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时间:2022-06-12 04:2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教育

第1篇

案例:笔者曾带见习学生随一个中班到附近社区找标志。一路上。教师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哪些地方有标志”,讨论“这个标志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进入一个居民小区,看到道旁竖着一个禁鸣标志,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标志上的喇叭和一道斜杠。告诉幼儿:“这是禁鸣标志,意思是汽车经过这里不能按喇叭。”这时一辆小轿车从小区里面驶出,按着喇叭,堂而皇之地过去了。对此,教师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幼儿也没有发问。继续往里走,在一栋居民楼后面的过道上,看到一个禁停标志,教师又告诉幼儿:“这是禁停标志,意思是这里不准停汽车。”然而,对于标志牌旁停着的几辆车,教师却未表示任何态度……

案例中反映出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陈鹤琴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活老师”,幼儿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在案例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幼儿走入“大社会”去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包括其形状及所表示的意思,然而我们不能说这些生活经验是“活生生”的。真正“活生生”的生活经验是:在有禁鸣标志的地方有汽车在鸣喇叭,在有禁停标志的地方停着不该停的车辆。教师为何会忽视“活生生”的真正的生活,而只将注意力放在符号上呢?陶行知曾说过,“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那么,幼儿走进“大社会”,面对这样一些似乎是不好的社会现象,会受到怎样的教育呢?如果不回避生活中“活生生”的不好的现象,那教育又该如何面对?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生活教育”理论作深入的探讨。本文尝试对“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梳理、辨析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一、“生活”:“生活经验”及“经验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对“生活”作了如下解释:生活是“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杜威认为“生活”是“生活经验”。但杜威同时也强调“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便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杜威也主张“生活是生长”,生活是“经验生活”。

陶行知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陶行知的“生活”观强调“有生命的东西”“在环境中”“生生不已”。“有生命的东西”意味着生活中的主体具有能动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中”意味着个体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生生不已”意味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长,而社会生活也因此得以不断改造。

总结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对“什么是生活”作如下概括:生活是个体或种族的经验,即“生活经验”;更是实际生活的过程,是“正在上演”,是“经验生活”。生活的本质特征是不断生长、自我更新,个体或种族的经验不断成为生长的新起点或是促进生长的工具。生命自生至死的过程是绵延的,“生活经验”是生命之旅的串串足迹,而“经验生活”才是生活的本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带着幼儿到社区中找标志(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以及标志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回幼儿园画出标志),这里教师关注的标志仅是物化了的生活经验,是社会生活的工具。如若以为这样做便是生活教育,那么就会陷入只关注“生活经验”而不问该“生活经验”的“存在意义”的误区。理解标志的意义不光是要了解标志作为“生活经验”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要询问标志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标志一经设置,便会与社会生活中的人相遇,或者说入便会与之“打交道”,人在领悟标志意义的基础上会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作出技术性筹划并“施为”。从“经验生活”的视角看标志,尚需关注标志究竟如何与人发生关系,人在标志的规约面前究竟是遵守还是悖逆。倘若标志未能在社会生活中显现其事先筹划的意义,则需要反思:某处设标志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根据标志设置的实际效果作调整?怎么调整?解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正是实际生活展开的过程。儿童要真正参与这样的实际生活,方能获得有关标志的真正有益的经验。而案例中的做法看似幼儿在生活中获取经验,实际并没有真正介入生活。幼儿获得的有关标志的经验是静态的、死的,这和从书本中、图片中获得符号性的经验并无差别。

二、“生活”与“教育”:“传递”抑或“创生”

“生活”对个人而言是实践、是生长,对社会而言是在自我更新中不断延续。“教育”承担着促进个人生长并延续社会生活的责任。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进行了新的阐释:“我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杜威认为不应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学校应成为儿童能真正生活、获取经验、发现经验意义的地方。“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而“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这便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自1918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演讲《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中首次提出“生活教育”后的二十几年中,对于“生活教育”的内涵有过多次阐释和补充。陶行知一开始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承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经过1927年开始的“生活教育运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1930年,在晓庄学校3年实验基础上,陶行知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即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翻了半个筋斗”,“生活即教育”,归根结底,“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同样,“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在这里也翻了半个筋斗,即“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一致的,但具体实施是不同的。陶行知主张教育不是和社会生活发生关联,而应真正投入到社会生活的改造中,“生活之变化才是教育之变化”。今日所过的是改造生活的生活,那么儿童接受的便是改造生活的教育,便是发明生活工具、是创造的教育。杜威所考虑的是改造学校中学生(被动、静听)的生活,使之成为儿童真正的生活,从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倾向,为“明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强大的并且最好的保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和杜威的分歧实际上在于对“什么是真正的儿童生活”的理解。

对照陶行知和杜威的儿童生活观,无论是“真实”的生活还是“游戏”的、“重演”的生活。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儿童都在过着一种生产性的、建设性的生活,是“创生”的生活,而非“奴性”的生活。前者在成人看来是“真实”的生活,在儿童那里却未尝不是“游戏”的,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状态而非外部表现;后者在成人看来是“游戏的”生活,在儿童那里却一定也是真实的。同样以培养有生产性的完整人格的儿童为目标,在不同的时代,教育为儿童组织的生活是各不相同的。福禄贝尔幼儿园借助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游戏意在使儿童超越当时德国压制、严苛的社区生活的伦理原则,而具有自由、合作的人格倾向;杜威学校以“重演”家庭生活和邻里生活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因为“今天美国的社会条件肯定有了足够的改变和足够的进步”,因而可以使幼儿园活动“较之福禄贝尔的信徒们所做的更加自然、更加直接和真实地表现当时的生活”;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中贯彻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让儿童在与成人共同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当时成人的社会生活正是在筚路蓝缕中创造,一如“原始的生活”,那么,儿童参与真实的生活便自然满足了他们交流、探究、建造、表现等本能需要。在创造生活中培养创造的一代新人,有创造性人格的社会成员形成合理、进步、丰富的社会生活,如此循环往复,便真正体现了陶行知所说的:“先要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才能做到‘教育即生活”’

