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7: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

第1篇

一、 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2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8分) 应和 ( ) 肥硕 ( ) 枯涸( ) 栖息( ) Zhù蓄( ) 酝niàng( ) 匍fú( ) 梦mèi( )2. 按要求填空(12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3)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4)草野在蟋蟀声中更辽阔了, 。(5)《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 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7)《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__ ___,_____ _________(8)古诗中有许多描写夏天的诗句,请写出两句。___ ___,_____ _________3.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1995年9月5日《人民日报》)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 19页)4、仿照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5、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2分)一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二 古诗文阅读(22分)(一)观沧海(10分) 曹操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 所描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登临的地点是 ,目的是 , 其中 字统领全诗。(3分)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其中”指的是 ;这几句诗表 现了诗人 (感情、抱负等)。(3分)9.古代许多诗人,常常在作品中抒 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或伟大抱负,如本诗。请你根据你知道的古诗词,写出两句能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2分) ( 二)孙叔敖纳言(12分)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 )之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 )之 (3) 有一老父衣( )粗衣,冠( )白冠 (4) 使臣受吏民之垢( )11.翻译句子。(2分)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3分)(1) (2) (3) 13.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9分)(一)(25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 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狭窄,又那么宽敞,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②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的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4.该语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字________, 人。(4分)15.第一段文字是围绕文中的哪个字来描写的?又是从哪四个方面具体加以描述的?(5分)

16.有人认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 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4分)

17.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 ,“暗黄”指 。(2分)18.划线句①②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分)我选第 句, 19.“蓝水晶”这一比喻新颖传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20.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4分)

(二)怀念一种声音(9分)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④ 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 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⑤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⑥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⑦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⑨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画室,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摘自《百花园》2008年1月,有删改)2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22.小说结尾“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是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3分) 23.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3分)

(三)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5分)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 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24.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3分) 25.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备选词:萌动 涌动 蔓延 洋溢 】 (2分)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26.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分)第②小节: 第③小节: 第④小节: 27.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 ,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4分)28.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答案一、3.①去掉“人民”。 ②在“成为北方一大强国”前加上“使晋国”。 5. C二、(一)6.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或是“大海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景象”)7.碣石 欣赏大海景色 观 8.大海; 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或是“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愿望”)。9.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二)10. (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 3)穿衣; 戴帽 (4) 通“诟”,诟骂,辱骂11.俸禄已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12.(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13.谦恭有礼,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三、(一)15. 妙 从四个方面加以描述: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16.均可以,按空间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山坡山腰的景物,或按由白天到傍晚的的时间顺序来写,其标志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17.积雪 草18.①写村庄、雪的情态,活灵活现,表达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②使水有了灵气,突出绿的珍贵、美丽、可爱。19.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恰到好处地写出来天地空间的清亮、明净。20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作用:是全文的结束语,又点了题,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二)21.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 22.他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情。23.示例1:以前的雨声充满音乐美和“绚丽颜色”,现在的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示例2:以前人与人和谐地交往和交流,现在人人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热爱和怀念。 (三)24、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25、萌动 蔓延26、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27、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28、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第2篇

[关键词] 唐诗;初春;盛春;暮春;风光无限

在脱下厚厚的冬装之后,一身轻松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地钟爱着春天。喜欢着东风暖日,喜欢着嫩草娇花,喜欢着润山碧水,喜欢着紫燕穿柳,花鸭戏水……自古而今,人同此情。因此,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特别是在群星璀璨的唐朝,关于“春天”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一、咏初春的诗

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可用“惊喜”两个字来概括。初春之际,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柳干像碧玉妆成,柳条像丝绦垂下,而那一排排整齐、鲜嫩、透亮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一样裁出来的。这一比拟,可谓是独出心裁。

这首诗好在两点:一是层次非常清楚,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这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而这种创作现象并不仅此一例。如果说贺知章的《咏柳》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柳以歌颂春风的话,那么韩愈的《早春》其一也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草以歌颂春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一句用酥油来形容初春细雨对大地的滋润,取喻实在是平常不过,可偏偏收到了奇妙之效。一观此语,自如品味到酥油入喉,百般妙用,心中顿生,实在是绝妙至极;但偏偏下一句更加难得。第二句写经细雨滋润的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这一句体物甚微,一般人不易觉察,更不易道出。状难摹之景,传难表之情。初春的濛濛细雨,初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生机盎然。

描写初春的诗句,唐朝还有很多都写得非常好,在此就不一一列述了。这些诗的特色是重情趣,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给人以感染。

二、咏盛春的诗

咏盛春的诗歌在情感色彩方面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来概括。盛春时节,浩浩春风,蒙蒙春雨,融融春水,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春色一起涌向大地。蓬蓬勃勃的春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诗人们驰骋才思情致的最好时机。诗人韩翃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飞花”前加上“无处”来修饰,真正是“乱花迷人眼”的感觉了。白居易写江南春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红胜火”虽典出“山青花欲燃”,但似乎已经略胜一筹了。

在盛春里最惹人动情的节日就是清明,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第一句中的“纷纷”写的才是春雨,正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像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这个雨细到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不知不觉中却把衣服湿润了,体现了春雨和春风的特色。

第二句中的“断魂”,所指感伤特别强烈。行人在外适逢清明,加之纷纷春雨,绵绵无尽,思乡之情无疑更使人凄凉孤寂。想避雨、亦想消愁,于是便想找一个小酒馆小饮几杯。

第三、四句写诗人“借问”,牧童不用言语,只用一个手势作答,更富有形象性。全诗就像一幅《清明春雨图》,素朴淡雅,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全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应在于“牧童”这个意象选取得好。这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天真无邪的牧童,与纯朴无华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好的童心和美好的的春光交融在一起,这真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今人有心者,甚至将此诗只以改动标点的形式就点化成一个剧本,这应是小杜当初未曾料到的。

三、咏暮春的诗

咏暮春的诗歌中的感彩可用“惋惜”两字来概括。春天很美好,但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要过去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暮春三月,春将归去,引起人了们无限的惋惜和依恋之情,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暮春诗中。人们不愿意春归,春天也不愿意归去。正如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将草树人格化,前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所以“百般红紫斗芳菲”,抓住春天剩余的时光更好地开放,想最后展示一下自身的美。写的是花草,表达的却是人不愿意春归去的心情。

但是,春天毕竟要归去,春花毕竟还是要凋谢,令人无可奈何,所以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曰: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东风不用媒。

诗人描写像美女腮颊一样美丽娇艳的红红白白的花朵,终于嫣香零落。一般诗词都是以花来形容美女,像“如花似玉”之类,诗人在这里反其用之,用美女来比喻花,把花落比做是女子出嫁,嫁的对象是东风,而且是自由恋爱,不用媒妁。真是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第3篇

关键词:《西风颂》;翻译对比

一、作者与诗歌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全诗共分5节,前3节描写“西风”,后两节描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与借助西风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渴望新世界的愿望。

根据翻译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理论,译者应该正确的处理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译文之间的差别不一定是对于错,而有可能那个时代的文化如此。 翻译,最终还是需要读者能够理解,晦涩难懂就没有了翻译的意义。所以在翻译时,力求最大限度的诠释诗人的意义与感彩,将意译与直译结合起来,追求诗歌形式、语言与意义的平衡。

二、翻译方法对比

王佐良的翻译多用意译,他的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规则,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但是意译也有弊端,如意义和必要感彩的缺失。而查良铮的译本更多的是直译,注重将诗文原意直接表达出来,这样的译文生硬像没熟的米饭。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查良铮译本

呵,你让种子长翅腾空,又落在冰冷的土壤里深埋,――王佐良译本

这句是在描述西风保护种子,保护未来的希望。翻译这句话的关键就是对“chariotest”的处理。Chariotest本意是“用战车运送”。查将“chariotest”直译“用车运送种子”,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缺乏诗歌应有的诗韵与灵气;描写的很具体,读到此句,脑海中出现了 “车”运送“叶子”的形象,没有了想象的空间,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王的译文完全脱离了“chariotest”本身的含义,脱离了“车”和“送”的意向,采用意译手法,再添加想象,译为“呵,你让种子长翅腾空,”有一种飘逸感,句子措辞和结构也符合汉语语言习惯。将西风送种子,保护未来希望的形象的表达出来,变得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更富有诗意。

Oh, 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呵,卷走我吧,象卷落叶,波浪,流云!――王佐良译本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查良铮译本

此句出现在诗文第四节后半部分,此句是在呼应前文,描写的是诗人愿意追随西风,就像自己是落叶,是波浪,是流云一样,即使面临灾难性的后果也要坚持到底。

“lift”本意为“ 举,举起;举高;”;王将其译为“卷走”,是意译,与;第一符合“西风破坏者的形象”;第二前文一、二、三节分别描述过西风横扫落叶,劈开波浪,撕扯流云,“卷走”与前文呼应,易于读者理解。

查将其译为“举起我吧”不合适,结合前文,对三个意象并无“举起” 之意,所以读者会疑问,为什么要举起呢?。所以此处的 “lift” 不可直译为举起之意,而应结合前文,根据“落叶,波浪,流云”三个意象的描述的确定。

三、诗歌的蕴意

I were as in my boyhood, and could be

The comrade of thy wanderings over Heaven,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查良铮译本

但只要能拾回我当年的童心,我就能陪着你遨游天上,――王佐良译本

此句出现在诗文的第四节,同样是表达诗人愿意追随西风之感。两人译文均完全传达了诗人的意义。但是仔细朗读之后,就会发现,王的译文更能表达诗人的那种豪迈情怀。这里也体现了两人不同的翻译方法――意译与直译。

查之翻译,首先两行的句式是断开的,“凌风而舞”四字应是为了与下句的悠游天空”对应儿增加的,因为诗句中并没有此意。此外,汉语区别于英文的特点之一就是动词的广泛应用此处“comrade ”一词,直接翻译为“伴侣”,名词翻译为了名词,不符合汉语规则,整句中缺少动感和灵动性。总体上,缺失了诗人的那种豪迈情怀,显得木讷,没有灵气。

