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机合作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认识不够全面管理不规范
由于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社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比较模糊,规模化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尚未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些农机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农业机械的暂时联合,其管理松散,责、权、利不够明确,没有形成股份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农机产业的巨大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合作社资金来源受限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机专业合作社属农民自愿组建的经济组织,国家财政没有专项补贴,银行没有专项贷款,从而筹措资金比较困难。谯城区绝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连机库棚都没有,农机具常年都是露天存放,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大大缩短了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这样,建设办公场所、机库棚所需资金都难以解决,就别说修建维修车间、机耕路了,更谈不上上水平、上规模、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领域发展。
作业项目单一服务水平低
谯城区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领域只限于农田耕、耙、收作业,难以满足广大农户产前、产后更广泛的需求。由于合作社刚组建不久,社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农机操作技术不高,从而影响了作业质量。
促进谯城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解决机库棚建设资金问题
作为主管部门的谯城区农机局要积极协调农业、财政、银行、民政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但在政策上,更要在资金上增加投入,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棚建设资金问题。新增项目时,要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国家扶持政策等项目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给予重点扶持。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除继续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外,谯城区农机局还要积极争取将补贴向燃油、修建机耕路、零配件购置、农田作业等方面扩大。
广开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农机合作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机制研究 发展农机合作社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浅谈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怎样办好农机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初探 浅析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 影响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因素今后发展对策及建议 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发展农机合作社 加快农机技术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如何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DaoVoice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益运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1-07.
[3] 李玉林,易树平,宋海草.基于VSM的农机作业精益管理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11):197-201.
[4] WOMACK J P,JONES D T.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M].余 锋,张 冬,陶建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 白长虹,李 中,王 潇.西方精益服务理论研究与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10):27-33,57.
[6] 丁润锁,庞俊杰.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3):9,19.
[7] 金 攀.精准农业技术在农机合作社作业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10):14-16.
[8] 金 攀.云计算技术助推农机合作社作业精准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4):3-7.
[9] 刘小利,滕桂法,王亚利,等.农机作业服务短信平台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356-358.
[10] LI Y L,YI S P,SONG H C,et al. Control of crop harvesting and transport process by kanban mechanism[J].The Ope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Journal,2013,5(1):67-72.
[11] LI Y L,YI S P.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patially selective operations for agricultural robotics in cropping field[J].Spanish Journal ofAgricultural Research,2013,11(1):56-64.
[12] 李显刚.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探索[J].农业经济问题,2013(9):25-29.
[13] 李二超.我国农机合作社起源与发展阶段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4):305-309.
【关键词】吉木萨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问题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吉木萨尔县农机服务产业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东风进一步壮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大户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9个,注册9个,4个合作社发展良好,集体经济实力逐渐壮大。入社社员达到145人,服务农户7100户,入社经营面积3200hm2,拥有农机具459台架,合作社资产总额1780万元,其中:农业机械原值1730万元, 配套设施面积47100000㎡。合作社今年上年度总收入达136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累计110万元。合作社主要承担土地整理、节水灌溉田间工程施工安装、代耕、田管、农副产品的拉运等服务项目。去年通过合作社正常运营,年服务总收入达到1320,较上年增长36万元。农机合作社的运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整合资金,提高机具利用率。
2 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2.1 政策上给予支持
自农机合作社成立以来,共争取财政配套资金110万元,农机管理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0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 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县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2.3 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
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3 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3.1 促进经济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
采用大型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二工镇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番茄酱厂2000 hm2耕地农机化作业任务,进行大型机械连片作业、田管和拉运,平均亩产比周边非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增产600~800kg。
