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的体会与收获

语文教育的体会与收获

时间:2023-05-29 17: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的体会与收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的体会与收获

第1篇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生活即教育”。中学语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正确解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中学语文教育贴近生活实践,形成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其具体策略包括: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6-27.

第2篇

我参加了2016~2017年“国培计划”——贵州教师工作坊小学语文研修培训,为期近一年的网络培训拓宽了我的视野,创新了教育教学方法,也认识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学较透彻的课程专家,更特别感谢我们义龙新区万屯镇贡新小学的辅导员段志莲老师,她不辞辛劳的查看我们的帖子,批改我们的作业。提出了丰富多彩的育人问题,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国培研修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下面将我的一些收获感悟:

一、教师要在学习中反思,反思中进步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识字、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远航。所以,识字与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了解。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教师的一种向往精神。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育人路上得到收获,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知识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远程教育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现在的媒体教育特别重要,学生能进一步从课外书籍、网络了解丰富多彩的知识;二是学习内容的权限释放。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一节语文课,并不只单于的在思考书本的知识,可以借助美术、音乐、人文历史等方面全能教学。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交流学习经验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小组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的见解,然后由小组长进行综合,互评互议,最终师生找出问题答案。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注意以下环节:“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朗读、书画、歌唱、表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协作、友好相处。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框架内容,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增强变革意识,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育人路上有所作为。

作者:杨本彪,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教育集团坡告小学

第3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因此,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 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 “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 “我喜欢, 我阅读” 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五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1 帮助学生选择健康、 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 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军事知识; 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选择健康、 有价值的书。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2 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 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3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 时间、 字数、 摘录好词佳句、 展示心得体会, 学会积累, 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 会续写、 扩写、 缩写、 改写等) 。以保证阅读数量, 提高阅读质量。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 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 , 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 “好看的圣诞书” ,它的幽默、 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 , 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 幽默、 温馨, 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 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 谈各人发笑的角度, 从而理解 “各人笑各人的所笑” 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 重点推荐漫画 “寻找出逃的儿子”等, 分组学习, 小组交流, 填写读书卡。

4 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 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 , 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 推荐阅读 《大地的儿子》 ;学了 《少年闰土》 , 推出鲁迅小说 《故乡》 。 3月5日, 读 《雷锋的故事》 ;父亲节, 看朱自清的 《背影》 ……学生手中的 《同步阅读》 教材, 文章不但精彩, 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 与家长交流、 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作品分析 课堂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大多都涉及到人的情感、情绪、人格、行为等心理因素,对这些内容给予足够重视,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并促进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与合理的行为及和谐统一的人格。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从下面几方面理解:

一、分析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心态和坚定的生活信念

作品分析法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学校心理学的必要研究方法。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合理运用作品分析法,就能使教学活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同步进行。

(一)了解作家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学生对成败和荣辱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关系。比如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和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经历都很坎坷,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就可以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与社会、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坚韧的毅力。

(二)对小说和剧本主人公起伏跌宕的命运加以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和人生形成较为准确的感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分析余华的小说《活着》时就可以依据作品中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以一种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以此促进学生对生命中众多无奈与不可测的理解。

(三)对小说和剧本中人物心理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比如讲授《史蒂芬娜的选择》时,教师一方面要细致分析主人公在每一个生死攸关时刻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提醒学生将自身设想成史蒂芬娜,用心体会主人公内心的那份恐惧与焦虑,感受主人公每次做出抉择时心灵所经历的痛苦。这样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人性美的光芒,又让学生获得了战胜恐惧与焦虑的心理体验。

二、分析学生作品,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促进其实现自我心理调适

语文课中的写作训练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极好途径,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很好形式,由三部分构成:

(一)日记是个人倾诉的重要手段,很多学生愿意将不良情绪在日记中袒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勤写生活日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给了学生吐露心声的机会,客观上能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

(二)语文课上的景物描写训练,能够直接反映学生情绪。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观察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以捕捉他们的心态变化,并适时给予疏导。比如心绪不佳的学生常常把景物描绘得晦暗、破碎,这时教师的几句鼓励性评语就会点燃学生心中的热情,使他们摆脱不良情绪。

(三)写作训练中的自叙文是学生直接向他人倾诉的一种途径,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就可以鼓励学生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实现自我心理“按摩”。

三、口头交流训练,培养学生开朗豁达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的群体性口头实践训练,使每个参与者的能力、修养、魅力得以充分展示,令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能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体察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学会与他人相处。

