猫或者其他小动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猫长什么样子,猫的活动状态时怎样的,猫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跟文本的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回归教材本身,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促进之下,固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不管模式怎样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待语文文本解读时的态度应对始终如一。课堂模式的变化,依然离不开教材本身,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内容,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们应当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做一些表面工作,适得其反。对于逐渐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深受教师的喜爱。它确实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接收情况,不要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还是要让学生回归课本,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避免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必要的时候,也要让课件暂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又不失本质。

3、讲“语文味”,重情感体验

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讲“语文味”,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学生跟文本之间也有交流。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讲述以下自己了解到的幸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幸福故事。如果发生冷场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给学生启发。学生这个时候就会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达到与文本的共鸣,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有“语文味”的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充满“语文味”应当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殿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3(14).

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师主导

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在语文教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去。教师和学生在这场教学手段的变革中受益匪浅。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认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本文仅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提高教学效率,重视预留思考空间。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学习者根据其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 以此而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建构的,学习者认知结构(亦称“图式”)发生变化是经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现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网络平台,可以为语文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使情境创设效果更强,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探究和共享活动更加活跃。教师也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充分发挥视频、音频、幻灯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全方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努力增强效果。

但如何恰当的创设一种有趣味,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认知、情感融入进去,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

现在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在学生和一些教师眼里,无论是多媒体平台,还是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无非是把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画面、歌曲、故事等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以幻灯片、电影片段等形式展示出来而已。课堂表面很热闹,可很多教师甚至学生都觉得厌烦了。这样的信息技术化教学显然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

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既要给学生多样化的视听材料,又要给学生一些想象和思考空间去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如:讲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燕子》时,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听了儿歌《小燕子》,还可以请学生学唱两句,关键是提出问题:小燕子是什么时候来的呀?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小燕子还有什么样的出色表现呢?带着这些思考,让学生们欣赏《燕子》这一课。在导入及后来的授课中,没有过多的介绍燕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没有特意强调春天里应该有什么动物和植物。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填充这些空白,更加激起迫切了解课文的愿望。

讲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为了说明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拿出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作比较,但是并没有作特别说明。因此,在阅读课文前,给学生们播放了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科尔卡大峡谷的纪录片片段,虽然时间很短,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加对比理解我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世界第一了,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用的比较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和探索。

信息技术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兴趣的好帮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教学手段,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所以,多媒体信息要仔细考量,宜精不宜多,不能因为在教学中应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而掩盖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更不能让教学从原来的从师到生,简单的成为师、课件、生,把师生的沟通割裂开来。

总之,应该把信息技术放到关键的地方去使用,能够帮学生理解把握课文,让其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的整合。

二、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个体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建构主义学习者不是等待被填充知识的空容器,相反,学习者积极致力于创造意义,学习者常常选择并追求他们自己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三大特征之一,也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创造性的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合作的机会。形成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学生间的合作三种形式共同出现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内互相之间的讨论、学习,对不同观点可以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时,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涉及到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收集整理关于课文内容中涉及到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报道、图片、故事、传说和现状等内容,进而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接着,让每个小组分别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分别加以利用,如:针对这些文化遗产提出如何保护的方案;自己当个小导游,把这些文化遗产如何向游人进行介绍;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再开发等。最后小组成员在组间进行展示、讨论、评价。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受益终身。

