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时间:2023-05-29 17:3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法自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法自然

第1篇

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中国的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就已达4000年之久。

老子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公元前471年之间。晋代人葛洪按史书医典之记载描述:老子皮肤细嫩,黄里透白,眉毛很美,额头宽阔,眼睛很大,鼻子很端正,四方大口、嘴唇很厚,只是牙齿稀疏,耳朵很长。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晚期,比孔子(前551~前479年)年长约20岁。他精于天文,熟于兵法,通于武功,悉于史典,悟于养生之道,读书之多在春秋之世,当首屈一指。孔子便曾数次问道于老子。

老子养生论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养;“生”,即生命、生存、生长。养生意义有二,一是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命质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遗世著作,仅有《老子》一书,也叫《道德经》。该书仅5千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玄妙,博大精深,涵盖天地,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时至今日,它风行欧美,流行世界,已被译成三十多种外国文字,拥有近500个外文版本,是世界外文发行量仅次子《圣经》的文化经典。老子也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这并不是一部养生书,但综观全书,其中闪耀着诸多老子鲜明而独特的养生智慧。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我们是自身决定了自己的存在和运动、发展。从人的角度看,一是人应当取法天地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二是人应当取法人性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观念。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遵循的根本法则,自然也是人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人要想“长生久视”即健康长寿,就应当修道进德,取法自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养生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规律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而然。虽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但对人来说归根结蒂要顺应的就是自然而然,即要道法自然。

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

在老子看来,婴儿身体柔弱,无知无欲,他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他拥有充盈的精气、淳和的元气。所以,老子主张,修养生之道的人,只有像婴儿一般始终保持“精之至”、“和之至”的境界,才能够精神饱满,健康长寿。

当然,老子的养生之道不仅注重养气,也强调养形、养神;而这三个层面的养生均以“冲和”为目标。

精气神三者合一延年益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生命现象均被视为“气”活动的结果。老子据此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具体的养生方法。其精髓说:人常使精、气、神三者合一,便能延年益寿。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而“气”的生成主要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器官密切相关,“气”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这些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具有推动脏腑组织活动和促进血脉运行的作用。

温煦作用:“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保持身体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的功能。

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能力。

固摄作用:“气”具有控制人体血、汗、尿、精不外泄的功能。

气化作用:“气”具有维持脏腑功能正常活动和精、血、津液新陈代谢过程顺利进行的作用。

气功锻炼

生活在社会剧烈震荡的春秋时代,老子非常重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他自己就是一位重视生命并且相当长寿的智慧老人。老子的长寿固然得益于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他的健康长寿也是持之以恒实践气功养生的结果。

人体生命活动受自然规律支配。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他的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人体各种生理、病理变化,都与这个外在环境天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人体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的最显著标志是“呼吸”。因此,气功养生家修炼气功,就是以呼吸习静为主要手段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另外,练功不能背离自然法则。 “自然功”以“自然”命名,这就是要求在练功的全过程中必须贯彻“自然”的原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顺手自然。最后,回复自然,探索生命本质。气功修炼就是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健康与长寿,为此,必须要回到人的自身,探索人体生命的本质,把握人的生命活动的规律。

气功锻炼的方法包括调身、调息、调心这样三个既逐步展开又同时进行的过程。调身就是要摆好姿势,全身要自然、放松;调息就是调练呼吸,练功时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呼吸的调整,其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停顿呼吸法等;调心就是调定心意,使心神宁静,意念专一,主要方法是意守丹田。具体方法有:

1 呼吸:吸长而缓,呼短而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2 身体部位:端坐,头部直对前面,眼微闭,唇微闭,牙关不相接,不相咬。后背微圆,前胸不可挺出,心窝部凹下。两手叉置大腿上。上腹凹下,臀部向后,突出到可能的地步。两膝不可并,可离开八九寸左右。

第2篇

【摘要】当前,“低碳”观念存在人类大义、低污染、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省吃俭用等误区。从老子“道法自然”的和谐平衡生态思

>> 论老子的“道法自然” 老子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美学诠释 如何准确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 从“道法自然”到“教法自然” “道法自然”――谈摄影的纪实性 从个人层面论积极心理学对老子道法自然精神的借鉴 “道法自然”:老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及现代意义 谈“低碳”教学 道法自然:从植物中体会发明之道 从“道法自然”解读庄子的教育思想 慢谈低碳园林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启示 道法自然 也谈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从“低碳”到“负碳” 从李煜说到低碳 低碳,从家开始 从“物理低碳”到“生物低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解振华:“中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体相当”,《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10月30日。

④胡卓然:“‘碳减排’报道中的若干误区”,《新闻世界》,2010年第4期,第34页。

⑤汪玲萍,刘庆新:“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评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50页。

⑥王志成:“论《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第34页。

⑦邝福光:“‘低碳’挽救不了人类将可能灭亡的命运”,《钦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81页。

⑧薛秀军:“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的重新选择和定位”,《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第193页。

责编 / 韩露(实习)

第3篇

随着建筑的世界化大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传统建筑的光辉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之中,一个又一个历史名城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转而为没有感情的现代建筑所替代。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们惊呼我们的民族风格的建筑不见了,人们不断在尝试,不断在追寻。不同的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相同,导致我们在追寻传统建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对于这些形式,社会给予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现代的建筑的形式应如何体现出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遗忘。文化是建筑生长的土壤,没有文化的积淀,建筑自然也是禁不起推敲的;文化是建筑存在的灵魂,建筑是社会认同的产物,我们要找回传统建筑首先要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然条件;建筑灵魂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s the building tide of globalization moves forward,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our traditional building of glorious drowne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orest, another historic city lost its style, turn to have no feelings and replaced by modern buildings. To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our national style of building gone, people are constantly trying to constantly in the pursuit of seeking. Different people fo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eads us in pursuing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s also appeared in a wide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forms, for these forms of social evaluation of mixed. But we've been searching for modern forms should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rchitecture, but we were ignored, we have our own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gotten. Cultural soil building was born, no cultural heritag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is not refined-ban;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identity, we have to fi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al; Natural conditions; Building souls

当代中国建筑语言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的都源于自然,就如同太阳东升西落、水往地处流一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道理。

1.文化的根基源于自然

1.1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的发展是源于对自然的认知,先民对自然的利用和理解正是文化产生的根基。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和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文化对于自然现象的单纯崇拜,更多的时候已经将自然的规律融入到了人们的思想之中。这种现象源于中国深厚的农业文明时代,在人与天地自然交流的过程中,天气、地貌、水文等信息显得更为重要,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就意味着没有良好的收成(如图1所示)。

图1 图2 图3

1.2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缺失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所以在当代工业文明大发展的时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重冲击,人们对于原有的文明开始质疑,甚至抛弃了扎根于华夏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力量,而百分百的接受西方的文明方式。经过时间的积淀,西方文明在我国的发展中越来越表现出了其与我国发展中不可调和的冲突,其实仔细思考,还是西方文明的根基与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相同。其实文化之所以会丰富多彩,主要源于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缺失(如图2、图3所示)。

1.3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文化源于自然的发展规律,但是却高于自然,是从自然的发展规律中总结得到的普适性的道理,这些道理在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去发展他们,如何去运用他们,而不是单纯的屏蔽掉,或者是一味的盯着文化中糟粕的部分。社会在进步,文明也需要发展,作为当代的学者,我国文明应如何发展,就要依靠当代学者的努力了。但是我们的文明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形象和符号上的重现,应更注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所宣扬的恬静淡薄的生活方式上的焦点,应在精神世界上寻找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