3.2 推动土地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农业机械使用为主线,促进农业生产、拉运等多领域实现了现代装备的应用,较好地参与并处理了机具配置、作业环节合并、农机维护保养和机库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使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合理流转。如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承担企业承包土地进行规模作业,取得了效果显著,2012年农机大户经营收入达10~15万元。据统计,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带动,2012年入社机车收效达到6.5~8万元,比入社前增收1.5万元。
3.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
3.4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降低了作业成本,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去年该县农机总动力达191200KW,保持年增长3%的幅度,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7.7%,高于全州农业机械化水平1.4%。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全县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很多作业项目都能实现标准化,特别是收获和运输作业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新标准。
4 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农机作业服务不能够涵盖全面,不能满足该县农机综合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2)农机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在管理、生产、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3)资金投入不足。组建农机合作社需要资金的比例较大,农民手中持币量严重不足,金融部门放贷资金有限,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5 今后的发展方向
5.1 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
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入股进社,或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今天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办《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和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刚才大家现场参观了县文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听取了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了自身工作开展情况,县就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的这些经验做法很值得其它县区借鉴。省办管理处处长就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所讲的意见对我市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贯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趋势
自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从无到有,由少及多,越来越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年,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联系点,滨城区滨北农机专业合作社、县明集农机服务站被列为全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联系点。最近,市局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措施。今年,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在全省实施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依法登记注册、组织运行规范、作业面积大、发展前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化服务队、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租赁公司进行奖励。明确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机库房面积不少于200m2,年秋季订单作业面积不低于5000亩,对积极参与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将优先安排。。
二是组织形式多元化。从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机户之间的联合,即农机大户、农机经营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服务等优势,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而进行自愿联合和合作。如县文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县源泉农机专业合作社、县九户成才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村与农机户之间的联合,主要是村负责人利用自身管理优势,联合农机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县利国乡马营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县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农机部门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层农机部门组织牵头,利用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惠民县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县下洼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兴顺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是服务模式多样化。合作社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服务多样化,经营市场化,较好地满足了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社员收入大幅增加。在服务模式上,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和土地规模经营,作业价格比散机作业低10%左右,实现合作社与农民双赢。
四是发展速度比较快。截至目前,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3家,比去年增加25家,增长89%;入社社员5.37万户,拥有机具数量14.5万台,注册资金达33.17亿元。
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市相比,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管理不规范、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深刻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部于月6日在省召开了“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省农机办于月27-29日在菏泽市召开了“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农业部、省农机办、市农机局均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将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希望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深刻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科技大面积实施的有效载体。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运用先进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第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第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组织化程度高,能够按照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农艺结合。第三,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作业,可以减少种子、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二是可以促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推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借助技术、资金、服务等优势,带头购置、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努力推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坚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搞好服务,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87家,每个乡镇(办)均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到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20家;到2015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60家,并且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要深入实际,加强工作督导,搞好调查研究,及时跟踪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情况,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取得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效。