(一)口语训练给了学生在“大众”面前展示魅力的机会,促进其战胜自我

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演讲课和辩论课,能够直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那些自信不足、不善言辞的同学不得不在“大众”面前露面。在自由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这些学生不断克服畏难、紧张、羞怯心理,一次次战胜“旧我”,最后羽化为“新我”。

(二)课堂讨论给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

课堂讨论使全体同学都参与课堂活动,在相对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们的表达更轻松、自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慢慢养成与他人探讨问题的习惯,进而形成主动与他人沟通的心理。

所以,口头交流训练能使学生们自然平和地与同学、老师交流,消除对他人的距离感、生疏感,逐渐学会建立自己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四、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懂得发现、感受生活的美情与美境,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充满情趣,他就会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一)利用室外写生课让学生直接感受自然美,提升学生生活情趣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语文教学中的室外写生课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体验自然美,并将感受付诸笔端,使眼里的自然景观变成审美创造。这个过程一方面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自然美”,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感知到的“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两个方面都能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利用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受艺术美,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是指自然美和社会美在作品中的“艺术化”反映。不论是小说、剧本中感人的故事情节还是散文中自然景观的诗化意境,都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处于愉快、满意、高兴、欢乐的状态中。而一个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占优势的人,其生活质量、工作状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直接效果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间接效果则是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不仅会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毕竟不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它应是教学的副产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切不可舍本逐末,影响教学效果,而应使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书法教育

一、作文与书写的关系

文章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但与它的外部形式是否美也有一定的关系。这外部形式的美与不美会直接影响到文章优劣的评价,尤其是试场作文,如果书写不规范,标点不准确,字迹潦草,左改右划,七涂八抹,文面不整洁,阅卷老师看了第一印象就不好,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作文得分。因此,我们在为学生支出许多作文妙招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认真、正确地书写,力求使书写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以及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判价值”。

文面是一个人写作基本功的最直观的显现。正是由于文面的这种直观感,要求我们在作文中对文面书写非讲究不可。

二、中学生书写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小学阶段不重视写字教育,电脑打字代替了传统书写,造成了很多中学生不会“写字”的尴尬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传统书写工具正在面临一场电子革命。许多学生不仅不会使用毛笔,钢笔字也写得歪歪斜斜。写字潦草、不规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书法教育越来越不被人重视。这种现象在中学阶段尤为突出。据报道,杭州萧山曾经对中学生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人认为自己写的字难看,45%的人认为没时间练字,23%的人认为字写得好没用。面对传统书写方式逐渐被电脑替代的威胁,不少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学生如何写字的问题。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和《语文新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写字的重要性。

笔者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不会写字的问题有着切身感受。笔者曾参加过一次中考阅卷工作,从批阅作文的情况看,有的考生不仅喜欢用网络语言,写一些常用网聊错字(俗称火星文),而且字写得不堪入目,龙飞凤舞、潦潦草草、歪歪斜斜,甚至基本笔画笔顺都不清楚。尽管当时作文评分标准中对字的好坏没做特别要求,但是书写好的作文仍然具有潜在的优势。如果学生卷面整洁、字写得规范、美观,往往会增加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印象分。

现在的中学生为什么不会写字了呢?笔者认为,除了前面分析的电脑普及,社会与学生对写字不重视等原因以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老师认为练字浪费时间,字迹好坏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关心的只是学生是否会做题、会考试。学生写作业、作文,只要老师能看得懂,就算过关了。不谈上书法课,不少学校连小字课都取消了。

不仅学生不重视写字,就连老师自身写字也是越来越少。备课多是在网上查阅资料,制作准备电子教案;上课板书除了课题以外,多被电子教学屏幕代替。电脑键盘越敲越熟练,汉字却越来越生疏。学校对书法教育,特别是对写字教育的重视不够,老师又没有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学生的字越写越差,中学生不会写字也就不难理解。

三、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通五经,贯六艺”是我国古代学校教学的目标,其中六艺为“诗、礼、乐、射、御、书、数”,“书”即为写字,书法。它是古代读书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在今天,中学作文课堂是否需要渗透书法教育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1.现实的需要

