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3:5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金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1995年10月18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货币和网络支付开始受到青睐。网络金融已相对成熟、完善、并初具规模;网络金融的服务多元化、全能化、综合化,内容集成度相当高而且创新频繁;网络金融业之间竞争激烈,消费者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网络金融业的参与主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用卡公司、纯网络银行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使用计算机,金融电子化时代来临。90年代初,我国金融专用网络体系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1993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后,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建成了金融卫星通讯网络和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信网等金融骨干网络。基于这些主干网,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先后建立起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和网络联行系统。国内大部分城市中,本地清算系统、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对公业务系统、银行卡自动处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也先后投入运行。一个集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监控、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正逐步跨入网络金融时代。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较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国银行于1996年10月率先开始网络银行服务。2000年6月29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国内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面开通,正式开始对外提供发证服务。我国的网络保险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网络硬件条件不错,软件开发方面也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公司经营管理的标 准化程度不高,随意性较大,使得应用效率偏低。但少数公司对网络化建设和应用的比较好。1997年11月“中国保险信息网”开始运行,成为中国网络保险发展的里程碑。自1997年以来,网络交易方式在我国券商中得到迅速的推广。1997年3月,“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多媒体公众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揭开了我国网络证券的帷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理财等网络金融业务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金融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务的主流形态,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网络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结构和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使金融非中介化加剧,使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监控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已经成为了未来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金融活动也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逐渐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我国网络金融实践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从现有的形式来看,我国网络银行全都依托传统商业银行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体制内运行、把传统银行业务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和操作,等于开设了一个新的电子化服务窗口。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纯虚拟的)网络银行机构,而是只有网络银行业务,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在国内研究中、网络金融与网络金融业务的概念往往是等同的。
经过近0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①设立网站并开展网络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②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络银行业务领域;③网络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④网络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交易类业务在网络银行业务中的份额逐渐上升,信息类业务比重有所下降;⑤银行日益重视网络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
在国内网络银行的业务种类中、账户查询的使用度是最高的,其次为交易付款和个人转账这两项功能的使用。而理财咨询因为目前开展时间较短、其使用度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一些拥有较高且稳定收入的用户在使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银行已经逐渐成为推动传统银行创新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渠道。
网络证券我国网络证券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企业和中小型证券公司、但二者介入网络证券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信息技术企业是希望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参与网络证券业务,在证券市场上推广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从中分得一杯羹;而中小型证券公司推出网络证券业务则是将其视为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以克服营业网点少,知名度小,规模效益弱等自身先天的不足,争取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目前中小证券公司在网络证券业务中的排名也确实处于相对比较靠前的位置。
2000 年,随着中国证监会《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国内证券公司开展网上交易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尤其是在经历了2002年的全行业亏损之后,国内证券公司纷纷将压缩成本列为头等大事。缩减营业面积并推广网络证券业务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2月,通过互联网进行委托交易的客户开户数已达548.59万户,占到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的5.2,成交金额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络证券业务的最大优势是其动态的数据库功能,使用者可以动态地进行历史信息和最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目前在网络证券业务的实际操作中、行情查询的使用度是最高的,其次为账户查询和买卖交易这两项功能的使用。而理财咨询因为目前在国内服务开展时间比较短、在证券用户中的使用度并不是特别高。
网络保险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由于其便捷的方式,低廉的成本,覆盖面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据有关机构测算,通过人、经纪人、电话销售以及互联网开展的保险业务,其销售总成本的比值分别为而平均每次提供保险服务的成本之比为因此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来拓展业务。
997年月28日,我国第一家保险信息类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997年2月,新华人寿公司在互联网上完成了国内首份网络保险业务。2000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在国内推出首家专业网络保险交易类网站网险,真正实现了网上投保、至今该网站上已经推出了包括个人和团体保险两大类三十余个业务品种。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网站平台为基础的网络保险发展框架,3家中资保险公司有26家开通网站,4家外资保险公司包括分公司、代表处)开通中文网站的有28家,总共开通网站的公司有54家,开通比例占全部公司的75。
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网络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分为两大类模式: 一是保险公司利用自己开发的网站来推广产品和服务,例如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华泰保险和新华人寿等。二是由专业财经网站或综合门户网站开辟保险频道,或是独立的保险信息类网站,前者例如和讯网和网易等的保险频道,后者中的代表包括中国保险网等。
网络期货目前国内网络期货业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期货经纪业务委托,投资者尚不能直接利用互联网开展期货撮合或交易业务。网络期货委托业务的基本功能是将投资者的指令传达到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再将指令发送到交易所的系统里进行集中交易,实质上网络期货业务的开展更类似于期货交易场地的延伸。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分散各地的期货交易者到专业的交易场所进行集中交易的难度较大,而期货经纪公司的分布也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者的需要、因此能够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委托的网络期货业务一经推出便大受投资者们的欢迎;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企业保值,投资需求的增长,我国期货交易量也迅速扩大,期货经纪公司因此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以满足网络期货交易的软硬件投入。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网络期货的迅猛发展。
网络存在的问题目前、网络技术,CA认证、社会征信体系,安全问题等这些曾经被视为困扰网络金融在中国发展的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突破。此外,监管制度,法律,科技人才和效益状况等方面问题,也在不停地困扰着网络金融的发展。
安全保障问题CCA2005网上银行行为调查报告表明:交易安全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网络金融的安全保障问题,就是指金融尤其是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流能否通过互联网进行安全传输的问题。因此网络金融的安全性标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以及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由于网络金融业务涉及的环节众多,因此仅就技术层面而言、其运作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完全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例日益增多。我国就发生过多起证券交易系统被侵入,犯罪分子盗卖盗买他人股票,挪用盗取他人股票账户资金的恶性计算机犯罪。而且目前尚没有针对网络金融安全的正式法规出台,网络金融的风险难以确定。通常做法是网络金融业务提供商要求用户自担风险,这显然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推广。
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其实技术上的安全隐患并不足为虑,因为这些漏洞终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但是心理上的忧虑,则超出了技术手段所能解决的能力范围。因此未来网络金融面临的最大安全保障问题不一定是技术上的漏洞,而可能是社会公众对网络金融安全的恐慌心态。外部环境尚未成熟传统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与此相对应、网络金融则是为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提供支持。目前网络经济市场呈现出需求不足,交易规模小,效益差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网络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同时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因此基于网络支付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推广较慢,电子商务活动还有很多现金交易等较原始支付清算方式的身影。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信息的优化配置将成为决定网络金融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网络金融业务提供商的系统各自为政,有关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网络化的整体优势无法体现。
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我国的网络金融业务还只是业务手段的一种创新,距离真正网络金融时代的差距还很大。虽然从理论上讲,网络金融业务可以降低客户与提供商双方的交易成本以及金融企业的营运成本,但目前由于传统业务方式与网络金融业务方式并存,特别是客户规模以及交易规模尚不够大,因此实际上是增加了成本,特别是网络金融业务提供商的软硬件投入成本和相应的管理成本。
