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舍生取义的人

舍生取义的人

时间:2023-05-29 17:3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舍生取义的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摘要:品孟子,读《孟子》,让我们学到了太多人生的哲理。关于人性的道德问题,他教导我们“养浩然之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他教导我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关于人生奋斗成败问题,他教导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懂得了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道德和艰苦的奋斗。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人性道德;浩然之气;舍生取义;人生成败;拼搏奋进

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灿烂的文明古国,孕育了灿烂的千古文化。其中那些璀璨光辉的中华典籍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作为精神食粮的文化典籍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骄傲。它们经历了时代的考验,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就像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夜行的路,引导我们走向黎明。

作为中华文化极具代表性之一的巨鼎之人,孟子,更是被尊为“亚圣”。从孟子的性格、心理、思维形态等来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品孟子,读《孟子》,让我们学到了太多人生的哲理。关于人性的道德问题,他教导我们“养浩然之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他教导我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关于人生奋斗成败问题,他教导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懂得了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道德和艰苦的奋斗。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公孙丑曾问孟子他长于哪一方面,孟子说,他不仅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还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正是我们今天人性道德的一种。“孟子所说的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孟子养气说经过后儒,特别是宋儒的发展,成为中国人自我修养的的重要理论。千余年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于自然与外敌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杰出不朽的脊梁,他们这种浩然之气,努力为民族争光的行为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不足,鼓励我们养浩然之气,努力提高人性道德。与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相似的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就是说,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的时候,要始终贯彻自己的操守,不能因为富贵而销蚀,不能因为贫贱而改易,不能因为威武而屈服。要始终如一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孟子的这句至理名言,一向为中国人所引用,对中国人的性格、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有名的抗元英雄,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更是一位铮铮铁骨、宁死不屈的高尚之人。在元军入侵南宋时,他积极组织军队,终因兵力、财力寡不敌众,屡战屡败。妻子儿女都被元兵抓获,战士们大都惨烈牺牲,文天祥始终坚持战斗但最后一刻,却不幸最终被捕,面对当权者的诱惑,他始终不卑不亢,不屈不挠。最终让当权者失去耐心,对他施以酷刑。就是面对何种酷刑,他也始终不屈。“他的《正气歌》流传千古,此诗开宗明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正气,沛乎塞苍冥’。这种不屈的精神,至大至刚,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现在的社会中更需要这种不屈正气。拥有了这种威武不屈之气,就像大厦有了脊梁,才能成为社会的脊梁”在我们今天充满利益的世界里,金钱、权利、利益充斥其中。我们的人生不免失去了一些本该有的原则。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到了圣人的义利观,对我们人性的道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让我们感悟到先哲的的崇高道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古以来,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就将义看的重于自己的生命。明代名士方孝孺因舍生取义而名垂史册。舍义取生,是小人与懦夫的行为;舍生取义,是勇者与君子的美德。千古多少文人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今天,在商品化的浪潮中,利益的诱惑无处不自在,我们更应该守住仁义的净土,发扬这种崇高的气节”推及孟子的“舍生取义”而联想到我们现代的义利观。好多人被金钱扭曲了灵魂。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为了金钱,他们舍弃了自己的人生观。丢失了义,而只为了所谓如浮云的名利,让自己的人性,让自己的道德,都变的低俗不堪。在品读孟子中,愿我们都能学习如何平衡好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把握好自己的人性道德,在商品化的时代潮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品读孟子,对我们的人生成败,拼搏奋斗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后人的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得胜利的精神的弘扬。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考验。”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生命的美好。大到我们国家。所有的这一切,不都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吗?我们中国,要想立足于民族之林,必须要未雨绸缪。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有换的意识,让黄皮肤、黑眼睛的我们永远常在。小至我们个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水准越来越高。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吃苦的精神吗?许多青年认为生活品质已经改善,不需要吃苦,应该好好享受安稳的生活。所以,有些人害怕辛苦,四处跳槽,结果连工作都没有了。他们不仅自己摇摇摆摆,也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所以,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反思自己,感悟孟子,努力培养忧患意识,时刻准备着,为自己成功的人生描一幅绚丽的五彩画!另外,让我们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还有一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想必我们大家都懂,概括来说,就是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忍受磨难,拼搏奋进,这样才能锻炼性格,曾强能力,获得成功的人生。就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掬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说明要取得成功,必须忍受磨难。“因为要干出一番事业得人,他们往往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受到人们的嘲笑。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与支持,遇到重要阻力。如果他们不能坚持到底,忍受不了痛苦和挫折的磨难,那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定有许多挫折与磨难,在我们遇到坎坷,觉得撑不下去时,就努力的想想孟子对我们的教导。忍受过了人生的磨难,我们才会迎来喜悦的春天。正如手指不经历血与痛的磨练,怎会弹出世间的绝唱。

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浩然之气,威武不屈的正气,正确的义利观,努力学习孟子的那种忧患意识,接受磨难的精神,努力拼搏,努力奋进。在品读孟子中,让我们都能感悟人生,参透人生,活出一个灿烂美好的人生!(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赵昌平,《孟子:人性的光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2]陈新慧,《读孟子悟圣贤智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孟子思想 中学生 人生观 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思想史的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中学生古代思想精华的教育。孟子的“仁政”“舍生取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生观,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直到现在,这一思想仍然闪耀着现实的光辉,对今天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学习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尚公精神境界,增加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孟子・梁惠王下》节中,孟子劝齐宣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就是“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这是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末一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不仅是对宣王,而且是对一切统治者或更多的人说的,是与国家、民族、人民同欢乐、共命运。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出孟子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中虽然有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将国家、人民、乃至社会的利益置于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及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人民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这些高尚思想都应加强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时大力弘扬。