三、收集已有资源,提升作文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使得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浩如烟海的科技教育信息铺天盖地, 而相关文献和文字资料查询又不知简便了多少倍。更重要的是,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使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视觉、听觉等感官要求,让他们的情感、兴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当然,信息技术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想真正帮助学生迅速突破写作瓶颈,做到兴趣与技巧、生活与体验同步提升,还须借助于教师深厚的功底、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习作要求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介绍重点,特意找了一段班内一位学生以前随父母去故宫游览的录像,并配合一些介绍故宫的纪录片片段。在观看这些视频内容时,学生们相当认真,去过的那位学生也乐得向其它同学介绍当时的情景,而且乐此不疲。借助这些内容,学生们找到了感觉,教师再启发学生们选择角度、抓重点、理顺序,学生们基本上都能顺利的完成写作内容。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借助信息资源的重现等手段,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生活和教学的衔接,优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其它方法无法比的优越性,但是应该合理利用。教师还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选用教学媒体,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在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还要注意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共同引导和监督,不能让学生接触不良信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被信息技术弱化的。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它教学媒体毕竟只是工具,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特点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及时性和影响力。信息技术虽然容量大、效果强,但在教学中一定要留出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而且要关注不同的学生他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等是不同的。所以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关键还是看教师,扬长避短、 兴利除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手段,由于其图文并茂,活色生香,以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它必将成为师与生、教与学的主要工具,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爱惜自己的名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国标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0课。教材共分两课:10课“爱惜自己的名誉”、11课“维护自己的尊严”。

本课的自尊心教育又是通过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主题来表现的。设置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爱惜自己的名誉入手,接受自尊自爱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知荣辱、知羞耻,从小做到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断地要求上进。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后,产生良心上的自责,逐渐地将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终达到自尊自爱。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

2.懂得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3.能以实例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4.崇敬爱惜自己名誉的人。

5.为自己的正确言行而自豪,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而羞愧。

6.有自尊心,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爱惜自己的名誉,怎样做到爱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难点: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观察、讨论、换位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

师问:你希望给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名声吗?

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回答

师问:同学们说的很多,有一些建议很好。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爱惜自己的名誉,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好,现在有这样一个故事,看一看有什么事情发生。

二、 教学新课

(一) 仪表与名誉

1.请同学阅读教材P39页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2.完成对沈小艺、刘长海、王子辉评价。

3.自检:我在仪表方面做得怎么样?

4.完成填表任务。

(二)讨论、评价行为与名誉。

借助教材第41页的4幅图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评价:他们的这些行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为什么?

2.在你和同学之间,还有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你怎么看这些行为?

3.心理换位想一想:被别人不尊重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做法?

4.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谈谈现在的感受。

5.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42页的表格里。

(三)议一议:理解虚名要不得。

1.讲例子:抄袭。(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2.在你和同学之间还存在有哪些抄袭行为?

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3.小结抄袭的危害:

(四)辨一辨:不能这样做。

1.老师让学生阅读45页的案例。(学生辨析。)

(五)选一选。填写书上46页的内容。

三、课堂练习:

1.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个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站在旁边看热闹。()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4)走上前去制止。()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2.辨一辨:

a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芹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

b小明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

c张平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d关毅违反了体育课纪律,教师批评他。他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做事情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

板书:勿以恶小而为之

板书: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爱惜自己的名誉,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仪表,注意言行,不要只为得到虚名而做出有伤自己名誉的事。

五、板书:

一爱惜自己的名誉

爱惜名誉要从小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61-01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语文教材齐集名家名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精美的阅读材料,其丰富的题材和写作体裁也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因此,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好课文这个例子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能让学生言之有物,轻松习作。

一、积累词汇,厚积薄发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阅读大量优秀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成果有经典的诗文、凝练的成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名家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经典佳作。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词汇积累,写起作文时才能胸有成竹。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笔者在教学课文时,借助文中描绘事物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景作文的词汇积累。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桂林的山水美之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并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生答:“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清、静、绿”。笔者抓住学生发现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文中词汇去观察、描绘其他景物,通过出示我县大明山的三幅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上最具特色的景物,并将景物的特点说清楚。学生通过看图及对大明山景物的了解,很快总结出:“大明山的水清、凉、绿;山间绿树成荫、有白色的房子点缀;山下农田交错、河流弯曲。”学生还能运用课文中积累的优美词句进行口语训练:“大明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明山的水真凉啊,站在水中,让你瞬间消除夏日的炎热;山间绿树成荫,走在林间小道,似乎走进了天然的空调房里;座落在半山腰上的白色楼房,好似一座布达拉宫,远处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更像是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的一颗颗珍珠……”