在案例中,生活“正在上演”的是有些标志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能发挥实际效用,形同虚设。幼儿真正经历的就是这样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社会生活正在给幼儿提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旁观者的态度,但教师对此并未加以关注。这是案例呈现的“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的又一实践误区,即忽略了生活的本性是生长、更新。无论“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应是创新的生活,教育也是创生的教育。只做生活的看客,而不去干预、指导生活,便是陷入了僵死的生活,陷入了没有反思的生活,这也意味着放弃了教育对生活的自我更新所应承担的责任。假如案例中教师对“正在上演”的真实生活的忽视正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态度的无意识表露,而教师的这一态度又确实给幼儿提供了模仿的对象,那么,长此以往,幼儿就可能习得“看客”的社会倾向,这也是“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的实践形态之一。

三、今天的“生活”及“生活教育”

第2篇

在陶艺的教育上,“生活陶艺”这一新名词新专业的提出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现代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成果,最早开设“生活陶艺”研究生教育(在1999年)的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最先提出“生活陶艺”教育这一新名词的学者是该院的陶艺家朱乐耕教授。因为“生活陶艺”专业还比较新,对它的教育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我在这里结合自己所做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两方面的经历来谈谈生活陶艺的教育问题,以抛砖引玉。

一、生活陶艺设计教育与其它美术教育的关系

生活陶艺教育与其它美术教育的差别与联系用“若即若离”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它是美术共性与个性兼具的一门艺术教育。共性表现在:首先,它是一个艺术门类的学科,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的体制,有数量正在日益扩大的从事陶艺专业学习的在校生。虽然一些艺术院校诸如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传统的美院中的一些学校都开设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然而,开设生活陶艺研究生建制和培养目标的高校还仅只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这一家,但它的一整套体制,包括招生、考试、录取等各个环节都相当完善,执行标准与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的美术要求和做法可谓异曲同工:在高校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先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电脑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为主,这是和传统的美术及其它设计院校专业课程共同的相通的地方,也是生活陶艺与其它美术教育的最显著的相同点:然而进入非基础阶段即专业阶段后就出现了差别,陶艺的制作或者说创作阶段,包括生活陶艺的造型训练、装饰训练、烧成训练等各个环节与传统的美术或者艺术设计专业就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活陶艺最终的教育成果不是一张图纸、绘画作品或者文章等精神的东西而是具体可见的、实物的、经过窑火一千三百多度高温烧炼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反应之后的最终的生活陶艺作品,是“土”与“火”的两者完美的结晶。

另外,因为生活陶艺制作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由随意、个性表达,所以在生活陶艺教育上的表现就是大众化、普及型的平民式教育:首先,是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大众化,我们的学生既可以是艺术院校中的非生活陶艺专业的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也可以是没有美术基础的非艺术类大学生,或者说还可以是中学生、小学生甚至社会上的群众学员,如上海等许多发达地区的各小学、中学都开设有陶艺课,目前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针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生活陶艺的公共选修课等;其次,是生活陶艺培养目标上的非精英主义教育策略与本质,生活陶艺上专业的教育是培养陶艺家,而普及型的生活陶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他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求知欲、创新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陶艺成了全国各大中小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考虑学科教育专业:第三,在课程的设置上与专业的生活陶艺教育不同,它不太强调素描等基础课,而是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对生活陶艺作品的制作与实践上,同时配以少量的生活陶艺操作方面的理论课进行讲解。所以,生活陶艺教育与其它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关系是很有关联,但总的来说两者是若即若离。

二、生活陶艺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的运作特点

(1)理论与实践真正做到了紧密相结合

生活陶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才有可能进行具体实际的操作。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应该是一半对一半的平均主义分配,也不是三七开那样厚此薄彼,而是应当根据具体实际的课程不同来进行侧重,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才会有显著效果。比如在生活陶艺的造型课程中,我们应侧重实践动手操作,是用拉坯方法成型、模具方法成型还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辅助成型等,抑或是捏雕、贴饰成型等,相应减少理论课教育的时间分配,因为生活陶艺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体造型的方法与技术、技巧,最终能独立制作出实实在在的生活陶艺作品来;而在生活陶艺教育的釉料制配课程中,我们则要反过来安排和计划二者的轻重,加大理论课教学的时间投入,而只需少量安排实践操作课程即可,因为这时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釉料配制的基础知识而不是具体地研究釉料。所以,生活陶艺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配不应盲目的结合和照搬其它美术学科,而必须按照生活陶艺这门特殊教育课程的目的要求进行侧重,搞“一刀切”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最终是行不通的。

(2)审美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在我们所有现存的教育方式中,生活陶艺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能体味到的乐趣应该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从哪里反应出来呢?我们可以发现,从生活陶艺教育中各个具体的阶段和过程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上课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有单人单件制作的、有多人单件协作完成的、也有多个小组单件协作完成的,在每件生活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们踊跃提出各种制作方案、画出各种草图、采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制作,讨论和制作的场面热烈、气氛融洽,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可以说是在没有任何压力之下的学习过程,先姑且不讨论所做出来的生活陶艺作品的质量和效果怎样,仅此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本身就有生成良好趣味的条件。另外,从学生们已经制作出的生活陶艺作品来看,那些造型各异、装饰手段奇特的作品中、每位同学有机会欣赏、评判其他同学的生活陶艺作品从而可以取长补短,并能指出哪些作品是比较美观的,哪些作品或者说哪件作品的哪个

部件是不美观且要进一步完善的,然后建议怎样修改一下又是比较不错的,能对自己同学的生活陶艺作品提出全方位的意见,尽管他们的评价与提出修改的建议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从对别人作品的实际制作与评判中学生们无疑锻炼了自己的审美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从而达到多种综合能力培养、全面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使得生活陶艺作品本身的审美性和趣味性都显得不重要了,因为这些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生活陶艺教育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就能创造与制作出具有一定审美性和趣味性的生活陶艺作品,使学生身心的和作品的审美及趣味性两者都得以彰显,这也可能正是生活陶艺教育的最大优势以及生活陶艺教育之所以开始如此普及的原因之一吧!