二、学习孟子“修已修身、反求诸已”的人生观,加强中学生自身修养

孟子在“性善说”中,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提出“仁、义、理、智”四德,而重在人为。孟子还提出了扩充善端的修善途径,即“寡欲、养气”等。“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孟子还提出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第四)“内视”等原则方法,“反求诸已”,包括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只有受教育者主动积极的参与,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才能实现内化,进而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点对当前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三、学习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浩然之气,做一个一身正气的人

孟子十分重视人格的尊严,重视人的志气,反对出卖人格,出卖灵魂丧志以求荣。孟子提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无论是处于贫贱还是富贵,都应保持志的不变,这便是中国人应具备的正气、骨气,亦即浩然之气。在历史思想史的学习中,我们要教育学生生就要生得光明正大,顶天立地,死也要死得其所,为民族、为公义而死,义无反顾。“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光照千秋,这样才能为世人所景仰,更值得在中学生中大力弘扬。

四、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生存与发展观,不断磨炼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是由于他经常处于灾难逆境之中,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他们往往通情达理。孟子说“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一个人只有终身处于思虑之中,才能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祸患。人常在困难忧患中生存成长,要发奋有为,时刻处于兢兢业业之中,勇于斗争,以此修已,则可以造就英雄,以此治国,则可以免患图强。这一认识在当今社会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它反映了道德教育与修养中的一条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乃是造就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

第3篇

程婴这个角色前后矛盾,影片中一直强调他的目的仅仅是为妻儿报仇,他博得屠岸贾的信任,天天为其送药,早有下手的机会,但他却选择等待赵孤长大后让赵孤亲自替他儿子报仇。程婴把孤儿抚养长大的目的,也从“为贤良赵氏满门报仇冤”变为“让他替我儿子报仇”的个体化诉求。孤儿认贼作父20年后,在杀不杀屠岸贾的问题上内心充满了纠结,陈凯歌在谈到电影的制作过程时说:“拍此片就是为了关照个体,尊重个体生命。我不想为意识形态服务,我只想为人服务。如果说程婴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杀屠岸贾也是意识形态。”

韩厥形象:与纪君祥的元杂剧相比有很大不同,他的形象多了一些猥琐,少了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让人觉得别扭。“韩厥的形象也有较大改变。在元杂剧中,韩厥刚直正义,为忠良之臣鸣不平,舍生取义。在电影中,韩厥却是贪生怕死,冷漠寡情:“我不是不想把孩子还给你,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和塑造程婴形象的手法相同,电影《赵氏孤儿》使得义士的品格淡化,使英雄平民化,贴近大众。

赵盾赵朔的形象:骄横、傲慢,体现在细节上,如对待屠岸贾的态度。影片没有抓住重点,没有表现出在元杂剧中他们的忠良品质,让人印象不深。虽然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赵盾赵朔的镜头不多,但是本可以适当表现一下他们的品行,但影片重点表现了赵屠之间的矛盾。比如国君拿屠岸贾对庄姬的感情开玩笑,有戏谑之意,主要为了表现屠岸贾对赵朔的妒忌。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赵氏孤儿的复仇史,这种观念正是基于中国传统观念的文化认同,复仇子报,复仇的重任一代代地传下去,最后杀掉仇人,虽然使复仇成为几代人的人生主题,不免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也不失为圆满的令人欣慰的结局,体现了中国悲剧结构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最终战胜和消灭了邪恶势力,像愚公移山那样,在子子孙孙无穷匮的前赴后继的斗争中实现的。如元杂剧《赵氏孤儿》中赵孤的父亲等为奸臣所害,义士们为救赵孤而牺牲,赵孤就肩负起为他们复仇的任务,期间的前赴后继的斗争在影片中也有诸多体现,如壮士护送赵盾逃亡,马车坏了,就用肩抗,那种场面揪心惨烈悲壮。但电影《赵氏孤儿》在改编过程中,没有保留元杂剧舍生取义的文化内核,使得一部英雄传奇变成了一部个人历史,淡化了悲剧的崇高感。但从另一角度考虑,这样的改编可能是导演基于对现代人的价值体系的考虑,因为程婴主动牺牲自己的孩子,是违反人类常理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生命是一样的。其次,程婴救了赵孤之后是把赵孤当作一个普通孩子来抚养,而不是让他成为复仇的工具。

电影《赵氏孤儿》营造了激烈的戏剧冲突,赵氏孤儿与屠岸贾由亲人变成仇人,给他们双方以及观众以巨大的情感冲击。影片中人物形象饱满,感情丰富,给人真实的感觉,但某些情节比较荒谬。影片试图以情动人,几个女性角色容易吸引观众,容易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如程婴妻子对孩子的母子感情,海清很有母性的光辉;庄姬对孩子,对赵氏家族的感情;程婴对程勃的父子情;如屠岸贾救赵孤,赵孤救屠岸贾,体现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父子情;甚至屠岸贾对程婴的感情,细节如决斗时两人的眼中的泪水。(本文作者:刘敏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4篇

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身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垂?庋?黄?恼侣穑