图4

2.建筑的灵魂源于自然

我国的建筑起源甚至比文化更早,建筑最初只是人们趋利避害保护先民居住安全的居所(如图4所示),所以最初的建筑是完全基于自然环境的,不能够适应自然,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初期的建筑文明是一种混沌的自然的文明体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产物,将人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明确出来,是一种明确化的体系化的思想。这种文化氛围得到人们的认同后,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自然,这也是约束建筑的一项重要因素,可以说人类的文明,扩展了自然的范畴。对于建筑而言,既有的地理形制、气候环境、人文特质都是自然的范畴,作为建筑的灵魂,就是依靠这些既有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

2.1在宫廷建筑中体现出的自然

宫廷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体系中是集大成者,受到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自汉代未央宫开始,宫廷建筑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体的布置都表现出了儒家的礼制思想,表现出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对称的组织形式,也体现出了东方文化中对于安土重迁天地平衡的基础思想的重视。在单体建筑中,房屋的开间进深以及高度彩绘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使用者的等级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而明确区分,不能有半点僭越;而在群体建筑的布局中,礼制关系更是集中表现在院落的进深与开间的层次的不同;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甚至包括城门的个数以及道路的宽度都是有严格的限制。

2.2在民居建筑中体现出的自然

相对于宫廷建筑,民居建筑更多的关注的是对于自然因素的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就景所以形成了形形的建筑形式。但是先前的研究都只是关注民居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考虑,但是忽略了文化本身对建筑的影响。其实在我看来,自然环境更多的影响到了建筑的形式,而人文氛围则更多的影响到了人们如何去使用和划分建筑的内部空间。例如在蒙古地区,人们不尊儒术,但是看似简单的蒙古包中依然有功能的划分,有长幼尊卑之分,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共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之中,就如同水冬天会结冰、风傍晚会变强一样,植根于人们心目中的约定俗称的文化,就是自然的,建筑的设计必须遵照这些自然规律,否则就很难为人们所接受,也是没有灵魂的建筑。

2.3在园林布局中体现出的自然

园林的发展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最高境界,取群山大河之精华于一隅,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都表现在庭院之中,取山水曲折知趣,尽自然变化之精妙。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对于自然条件和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人文思想都结合的非常紧密。

3.建筑的未来植根于文化的认同

3.1文化对建筑的认同决定建筑的未来

建筑之好坏,建筑能否耸立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对其在文化层面上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建筑只是冷冰冰的站在城市中,完成其所承担基础使用功能,那么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躯壳。在当今社会中建筑更应该承担文化地标的作用,更应该得到人们在文化层面上的认同。就如同由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其造型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建筑是站在文化的积淀之上的,没有文化的认同,就没有对建筑的艺术的认同。

3.2重视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思维。中国传统哲学不论儒家或道家都强调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与整体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思维。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普遍采用术构架承重结构在水平展开擅长运用均质单体建筑组合手法来满足建筑的不同功能要求具有单纯而复杂的整体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间”也成了传统建筑中极简的组合元素。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尤其体现在元素组合所形成的秩序感多样性单纯和复杂性。

3.3兼收并蓄韵昧悠长

老子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今天的世界是无形驾驭有形,知识驾驭物质,文化驾驭价值的。含蓄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含蓄能达到一种境界,即意境。含蓄,能增强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启发想象,具有感人的持续力和包含丰富的内容,有它的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含蓄的形式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就是没有看到具体的中国元素,但是整个味道却是中国味,这需要对传统元素有着深刻理解,将其消化吸收再重新表现出来。建筑要以情动人,含蓄而意韵深刻的形态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建筑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表征,有生命力的建筑无一不是独特建筑风格与本地文化传统交融的产物。我们对传统艺术的吸收绝不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要吸收其浓厚的民族气息,寻找和挖掘能够体现当代艺术精神的、能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的元素,让中国的设计既体现由传统而生的本土化,同时又体现由开放而引发的国际化。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具有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了建筑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蓄的时代,受众的审美观既具有传统的根基,又受到了外来的影响,已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中西的独特的文化风貌。对传统的东西,不仅要延其形、传其神,更重要的是创新。在经济与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倡本土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文化趋势。让我们站在民族角度,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化应用,它既是创意设计的集体反思,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寻找和民族自信心的一种重建。

参考文献:

[1]布正伟.从建筑语言学论走向新世纪的现代中国建筑艺术[J].世界建筑,1999(9):33.

[2]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第4篇

经过了重新装修的小木屋,坐落在开普敦豪特湾的一座小山上,四周环绕着连绵不绝的山脉,可以欣赏对面的山峰和海湾的全景。这里是屋主人Anneke的心灵居所,让她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压力。

之所以称之为心灵居所,是因为Anneke的丈夫两年前离开了人世,Anneke说:“这次重新装修对我疗伤来说很重要,希望新家可以给我带来极大的安慰。”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Anneke寻求了建筑师Stephen和装饰品设计师Salome的帮助,整个过程对于Anneke来说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

Anneke渴望更加轻松、更加洁白也更加女性化的生活氛围,设计师Salome对此全力以赴地进行了设计。在保留房子原本的“丛林小屋”特征的前提下,Salome通过将视线引导向户外来优化这个特点,让房屋内部的氛围活跃起来,同时也保持极高的舒适性。

Salome为这所房子保留了很多木质元素,包括镶嵌式木质天花板,用柔和的灰色调来粉刷的镶木墙壁与用白色粉刷的木地板,使整个效果具有北欧的自然气息。

为了让起居空间更温馨,客厅、餐厅等一系列区域都用低矮的柜子隔开,这些柜子为不同功能的区域提供了一个框架,也提供了很大的储存空间,让起居空间没有之前那么拥挤,因此也更适合平静地冥想。

设计师Salome用她标志性的风格来装饰房屋内部,墙壁上挂着超大尺寸的装饰画,光滑的定制墙纸与高级触感的布料给房间房屋平添了现代的气息。

舒适而时髦的现代木屋与之前相比,俨然一个全新的家,但充满戏剧色彩的自然环境成为最大的亮点。在露台花园外面,有一个泳池,泳池边的瀑布由自然的山石组成,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这是建筑师Stephen充满感情的设计作品。Stephen将改建过程中移走的石头和植物又移了回来,呈现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感觉。

Q&A

Q:最喜欢的空间是哪个部分?

A:我最喜欢的空间是开放式的起居室和小会客厅,不论下雨还是晴天,这两个空间都能让我有种在室外生活的感觉。

Q:这个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A:居住在豪特湾,我认为最特别的一点就是这种轻松休闲的生活气息。我的家被自然所环抱,但是山的另一侧就是热闹的城市生活氛围,靠山而居,就好像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堂。

Q:你是怎么享受这种天堂般的生活的?