王的译文,尤其是”我就能陪着你遨游天上,将“comrade ”一词译为动词“陪着你”,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生动形象,传达了诗人的愿意追随西风的急切之情,有一气呵成之感。

四、口语化语言的使用

诗歌语言富有诗意,充满了韵味,所以很少运用口语化浓重的语言。口语化的语言往往会破坏诗歌的这种整体韵味。例如,在“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的翻译中,查的译文是”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这句译文口语化稍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对“what if” 的翻译。“what if” 的意思是“如果…将会怎样”,查将这个意义几乎直接搬进译文,在措辞上也未作修改,所以造成了口语化的现。王将这句翻译为“纵然枯枝落叶,又有何妨!”显得更为凝重,审慎,符合诗歌的那种韵味。

相比,王的翻译更胜一筹。

但是,有趣的是,尽管口语化的语言会有这样的弊端,但如果它可以传达更浓厚的思想感情,口语化的语言仍是可取的。例如在《西风颂》的最后一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的翻译中, 查的译文“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王的译文为“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相比查的译文更接近口语化,但就是因为口语化语言的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却传达出了更为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脍炙人口。所以诗歌中口语化的辞藻的运用要看情况而定,根据诗文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和诗歌体裁,确定口语化语言的应用。但总体上而言,诗歌中口语化语言的使用还是比较少见的。

第4篇

承蒙诗人马启代的厚爱,新近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新著《黑如白昼》,已赠我几个月了,看到它就读上这么几首,每次都被那诗句牵引着,额头几乎拧出汗来,这汗一半是黑色的思索,一半是白昼里艳阳下诗美的陶醉。这“黑如白昼”是什么?是没有白哪有黑,是没有黑就没有白的黑白辩证法?是艺术之光折射的对人生社会的思索。这样说来自然繁琐,那暗夜里的万家灯火,正是我们惯常的比喻:黑如白昼。这样就多了温暖和希望。

文学是一种圣洁的艺术,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顶尖的艺术。必须以一种参禅的心境写诗,必须以一种朝拜的虔诚读诗,写诗缺了禅悟的心,诗就没有了宏阔和温暖;读诗没了虔诚的朝拜,就无法领略诗的柔软与深刻。马启代的诗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参禅悟心的机会,在这个写诗比读诗的人还多的时代,在这个红尘肆扬、浮躁无根的年代,马启代的诗是个特例和意外,在这个诗歌完全迷失的时代,他的诗却有自己对生活的判定和命名,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把灵魂放在哪个高度,知道用诗的语言把心引领向何处,他对这个时代的黑白思考就注定了他的诗的来路和方向,他的诗在黑暗中疼痛,在疼痛中涅槃与重生,也许这是对黑白思考的最好诠释:黑是生命的背景,白是未来的蓝光。

诗人马启代这本集子所收入的诗均写于2011年元旦到2012年底。时间标注到“日”,极为详细,地点均为“泰山”,泰山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黑如白昼》是诗人以一个“诗囚”的身份,在泰山炼狱般的生活境遇,是在心灵深处对泰山天地万物的一种祭拜。炼狱即涅檠,这《黑如白昼》的释义也应该包含这个意义——黑的炼狱,白的涅槃重生。

这种关于黑白的双色艺术孤独的思考,思考的孤独,是如何表现的?我想应该有这么几点考虑:

一是在“我”和万物的对话中,表现孤独。“——只有风,隔着铁窗和判决,给我说话/天空无云,阳光和风一定非常孤独”(《天空无云,阳光和风一定非常孤独》)。这里诗人置身在黑暗中,把自己完全融人到面对白昼的万物中去了,风、云、阳光是他的伙伴,“我”也是他们的伙伴,“我”是物,物是“我”,物我同在的境界,也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作为泰山“诗囚”的诗人,能够这样“三生炼得浩然气,抛却浮名作诗囚”(《许多年,我为诗找一个家,其实它一直在我心里》)的坚强、乐观、豁达的生存哲学,这应该首先感谢诗这个媒介了;其次应该感谢诗人作为泰山之子与山的相濡以沫,和谐共处,与泰山天地万物的物我两忘。“那些去南方串门的云朵、飞鸟/以及绿叶和花朵,忘了回来/我听到阳光和风在天上走动”,这种以动写静,以物喻人的写法,彰显了诗人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二是对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赞美,可以理解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望。诗人写星星“北斗七星,七个的小孩,一直望我/那么干净的眼神”,“的小孩”即为赤子,老子曾赞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还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是得道之人达到的境界,也是一个赤诚的诗人应该达到的境界。所以,诗人还说“星星,泰山上的灯,哪一盏是你在望我”,这是孤独者的渴望。他写各种各样的风,“春风只在它耳旁,说了几句温柔话/这位老先生,就迫不及待地返老还童/冒充多情的样子/不知趣地吐出绿来”,这是温柔的春风,生机勃勃的风。“风不停地吹/直到把一湖的波纹吹进我心里……风不停地吹/再吹/天空,我将把这些皱纹还给你”,这是奇妙和力量的风,是魔力的风,能把皱纹吹开,可见诗人想象力的奇特。在另一首诗《一阵风把我吹回童年》巾,风的这种力量更加强大:“一阵风把我吹到中年/岁月涌过来,被礁岩撕得粉碎……一阵风把我吹回童年/我已无法再退。世界,我要生长!”这种力量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任何势力,能够阻止成长的力量。“世界,我要生长!”这一声喊出了巨石下平凡的小草。还有那成熟的风,“这是秋天,风压在监狱的上空,不断成熟/一枚胚胎爆芽的声音/让天地颤栗”;还有那邪恶的风,“活在风中,我一直与风/较劲,撞头/直到把风碰得喊疼,落荒而逃”;还有那凶恶的风,“天空的伤口上/有风的队伍在集结//天空的痛是风咬出来的/风的影子,在天空自由地生长//天空,长满了风的牙印……”纵观这本集子,写风和阳光恐怕是最多的了。

三是诗是“我”的生命,万物是“我”的代言人,是心灵的白昼。是什么支撑起了泰山“诗囚”两年炼狱般的日子?

首先是诗歌,诗就是白昼。“我一直在这里坚持/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诗是黑夜里活的阳光”,诗和阳光对于诗人同等重要,诗就是诗人的未来,阳光就是诗人的呼吸:“有一天,我要关闭呼吸,给阳光断电,把世界含在眼帘/我的诗句,会保存我的心跳和体温”,诗还是他的伴侣:“诗,让你受委屈了,陪我坐监,不是我的本意/淮让我们志趣相投呢?”这些白昼的意象,应该为诗人欢呼歌唱。“我的诗行里又飘荡起雪花,轻柔,凛冽/还伴着呼呼的小北风”,季节在诗人的诗里变幻交替,是诗支撑着诗人独守着囚禁的生活,诗支撑着诗人的每一天,每一天的天地万物都会飘进诗人的诗里与之相依为命。“——风走过三遍,就是霜,再走,就是漫天的雪花/一直走,我知道百花就要开了”(《我双手攥紧了那句谶语,怕风生雷动一直没有打开》)。季节还在诗人的诗里变换,在另一首诗里我们可喜地看到诗的收获和庄稼的收获一样可贵:“熟透的黄金已颗粒归仓,秋风累了/熟透的词汇也趋向内敛”(《我的诗行里又飘荡起雪花,轻柔,凛冽》)。卢克莱修说:“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物性论》)诗囚的心灵黑暗必须用阳光和诗来驱逐。

其次是天地万物生态和谐。诗人以泰山之子的情怀,以参禅祭拜的虔诚,以平等和谐共处的生态观,面对置身囚禁的遭际,这样泰山的天地万物都被诗人调动起来了,天地人三才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和谐,诗人的心空才黑如白昼。这种和谐在《天堂里有翅膀的扑棱声》中表现得十分充分:“一只麻雀,落入树冠里//又一只麻雀,落入树冠里//许多只麻雀,落入树冠里//……松树,激动地晃了晃/夜晚也一块落了进去//——我站在树下,成为夜的一部分/几丝灯光来救我//天堂里有翅膀的扑棱声……”一只又一只到很多只麻雀在诗人的眼前落入树冠的巢穴,这大自然动植物生态和谐的一幕,让身在炼狱的诗人十分艳羡,也十分温暖。“我”和夜色融为一体,听那天堂翅膀的声音。“枯黄里浸透太阳的颜色/我恐一叶阳光的重量,把大地压疼”,这里阳光浓缩在一片叶子里,诗人奇特的想象不单在把无重量的阳光想象成有重量,而且还将无感觉的大地想象成有感觉,更重要的是天地人都有了相同的情感。

第三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物是诗人写诗的意象,本来可褒可贬无足轻重,诗人却十分珍视。“风,和尘是万物的形式,浮名没有体重/诗是有重量的//我和诗站在一起,历尽浮尘,迎风不倒/诗句闪耀出铁质的光芒”。诗人要把“风”和“浮尘”用到对立面,还要做一句不分贵贱的解释,足见对天地万物的尊重了。这种对万物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肯定。

第四是这本集子里最重要的意象——阳光。在黑暗生命的背景中,诗人多次写到阳光:“这一缸春水,一冬天的阳光/喂养着,几尾婴儿般的鱼”(《电脑屏幕上的鱼》),没有阳光,哪有“那小嘴,举着忘忧的岁月,游来游去”的电脑屏幕上的鱼,让人羡慕的鱼。诗人是这样描写阳光和阳光的力量的:“阳光那么厚,贪婪地俯身在重峦之上/它仿佛铺开了整个世界的光/在向我一个人示威”,因此,诗人高呼:“我被震撼了,这种力量叫浩大!”阳光的力量,在诗人笔下还很司‘爱和神奇:“久雨之后,阳光正好打在那株野菊上/我分明看到它使劲摇摆了一下/整个正午都跟着晃了晃//我不知道它要说什么,连问三声,它一动不动/阳光在我头上抓了一下/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因为阳光这个意象,“诗人让见惯不奇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重新焕发出人性的温暖。”“我一直在这里坚持/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终于,太阳把干净的天空和属于我的蓝/统统还给了我”(《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阳光不但照耀了诗人孤独黑暗的生活,还照耀了诗人健康的心灵和诗人如植物般四季生长的诗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阳光只看成是未来的希望,他的诗对人心抱有希望,对人性抱有希望,甚至是对自己囚徒生活抱有希望,因为那是反抗黑暗的心灵之光。