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俊捌涫岛芗虻ァ保?∨?⑷缡撬怠N蚁嘈牛?獾娜泛芗虻ィ?娑哉庵旨枘训木裨瘢?阒恍枰?蚕吕矗???愕男牧椋?盟?锤嫠吣悖?阈枰?裁础P∨?⒆龅搅耍?」芩??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叭俗吖?穆罚?腹?拇恚?闶乔俺抵????怯谜孀钍档亩?鞑?髁艘桓龅览恚?鞒稣?返木裨瘢?闶谴倌阕呦虺晒Φ墓丶?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读写教学;创新思维;探究;逻辑;综合;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改革,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把传递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应把培养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新科技改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基于以上理解,我在读写教学中贯彻思维培养的意识,让学生在获得新的认知经验外,还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命题,激发探究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采用命题式编排结构,每单元从多角度阐述一个命题。以教材第三册“号角,为你长鸣”单元为例,用“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殉道者之歌”三个层面阐述之。我将“烈士的抉择”中《指南录后序》和“底层的光芒”中《品质》和《老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探究过程,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第一步,阅读《指南录后序》,分析文天祥的形象,得出“爱国英雄”的结论。绘制逃亡路线图,体会其“传奇性”。第二步,剖析心理,归纳为“求死―避死―赴死―壮死”。第三步,结合作者生平和有关作品,体会文天祥在国难前舍生取义的精神。第四步,以“文天祥的传奇”为题写作,交流认识。第五步,以“焰火的人生”为题,评价文天祥的人生价值,强化“舍生取义”的内涵。第六步,比较《品质》和《老王》,理解普通人坚守价值的意义。第七步,结合社会现实,思考“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

此设计抓住“舍生取义”的命题,通过阅读、概括、分析、写作的活动,进行人物命运的探究学习。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人及己,完成了对命题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评价“探究式”教学说:“在这样的脑力劳动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完善的应用这种知识的志向。”

二、多维比较,促进逻辑思维

比较阅读是读写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我采用多维度比较,从时间轴(纵向)和命运轴(横向)来深入探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史记选修》阅读基本采用这种方式。首先,纵向比较,以《管仲列传》为例。体会“管鲍之交”“君臣之义”,分析管仲的施政纲领,归纳出“信任”和“才华”是其成功的关键,这是古。再品味司马迁的结语和世人的评价,了解作者悲剧的心理,这是今。最后,结合古今探讨“信任危机”的内涵,思考现当代人的生活状况。这种探究有利于学生看到古今社会的变化,把握人物命运的规律。其次,横向比较,以《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首先,分析两人在性格、政治才干、施政纲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其次,结合二人成败,归纳成功需要的因素,以史为鉴。再次,结合后人评价,思考历史评判的标准。最后,思考历代人物评价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多维比较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看到,同一段材料因古人今人的不同看法,可以产生多种观点;同一则材料因不同的角度对比,可以品味出更深的内涵。多维比较阅读,既充分挖掘文本素材,又激发论证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自主锻炼逻辑思维。

三、由点及面,重视综合思维

叶圣陶说:“要想让学生得到金钥匙,就要靠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习是发现和掌握规律的过程。由点及面,网状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小说阅读中,点面结合、文题结合和读写结合是培养思维的有效手段。以《祝福》为例,首先,学习小说的相关知识,分析《祝福》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归纳主题。其次,结合高考“小说阅读”的复习,归纳小说的鉴赏技巧,研究高考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最后,学生从情节结构、人物分析、语言鉴赏以及主题探究四个角度自主命题,并解题。

这种三结合的活动,既鉴赏了课文,也归纳了小说阅读的规律,更熟悉了高考命题、解题思路。学生经过这些活动,很快达成知识能力的迁移,运用到阅读与写作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构造,创建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向学生学习过程转化。”“规律性”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实践性品格。

四、读写转换,促进实践思维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创新思维不仅强调写作的自主性,更强调把写作还原成一种需要,要求学生把对外物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文字。读写转换,是培养创新思维写作的重要实践。

同素材多观点写作。同一素材由于阅读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多角度运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适用于“宽容”“信任”“责任”“团结”等观点。我的设计,在于尝试冷门题目。如“角度”,论证:廉颇重视个人荣辱,不忍位于蔺相如之左,而蔺则重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原谅廉颇。因此,角度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分。又如,“你听,多美”,分析蔺相如著名独白“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归纳其高风亮节和宽宏胸怀,说明正是此种高尚人格才能唤醒廉老将军的爱国之心,此等佳话,你听,多美!

读诗论世写作。阅读鉴赏诗词,知人论世写作,结合《唐诗宋词选修》进行。诗歌转换散文写作,强化翻译。技巧鉴赏写作,强化分析。人物品评写作,提倡知人论世。“宋词风流”写作,固化学习感悟。

读写转换,“读”的是历史人物的风流才韵,“写”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契合。活动满足学生抒感的需要,展示了学生的才情,丰富了心灵世界,提升了思维境界。“对教学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读写转换很好地营造这种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思维。

“发现和提携人才,从来就是教师职业的最高使命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立足培养创新思维,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探索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第6篇

孟子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在诸子百家中,孟子以能言善辩著称,他缜密的思维、滔滔不绝的言论,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然而孟子的个人魅力并不局限在善辩,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置对手于理屈词穷之境,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睥睨王者,磊落恢弘,正是有了这一浩然之气,孟子面对君王卿相,不卑不亢,保持着自己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孟子虽然四处游说诸侯,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却从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为代价。凭借着豪迈的大丈夫气概,孟子在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里,傲然屹立,不媚于世,令后人钦佩。

解读孟子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君民关系上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把民本思想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开启了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先河。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为此他提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同上)的主张。认为对君主不能阿谀奉承,要敢于犯颜直谏,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论述,超越了孔子一再强调的“君君,臣臣”,“君使臣,臣事君”(《论语・八佾》)的君臣主仆关系,把君臣放到了对等的地位,强调君臣在人格上的平等独立。对于那些以权势、地位相胁迫的发问、召见,孟子更是不屑应答,彰显了个性的尊严。他曾明确提出对有损士人尊严的五种提问坚决不予答复,即所谓“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孟子・尽心上》)。有一次,齐王欲见孟子,由于礼敬未周,孟子便托病不见,坚持非礼之召不往,表现了他傲岸的个性。