A:每天傍晚坐在阳台上,享受一幅日落的“油画”,或者和朋友一起分享简单的饭菜和好酒。我最喜欢小酌一杯Campari和橙汁调成的酒,当然聚会的时候也少不了香槟酒。我的拿手好菜是烹饪小螯虾和健康的炒菜。

第5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滨水景观;综合整治;河道治理;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94-04

1 城市滨水景观区的营建

1.1概述

城市滨水是指城市范围内的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间的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作为城市硬质空间与水域流质空间的过渡带,城市滨水景观区的构建或修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人与自然交流的体验空间以及水陆生栖动植物的生态敏感区域,它的营建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并且通常是焦点性地带的区域,城市滨水景观区的营建,需要在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人本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雕琢或重塑出多物种、多元化、多模式的水体陆域过渡带。

1.2城市滨水景观区建设发展现状

近些年,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与日俱增,对水体质量和滨河景观的建设目标也由单纯的水质清澈提高到“水清、岸绿、精美、游畅”的更高境界。越来越多的省市城区注意到了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空间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诱致空间,以及促进土地增值、吸引投资和拉动经济载体的巨大价值。建设模式由单纯的河道清淤筑堤的功能性治理上升到了集功能性、美观性、生态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河道综合整治。在城市及近郊圈对城市滨水景观塑造的重视程度和整治力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也确实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骄人成绩,为城区整体环境建设以及人居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1.3城市滨水景观区营建体现的不足

然而,在各地希望通过滨水景观空间的构筑成为当地形象代言和经济增长的支柱时,却往往容易忽略两个最重要的内容:人的天生亲水本性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交息触碰的需求,以及水岸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融人性需求。一些城市在滨水景观营建中所体现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过于强调滨水区域的经济价值,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增加开发空间而减少水域面积或滨水绿带面积,或将原本属于公益的建设完全附着于经济利益驱动。

1.3.2对场地现状及规划研究不足,致使造成未能有效利用原有资源,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乃至与城市整体规划背道而驰的局面。

1.3.3单纯追求高成本产生的轰动效应,追求形象工程带来的政绩影响,过浓的人工痕迹或过多的硬质铺装使得人无法产生与水岸的亲近感及与自然的融入感。

1.3.4过度地强调“以人为本”,单纯考虑人的观赏空间和活动空间,而忽略了滨水景观区域作为水陆过渡带的生态价值。

1.3.5强调水体置换达到水清效果的“速成”,忽略控制水体质量的可持续性策略。

2 道法自然的设计原则

2.1“道法自然”的文化溯源

老子《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可为“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着。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道家学派登达的最高境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的秩序准则和运行规律,人类也只是茫茫宇宙间的微小粒子,其行为表象和意识形态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也必须遵从着自然规律。

2.2“道法自然”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无论是城市规划、河道整治,还是景观工程,都可以理解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方式,这种“改造”也是自然界现象的一部分,必须顺应固有的自然规律,才能真正融于自然,可持续地成为自然的组份而成立下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很多城市滨水区的“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河流湖泊的大量侵占,致使建在低洼带的小区“渍水”现象严重。在一些城市的河道滨水景观建设中,无视防洪水位的要求,将建筑物及重要构筑物建在水位控制线下,致使洪水来临时惨遭损失的现象亦有发生。

人类行为活动违反自然准则必将酿成恶果,而唯有在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中以“道法自然”的原则为宗旨,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地与自然共存。在河道滨水景观建设中,充分尊重原有城市肌理和场地的地形地貌;在对周边环境给予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定位;准确把握滨水区域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把合适的景观形式、风格定位、小品家具放在合适的区域位置,才能充分发挥“道法自然”思想在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塑造-出与人融合、与环境融合的滨水景观空间。

3 龙凤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3.1项目概况

龙凤河(北京排污河)源于凉水河右堤上的胥各庄闸,从军屯闸以下称北京排污河,于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汇入永定新河,河道全长92km。本项目段针对武清城区内龙凤河(大南宫闸-八孔闸)15km和龙凤河故道(大南宫闸-京山铁路)7.5km近年来水质恶化、淤积严重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是天津市环外30条河道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之一。

该项目由武清区投资2亿,已于2010年6月竣工。改造后,河道两堤间宽120m,主槽宽90m,大大提升了行洪排泄能力。如今改头换面的龙凤河水域成为了武清城区又一滨水绿化景观带和绿色生态廊道,凸显武清“蓝脉绿网”的城市景观。

改造后的龙凤河作为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受到业界乃至媒体的广泛关注:明艳的水生美人蕉在岸边亭亭玉立,木质亲水平台蜿蜒曲回,古香古色的凉亭静静地瞭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是综合治理后的武清区龙凤河呈现的一幅美丽画卷。根据生态系统中植物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转化利用原理,景观绿化起到了促进生态良性循环,防风滞尘、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今晚报)治理后的龙凤河实景见图1。

3.2道法自然理念在该项目中的体现

3.2.1总览项目位置及定位,选择恰如其分的规划设计方案

项目所在地天津市武清区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将发展成为京津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本项目案址所在地迄今人烟稀少,自然开阔。

由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夹杂于都市繁华与乡野稻香间的味道,既保留和还原着乡间野趣,也不失城市的魅影与韵味。于是在设计中引入生态湿地的概念,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的人工痕迹,尽量还原生态原貌的景观修复理念。

我们把龙凤河滨河景观工程的设计总体理念定位为——“都市水乡”,以重塑自然风光为主旨,营建生态河滨景观,形成适宜休闲游憩的延展空间。

3.2.2尊重场地的特征,通过现场踏勘发掘现状空间的可扬弃之处

园林设计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概况出场地最大的特性,以此作为设计基本的出发点。正如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充分研究得到的场地特性、原生物种、以及人文气息,都可以作为我们接下来设计中能够且必须利用的元素。

以龙凤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在现场踏勘中,我们发现现状龙凤河两侧大树较多,以杨树为主,并且长势良好。现状岸线基本上是缓坡式的自然驳岸,河流走势较为平顺,岸线保持良好。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植物品种单一,缺乏固土护坡植物,基本不存在亲水休闲空间,割裂了河流与城市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中,我们尽量保留了绝大部分的杨树,作为基调树种和背景林,并加植了金枝国槐、合欢、香花槐、银杏等色泽鲜艳的乔木品种作为前景林加以弥补和相互映衬。由于当地土质以粘土为主,现有自然缓坡驳岸也鲜有坍塌现象,故而在驳岸的处理上也沿用了自然土坡入水作为主要的驳岸形式。

通过设计,将原生和新生的内容融合起来,使场地肌理与改造整治实现切洽。创造,并不代表着对原生事务的彻底颠覆,而是基于对过往的尊重,在此基础上的突破并重生,才会更有生命力。

3.2.3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勾画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方案

如果说一片绿、一道墙、一点红、一滴水,这些都是在自然中表征的肢体,那么这些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则是每个项目存在且独立存在的灵魂。刻意牵强的文化负缀、夸大或者缩小项目应该表述的文化内涵,都是所谓的“魂不附体”。在项目设计中,应深刻挖掘出符合项目特征的地域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赋予景观园林以文化底蕴。

我们对项目所在地武清的文化进行溯源,发掘河流走廊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武清的有载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汉建武二年寇恂封雍奴候,昔号‘雍阳’。公元1267年元建都于大都(北京)疏竣北运河,杨村始为重要的漕运枢纽夹河成镇。因故,我们在设计中蕴含了武清古文化的特质元素,以滨河景观的构建隐蕴出运河文化的古韵。