二、借鉴教材,适时练笔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重视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作文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谈谈阅读感受等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再把交流所得写下来。如:“写一写你对文章学习的感受”“写一写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对文中的故事进行续写”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美丽景观,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笔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运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笔者提问:“读一读老师摘录的课文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生1:“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交代了这一段将要描写的景点。”生2:“这几个句子都是过渡句。”生3:“这几句话都交代清楚了作者变换视角的观察点。”生4:“我还发现这几句话按先后顺序读起来,可以连成一段连贯的话。”……笔者总结:“这就是写游记的要点,即交代清楚变换的观察点。”笔者随即出示三张大明山的图片: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景物。学生很快说出是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泳池、半山腰的凉亭、山顶上的避暑山庄。笔者接着要求学生仿照《颐和园》一课的写作方法,用几句连贯的话将大明山的变换观察点写下来。学生写道:“从县城往南大约两公里就来到了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泳池。绕过游泳池往上走半个小时,就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凉亭。从凉亭出来,顺着盘山公路继续走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山上的避暑山庄。”笔者接着将训练难度提高,出示一张人民公园的游览线路图,问:“哪位同学有信心挑战我们今天训练的第二关?观察人民公园的各条线路,找出自己最想去的几个景点,运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自己的游览线路。”学生经过课文学习以及之前的练笔训练,基本掌握了变换观察点的写作方法,纷纷写出了游览公园的线路,表达清楚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6篇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从培养兴趣入手面向生活,挖掘各种学习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兴趣 活动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我们更注重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但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没有充分面向生活,面向实践,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综合性学习活动尤其需要 学生 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体现语文综合化和生活化的理念。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资料探索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

然而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这是一切活动的前提,也是治学的最高标准。因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小组优势,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燃起学生参与的渴望之火。

一、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

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遨游汉字王国》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了解汉字文化。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演变的历程,以及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不但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还领会它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丰富文化。在欣赏汉字优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怀。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发展意识。

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构成课堂主阵地,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童话世界》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童话故事中“真、善、美”的真谛,我让同学们将童话中的角色、道具、服饰等带进课堂进行表演,在表演中体会角色的个性,故事的发展等,表演让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适当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例如: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综合性学习《多彩的课余生活》,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不同时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课余生活,对比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把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兴趣,饱含深情……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通过绘画活动把自己难忘的课余生活画下来,介绍给大家。如此一来对于三年的孩子来说,不但可以畅所欲言的说出自己的课余生活,还用画笔记录下来,最后在合作中完成交流。

“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什么啊?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把综合性学习活动,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充满兴趣与激情活动氛围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04-01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语文课堂较以前来说确实活跃了很多,课堂学习的主人公也逐渐转变为学生。但是,笔者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嘴在动,而脑子动的很少或者根本就是在“念经”似地读。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学生把朗读当作任务来完成。老师让读,那就照着课本一字一字念完,念准确,读完整,就万事大吉了。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不利或者顺序错误。很多老师首先会让学生把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画出来,这种方法造成学生停留在课文中的字词层面而导致学生根本不能走进课文,体会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朗读不应只是形式,朗读应该成为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走进文本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为教师的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和进一步教学打下基础。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和乐趣,让他们愿意读,喜欢读;其次,调整朗读目标的顺序,让学生先走进文本再掌握字词。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一、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有信心读

学生才是朗读的主体,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就要引导学生朗读不是仅仅读准字音而已,更多的是要读懂意思,领悟内容,体会情感,感受文字之美。所以,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找一些好的课文朗读视频给学生示范朗读或者教师自己示范朗读,读的时候一定要声情并茂,声音优美,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和感人之处,从而将学生带入情景,走进文本。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山沟的孩子》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配乐示范朗读,播放的乐曲是《天空之城》,这本来就是一支伤感的曲子,正好与课文的情感基调相一致,再加上动情的朗读,在我读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同学眼睛湿润了,有的同学在小声跟着我读。随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他们读得真是声情并茂,估计他们自己都被感动了。有了这次经验后,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朗读的兴趣,每次都给他们找一些优秀范读或者自己范读,我发现学生们对朗读越来越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原来朗读也可以读得那么美,那么感人!老师读得那么美,我是不是也可以读得很美呢?这样就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勇气,越来越有自信心。