(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政策倾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并且放开机具台套补贴限制。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二是强化资金扶持。今年省财政安排的专项扶持资金,对建设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用于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补助等。
(三)强化指导服务。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都要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点,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各县(区)农机局要实行划片包干、定点指导、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的挂牌、办证、年检、年审,实行便民服务;通过不同方式,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四)搞好典型示范。要认真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批“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典型,加强工作联系与指导,大力培育发展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采取组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机 农村经济 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受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略)实行的是家庭经营的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的超小规模经营成就了农机户的普遍发展,使我国农机动力飞速增加。但户营农机发展导致农机具购机的重复性,严重阻碍了大型农机和配套机具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略)制的不断完善,在市场机制和农民弱势群体共同作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指导下,涌现出了多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经营模式。河南省农机经营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不断涌现,促(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何引导和规范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如何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农机经营模(略)论依据,成为摆在农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搭建了平台,整合了资源。有利于整合利用现代农机装备,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务农劳动者经营效益,促进农村劳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1. 洮南市永茂乡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我乡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拥有社员50人,拥有农机具60台套。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已初具规模,以成为推进全乡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2010年全年作业服务总面积达3万亩,服务总收入达20万元,服务农户的数量达471户。预计2011年全乡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面积将达6万亩,服务总收入40万元。
2. 当前制约农机合作社科学发展的问题
2.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全乡现有大中小型拖拉机40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1台,小型拖拉机3879台,占拖拉机总保有量的96.9%。
2.2机械化收获程度发展不平衡。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收获程度较高,但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程度较低,只能达 11%。
2.3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全乡现有专兼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人员2人,大中型联合整地机20台,深松机 5台,免耕播种机11台。
2.4有机户对农机法律法规守法意识差。现全乡落户办理牌证照的拖拉机1750台,占保有量43.8%。农机监理执法虽然有法可依,但只有行政处罚权,没有强制法律手段,有机户法律意识差,认为拖拉机落户和不落户、考不考驾驶证无所谓,致使全乡大部分拖拉机都无证无牌驾驶,对农机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发展数量不多、覆盖层面不广,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
3.2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合作社大都由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合作社大都以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农闲时期车辆闲置,不能充分利用农机资源。
3.3运作机制尚不完善。以农机大户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较低,与规范化要求尚有差距。股金设置、民主管理,特别是单机核算和财务方面还需做大量工作。
3.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放大型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短缺。
3.5一些扶持政策难以执行到位。在信贷、资金扶助、用地、用油等方面未能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4. 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4.1合理设置机构,加强人员管理。目前所有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都归属到当地乡政府管理,不少乡农机管理部门只是一个摆设,许多工作到乡镇一级,就难于落实下去,不利于农机工作的开展。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要求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市级派出到乡镇或区域设置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4.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户积极性。在资金和农用柴油补贴上,上级农机部门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农业合作社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资金和场地使用方面,推广高新农机所投入的资金较大,所有的农机停放和维修车间都需要场地,建议在信贷和用地方面能够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
4.3优化装备结构,拓宽服务领域。要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把培育服务品牌作为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4.4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为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部门应当深入到乡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效的督导,发挥农机合作社应有的作用;积极联系各农机具生产厂家,开展农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农机化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南镇,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农民,他凭着对农业、农机的热爱和独有的胆识与魄力,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固定资产超2000万元的奥娃新大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短短5年,他团结带领社员,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农机发展之路,实现了一个农民的创业“三级跳”。他就是现任奥娃新大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忠文。2013年合作社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基金农村推广奖”。