以贴切的景观元素蕴含对运河文化的表达或休闲文化的体验,衍伸出滨河景观作品的文化价值。鉴于龙凤河在新域规划中重要的位置及地位,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属于“两轴两带,多片多园”中的两带之一,但相较作为新城景观主轴的翠亨路、北运河以及雍阳道,她的地位还是次之的,因此,我们通过龙凤河的滨河景观实现对休闲文化的一种体验,以及对运河古文化的一种隐含和衍伸,而不是彰显和凸现。

通过位于主广场的系船柱、八孔闸重现锚的造型的河流形态修复、以及雕琢于广场上的古朴的地砖、景墙,都在含蓄间表达着武清的雍阳文化和运河文化,引导人们对古文化的追忆。

3.2.4结合河道综合整治清淤工程,巧妙地实现营建湿地自然空间的设计构思

龙凤河的常水位是在7.1m的高程,按照水利设计断面的河滩高程是7.58m的位置。在结合景观修复进行设计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对河道综合进行清淤整治时,将清除的底泥堆在7.58m的高水位处,按照设计图纸堆出自然地土坡微地形,从而形成高程在7.58m上下的凹凸。我们的湿地植物就种植在这里,这样,当水在7.1m的常水位状态时,依然可以渗入“湿地”。在枯水期也能保证湿地空间的凹陷处留有水洼,既重现了自然原貌,也确保了湿地植物的良好生存环境。这些滨水植物与点缀的硬质小品一起,形成宜人的湿地景观。见图2。

此外,设计也在营造这些土包构成的湿地土壤时,结合从河底清出的底泥,考虑了土方平衡。这种节约成本的方针也成为道法自然地进行景观设计的一个方面。

3.2.5主从分明、突出重点,根据具体地段特征确定不同的景观配置

无论是奥运场馆、世博场地此类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还是街头绿地、溪边小景这样的小型项目,单纯地追求效果而忽略成本问题都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虽然我们在景观园林设计或者建筑艺术设计中追求唯美主义,但如果用翻一番的造价去实现1%美观价值的提升,必是失败之举。

因故,寻找和刻画项目中的焦点,通过亮点点亮全线或全盘的工程,主从分明、突出重点的进行整体方案设计。鉴于项目本身的位置及定位,不同于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设计模式,不能将全线都作为重点拉开“战线”布局,更要求将在尽量节约投资的基础上作出量身定做的标志性工程。

规划龙凤河以南,也即城区一侧,由西之东以此为城西居住区、研发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物流园区、运河公园,而北侧依然是远景待规划的村落。所以我们把河道景观的重心放在了河道的南侧,也即城区这一侧。并将整条段落按照休闲段、重点段、精致段、普通段的四种形式进行划分。沿线具体分布见图3。

形式一,居住段。在项目的最西侧城西居住区的临界处,我们将其规划为“休闲段”,希望通过休闲空间的打造,形成城市居住区的诱致区域,让周边居民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凭水的融入自然之感。模拟建成效果图见图4。

形式二,重点段。在河道与主要交通干线相交的区域,我们认为会是过往人流和车辆集中的视觉“焦点”,将其定位为“重点段”,设置亲水平台和休憩凉亭,并以木栈道连接,与跨河桥遥相呼应,为过往的行人提供小憩赏景的平台,也为景观效果增色。建成效果图见图5。

形式三,精致段。在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天狮集团、天狮大学区的段落,以及毗邻运河公园的地带,作为“精致段”进行配置。天狮区域合理地利用了河道原有断面的高差,顺势布局了下沉亲水广场,与周围的两个半弧形的栈道构成了包融型的曲线之美,中心广场上的系船柱和景墙体现运河文化,局部的栈道连接休闲广场,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效果图见图6。

在八孔闸重要节点,仍然延续段湿地的生态设计风格,又在局部进行了点睛,以突出该节点功能的重要性及在整条龙凤河滨河景观中的重要地位。将园路设计成树叶状,突出生态自然的理念。休闲广场、观景廊架、疏林草坪、以及树阵广场,这些既简洁又生动的小景点缀在这里,形成了颇具亲和性的特色景观。与此同时,对此处因与北运河相交所带来的景观融洽性也进行了考虑。这样,当龙凤河与北运河滨水景观改造全部完成时,在这里将会交融在一起,而丝毫不会显得突兀和风格迥异。

形式四,普通段。除上述段落,均将之定义为普通段。以单纯的湿地植物配置为主,以适宜不同水深的植物群落构成生态湿地的主体,还原自然的原味风采。

3.2.6在满足结构前提下忠于原味的多自然型驳岸处理形式

随着河道综合整治结合景观改造项目的前进与发展,驳岸的处理形式是多样性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推崇尽可能的尊重河岸的自然形态,采用以生态优先原则进行护岸设计。选用自然界原有的材料,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改造。即使在不得不进行人工建设的情况下,也应创造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人工模拟水陆过渡带,使生态循环,特别是这个生态敏感带的生态循环,不至于中断。

在本项目中,本着道法自然的原则,我们依然是在现场踏勘和对整体风格把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驳岸形式。现状河岸绝大部分都为自然驳岸,直接土坡入水,且护岸光秃,缺乏植被覆盖。全线的驳岸设计基本采用自然驳岸,即利用原有驳岸,加植根系发达的固土护坡植物,既节省投资又增加了驳岸的稳定性,同时绿化效果也增色不菲。

在河流急弯处等重要险工段结合自然驳岸就地取材,以碎石或大块的景石护岸,在控制总投资的情况下增加护岸的安全效果。在亲水平台、休闲广场等重要结点处选用仿木桩进行点缀,在安全护坡的同时又增加了自然的野趣。

3.2.7以本土植物为主导,选择适合滨水种植的植物群落配置

在植物配置时,更要求本着道法自然的原则,依照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模式进行植物搭配,考虑到阳性与阴性、耐阴性植物相结合,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相结合,观赏性植物与抗污经济植物相结合的生态植物群落配置。

通常我们所说的“适地适树”原则,也是体现按照道法自然,适者生存原理进行植物筛选的一种方式。选用本土植物品种为主体,适当选取和培育特色品种,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城市特点,以及养护成本。此外,不单是参考现有的资料或图纸进行品种方面的照搬,除了凭借长期植物设计经验,还要到现场详细识别、走访和分析植物的长势。比如同样是在天津境内,同一种柳树品种在北辰很难长好或养护好,而在宝坻或武清却长势旺盛。凭借书面的园林知识了解到的大部分松柏很适宜做北方的常绿品种,也确实在街头看到了当做景观品种,表面“光鲜”的油松,仔细了解才知道需要很高的养护成本,且最多两年就要换一株重新植栽,这样的品种对于这样要求严格控制养护管理成本的区域就更加明显不适合了。

在本案中,我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彰显大气之势的国槐、悬铃木,色泽鲜亮的香花槐、合欢、皂荚、火炬树、银杏映衬在已有的现状背景林杨树前,搭配了能够与水相依的柳树,配置了柿树、枣树、杜梨、桑树等果树品种,增添了乡间野趣的田园风貌。与此同时,我们选择了色彩鲜艳的碧桃、黄花棣棠、文冠果、金银木、暴马丁香、西府海棠、山楂,尤逢春夏,会呈现出色彩锦绣的画面效果。

为配合本项目的整体风格和设计理念,在植物配置上,需要体现亲水景观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以厚重的植物色彩为基调,整体格调大气的风格,彰显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