当前国内客户对网络金融所涉及的各项交易活动普遍存在着困惑和疑虑,社会公众从心理上接受并真正掌握网络金融这一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过程。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不仅需要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还需要参与者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而这些方面我国都存在相当的差距。前面提到过,大多数消费者目前过多地考虑了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却没有意识到网络金融业务可以方便地支付或转移资金,节约交易成本和自由管理个人账户等好处。而且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在交易中发生的个人接触,通常认为金融机构职员提供的真实服务是当前金融交易中的一个必备要素,因此网络金融这种非接触式的服务形式在推广中遇到的阻力较大。
统一标准问题网络金融立足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就摆脱不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固有缺陷标准很难统一、这反映在网络金融业务中就表现为、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用的软,硬件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完整,综合的网上信息系统。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的电子化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不兼容、具体的网络金融业务也无明确的操作规程。统一标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网络金融自身的发展。
统一标准问题在认证系统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网上认证系统是网络金融业务中支付清算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即使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CA)颁发的电子证书仍然存在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的缺陷,身份认证系统不完善不统一、认证作用只是保证一对一的网络交易的安全可信,而不能保证多家统一联网交易的便利。例如在支付安全系统方面,招商银行网上交易中的货币支付是通过一网通网络支付系统实现的,该支付系统采用 技术双重安全机制;中国建设银行采用给客户发放认证卡的方式;中国银行在个人支付方面采用E协议进行安全控制,而在对企业认证方面则采用协议。由此可以看出、各金融机构之间使用的安全协议各不相同、既造成劳动的重复低效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影响网络金融的服务效率。
我国关于网络金融的立法相对滞后,网络金融业务适用的规则少之又少,风险暴露后所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等问题,常常因无法可依而难以解决。而立法上的缺陷也给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带来了困难。长期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和引导,网络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甚和谐的地方、法律制度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网络金融发展中的瓶颈。
加强网络金融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技术开发,保障网络金融安全先进的技术是安全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大对适合我国网络金融系统安全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网络建设,并在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之间设置可靠的安全屏障。同时,各网络金融业务提供商应对其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树立客户网上金融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客户能够掌握正确网络金融业务的操作方法,并对网络金融业务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
加强宣传和营销、推广网络金融业务熟悉程度是网络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各类网络金融业务的宣传,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步骤都应在潜在的客户中进行普及。只有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了网络金融、才能够打消顾虑,体会到网络金融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对网络金融的潜在需求,促进网络金融的发展。
加强机构间的交流、统一网络金融业务标准金融机构的网络化建设要能继承各金融机构的既有资源并制定统一标准,保证网络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信息技术企业在为金融机构开发新的软硬件时必须考虑到对现有各种资源的影响、要保证现有资源的利用和现行网络的正常运转;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网络金融的统一标准,确保硬件,软件,通信协议的兼容性,保证网络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加快网络金融立法工作,强化网络金融监管应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以及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切实,科学,可行的网络金融法规,对经营范围,经营程序,经营标准,经营比例等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规定,并对违规,违法经营以及计算机犯罪,危害网络安全等行为制订出合适的罚则。另外考虑到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的相关立法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王元月等、网络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教学》
[2] 狄卫平 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月
[3] 王维安,网络金融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 舒志军,全球网络金融超市的崛起,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6月
关键词: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49;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0)01-0050-04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
经过近0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①设立网站并开展网络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②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络银行业务领域;③网络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④网络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交易类业务在网络银行业务中的份额逐渐上升,信息类业务比重有所下降;⑤银行日益重视网络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
在国内网络银行的业务种类中、账户查询的使用度是最高的,其次为交易付款和个人转账这两项功能的使用。而理财咨询因为目前开展时间较短、其使用度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一些拥有较高且稳定收入的用户在使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银行已经逐渐成为推动传统银行创新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渠道。
网络证券我国网络证券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企业和中小型证券公司、但二者介入网络证券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信息技术企业是希望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参与网络证券业务,在证券市场上推广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从中分得一杯羹;而中小型证券公司推出网络证券业务则是将其视为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以克服营业网点少,知名度小,规模效益弱等自身先天的不足,争取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目前中小证券公司在网络证券业务中的排名也确实处于相对比较靠前的位置。
2000年,随着中国证监会《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国内证券公司开展网上交易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尤其是在经历了2002年的全行业亏损之后,国内证券公司纷纷将压缩成本列为头等大事。缩减营业面积并推广网络证券业务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2月,通过互联网进行委托交易的客户开户数已达548.59万户,占到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的5.2,成交金额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络证券业务的最大优势是其动态的数据库功能,使用者可以动态地进行历史信息和最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目前在网络证券业务的实际操作中、行情查询的使用度是最高的,其次为账户查询和买卖交易这两项功能的使用。而理财咨询因为目前在国内服务开展时间比较短、在证券用户中的使用度并不是特别高。
网络保险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由于其便捷的方式,低廉的成本,覆盖面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据有关机构测算,通过人、经纪人、电话销售以及互联网开展的保险业务,其销售总成本的比值分别为而平均每次提供保险服务的成本之比为因此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来拓展业务。
997年月28日,我国第一家保险信息类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997年2月,新华人寿公司在互联网上完成了国内首份网络保险业务。2000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在国内推出首家专业网络保险交易类网站网险,真正实现了网上投保、至今该网站上已经推出了包括个人和团体保险两大类三十余个业务品种。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网站平台为基础的网络保险发展框架,3家中资保险公司有26家开通网站,4家外资保险公司包括分公司、代表处)开通中文网站的有28家,总共开通网站的公司有54家,开通比例占全部公司的75。
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网络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分为两大类模式:一是保险公司利用自己开发的网站来推广产品和服务,例如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华泰保险和新华人寿等。二是由专业财经网站或综合门户网站开辟保险频道,或是独立的保险信息类网站,前者例如和讯网和网易等的保险频道,后者中的代表包括中国保险网等。
网络期货目前国内网络期货业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期货经纪业务委托,投资者尚不能直接利用互联网开展期货撮合或交易业务。网络期货委托业务的基本功能是将投资者的指令传达到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再将指令发送到交易所的系统里进行集中交易,实质上网络期货业务的开展更类似于期货交易场地的延伸。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分散各地的期货交易者到专业的交易场所进行集中交易的难度较大,而期货经纪公司的分布也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者的需要、因此能够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委托的网络期货业务一经推出便大受投资者们的欢迎;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企业保值,投资需求的增长,我国期货交易量也迅速扩大,期货经纪公司因此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以满足网络期货交易的软硬件投入。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网络期货的迅猛发展。
网络存在的问题目前、网络技术,CA认证、社会征信体系,安全问题等这些曾经被视为困扰网络金融在中国发展的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突破。此外,监管制度,法律,科技人才和效益状况等方面问题,也在不停地困扰着网络金融的发展。
安全保障问题CCA2005网上银行行为调查报告表明:交易安全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网络金融的安全保障问题,就是指金融尤其是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流能否通过互联网进行安全传输的问题。因此网络金融的安全性标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以及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由于网络金融业务涉及的环节众多,因此仅就技术层面而言、其运作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完全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例日益增多。我国就发生过多起证券交易系统被侵入,犯罪分子盗卖盗买他人股票,挪用盗取他人股票账户资金的恶性计算机犯罪。而且目前尚没有针对网络金融安全的正式法规出台,网络金融的风险难以确定。通常做法是网络金融业务提供商要求用户自担风险,这显然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推广。