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作文教学只侧重于写作技巧的培养及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精通书法的专业教师;缺乏通用的书法教材;加上有些老师认识不足,认为学生书写是个性化的,无伤大雅,中学生应该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不注重学生书写习惯和书写品质的教育,书法教育因此一直难以安排到正规的教学日程上来。种种原因,导致学生书写水平普遍较差,书法课堂教育相对滞后。学生在平时的作业练习和考试中,表现出书写习惯、书写姿势、书写品质都很差,书写现状让人堪忧。虽然不少学校都设置了书法教育课程,但每周只有一节四十分钟的写字课,就学生的书写现状来看,这每周四十分钟远远不够。学习过程中学生书写不规范,出现潦草的现象,这时老师只能亡羊补牢,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法,费时费力,且收获不大。因此规范书法课堂,强化书写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加强书法教育,规范书写是中学生考试、升学必备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如今很多的考试,包括中考和高考的作文都采用网上评卷的方式,评卷的规范化要求学生作文的书写也要规范化。假如平时作文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单靠考前临时抱佛脚是很难一下子纠正的。这样会因为书写问题导致考试升学的失败。一直以来,对语文等文字学科的卷面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清晰美观的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卷面分数。像高考历年都有五分卷面分。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2.未来的传承

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这种含有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艺术形式正在中学生中逐渐淡化,逐渐走远,这种现状不光是艺术教师也应该为其他教师所担忧。中国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举世无双的艺术奇葩、东方艺术的典范,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其传承和发展下去。著名书法家沈尹默赞誉中国书法“无声而有音乐一般的和谐,无色而有图画一般的绚丽”。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书法教学,让学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使其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而不能让传统艺术在我们的手中走向消亡。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键盘代替了毛笔钢笔等书写工具,但机器始终代替不了人,因为人是有思想的,汉字的书写就是通过手眼脑的配合,从而培养心灵手巧的优美品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电脑打印的铅字永远比不过手写体,因为它不具备供阅读者品评的个性和感彩,无法给人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不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著名的书家庞中华先生说:“电脑不能代替手写,犹如无论多么富有营养的维生素,也不能代替大米白面、萝卜白菜一样;犹如多么精妙的电子合成音乐,也不能代替李斯特、帕格尼尼、郎朗们用灵巧的手指去演奏钢琴和小提琴一样……”因此,在彰显人性、个性、民族特色的未来艺术之途上,书法艺术有着其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电脑等一切高科技所无法取代的。因此,中学课堂开展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大举措,不容忽视。

写好汉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耐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方块汉字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理应得到传承。尽管不需要培养书法家,但把汉字写好也是学生的本分,中学生没有理由不写好汉字。

因此很有必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

四、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书写能力,一些对我国中学生书写现状深有体会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写了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书写水平的教材,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陈玉秋、陈广林两位老师就编写了《语文考试硬笔书法训练学程》书法教材,对如何提高中学生书写能力制定出了最好的范式。

笔者对于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一点自己的独特感受。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抓平时

把书法当作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带进课堂,如果只在作文教学一两堂课上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书法教育一定要从日常教学抓起,从平时练习和作业抓起,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规范化。语文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照字帖练习临摹一个小时,而且最好每天都督促检查学生练字的情况。科教师都应尽职尽责,在平时的课堂板书、作业批改与点评等教学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以身作则,规范书写,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与示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一点一滴的进步,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文如其人,字如其貌,一手漂亮潇洒的字可以看出你的精神气质,体现你的风格和内涵,练就一手好书法是终身有益的事情,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品质。

2.科学有效指导,重视观察和模仿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强调书写对作文的重要性。而且教师应重视书法技巧的传授。不是单单教给笔锋、字距、行距、间架结构等术语,还要指导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学会临字,看帖和读帖,授之以“渔”而非“鱼”。有人总结“练字先练眼”,要求学生练字“带有一双思考的眼睛”。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观察的方法,不是教会某个字的点划撇捺,而是教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模仿。观察范字的基本特点和内在的规律,笔画、间架结构、章法气势,做到眼领神会,潜移默化,加深理解,强化视觉记忆,锻炼脑力,提高欣赏鉴别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有意的训练,有效的指导,经过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自然会心手相应,心灵手巧,在模仿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学会举一反三。

3.提笔即练字,重视养成书写习惯

写好字,练好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督促,以下几点可借鉴利用:例如可以识什么字,就练什么字,以识促进写,起到齐头并进的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学好用笔、结字、章法等常识问题,科学有序的训练,打好基础;激发学生浓厚的习书兴趣,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学习;培养天天写、常常练,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运用习惯的力量,坚持不懈的训练。“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