关于阳光的意象还有那么多意义包含在那么多诗意浓郁的句子里,还是采摘几句与大家分享:“冷眼观世界。阳光走过的地方水都活着/一闪一闪的眼神在说话”,有阳光走来,就有万物的灵动。“突然进来的一束阳光.照在我端坐的泰山上/我脸色宁静,牙齿咬着一座山的心事”,阳光照来,一座山一样沉重的心事,也显得不那么沉重了。阳光总是美好的和美丽的:“阳光被冰滤过,透明的冷,阳光还是阳光/有阳光的地方,就让它们去填满”,“我看到雪花站在阳光的指尖上摇晃,它桃红的唇/在天空种植脆嫩的鸟鸣”,“看那渴死也不曾闭眼的阳光卜—一我摸一口,想吐出几口绿”。

诗人马启代的这本集子,诗艺上成熟老到,结构精益求精,炼字如金,诗意练达,意境优美中饱含感伤和哲理,这是很特别的。总之,正如钱锺书总结过的:“作出好诗,得经历卑屈、乱离等愁事恨事,‘失意’一辈子,换来‘得意’诗一联,这代价可不算低,不是每个作诗的人所乐意付出的。”最后还回到诗集的最后一首诗上——《蚯蚓,是地下诗人》:“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所谓精耕细作就是从泥土里打磨词语/它不以柔克刚,只以小搏大”,这是灵魂的洗礼,是黑如白昼的哲理升华。

①由于诗人大部分诗作的标题都很长,篇幅有限,文中相关诗句均出自线装书局2014年4月第1版的“长河文丛”中马启代的《黑如白昼》。

参考文献:

[1]牛殿庆、傅祖栋、王岩.和谐:文学的承担[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 3.

[2]钱锺书.诗可以怨[J].文学评论,1981(1).

第5篇

物虽不语,却深蕴哲思。这哲思是有关自然的,更是有关人生的。从物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做人的态度,面对世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态度。物虽不语,却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选文1 愿心长青

天冬草

吴伯箫

我喜欢天冬草,要以初见了天冬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的姑娘在。她是光艳照人的,印象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得琳琅满目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而外,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人来:“是什么草?”

“这纹竹么?――噢,叫天冬草呢。”

“可是冬夏长青的?”

“嗯,正是,冬夏长青的。”

“结种子的吧?”

“啊,结种子。这红豆就是。”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

那边略一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

“总会种了就出吧?请摘我几颗。”

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的种子,我与天冬结了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

在故都,厂甸,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爿很像样的书斋来着。屋一门两窗,同别人分担也有个恰恰长得开一株老槐树的小小庭院。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坐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地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哩。

提起那盆天冬,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副欣欣向荣的生气。她有的一棵天冬,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后来,这位朋友出嫁,屋里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情,她才一一替它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结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

一则自己爱好,再则也算美人之遗,那盆天冬,就在那一个冬天得了我特别的宠幸。施肥哩依时施肥,灌溉哩勤谨灌溉。梳理垂条,剪摘黄叶,那爱护胜过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同座右那张皱眉苦思的贝多芬像哩。朋友来,总喜欢投主人所好,要竭力称赞那天冬,并将话远远牵到那前任的园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在朋友当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

现在,且将一盆天冬摆下,书室里也安排个往日的样子吧。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哩,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敝帚千金,自己喜欢的就是异珍。出了门,尽管是千万个人的奴隶,关起门来,却是无冕的皇帝哩。怎么,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壮志,便有美梦,便有做伴丽人;书,文章,爱情友谊也有吧,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样,小气的人啊,你瞧这天冬草!

人,往往为了小人伎俩而忿慨,碰了壁便丧气灰心,其实干吗呢?木石无知,小人非人,为什么要希冀粪土里会掏得出金呢?与其有闲去盼黄河水清,乌鸦变白,还是凭了自己的力去凿一注清流养一群白鸽的好。烦人的事先踢开,且祷祝着心长青,有如座侧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红豆作证,给一切抑郁人铺衬一条坦荡的路吧。

一九三四年八月廿八日,万年兵营雨夜

(选自《吴伯箫散文》,有删改)

[含英咀华]

文章分三个部分写天冬草,第一部分写初见天冬草,第二部分写友人赠天冬草,第三部分写自己关于天冬草以及人生的感悟。这三个部分除了以“天冬草”这一线索贯串以外,看似并不相关。其实它们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天冬草无论环境如何都长青,人也应该如此。

[思考练习]

1.根据文意,概括出“我”“喜欢天冬草”的原因。

2.“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哩,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这种人生态度?

选文2 艰苦成长

老舍家的老枣树

舒 乙

小杨家胡同八号院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院里有一棵老枣树,树龄比老舍本人大多了,而且一直活得好好的。算下来,它起码有一百二三十岁了,还在结红枣;而老舍先生只活了67岁,差不多只相当这棵树年龄的一半。树长得已经远远高过房脊,房子原来就不高,看样子,它比房子要高出差不多三倍。枝叶茂盛,树干长得比脸盆还粗,树皮斑驳,年月的沧桑留下了深痕,显得老而弥坚。

这棵老枣树的荣幸是老舍先生写过它。它是记忆,记忆着一位作家的可爱而又可怜的年迈母亲和她的小家。它是性格,包含着那所破房和两棵老枣树托起的精神:咬牙,好强,不向命运低头的尊严。它是历史,见证了一段不屈不挠的平民奋斗史。正因为此,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到那儿看看它,偷偷瞧瞧这位老树爷活得怎么样。万幸,它始终活着。

可是,可是……去年,我再去时,几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老树不在了。它已被齐根伐去!地上只剩下一团洗衣盆大小的树桩,极圆,锯口整齐而新鲜,除此,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干吗要这样。它还活着呀。也许是这个小院子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不受保护,虽然是老舍先生的诞生地,而且被写进了三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

我不明白,也无从求证。

就这样,老枣树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像过去的主人一样,都死于“非命”。

确实很有象征意义:一场悲剧。

1937年,老舍先生在青岛和济南开始写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人物自述》,因战事只开了个头而没写完。这部小说非常翔实地记述了他自己出身地的一切,包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连这棵枣树也在内。相比之下,《小人物自述》对小院的记述甚至比《四世同堂》里的描写还要详细。

他是这么写的:“院里一共有三棵树:南屋外与北屋前是两棵枣树,南墙根是一棵杏树。两株枣树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当夏初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香的,甜酥酥的那么香。等到长满了叶,它们还会招来几个叫做‘花布手巾’的飞虫,红亮的翅儿,上面印着匀妥的黑斑点,极其俊俏。一入秋,我们便有枣子吃了;一直到叶子落净,在枝头上还发着几个深红的圆珠,在那儿诱惑着老鸦和小姐姐。及至到了中秋节,我们即使没能力到市上买些鲜果子,也会有些自家园里的红枣与甜石榴点染着节令。现在,三棵树里只剩下了南墙根的一棵老枣树。”

描述了这些之后,老舍先生平静而悲凉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些个记住不记住都没大要紧的图像,并不是我有意记下来的,现在这些记述也并不费什么心力;它们是自自然然地生活在我的心里,永远那么新鲜清楚。一张旧画可以显着模糊,我这张画的颜色可是仿佛渗在我的血里铸成的。”

瞧!这棵老枣树多有地位。它是象征,象征着一位贫儿的艰苦成长环境。

(选自《文汇报》2011年5月5日)

[含英咀华]

文章明写枣树,实写老舍。在文中,枣树所蕴涵的意义作者并不隐晦,而是非常显豁地点明,且耐人寻味和探索。老舍的伟大精神是与他的作品同在的,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永远闪耀着璀璨光芒。

[思考练习]

1.“我这张画的颜色可是仿佛渗在我的血里铸成的”一句蕴涵了老舍怎样的情感?

2.文章后半部分引用了老舍《小人物自述》对这棵枣树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标题是“老舍家的老枣树”,根据文意,分析“枣树”在文中的作用及意义。

选文3 生命归处

哀枫树

梁实秋

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的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高一万四千余英尺的瑞尼尔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又有一点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英尺,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棵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

枫树的种类很多,据说一百五十种以上。我们这棵枫树是最普通的一种,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带无处无之,是属于大叶枫的一类。叶厚而大,风过飒飒作响,所以此树从木从风。能制枫糖的是属于另外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则又是一种。我们中国诗人所常吟咏的是丹枫,又名霜枫,亦谓江枫。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刘季游的《登天柱冈诗》“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都是有名的诗句。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遏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既非以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

枫树不仅落叶烦人,春天开的小花,谢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结的果实有翅,乘风滴溜溜地到处飞扬,落到草地上、石缝里、路边,随地萌芽生长,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会成为一座枫林。易经说:“天地变化,草木蕃。”枫树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过由萌芽而滋长,逃过多少灾难,然后才能成为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它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

但树也有旦夕祸福。我这次回到西雅图来,隔窗一望,那棵枫树不见了!再探头望下来,一块块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横七竖八地陈列在木栅边。一棵树活生生地被锯成了几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着,它失掉了贴身的伴侣,它比我更难过。

原来是今年春天,树该发芽的时候,这棵枫树突然没有发出芽来,有气无力地在顶端冒出几片小叶。请了三位树医,各有不同的诊断。一位说是当年造房子打地基伤了树根,一位说是草地施肥杀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说是感染了无名的疾病。有一点三位完全同意:树已害了不治之症。善后是必须立即办理,否则恐难久立,在风雪怒号之中它会訇然仆地。邻居测量形势,所受威胁最大。于是三家比价,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锯成短橛,不管运走。木橛的最大圆周是八英尺有余,直径约二英尺半。唯一用途是当柴烧,分期予以火化。可是斧劈成柴,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资请人把它一块块地运走了。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东西遮望眼,一片空虚。十年树木,只能略具规模,像这棵枫树之枝叶扶疏,如张巨盖,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大千世界,一切皆是无常,一棵树又岂能例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

[含英咀华]

作者首先着笔描写窗前那棵与自己相依相伴的枫树,流露出喜爱之情;然后交代枫树有很多种类,突出了枫树独立的风骨;再写枫树落叶多、蕃息力量强,但知趣可人;最后写窗前枫树遭遇的厄运,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思考练习]

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一自然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

第6篇

当我们忧伤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遗忘,读懂了坚强;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谦虚,读懂了踏实;当我们浮躁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冷静,读懂了沉稳;当我们……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上面既有快乐,也有悲伤;既有和平,也有战争。只要你用自己的眼光去读它,即使是同一页同一行,你也可以得到与众不同的理解。走进大自然,你就走进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走进大自然,你就走进了五颜六色的世界。这里有笑,有泪,有风,有雨;这里有冷酷无情,有真爱无限;这里有数不清的风景,有看不尽的奇观……朋友,请你走进大自然。在这里,你可以一马奔驰于千里平原,亦可以引臂攀援于险峰奇山!