针对该工程滨水景观的项目特征,我们选择了水体净化功能和自然生态效果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是构建滨河生态场景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很多湿地植物具有抑制COD、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本案选择颇具野趣的芦苇、水葱、菖蒲、伞草、野芋、泽泻,水生的茭白、芦苇、美人蕉、黄花鸢尾、灯心草、沙草等天津本土湿生植物品种。形成优势植物群落,成为构建湿地景观主题不可或缺的元素,也为水鸟、水生昆虫的生存提供了足以藏匿和繁衍的空间。

第6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51-01

“山水城市”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设计理念,旨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融入传统的“山水”文化。

一、“道法自然”与驳岸景观

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水域驳岸景观的设计对象是滨水空间中的整个驳岸空间。在进行驳岸景观的设计时,运用道法自然的思想,充分尊重原有的城市肌理及地形地貌,把握驳岸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角色,对景观的生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同时改造人类本身。因地制宜的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提案建议及文化背景,将“道法自然”的思想与驳岸建设融合起来,从而建设处与人、环境和谐融洽的驳岸景观空间。

二、滨水驳岸景观的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驳岸景观设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滨水驳岸景观应该具备三个功能:(1)亲水性。即驳岸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水体的互动,以便游客能充分地体验亲水空间。(2)观赏性。作为滨水景观中的重要部分,驳岸景观的显著特点即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放松心情的场所。(3)抗洪性。由于驳岸处在水陆边缘,因此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驳岸受压、迎水面坍塌以及平面积水等问题。此外,要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季节变化,做好防洪排涝的安全保障。

三、城市水域驳岸景观基于“道法自然”的设计途径

驳岸景观设计是一项较复杂的设计工程,涉及到水利、景观、城市规划、人文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驳岸设计过程中要解决诸如人与人、人与自然、结构与工程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为人们建设舒适的环境。基于驳岸景观的不同类型,给出了以下不同的设计方法:

自然生态驳岸的人工处理痕迹很少,生态环境中的生物被完好地保存,因此有丰富的植被群落。虽然自然生态驳岸的生态性很好,但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所以适宜设计在园林水景中。主要的自然驳岸景观类型有山石形式驳岸、木桩式驳岸、植被式驳岸,共同点是将自然生态与驳岸景观进行了合理融合,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人工驳岸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工程被用于稳固驳岸,它的主要类型有人工仿自然式驳岸、钢筋混凝土式驳岸。人工驳岸虽然人工处理的痕迹很多,但是保持了自然驳岸的开放性和水陆之间的关系。

单式驳岸被应用在多数环城水系中,有垂直式驳岸和斜坡式驳岸两种。台阶式驳岸的亲水性很强,人们能够与水进行互动,也可以坐在台阶上观赏风景。但是其安全隐患也很大,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危险。

四、遵循自然过程中城市驳岸景观设计

(一)驳岸的设计要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水陆交界的驳岸,不仅发挥着防洪排涝的作用,而且对于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的预防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驳岸也是人们的聚集地,因此驳岸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在设计驳岸景观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等进行设计,保障驳岸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驳岸的人性化和美观性。因为驳岸的亲水性、观赏性,所以在进行驳岸设计时要以人为本,方便人们游玩、散步等活动。除此之外,驳岸景观不仅要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还要保证形式上的美观,设计风格上既要与当地文化保持统一,又要彰显自身的个性特点,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三)驳岸的整体性与生态性。驳岸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设计要符合整个城市的设计风格,做到完整统一、完美融合。另外,极其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性的设计,驳岸景观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要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结束语

驳岸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关乎整个城市的形象与发展,亲水设施、防洪设施以及景观小品的使用保障了驳岸景观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运用“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来设计驳岸景观,能够使得资源合理配置、生态植被受到保护,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汪毅成,陈晓刚.“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14-8716+8721.

[2]杨剑.遵从自然过程――城市滨水驳岸的景观设计探析[J].工程与建设,2012,(04):461-463+472.

第7篇

关键词:规划设计;自然生态;林盘;乡土景观;地形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概况

1.1项目区位

宏观层面:三岔湖是天府新区的“后花园”

三岔湖位于四川简阳市西部边缘的龙泉山东麓,距成都40千米。拥有27平方千米的开阔湖面,蓄水量为杭州西湖的三倍,岸线曲折悠长,岛屿众多。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天府新区(图1)被明确的提出,作为四川省乃至整个中西部重要的发展核心。三岔湖景区正是被划在了天府新区的范围之内,位于新区的东南边界内(图2),三岔湖重要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城市休闲服务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其作为天府新区的“后花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微观层面:北游客中心片区是三岔湖景区的“会客厅”

三岔湖北游客中心片区位于三岔湖景区辐射范围内丹景山处,三岔湖湖区东南角,面积2500亩(图3)。北游客中心片区处在整个景区与成都、简阳、天府新区连接的门户位置上,能够依赖便捷的交通(成简高速、第二绕城高速,第二国际机场)与外界便利地沟通。出色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周边市民能够快速摆脱大城市的喧嚣和钢筋水泥的包围,回归川中丘陵自然生态当中。

1.2地块现状

地块内现状开发建设较少,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完整,以山林和农田、耕地为主,另有少量民居,水系丰富。规划范围内景观视线极佳,南紧邻三岔湖湖区大坝,视野开阔,是进行眺望观景的理想场所。除大坝外的临水区域岸线曲折,拥有多个保存完好的半岛,水深条件良好,腹地开阔。

今年3月,笔者对该规划地块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周边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做了深入

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岔湖地区具有独特山文化,水文化,岛文化,以及林盘文化,集合诠释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与风水内涵。

2项目定位

2.1相关上位规划解读

在《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中(图5),三岔湖所在的东部片区被定位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以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往为主导功能。

2008年,三岔湖新城(图6)的规划出台,新城总体定位为国际性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都平原城市群新型旅游城市。虽然规划对项目地块并未有明确的定位,但我们从交通、规划结构等多方面可以开出地块作为配套服务,门户展示的重要地位。

根据《四川省三岔湖旅游开发规划报告》的研究,三岔湖的日旅游环境容量控制在2万人,年控制在400万人次。根据客源来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主要以成都市周边的旅游者为主。旅游者停留时间一般在2到5天,“一日游”也占很大比重。三岔湖景区作为成都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后花园”的角色进一步被确立。

2.2总体定位

通过对以上这些上位规划的解读,并且根据地块的自身区位条件,依托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我们将天府新区三岔湖北游客中心片区总体定位为三岔湖景区北部游客集散、休闲、体验中心。

2.3功能定位

在功能方面,我们比较分析了国内众多景区的游客中心,发现大部分游客中心已经沦为旅游纪念品的集中销售场所,而失去了原本服务休闲的功能。在此次规划中,我们希望能把游客留下来,而非是经过性的一次性消费。所以,我们把主要的功能定位于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另外辅助功能定位于商务会议,康体疗养和时尚购物,以期满足于不同客源地、不同年龄、层级的游客的需求。

2.4具体项目选择

在具体的项目上选择上,遵循生态友谊、功能融合的原则,规划了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观景台、一个湿地公园、一个旅游小镇,一个游船码头。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

笔者认为,游客服务中心不仅是提供游客门票等的购买,以及集散、供游人休息的临时性的接待区和中转区,还应该是介绍展示、整个园区的小型博物馆。通过服务中心本身建筑和景观的展示,结合图片、文字、多媒体的手段,使游客对整个园区产生初步但直观的印象。