在孟子看来,他眼中的君臣,只是政治地位的不同,人格上并无依附性,因此,他要求自己为王者之师,而不是王的臣仆和奴役。《孟子・离娄下》载,曾子居武城,为其地大夫的宾师(老师),其地大夫对他“忠且敬也”,当地有越寇来攻,曾子从容而退。寇退,他又从容地回去。子思居卫国为官,当地有齐寇来攻,有人劝他离开,子思不从,表示要协助国君守城。孟子说:“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官员是国君的下级,受其俸禄,履其职守:而当政者的老师和宾客则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也无此责任。

不仅如此,孟子还提高了百姓在政治上的地位与发言权。他认为,贤者参政的推荐选拔权,不能只听命于国君,也不能只听命于权臣、大夫,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这种以百姓意愿为旨归的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尽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却把春秋以来逐渐勃兴的民本思想推向了。

在处世态度上,孟子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对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孟子强烈的独立人格意识。如天下有道,政治清明,仁政得以实现,有德者应积极入世,将内圣之道转为外王之治,依靠自己的官位来建功立业,从而为天下人谋福利。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德性主体难以转化为政治主体,内圣通往外王之路被堵塞,士大夫则应不为“污世”所习染,不仅要独善其身,且能以自己的美行懿德来影响世人,即“修身见于世”孟子毫不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的亮洁人格使其文章的语言率真爽直。可以说在《孟子》中找不到一句摧眉折腰,违心背意之言。

由此孟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而且影响深远的理想人格理论――“大丈夫”理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须培养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使人产生足够的自信和强烈的正义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而孟子本人,正是一种大丈夫的典型。游说诸侯,唯道仁义而已;谨慎操守,洁身自好。富贵不足以动其心,贫贱不足以变其节,威武权势也不足以使其有所屈从。这是何等令人回肠荡气的人生誓言和胸襟,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

孟子虽有心致君尧舜,但不会为了名位权势,或是政治理想而卑屈迁就。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见《公孙丑下》)孟子所说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大丈夫性格和气概。孟子认为:“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追名逐利是一般人的本性,但对孟子来说。“义”才是人生最可贵的品质。何谓义?义者宜也。合适的就去做,不合适的就不去做;义利可以则两全则受,不可两全则舍利取义。对于当时士人不择手段谋取富贵的现象,孟子作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下》)《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一著名的“墙间乞食”的故事,也正是孟子讽刺以手段谋取富贵的人。孟子一生与君主的对话论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士君子之人格魅力。“民贵君轻,君臣对等”表现的是独立勇敢的人格。

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可是到了封建专制的后期,知识分子不但没有独立的人格,还随时可能被廷杖、诛杀。明代皇帝朱元璋在朝廷上可以任意廷杖知识分子,说明专制政府的统治者独断专权,知识分子得不到尊重。朱元璋读到《孟子》里君臣之间的对话,就要把孟子轰出孔庙,并让学者删减《孟子》。而知识分子也往往为五斗米而折腰,只要能够引其入宦者,可以不问其出身、道德即投身其下;看重利益,只要与其有利者,可以接受黄金贿赂,不问国家兴亡。更有甚者,为了巩固自我权位,与贵族权臣联合,或藉联姻结合势力,士之超然独立性自此沦落。

可是孟子凭借无所畏惧的大丈夫气概,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第一块碑石和路标,粪土当年万户侯,敢对权势者说不,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树立一个新的楷模。纵观专制时代多少朝代更迭之中,如墙头草般的投机分子及曲学阿世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相形之下更显示出孟子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足以光照千秋,给知识分子以高大、健全的英武之气,让人回肠荡气,豪气干云,成为千古知识分子追求的典范。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可是他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孟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第7篇

1、不成功便成仁意为如果不成功,那么便成全仁。要背水一战,尽全力争取的意思,如果不成功的话,就要成为仁人志士,所谓仁人志士,就是那些为理想信义肯贡献出性命的人。

2、不成功便成仁:【búchénggōngbiànchéngrén】

3、凡做事就有风险,这是说干大事的人要执著努力。比如丢了命,虽然没有成功,却也能成就“仁”。有舍生取义的意思。

4、不成功便成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自《论语》的一句谚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今天,我翻起了《初中生必备诗文》这本书,当我看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不禁感慨万千。

《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爱国诗人。

这首诗主要写了文天祥在战火不断,荒凉冷落的境遇中一晃已是四个年头,破碎的山河就像雨打的浮萍,当年惶恐滩头受兵败而惶恐,自古以来谁能不死,作者愿将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留下光照史册

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最高表现,七百多年来,打动了多少爱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乃至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作者,文天祥将一颗赤胆忠心献给国家和民族,死而后已,完成自己的人格追求,名垂青史,在国家危亡,大厦将倾的形势下,她,一位伟大的诗人,将军,心系国家,民族,将自己的身世,感情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

让我们记住这两句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颜村铺二中初一:李祖贤

作文 zuowenku.net

第9篇

笔者从以下三点入手,拨开云雾化难为简。

难点一:第一段读起来像绕口令,理解起来更是如坠云里雾里。解决的方案就从读上面先入手。

其实第一段没什么生僻的字词,就一个通假字“辟”通“避”。之所以觉得拗口是读时忽略了句式、停顿及逻辑联系。细心去读就能发现句式很整齐、逻辑联系也严密,朗朗上口又易于背诵。

不妨请看,现在把第一段稍微简化

板书:

~ 熊掌 不可兼得 舍鱼取熊掌

生 义 不可兼得 舍生取义

投影: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 人皆有之 贤者勿丧

这样两行一组,一目了然,就像诗歌一样句式整齐又衔接紧密,学生再读,自然如释重负底气十足。然后再思“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语气停顿,应该停在“而”的前边,还是停在“则”的后边?两相比较就会发现,选择前者理解起来更加顺畅。