美文扫描一

昆虫与音乐

①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掩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响热烈,使人感到欢欣!

②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声。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有人曾经灌了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着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融入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的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从树林上空飘过的钟声……”昆虫的歌,如果加以放大,那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似马嘶,有的像鸟鸣,有的如风吹,有的又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那里有一盒飞虱发音的磁带,若把它们用声音分析摄像仪转变成波形图,则可以进行昆虫的分类。

③昆虫不仅自身产生音乐,而且也使无数艺术家得到了创作灵感。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曲牌名则有“扑灯蛾”“粉蝶儿”等。关于昆虫的乐曲有:(1)笛曲《花香蜂舞》,又名《一架蜂》《一江风》,原传于山东菏泽地区,旋律优美,节奏富于跳动,再现了蜜蜂采花飞舞的神态,此曲灌有唱片。(2)唢呐曲《蜜蜂过江》,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旋律中较多地运用了四度、九度以至十二度的音程大跳,加上锣鼓伴奏,显得格外热烈欢快,当然也被录成了唱片。(3)琴曲《神化引》,又名《蝴蝶游》,意与《庄周梦蝶》相同,常作为其引序。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蝴蝶》)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 》,感动了全世界不知多少人。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更是优美动听,感人肺腑。《 》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快乐训练

1.本文介绍了昆虫与音乐的关系,如果将第②段内容概括为“昆虫自身能产生音乐”,那么,第③段内容应怎样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第②段描写了克利斯朵夫躺在草地上听昆虫音乐的情景。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请把你听到某一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述出来。(60字左右)

3.请根据上下文提示,在第③段中的两道横线上填上同一著名曲名。

美文扫描二

丁香赋

张福海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的。

丁香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腾。”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他们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它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选自《电视散文精品》)

快乐训练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的。

3.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5.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自己家乡具有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美文扫描三

美在何方

陈 村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的。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适宜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弄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从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选自《躺着读书》)

快乐训练

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呢?

3.第三段叙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第7篇

关键词:英国文学;茶文化;审美;关联性研究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和茶历史可以说都是由中国茶文化影响而来的,英国也是如此。在英国仅仅数百年的饮茶史中,茶文化确实很早就产生了,由于最先传入英国的是红茶,红茶文化便是英国特有的茶文化,英国的文学家们对茶有着浓烈甚至痴狂的热爱,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英国式下午茶的美学价值体现。这种维多利亚式的英式茶文化审美为茶文化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英国茶文化概述

1.1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史

明朝万历年间荷兰海船行至澳门贩茶至欧洲,从这时开始,中国茶叶直销欧洲,茶叶逐渐风靡荷兰,1661年,“饮茶王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饮茶之风传入英国宫廷贵族之中。自此,饮茶逐渐成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潮流。到18世纪,茶代替了啤酒和杜松子酒,成了英国最流行的饮料。至1848年由东印度公司的皇家植物园主管罗伯特将茶种偷偷带到印度培育成大型茶园后,英国皇室在自己的殖民地上有了自己的茶园,这时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都开始了饮茶的风尚,英国红茶文化也逐渐开始成形。随后,在维多利亚时代,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安娜在小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了饮茶和吃小点心的安排,并和朋友们分享这种方法,不久,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时间段,英国贵妇们会吃甜点,品茶叶,久而久之上流社会便产生了下午茶礼仪,并逐渐普及至平民社会,这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下午茶,至此,英国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就此产生。

1.2英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的茶文化是不同于中国的,“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天下皆知。英国人的这种饮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饮茶时间不同。中国人饮茶时间是随意的,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为每天两次,即11点钟的上午茶(morningtea)和下午3、4点左右的下午茶(afternoontea),尤其是下午茶,这是独具英国特色的英式饮茶文化;第二,饮茶喜好不同。不同于中国人偏好清茶的苦,英国人更喜欢加入牛奶、糖或柠檬汁的茶,此外,英国人最偏爱的茶是红茶,中国人则更喜好绿茶。

2英国茶文化中的美学价值———以下午茶为例分析

英国的茶文化是与众不同的,具有浓烈的英国特色,除了对红茶的特殊偏爱,最为典型的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了。这个在维多利亚时代由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开创的饮茶习惯迅速传播,并延续至今,目前,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英国茶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之一,为世人所熟知。英式下午茶这门综合的艺术有着考究的礼仪,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价值。绝大部分英国人都有规律的饮茶习惯,而一些文学大家甚至将对茶的热爱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去,如奥斯汀、狄更斯等等。文学家们对茶和英式下午茶的场景做了生动描写,这使得英式茶文化有了更深的文学韵味。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英国下午茶对茶具的选用、饮茶场景、饮茶礼仪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以下便是对英式下午茶的独特审美的概述:首先,也是最典型的,就是在对茶具的使用要求方面有很高要求,要求茶具具有美感,这是从维多利亚时期就有的。英国人认为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便是精美的茶具,茶具必须要华丽且不媚俗,体现高贵的审美。在外观上,茶具一般为瓷质或银质,要绘有繁复的花朵,镶有金边;在类型上,英国下午茶的标配茶具可谓复杂,含有茶壶、杯具组、滤匙、碟子、糖罐、餐巾、等等。这些都蕴含着英国人高雅的独特审美情趣。此外,在饮茶场景方面,英国人一般会选在下午茶时间会客,正因如此,下午茶一般会选择在气氛优雅、环境淡然的地点,诸如家中的会客厅等,在这种高雅的环境中一边品饮茶水一边畅谈,是英国人所享受的。复次,英国人下午茶的礼仪也十分考究,尤其是正式的茶会英国人对着装十分讲究,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要穿着正式,茶具的摆放、茶点的端上时间等也都有要求,正式的茶会还必须要伴随高雅的古典音乐。总之,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审美,英国人将茶具的地位看得很高,他们认为茶具的华丽代表的是一种高贵的气质,体现的是英国人追求的典雅隆重。英国的文学家甚至将自己比作茶鬼,这可以看出英国人对于茶的独特情怀。在英国茶与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体现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绝妙美感,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美风格的独特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愉悦身心。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的时刻是神圣性的,它标志着心灵的放松,同时也是一种友善的证明,如同中国人待客之道是主人亲自下厨,为客人做上丰盛的一餐一样,英国人的待客之道即是挽留客人并为客人亲自煮一壶茶,邀请客人共饮,享受美好的下午茶时光。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读

同中国人一样,英国人也喜欢写茶,茶于英国,不仅是“灵魂之饮”、“缪斯之友”,更是文学的主角之一,是诗人、作家偏爱和追捧的文学素材。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或作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或作为感人诗句中的灵魂存在。3.1英国小说文学中的茶文化在英国的很多著名小说中都有对茶的描述,包括对茶会场景、饮茶情景、饮茶礼仪、茶具等等的描述,在很多英国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都会有关于茶这种独特英国文化的描写,尤其是对英式下午茶的描写,几乎可以在每个著名小说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奥斯汀是对茶文化推崇的最毫不吝啬的典型代表人物,她的很对作品当中都对茶、品茶等做了细致描述,在她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几乎在整部作品中都穿插描写了饮茶的情景片段,例如“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挤在桌子周围,贝内特小姐在桌旁沏茶,伊丽莎白在旁边斟咖啡……”、“在英国上流社会,茶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聚会”等等,并且他还在书中详细介绍了那个时期英国上层贵族名流们参加茶会时的具体着装、茶具、饮茶礼仪等细节。此外,她在给姐姐的书信中曾有这样的语句:“当你有新茶的时候,别忘了告诉我,我依旧非常想品尝新茶,就像猫看到老鼠一样。”由此可以看到她对茶的如痴如狂的喜爱和追求。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也是对茶情有独钟,仅在他的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中就有80多次对茶的描写,不同于《傲慢与偏见》,他展示的大多是那种平民生活中的非正式的英式茶会,是那种喝着六便士的茶水、热热闹闹地谈天论地,是那种喝茶时杯碟碰撞的热闹景象,他对茶的描写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吵吵嚷嚷的牌桌前、在一群高谈阔论的老太太和老头子们中间、在以茶代酒的戒酒运动中,这些描写使《匹克威克外传》对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描写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萧伯纳的《卖花女》中,将下午茶茶会与伊丽莎白之间做了对比,剧中描写了与贵族茶会格格不入的伊丽莎白在被尴尬的安排到茶会后伪装出高贵的气质,却因为日常的习惯和她的做作而暴露本性。可以说整场剧都是在一个贵族茶会中进行的,体现出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礼仪要求。此外,很多人物传记中也记叙了一些名人在生活中对茶的喜好,其中,《拜伦传》就是典型的例子,莫洛亚在这本书中展示了拜伦对茶的热爱,拜伦认为生活中没有茶会使他烦恼不已,即使参加武装斗争也要喝一杯红茶之后再去办事,拜伦将茶称之为“中国的泪水”。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英国人的茶文化。3.2英国诗歌散文中的茶文化除了小说中对英式茶文化有大量渗透外,英国的诗人们和散文家们也偏爱咏茶。很多有没得诗句和散文都以优美的笔触表达了他们对茶的热爱。由于英国的卡琳娜皇后喜饮红茶,在她的生日时就有诗人便写下了《饮茶王后》送与她:花神宠秋色,嫦娥衿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物敷称东上,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欣蓬事诞晨,祝寿介以此。茶可以说是文学家们的思想源泉的助力者,是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诗文中表达了他们对于茶的热爱和感激。英国诗人EdmundWaller认为茶在他的工作当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他甚至认为:“茶是沉思的良友,更是想象力的翅膀”,即他把他的写作才华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茶饮。“茶啊!……当你的味道从灿烂进入无味之时,却是我获得生命中最为喜悦的时刻。”这是戏剧家ColleyCibber对茶的由衷称赞。而塞缪尔•约翰逊对饮茶热爱到甚至在他的文学俱乐部里以茶会友。著名散文家乔治•吉辛在他的很多散文中都以优美的词句描写了茶和饮茶文化,《四季随笔》中的“茶叶与散文相会是惬意的、休闲的”,《冬天》篇中的“也许我在喝茶的时刻,最感安闲之乐。”“茶壶端进房时飘来的那种扑鼻清香,多么甜美啊!”等等的抒情描写,字字句句满是对茶对心境塑造的神奇力量的赞叹。从诗人们的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对生活的哲思,饮茶是一种文化,一种有着积极价值的文化。这点与中国的茶文化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英国的茶文化体现着英国独特的审美倾向,是一种英式的典雅高贵,这种独具美感的英国茶文化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在赋予了文学作品优雅的美感和极大的生活性的同时,也使得英式茶文化为文学作品所传播弘扬,为整个世界的茶文化体系做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04-107

