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学习

高效课堂学习

时间:2023-05-29 17:3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课堂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课堂学习

第1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翻转课堂”已经走进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知名学校的实验验证,网络上的“可汗学院”“电子书包”等学习形式都在佐证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性。受此启发,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以自学促导学,以交流促内化

现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新授,虽然已经由过去的“满堂灌”改革为如今的“启发、探究”,但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教师的启发过程中,孩子的理解和反应速度有很大差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很可能在想到答案之后,无法控制地宣之于口,从而导致会有一部分孩子来不及深入思考,就已经获得答案;大一点的孩子即使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但看到已经想出答案的孩子举起了手请求回答,就会无法按捺住自己的焦躁,从而无法继续思考。久而久之,课堂便无法做到预期的面向每个孩子,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鉴于以上思考,我尝试把学习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以自学为主,在教师课堂导学之前利用前一天的课后时间,自己学习新课,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再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机引导,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把学习交给孩子自己,不是漫无边际的放手。具体做法是:

(1)课下自学。布置自学任务之前,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目标,理清本课的学习重点,为孩子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孩子做好自学笔记。

(2)课上交流。在学生自学之后,上课开始,先在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探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交流疑难,记录小组弄不明白的问题。

(3)汇报释疑。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的自学结果。当然,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深度不够,广度也不够,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汇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拓宽知识。这样的方式,随机性大,要求教师对当堂教学灵活掌握,力求能够随时串联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

课前自学可以让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静心思考老师的问题,小组汇报时不甘落后的孩子天性也促使他们在自学时认真对待。学习不再是少数反应速度快的孩子的专利。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就可以达到课堂的高效

二、以训练促自学,用兴趣提效率

现在的小学语文,有很多课文比较浅显,这样的课文,在学生汇报之后,如发现学生能在交流中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不必导学,辅以适当的拓展练习,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2篇

关键词:病理学 课堂学习模式 学习效果

病理学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衔接的桥梁。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强,知识内容抽象,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给中职学生带来较大的困惑和难度。现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仍然习惯于将表面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依然靠大量讲解和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高效课堂概念的提出,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率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将这一概念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是病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反思。

1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占主体地位

1.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1.1.1以往的课堂教学多见于“满堂灌”“填压式”等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俗称“低头学习”。基于病理学课程的特点,知识量大,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很难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知识量。造成旧知识点没掌握,新知识点又灌入,日积月累,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这门课程形成负担和讨厌的意识局面。

1.1.2根据新的课改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构建和形成自己的理解、解释和假设,充分融入其中;“以生为本”,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抬头学习”。

2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1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培养。教师良好的素养和形象,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会带来帮助,幽默风趣的话语,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减少思想开小差的人数,带来良好的课堂环境秩序。

2.2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再由教育者从外部明确设定或给定,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目标既可以从外部指定,又可以从外部引发,也可以由学习者个体独立产生。在课堂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主体,课程知识作为客体,要让主体享受到客体的乐趣。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1)课堂中既定时间给予学生思考;(2)鼓励主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3)可以根据主体的差异来分配学习目标;(4)小组学习合作,完成学习目标;(5)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等方式。

3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

3.1“先教后学”演变为“先学后教”。让学生能适应根据一定的知识导向,课后自学新课程内容,再在课堂中进行消化和对疑惑点提出问题。这样会避免课堂授课时对知识点未曾相识感,对大量的信息消化造成困难,并能提出疑惑说明学生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

3.2学习方法的更新

3.2.1导学案使用,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对所授课的4个班级192名2014级护生使用学案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105人有按照学案学习,其中69人觉得有效果,课堂学习效果有效率达65%,大多数学生表示学案的使用对课堂学习效果是有帮助的。

3.2.2课前多媒体视频学习。课前观看多媒体视频进行自学,能起到“点到面”,文字知识简易化的作用。在课堂学习新课程中,更好的理解繁多的理论知识内容。此项方法还在逐步的成形中。

4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4.1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使用。病理学教学中,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能大大缓解枯燥理论化语言的描述;启发和引导式的提问,在学生能系统深入的理解知识点。

4.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4.2.1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中抽象的问题。如比喻法:肉芽肿的解释可以比喻成巨噬细胞坐围坐在圆桌上开会;细胞水肿可以比喻成气球里面注满体积变大,所以颜色变淡,重量增加等等。