二、适当调整阅读顺序和目标任务,让学生做到“五读”

1、一读,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跟读。目标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主人公的心里,细心体会: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如在《山沟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示范朗读过后,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山沟孩子上学的艰难和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只是他们心中有数,但是却表达不出来。教师相机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大部分都会说:“山沟的孩子上学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启发学生的情感,问:“山沟的孩子上学的路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真艰难!”“这样的路换做是你们走,你们怕不怕?那山沟的孩子怎么做?”学生会说:“他们不怕困难!”这样,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就在读中领悟到了,然后再让学生齐读,再次体会课文情感,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划分段落。

2、二读,做到“三画”,解决字词

学生快速默读,做到“三画”:在课文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并查字典;把本课的生字词画出来;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先自己尝试理解。这样做的好处其一培养了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加深了学生对字典的熟悉程度;其二,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印象和认知程度;其三,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给予树》中最后一段中出现了一个词“如愿以偿”,这个词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但是结合上下文我们就能够知道,课文是说那个陌生的小女孩想要一个布娃娃,而金吉娅帮助她实现了愿望。而事实上,“如愿以偿”的意思就是愿望得到了满足,这样学生就能够结合课文自己理解词语的意思了。

3、三读,学生自读,品味语言

学生自己的个性化朗读,并画出认为课文中写得很美或者感人的词语或者句子,划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在画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学生对这些词语加深认知度,增加词语积累。再画出文中运用特殊句式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让学生思考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还可以把本体比喻成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喻体,这里运用的反问句式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真正动起脑来,品味作者语言的魅力。

4、四读,小组朗读,研读句子

学生小组朗读,随后讨论:“你对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不理解?”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得出答案。如果讨论不出答案,再由其他小组或者教师帮助解答。讨论之后,教师先让每一组说说:“你们小组都找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吗?如何解决的?”如果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问其他小组:“其他小组能够帮助他们吗?”如果还是没有学生能够回答,那么教师再给学生讲解。然后,把每一个段落中的重点语句以及学生发现有问题的语句都打在课件上,让学生带着自己获得的理解再读句子,必要时可使用复沓式朗读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5、五读,最后齐读,升华感情

第8篇

一、创设情境,兴趣朗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对文学有兴趣,就要让学生对文学知识有需求感。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起始状态的学习欲望源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心理。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就需要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使学生产生心里顿悟,以体验带动朗读,引导学生在切合文本的情境中感受情感,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低年级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利用图文结合激发学生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在我教《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在学生深入领会第二自然段之后,我不失时机地用课件出示插图(课文中没有的图),提问:图中有哪些人?哪个是?正在干什么?乡亲们的表情怎样?老奶奶好像在跟主席说什么?这下子学生可“炸开了锅”,有的说:“老奶奶激动地说:主席,您真是个大好人啊,您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有的说:“主席,我们沙洲坝的乡亲们永远都会记住您的。”……学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再读课文,学生便会移情文中,读得情真意切,意味无穷,而那平凡的光辉形象已深植于学生心底。

二、重点词句,感悟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评感悟,使学生的语言在朗读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在朗读中得到启迪。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描写两只小狮子的性格特点,待学生找到后,便在大屏幕上出示描写勤狮子和懒狮子的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小狮子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动作演示理解四个动词“滚、扑、撕、咬。”然后再让学生读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勤狮子很勤劳,孩子们说是“整天”和“刻苦”两个词语,及时进行说话训练:

天刚蒙蒙亮,其它动物们还在睡觉时,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在炎热的中午,其它动物们都回家吃饭了,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晚上天黑了,其它动物们都回家休息了,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三、讲究方法,技巧朗读。《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轻声读、默读、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等)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朗读的效率。但是,“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如陈莹玉校长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线》一课,对于这句话:“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指导朗读这一句时,陈校长先引导学生自己默读,找找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令你感动,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余震,而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此时周围的情况是怎样的?许多学生都纷纷发言说,大地还在摇动,房屋也还在摇动,人们还在往空旷的地方跑去……教师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引读。