[2]周景洪.英国茶文化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74-76

第8篇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3504平方公里,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10.88万人,有汉、藏、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共同进步。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海贵德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青海贵德导游词1“天下黄河贵德清。”非亲眼所见,我从来都没想过如此绿的水,是黄河之水。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看出黄河水的雄伟磅礴气势。

可这与我所见的贵德黄河水截然不同。

贵德的黄河水,并不像电视中那样浑浊,它清澈见底。虽无那般雄伟气势,但也不缺乏神韵。绿如翠玉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在微风的吹拂下,泛着微微涟漪,如正在翩翩起舞的姑娘的裙边一样。真是美不胜收。在配上远处的高山森林后,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自古描写黄河的诗句很多,如李白的《将进酒》、《赠裴十四》;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王维的《使至塞上》等流传千古的美文佳句。黄河的美。成了古代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黄河究竟为何如此清澈优雅呢?

黄河是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的水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条河。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这儿发源,她哺育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环抱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人们在黄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不断提高能力,发展农业、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诞生了。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青海贵德导游词2我的家乡在青海省贵德县,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有诸多的名胜古迹,素有青海的“小江南”和“高原梨都”“瓜果之乡”等美誉。

春天,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梨花、杏花、碧桃花,还有刚吐出嫩芽的柳树好像披上了绿色的节日盛装,显得格外显眼。这时大多果树上已结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已经耐不住寂寞争相开放,你看那雪白的梨花堆如雪,碧桃花红红似火,唯有杏花最朴素。此时的家乡宛如一片花的海洋,俨然形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

夏天,各种树木早就展开长臂,抖起一片片浓郁的青纱,等待炎热的到来,好为人们乘凉。还有那流经我家乡的母亲河——黄河,敞开宽广而无私的胸怀,撑开臂膀,等待游客来清清黄河岸边嬉水玩耍,这里清澈见底的黄河水与下游内地浑浊的黄河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尤其是“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秋天,家乡金色的麦浪滚滚,各种水果都开始成熟了,远远望去,麦田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各种成熟的水果就像一个个“金葫芦”挂满枝头,此时要是你进入农家果园,一股诱人的瓜果香味扑面而来,让你流连忘返。

冬天,家乡的雪景更是别致一格,独显高原的美景,白白的雪山蜿蜒起伏,犹如一道道洁白的屏障挂在了我们的眼前,堵塞了我们的视角,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银装素裹”,而此时树枝上压满的积雪,构成了一幅奇形怪状的天然雕塑,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些生机。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贵德。

青海贵德导游词3我的家乡在贵德,那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贵德被称作青海的小江南,气候宜人,花儿多,树木也很多,真像一个花和树的世界。

贵德虽然不大,但是,那的街上却是很热闹,集市上农民们卖着当地的土特产,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贵德的黄河真是美丽,清清的河水好像一面镜子,那美丽的镜子照着美丽的蓝天,真是美极了。“天下黄河贵德清”说的一点也不错。那黄河畔,黄河少女的雕塑和大水车更是引人注目,黄河少女美丽温柔,那水车更是漂亮,我第一次看到大水车时,觉得它太好玩了。河边还有很多形状不一的黄河石,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小娃娃……叫人爱不释手。

贵德有很多旅游景点,最有名的是玉皇阁,这是一座美丽的古建筑,很多游人都会去那里,登上古楼来眺望贵德古城全景。

南海殿,也是人们常去的地方,那里面有很多的佛像,现在的南海殿更是雄伟,山顶上建起了一尊很高、很大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

文昌庙和珍珠寺也有很多人去游玩。文昌庙每到一些节日,那里的香火会很旺,大家都会到那里许下美好的心愿。珍珠寺不大,藏族人民来朝拜的很多,他们会跪在地上虔诚地磕头。那天我们是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天来到珍珠寺的。

回到西宁后,我时常会想起我的家乡。我觉得西宁虽然也很美,但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家乡,我爱我美丽无比的家乡。每当到了夜晚,我还会想起我那美丽的家乡,想起那家中小院里洁白飘香的梨花,和那坐在梨树下乘凉的慈祥的奶奶。

青海贵德导游词4九曲黄河万里沙”,提起黄河,人们多半的印象都是如此。谁能想到,在黄河的发源地青海省,竟能看到清澈见底的“黄河”呢。下面我就对贵德的旅游慨况作个简单的介绍。

天下黄河贵德清,万里黄河最清澈的一段从青海省贵德县蜿蜒而过,贵德县属于进藏大门,藏传佛教这颗藏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这里熠熠发光。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映衬着藏传佛教文化迸进出耀眼的光芒,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藏传佛教文化,青海省贵德县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在黄河边上精心打造了一处大型人文景观——中华福运轮。中华福运轮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采用黄河水作动力,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高、最大、转动方式最为独特的藏式转经轮,并因此成功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东北侧的黄河边,距离西宁市区的车程大约70公里,距离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车程约60公里,两景区一并游玩,是西宁周边1日游的不错选项。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以多彩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这里的丹霞颜色艳丽,而且形状多样,非常壮观。............

贵德还有很多美景如拉脊山、贵德黄河游艇。等等,还是留给游客自己去体验吧。

青海贵德导游词5我们今天从郑州出发,跨黄河,直达焦作,进入修武县,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云台山风景区了。

或许好多朋友呢第一次来河南,那么借此机会我就给大家来一段快板,介绍一下河南的情况。说河南,道河南,河南美景看不完,先到少林寺,再去云台山还有开封清明上河园,寻根到河洛,新郑拜祖先,文字发源请看安阳殷墟博物院,信阳有个将军县,革命老区大别山,文物瑰宝请看河南博物院。豫东大平原,豫北太行山,冬季滑雪就到豫西伏牛山。从“中华之源、锦绣河南”到“文化河南、壮美中原”河南旅游雄风展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河南印象,引领中原。说河南道河南,河南美景看不完,十月开封观,四月洛阳看牡丹,尝尝新郑大红枣,品品信阳好毛尖。平顶山有好温泉,南阳西峡恐龙蛋,洛阳水席宴,开封包子鲜,郑州的烩面,焦作驴肉松花蛋。河南文化多灿烂,夜生活也没遗憾,《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东京梦华》开封上演,还有咱郑州的《大河秀典》、《盛世梨园》,朵朵奇葩绽放中原。中原经济区,谋划谱新篇。郑开大道,郑西高铁,石武专线,新郑机场改扩建。公路、铁路、航空线,各项事业快发展。喜看新河南,旅游大发展。

朋友们,听完了这段快板,想必您对河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进入了焦作境内,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焦作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素有煤城之城。自2000年起,焦作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

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以北的12公里处,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大家知道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咏主持的节目叫“非常6+1”,而山水灵魂云台山也恰恰是一个非常“6+1”。她有六个国家级称号: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再加上一个世界级称号世界地质公园。好了,朋友们,云台山风景区到了。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准备参观游览。

2.景点:

好了,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遗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大家也许回想这里的岩石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岩石中铁质矿物的氧化,长年累月,崖壁就被染成了红色,这样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进入峪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侧是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内却凉爽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冻之时,峪内却青草不枯,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也叫温盘峪。

朋友们,我们继续向前行,来到了子房湖,在汉朝建国初,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安全,便偷偷地微服出行,隐居到了云台山。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湖叫“子房湖”。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此处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峰”。

过了漫水桥,我们来到了泉瀑峡,大家请看,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犹如仙阁,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朋友们,一路欢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老潭沟的尽头,俗话说:“游云台,赞云台,不到天瀑不算来”,这就是最著名的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州!“此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言定会涌上你的心头。她盛水期间气壮山河,淡水之时,仪态万千,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

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精神振奋。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学 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对生命的关爱。生命教育主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重构就是要在这种理念下激发学的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光彩。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长期被误读,让教师成了“教书匠”,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被压制。因此,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