4.2.2以缺氧章节为例,把氧气比喻成货物、血红蛋白比喻成货车、血液循环比喻成道路、组织细胞比喻成仓库来更好地解释和介绍血氧指标,形象的理解血氧指标在各型缺氧中的变化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此章节授课中,课后对学习效果调查。以14级护理3班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53人,分为以知识点理解会运用、理解不会运用、不理解三层面进行调查。如表所示:大多数学生接受此教学方法,能理解和运用,说明此教学方法是有效果的。

4.3临床疾病案例导入。病理学是搭建在基础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临床疾病案例在课堂学习中的引入,既可以让学生建立理论逻辑思维,又可以学会把病理知识点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将来临床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

5.1容易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在认知结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动机、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在事实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为任课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可以在班级里经常性的开展课堂学习效果调查,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学习目标,但要实际教学目标相一致。小班化学习开展有利于改善此现状。

5.2情境教学设置欠缺

由于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科目,学生还没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在使用临床案例分析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实际硬件设施的不足,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学习方面有所欠缺,理解度大大降低。

5.3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习不积极;教师布置的导学案和巩固练习不按时完成;不预习,不复习,考试临时抱佛脚,大大减低课堂学习效果和本门课程学习进度。

参考文献:

[1]梅娟.翻转课堂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学理论,2015,(9).

[2]李松林,贺慧.有效课堂学习的根本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数学的高效课堂应当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果地达成教学目标,使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程每周4、5课时的学习时间。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也是不够的。因此,往往会出现教师拖堂,或者干脆挤占其他科目的教学时间,再加上布置大量课外练习,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尤为严重。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就真的能提高质量吗?我看未必。真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得转变这种传统的“延长劳动时间”,向“提高工作效率”过渡,通过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

要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正是“自主、合作、探究”。

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当怎样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呢?下面我结合自己从教的经验和多次参加听课、评课的所得,提出几点看法。

一、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在当前小学数学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效课堂更要体现“生生互动”。确实,我们在很多课堂中也看到了,教师都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有些课堂评价标准中,就把有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项评分的指标。

然而,是否所有的小组合作都能取得效果呢?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出了一个生活问题:“车轮的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的位置?”宣布四人小组讨论以后,全班立即开始行动,“哗哗啦啦”学生动作迅速,训练有素。一会儿,“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句,但听不清楚谁在说什么,教室里一片嘈杂。当老师喊一声“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老师要求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时,学生一张口还是“我认为……”“我觉得……”,每个学生还是关注自己的想法,合作学习没有体现出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既要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又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过程。

二、搭配好合作学习对象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搭配好合作学习对象,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是高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

每个班级里的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或知识基础,或兴趣爱好,或学习能力,或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建立合作小组必须考虑的因素,不能随意建立。要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合作学习,也要考虑全体学生,不能把合作学习变成优等生的秀场,仅为部分学生服务。

例如,这位教师在上《圆的周长》时,组织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测量不同圆形的周长。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有的记录,每个成员都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小组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共同努力,共同经历了一次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选择好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形式,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效果,应当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不能仅为了走过场、秀形式。如果是不必要的合作,即使合作一次,也是多余的,反而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把握合作的时机,设计可以合作的问题。

例如,当学生独立操作时间不允许时,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如,解决问题:“周长相等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独立计算的难度较大,时间也不允许,可以由小组共同完成。

当学生学习进度出现不均衡时,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如,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些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有些学生还错误连连,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互帮,熟练的教不会的,缩小差距,共同进步。

当学生的解决方法不一致时,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如,解决问题:“周长是6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都延长2厘米后成为一个大长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有的学生认为条件不够没法解决,有的学生认为增加的面积会随长、宽的不同而变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时机,与其教师说个不停,不如让学生合作探索,通过假设长、宽的不同情况来计算,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最佳的解决方案――(60÷2+2)×2=64(平方厘米)。

四、把握好合作学习时间

高效的课堂的另一个要求就是教师少讲、精讲,多留时间给学生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教师要合理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性价比。

既然是合作讨论学习的问题、合作完成学习的任务,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就会有分歧。要真正让合作学习取得实效而不仅仅是“作秀”,就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织汇报。但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这就只能压缩教师占用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把握好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实现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比如,引导、讲解的语言要精练,少讲口水话;适当借助小黑板、多媒体等呈现例题、练习题;能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东西尽量不要放到课堂上。