读上两遍之后,再参照注释并注意句子间的逻辑联系,那么第一段的翻译和论证思路很快明晰起来:先通过类比提出论点,接着正面引申,再反面假设,然后正面反驳,最后得出结论。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将论证思路板书到刚才简化的句子前边)此时,本段唯一的难点就是要明确“所欲有甚于生者”即“义”,“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不义”。接着再看板书齐读两遍,可以每句只留第一个字,学生便能轻松地读下来,而且有的还自信能背下来。这样看起来难读难理解的第一段便迎刃而解了。

难点二:第二段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这两句看似不难,但是认真品味,感觉别扭。不是孟子写得别扭,而是标点用得值得探讨。按理说“万种于我何加焉”是个疑问句,很显然句中的“何”和句末的“焉”都表示疑问,很自然地承接了前边的“万种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对这种行为自我发问,又顺理成章的自我回答:“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是教材中“何加焉”后边为什么要加个感叹号呢?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后边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本来应该加个感叹号,课本上却加的是问号。因为这里“与”通“欤”,它是一个语气词,它除了有疑问的功能,还可以表示感叹,相当于“呀”。这样这个感叹语气正好表现出不辨礼义者自我辩护理直气壮的气势,与后边的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惋惜。由此可见,这两个标点加重了读者理解的难度,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干脆把两个标点调换一下,这样语气更顺畅,理解也不存在问题,更能体现出孟子文章的充沛气势。

第二段由于是举例论证,除了上边那两句外,其他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只要强调其中的几个通假字和“箪”、“羹”、“蹴”这几个字的音形义,并注意那个排比句及正反对比的行文思路,那么朗读、理解和背诵更不在话下。

最后,“义”字的理解也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而不至于纠结呢?孟子开篇便用类比的方式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正反对比得出结论:世间的确有重于生命的“义”和比死更让人厌恶的“不义”,这个人人都懂,只是贤能的人不容易丢失罢了。接着在第二段通过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呼吁不能丢失本心,即分清“义”和“不义”,保持良知。这里必须要明确“义”在任何时代都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关键是如何履行“义”和鄙弃“不义”。

对于“义”这个内涵丰富的词,可以在拓展的时候先让学生说出一些双音节的衍生词,如:正义、道义、仁义、礼义、情义、信义、侠义等;再举出一些四字成语,有的是褒义词,如:伸张正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言辞、义愤填膺、义不容辞、仁至义尽、义薄云天、侠肝义胆、见义勇为、取义成仁等;还有些贬义词,如:忘恩负义、背信弃义、见利忘义、重财轻义、不仁不义、薄情寡义、不义之财等。

通过列举的词语,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一个“义”字都让人浮想联翩。然后再举出中国历史上坚守“义”字的众多典型人物及事例,学生自然信手拈来说出一大堆。接着重点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当中,说说耳闻目睹的与“义”和“不义”有关的人间万象,讨论如何既能维护“义”字又能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强调青少年不可盲目地见义勇为,或为了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最后明确:其实“义”的含义很宽泛,只要是符合真善美它就是“义”,即使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也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反过来如果是假恶丑的行为,即使它很小,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可“勿以恶小而为之”。愿大家都去赞美和履行“义”,鄙弃“不义”。通过以上的处理方式,学生对这篇文章不再望文兴叹,教师也不会望而却步束手无策,课堂教学于是就高效运转。

第10篇

《聊斋》是很有意义的小说,里面的人狐、人妖、人鬼、人怪的恋情最易打动人心。概言之,人与狐妖鬼怪的恋情故事,处处显露的是真情,最后的结局基本是悲剧,为什么?导致悲剧的产生,大概不外乎三种情况:曰世俗所不容,曰自身的劫数,曰遭天怒。其实演绎为狐妖鬼怪是说他们恋情的异类(或叫另类)吧,往往真情表象的形式有别于一般的男婚女嫁,至真至纯的爱情所呈现的是多姿多彩,不拘一格,当然为世俗所唾弃,立场不坚定者最易流于世浊而破灭。天怒就是伦理道德,因为他们的爱情不合于当时天纲纶常,于是天怒而打击之。至于自身的劫数,是当爱情发展到一定的境界,一方因自身的性格障碍,不能承受真情或某种恐惧或莫名的情结,而自虐出悲情。

人人向往真爱,而为真爱舍生取义,将是大快之事。可是,当真爱来临,而怀疑真爱的真实性,或因某某原因欲得而拒之,此与叶公好龙何异。譬如,现时流行的网恋,与聊斋的人狐妖鬼怪的恋情故事同样异类(或另类),亦有大量的真情演绎,却大都流于悲剧,其原因也同聊斋一样,曰世俗,曰自身的障碍,曰伦理道德。

真情真爱不拘于形式,是人间至纯至真的美好,真情就是义,真爱就是道,殉于情殉于道,敢死赴义,乃真情真爱之大勇者,可谓真人。

第11篇

剽窃必究十六集儿童连续(影视)剧《别叫我宝贝》

故事梗概

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家庭与背景,三个童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在学习、生活、施教、管束中所演绎出一系列动人有趣的故事。

韩宝贝(哪咤)生活在富裕的白领家庭,他活泼可爱,生性贪玩,调皮好动,喜欢摄影,对世界充满种种疑问和好奇。父亲做生意长年在外,母亲丁玲因自身文化底蕴浅薄,常常为管教儿子的方式不对与之发生冲突,倔犟的贝贝虽然十分爱着自己的妈妈,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朦胧的感到,过分溺爱自己的母亲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特别是通过齐里奇的妈妈,在引导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的对比中,他越发对母亲产生一种不明状的逆反心理。

“你这倒霉孩子,什么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没什么大不了的,评语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绩,学习成绩……”

“照照照,你照这些破玩意儿有什么用,它能当饭吃?!”