当然,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让学生学会写好字,也不是一日之功;现在的老师、学生都很现实,不纳入考试的内容就不教不学,写字教育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应试教育与社会风气、现代科技手段的软抵抗。要想推进书法教育还很难,还需要不断完善措施,思考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啸寒、朱建华:《楚天都市报》,2009.5.2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第6篇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认识特点 利用资源 组织活动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丰富。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情况并不少见。学习资源枯燥乏味,学习方式单一,是当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把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毫无疑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它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成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而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一、综合性学习课程:别有一般风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它的特点。

1.学习目标的多向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进行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3.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4.学习方式的活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获得,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成长。

5.学习效果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逐步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6.学习主体的自主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证。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形式的选择,学习成果的交流方式,都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及学习主体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从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为学生开辟又一座绚丽的花园,让学生欣赏到更丰富也更精彩的语文世界。

二、综合性学习资源:从教材走向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拓宽了语文课程的视野,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这是符合“大语文”的教育理论,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教材里的一些“综合性学习”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只能敷衍了事或干脆放弃。实际上,教材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是一个供教师参照的方案,在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一个话题,给予教师与学生很大的空间。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和当地教学资源的情况选择内容和范围。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提供的范围非常宽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广泛搜集民俗民风,可以是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是婚丧嫁娶风俗,也可以是饮食举止习惯等。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中的一项,甚至只了解当地的一个民俗节日、一首民歌民谣、一种饮食习惯也可以。教师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应把握住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活用教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习的效果出发。

学习资源和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身边的生活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教师应自觉、努力地去开发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转变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教师要具有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启发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

1.挖掘自然资源。

高山流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美妙的天籁,无穷的奥秘……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无穷无尽的资源。我们要积极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在大自然中,学生学着观察,试着感悟,发现着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着自然现象的美妙,会想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尝试着说,尝试着写。在接触自然中他们甚至还会产生许多疑惑,好奇心驱动他们去询问师长,去查找资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如在进行“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脚踏一方土”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可因势利导,带学生到田园或山野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微微的和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活动中,尽情地寻觅春天的踪迹,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走进自然,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2.挖掘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摄取语文素养。如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人群集中的社区或村组去,走上街道、市场采访市民,或深入农家、田间访问老农。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探究家乡变化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生活观念的变化,然后对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生活观念,促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3.挖掘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布告栏、各种广告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人文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化世界,在人文资源中摄取语文素养。如在开展“漫游语文世界”、“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熟悉的人文资源,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具有特色的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成功。

校园文化也是重要的人文资源,要利用一切资源和契机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方阵地,可建议学校创立“校刊”和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校园论坛”、“下水作文”、“名作赏析”、“优秀作文”等栏目,师生竞相发表作品,共享收获的喜悦。可号召同学们把自己的课外书集中起来,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进行安全知识比赛,结合文艺会演进行课本剧表演、朗诵竞赛,结合校本课程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的征文比赛,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演讲比赛等。要让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每一寸天地,让生活的空间充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气息;让学生抓住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瞬间,尽情释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十分丰富,关键在于我们要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富有特色而且有意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教师:综合性学习的主导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虽然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但教师仍然应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好这样一些工作:

1.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在每个教学大纲单元的后面,其话题主要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而设计,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小结、延伸和综合运用,针对性和综合性强。因此,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课不可有轻视之心,也不可随意、盲目地应付,更不可省略不上。否则,要落实课标中的三个维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成了纸上谈兵了。

2.要做好活动的准备。

活动准备是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准备资料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这些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常情况下,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两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采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教师自己也应多搜集资料,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3.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学生对综合性学习不大了解,因而缺乏兴趣,这必然会影响到活动的效果。特别是在升学应试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宗旨、特点及实践的意义,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4.要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

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应该有具体的目的和任务。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整个活动的具体要求,应该怎样活动,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有些活动的内容学生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教师还要具体说明,如“到民间采风去”活动,学生可能就不清楚哪些内容属于“民风民俗”。

5.要指导活动的方法。

综合性学习,都是自主性活动,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这样的经验。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予以具体的指导,必要时还应该示范。就如“怎样搜集资料”活动,根据不同的要求应该怎样搜集,根据同样的要求又有几种不同的搜集方法,搜集到的资料应该怎样摘记整理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6.要跟踪活动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是教师提出了要求,指导了方法,就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还必须跟踪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开展“感受自然”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尽可能和一些学生在一起,以便随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7.要检查、评价和交流活动的成果。