3)教育成果的直观性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最终成果、作用的滞后性,周期较长,教育是否成功往往要等到人成年以后,这自然是一般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在生活陶艺教育的过程中,成果的直观性却相当的明显,可以说是“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只要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验一下,就马上可以测试出生活陶艺教育的实际效果,那就是:能否做出生活陶艺作品来、能否做出合乎美的要求和自己想法得以完美表达的生活陶艺作品来,其它的解释都是多余,做不出相对来说美的生活陶艺作品来就是失败。具体来讲,比如生活陶艺教育中的造型方式:练拉坯造型能拉得出厚薄均匀、烧后不裂、有一定形式美感的拉坯作品诸如杯、盘、碗、叠、花瓶、罐之类生活陶艺作品的就是成功;练泥板成型的能做出密封严密、光滑平整、有形式美感的镶器生活陶艺作品的就是成功;训练烧成课程的同学能在窑火的不断调控中烧制出合乎大众审美标准的生活陶艺作品的教育就是成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就是一句话,送给你一块泥,送回来的是一块美玉(指瓷器生活陶艺作品),那就是生活陶艺教育的成功,所以该教育成果的直观性特点是相当强的。

三、当今时代条件下生活陶艺设计教育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1)避免盲目性和好大喜功、华而不实之风

因为生活陶艺的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来说成果的直观性是很凸出的,生活陶艺作品从窑炉里烧制出来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就可以卖掉将其转化为金钱,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这是其它任何种类的教育在短的周期内都无法做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一些高校在急功近利的原则下、在不具备师资等必备前提的情况下也想要开设陶艺工作室,打出的旗帜美其名日是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学科建设。其实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正确,所以还是要三思而行、量力而为,避免盲目地跟随、一窝风似地组建,毕竟,包括生活陶艺在内的各种陶艺工作室的建设是一个学科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少则十几万的设备投资、以及相应的人才匹配、原材料等的运作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不具备上述条件下的盲目动作,只会造成有限资金的占用、昂贵设备的荒废、优质原材料的闲置而无助于生活陶艺教育的开展和健康发展,结果将会是与美好的初衷适得其反。

(2)在生活陶艺的实际教育中要注意因才施艺

第3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艺术;课程资源;探索;课标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学理念是:“生活即教育。”它引领我们在教学时适时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是一味地参考课本,可以巧妙地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服务于课堂。美术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得学生的喜爱,在培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从而提高其审美品位及表现能力。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课程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我国美术教育界紧跟教育发展前沿的体现,十年课改,美术教育界对该领域从陌生到熟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学实践日趋成熟。

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深入理解课标内涵与外延。课标指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广泛,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要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和学生生活相融合,紧扣新课标的要求,重视“以学生为本”理念,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充实,体现以培养学生美术实践和运用能力为目标的理念。

一、结合学校建筑,开阔学生视野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藏族初中,位于江南常州,所以,我校建筑设计兼具藏汉两种风格。学校主体建筑融合大量藏族元素,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而校园里的景观设计又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和景观相互映衬,藏汉两种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在上九年级下册《苏州园林》一课时,我除去指导学生探究课本上关于苏州园林的特点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校园园景之美,感受身边的江南园林美景。

二、融合其他学科,体现美术人文

我在教授新改版的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盛世·汴梁”一课中以清明上河图为范本,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历史、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由此拓展到我校藏族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罗布林卡”宫中的壁画同样记录了文化历史的变迁。学生在感受藏汉文化差异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绘画与历史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抓住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就能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重难点,就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感受美术学科的人文价值。

三、解读学校文化,感受CI魅力

在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9课时“整体形象设计—CI设计”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我校CI设计,让学生自主解读我校CI文化。学校的校园环境,道路命名,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校园里无处没有CI的影子,感受CI的魅力。

四、以生活为中心,搭建展示平台

我校属于全日住宿制学校,学生24小时在校园学习生活,学校为丰富学生生活,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在美术教学以外,配合各类活动我们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

1.指导学生出好黑板报;

2.组织学生合作美术展板;

3.指导学生布置美化教室;

4.指导学生制作其他学科学具、教具;

第4篇

关键词:体验生活;践行实践;培养爱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63-01

苏霍姆林斯基人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教过《借生日》这篇课文我的感受颇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往往任性,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其原因在于从来都是别人关心、照顾着他们,而他们也理所当然的接受着别人的关心、照顾,他们的爱心也就被淹没了。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设想,一定要让孩子们的爱心显露出来,激起孩子大脑内存,点燃他们的思维的火花。我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预设使之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焕发出清新、自然、淳朴的气息的新课堂。

1.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获知

初入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在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云为什么送还礼物借生日?小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课文,进入恰到好处的切入点。

2.在思维、体验、师生互动中激情

教学达到的时候,我深情组织孩子们表演: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小云,都是我的孩子!早晨,你们醒来的时候,发现枕头边有一只可爱的布熊,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我很喜欢这只布熊”、“我把它送给朋友”,“我心里很高兴,我知道是妈妈放的,我很感谢妈妈。”“妈妈送给我的礼物这么好,我要把布熊打扮漂亮再送给妈妈”。至此,我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语言在课堂中瞬时爆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语言是如此的丰富,课堂因为预设而变得美丽!