关键词:网络金融;金融体系;金融监管;传统金融
网络金融主要就是指以电脑技术为中心,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金融活动。这种金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逐渐的融入到企业中去,很多的企业开始了解网络金融的重要性,认识到网络金融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快速的创造出经济效益。网络金融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金融服务商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服务方式是将现代网络技术和金融技术相结合,共同创造利益。网络金融的出现,强烈的冲击了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格局和金融体系结构。但是不同的金融机构的差别在逐渐的减少,混合经营方式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手段。所以随着网络金融的不断兴起,也就代表着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急需解决的部分。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就会促使我国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带动传统经济的发展,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就网络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简要的阐述我国为了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金融存在的重要性。
一、网络金融在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
1.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自从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银行开始在社会中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用户和经济利益,逐渐的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为了能够方便用户日常的业务办理,同时这种业务方式也被很多的用户所喜欢,但是这种网上银行主要存在于本行内部,如果想要进行跨行业务,就需要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帮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子商务技术不断的发展,并且被应用于企业中,很多的企业在了解电子商务后,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同时也积极的在企业内部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为了适应不同的经济市场需求,我国的电子商务网购业务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和开发,在实际的交易中,我国的网购经济在逐渐增长。为了能够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信任,第三方支付业务需要提供付款担保等业务,这就能使得信用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支付宝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网络支付手段,充分的带动了网络金融的发展。在2008年以后,很多的消费方式开始和支付宝进行合作,人们的生活开始逐渐的融入到网络金融体系中。目前在我国比较成功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就是支付宝,财付通等几种平台。除了平时的网上交易以外,还可以进行生活费用的缴纳,信用卡缴纳等便民性质的支付功能。据有关数据的显示,我国在2013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53730亿人民币,这也就说明我国在未来的金融结构中,网络金融将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是指投资者通过网络平台对想要进行资金融资的个体或者企业进行投资。我国P2P网络借贷比较成功的企业就是拍拍贷,在2007年拍拍贷在上海首次开发了小额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这种平台帮助很多缺少资金的人群获得资金。拍拍贷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中介的作用,这种网络中介在交易中指充当技术帮助的作用,交易过程中不承担风险和责任,其贷款利率主要有交易双方自行设定。拍拍贷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快速的发展并且突破了原有传统经济的束缚,充分的发挥出网络金融低成本的特点,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采用线上的交易模式,减少了传统货币交易的成本,同时还能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近几年的时间,我国内部出现了很多的类似于拍拍贷的网络金融机构,这种P2P网络贷款,在我国已经有将近300家左右的企业,每年的交易额已经能够达到700亿元以上,这种交易模式的兴起,也代表着我国为了经济体系需要网络金融的补充,才能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同时P2P网络贷款的发展,也能促进我国民间借贷的规模扩张,缓解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压力,同时也能帮助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3.网络理财的概念和经营方式
我国的网络金融还包括网络理财业务,这种业务的出现,抢夺了商业银行的大量业务,促进了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目前发展较为良好的就是余额宝,这种理财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合理化理财,不仅在实际的交易中,能够使得交易简单,方便用户资金的转入和转出,还能够帮助在存钱的同时进行理财,余额宝的理财产品通常都会比商业银行的收益高,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比实体银行更加便利,这些特点极大程度的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在余额宝出现后的半年时间里,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具有关数据的表明,在2013年末,余额宝的使用规模已经超过1850亿人民币,在2014年末,规模超过2500亿人民币,这些数据可以清楚的表明,余额宝在实际的开发应用中带动了网络理财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在看到余额宝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开始相继的开发出“现金宝”,“零钱宝”等多种理财业务,这些理财方式的出现,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1.电子货币逐渐取代传统货币
电子货币的概念就是以电子信息作为基础,能够实现交易过程,具有流通和支付的虚拟货币。电子货币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信用卡,电子支票或者是数字化的电子现金,这几种方式能够帮助交易双方便利的进行操作,抛弃传统经济中的传统货币交易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就是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相同的职能,但是电子货币能否在实际交易中进行“通货”,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市场经济更加简单化,没有过多的冗杂过程。但是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传统货币的发展。对于货币来说,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完成交易过程,使得交易双方各取所需。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货币,实现了在网络交易平台上的过程。但是电子货币自身就带有不稳定性因素,导致电子货币的利率起伏不定,影响了电子货币本身的发展空间。对于电子货币来说,是一种能够帮助国家减少铸币成本的方式,但是也直接影响了传统货币的使用量。由此看来,电子货币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货币理论和实际操作。
2.网络金融的发展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这两大特性也使得互联网的出现在我国企业内部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让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损失资金。互联网能够降低金融产业的壁垒,帮助更多的金融产业快速的进入金融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出现相同点,企业开发的业务也大同小异,对使用者来说,吸引力逐渐减少。可是这也会使金融产品本身朝向综合化方面发展,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混业经营。只有将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相互结合,才能稳定我国的市场经济。网络金融的出现也会造成我国传统金融监管机制有效性的减弱,因为金融机构的网络化就会导致监管机制出现死角,不能全面的对金融机构及交易情况进行监管,同时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其网络金融监管机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所以网络金融还存在监管问题。
3.商业银行支付服务原有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根据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具有支付服务功能的机构是商业银行,但是网络金融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市场开拓。网络金融的出现,使得用户的选择度更大,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网络金融能够在虚拟中进行交易过程,和商业银行具备的支付职能相同,而商业银行业务面临中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市场接轨后,国际发展模式涌入我国,很多的新兴产业模式出现,使得原有的单维竞争发展为现有的多维竞争。所以说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和网络金融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使的双方谋取更多的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积累。
4.我国金融体系开始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我国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就是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早在20世纪后期金融概念金融我国后,我国的商业银行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网络金融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金融机构出现,与商业银行之间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我国金融行业内部较为混乱。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时代到来,更多的人们开始对网络金融加深了理解,认识到网络金融能够带来的好处,所以网络金融在我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互联网使得很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进入到金融行业中,凭借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和创新能力,在金融行业中站稳脚跟,并且获取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再有就是网络能够将全球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使得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质的交易过程,这也会使得我国的网络金融面临来自国际金融业的挑战。
三、对网络金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相关建议
1.不断的提升央行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受央行的调控,这样才能在国家经济变化的同时,商业银行政策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央行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的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国家货币的发行、利率等调控都需要央行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最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只有不断的提升央行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才能全面准确的对国家经济进行监管,及时的了解资金流向和规模,减少国家经济损失。当国家经济出现巨大波动时,央行需要快速做出反应,适时地相关的法律条文,对网络金融进行适当的限制,避免国家资金向虚拟经济流失。
2.传统的金融部门进行变革,加大对金融的创新力度
网络金融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传统金融的发展速度,对我国的传统金融是一次较大的冲击。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传统经济需要对目前的经济体系进行分析和了解,并且对经济理论进行探讨,总结出未来传统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措施,保证传统金融能够通过改革,改变目前的现状。传统金融需要摆脱原有的垄断意识,要立足于根本,深刻的分析网络金融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对传统金融未来进行更好的导向。在目前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业务项目,不断的改进金融政策,利用新型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面对网络金融的市场抢夺。再有就是需要传统金融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运用自身的创造力,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的业务产品,进而提高传统经济的日常经济效益。