一、认真诵读美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人总会对大自然产生一份向往与依恋之情。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这样的文章,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例如:朱自清的《春》让人感受到春景的跃动与生命的灵气;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让人欣赏济南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如诗如画……自然的景色如此奇美。优美的课文给了我们丰富美丽的心灵体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文,或背诵这些名篇。在美好的课堂氛围中,触摸生命的跳动,认识生命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过美好的生活,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学生通过美文认识自然,并由此引发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就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类是宇宙中智慧的创造物,人类智慧应该领悟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刻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充分发掘教材,促进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美好一般体现在很多角度。其中一个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发掘语文教材中任何关于人间的真、善、美的素材,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善待他人。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孔乙己”作为文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周围的人对孔乙己的冷漠与无情加重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由此可见,这种现实使得孔乙己感受到了人生的绝望和悲哀。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课告诫学生,漠视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他人对生命丧失信心和希望,那如果是别人漠视我们呢?所以,我们应该平等地看待周围的所有人,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贵,也不论他们是正常还是残疾,绝对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要真诚友善地对待所有人,关爱每一个生命。

三、充分依托文本,开展生命内涵教育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很多富有生命意识体验的文章。如《紫藤萝瀑布》、《热爱生命》、《杜甫诗三首》、《故乡》、《生命与和平相爱》、《享受生活》等,这些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在理性的思考中透露出生命光辉,从而告诉学生要敬畏生命。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发学生对生命及其生命内涵的思考,引发他们对人的生存状态、理想与追求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春望》这首诗时,通过诵读感悟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感慨。通过分析发现,原来这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阶段。由于战争频繁,日常生活艰难。强烈的生命意识,让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表达了老百姓对生存的渴望,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深度。《紫藤萝瀑布》作者得知弟弟生病后,内心十分痛苦,但她能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关于生命的启示,豁然开朗。《荒岛余生》描写了鲁滨逊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对生命的珍惜与生存的渴望。

四、提升生命内涵,回归作文教学的本真

写作是提升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话题中的生命信息,让学生透过文字传递出对生命的思考、珍惜、尊重与责任。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与生命精神,从而更好地提升生命质量。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更应该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要善于从作文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变化,不把作文指导看做是一个单纯的教学环节,而要看做是提升学生生命内涵的绝好机会与手段,从而真正意义上把本真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开展生命化作文教育不妨采取这样的方法:①用我手写我心:倡导作文的原生态。教师要给改变观念,减少作文对学生的过多干涉与束缚,淡化指令性指导的痕迹,让学生用一颗无污染的眼睛看世界,用一支自由的笔触写世界,用一颗真实的心抒发自我;②让作文成为师生生命对话的纽带:这主要体现在作文评价上,作文评价不要模式化,作文评语要创新。多角度地开展作文讲评,倡导学生利用好随笔。

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它能对现阶段漠视生命的学生进行生命认识的教育。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清楚地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及生命存在的价值,正视生命,对生命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语文这门科目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创造了绝佳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青.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

第10篇

一、为何补白

(一)有“白”可补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7―9年级“国标本”语文教科书进行统计时发现,可供补白的页面数量可观。以每页不少于13行为统计标准,人教版可补页面11页,加上已补的68页,补白总页数达到79页,占选文总数的46.7%;苏教版可补页面61页,占选文总数的39.1%。(统计结果见文末表1、2)

(二)补白有益

1 丰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

语文教科书补白内容选材范围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宏观宇宙、微观粒子、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名人伟业、凡人趣事、读写知识……凡此种种,皆可用来补白。补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

2 化解语文教学难点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分别人选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对“余强饮三大白”句中“白”所做的注释分别为“[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大白]大酒杯”,学生对“白”与“酒杯”之间的联系不甚了了。为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这一文化常识,不妨补白作“古代喝酒的器具(酒杯)叫作‘爵’。有一种罚酒用的杯子,俯视杯口,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白’字,叫作‘白’,后来转称满满地饮一大杯酒为‘浮白’或‘浮一大白”’。同时配以插图,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文艺则最好是写谁都知道的事,这才是本事。例如我的家在北方沦陷区,正盼着家书,到晚上想家时一定念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句子,就因这种句子所含的感情为人人所具有。我们写报告,因为这事只有自己知道,乃是轻看了人家的感情思念。其实在文艺上越感奇怪的事越不感动人,如在一次空难中,日本轰炸机不投炸弹,投下了许多豆沙包子,或者有一天在都邮街天空忽然投下一辆汽车,这种事固然新奇,可是我们报告出来,终不过新奇而已!我们描写空袭,是要道出每一人民内心的愤恨,这才是真正有价值。①

这则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补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4 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补白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它可以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下面是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补白示例:

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不仅属于中国读者,而且属于世界。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剑桥大学。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在回国的轮船上写下著名诗作《再别康桥》。在《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之际,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河畔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诗碑。徐志摩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再别康桥》的,而且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据国王学院的相关消息,这块白色大理石的质地与北京紫禁城内大理石完全一样,放在这里寓意为连接中国和剑桥的纽带。国王学院还表示,徐志摩正是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游学期间读到了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许多中国留学生都知道这首诗(《再别康桥》)并被深深打动,它架起了中国和剑桥之间的桥梁。”诗碑上没有英文,诗碑似乎专为懂中文的人们而立。

5 丰富文本解读视角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之作。本文不仅情真意切,语言特色鲜明,而且结构方式匠心独运――善用总结性语句。为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可将作家的经验之谈进行补白:

叙述一事一景,须知其全貌。心中无数,便写不下去。知其全貌,便写几句之后即能总结一下,使人极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我们叙述北京春天的大风,在写了几句如何刮法之后,便说出: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这个小的总结便容易使人记住,知道了北京的春风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是知其全貌才能写出来的。若无此种的结论式的句子,则说的很多,而不着边际,使人厌烦。

尽管我写的是散文,我也要写出有总结性的句子来,一针见血,像诗那样一说就说到家。所谓总结性的句子就是像“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那样用八个字就画出一幅山水来,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用字不多,而道出要立得高,看得远的愿望来。这样的句子不是泛泛的叙述,而是叫大家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珍贵的和最多的享受。

二、补白内容

1 补知识

中华文化洋洋大观,历久弥新。学习文言文,学生对中国古代服装配饰、饮食器用、宫室起居、车马交通、称谓官职、天文历法、文史典籍、学术流派等内容比较陌生,有必要在语文教科书中补白。此外,文字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读写知识等也是补白的重要内容。如老舍先生关于比拟辞格的一番见解不无启发意义:

比拟是足以给人以鲜明印象的。普通的比拟,可是足以惹人讨厌,还不如简单的直说。要用比拟,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空洞的修辞是最要不得的。在这里,我们应当提出“观察”这个字,加以解释。一般的总以为观察便是要写山就去观山,要写海便去看海。这自然是该有的事,可是这还不够,我们须更进一步,时时刻刻的留心,对什么也感到趣味;然后到写作的时候,才能把不相干的东西联想到一处,而创造出顶好的比喻。夜间火山的一明一灭,与吕宋烟的燃烧,毫无关系。可是以烟头的燃烧,比拟夜间火山口的明灭,便非常的出色。吕宋烟头之小,火山之大,都在我们心中,才能到时候发生妙用。所谓观察便是无时无地不在留心,而到描写的时候,随时的有美妙的联想,把一切东西都写得活泼泼的,就像一个健壮的人,全身的血脉都那么鲜净流畅。小说家的本事就在这里。

2 补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读,阅读与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诚如古人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前人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此为弥足珍贵的补白素材。以《论语》阅读为例,程子的一段话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之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令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

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再如,《作文之要》《自评作文》《与二郎侄》《南行前集叙》《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AB与C》(老舍)、《为什么这么写》(鲁迅)等文中均有大量创作经验可资后学借鉴。将这些内容以恰当的补白方式呈现给学生,可消除学生对作文产生的神秘感,回归作文的本真,提高写作能力。

3 补作者

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家,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安徒生并不认可自己的童话仅仅是写给孩子读的。1875年,丹麦人民捐款为安徒生建造纪念碑,雕塑家送来草图请安徒生过目,那上面是他被一大堆孩子簇拥着,安徒生否定了这个设计,他说:

我的童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写的,不如说是为成年人写的!后来,每当我朗读我的童话的时候,孩子们都趴在我的肩膀上,我简直无法忍受。为什么要把本来没有的东西画出来呢?

我给孩子们写童话时,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4 补作品

郭沫若《石榴》一文入选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是“为浪花、信鸽、松柏、螺丝钉等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郭沫若《人所豢畜者》一文的精彩内容可做补白之用:

骆驼:昂头天外,意则深矣远矣而忘浅近矣。可惜不能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牛:你的力量大,我佩服你。你替老百姓服务,我赞美你。但你的肉为什么要那样好吃?我等待你的回答。

象:是一位极端主义者。一切极端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太长,太大,太厚,太粗,太小,太细,太猛,太驯,太笨,太灵,太不调和而又太调和。万象一如,是大宇宙,象哉,象哉。

蚕子:说我“作茧自缚”吗?笑话!我是作茧来束缚你们。――蚕蛹在锅里这样说。

5补评注

优秀作品意蕴丰富,评注不胜枚举。以王翰的《凉州词》为例,豪放旷达、乐而忘忧为一说;故作豪饮、悲感已极亦为一说。

[清]沈德潜:故作豪饮之辞,然悲感已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清]施补华:“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

赵其钧:“‘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将各家之说以补白的形式加以呈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如何补门

1 主体多元

毋庸置疑,语文教科书编者是补白的中坚力量。此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牛也应在教科书补白中发挥重要作用。教材编者要善于倾听、采纳专家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在教科书中适当留白由师生补充,也可精选师生补白的案例,并署补者之名以资鼓励。

2 形式多样

就形式而言,补白既可实录,也可节选;既可改编,也可自编。可供补白的版而一般是固定的,为防止出现喧宾夺主、削足适履式的补白,改编和自编尤为重要:如老舍先生《A、B与C》一文,作为补白内容嫌长,恰到好处的改编,效果更佳。就篇幅而言,补白长可数百言、短则三五句。就风格而言亦庄亦谐、多姿多彩。

3 更新及时

与教科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补白内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语文教科书补白不应一劳永逸,理论新成果、研究新发现、日常新事物,均可适时补白。

4 文短意丰

补白虽受制于版面限制,但应见缝插针,充分利用边角余地,文短意不短,在有限的空间传递丰富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四两拔千斤的妙用。

总之,编写语文教科书应坚持“有白必补”、“补则必精”“补则有用”的原则,方寸纸上也能呈现出万千气象。

注释:

①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②《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树碑》,《深圳晚报》2008年7月24日。

③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40页。

④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页。

第11篇

赞杏花,这多变的精灵,严肃时让“路上行人欲断魂”,快乐时便“一枝红杏出墙来”。虽叹它曼妙的身姿,却也怜你满目愁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作文杏花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作文杏花600字1桃花那依旧红嘞,杏花那依旧白……一年一度的杏花节又到了,爸爸今天决定带我们全家去演礼赏杏花。

下午,我们乘车驶向演礼——“杏”福庄园。一路上,我像只快乐的小鸟,时不时把头伸到窗口,欣赏路边美丽的春色,突然,我看到前面山上白花花的一大片,远远望去,像冬天里的雾一样,我大声叫到:“你们快看,那是什么?”妈妈说:“那就是杏花呀!我们今天就是来看这个的。”我迫不及待地说:“那我们快下车吧!”