组建农机合作社 开始创业“第一跳”
今年46岁的曹忠文头脑灵活,乐于探索,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忠文听说邻村一户农民购买了一台旋耕机,一春下来就挣了好几万,这无疑给了正在苦苦寻找发家致富路子的曹忠文一个不小的震撼。“当时我就想,一个棒劳力出去打工,一个月落下六七百元不算少了,一年下来也挣不了一万元,而购买一台旋耕机,尽管投入大,可干一个月就能挣两三万元,家里的地还不耽误”。回忆起这段往事,曹忠文至今感慨不已。当年他怀揣着家里全部积蓄和东拼西凑借来的10万块钱,到农机部门申请补贴购买了一台旋耕机,开始为村民耕地,第二年就有了3万元的收入。随后的几年里,曹忠文不断为自己“强筋壮骨”增添机械,每年都要积极申请享受国家补贴购买各种农机,很快发展成为远近闻名农机大户。在后续的发展中,他逐渐感觉到农民土地分散且种植结构混乱,只靠单打独斗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竞争,曹忠文深刻体会到:农机要想发展,经营者要想挣钱,只有联合起来“抱成一团”,才能提高战斗力。2010年,在当地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并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有各种大、中型农机具110多台套,员工50人,社员3000多户,主要业务范围涵盖农作物播种、收割、秸秆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技术交流和生产劳动合作等。
开展土地流转 实现创业“第二跳”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开始凸显。种田成为了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曹忠文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引导和推动土地向专业合作社流转。合作社按照农民意愿,采取“明确所有权、放活使用权、保障收益权”的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方式有三种:一是租赁,播种前合作社每亩地以市场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过来,当即兑现。二是托管,合作社对农户托管土地进行集中耕种,收取托管产生的费用,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收获后如农户同意出售,合作社按高于市场收购价0.04元/公斤进行收购。三是农民以土地入股,保底价为每亩地700元,年终分红。土地流转不仅给农机合作社提供了广阔的用武天地,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我们土地少,投入少,形不成规模,种地不赚钱。我们把地流转给合作社,这样我们就能放心外出打工了,也不用操心地里的活了,土地收入再加上打工的钱,等于有了两份收入了。”正在合作社帮忙的董作福高兴地说。董作福家里有18亩土地,往年自己耕种,一年到头纯收入只有1.2万元。今年,他把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交给了合作社管理,自己又到外地打工,一年下来,土地收入1.26万多元,再加上打工赚的2万多元,收入是去年的3倍。“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保底、盈利分红”的土地经营新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今年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6000亩,种植鲜玉米、鲜食毛豆等经济作物5000多亩,合作社生产的果味鲜玉米等系列农产品还注册了“守望园”商标。
延长产业链 转身“第三跳”
在合作社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曹忠文又把眼光放在了发展循环农业上,2013年3月,新大地农机合作社加盟奥娃集团,成立了奥娃新大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同时,开展绿色种植基地建设、养殖基地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等多种经营项目。投资60多万元引进了玉米秸秆饲料加工生产线,并购进了30头“秦川牛”自繁自养。“我们把农民不用的玉米秸秆捡拾打捆,经过粉碎、压缩、打包做成饲料,即解决了养殖户饲料的问题,又达到了合作社和农民双赢,这是我们合作社去年新开展的业务,现在我们每年能生产2万多吨青、黄贮饲料,这一项就为合作社增收800多万元。”曹忠文说。农机合作社产业链条的延伸,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种、养业的发展,合作社通过机械服务就把种植户和养殖户有机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供需链条。
经过5年多的奋斗,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这个“转身”中,曹忠文感触最深的是党的惠农政策让他越干越有劲,农机专业合作社使他的农机路越走越宽广。现在,合作社服务范围也从机耕、机收作业服务向育秧、插秧、机耕、植保、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等机械化服务拓展,从粮油生产向精品农业拓宽。
5月18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完最后的检修,即将开始今年“三夏”的“南征北战”之行。
当日上午,记者在××县××乡张楼村见到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就在5月12日,××作为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在全市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工作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他和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时间成为工作会上各县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要成立合作社?××说,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管理、便于协调。以前,农机手都是单车跨区作业,不但途中容易被拦截,外出开展业务核算时价格也不统一,极为不便。成立合作社后,不但杜绝了上述现象的发生而且去农机部门办理作业证也方便多了。
合作社为农机手赴外地开展跨区作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有时会出现对方不按承诺兑付薪酬的现象,如今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说。
20*年4月,××牵头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有社员10人,成立了4个农机作业服务队,固定资产118万元。在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做大做强”的工作思路,该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经营模式。一是对入社司机严格要求,保证作业质量,搞好优质服务,取信于民。二是对入社社员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拉大机械作业链条,跨区作业,延长作业时间,增加收入。20*年夏季,该社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到驻马店市确山县、河北省一些县跨区作业,单车收入都在6.8万元左右。四是开展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业务,方便了广大机手。
在管理上,合作社实行“五统一、一核算”的农机作业管理模式:统一订单作业、统一协调农机具、统一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统一后勤保障、统一处理作业纠纷,实行单车核算。
据统计,20*年,××农机专业合作社纯收入为51万元。谈及合作社下一步打算,××说,今后要进一步增强农机综合服务功能,不仅在周边进行跨区作业,还要辐射全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1. 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追求,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保证,二者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只有确保理论和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机设备利用效率,农业技术生产水平。
2. 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社员11人,合作社每年会进行统一培训,聘请农业方面专家进行培训,合作社对农资实施统一采购,统一到生产企业购买农膜、种子、化肥、农用柴油、滴灌设备等农用物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费用。在组织生产方面。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整地、管理、收获等。2020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成为农场最大的玉米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近50万元。
3. 存在的问题:
3.1玉米秸秆无法充分利用
农业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在秋整地过程中,不注重整地机械,导致玉米秸秆没有充分的利用,使得土地营养成分流失,部分种植户嫌麻烦进行放火点荒,造成大气污染。