“这是艺术。妈,你不懂。”

“艺术?瞧你那德性!……再把妈气急了,看我不把相机都扔到垃圾堆里去。”

星期天,在齐里奇家,齐佳让三个孩子动手学包饺子,生平第一次何况又是三个童真的孩子,包出来的水饺可想而知,但齐佳没有一句恕言,总是亲切的给予孩子们最大的鼓励。

“妈妈,你看,我包的好不好。”

“里奇,好孩子,祝贺你,真棒!妈妈为你自豪。”

“齐佳阿姨,这是我包的。”贝贝说道。

鸽子:“这些是我包的。阿姨,谁的最好?”

齐佳:“都好,都好,你们都是最棒的!……”

反过来丁玲就不同了,他不是嗤之以鼻,就是怪话连篇。

“得得得,瞧你包的这是啥?包子不像包子,饺子不像饺子。去去去,一边呆着去……”

诸如此事件常有发生。由此,在贝贝幼小的心里种下妈妈总瞧不起自己的不健康心理。

齐里奇的家境与贝贝同样富有。中国父亲和法国母亲(齐佳)造成了一个混血儿。他聪明伶俐又讲义气,对妈妈的管教几乎无可挑剔。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母子之间总是把平等、信任、诚心放到第一位,齐佳从不强求孩子做什么;每每看到儿子取得一点儿小小的成绩总是给予鼓励;几句体贴、温馨、鼓励的话语温暖着健康幼小的心灵。

“里奇,你是最棒的!”

“妈妈,今天考完试,明天就放假了,什么时候去法国外婆家。”

“这要等你爸爸回来后共同商量,里奇,你不反对吧?”

“妈妈,我最担心数学。”

“里奇,考不好妈妈也会像你一样难过;没关系,还有下一次,只要你努力,一定会考好的。你要知道,学习好是日积月累,是从每一天做起。妈妈、爸爸相信你,里奇。”

“……特别是你的英语,里奇,你真的太棒了。如果你的各科成绩都能像英语,你将会给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带来祝福和惊喜!”

遇到争执她会巧妙的化解各自心中的不快,去寻求一种新的途径。

“……里奇,妈妈很难过。”

“知道,我也很难过。妈妈,对不起!”

“不,这不全是你的错,妈妈也有。吃饭吧,这个话题留着以后再讨论好吗?等爸爸回来……”

鸽子(陈峰)出生在一平民百姓家,母亲粗暴的管教与众多的家庭雷同,儿子考试成绩不佳,训斥、责骂加体罚。

“你瞧瞧你的成绩单,六、七十分,最高的满分还是体育,体育再好能有什么用,什么叫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是运动员。去,凉台站着去,不叫不许回屋!”

“妈,你真抠门儿。”

“废话,将来读高中上大学,还要娶媳妇,干什么不花钱?!……”

日久天长,这种有悖良师益友教育方式,在童真的心灵里也就习以为常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与贝贝、齐里奇相比,鸽子透出早熟,于之这个年龄段优、缺点并存。

一天放学途中,三个小伙伴看到一卖艺人虐待两只猴子,贝贝义愤填膺,为此上演了一场爱护动物闹剧战。贝贝的行为受到学校表彰的同时,方老师因势利导,启发大家在突发事件中应如何保护自己再去维护正义,开展了一场少儿该不该舍生取义争当英雄的讨论。

方老师说道:“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少儿英雄该不该当。……大家都看过小兵张嘎,闪闪红星里的潘冬子,他们都是小英雄、是楷模;但那是战争年代。在祖国繁荣昌盛的和平时期,青少年应该不应该舍生取义当英雄呢?我举个例子;一个小朋友溺水正处危险的时候,你看到了但是不会游泳,或是凭你体魄根本救不上他来,你却毫不犹豫跳下去救他,结果是怎样?……”

“……所有的成年人都有义务和犯罪分子做斗争,以及在危难险情下挺身而出;公、检、法、司,包括、武警官兵叔叔、阿姨们,在前两者出现面对时,绝不仅仅是义务,而是责任。同学们,责任和义务必须要区分开;义务是可做可不做,责任就不同了,责任是职责赋予你应尽的义务,你不做就是失职,失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犯罪。……”

“……舍生取义固然可歌可泣,但对于本身还需要监护的青少年而言,我们不提倡;换一种方式方法是不是更有益、有效呢?比如呼喊求救,给110打电话,要有能力行为的叔叔和阿姨来采取更有效的办法。……”

“宝贝,宝贝,贝贝!……”

随着一天天长大,贝贝愈发对这个名字开始厌恶。妈妈不给改自己去办;于是,在齐里奇和鸽子的妙计帮助下,贝贝如愿以偿改掉了名字,当丁玲事后得知,母子间又发生一场争执。

一顿生日午餐,贝贝花掉了两千六百元,惊的小保姆直咋舌。化妆舞会加模特表演把家闹的扬而翻天,丁玲气不过想惩罚他,奶奶的袒护又使她欲罢不能。贝贝的一个检查立时化解了她心中的怒火,丁玲再一次忽视了因势利导的重要性。

终于有一天酿成大祸,贝贝为打赌开出父亲崭新的宝马车,在又一次取得胜利者骄傲的同时,把车撞的面目全非;除挂坏别人的车外,还把小区的消防水栓撞坏,这一次他真的害怕妈妈与他算“总帐”。又是鸽子的一个馊主意,三个小伙伴背起行囊,去了深山躲避,由此拉开一幕幕惊险奇观的场面。

三个小伙伴凭着一时的兴起和仗义徒步走进大山。傍晚,他们垒起火墙、点起篝火,当炊烟与歌声,浪漫与暇想过后,躲在帐篷里不时听到丛林传来各种野兽的鸣叫时,恐惧袭上心头。当第二天醒来日头已高挂树梢,三人急不可耐打点行装下山;然而,他们却迷路了……