一个观景台

利用马鞍山的天然地形优势,规划观景建筑,包含观景平台、展厅和多功能休闲厅,除观景眺望的主要功能以外,还承载三岔湖景区展示,和游憩休闲的功能。

一个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包括温室、专类园、采摘园以及原有的农田和水系等。我们希望借由湿地公园的景观,一方面达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营造质朴的田园风光,吸引城市人群。

一个旅游小镇

旅游小镇是地块内最具功能性的一个项目,包括零售、商场、酒店、会所等多个子项目。融合休闲、娱乐、购物、游憩等多重功能,也是地块内最具活力的区域。

一个游船码头

在三岔湖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水上交通、水上游览将占很大比重,地块既作为游客中心,水上交通的集散点必不可少。在规划中,我们希望游船码头并不只是简单的交通站点,同时也附有商业、休闲的功能,使码头成为一个滨水的重要功能区域。

3规划结构与分区

依托项目定位,所需项目选择,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进一步确定规划结构为:“ 一线、五片、三核心”(图7)。

其中,五片为西部马鞍山观景台眺望观景组团,西北部旅游小镇休闲娱乐组团,中部田园风光组团,东部湿地公园生态体验组团以及南部码头观光组团。

三个核心为:西部观景台观景核心,中部游客中心文化核心,西部湿地公园的生态核心。

一线指的是一条观景游线。我们意识到,五个片区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独立,承担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让他们各自成团,进行独立设计是行不通的。方案用一条观景游线将五个分区进行功能的串联,同时观景游线的景观效果也从物理空间上对他们进行了缝合。

4规划与设计策略

4.1规划理念

无论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中对山水景观的利用上,还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质的生态观一直被广泛运用,严格遵守。三岔湖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一草一木,山水之间,都透露出“天人合一”的禅意。笔者认为,只有将自己的设计隐身于场地之内,山水之间,才是对地块的尊重:1.自然山水始终是此次规划设计的主题,任何后期的设计都不应该抢掉山体的主体地位。2.对于地块内友谊的元素,尽可能加以保存和利用。3.借鉴吸取当地的文化元素,聚落格局,使我们的设计更有本土特色。

4.2建筑设计引导策略:生态与当地特色并重,主张自然人文的诗意栖居。

生态与当地特色策略之一:地形建筑的引入——以景观台为例

在规划地块中,西部的马鞍山是制高点,是全局的“精神场所”所在。从审美角度看,马鞍山自高为43米,与南面的三岔湖和北面的丹景山,正好构成前景、中景、背景的山水写意画面。 笔者注意到,由于马鞍山山体不高,体量不大,要想延续原有的山水自然景观,必须让景观台以一种更谦虚的姿态出现,让他融入到山体当中。于是,我们借鉴了“地形建筑(landform architecture)”的手法。地形建筑秉承大地艺术的实践,以人工化方式介入、回应、整合和重构大地的形态。它们的形态以其水平延展的体量、连绵起伏的界面和整体巨大的尺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单体/群体的概念而进入了景观(landscape)的范畴。

地形建筑让景观台整体建筑风格休闲化、生态化。而且建筑更加服从山势,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平台相互穿插,尽可能少的改变原有地形。例如,我们将多媒体展厅设计在山顶陡坡处,这样可以利用陡坡布置观影的阶梯看台,将建筑与山体、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在整个形态上更为舒展,观景面更宽阔,而且在保证足够使用面积的前提下降低了建筑高度(建筑主体为一层,最高处12 米)。此外,建筑顶面可以完全开放作为二层观景平台。在材质的应用上,除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之外,加入原生态、当地元素,如石材和原木等,使整个建筑进一步隐身于青山绿水之间(图8)。

生态和当地特色策略之二:林盘模式的借鉴和改良——以旅游小镇为例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上所独有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作为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一体的复合型农村居住风貌,它在特定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成为川西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 “浅丘林盘”是三岔湖特有的生态农居风貌。其独特的由林、水、填、屋等要素的组合,共同构成了川西特有的田园风光(图9)。

旅游小镇的建筑借鉴了“林盘”的布局模式,方案将林盘建筑中的堂屋、厢房、耳房、天井等进行打散重新排列,有机组合。设计出的每个院落有不同布局、不同体量、不同功能,并不是一个组团的单一复制粘贴(图10)。

在建筑风格上面,以现代建筑为主,大面积的落地窗和飘窗,加深的挑檐,高度采用了一层、两层、三层互相组合的方式。但是,建筑还吸收川西民居的建筑氛围和元素:青瓦白墙,飞檐斗角。立面加入了石材、木材等原生态建筑材料,使建筑形态更加丰富有层次。此外,在个别院落里,设计加入了当地特有的茅草屋和土坯房,增加建筑的趣味性,同时契合人们对乡土风情的怀旧需求。

4.3景观设计引导策略:乡土景观元素借鉴,打造恬然迤逦的田园风光

乡土景观策略之一:林盘景观提取——以度假小屋景观为例

林盘的环境景观形态就是一幅周边沃野环抱、中间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林盘内建筑聚落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浑然天成的气质和相映成趣的美感是林盘景观意向最典型的。田、林、园、水是解读林盘的环境景观形态的图示语言的核心要素(图11)。

方案在景观设计上,尤其是建筑周围的环境营造上,我们提取了田、林、园、水的元素,设计成“大林盘”的景观格局。在度假小屋的设计中,6间度假小屋围合而成一个半封闭空间,林盘的宅院空间由中央广场所替代——建筑和广场形成一个组团院落的布局。院落周围环抱以高大的乔木,水系在屋前或屋侧流过,组团跟组团之间间隔以大面量的绿地或农田——这也正是沿用了“林盘”的基本格局。

乡土景观策略之二:农作物景观营造——以湿地湿地公园农田景观为例

在此次方案景观的设计中,植物是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规划地块生态保存较好,植被丰富。笔者在调研时,正值当地油菜花开花季节,森林植被与农田植被黄绿相间,一些农舍间杂其中,颇有“室外桃园”的氛围(图13)。如何在保证一定开发量的同时,延续这种氛围,是此次景观营造的一大难点。

庆幸的是,以农作物作为景观植物在国内早已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最典型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使大田稻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等功能。与案例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重新打造农业景观不同的是,我们地块内的农田是现有的。所以在后期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地块内植物的原有内容和肌理,只是用规划和景观的手法对他们进行了梳理和引导:

1.改变个别地块的种植内容,使原本零碎种植的农作物能够形成片状或带状景观。当地农田的作物都是农民根据自我意愿种植的,自发性较强,内容比较杂乱。就观赏性而言,过于随意,视觉吸引力不足。所以,需要对一些地块进行调整。我们选择了当地最主要的植物油菜进行了整体性设计,形成成片的油菜花田,打造吸引游客的乡土特色景观。

2.保留地块内的原生林。地块内植被丰富,原生林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山林保存完好。我们将一些状况讲好的原生林完全保存下来,并参照其中的植物种类,作为对一些状况不够理想的山林进行核心植物的补植和强化的树种。

3.在新的植物种植的时候,尽量选择地块内原有的植物或本土植物。由于植物多样性的需求,规划中拟补种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一些乔灌木以及地被植物,核心乔木如:小叶榕、樟树、桂花、垂柳、祯楠、峨眉含笑、银杏等;灌木:小叶女贞、火棘、杜鹃、海桐等。地被植物:凤尾藏、万年青、麦冬、肾威等。