3.在精读、表演、主动探索中熏染

精读课文,读懂故事,主动探索,从中了解母女间的真情。尤其是从课文中产生问题,再回到课文中通过朗读找答案的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第二自然段,创设妈妈祝小云生日快乐的情境!“妈妈,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我忘了。”妈妈不过生日,小云感到很奇怪!“孩子们,妈妈有生日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妈妈记得小云的生日。你会忘记自己的生日吗? 那你觉得妈妈会忘记自己的生日吗? 那妈妈为什么说'我忘了'?”。"因为妈妈爱我,妈妈只记得给我过生日,自己从来不过。""妈妈只想到了我,从来不想自己。真是一个好妈妈!"至此,学生已从课文中感悟到课文深层次的内涵,妈妈只记得别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打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积极的心灵对话中进行"的理念,在这里充分展示,课堂上与学生积极的"心灵对话",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染。

4.在动脑、动手、内心感受中实践

培养学生主动关心身边亲人的情感。我以“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孩子们的答案是完美的:“小云爱妈妈”“小云关心妈妈”……“有好东西妈妈总是先给我吃。”“去商场买东西,妈妈总是给我买好衣服,好玩具,好吃的。”“晚上睡觉前,妈妈总是把暖烘烘的被窝准备好。”“天气凉了,妈妈总是为我穿上暖和的衣服!”“病了妈妈总是不顾一切地给我医治。”这段生活中的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把学生从课堂中的感悟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语文学习鲜活起来!这里我也体会到,成功的教学,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回归生活的教学艺术。

第5篇

一、生活即教育

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事半功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合理地生活,孩子们吃了什么、穿得怎样、一天睡几个小时等日常生活问题都是教育的内容。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应该寓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入园、晨检、早操、学习、游戏、散步、进餐、午睡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从《纲要》中的每个领域来看,比如在社会领域,就提出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很多学习活动,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生活就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这让我想到工作第一年遇到的一个小男孩,上小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有严重的挑食现象,当时我觉得很吃惊也很疑惑,在一次家访过程中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吃饭,那么平时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孩子的妈妈说:“他是我们家的老二,他爷爷盼了很久才有了这个孙子,平时衣食住行都是他爷爷一手包办的,从出生到现在小班,每一顿饭都是他爷爷喂的,小孩子很挑食,他爷爷每天都变着法给他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以至于现在他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一碰都不碰,也不肯自己动手好好吃饭,我也跟他爷爷沟通过,他爷爷说他还小,就是应该大人照顾着点,真是拿他们没办法。”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祖辈的过度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实,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受到的教育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在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等于受到不合理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在工作中我发现总有幼儿愿意主动地跟同伴或者老师分享生活经历。比如,每次放假结束以后,很多孩子都会主动说说自己放假的时候去了什么地方、吃了什么东西,等等,他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事实上,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一次经历,都是幼儿获得教育的途径。

3.为生活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要给儿童过儿童的生活,受儿童的教育。儿童教育应当供给儿童在生活上的需要。凡是一切呆板拘滞不合理足以束缚儿童生活的,我们都完全烧掉了。”可见,陶行知所开展的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为儿童将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为生活需要的教育,比如,在组织的一次阅读活动《小老鼠分果果》中,我在幼儿能够看图书讲述故事的基础上,运用白板课件,让幼儿感受首尾相连、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趣味性,并能根据提示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每一页画面都进行了细致观察,寻找答案。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讲述。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讲述能力,最后将整个故事中几个关键的心理变化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幼儿在画面的提示下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熟练地解决问题、更好地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

杜威曾指出“学校即社会”,即将社会上的东西搬一些进学校,这就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压缩到学校中,把真正的社会变成了虚假的社会,这种教育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关进鸟笼里一样,顶多只是“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给鸟儿作陪伴”。这种教育,这样的培养方式,很难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协调社会与学校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我们应当以社会生活作为学校和教育的内容,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整个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场所,也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应当将学习活动扩展到大社会和大自然中。事实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具有专长的人学习。在《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教育,不能只将幼儿关在狭小的教室或幼儿园内,应该让他们获得更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机会。比如说幼儿园周围的街道、商店,甚至是节日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自然的景色和动植物,等等,都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都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只有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困难和疑惑,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第6篇

关键词:幼儿;生命科学;生活教育理论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主线研究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呼吁重视生命科学教育,用科学的方式来唤起幼儿热爱生活。

一、生命科学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命科学教育是向幼儿介绍动物、植物、人体的形态和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使幼儿获取感性的有关动物、植物、人体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理解生物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小班为例,人体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小鼻子真灵”“亮眼睛”“可爱的小脸”等;动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燕子”“毛毛虫和蝴蝶”“泥土下的蚯蚓”“小鸡和小鸭”“我们的国宝熊猫”等;植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报春的花”“秋天的”“种蚕豆”“竹子和竹制品”“一串红”等。

人体、动物、植物都来自于我们美丽的自然界、我们和谐的生活环境,即我们伸手即触的生活。在生命科学的教育中,幼儿感受生命的律动,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生存环境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此外,在对幼儿进行生命科学教育时,还应包括科学的道德和责任教育,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宝贵,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方面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知态度。

二、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种植与饲养法、分类法、测量法、信息交流法、科学游戏法、早期科学阅读法等。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认为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要“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生命的伟大与珍贵更加需要教师踏踏实实地去教,去学,去感受。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离不开“教学做合一”。那么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教育呢?