在余震中,周围的情况那么恶劣,但是李博士却还能仍旧那么“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也还能那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着那位急切期待骨髓的小钱,为着一个海峡西岸这位陌生人,这难道不让人感动吗?在反复的引读中,学生的脑海里始终晃动着这样的画面:房屋还在摇晃,大地还在摇晃,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好像没看到一样,仍在做手术,那一份感动,能不激起学生的共鸣吗?所以,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份感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所谓:言为心声,读为情发呀。

四、给予时间,充分朗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唤。这就是说要想学生学会朗读,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课堂上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自学性的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而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悟情,从而扎实地推进语文阅读教学。

第9篇

一、抓住本地特色,有助于阅读理解

(一)借方言释词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多,阅读量也较少。那么,低年级学生怎么理解字词呢?有时候,方言是帮助学生理解的最佳武器。方言是低年级学生最熟悉的语言,方言的运用也是他们最为得心应手的。因此,针对某些不好用文字描述的字词,用方言来帮助理解,有很显著的效果。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时,“空气很潮湿”中的“潮湿”一词是农村学生在平时普通话交流中不常见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词语时,我见学生一脸茫然,便毫不犹豫地用方言告诉学生这就是什么,学生一听,恍然大悟。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教学故事:一新教师教学一年级语文,教到“跳”这个字时,竟然拉出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学生自然听得一头雾水。其实,“跳”根本不用解释,教师可以边示范边用方言说,学生一看便知,一听便会了。

方言既节省了用长篇大论解释的时间,又使学生记忆深刻。

(二)用本土风情读文

我们都知道,与学生生活有所联系的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观潮》时,我充分利用了我们闽南沿海的地理优势,让学生在开学前跟爸爸妈妈到海边看看潮起潮落,记住浪潮的最大威力。上《观潮》前,我只是出示课题,学生就已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顺着这个劲头,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说自己看到的浪潮威力最大,能赢过钱塘江大潮?学生带着不服输的态度学起了课文。榕树在闽南地区是很常见的植物,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前,我让学生先寻找生活周围最大的一棵榕树,观察它的一天。学习时,学生好像已经早就洞察先机,对“鸟的天堂”了如指掌,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地方“特产”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财富,善用才是“王道”。

二、联系生活实际,比较出真知

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本真。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写作的真实动因;(2)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3)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一)对照现实,走进文本,走进人物

教学许多寓意深刻的或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我们常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往往会因为无法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而懊恼。要上好这类课文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语境。怎么才能让学生迅速入情入境呢?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照文本中内容,更容易走进文本,也才能走进人物的心灵。

《给予树》中的小女孩金吉娅用仅有的20美元买了洋娃娃圆了那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的梦想。金吉娅带给人们的是“同情、仁爱还有体贴”,金吉娅的举动是令人感动的。但是,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我没有看出他们受到感动了。于是,我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自己,想想这样一些情节:体育课后,你和同学都口渴了,同学没带水也没带钱,你是否愿意跟他分享你的水?同学到你家,非常喜欢你那很珍贵的玩具,你是否愿意借他带回家玩几天?你的零花钱是用来买你爱吃的零食的,可是同学急需几毛钱买本子,你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学生在脑海里有了真实的想法之后,他们愿意交流的就交流,不愿意的就把想法藏在心里。然后,我再抛出问题:如果你是金吉娅,你愿意像她这么做吗?许多孩子顿时面露难色,我请了其中一个孩子来说明原由:“如果是真实的,当然不愿意花那么多钱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买礼物。可是如果说不愿意,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学生们听到这儿,都哈哈大笑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了对金吉娅的热烈的讨论。至此,金吉娅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不仅感动了她身边的人,更感动了班内的学生了。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能力特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掌握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就能够更容易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理解文本,走进人物从而务实求真。

(二)重视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想象

人教版少部分文章的创作背景或者表述内容是农村孩子生活中较难接触到的,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就是其中的一课。“草原”离生活在丘陵地区的闽南孩子来说距离太遥远了,要他们准确地描述出草原来是太为难他们了。但是,我并不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草原就硬把“草原”的形象塞给他们,而是让学生根据电视上或图片上看到的相关资料借助想象,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草原形象。虽然他们描述的与现实有些差异,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更愿意看看真实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再出示课件和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的感受就更深刻了。试想,如果我在课开始时,就出示课件,就把优美词句拿出来让学生品读,学生能品出味道来吗?