埋怨、吵闹、绝望,由此发生在三人之间。

团结、鼓励、信念,重新使他们抱成一团。

为最坏的打算做准备,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分配食品。

这一天,他们遇到一场惊险奇观的场面,三只狼在攻击一只受伤的老狼,眼看那只孤军奋战的狼就要被咬死,贝贝三人用计谋,在惊恐中把狼群驱散;望着那只奄奄一息的狼,三人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贝贝把消炎药拌在午餐肉里,小心翼翼地让它吃下,狼得救了,但他们的食品已经耗尽。为生存他们开始品尝野果、野菜,体会野人般的生活。

……饥饿疲惫不堪的三人忽然发现一只受伤将死的野兔,鸽子和贝贝兴奋的举起石头,被齐里奇大声止住。三人静静等待直到野兔自然死去,鸽子扒完皮点起篝火,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12篇

一、儒家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

《吕氏春秋》说:“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现象及其本质问题都是圣贤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审慎思考的问题,有了对于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会以相应的适宜的态度对待之。《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话,这些都揭示和说明了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人的生命也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自然过程。

杨雄把“有生必有死”视为“自然之道”,他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在他看来,有生命者必然就有死亡,有开始则一定会有终结,这是自然的道理,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王充也说:“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故知其死也。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唯无始无终者,乃长生不死。”二程也说:“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正是基于这种对生与死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的认识,儒家更重视现实人生问题,而对死采取一种比较坦然和淡定的态度,正如张载所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当问及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教育学生从现实出发,要重视人事和人生的现实。李贽说:“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死之不可复生,犹失之不可复返也。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既不能使之久生,则生可以不欲矣。既不能使之勿逝,则逝可以无伤矣。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仍可伤尔。勿伤逝,愿伤生也!”李贽通过对生与死的必然性的认识,提出可以不必悲伤于死亡,重要的是关注今生,把握今生。

王夫之也从生与死的自然现象,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以及人们在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说:“衰减之穷,予而不茹,则推故而别致其新也。由致新而言之,则死亦生之大造矣。然而合事近喜,离事近忧,乍亡必惊,徐来非故。则哀戚哭踊所以留阴阳之生,靳其离而惜其和,则人所以绍天地之生理而依依不舍于其常者也。然而依之为哀,而不依之为患,何也?哀者必真而患者必妄也。且天地之生也。则人以为贵。草木任生而不恤其死,禽兽患死而不知哀死,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哀以延天地之生,患以废天地之化。故哀与患,人禽之大别也。”由此,王夫之也主张并充分肯定了对于生与死的“顺”与“宁”的态度:“盖其生也异于禽兽之生,则其死也异于禽兽之死,全健顺太和之理以还造化,存顺而没也宁。”不仅如此,在生与死、成与败的问题上,他还提出了“守气”说:“生之于死,成之于败,皆理势之必有……既以身任天下,则死之与败,非意外之凶危;生之与成,抑固然之筹画;生而知其或死,则死而知其固可以生;败而知有可成,则成而抑思其且可以败。生死死生,成败败成,流转于时势,而皆有量以受之。如凡善走,不能逾越于盘中。其不动也如山,其决机也如水,此所谓守气也。”这些论述,都反映了儒家在对待死亡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即正视生死,坦然面对死亡,既爱惜生,又不畏惧死,亦即不为生死问题所累。应当说,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态度。

二、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反对在生死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

天地生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基本认识,也是儒家天人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一样,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又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不同,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价值,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与人相提并论。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的话,反映了他对人的存在地位及其价值的肯定。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也就是说,人是天地基本品质的体现,是阴阳交感的结晶,是鬼神精灵的荟萃,也是宇宙间五大元素的英华。《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些论述,都反映和体现了人在自然界中超拔万物,具有崇高地位和价值的思想。周敦颐提出人是世间万物中“最灵”者,他说:“(阴阳)二气交感,生化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既然人“最为天下贵”,是世间万物之“最灵”者,那么,人就应当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当季路向孔子请教“死”的问题时,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这一回答,反映了其重视人生现实、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思想,也确立了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孔子所关心的首先是有没有危及人的生命,有没有人受伤,而不问及马的情况。在今天看来,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但在孔子当时的时代,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和牛马一样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因此孔子特别问伤人乎而不问马,则有着不同于寻常的意义,反映和表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和关心。孔子还明确提出反对人殉,对殷商以来残害生命的人殉制度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他认为即使使用偶殉也是不能容忍的,也是残忍而不仁的:“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孟子·梁惠王上》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在孔子看来,即使用木偶土偶等来殉葬,也是非常令人痛恨的。在孔子的心目中,即使是奴隶的生命也同样有着作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孔子及其儒家学者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还反映和体现在其反对战争的思想上。《论语》载卫灵公向孔子请教用兵打仗之法,孔子的回答是:“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其实,孔子并非不懂军旅之事,他以礼、乐、射、驭、书、数“六艺”教授弟子,其中的“射”、“驭”两项技艺都与军事有关。孔子之所以拒绝回答卫灵公的问题,是因为他深知战争意味着对于生命的伤害和杀戮,而这正是孔子所深切担忧和强烈反对的。孟子也对战争和杀戮持一种强烈反对和深恶痛绝的态度,针对春秋以来战争频繁、大量杀戮和生灵涂炭的情况,他特别评价说“春秋无义战”。他谴责“不仁哉梁惠王也”,就是因为“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而驱使百姓作战,致使其暴尸郊野,骨肉糜烂。大败后为了再战并获胜,又驱使他喜欢的子弟去死战。在孟子看来,这是极为不仁的。面对当时各国君主穷兵黩武,“未有不嗜杀人者”的情况,当梁襄王问他究竟谁能够统一天下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认为不好杀人的国君才可以统一天下。当有人说“我善为阵,我善为战”时,孟子却认为其实这是“大罪”。正是从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立场出发,孟子强烈反对和谴责大量杀戮和残害生命的战争,提出了“仁者无敌”的主张,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作为一项道德要求和一种人生态度,不但是对人的,也是对己的。儒家认为人作为天地间的最高价值,要尊重、关爱和珍视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和珍惜自身的生命。所以,儒家不主张作无谓的牺牲,也反对轻生自杀等在对待生命和死亡问题上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论语》载孔子的话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孔子看来,徒手与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是不能让人赞同的,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无谓的死是不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的,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因此,孔子提倡“临事而惧”,主张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之。孟子也提倡珍惜生命,主张遇事小心谨慎,不作无谓的牺牲,所以他说:“知命者不立乎危墙之下”。