1.兴趣导入,发现问题

最生活的,也是最能引起兴趣的。人体、动物、植物都是幼儿周围的事物,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图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兴趣导入学习生命,激发学习的欲望。

2.以做为中心,探索问题

科学不能有半点猜想、虚假。在进行生命科学教育中,要以做为中心。做,可以是观察、实验、测量等。比如,开展种植园饲养角,在幼儿照顾小动物和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教幼儿学会关心生命,学会创造美好生活,真真实实地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如,带领幼儿去大自然郊游,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命,真真切切地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3.解放头脑、手脚,解决问题

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发现了科学的奥妙,科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将幼儿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解决问题。比如,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都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去想“怎样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来源于生活的生命感叹,才是真正的生命科学教育,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真正目的!

三、生命科学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即能改造生活。教育既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学习生命科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7篇

的人本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出发,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的人本理论在关注人上不仅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和物质需求,更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需求,要求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的人本理论的“人”谈论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把人的生活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好地享受人的权利,使学生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得到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并不是对人的生活进行强制性的干预,而是在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给予尊重和满足。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要求。在看来,“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人在处理外部关系时的能动性表现即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和效果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主体性的表现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实现这种主客观统一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分析人的生活世界时指出,人的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个性构成的,文化主要是一种“随时可动用的知识储备”;社会则是指“那些合法的秩序”,借助这些秩序,社会成员能协调相互的关系,保证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个性是主体以获得那种言语和行动的能力和资格。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要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尊严,从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出发,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创造一种社会、道德和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的完美境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

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趋势是尊重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将这种关心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和切身利益联系在一块的,不少学生把“顺其自然,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家人朋友都能健康平静快乐地生活”作为生活理想。这就是大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这给我们指明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融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利益上,适应大学生生活变化的需要,以大学生的生活为载体进行德育工作,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教育的发展。为此切入生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

(一)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要把握时代主题,结合实际,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尽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可树立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以先进事例、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如为了让学生在感动和震撼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视频。可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利用情境教育法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比如创设与革命传统教育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建设与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参观、访问、调查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引导大学生融入其中,使大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获取全方位的信息,从而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自觉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可增加时事政策课或讲座,以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兴趣、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等。其次,德育内容要渗透入高校其他各门课程与各项活动中。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具有真实性、引导性的“道德情景”,创造良好环境,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德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形成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风和学风。如创设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情境;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大学生成才知识讲座、学术讲座与研讨、党校培训、各种竞赛等活动以及文学艺术、体育、音乐等课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活动中,在关怀人的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重视挖掘日常生活实践及生活世界中的德育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现实生活世界之中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园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管理工作、闲暇活动等生动教材,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什么样的老师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高校教育者的人格不仅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方向,而且也影响着高校德育实施的效果,是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高校辅导员要有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高度自觉的使命感,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视生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同学,在工作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教育学生,推动学生不断积极向上发展。这样,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在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德育就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实现其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的价值,也才能真正使教育与人合为一体。

(二)开展大学生生活实践和自我管理实践

杜威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高校德育应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开展生活实践和自我管理实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应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为他们创设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文化环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及思想行为的规范。从小环境讲,就是要努力建设寝室文化,使大学生群体之间相互教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如营造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使寝室成员之间能和谐相处、关心帮助、共同进步。从大环境讲,就是要注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反对学生“死扣书本”的现象,鼓励学生到户外多参加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意义深刻、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真切体味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会应对挫折。还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切实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大力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科技推广与应用、生产劳动与社会服务、角色扮演、艺术欣赏与创造等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巩固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感受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社会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变教育要求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真正实现知识、观念、理论与实践、活动、训练的和谐统一。

(三)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细致地、全面地从总体上、个性上、变化发展上了解每一个大学生,要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在日常养成、学业、人际关系、婚恋、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上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贫困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时刻关注大学生中出现的每一个实际问题,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既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又讲道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培养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比如:

第一,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常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难,对贫困生进行指导和解压,及时在思想上感化他们,心理上安慰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如帮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申请国家奖助学金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补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同时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让他们在互助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阴影。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自我的认同、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异性的关系等等,都会带来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如厌学症、自卑抑郁症、情感困惑症、就业压力症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对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安排做心理筛查,通过问卷等科学的方式,找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或治疗。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学年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和解决,如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给有疑问的学生提供最及时的帮助,关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在学生寝室楼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并由专职心理老师进行专业辅导,同时选出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学生作为班上的心理委员,及时掌握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了解同学们最新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还可建立起以班为单位、大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互助机制,加强学生之间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鼓励相互谈心、相互帮扶等有益活动,学会主动调适自己的情绪,主动关心爱护他人,实现心理的自我保健,形成一种全方位的“高校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这样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三,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的。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各方面比较幼稚,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人际关系患得患失,如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紧张;不知怎样关心人;怎么也开不了口赞美人,或词不达意;同寝室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有个别同学有自闭心理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高校辅导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给学生正确的交往原则如正直、平等、诚信、宽容、换位等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强化那些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制约或惩罚那些超越社会规范的言行,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深入学生,针对每个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择业和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教育指导内容,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邀请成功人士做就业讲座,加强就业培训,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行情,调整就业心态,掌握基本的应聘技巧和礼仪常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岗位洽谈、应聘指导等多种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尽量拓宽自己的就业面,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

第8篇

“生活即教育”展示了生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生活教育的核心。教育离不开生活,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生来就有,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终身教育。“社会即学校”展现了生活教育的内容。它是指社会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和社会紧密相联。旨在把整个社会当成一所大学校,让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教学做合一”显现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的方法要和学的方法相统一,学的方法要和做的方法相统一,也就是说,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做就怎样学。教而不做和学而不做都是行不通的,教和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所以,他特别强调:知识要在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为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知识已经在人们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在现代教育的武装下,人们学习似乎就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度的知识教育却也导致人们精神生活的失落,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知识和技能储备的增长而增长。当然,高职英语教学也不例外。那么,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那些问题呢?