第10篇

不要让课堂失去温度

杨:李老师,您好。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童话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教学文体,特别是在低段的教材中,占比例非常大,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读童话故事。可是,我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颗钻石》,效果却不太好,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极低。我设置了两个主要训练点:一个是理解第一自然段“干涸”“干枯”两个词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用词精准,另一个是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小女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这两个训练点一个注重工具性一个注重人文性,也符合年段训练重点,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李:从年段目标来讲,你的教学设计没问题。但是,你忽略了一点:教学训练点要凸显文体特征。童话为儿童所喜爱,有很大的教学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七颗钻石》这篇童话课文精妙地运用了童话贯常的夸张表达手法和反复式描写。“干涸”“干枯”两个词语夸大了这一次干旱的受灾程度,这样的夸张手法通过抓住儿童的同情心而吸引他们阅读;水罐的一次一次变化神奇而美丽,很好地彰显着童话的叙事魅力,带给儿童阅读的快乐。你一心实施年段训练目标,任由童话色彩在字里行间流失,童话不再是孩子喜爱的童话,被教成了“做练习”和单纯育德的冷漠机器,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温度。

在低段的童话课文中

如何达成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的平衡

杨:看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可是,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一课时,关注了童话文体特征,又陷入一个新的困惑: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占据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识字教学被弱化了。那么,在低段的童话课文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来达成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的平衡呢?

李:接地气的实践胜于高大全的立论。我们来看一段我们区马春梅老师在全区教研活动中执教的一段教学实录,同样是《夏夜多美》,她是怎样让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辨证统一起来的。

(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一课中,要求会写“她”“他”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在前面已经认识过,本课文中再次出现。)

师:(课件出示带有“她”“他”的两个句子)请小朋友们思考:为什么写睡莲要用“她”?而写小蚂蚁要用“他”?

生:因为睡莲是女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从课文里知道的。课文里小蚂蚁叫睡莲为“姑姑”。

师:睡莲是一种植物,为什么小蚂蚁要叫她“姑姑”呀?

生:(学生们一阵搔头接耳)因为睡莲长得很漂亮,又很温柔,像一个阿姨。

师:(接过学生的话)――所以,写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就把睡莲当做阿姨来写,让小蚂蚁叫她为“姑姑”,并且用女字旁的“她”来称呼。

(孩子们睁大新奇的眼睛,纷纷点头。)

教师顺势追问:在童话故事里,作者经常都把植物、动物当人来写,那为什么他写小蚂蚁又要用单人旁的“他”字来称呼呢?是因为他长得不漂亮,性格又像男子汉吗?

(孩子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莫衷一是。于是,教师讲起了蚂蚁王国的奥秘,孩子听着渐渐明白,出来觅食的蚂蚁都是工蚁,性别是男孩子,所以作者要用单人旁的“他”。)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较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自然巧妙地传递了汉字的文化。在后面的语用训练中,学生们都能准确地在各种语境中选用“他”“她”和“他们”“她们”。这一段设计充满着童话趣味,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把识字教学的语用训练落到了实处。

杨:真妙啊,汉字里也蕴藏着带有文体特征的教学价值!

李:在童话故事里,不光生字里彰显着童话趣味,还有不少生动活泼的词句,也彰显着童话魅力。比如,《酸的和甜的》中描写葡萄的“一串”和“一串串”,描写小猴子吃葡萄的“迫不及待”“大口大口”;《美丽的小路》中的第一自然段;《丑小鸭》里描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句子……这些语言现象有的用词生动精准,有的语言流畅华美,很有学习和积累价值。教师解读教材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引导学生们去朗读、抄写、理解、积累。时时习,处处积,孩子们的储备越来越丰富,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着力想象力生成

把课堂还给“语用”训练

杨:童话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该怎样结合文体去培养呢?