3.制度相关的政策,规范网络金融的行为和发展
网络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约束,这就导致传统金融和网络金融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需要及时的进行网络金融制度化建设,这样能帮助网络金融合理的整合行业内部秩序,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的建立专门的网络金融制度,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管理,合理的对网络金融进行控制。同时网络金融的经营者需要整体的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能够推动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网络金融企业来说,深入的了解网络金融特点,对网络金融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重新审视网络金融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
4.逐步完善网络金融体系
对于我国而言,对网络金融方面体系还很欠缺,需要逐步的完善网络金融体系。我国可以根据国外的合理经验,与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结合,不断的摸索出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网络金融体系。并且对网络金融的研究和分析,科学的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对一些违法现象进行合理监控和处罚,严防不法操作。再有就是需要在国家方面,加大对网络金融方面的教育,在有关院校内增设同类科目,补充经济市场中的网络金融人才。其次就是需要对群众进行宣传,使得群众对网络金融产生足够的了解,使其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就网络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做出简要的分析和研究,说明我国网络金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坚持不懈,合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和国内现状进行结合与对比,才能总结出属于我国的网络金融理论,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金融体系。将网络金融逐渐的融入到我国金融体系中,推动我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昕,蒋群星.网络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0,03.
[2]石海峰.典型性网络金融业务发展及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4,05.
[3]黄剑.论我国网络金融的风险防控――兼谈中小银行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4,03.
[4]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12.
一、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的缺陷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Internet的交易与结算。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企业、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Internet上进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与结算、在线订购和电子订单等。传统财务管理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有效地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风险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和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机会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如何保证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企业财务管理将面临许多传统财务管理所不能有效规避的新风险。
2.不能满足电子商务需要
在Internet出现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企业对分布于各地机构的财务管理其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到货款支付等,均可以通过Internet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传统模式下,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此外,传统财务管理通常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也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3.不能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传统财务管理的结算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成果,借助于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处理,并预测企业可能达到的损益状况。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进行,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银行汇兑等过程均可通过Internet完成。因此,首先,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远程处理、集中式管理以及财务与业务处理的协同。其次,要求财务管理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然而,传统财务管理通常采用基于Intranet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Intranet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
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企业必须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网络财务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所采用。
因而具有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成为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充分发挥功能,努力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ERP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把财务和成本管理融入系统中,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ERP状态下现代成本管理的特征
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也实现了企业业务处理的一体化。
(一)成本信息的即时性。在信息化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把握企业内部各项信息,了解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及现状变化,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在ERP系统中,企业生产中的各项业务数据是联动的且能实时更新,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即时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决策、及时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信息的集成性。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系统实施前,成本信息资讯依赖于人工计算,它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且很可能是过时的、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失真的。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以往的AIS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修改与串联。而在ERP系统实施后,面对上述变化,便可以很快很轻松地进行衔接,使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算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三)成本信息的远见性。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充分发挥其集成优势,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记录与计量,并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将当代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很好地付诸实施。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加工与供给,有利于财务进行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二、ERP系统下的成本项目分类与成本类型
ERP系统的核心就是通过计算机管理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而企业资源主要反映在厂房、设备、原料、在产品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成本的构成。成本项目是要根据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费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所发生的费用。对于直接材料费的计算一般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FIFO)或个别认定法。直接人工费是指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燃料费、动力费、机物料消耗费、劳动保护费等。在制造费用中,与产量有直接关系的称为可变制造费用,如燃料与动力消耗、机物料消耗等;与产量无直接关系的称为固定制造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修理费、折旧费、采暖费、照明费等。
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都是直接成本,它们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加以汇总和分配后直接计入各成本对象中。而制造费用是一种间接成本,当制造成本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通常的做法是先按费用发生的地点进行归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在ERP系统中,为了便于计划、监控、分析和维护产品成本,对于成本核算一般设置四种成本类型:一是标准成本,它经过反复认真的分析、模拟和测算后才确定的,是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成本,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成本水平,有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确定的同时应确定成本差异的允许误差。二是实际成本,即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主要来自各部门的反馈信息,如工资单、领料单、采购发票等。三是模拟成本,指用于计划或决策的近似成本,是为了在成本模拟或预定过程中不影响现行数据而设置的,对于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价值分析很有帮助。四是现行标准成本,也称现行成本,类似于常说的定额成本,是一种当前使用的标准成本,或者将其看作标准成本的执行成本,反映的是生产计划期内某一时期的成本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结构、加工工艺、采购费用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导致成本数据发生变化,为了使标准成本数据尽量接近实际,可对现行标准成本定期(如3~6个月)进行调整,而标准成本保持不变。
三、ERP中的作业成本法(ABC法)
作业成本法(ABC法)是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产生的,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库柏提出来的。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把所有的作业成本分配给作业成本对象,通过这样的微观分析和详细分配,使计算出来的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经济特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ABC法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二是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应当说ABC法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流程是千变万化的,成本动因也无法标准化,因此理论的实践变得比理论本身复杂多了。随着企业IT技术的广泛应用,ERP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ERP的集成性使得ABC法完全融入整个系统中,成本动因数据可以自动从ERP其他模块中获得,比如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财务等,使ABC法能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四、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