1.教学内容过度专业化。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基本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缩影,很少能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与其专业特征及生活相联系。

2.教学目标过于知识化。我们知道,高职院校是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也应为此目标而服务。要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也是以知识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忽略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交际。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却常常被忽视。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口语考试较少,笔试测试较多,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更进一步助长了传统式教学模式的“流行”。未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交际工具。

三、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以下一些有益的尝试。

1.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应尝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使其更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起了指导作用。

第9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现状;对策

所谓“生活教育”,就是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是以生活为中心,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教育。[1]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生活教育的研究也有收获,开拓了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新的理论视野,为提高德育有效性提供科学思路。

笔者通过十多年的生活教育,对南瑞实验学校的生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生活教育的对策,探究生活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生活能力。

一、生活教育现状分析

(一)生活教育普遍存在的不足[2]

(1)生活教育目标的泛政治化。过大、过高的目标,远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得学校生活教育难以满足“成人”的道德生活需要。

(2)生活教育内容的教条化。充满着教条式的生活教育内容和口号,把学生游离于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外,使生活教育内容丧失其生活意义。

(3)生活教育过程的理性化。传统的生活教育过程忽视道德养成中人时人的理解和交往,过程被理性化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揍子。

(4)生活教育方法简单化。生活教育方法的简单化造成了学生有道德知识但缺乏道德感,有道德观念但缺乏道德生活的事实。

(5)生活教育途径单一化。传统的生活教育局限于学校教育空间和时间,忽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表现出“书本生活教育”特征。生活的陶冶相当匮乏。

(二)生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生活教育是实践的德育。生活的践性决定了生活教育的实践性,生活教育的实践性是与人的生活的第一种水平相吻合的,它并不排斥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也不排斥课堂教学。

(2)生活教育是整体的德育。[4]生活是整体的,既有实际行动和物质生活,也有思想活动和人格追求,这也是生活教育整体性的基本特征。生活教育其结构必然是融知识、情感、意志、行动于一体。

(3)生活教育是超越的德育。人渴望超越现实生活的精神境界是人类生活与动物生存的根本区别,超越性也是生活教育特性之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才是生活教育的真实面目。[5]

(三)生活教育的特点

(1)统一性。生活教育实现了生活的道德价值和德育的生活价值的有机统一。 [6]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道德归根到底是生活而定的,生活德育实现了生活的道德价值和德育的生活价值的有机统一。

(2)实践性。生活教育的真实、具体的实践互动,其素材来自真实具体的生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道德是生活的结晶,实践性强,学生可以直接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统一。

(3)主体性。生活教育是贴近学生的,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的,强调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发展性。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手段、评价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具有发展性。

(5)融合性。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无处不生活,无处不教育,生活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全方位德育。[7]

二、生活教育对策探究

(一)学校生活教育

学校生活教育是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梁道,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空间,将学校生活教育分为课堂生活教育、主题生活教育和寝室生活教育。

1.课堂生活教育

在课堂中渗透生活教育,主要从教材、教法以及课堂气氛的角度来进行尝试。[8]教师选取一些为学生所了解熟知,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教育资料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起到深化生活教育的效果。[9]在实施课堂生活教育过程中,我们从“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身心自强、言行自律”这样四个方面作出价值定向。[10]

2.主题生活教育

(1)教育理念规范化。规划“无墙课堂、幸福童年”的生活教育理念,提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教育口号,确立一套生活教育课程标准,编制一年级到八年级的生活教育教材《生活教育》课本,实践一套生活教育实施方案。让学生从落实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做起,以学生吃、住、衣、行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行为促习惯,以评价促养成,切实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生活细节亲情化。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教育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细节可以看见生活教育的艰辛和收获,也看到校园的文明。也能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亲情、对学生的“爱”。如实行的“喝开水”“解大便”制度等。

(3)生活档案个性化。学校根据实际,为每个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实施个性化管理,是家长的期望,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教师每天在每个寄宿生人手一本的生活档案《桥》上,标注学生生活情况。

(4)主题活动系列化。组织活动,打破以往的零、碎、散、杂方式,由零打碎敲的活动模式转变为主题系列活动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我运动,我健康!”等十多个主题系列活动,把学生的各种活动整合到一个集合里,统筹部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寝室生活教育

(1)培育寝室文化。学校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倾力打造了一个积极向上、个性张扬、舒适温馨的寝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动员并规划命名公寓每层楼的名称,并根据公寓每层楼的名称命名每个寝室名称,提升宿舍文化档次,营造更加舒适、温馨、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2)培育竞争机制。学校组织各寝室从“纪律星、卫生、文明、健康、节俭”等方面以“积分”展开竞争,开展争创五星级寝室和争做最佳自理小明星、最佳礼仪小标兵、最佳纪律小明星活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让学生在激励中成长。

(二)校外生活教育

家庭是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第二课堂,社区是儿童生活的真实社会情景。我们把家庭和社会的生活教育统称为校外生活教育。[10]

1.成立校外教育合作机构

(1)注重家校合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行指导与探讨,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

(2)注重社区共建,学校和阳光福利院、西岭社区、合成花园等校外团体组织成立共建单位,通过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生活素质和生活能力。[11]

2.实施校外教育常规活动

根据学生的德性和德行形成的规律,结合家庭和寄宿生成长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实行“双休日生活德育作业活动”,以弥补寄宿制学校校园生活教育的局限性,拓展内涵,延伸手臂,形成W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生活教育网络。