刚下车,我就闻到了一股杏花的香气,循着香味走过去,是漫山遍野盛开的杏花,真美啊!山谷里、平地上,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地连成了花的海洋,像雪、像云、摸起来如同轻纱、绸缎一般。当我走近了看它们,发现杏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每枝只开一两朵,而是挨挨挤挤地坐满树枝上的每个角落,有的红如胭脂,灿若点点珍珠;有的红白相间,美若少女之面;白里透红的花瓣像涂了一层胭脂,素雅端庄,小巧玲珑,楚楚动人,柔美而强劲,羞涩又放纵,娇艳但纯洁,高贵却朴实,像玛瑙,如珍珠,似钻石,又仿佛是闪烁着奇异光茫的稀世珍宝。看着如梦如幻的美景,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相机,将这美丽定格在了我的相机里。

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闻着杏花的清香,漫步在绿油油的麦田边,偶尔花瓣飘落头顶,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两个硕大的“青椒”映入我的眼帘,我问妈妈“青椒”是做什么用的,妈妈也不知道,走进一看,原来是卫生间,哇!别具一格呀!

接着,我们又到了“杏”福长廊,上面挂着许多关于杏花的诗,还有“叮叮当当”的风铃,走在其中,宛如走进了一幅带着香味的画卷……

不知不觉已经傍晚时分,我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杏”福庄园。杏花真是太美了,它为春天增添了一抹白色,让七彩的春天又多了一份纯洁无暇,我爱这十里杏花!

高一作文杏花600字2正如在林徽因先生的诗句中描写到的“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对我来说,四月也如同生命中一个温暖多彩的符号。

四月,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四月,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

家乡的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百花盛放的季节。

在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学习中,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立春已过,空气明显清新了许多,天空好似褪去一层薄雾,湛蓝如同明镜一般,阳光明媚而温暖。

不知不觉中,嫩绿的草芽已破土而出,从土壤中冒出尖尖的的小脑袋,从远处看,绿茸茸的草丛一片又一片;路边的小树枝头上,长满了一个个鼓鼓的小花苞,正含苞待放呢……处处一片生机盎然,真叫人神清气爽。

一个周末的清晨,我睡眼朦胧的推开窗户,忽然间一股股怡人的清香迎面扑鼻而来,满目的杏花映入眼帘,我在一阵惊喜中发现,杏花开了。

那粉嫩又饱满的花瓣,一片片,一簇簇,层层叠叠相互簇拥着抱成一团,攀沿着枝头,尽情绽放在家家户户的砖墙瓦砾之间,我正好站在高处,在我的高度往下看,下面的景象一览无余,好似一场精心准备的粉色盛宴,那一树一树的杏花,宛若春姑娘的裙纱,置身于一片粉色花海中的我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不由得无限遐想,不由得思想放飞,仿佛在朦胧中看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一夜之间悄悄地把粉色花瓣撒落在人间的四月天,顿时渲染出一片又一片纷繁又温馨怡人的色彩。

四月,四月的春天竟如此这般烂漫,我伸了个懒腰,仰起头尽情地呼吸,生怕错过这一季的清香怡人。

可惜的是,杏花的花期并不长,只努力盛放了两周,一场静悄悄的春雨绵绵不绝的下了一个晚上,气温也随之下降,杏花不易受凉,第二天便蔫了,雨淋过的花瓣纷纷扬扬的撒了一地,枝头上,只有一些坚强的花瓣零零散散的,执着的,顽强的开放着……

犹如昙花一现,杏花只尽情的开放了不过两周,美好的东西总是消逝的很快。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错过了这一季的杏花,只能来年四月再见。

“你是暖,是希望,你是梁间燕呢喃,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高一作文杏花600字3因为有杏花的绽开,我看见了残冬的春意;因为有杏花的凋零,我懂得了坠落的美丽。因为有了杏花的一开一落四季更替,我明白了岁月,看见了时光,明白了永恒与瞬间……

残冬初春,寒意料峭,非冬非春,凄凄凉凉。就在一片泥泞中,果然,杏花开了。杏花像是一个领跑者,春意的领跑者。杏花的身后,梨花,樱花……都跟着开,一时间,春意爬满整个枝芽。

就是这样一个初春,母亲带着我去姥姥家。路边,一排古杏如云如雾。我走着,又跑起来,一转身,好像所有粉红的杏花也一起转身。我走到一棵古杏下,走在树下一堆白色的凋零的杏花下,用手打着白杏花,好像一个玩着沙子的孩子。这时,我看见一排古杏的尽头,有一个弯曲的身影——是姥姥!我急忙跑向姥姥,看见姥姥在一棵古杏下的白杏中找着什么。我对姥姥说:“姥姥,你在找什么呢?”姥姥直起弯曲如一张弓的腰身,笑着对我说;“刚烙(落)下的白杏花,泡茶,好着哩!”

我眼睛一热,看见姥姥又把身子弯下去,弯成了一棵古杏。我抬起头,止住眼里打转的泪水。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几朵白杏花从树上飘下,与姥姥在空中飞舞的隐私搅在一起。顿时,我感觉姥姥在空中舞动的银丝像是在挽留什么——挽留那几朵白色的杏花!一瞬间,我感觉有一条河流从我身边流过。似是时间之河,岁月之河!他无情地带走了那些凋零的白杏花,剪了些姥姥青春的年华!

我望着姥姥身旁的白杏,第一次感觉它们是那么的惨白。因为有杏花的绽开,残冬一片的泥泞有了春意的美好;因为有杏花的凋零,孤零零的枝头才有了新的粉红;因为有杏花的一开一放四季更替,有了岁月,有了时间,有了生,亦有了死,有了生命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更有了跨越生死的爱与亲情……

高一作文杏花600字4我家楼下有几株杏树。

春天到了,万物沐浴着阳光,每一株植物都生机勃勃,想要成为春天的第一抹色彩。这时,却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令它们“望而生畏”。呵,原来是朝气蓬勃的杏花苞!你瞧,她们就似一位位婴儿鼓着腮帮,令人忍俊不禁。一朵朵水滴状的花骨朵儿落在枝干上,在纵横交错的树枝丛中,有几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镶嵌其中,我想,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造出如此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吧!

我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道上,在一片片翠绿枝叶的掩映下,远处赫然出现了一片粉红的“云霞”,如梦似烟,我情不自禁加快了脚步。突然,一片粉色映入眼帘,抬头一望,是杏花!随着时间的变化,颜色越来越淡,可是活泼可爱的婴儿长成了端庄优雅的少女?她踏着盈盈小步,款款向我走来,携着阵阵清香,氤氲我的心田。坐在花旁的椅子上,幽远的香气伴着那绵延不断的思绪,随风徜徉,我在粉红的梦幻世界里,不觉飘飘欲仙了。那一朵朵绽开笑脸的花儿倚在枝头,争奇斗艳,不正是“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的写照吗?此等的巧夺天工,耐人寻味!

春末夏至,蓦然回首,已不见那片粉霞,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我来到杏花跟前,风儿拂过,成百上千的“粉蝶”从天而降,翩翩起舞。我缓缓地伸出手,接过了一片雪白的花瓣儿,小心翼翼地来回抚摸着,它如丝绸般光滑,是否是仙女一不小心丢失的白绢?一朵朵花儿,似乎时刻准备着展翅高飞,星星点点的白“珍珠”被“玉线”连成了一串串做工精致的项链,华丽又不张扬。风儿徐徐,整装待发的“粉蝶”们在空中跳着优美的华尔兹,一会儿,花瓣悄无声息地落下,“雪花”漫飘,“粉蝶”飞舞,我的心早已随着“粉蝶们”自由翱翔。花虽已落,香却永存,好一幅蝶舞雪飘图,令人啧啧称奇!

她渴了,园丁并没有给她水喝,因为知道她的根能在地下找到水源,这是培养了她的独立性;她的枝干疯狂地成长,园丁会毫不留情地剪下,减少营养的摄入。也许,只有父母才能做到如此之爱吧!

夏天到了,树上结了一个个酸甜可口的杏子,大家在品尝美味的果实时,却遗忘了杏花曾经的模样,那在空中飞舞的粉蝶不正是杏子的“前身”吗?