在ERP系统中,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包括采购成本、材料定额、工时定额以及各种费用率等,它们分别记录在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和工艺路线等文件中。这些基本数据有些是数量性数据,如工时定额、材料定额;有些是价格性数据,如材料价格、各种费用率,它们的准确性决定着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产品成本的计算大致要经过以下几项工作:确定计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期;核算材料实际成本;归集与分配各项生产费用;在产品和在制品之间分配产品成本。
案例:汽油机作为配套动力,针对不同的配置,对曲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种需要带键槽,一种不需要带键槽,这样一来,势必在曲轴的加工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即便是装配好的产成品也要有所区别,更不能给客户发错货。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如果统一都加工成带键槽,就会减少标识、隔离、贮存、发放的管理成本,但却增加了零部件的加工成本,增加了一道工序,增加了机器、刀具、人工的损耗。关于这一点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是将曲轴进行个性化配置加工,还是统一加工键槽作标准性加工,不仅要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更要看两种方式所获得的成本和效益了。
ERP的成本计算通常采用滚加法,它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信息和生产计划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使得在计划、控制物流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流,做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滚加法对于成本的分解较细,便于企业按不同要求进行汇总,对实行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都很方便。
采用滚加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个部分,即本层发生的增值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一个典型的产品物料清单中,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即原材料或标准件,它的材料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费及保管费等)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进入上一层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即加工成本)是物料在本层的增值,也称增值成本。再将加工成本同低层各项成本累加在一起,则组成滚加至本层的物料项目成本。如此逐层由低向高累加,最后到顶层组成最终产品的成本。
五、对网络环境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建议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Internet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就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两点建议:
1.转变企业的理财观念
转变企业的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的根本保证。网络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首先企业管理层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此外,还要树立”追求具有长期效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获取和运用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能力之所在”,以及”资本成本是决定一切财务决策优劣的基本因素”等理财观念。
2.建立网络交易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从管理上来维护系统安全,建立网络交易安全管理机构和可行的网络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增强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其次,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Intranet和Internet之间要设置防火墙,以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数据库中的机密数据。此外,可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网络交易的身份认证,从而保证网络支付的安全,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支持。
我们来看看四川瑞松纸页ERP系统运用的成功案例:
四川瑞松纸业有限公司的ERP系统是:对全厂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统一管理,以权限管理为基础,以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工作流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并提供辅助的广义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文档管理的信息通畅、数据准确、查询方便、分析智能、模块清晰、可扩充、功能强大的ERP系统。相对于一般的ERP系统,四川瑞松纸业有限公司ERP系统将更加全面的体现出适用性好、可扩充性好、定制性能突出、权责分明的特点。实施ERP系统标志着四川瑞松纸业有限公司全面迈入高性能企业信息化时代,这是四川瑞松的重要战略行动。
项目目标
根据GartnerGroup提出的ERP标准:4GL(第四代计算机语言)、支持开放的关系型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库、GUI(图形界面)、基于C/S结构等,后来又包含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产品数据管理(PDM)、运输管理、仓库管理等内容。MRPII强调内部集成,以制造业为主;而ERP是由企业内部集成向企业外部集成的扩展,强调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
同时,根据纸业企业的特点,一些通用的ERP目标是没有必要实现的。由于ERP的初衷是在制造业企业实现的,所涉及到的如BOM(物料清单)、PDM(成品数据管理)、CASE(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在纸业企业中都没有任何作用。而成本核算、原料管理却是四川瑞松迫切需要的功能。
根据ERP系统要求和现状,四川瑞松ERP系统建议的主要开发目标为:
统一物流管理,对原料进厂、存储、成品入库、成品出厂、销售做到分散使用,集中管理,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自己部门的权责使用物流管理中的某个部分,而利用ERP系统对企业的全部物流做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信息流管理,包括各种审批流程、部门间分厂间的信息传递、自动从各种信息中提取相关数据并存储、员工间的信息流动、自动公文流转等,使企业中的信息有条不紊的流动。资金流管理,包括收入、支出、生成凭证、工资、成本核算、应收应付等。资金流管理还与物流、信息流结合起来,减少手工输入,减轻员工的工作量并降低出错概率。其他管理,如主生产计划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仪器仪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文档管理等。这些模块根据四川瑞松的现状定制,并存在增加模块的可能性。建立一个中央数据库,设计出满足数据库约束条件的数据库表结构,建立双机热备份机制,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现象并满足数据安全性要求。根据权限将数据对相关部门和员工开放,不满足权限的用户将无法获取ERP中的核心数据和信息。提供简易的输入、查询、统计、分析、打印界面,操作方便。智能的相关提示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完成日常工作,避免工作失误或遗忘应该完成的工作。对各种文件的集中管理和保存(如Word文件、CAD文件),用户可以仅仅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查阅到相关文献,资料室的管理工作将更加方便快捷。与四川瑞松OA系统做到无缝集成。
四川瑞松ERP系统方案采用基于企业级中央数据库的C/S和B/S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其中,C/S结构主要实现比较复杂的ERP日常工作,B/S结构主要实现办公自动化方面的要求。同时,不论是C/S的服务器端还是B/S的服务器端,都共享同一个数据库,为C/S结构和B/S结构的交互和统一提供了基础。
软件构架
根据ERP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特点以及在四川瑞松的实际调研报告,ERP软件系统的构架可以设计为3个层次。最底层的是基础模块层,中间的为核心模块层,最上层的为模块层。其中,基础模块层在软件系统上提供最基础的支持,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核心模块层依据现在通用的ERP理论,涉及ERP系统的关键模块和管理思想,偏重于通用化的系统实现,将成为四川瑞松ERP系统的核心。模块层则依据ERP理论最新的发展,加入新的模块元素,并更偏重于企业的实际要求。
ERP系统在开发时根据上图中的构架,采用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并提供在基础模块支持下的模块独立运行和组合运行的机制。
四川瑞松纸业有限责任公司ERP信息系统是建立在Sybase技术平台基础之上,整个系统的应用开发采用Sybase的开发工具Powerbuilder,数据库系统采用Sybase的企业级数据库AdaptiveServerAnywhere。该系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是与Sybase的产品和技术分不开的。Sybase数据库是一个基于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成熟的关系数据库产品,采用了多进程多线索技术、具有成本优化的高性能的存取控制,能保证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和事务完整性控制,有极高的事务吞吐量和快速的响应时间,此外Sybase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集成功能,可以快速且方便地集成不同应用和数据源的数据。对于实时数据库方面,它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界面以及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使用Powerbuilder作为数据库的前端开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开发速度。Powerbuilder具有良好的开发界面,容易掌握;它特有的DW控件,可灵活操作使用各种数据库,加快开发速度,对接口较多且较为复杂的系统来说,这是相当重要;在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中,Powerbuilder的功能十分强大,开发者写好的对象,可互相继承,从而极大减少了编程的工作量。这在ERP这样大型应用团队开发中尤其有用。
目前ERP系统已经进入分步实施阶段,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是非常理想的,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在企业实施ERP系统后,库存资金降低15%-40%,资金周转次数提高50%-200%,短缺件减少60%-80%,劳动生产率提高5%-15%。同时,ERP系统将同时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和隐形消耗成本(如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互相推诿),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运转的影响。该项目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却是企业迈入现代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将会为四川瑞松带来理想的收益。同时,该项目也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四川瑞松改善工作环境和经营体制、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等方面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1.1网络金融风险较大
网络金融风险一来自金融企业内部,二来自金融企业外部,来自金融企业内部主要是因为网络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不力,对于网络计算机及软件设置维护不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等。来自外部则主要是因为相关开发商在提供网络产品时本身自带的网络及相关设备缺陷及相关客户资源在接受网络金融服务是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1.2计算机内部安全风险
不少网络金融企业网上操作系统都存在漏洞,而这些漏洞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计算机系统本身,不可避免地会给金融企业的日常操作及经营带来一定风险,首先是系统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系统纠错措施设计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会给网络金融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1.3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缺陷
网络金融中的网络系统协议缺少安全性是系统自身存在的最大弊病,除此之外,防毒软件和杀毒软件又不具备较强的功能,这就给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创造了条件,就目前世界范围而言,有40%的黑客攻击都来自于金融系统,而在我国高达60%。
2.4交易系统存在缺陷
相关金融企业为了使自身尽快地适应金融网络化,从而获得更高的企业效益,便自行设计开发网络交易系统,但在我国有明文规定,金融企业自行设计的网络交易系统必须符合标准,必须要通过正规检测,正是因为诸多金融企业引入网络交易系统时没有执行国家规定,这就为网络金融安全留下了隐患。
2网络金融企业的技术防范措施