三、生活教育方法探究

(1)体验感悟法:通过亲身经历或移情,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内心活动,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的方法。如“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取道理。[3]

(2)主体实践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设立体验生活的“岗位”,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受到教育与锻炼,体会出做人的道理,了解生命的意义,掌握生存的技能。如“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增强学生服务意识。

(3)交往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交往性、探究性活动,来理解自我、形成自我、形成健康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找“亮点”,增强自信心与自尊心。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换位体验,扮演一种角色,在角色扮演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学会本领,养成品质。如“小鬼当家”,通过不同角色不同的感受中获取做人道理,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生活教育发展思考

通过多年实践,学校的生活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外生活,由校园生活走向社区、家庭生活,学生生活能力不断增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学会了有道德的生活,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知识,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校生活教育文化。

生活教育,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学生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整合。“生活教育”引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7]邱镛妃.以生活为中心构建生活德育模式[J].汉文综合版,2006(3).

[2][3]肖俊元 熊强.试论生活教育[J].楚天教论.2004(8).6―8

[4][美]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A].杜威教育论著述[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97.

[5]周小李.论生活德育理念及其现实困境[J].三峡大学学报,2006(3).

[6]陶行知.陶行知论德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9.

[8]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第10篇

关键词:学生;德育生活化

初中德育生活化主要是将德育理论及训练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将教育深入至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深化初中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此外学校可采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德育生活化教育更是能够通过道德规范让学生有更为真实的内心感悟,不再局限于理性的学习,升华为感性的认知。并通过开放式的交流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教学的组成、内容、手段等方面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教学中以教学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确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等方面的不足。学校道德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主体性。学校道德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学生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对道德的接受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

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开放性特征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突出强调师生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

3.个性化。德育教学社会化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引导学生追求深刻的人生知识,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

二、初中进行德育生活化的策略

1.增强道德教育及其生活化的意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在道德方面不具备有关的高度意识,也就没有办法将其落实到时间中去。站在老师的角度,只有增强了有关道德教育的意识,才能严格要求自身,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才会认真备课,将道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采取更好的措施教授给学生。而针对学生,有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增强其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意识,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在生活中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2.将德育生活化贯穿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在学校进行最多的项目是学习,占用时间最多的地方是课堂,而仅仅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德f生活化的要求。因此,有关领导应针对德育进行全员培训,将德育贯穿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不同老师不同方式的引导促进德育生活化的进程。例如,在政治课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入有关德育的内容;在历史课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树立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即使是数学等理科课程,教师也可以引入有关数学家的案例,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其道德素养感染学生。无论哪种课程,教师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继而使学生感受到优良道德节操的熏陶,培养起自身的道德素养。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德育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通过科学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增进课堂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内容渗透入生活案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道德品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内容,同时加强认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达到德育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和案例中获得赞同感,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社会及家庭要担负起责任,重视德育。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起关键作用,而学校这一系列的德育都需要与社会、家庭教育进行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的形式来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并帮助家长科学合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道德品质。营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通过自身的态度来影响孩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志向,并鼓励孩子自由成长和发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重视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培养,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校举行的活动进行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做好组织发动工作,鼓励同学们为集体争光。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全力,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绝不气馁。比如进行广播操比赛和学校运动会,赛前我先组织同学们观看其他班级练操,让同学们判断优劣。在为班级争荣誉的动力鼓舞下,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什么困难同学们都能克服,他们各尽所能纷纷为住校生借衣服,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最后取得了好成绩。在运动会前,我鼓励全班同学争取获得团体前三名。会前给同学们认真分析了形势,确立了奋斗目标。结果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运动项目出人意料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第一名的取得是很艰难的。在体育方面,我班无特殊人才,全靠同学们奋力拼搏才获得。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在教育者带动、鼓舞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形成一种凝聚力,预定目标的实现更激发了学生们爱集体、爱祖国的情感。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德育需要深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创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而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关注,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实现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生活化 融合游戏

朱永新教授提出“朴素教育观”,认为教育原本是生命的自然形态,而人们往往将它复杂化,结果适得其反。幼教《指南》也提示我们: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需求,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才能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看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对幼儿来说,最合适不过。我园尝试“生活游戏融合”的思路,立足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生活游戏融合,激发幼儿兴趣

“全人时代”的教育背景,要求我们从幼儿时期开始,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家庭、社会和幼儿成长的需求。不过,囿于幼儿的年龄状况和认知水平,我们不可能像其他阶段教育一样,立足于抽象原理和知识层面进行教学。正确的做法是: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老师,尊重孩子已有的生活认知,设计主题活动,激发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方式,将生活化、游戏化融会贯通,能让孩子在不断互动中发展成长。事实证明,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以幼儿科学活动“认识光了解光”为例,考虑到《指南》解读中指出的:“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足以看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因此,我将生活和游戏合二为一,进行“寻找光朋友”科学活动的预设和组织。我引导幼儿从生活现象入手,体验生活中蕴含的光的知识。再结合课堂游戏“寻找光朋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立体化。孩子们找到阳光、灯光、水盆中的光点、小镜子折射的光、手电筒光柱等,用“找啊找啊找朋友”的游戏,进行光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思考。这种教育活动和内容组织,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方式,实现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目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与接纳。