3.2喷灌设施简陋
往年玉米浇灌采用中、小型喷灌机组,移动费用大,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3.3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认识性不足
现阶段种植户中大多数人普遍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农艺技术和农机有效融合会进一步增加投入,不利于实现增产和稳产。传统意义上大多数只认识到了农艺技术的重要性,而对农业机械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重视生物技术,而轻视工程技术。这就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巨大难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4. 解决途径
2019年泰来农场争取到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其中包含了玉米整地作业40元/亩补贴政策,合作社主动找到农场希望给予解决玉米秸秆问题,随后农场积极联系泰来县农机服务中心,调配了6台碎混机,1台翻地机,对农场玉米地块进行翻埋、碎混整地作业,整地期间种植户不用拿一分钱,采取一边收获一边整地,两不耽误,大大降低种植户作业成本,同时也提高整地质量。
2019年开始合作社开始采用玉米种植滴灌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省水、省人工,对玉米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在干旱季节,对比传统式喷灌,在燃油、耗电这块有较强的优势,滴灌一天一夜可以达到喷灌3天的效果。而且铺设滴灌管方面,从起垄、播种、铺设到覆土可以实现一体化作业。且滴灌在于前期一次性投入,后期无附加费用。
5. 成效
滴灌地块,秋整地40元/亩(有补贴),起垄、播种、铺管、覆土、镇压50元/亩,种子6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0元/亩,中耕二遍20元/亩,滴灌一遍10小时可以持续8天不用滴灌,每次开启滴灌费用为2元/亩,(旱季滴灌4遍)。收获之后起滴灌管人工5元/亩;滴灌管还可以卖废品,10元/亩。秋季收获40元/亩。综合投入成本227元/亩。
普通地块,秋整地20元/亩(包含灭茬、起垄),种子60元/亩,播种2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2元/亩,中耕三遍30元/亩,喷灌40元/亩,喷灌油料20元/亩,秋季收获40元/亩。综合投入成本292元/亩。
6. 效益分析
(一)亩产值
普通地块基本在1200斤,每斤0.75元,900元/亩。
滴灌地块基本在1400斤,每斤0.75元,1050元/亩。
(二)亩效益
普通地块效益608元/亩。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做法;成效;问题;建议;安徽金寨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02-02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是全省最大的山区、库区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总面积3 814 km2,总人口67万人,是全省国土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境内平均海拔500 m,1 000 m以上高山101座,“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基本地貌特征。全国著名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座落境内,总蓄水量50亿m3,库区面积1 335 km2,拥有茶园9 333.33 hm2,栗园3.33万hm2,桑园6 666.67 hm2。近年来,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金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2008年起,金寨县农机局开始着手进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认真组织,科学规划,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7.8万kW,拥有各类拖拉机9 418台。农机从业人员达6 850人,全县农机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3%,拖拉机有牌率91%。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7个,创建农机安全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16个,示范户80户。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积极拓展和延伸农机服务功能,新建农机大院2个,农机大院产权归农机大户所有。农机合作社成员137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44套,固定资产783.7万元。装备的机具涵盖机播、机耕、机插秧、机收、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如金寨县梅山镇友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社长韩荣发的带领下,经过3年时间的发展,合作社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0台套,73.5 kW以上的拖拉机增至9台,联合收割机5台,合作社社员增到55人,带动周边农户290户以上。承租土地86.67 hm2,整合土地16 hm2,完成跨区作业1 133.33 hm2,合作经营效益可观。2011年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7 333.33 hm2,为金寨县农民增收、农业节支增效做出了应有贡献。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发展环境
金寨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农机局对国家优惠扶持政策进行充分利用,优先支持农机购置补贴,优先安排其他的农机项目。因地制宜,进行多元创建,在发展原则上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在金寨县农机发展的现状及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对符合该县实际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组建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促进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 瞄准“三个抓手”,实现重点突破
县农机局在农机合作社组建中,坚持瞄准3个重点,找好领头人,即重点瞄准农村能人,发挥他们的思路清、头脑活、勇于探索、创造力强的优势;重点瞄准农机大户,发挥他们的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在当地农机户中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优势;重点瞄准农村干部,发挥他们威望高、组织能力强、善于协调处理问题的优势。此举实现了农机大户、农民群众的增效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双赢”局面。
2.3 坚持科学指导,狠抓建章立制
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仅规范程序多,而且政策性强。为此,县农机局应加强在业务上的指导,采取全程跟踪服务的方法。同时加强对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工作,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化、科技化发展,加大对其的建设力度。统一规划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及办公条件等,对办公地点进行协助落实,对挂牌按照标准进行统一制作,做到合作社的发展有阵地、有章程、有制度。
2.4 注重文化建设,扩大知名效应
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同时,倡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合作社文化建设,使合作社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进一步突出。
3 成效
3.1 实现规模化生产
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金、机械、技术及人才等,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水平高、装备多及服务能力强等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集体统一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
3.2 成为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排头兵”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多为种粮大户或农机大户,他们绝大多数为农机化新机具及新技术的使用者和推广者,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其可以积极地参与并配合农机部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
3.3 增加农民收入
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将当地的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地调动起来,开展跨区作业,促进了规模化生产的实现。经过调查发现,社员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与以前相比,其农机作业的平均收入提高了1/3,单车的平均收入增加近1万元。另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可以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而加入到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提高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有利地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