2.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网络金融的安全风险虽然主要是计算机系统问题,但内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也对网络金融带来了隐患。因此,网络金融企业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监管机制,建立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理,以避免不法分子对于网络金融系的攻击,从而保证网络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并以此来获得客户信任,保证客户的忠诚度,以进一步提高网络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加强网络金融专业队伍建设
为客户提供网络金融服务虽然是网络金融企业的主要产品,金融专业人才是网络金融企业的主要力量,但是多数金融专业人才往往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却是一个空白,许多网络金融业务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网页操作或基本的工作流程操作,因此,网络金融企业还是需要打造一批专业的网络管理和专业的计算机专业团队,以弥补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的空白,只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网络金融计算机技术得到正常运用,也能保证相关软件和硬件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升级。
2.3加强内部管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而广泛的发展,电子商务随之越来越繁荣,而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的电子支付、网络证券等新型金融形式如何规范化也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网络金融为切入点,分析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络金融立法及执行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金融;特征一、网络金融概述
一)网络金融内涵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论文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1、业务创新。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实力去拓展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取代。3、市场创新。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创新。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4、监管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传统金融监管政策被市场开放、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了。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制于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无法达到预想的高效率,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二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落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说,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剧了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其一,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行业融合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其二,由于网络金融具有高效性、一体化的特点,因而一旦出现危机,即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
三、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第二,网上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初级特征。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在主观方面,主要存在两点问题:第一,未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规划。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因缺乏宏观统筹,各融机构在发展模式选择、电子设备投入、网络建设诸方面不仅各行其道,甚至还相互保密、相互设防,造成信息、技术、资金的浪费和内部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形成网络金融的发展,还有可能埋下金融业不稳定的因素。第二,立法滞后。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只有《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几部法规,并且涉及的仅是网上证券业务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与传统金融业务健全的法律体系相比,网络金融立法同样滞后。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现行金融立法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当调整金融业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方式,以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网络金融积极稳妥地发展。
四、建议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上述风险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1)确立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并行发展的战略。(2)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3)加快网络金融立法。(4)造就复合型金融人才。(5)改革分业管理体制。(6)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立法进程。(7)银监会应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水平。(8)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9)建立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10)建立网络金融统一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惠苏渊,许忠荣;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J];经济师;2002年11期
2、乔红;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与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兴起;启示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改革,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所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先进科技。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更是具有极大的意义。金融业作为世界经济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化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本土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冲击,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应对金融业网络化带来的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以下本文就来简要谈谈全球金融业网络化的兴起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金融业网络化的内容
在今天,金融业已经几乎完全呈现出了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所有的金融交易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直接促使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国际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金融业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这四大方面体现出来。
1、电子货币
在金本位制和金汇兑制瓦解后,电子货币代替了有形货币,并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使得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规模上的急剧增加成为可能。据统计,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种类繁多,这表明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
世界各国的金融支付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电子支付系统正逐渐取代传统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也在发生变革。电子货币将在国际金融活动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发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报告,报告全面研讨了消费者保护、法律、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并鼓励新型金融服务的开展。
2、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是现有银行专用网络的扩充和延伸,也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补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正在迎接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网络银行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里程碑。自从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1995年10月18日在Internet上开业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纷纷上网,网络银行逐渐风行,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风潮。
3、网络证券
网上在线投资的优势,在于一是时间和速度,二是方便,三是节省大量人工和中介环节,手续费低廉,它充分体现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准则。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电子结算的快捷,使得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钟情于当日买卖交易,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交易量,成为交投活跃的技术性支撑。在证券发行方面,惯于闭门瓜分上市股票的投资银行也不得不顺应市场要求,拿出更多的上市股票份额给电子券商和网络交易者。网络在线证券交易打破了投资传统、重新分配市场份额让个人投资者得以与长期以来称霸股市的华乐街投资专家分庭抗争。新兴的电子在线经纪券商正面挑战华尔街历史悠久的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其市场总值已超过执券商牛耳的美林证券,这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
4、网络保险
金融保险可以看做是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而服务的一个特殊行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在网络化大趋势不断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今天,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始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来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竞争不断加剧的保险市场中生存发展。
二、金融业网络化兴起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自从金融业网络化发展兴起以来,金融网络化模式的发展态势就势不可挡,并迅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改革的主要手段与目的。在我国的金融业来讲,自然也受到了其网络化的很大影响。金融业网络化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整个金融业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其也为我国的传统金融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充分利用全球金融业网络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而避开其所来的影响与冲击,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以自身体会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如下所述:
1、加快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的进程,大力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国民经济走向了信息化,传统经济转向了互联网经济,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才有基础。电子商务既是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又是金融业网络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推进我国金融业网络化的时候,必然离不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加大金融业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的投资,促进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网络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加大对金融业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为今后网络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开发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确保金融网络的安全运行。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是个开放系统,而网络金融的经营实际上是变资金流动为网上信息的传递,这些在开放系统上传递的信息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目前多数客户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帐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网络金融业的业务发展。我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有必要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4、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使资本流动突破了规模上、地域上和有形无形的限制,使得金融活动国际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一国金融的国际化。目前国际金融交易额是国际贸易交易额的50倍;新的信息传输技术和交易的电子化,使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传染性效应”更加明显,对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5、重视金融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管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及金融业进行合作与谈判,根据网络金融业的发展特点,以战略的眼光从总体上把握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方向,达成对网络金融监管的共识,共同制定和完善有关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
网络金融(e-finance)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的互相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者通讯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以及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含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和相干的法律、监管等外部环境。
1、 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显着区分在于其技术基础的不同,而计算机网络给金融业带来的不单单是技术的改良以及发展,更首要的是运行方式以及行业理念的变化。
(1) 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色上说,金融市场是1个信息市场,也是1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出产以及流通的都是信息:货泉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参谋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仅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例如,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业务,大可能是电子货泉、数字货泉以及网络服务,全体是理念中的产品以及服务;经营进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进程全体采取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泉、信誉卡系统以及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2) 高效性与经济性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的利用使患上金融信息以及业务处理的方式更为先进,系统化以及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文秘站:)客户提供更丰厚多样、自主灵便、利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拥有很高的效力。网络金融的发展使患上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络从柜台式接触扭转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系,这类交换方式不但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以及反馈时间,而且有助于金融业实现以市场以及客户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也有助于金融立异的不断深刻发展。
从运营本钱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因为无需承当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因此拥有显着的经济性。另外,跟着信息的搜集、加工以及传布日趋迅速,金融市场的信息表露趋于充沛以及透明,金融市场供求方之间的联络趋于紧密,可以绕过中介机构来直接进行交易,非中介化的趋势显明。
(3) 1体化
网络金融的呈现极大地推进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主要缘由在于: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即客户的银行帐户、证券帐户、资金资产管理以及保险管理等有融会统1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患上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以及传递大范围信息,从而使患上金融企业产品立异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文体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趋显明;第3,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本钱,金融市场透明度以及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患上金融业竞争日益剧烈,百货公司式的全能银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2、 网络金融的风险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网络金融的兴起使患上金融业变患上更为懦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致使的技术风险以及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致使的经济风险。
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患上金融业的安全程度愈来愈受制于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态。第1,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没法到达预想的高效力,产生运转难题、数据丢失乃至非法获取等问题,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2,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为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力;2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后进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讲,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重了金融业的潜伏风险:其1,网络金融的呈现推进了混业经营、金融立异以及全世界金融1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力提高,金融行业融会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懦弱性;其2,因为网络金融拥有高效性、1体化的特色,因此1旦呈现危机,即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映,并迅速分散。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没有本色区分,但因为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患上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以及表现情势。首先,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撑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其次,网络金融拥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情势;第3,因为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合使传统金融风险在产生程度以及作用规模上发生放大效应。
3、 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
如何有效地防范网络金融风险是发展网络金融进程中的首要课题,风险节制是网络金融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针对于网络金融的特征及其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隐患,笔者提出下列建议措施。
(1) 技术风险的防范
一、 提高技术水平
鼎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症结技术水平,1方面在硬件装备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症结装备的安全防御能力;另外一方面,在软件技术上着力开发网络加密技术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这是防范技术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机能的根本性措施。
二、 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从金融系统内部组织机构以及规章轨制建设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树立专职管理以及专门从事防范计算机犯法的技术队伍,落实相应的专职组织机构;其次是要树立健全各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以及防范轨制,重点要完美业务的操作规程、强化要害岗位管理和内部制约机制。
三、 统1计划
以及技术标准 依照系统工程的理论以及法子,依据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在整体计划指点下,按必定的标准以及规范,分阶段逐渐开发建设网络金融系统。确立统1的发展计划以及技术标准,不仅有益于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的调和性,减少支付结算风险,而且有益于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的监测与监管。
(2) 经济风险的防范
一、 金融体制革新
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请求金融业务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虽然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网络金融业务、电子商务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但仍有必要在金融体制变革方面有所筹备,尤其是要做好钻研、设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全能型金融机构的模式,在维持金融系统不乱发展的条件下逐渐改革专业化的金融体制。
二、 配套轨制建设
(一) 金融轨制建设
首先,跟着电子货泉的广泛运用,应该有效节制电子货泉的发行主体、发行数量与种类。在肯定电子货泉发行主体时,应该首先斟酌其信誉等级,并据此抉择获取电子货泉发行资历、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种类以及业务规模等。其次,加快完美社会信誉体系建设。社会信誉体系是减少金融风险,增进金融业规范发展的轨制保障。没有完美的社会信誉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动的肯定性预期,网络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类不肯定性预期患上到强化,无益于网络金融的正常发展。
1.网络金融安全分析
网络金融一般而言包括网络银行、证券、期货以及支付结算等业务,总体而言因为借助互联网作为平台进行金融业务,因而被称为网络金融。网络金融的进行都是依靠互联网上的电子数据进行传输,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和快捷方便的优点,而依靠电子信息传输这个特点,也成为了风险高发的原因之一。金融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业,由于本身的变幻不定以及需要足够的信用作为保证,再加上一般各个方面之间的资金网络互相连通,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往往牵扯到整个资金链,从而导致风险爆发的严重后果。而网络金融除了上述的一般特点之外,还有自身的弱点,那就是其通道和联系都是建立在电子数据方面的,这方面相对于一般的资金融通,更容易出现信用危机(因为不容易追责),而更加快速的资金流动和不稳定的网络状况,也进一步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高技术条件下的网络金融一方面提高了技术门槛,另一方面也给了更有技术的人进行投机行为的空间。而金融活动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债务风险,一旦连续出现断裂和坏账的情况(网络金融环境下更容易出现,由于违法成本更低),也必然的会给操作者难以承受的后果[1]。
2.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别
2.1计算机硬件方面的风险。硬件方面是指一般性的计算机硬件性能,现阶段由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也非常的频繁,往往为了能够运转新开发的软件导致不过几年前的硬件淘汰过时。而现在进行网络金融操作的计算机理论上基本合理运转的比较多,但是比较陈旧的也不少,硬件的不过关可能导致金融软件的运行不畅,从而增加危险。而且当计算机一旦发生故障,就可以导致正在进行的网络金融活动瞬间中断,乃至于出现可能被他人利用的可乘之机,而且突然地中断对于业务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了,因此也是不可能不谨慎对待的问题。