二、生活游戏融合,培养幼儿品质

生活与游戏融合,在孩子品质的培养上,也颇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不少一线老师深有体会:对幼儿而言,感恩、宽容等品质教育,仅用传统的方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或许还适得其反。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方式,反而能以最自然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确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记得陶行知先生的作品《假如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中,提到针对幼儿进行教育,要让孩子多玩玩游戏,多感受生活。可见,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方式,在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方面,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来,不少教育大师提倡的“南风效应”,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教育如同凛冽的北风时,过于简单严肃的方式,只会让生性自由活泼的幼儿反感;反之,教育如同温暖的南风,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开展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施教课程,反而更能触动幼儿的内心。合理的游戏,会成为幼儿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途径,也是对孩子进行品质教育的最好机会。我园将德育内容游戏化,利用传统的节假日,吸引幼儿参加手工制作等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友情、亲情和师生情,逐渐地培养懂得感恩和回报的美好品质。

三、生活游戏融合,引领幼儿实践

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教育方式,还能够锻炼幼儿的社会性能力。人,生来便是社会的构成细胞,实质上,从孩子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便已经在观察和倾听中接受家庭和社会的熏陶。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帮助幼儿继续探究生活,充实知识和能力,不断走向社会的过程。幼儿园的游戏和生活,毫无疑问,都应当是孩子探寻社会生活的出发点。每一个幼儿,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作为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可以将教育生活化,以游戏的形式,丰富教育的内涵,传递教育的温情。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探究式社会实践,在我园“幼儿教育生活化”课题研究中,收效特别明显。幼儿选择警察、教师、厨师、医生等喜欢的职业角色,以虚拟的游戏场景,体验缩小的成人世界。在小医生、小警察、小老师、小厨师的游戏活动中,他们体会到服务于人的快乐,明白劳动的价值和相应的职业规则。或许,这会是她们适应社会的第一步;或许,孩子们心中懵懂的职业梦想种子,未来会落地、生根和发芽。

四、结论

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确需要生活与游戏结合。我们既可以借助生活,获得生动的教育素材,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巧妙地引导,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品质教育。当教育内涵得以拓展后,不但惠及孩子的当前学习和成长,还能够锻炼初步的实践能力,增加孩子的亲社会性。孩子毕竟是孩子,生活化的游戏,也可能会被他们所淡忘;孩子不总是孩子,他们会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坚持生活与游戏融合的课题方向,陪他们走在发展的路上。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就要像学校教育一样需要认真地考虑应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在进行教育时家长必须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好的教育方法,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体现教育性的,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教学计划、教材,按计划进行教育,所以现今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教育误区。

1.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与生活脱节。卢梭曾经说过:“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溺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经思考,过度迁就。许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使孩子与家庭生活脱节,他们往往生活不能自理,意志力薄弱,唯我独尊,性格自私任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家长过度的爱护教育,使孩子远离了生活,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这样继续下去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家长过严管制,孩子的生活范围受限。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许多家长不惜费尽心思,花费金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拼命将孩子打造成为他们理想中人。把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学校和培训班之中。还有许多父母把考试分数看得过重,强迫孩子超负荷学习,放学后怕与其他孩子交往耽误学习,对孩子的课余时间进行限制,使得较多的独生子女陷入交往饥渴和交往低能的困境。事实上,对孩子过度封闭只会让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

3.家长过度的干涉,剥夺了孩子动手体验的机会。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过多地干涉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当孩子兴致勃勃做家务劳动时,家长怕耽搁孩子学习,厉声大喝:“这活不是你干的,快写作业去!”孩子还没动手亲身体验,他的激情就被打消了;再如当孩子在看电视学折纸时,就开口大骂:“又看电视,作业都做不完还有时间来看电视”。随后便“啪”的一声把电视关了,孩子只能放下手中还没折叠好的纸,不高兴地离去。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过度的干涉,阻止孩子动手亲身体验,不仅打击了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好奇心,而且容易让孩子在胆怯害怕中失去自尊自信,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家庭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当今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从根本上看, 还是应试教育。在学校老师为升学而上课而考试;在家庭父母恐怕孩子做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家务而影响成绩,直接导致孩子超然于家庭生活之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生活世界很少关注,不能健康成长。一些孩子生存能力差, 性情暴躁, 人格残缺, 遇事偏执易走极端,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对家长的忤逆比比皆是。而成人后进入生活世界,做事缺乏能力, 做人缺乏情感。对此,我们不能不反思,不能不弥补, 不能不改变。

2.可行性。与学校比,家庭开展生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比学校组织若干次做的活动影响要深刻得多。与老师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虽不是专任却是长期不变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朝夕相处,更容易观察引导, 其观点也易为孩子所接受。在家庭生活中,人人都是先生,人人也都是学生,因而有利于教育中的互动。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要子女接受好的教育,那么家长就必须营造好的家庭生活,总之, 父母与孩子贴得更紧, 父母与孩子生活更亲, 由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开展教育更方便, 更可行, 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三、怎样做好家庭教育

1.以生活为中心,切勿离开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真实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交往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具有细微的教育意义。因此,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教育融入生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合理地安排生活能养成孩子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塑造孩子阳光般的性格,经常而又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强自立精神。生活的教育意义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琐事渗入孩子的心灵。现代家庭的生活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是物质生活;阅读旅游看新闻节目,是精神生活;逢年过节必行的礼节习俗,是文化生活等等。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生活资源,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2.以社会为舞台,给予孩子自由。“社会即学校”,家庭教育要让孩子走进社会,给予他们自由。解放孩子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接受教育,使其能在这片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广场、博物馆、购物超市、繁华的街市等场所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学校。

3.从“做”开始,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教学做合一”,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要从“做”开始。家长要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在教育中,做的目的就是获取真知,培养创新性人才。做是给予孩子尝试错误的空间,让他们在失败的学习之后得到发展。陶行知强调:“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各种奇怪的念想,放手让孩子触摸新知,探寻奥秘,鼓励孩子动手去做、去玩、去练,让他们在玩和练的过程中观察世界,在做中体验生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教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做中学,学中思,活学活用,生活教育也就落实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