3.4 增强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
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在政府部门与农民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一方面其可将农机手的真实想法及要求反映给农机主管部门,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使其互助合作,共同富裕。
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供给,是农机合作社发展和运作的基础,也是农机合作社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针对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效率低、资金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从政策和法律的角度,既要对其权益加以保护,也要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当然规范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
一、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1.依法合理划分国家、集体、农户之间的土地权能。在保护国家、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确权工作,通过有关部门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工作,保障农民依法充分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在行使对土地的转让、转包、互换、出租、入股、抵押等权利的过程中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
2.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市场的运行。支持基层农村组织将土地流转服务市场的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农机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主体资格认定、合同必要条款、合同竞价、风险保障、争议处理等法律规范,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运行。
3.在农机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 界限:(1)土地流转是农户意愿,非农户个别成员意愿;(2)明确家庭承包土地流转与非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方式的区别:法律对前者限制较多,不允许抵押,后者则相对自由,可以抵押;(3)注意区分整体流转和部分流转,前者一般不影响农户的基本生活,值得提倡,后者有一定社会风险,可以作适当限制。
4.守住土地流转不导致农民生存困难的底线。土地流转不影响农民生活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有足够稳定的非农收入;二是土地流转收益高于种地收益。所以,既要有序推进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充分调动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又要坚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愿原则,不能影响农民的基本生活。
二、加强农机合作社的法律制度建设
1.各省应尽快制定关于农机合作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结合本省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农机合作社的地方性法规,一方面,以增强农机合作社发展活力为出发点,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多样化合作形式并存;另一方面,以规范农机合作社发展为落脚点,加强合作社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法制建设。
2.明确农机合作社作为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形式,也当然具有法人资格,并且具有如下特征:(1)独立的名义。农机合作社独立于其社员,任何人和作为法人的合作社交易时,都是在和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交易,此交易盈利的处分权完全归属于合作社。(2)独立的财产。作为法人的农机合作社也应具有独立于其社员的财产权,这是其参与民事活动的基础。(3)健全的组织机构。作为法人的农机合作社具有从事内部管理和代表其从事民事活动的机构即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4)独立的责任。作为法人的农机合作社对其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后果承担有限责任,对其社员的个人债务不负责任。
3.农机合作社法人地位的取得以登记为形式要件。根据《民法通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农机合作社的设立,应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5名以上的成员,且符合该法规定的成员条件;(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是合作社自治的基础;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理事会、成员大会;(3)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4)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无法定最低出资额,也无须验资。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农机合作社登记事项时,应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查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审查一个、规范一个,把好农机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入门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
三、健全农机合作社的财产制度
1.明晰农机合作社的产权归属。农机合作社作为特殊的民事主体,其产权关系具有特殊性,对其成员的财产享有支配权(占有、使用、处分),而没有所有权。合作社成员对其出资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国家的购机补贴已经资产化,这部分资产及其收益应当归国家所有。
2.合作社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农机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承担有限责任的范围是其个人账户中前两项记载内容之和,包括成员的出资额和量化的公积金份额。除此之外,不承担任何责任,尤其是对合作社的债权人不承担直接责任。
3.法律法规应对合作社成员退社时抽走股金作必要的限制。在不违反法律和章程的前提下作此限制,有利于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避免因抽走股金导致合作社积累不足、缺乏后劲,进而影响到合作社的商业信誉。
四、完善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应保障农机合作社的自治权利。合作社依法自主制定章程,自主决定成员入社条件和手续,自主决定内部机构的设置,自主决定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自主决定分配方式。
2.农机合作社必须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必须保持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保护其成员的主体地位和合作社的整体利益,协调合作社与其成员、政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3.农机合作社有保障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责任。农机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应当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相对人的交易安全。合作社分立或合并时应依法继承相应的债务。合作社解散、清算时应进行公告,并按顺序清偿债务。
五、在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用好M合拳,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措施