5总结

三岔湖是拥有独特山文化、水文化、林盘文化的灵性场所。在对于三岔湖观景台片区方案的调整过程中,我们正视了:生态环境、山水景观始终指引着我们的规划设计。于是我们通过地形建筑、覆土建筑、林盘格局、农作物景观等规划、建筑、景观的手段,是我们的设计更贴近于场地。真正站在场地的背后,烘托并放大场地的自身价值。

(天府新区三岔湖北游客中心概念性规划与设计项目参加人员:李翅、朱斯斯、李程、黄哲娇、石岩、郭琪、高洁等)

参考文献:

[1] 樊奔. 三岔湖:“风景区”里的城市. 西部广播电视2009(9)

[2] 崔超.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初探.研究生论文.2011.3

[3] 华晓宁.地性建筑.现代城市研究.2005(8)

[4] 杨洁 杜娟 周佳..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读——以林盘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1(12)

第8篇

2012年12月27日,2012年“海淀区名家校园行”系列宣讲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中国著名书法家孟繁禧走进十九中育英楼二层阶梯教室,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激情洋溢的书法讲座。会场座无虚席,学子们纷纷踊跃发言,向他提出关于书法学习、传统文化传承的各种话题。

《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和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书记郭建军为孟繁禧颁发了2012年“海淀区名家校园行”首席讲师证书。

孟繁禧,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195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章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获北京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孟先生自幼潜心学习书法,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非凡的书法天分。但是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孟先生被分配到北京卷烟厂做壮工,每天都是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他对书法的兴趣和追求没有破灭。孟先生把纸墨带进车间,利用工余时间练字。他还拜了王逸和和康雍两位先生为老师,上晚班的时候,孟先生就会用白天休息时间跟老师学书法。1981年,一个可以发挥书法专长的机遇终于降临在他的身上,中国京剧院需要一名写字幕的工作人员。孟繁禧如愿以偿地圆了“书法梦”,踏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征途。

孟先生的书法作品瑾守法度,但并不墨守成规,他一方面翻阅大量的古今资料,查找古代的碑记,还跑遍了京城各大图书馆,一去就是一整天,穿越时空的隧道,同历代书法家“对话”。另一方面热心公益,从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汲取营养。

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和阅读,以及对古书法细节上的雕琢,孟先生终于有所成就,其楷书保持了端整基调,又灵动多姿,意趣宁静和谐,不燥不霸,格调雍容、旷达、不卑不亢,极富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

早在1988年的“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孟先生从4万余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翌年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秦声杯”全国青年书法大赛中又获得了最高奖项。孟先生先后发表了《欧体楷书技法》、《楷书创作概述》、《欧阳询楷书虞恭公碑》、《孟繁禧书前后出师表》等十余部著作。1989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主讲老师。

即使获得了这些成就,孟先生依然信奉“不图虚名,脚踏实地,顺其自然,与人为善”的信条,并自嘲说“我了解自己,深知我这块地里只产玉米,若拔出玉米改种水稻,很可能会落得颗粒无收。没有骄人的业绩,没有显赫的名声,但我在恬淡中耕耘。”

孟先生说得好,“创新是继承的延续,应产生于自然之中,表现于含蓄仿佛之间”,“无为而无不为”。在继承和创新传统书法的路上,他走得自然而洒脱;在书法艺术上,孟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谈到挚爱的书法,孟先生认为,书法能够流传几千年直至今经久不衰,在于它的生命力,它靠它的生命、靠它的活力、靠它的姿态而亘古流传。书法只是线条,可是那线条里蕴含着生命,这个生命产生在起伏的变化不断的过程之中。它的长短、粗细、收放、聚散、浓淡、虚实等诸多的变化,不断地交织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旋律感和动态之美,不断地影响着我们。“例如楷书,本身很端庄,但一定表现的是动态的美,这种美产生在它的阴阳顿挫、阴阳虚实之中;而草书的美一定要有凝重感,不是飞扬的,不是浮躁的,是凝重的,仿佛从急风暴雨到汹涌澎湃再到湍流小溪,人们欣赏的正是这种变化多端的过程。”

如果要总结书法学习的经验,孟先生强调,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是触类旁通的,用六个字概括就是“多写、多看、多想”,刻苦的精神加上善于发现掌握学习对象的特征,并且把它表现出来,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书法学习的捷径。

书法学到了一定程度,拼的其实是细节的雕琢。具体点儿说,就是在选好一本字帖的时候,一定从整本字帖中挑出可以天天去反复临摹的字,大概有20%,即使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一中国书法中的极品,短短三百多字间,还是有一些字写得极其糟糕。如果还要拿它当作好字,来反复临摹,那就成了东施效颦。所以,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精品著作,书法学习者也需要批判的态度来学习它。

其次,还要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尽管好多老师都说,学习时选择的字体要从正楷开始,但孟先生认为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学习者的兴趣,从隶书开始或者从行书开始入手都可以,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最重要的是要找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体来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样进步起来才会比较快。

再次,学习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看什么作品,既要看到它的余地、它的发展,还要看到它的不足,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如果看哪儿都好了,眼低了,技艺永远也提高不了。”

谈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孟先生认为,这不能成为一面沉重的旗帜,青少年不必每天扛在肩上,只要拿出精力关注到它,影响周边那些有影响的人,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好的传承。有了这样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才能够一代代地发扬光大下去。

提问环节

同学:要改正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是否需要很长的时间?

孟繁禧:我用我自己的例子跟你说,我从小就喜欢写字,到了工厂以后,当工人,车间主任特批给我一个小课桌,他允许我写字,自此养成了写字体的固有习惯。

结束之后,我真正拜师学艺了。虽然改掉原来的毛病不难,但很痛苦,这需要跟自己的习惯较劲,如果有一个老师教给你正确的方法,你知道了其中的要领,你顺着那个势走下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三遍不行,十遍,直到完全行得通了,就会马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好的习惯需要更改,要有与自己斗争的精神。

同学:颜体楷书和欧体楷书之间,哪一个更适合初学者练习?

孟繁禧:二者都适合初学者练习。我不喜欢柳体字,人们说“颜今柳古”,小孩子不太懂,认为老师说的就是真理,我就学了柳体字,但越到后来越找不着感觉。到了1978年,有位老师告诉我,在这种状态下,干脆改一种字体来练习,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只有与字体有共同语言才能充分的交流,才能够从它那儿汲取营养。所以,要练哪种字体,关键看你对颜字还是对欧字更感兴趣。

第9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 理想信念 生发和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23-02

一 老子的“道法自然”观

1.“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自然”是道之存在状态或内在属性。“自然”者,是其所然者也。而得道者,亦是成其所然者也。故判断是否得道,即看其是否是“自然”的。“道法自然”之“道”法的是自己,道的行事原则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本来如此的状态。“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妄为”“强为”。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虚伪、丑恶和荒诞的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顺其自然的行为。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重和诚信。

2.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自主性。大学生活的相对民主、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体现在大学生各方面的自主性。在学习、生活、择业的过程中,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在精神生活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注重自身精神家园的建设,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