2.2计算机软件方面的风险。网络金融也是需要依靠一定的金融软件进行操作的,而软件本身就是存在可能被利用的漏洞的(这个是天然缺陷,不可能完全避免,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对于金融软件而言,一方面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有了一定的限定,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技术的高手来说,对其进行攻击和破坏也总能找到相应的方法。而其所依托的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系统一旦受到攻击,那么就非常容易导致所有的软件的损坏[2]。更何况运行过程之中本身就处于一个不断的克服软件风险的过程中,一旦运行中发生数据错误,那么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对于网络金融而言,软件方面可能的风险,还要更大。
2.3网络情况方面的风险。网络金融需要依靠互联网,而互联网本身是全球联通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数据即使经过加密,也完全可能被有心人搞得到,更何况全球性也注定了危险可能来自四面八方,是注定的防不胜防。在交易和结算方面,因为完全依靠电子数据传输,其覆盖面和风险比较大,而正因为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安全脆弱性,也容易由于范围过于广泛而受到损害,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大片区域的问题。对于网络风险而言,传染性的网络病毒和特定的网络攻击都是很难完全抵挡得住的,对于这些东西而言,网络安全措施往往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动得难以完全抗衡。因此,在网络金融风险方面,网络风险为其中最容易出现状况的一环。
2.4交易操作的风险。由于网络金融的交易和操作都在网上进行,因而其本身的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拟性。虚拟下的操作不容易进行更好的追责,从而降低了信用违法的成本。在网络金融中的许多风险案例中,信用危机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金融业而言,信用环节一旦有问题就是全面的崩盘。网络虚拟环境下双方身份不够透明,信息交换程度更不对称,因此优势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对方往往根本没有反应和追究的机会,即使能够做到,也一般只能承受更大的损失(敢于信用违约,自然是看到了违约的损失小于其收益而已)。
3.针对网络金融安全进行风险控制
3.1完善立法,加强政策调控。网络金融风险之所以屡屡出现人为因素,主要还是钻法律的空子,针对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地方有部分规定又不能统一的状况。所以必须要完善法律对于网络金融安全的规定,制定健全和统一的法律规范,来完善网络金融参与者们明确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对于责任的判定能够切实的执行。同时应当适当的引入政策的调控,固然政策多变,而且政治调控多了也影响正常运行。但是在规范化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阶段下,适当的进行政策调控,对于网络金融秩序的保障,也未必没有好处。
3.2改进技术,防控信息技术漏洞。同样针对网络和软件方面的风险,则是需要进行比较完善的技术改造,来避免过于频繁的遭受侵害。而硬件方面,则是需要尽快的进行更新换代,保证技术的及时更新,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避免网络风险的发生,但是对于风险的控制和抵御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对于技术漏洞的填补一般而言都是亡羊补牢,但是补上总比不补强,完善已经出现问题防御,自然就是为了避免在已有的风险上再次出错,能够有这样的弥补,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远离大部分问题了[3]。
3.3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体系,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很多企业出现网络金融风险问题都是由于自身的内部风险管理方式不稳定,也没有很好的防控措施。因此在进行针对建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操作者自身的问题,只有自己用心去避免,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而在企业内部显然需要有针对网络金融风险的管理和监控,需要自身专门的针对,然后配合外部的监控防治体系,才能够在其中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对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来避免问题,也需要培养和强化他们的专业水平,落实责任问题,进而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才是从自身做起的最好方式。
4.结语
一、我国目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我国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的威胁金融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不仅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同时获得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金融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网络具有一定广泛性,很难做到集中的管理,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及安全威胁,很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威胁,利用网络技术盗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资金或机密。这种犯罪分子通常由两种构成,一种是内部人员犯罪,金融企业的内部人员在禁不住金钱诱惑的时候,会利用自身职位的便利,利用自身熟知金融企业操作流程,寻找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及漏洞,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国家的财产或客户的资产非法占为己有。另一种是外部人员犯罪,由于网络的传播范围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常这种犯罪的地点很难掌握,对于案情的跟踪与破案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逐步智能化及技术化,给金融企业及其客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二)我国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法律法规都缺乏配套的规定,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金融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一方面,金融组织对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设计上考虑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及部署,相关的网络技术标准、技术指标及技术体制没有达成统一,造成各系统部门各自发展,发展呈现无序、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我国关于金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相关法律及法规还不完善,现行的网络金融法律法规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匹配,同时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于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法律漏洞及死角,不能满足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需要。
(三)我国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信息泄露造成金融会计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目前,我国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信息泄露造成金融会计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资源迅速膨胀,金融企业能否掌握信息的先机,已经成为了金融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本,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赢得席位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企业的会计信息客观上反应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状态,对于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把关是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不仅对整个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企业其他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存在利用科技手段窃取金融企业的信息机密网络犯罪现象,对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是金融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电信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设备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网络的安全级别低,难以抵御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同时,金融企业的应用系统不具备一定的安全访问控制,金融企业对于安全性没有足够的重视,种种原因造成了金融会计信息的泄露,造成了金融会计数据的失真。
二、我国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方式
(一)建设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需要完善相关的标准及制度法规我国针对于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同时金融企业间的行业规范也缺乏相应的标准,致使金融会计信息安全体系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守。我国相关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需要在原有法规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针对电子支付和金融产品的服务需要完善相关的测评、认证及准入的标准及规定,建立一套集中的金融数据中心运营规范体系,确保每个岗位都配有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建设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需要运用系统物理安全进行控制构建金融会计信息物力安全控制,主要通过防火墙技术来实现。防火墙是由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构成的,它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种访问控制系统,防火墙主要包括两张类型,过滤型与应用网关型,企业内部的所有网络信息都会经过防火墙的审查,由防火墙记录所有可疑问题,执行一定的安全管理措施,鉴定是否允许外部访问或内部访问。
(三)建设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需要建设保密安全体系建设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需要建设金融会计信息的保密安全体系,首先,需要构建用户分类安全体系,可以对信息的使用者进行数据管理权限的分类,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分为三类信息用户,数据库登陆用户、资源管理用户及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数据库的登陆用户只能访问相关会计信息,但是不能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而数据管理用户除了可以访问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可以创建及修改信息。其次,需要构建金融会计数据分类安全体系,金融企业每个职位的人员所需要查询的相关会计信息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企业需要查阅的金融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并将不同的查询权限分配给不同职位的人员,确保金融企业的人员能够查询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会计数据。第三,需要构建金融会计数据加密安全体系。信息加密通过密钥对数据进行编码及解码,针对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双层加密来实现安全传输数据,采用标准SSL协议及私有加密协议确保金融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
(四)建设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系统需要构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应急方案金融企业需要建设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应急方案,以确保金融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的秩序能够顺利运行,在面对金融风险时能够及时的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为此,金融企业需要建立金融风险应急业务处理流程,详细规划应急模式下的操作方式,并在事发之后对数据进行完善及监察。一旦发现金融信息系统的问题,需要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对风险进行迅速的反应,查明故障的具体原因,情况严重需要报企业安全领导小组。
作者:王玉峰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