1.国家财政应继续扶持、壮大、做强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免收农机合作社登记费、农机跨区作业道路通行费、农机作业、维修服务项目所得税等税费减免政策。同时,合作社尽量在资金上少依赖国家财政,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真正成为“民办、民享、民管理、民受益”的自治组织。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是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科技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由于国家逐渐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农业机械方面的政策,这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新兴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1.1数据支持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了220.3万家,其中依法登记的农机合作社有20余万家,这个数字还会在我国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社发展的背景下逐渐上升。农机合作社已经从之前的单机作业逐步转变为协同作业,呈现出组织化发展的特点,对作业环境及道路方面的要求逐渐降低。在这种大背景下,盐城市大丰区依法登记的农机合作社有120家,且该区的农机总动力达到了89.01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的保有量分别达到了3485台、3199台及778台,这表明农机合作社当前正处于快速稳步发展的阶段[2]。
1.2主要运营模式
农机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以下4种。一是土地托管模式。农户可以通过出租土地对土地进行托管,农机合作社需要在规定的时限之内给予出租土地农户一定的土地租赁金或者粮食,使农户不需要自己参与农业活动就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或者口粮。二是一条龙模式。主要借助农机合作社自身的高度机械化优势实施相关工作。农户通过支付合作社一定的费用,并将这笔费用作为服务费来雇佣农机合作社,帮助农户完成全部的农业生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季的粮食收成应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菜单运营模式。农户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选择机械化服务,向农机合作社缴纳相应的费用,农机承包人员会为农户完成其指定的农机作业服务,这使一些复杂且劳动量较大的农业活动可以通过雇用农业机械来完成。四是跨区作业模式。应用该模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3]。
2新兴农机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农机大户作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在扩大作业范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农机的利用率,继而在缩短投资回报时长的前提下强化农机投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因农户分散购买农机带来的投资浪费等情况。就当前情况看来,农户购置农用机具的主要方式包括合伙、筹资、政府补贴及贷款几种,这些方式的优劣势十分明显,但农机合作社的主体通常为农机大户,与一般的农户群体相比,这类群体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作业规模较大且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在银行抵押贷款及联户担保贷款申请上较为便利,能够进一步强化保险行业对农机使用风险的保障[4]。除此之外,农机合作社可以在有效组织区域内农户的前提下开展农业协作生产,极大程度降低农户的农业生产风险,这对提高农民收入而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该区建立农机合作社之后,农民的收入相比之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19年该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5121.2元,同比增长8.2%,且这一收入较盐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高出2863元。
2.2显著提高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农机合作社的建立及运营能够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全过程服务,显著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使整个农业生产效率及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根据相关部门的测算,单从机械农产品收割环节来看,与之前传统的手工收割相比,大约可节省420元/667m2;若在农业生产的翻耕、栽植等环节中实施机械化生产,可以节省成本600元/667m2。建立及运营农机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户在有效协调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提升整个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2019年该区的农机总动力达到了89.01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的保有量分别达到了3485台、3199台及778台,该区的秸秆机械还田面积达到9.99万hm2,相较于传统秸秆还田4.95万hm2,有了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3提高土地流转率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以往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户分散经营问题及其引发的农业生产效率低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土地流转率,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从传统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的目标。盐城市大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为130641.5hm2,流转土地面积为91449.05hm2,土地流转率为70%,体现出该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越发明显。除此之外,因农机合作社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大部分农民从之前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确保农民可以通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提高收入水平。
2.4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农业想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化发展是必经之路。但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农户过于分散,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难度较大。建立农机合作社可以极大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很好地化解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建立并运行农机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农民自身的生产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水平都会得到一定提升,这对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农机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3.1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虽然建立农机合作社突显了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其运营和发展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农机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设经验不足,农村经济市场和自然风险的防范能力也存在一定缺陷,资金、技术等因素给农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帮助农机合作社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积极提供财政补贴,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农机合作社奠定较完善的物质基础,以便为其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5]。
3.2完善组织和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