第二,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现实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90后”大学生被视作缺少梦想的一代人,其实,不是没有理想信念,而是这代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更“接地气”。大学生在对个人的理想追求过程中形成了更加求真务实的理念,不空谈理想信念而注重实际。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目标,因而更加注重实干,往往通过实现个人人生或职业目标来实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曲折性。在现实环境中,支撑个人不断超越和开拓新局面的力量源泉,来自个人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会在人生境遇的种种博弈中,经过反复、曲折的磨砺,或消失、或调整、或重生。

自然而然,本是天下事物各自进化的最优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

二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问题归因

1.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现状

第一,重视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淡漠。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受社会因素影响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

第二,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许多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国家和集体利益,但

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更加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爱情、家庭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不够。

第三,重视生活和职业理想,忽视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看不到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修养、忽视规范、社会公德意识差。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相容、统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不足。

2.问题根源归因存在误区

第一,归因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一贯把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导致青年一代“文化异化”现象,理想信念淡化。我们不否认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但是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并不属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本性,相反,解决理想信念危机的方法,恰恰是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追求公平与合作。

第二,归因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因素。这种归因有失偏颇,特别是认为科技地位与作用的凸显造成了对人文的挤压,大学生对科技知识的追求和崇拜,往往容易造成对道德的忽视,甚至产生缺失现象。归因不可以忽视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弱点,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长大,自理能力比较差,依赖性强,还处于“心理断乳期”,而较少涉及深层次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理性层次的问题,极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三 “道法自然”,遵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规律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仍然没能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窠臼,教育理念模糊,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教育内容抽象,没有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进行全面的生活价值引导教育,以使学生在现实基础上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道法自然”,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规律。

1.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更“接地气”

第一,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践基地与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联系点。在课程教学期间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讲解、点评和讲授,拓展教学途径,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基地和联系点涵盖革命史、改革开放进程和现代化成就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场景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点的认同,学生在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同时,可以更深刻地洞察社会。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切实做到可操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讨论会或辩论赛,并辅以教师点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及表达、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或撰写学习心得,以提高讲座的实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提供关于该课程中最前沿的理论热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理论热点,围绕着该理论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撰写研究报告。

2.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应着眼于系统化的有效措施

第一,教师要做执着于理想信念的表率,传输给学生正能量。真善美的生活就是与人的存在的自然秩序相一致的生活,是有秩序的、良好的或健康的灵魂所流溢出来的生活。教师要做好理想信念的表率,培育学生真善美的生活信念,并使学生在执着追求真善美生活的现实过程中不断提升精神理想和信仰。

第二,转变理想信念教育观念,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道法自然”。大学生是真正的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要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将理想信念教育变成大学生的内在强烈需求,变成他们自主地、自发地行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成长能力。

第三,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成为高校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四,完善德育机制,构建广阔的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网络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新家园。教师要充分理解理想信念的价值,做学生心理建筑的工程师,结合当今时展的特征,联系社会实际,建立网络沙龙;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从网络走向社会,去思考理想信念的真正含义。

第五,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主动地走向和融入现实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高校和社会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经费支持和活动场所。

第10篇

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谓统一

天人本是合一的,即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德经》中曾说过‘认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法自然”思想的本质核心就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回到设计的核心“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在逻辑体系上涵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用“道法自然”的设计观念来扬弃“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并非意味设计不再考虑人的需求。实际上,“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的生物学特征即人类的自然属性。可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偏执地认为科技进步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果人类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那么科技的进步不但不能保护这种统一,反而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统一最大的威胁。汽车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汽车排出的惊人尾气也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重(见图一)。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巨大好处时,必需要有“道法自然”的意识。“道法自然”思想虽然没有直接教授我们保护自然的方法,但是却给设计提供了指导思想:如何通过设计使人类接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我们设计时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回归自然设计

从设计的历史发展观察设计即勺的变化。石器时期,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如木材)来制造生活产品;工业革命,人们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设计思想;现代社会设计提倡“以人为本”,设计以人为中心,目的为了更加方便入的使用;发展到未来,设计的目的必定会演变成以自然为本,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即“道法自然”设计思想。“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强调“物一人一自然”的引导和回归,其思想核心被广泛地运用到设计领域,并且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与推动作用。

1.工业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停用在它的使用价值层面,而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表达,注重产品的内涵设计,即‘人性化设计”。在设计中把‘火,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它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与社会性。从本质上说,‘火性化设计”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带有鲜明的后工业工业时代特征,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生活在“物一人,自然”的大环境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人类一味地进行功利性的活动而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使自己远离自己的心声,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接近自然的机会。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到现在的人文精神关怀,要求设计中融入‘人性化”因素使其具有情感、生命,赋予‘火性化”的品格,使人们身心更加健康发展,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任何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是“物一人,户自然”三者之间巧妙融合的产物。人们也开始追求一种全新的生产环境,注重“物气人尸自然”的共生存的思想。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关注人们自我情感体验与认知,这也是‘认性化设计”的精神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整体设计虽然简介古朴但充分中体现人文关怀,采用仿生设计形态如“巢”,象征孕育生命,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一种希望(见图二)。它的成功证明人性化设计必然会成为设计趋势,当然这也是“道法自然”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实现“物一人一自然”的和谐统一。

2.工业设计的可持续设计

将设计行为纳入“物,办尸自然”系统,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争取适度利益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将“环境”因素视为设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即“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思想是站在人类根本利益上全方位的设计理念,它的观念来源于“绿色设计”。工业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在产品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资源、能源的使用。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并称为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从本质上说,这三大问题是一致的都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匾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加剧,人类也意识到“物一人,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可持续发展设计成为整体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工业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可持续意识体现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并将产品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减至最低。未来具有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产品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持续设计是对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的提炼于升华,通过设计使“物一人一自然”达到和谐的发展。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时刻要有可持续设计的意识,注重设计中的“环保”概念,引导设计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可持续设计主张合理使用材料,以最贴近自然的、健康的、节省资源的材料来满足产品功能需求。日本Wasara公司设计一系列纸质餐具(图三),使用纸浆和蔗糖的混合天然的材料,虽然为纸质,但是产品在设计上考虑人体工学的舒适度,品质感强,暖色的色彩,让人有种先天的自然接近性。这与“道法自然”的杨自思想相一致:产品源于自然、顺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三、结论

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向“道法自然”的设计思考,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本质。我们提倡“道法自然”设计理念,不是为了所谓的“理论创新”,而是为了改变设计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反映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实现“物一人一自然”三位一体的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共同繁荣。

作者:陈志琼 戴端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第11篇

自然之道,无声无息,循环不止,道以自然为本性,成为天,地,人取法的标准。

自然,原本就是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局限与压制,随心所欲,由心而生。

自然,以自身为法则,是一种自然发展,无任何自然的强迫因素,“道法自然”正是如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思想是老子道论的精髓。道与自然本来就是融为一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就是“道”顺任自然,无所偏爱的体现。

自然之道是空虚的,但作用无穷,它深渊,隐而不露,在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它。自然之道是一切的本源。

皈依自然,就会拥有了自然之道。不过,还得靠你慢慢去领悟:

执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执着原本就是好事,但过分追求执着者便是痴也。自然之道,就无执着,一切随自然而过,转眼即逝,对每一件事都不能痴,都要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沐浴下,使你明便是痴,而执着则是太聪明。万物因缘生,对每一件事不管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应道循自然,平静对待,皈依自然,执着便缘起缘灭。

名利

第12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