综合性学习也是教学活动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要善于组织学生用适当的方式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成功和收获的乐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一方面可以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胆量,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要及时指导学生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很明确:一是在积累资料、获取成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使学生有素材可选,有话可说,作文有了源头活水,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为作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教师对写作环节随意或忽略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残缺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语文世界中又一座绚丽的花园。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课程新理念,变革学习方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通过学习新课程,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尝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使学生逐步由被动性转为主动性,由同一性变为独特性,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意识,增进合作交往,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有效地采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使其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准备

为了实现教学中的多边互动,并由此提高教学效率,合作学习对传统教学小组进行改良,开成具有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这一新型的结构联合体。它由4名学生组成,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力求每小组成员在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背景诸方面有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而在各小组之间又要求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具有同质性。这样为互助、合作、提高奠定基础,同时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创造条件。每小组内还依个人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组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学习,作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为了让每亩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难度,实行小组长轮换制,促进全面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

二、自主学习――合作基础

叶圣陶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中明确指出:“上课做什么?学生是在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报告是学生各自报告预习的收获,讨论交流彼此学习的见解……”可见要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合作学习,首先学生要有自主认真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育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人非圣贤,熟能无惑”,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而这些“疑点”正是他们“自学”成果中的“精华”。这些疑问的提出,可以指导他们自行寻找资料解决;也为课堂“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有价值,那么合作学习就会越深入,也越有意义,成果就越大。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各自搜集有关的资料,充实自己的学习所得,以备在课堂中合作交流。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面、兴趣爱好、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得是不一般的。学生在学习这课时,对文中一句:那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有的同学提出它到底有多大,能栖息着那么多的鸟,作者还把它喻为“鸟的天堂”呢?还有的学生问:“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导,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又不加引导……学生正是通过自读自悟,产生了一串串不明白,又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在他的内心深处激发了求知欲,也为下一步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充分酝酿情绪,做好合作学习内容和情感的准备。

三、教师参与――合作帮助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始终参与其中。只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课堂上教师中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顾问”和“参谋”。叶圣陶曾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了,就无须于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悟’而‘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始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知其“悟不到”,“究不出”的部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讨论并给适当的点扫帮助,使其水到渠成,达到解惑提高的目的。

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学生对于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

容易碰壁吗?”这句难以理解,凭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是难以正确领会鲁迅说话的真正含义。这时,他们需要帮助。老师从参与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了解到这一点,及时给予帮助。我不是直接向他们抛出正确答案,而是给每一学习小组发一份背景介绍小资料,让学生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联系资料上的内容开展讨论理解文字句话。这样使每个学生在读、思、议,再读、再思、再议中解决了疑惑,悟出真知。

四、开放交流――合作提高

应该承认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品质、学习习惯、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学生成绩等等。现代学思想强调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学好功课,被人认同的愿望。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长、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因此,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的精神,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全面成长、可持续发展。

(一)组内成员合作交流

各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胆发言,各抒已见,合作解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即每个人在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向别人学习时也能教给别人知识。

(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

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通过小组的合作更多的,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内涵。小组之间的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中蕴藏的巨大的学习潜国、激活了课堂。

(三)师生之间合作交流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也是学习的一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参谋和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第一场雪》一课,我让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可以是自己读懂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的体会,还可以说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甚至可以对文中的内容提出异议。学生各自认真读文,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节学习。同学们在小组里无拘无束,想什么说什么,全没有了那种面对老师和全体同学独个起立说话的腼腆和拘谨。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创造了学习交流合作机会。通过小组内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读懂课文内容,免去了许多无谓的讲解。但通过汇报,其中有一组同学对于文中的一句:“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感到不理解。对于这个问题,我把它交给全班同学,让大家都来读句子、读课文、说理解。通过再次讨论,让各组学针对同一问题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最后认识到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既表明孩子们玩雪的欢乐,又写出了雪下得很大,真有一石二鸟之功效。学生经过自读生疑――合作解题――交流的馈的过程,树立了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五、课后讨论――合作延伸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并非经过几节课的学习交流就能全部解决所有疑难,

倒常常因为时间有限、空间有限留有尾巴,或是这过师生、生生深入合作学习后,又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鼓励他们继续互相交流合作。这样的课后讨论交流,常常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上一层楼,更能体现课内外结合和大语文教育观。例如: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地球的资料,针对目前人类关心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自由组合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目的手抄报。学生兴趣盎然,自由组合人员并分工负责,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制作。最后在“学习园地”栏里,展出了学生的作品。它们图文并茂,排版合理,誊写工整,只有一人因病没有参与。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这类的课后实践学习,也能从中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此谓一举多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