《论语》曾记载孔子与其弟子围绕管仲是否应该自杀、不自杀是否合于仁德等问题的讨论。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师傅,当公子纠被其兄齐桓公杀害后,召忽自杀,这体现了对于君主的忠诚,是符合当时所要求的君臣之义的道德行为。但是管仲不但没有自杀,反而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桓公成就了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对此,子路和子贡都提出了疑问,认为管仲没有仁德,而孔子的回答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在孔子看来,管仲帮助和辅佐齐桓公得以不用武力而多次召集诸侯盟会,同时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成就霸业,百姓一直蒙受到他的好处和恩惠,而没有“被发左衽”沦为夷狄,这些都是管仲的仁德,我们不能要求他像普通男女那样讲求小节小信,自杀于山沟之中。可见,在生死面前究竟何去何从,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关键是看其目的和效果,如果选择生是为了大众百姓,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仁,那么这种选择就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孔子对于管仲没有选择自杀轻生的行为和不做无谓牺牲的人生态度不仅没有加以指责,而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称其“如其仁,如其仁”。  正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珍惜的理念,儒家注重养生,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尚书·洪范》把长寿作为人生五大幸福之首,而把不得善终作为人生六大不幸之一。孔子曾提出“君子有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孔子根据不同年龄段人们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修身养性的不同要求。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不可以伤害身体,更不能危及生命,这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达到君子的理想人格所必须要做到的,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身体基础和前提。 三、儒家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以身殉道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他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这里,孔子以“见义不为”为“无勇”,认为见到该做的事,即使面临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才是真正的勇、最大的勇。荀子也把“重死持义”视为“士君子之勇”,他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与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主张相一致,孔子把对于真理的追求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他主张以身殉道,提出“仁以为己任”,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认为为了真理(道)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也是无怨无悔的。朱熹的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备无欠阙。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隗。”

孟子在谈到生死问题时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孟子还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在应该挺身而出的时侯,决不能怯懦退缩,袖手旁观,否则就是贪生怕死,不仁不义;为了坚持道义,就应该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乃至视死如归。

《吕氏春秋》中说:“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这里也是主张生死由义,在生死面前以“义”作为取舍的标准。张载对生与死持一种“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的轻松淡然的态度,他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亦不恤,惟义所在。”可见,“当生”与“当死”的标准不是别的,而正是“惟义所在”。朱熹也说:“义无可舍之理。当死而死,义在于死;不当死而死,义在于不死:无往而非义也。”

荀子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王夫之也说:“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人人都知道生命的可贵,都有求生的欲望,并且人们希望生存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厌恶死亡的心情也是很强烈的;然而人们在生死面前,有生存的机会却选择死亡,自觉自愿地舍生取死,这并不是不希望生存而但求死亡,而是由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他们认为应当舍生取死,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生是不对的而选择死才是对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贵生恶死的要求,但自愿的“舍其生”,“不欲生而欲死”,是因为“死得其所”,选择死合乎仁义道德的要求。

四、儒家推崇死而不朽,并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建功立业,为宗族、家国而献身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日:‘古人有言日,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对于“不朽”的理解和追求,有着不同的境界。范宣子讲的是宗族的不断发展和延续,而叔孙豹讲的则是“虽久不废”的“立德、立功、立言”,所追求的是永远的不朽。这种追求精神不朽的思想,为孔子、孟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者所吸取和发展。

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就是说,君子最害怕离开人世时,不能著名于世。一个人死后,如果名字不为人所称述,是该引以为憾的。《论语》中曾对比齐景公之死与伯夷、叔齐之死,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齐景公奢侈腐化,一生无功无德,所以死了后,人们都不觉得他有什么好的行为可以称述。而伯夷、叔齐所以至今还被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气节。孟子曾称赞伯夷为“圣之清者”,并说:“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可见,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即使穷困潦倒,只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其行为和于仁德、高尚正直,死后也会为人所赞颂。

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认为君子终身之忧是不能死而不朽:“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忧患,达到死而不朽呢?孟子认为,君子有垂创之举,即为不朽,“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不论孔子还是孟子,在认识到死亡的不可抗拒性后,都不主张任其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与死亡抗争,在有生之年要奋发努力,建功立业。即使在衰暮之年,当死亡即将到来时,也仍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通过发奋努力,建功立业,从而名垂青史,这就超越死亡而达到永恒。孔孟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韩诗外传》说:“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显,则士耻之,故杀身以遂其行。由是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存乎身,名传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天不能杀,地不能生,当桀纣之世,不之能污也。然则非恶生而乐死也,恶富贵好贫贱也,由其理尊贵及己而仕,不辞也。”这里,比干、尾生、伯夷、叔齐以杀身成其忠、成其信、成其廉,所注重和追求的,是“名传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张载也说:“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则死,此则长在。”这里所强调的都是追求死而不朽,即将个人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人群的大生命之中,以对社会、他人的贡献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强调对于仁义的追求重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