一年又一年,花落又花开。或许,只要仔细欣赏,细细品味,认真体会,才会记住她们一辈子。等你品尝杏子时,请不要忘了那盛开的梦幻的蝶舞杏花……

高一作文杏花600字5初春,杏花飘。

粉的,白的,相伴相依,旋转着飘落,给地面铺上一层半透明的轻纱。它们是那么弱不禁风,如果摘下一朵,捧在手心,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碰碎。

白杏花和粉杏花是有区别的。白杏花有着雪白的瓣和嫩黄的蕊,就像十五六岁的清纯女孩,十分清新,甚至带有一点俏皮。粉杏花则有着淡粉的瓣与棕红的蕊,香味也比白花醉人。它看起来格外成熟优雅,虽没有白花那么显眼,却正好凸现出它的高贵。

在杏花飘落时,我会去捡那些完整的花朵。我用手指去触摸它,能感觉到它的瓣比纸还要吹弹可破。花瓣的数量通常是四、五、六瓣,我观察过花瓣的纹理,每片花瓣都有这样的规律:中间一条最粗、颜色也最深的线作为“中线”,其它线顺着它分散到四处,如同标了许多岔路的路线图一般。它香味的来源是花蕊,花蕊总是很随意的分散着,但错落有致,并不显得凌乱。

我喜欢拾到完整的花朵后,把它们压制成书签。先用湿棉签轻轻把它们擦净,再放进一张面巾纸里夹好,最后把面巾纸轻轻夹进一本厚书里,等上一两天,再把花朵取出来,它就已经定型了,并且保持了原有的色泽。此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它的香气还在,虽然没有盛放时的生动,但至少留住了它曾经的美丽。

第12篇

春天到了,大地显得生机勃勃,草儿醒来了,花儿醒来了!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醒来了!不少深埋在心底的幻想与愿望,也伴随着春天的旋律闯进了心房。那么春天小学作文600字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一天气渐渐转暖,万物渐渐复苏。留下的是枯萎的草,凋零的花,结了冰的小河。而这,春姑娘却不放在眼里,他把轻纱般的袖子轻轻一拂,花儿冒出了花骨朵,小草长出了嫩芽,小河里的冰也化了。啊!春天来了。

看!家里的那盆吊兰,重新开出了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走出家门,我看见 院里那棵白杨树长出了的绿色的小芽,多像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啊!一阵春风拂过,树上已经长出来的嫩叶在风中轻轻浮动,好像在说:“好清凉的风呀!'

走到小河边,只见岸边的杨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柳丝,正轻轻抚摸着大地,那绿油油的小草和那五彩缤纷的花儿,在杨柳妈妈的抚摸下,小草长出了嫩叶,花儿们也渐渐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一丝丝,一缕缕,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像开一个比美大会似的;河水的冰也融化了,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河面上波光粼粼,那波纹就好像春天的五线谱,而那光芒却是跳动着的音符,他们在弹奏着一首春天的赞歌。几只小燕子在河面上掠过,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辛勤地播种,看,那一排排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和阳光的照顾下,茁壮成长,有的麦苗实在是太调皮了,它居然迎着春风跳起了舞,让原本充满生机的春天更加活泼,麦田旁边是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菜花在阳光下更加灿烂。我站在这田野中,闻着泥土的芳香,赞赏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任春风吹拂,任心潮起伏。啊!这春天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啊!

看,旭日正在升腾,让我们张开双臂,去拥抱着美丽的春天吧!

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二寒冷的冬天虽然过去了,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美好的礼物 ——春天。春天的脚步悄悄了接近了我。你会发现我们身边许多都变了。

地面,你会很吃惊,那弯了腰,筋疲力尽的小草变成了生气勃勃的青草,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呀!路上两侧,还开着星点般的小花;还有那湖边长长的垂柳,大家争先恐后的装扮自己,好晚上和大家一起玩呢;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群机灵的小麻雀,叽叽喳喳,湖面那高声的演唱家“青蛙先生”和“绿仙女”——蜻蜓,“粉姑娘”——蝴蝶:两个舞蹈家也来参加这群合唱队,真是载歌载舞啊。傍边的湖水也没闲着,也给他们唱轻调,湖水“啦—啦—啊~~”“咕—咕—咕~~”真是一片热闹的情景呀!

天理也是一片勤劳的笑声:农民伯伯那是一个高兴,愉快地拿着种田的工具高兴来到田里,耕田,播种,农民伯伯耕田的耕田,播种的播种,还唱起小曲,春天真是又让农民伯伯高兴也让他们动气双手。阳光照在身上,那是和慈母般的温暖似乎是没有差别。

你说地面上这么热闹,天上也是不是很热闹呢?那当然。整天燕子和大雁比个不停,“春天相当于是我的出生的那天,它给我美好的生活。”燕子带着感激地说。这是大眼迫不及待地说:“我觉得春天相当于是我的父母,因为春天是让我们最不会受到折磨的一个季节。”“我觉得……”“我觉得……”两群的队长,嘿,整天比个不停,看来天上的确很热闹的。

春姑娘,春仙女,你能让到处充满了欢天笑语,我也终于懂得了人们为什么那么热情地赞美你——春天。

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瞧,这就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多美呀!现在,我们就去大自然看看春姑娘为我们准备的惊喜吧。

我们来到郊外。啊,这是多美的“绿毯”呀!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太阳升起来,“珍珠”就发出了彩虹似的光芒,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我想:小“珍珠”一定是架起彩虹桥去太阳神的皇宫了。这时,一股股幽香扑入我的鼻中,好香啊,走,去瞧瞧。我们先来到一株红梅前,那梅花正开得灿烂,并且还散出阵阵清香。梅花的颜色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机上织的轻绢,才可以比拟吧。我们又来到迎春花旁,迎春花正在开花。它开出的花非常小巧可爱,并且金灿灿的,美丽极了。我想当年大自然在创造它时,一定用了最精妙的刻刀来细心地雕刻,再用最小巧的刷子沾点金色的颜料刷上去,才大功告成吧。突然,我们听到了“呱呱”的叫声,发现一只只青蛙都蹲在碧绿的荷叶上,唱着它们的歌。它们的歌声很像鼓声,宏伟而有顺序。我们听着这宏伟的“鼓声”,感觉好像回到了古战场,战士们英勇抗敌,死的死,伤的伤……忽然,一阵“嘶嘶”的杂响窜入我们耳中,啊,原来是一条无毒的小蛇(从它圆圆的脑袋可以看出它是无毒的)。这条小蛇长得还挺美丽,穿着一身黄边黑底红纹的大衣,它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滑入草丛中,溜走了。告别小蛇后,我还去访问了小河,小鱼,小虾……一路沐浴着春风,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啊,多么美丽的春天!

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四春天到了,大地显得生机勃勃,草儿醒来了!花儿醒来了!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醒来了!我们踏着又青又软的小草,来到了美丽的上方山,那里春色迷人,空气清新,轻风微微的吹着!鸟儿唱起它那动听的歌儿!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孔雀园,我看见一只孔雀开屏了,可是他老是把屁股对着我们,害得我们干着急,真拿他没办法。看完孔雀,我们又去看珍珠鸡,珍珠鸡身上的白点、一点一点的真象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我们又去看了猕猴,猕猴真厉害,我真佩服它,猕猴的笼子里有一根铁链和一颗大树,一只小猕猴站在树上,我看见它好像要跳下去,我真害怕它会摔伤,突然,它一下子跳到了那根铁链上,它在上面昂然自若得走来走去,我觉得小猕猴又可爱又厉害,小猕猴你真棒!好笑的是,另外一只小猕猴把珍珠奶茶的杯子套在头上,它看不见了,不隆咚摔了一跤!

看完了这些有趣的动物,老师又带我们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老师说,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吃的东西吃吧!小朋友们兴奋得把包拿了下来、准备吃午餐了,我和唐可沁把餐布摊好,一边说笑话一边吃着,说到开心的时候,我差一点把袋子也一齐吃了。吃完以后,陈天灏拿起袋子准备捡垃圾了,好笑的是,金知怡也在捡垃圾,陈天灏和金知怡比赛看谁捡得多,金知怡说道,你们捡到的垃圾袋子全都给我、我去扔,陈天灏为了把袋子弄得鼓鼓的',他和金知怡一齐抢垃圾!比赛完了,最后金知怡赢了,陈天灏垂头丧气得跑走了,我觉得虽然他们是在闹着玩玩,不过还挺环保的。还有一件让人难过的事,秦文轩用刀把手划破了,老师赶忙带着他到徐医生那里把手包好,我本来想秦文轩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很痛的,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回来时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我心里想,你手指头都破了还象中了大奖一样蹦蹦跳跳的,那么快乐!那么开心!真是个小乐天。

今天玩得可真高兴!我也像中了大奖一样、蹦蹦跳跳的回了家。

春天小学优秀作文600字五我等待着,等待着,春天的步伐更近了。

春天的脚步走近了,绿油油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一枝枝争先恐后似的,从湿润的泥土里探出了脑袋,红的.、绿的、粉的,一眼看去,周围满是夺目的光彩,使我眼花缭乱。这些鲜花、绿草构成一曲华美的乐章,一首深刻、动人的春之歌。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和朋友在公园散步,我哭丧着脸,险些被自行车撞倒,朋友询问我为什么愁眉苦脸的,我便告诉她事情的经过:“昨天我真是倒霉透了,先是不小心把墨水撒到了同学的身上,接着又把笔给摔坏了,还被老师训斥了一通,哎!”朋友见我情绪低落,便把我接到了公园的湖水边,顿时我就被湖边的美丽景色迷住了——桃花、杏花、迎春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花一大片,一大片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这时,从湖面上吹来一阵轻风,好似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风里还带着青草的香气与花香,使我陶醉其中,倾刻间忘记了昨天那些不愉快的烦恼与忧虑。

春天的旋律,还让我认识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记得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爷爷家的后院玩耍,就在这时,花朵的芬芳朝着我扑面而来,使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它的跟前,这是春天刚刚盛开的一朵迎春花,它独特的身姿使我着迷,我仿佛控制不住自己,蹲了下来,轻轻地摘下了这朵独特的花,正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花送到妈妈面前时,我发现我手中的这朵挂着露滴的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在我不经意间,它已悄然失去了刚才的生机,它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没有了活力。任凭我的哭闹,它再也不会恢复往日的风采了。这春天里的一抹清雅,就这样被我亲手毁灭了。这件事已经过了许久,不过它就像一个深深的烙印,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教会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来自大自然的美丽景物是属于大家的,我不能自私地去剥夺这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