李:优秀的童话想象大胆新奇,同时,也有很多想象的留白处,给读者进一步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这些留白处,利用它们来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七颗钻石》一课,水罐的四次变化中,第一次写得比较详细,而另外三次写得比较简略。那么,后面三次就给我们留足了想象的空间,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补白语用训练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像写第一次变化那样,想象描写后三次变化中,水罐的样子、小姑娘的心理活动等等。这里,有一个问题我要提醒你,我们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经常要求学生的想象要新奇大胆,但新奇大胆并不等于凭空捏造。先要引导学生仿写式想象,然后才独立想象,最后才追求新奇大胆。只有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提升。

杨:这样的设计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把课堂还给了“语用”训练,这正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啊!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引导;获得;科学概念

一、动手实验,形成科学概念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从多种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点,把这些特征归结在一起,得出科学性的解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教师准备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电流检测器探究,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进而概括出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而不是告诉学生物体分成两种:导体和绝缘体,你们来验证一下哪些是?哪些不是?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的概念印象深浅不同。又如:教学《设计制作保温杯》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冰块一块放在常温下,一块放在保温杯里,谁融化得快?大部分学生的前概念都会认为放在保温杯里的融化得快一些。我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班级教学,发现只是组织学生分析原因,获得概念与动手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对比实验,获得的概念更让学生信服,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表达,学生也记忆深刻。

二、观察细节,概括科学概念

过去的自然课教学“科学概念”时,主要是让学生怎样记住那些“科学概念”,而现在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己抽象、概括出一些“科学概念”,比如“昆虫”这一概念,就是学生在对一些昆虫类和非昆虫类的动物观察、比较中概括出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从而形成“昆虫”这一科学概念。又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课,认识微生物“草履虫”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像一只草鞋,从而学会给它命名。学会了方法,学生在看到“喇叭虫”“线虫”“太阳虫”的图片时,自然而然就会给这些微生物命名。因此,在课堂上科学教师的职责就在于组织好学生的观察、比较活动。

三、仔细阅读,获得科学概念

学会阅读,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些概念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推测或经历上百上千次实验获得的结论,我们小学生还无法完成的,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的方法获得概念。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在教学地球内部构造时,我们无法真正用肉眼去观察,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深部的情况。又如四年级下册《花、果实、种子》一课中,教学组成雄蕊、雌蕊各部分的名称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知道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而不需要再让学生自己试着命名再告诉其科学家命名的名称,浪费时间。再比如“宇宙”单元的内容,大多也可以用阅读的方法,获得概念。

四、汇报交流,归纳科学概念

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发现大都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归纳出系统的科学概念。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归纳整理。大都数老师在学生实验完成后,会让小组同学结合记录单交流汇报,这一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评判实验结果,修正实验结果,非常重要。教师指导性语言如:对于他们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你们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等都会帮助学生完善对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汇总表,帮助学生思维、归纳。如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我设计了一张汇总表:

每个小组将实验数据填写在汇总表上,再指导他们从纷杂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形成概念。再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中,设计班级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通过全班范围内汇总,获得全班相貌特征的信息,从而归纳出我们的相貌特征是唯一的。

五、课件引导,巩固科学概念

在教W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汇报交流中的概念还是比较松散、零星的,或只是一些潜意识认为的。这时教师用幻灯片完整、严谨地呈现科学概念,以此帮助学生巩固,获得知识。如:在形成“日食”的科学概念中,有的学生认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要处在一条直线上;有的学生知道月球要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有的学生认为处在地球影子中的人才能看得到等等。这些概念都正确,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较零散。教师如果用板书形式记录,字数太多,书写太久。因此我认为这时用课件的形式出现,效果更好,便于巩固。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是一节“解暗箱”的课,利用视频来帮助学生认识食物的消化过程,从而认识人体内的各个器官及其作用,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的理解。

第12篇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二、设计思想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完成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批判与建设,本节课将以此理论为支撑,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关注每一位学生优势智能的培养,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