出于有效提高农机合作社风险管控能力的考虑,要进一步完善其组织和管理机制。在这个环节中,农机合作社需要进一步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会议等诸多制度,使社员能真正行使民主决策权和参与权。针对农机合作社的各项经济数据开展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制定相应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定期公开合作社的财务情况,从而确保整个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以及合作社财务的透明程度。同时,为了确保农机合作社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需要针对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建立相应的岗位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合作社内部的管理人员可以有效落实自身的工作职责,控制各类农业生产风险。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政府为农机合作社提供健全外部保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农机服务,真正推动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的规范性,实现产业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机合作社需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引进以及推广保障,可以在有效跟随农业市场发展变化的前提下,针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更新和调整,真正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农机服务。同时,农机合作社需要组建一支拥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帮助农机合作社健康稳定运行。农机合作社需要对内部技术、管理和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新管理人员的理念,提高其管理技术水平,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开展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以及指导工作。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泛区腹心,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万亩,辖18个乡镇、3个办事处、3个农林场,常住人口93万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和优质棉种植基地县。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57897台,联合收割机1786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429台,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各类配套农机具145390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2.51。全县农机总动力119.6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4.2%。
一、西华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西华县农机化工作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之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全县各项农机化工作突飞猛进,各类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成倍增长。农机专业合作社伴随着机具的发展,应运而生,发展迅速。截至目前,西华县在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38家,入社会员370人,拥有各种型号农机具1263台,资产总额达到8316.5万元,年创收达到1591.4余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一人一票制”方式,按照自愿、自主、互利原则成立,实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模式运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形式都是采用股份合作制。即:各农户以自己拥有的农业机械为入股资产,按照入股的农机资产的多少确定股份利益分配,机具实行统一管理,对外开展机收、机耕和机播作业,开展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和信息服务等。合作社会员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具有独立的法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济实体。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
1 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各家各户的机具组合到一起开展联合作业,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大型机具,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机具,浪费资源,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2 发挥大型机械作用,提高土地产出率
合作社以大型机具为核心,以配套机具为辅助,从整地、播种、中耕、植保到收获等各个环节,在夏季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秋季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整地和播种效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3 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与发展,已成为推广玉米联合收获、免耕播种、薯类和花生收获、经济作物等农机化先进技术和机具的生力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 加快了劳动力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使农民增收途径不断拓宽,发展养殖业,外出打工,积极投入到二、三产业发展中。
5 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借助技术、资金、服务等优势,带头购置、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带头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
与此同时,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吸纳了一大批农户、农机户等参加进来,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在就业。就目前全县3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而言,入社会员370人,农忙时吸纳劳动力最多时达到1600余人。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土地流转、农机配件经营、农机维修、信息中介服务等收入十分可观,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两个合作社就是全县3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代表,他们就是充分借助合作社这个发展平台,积极开展机车维修保养、零部件销售、作业信息中介服务、跨区作业服务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三夏,仅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家,组织外出作业机车就达到32台,参加作业机手98人,毛收入达到32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65万余元。正是如此,在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即对外宣传了自己、拓宽了作业市场,又叫响了自身品牌,为来年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模小、实力弱、基础设施不完备,机械化作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明显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合作社多数没有标准的农机库棚和维修设备,机具保养维修难度大
大部分合作社是利用空闲宅基地、厂院来建设车库和机棚的,存在大小不一、不规范等问题。
3 培训机制不够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规模化经营管理和组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受到一定影响,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4 发展比较单一
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都是以农田作业项目为主,而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很少。
5 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长远规划不足,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四、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在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农田作业所需燃油供应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并优先用于支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
2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重点对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发展相对较好的予以奖励和经费补助,确保农机合作社建设成功,运转正常。
3 加强指导和服务
农机部门要帮助选好有威望、懂技术、会管理的带头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教育。同时,加强对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帮助合作社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