例如,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法则的最大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第4篇

关键词:自主;高效;兴趣;协调;减负;提质

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改变以往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发现者和应用者。自主性学习因为学生自主参与而精彩,教学因学生的自主参与而高效。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一、以生为主,激发兴趣

1.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疑难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学才会有效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性学习,能解决的问题自主解答,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因为自主性学习而切实行动起来,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减负提质。教学做到精讲与巧练相结合,教师越是讲解的多、强调的多、传授的多,成绩越是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深度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成绩才会提升。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先学后教。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知识点,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将不理解的知识先与同桌、同学、小组探讨交流,带着问题上课。

2.以学定教。学贵有疑,学生将不理解的知识点梳理成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在同学、老师、小组间交流探讨,这样的过程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的培养,做到勤学而善思、博学而多思,对打造高效课堂作用明显。

3.交流讨论。教学中组织同学间、组间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多向信息交流过程中,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实践验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验证、实践、猜测等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因为自主性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感受。

三、指导学法,有法可依

1.试一试。教学中让学生试一试,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适时点拨评价、激励表扬,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可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2.说一说。学生的说和议胜过老师讲,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疑问,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说、多议、多表达、多交流、多展示,让学生正确流利表达,是对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提升。

3.做一做。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对新知的巩固与应用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易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圆面积”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将圆沿半径分成若干等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自主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实验与操作过程中,学习兴趣浓、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4.想一想。教学中培养学生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反思的思维过程,适时组织学生展开想象。

四、协调方式,贵在得法

1.自主学习。教师重引导,学生重思考,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产生乐于学习、乐此不疲的学习动机,有自我展示的欲望与想法,善于交流、乐于表达,这才是自主性学习。

2.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通过表达交流、展示汇报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做到课堂教学有实效、见成效。

3.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学会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成就自我、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可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会放手,走向自主

1.目标自主。学习目标分层,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学生根据现有认知水平选择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起点上得以发展。教师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协调学习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体验自主。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创设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机共探索、共创新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自主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和思维灵性,享受成功的体验。

3.方式自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捕捉信息,参与探索,自主选择方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既体现方法、又体现策略的创新,让学生思维之潮奔涌,创新之花竞开。

4.评价自主。教学中注重激励性评价,教给学生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学习成果不断评价、反思。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灵活学习方式,构建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敢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性学习的相辅相成,才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才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自主性学习成为现实,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求知的乐园!才是精彩的课堂!

第5篇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倡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

二、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

1.“课堂生命说”

叶澜教授是我国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理论,开创了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理论先河,并且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她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2.高效课堂的实验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如右上图所示,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是“阅读”,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是“声音/图片”,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学习保持率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两周后学生可以记住30%。

第五种是“小组讨论”,采用这种方式,两周后学生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采用这种方式学习两周后记住的内容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激发学习动机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高效学习的特点是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会激发潜能、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使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高效课堂实践的成功案例

1.构建化学实验教学平台,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节的“吸热反应”时,实验中用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分配任务,每组准备一个干燥的空矿泉水瓶(带瓶盖),并预习相关实验。在课堂上学生有条不紊地把预先称好的20克研细的Ba(OH)2·8H2O粉末和10克NH4Cl晶体分别倒入矿泉水瓶中,盖紧瓶盖,轻轻敲击矿泉水瓶使瓶内固体混合均匀,这时用手触摸瓶身感受温度的变化,并轻轻旋开瓶盖用扇闻的方法闻气味。教师提问:“那刺激难闻的气味是什么?为什么矿泉水瓶冰凉冰凉的?为什么瓶内有白雾?根据现象判断该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哪一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吗?”小组内相互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然后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结果。这时再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加上相应的反馈练习,一个重要的实验原理就被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结果表明,通过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并亲自动手实验,学习的效果得到较大提升。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只是听老师讲述知识。根据“学习金字塔”,两周以后学生记得的内容只剩下5%,课堂效率低下。从“学习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这就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把上课内容做立即的应用,学习效果可高达90%。显而易见,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

2.深化化学实验教学思维,以情境引领学习动机

近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中,课堂情境的预设和创建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在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化学实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教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课时,笔者就创设了几个不同的教学情境,分别如下:

【情景一】在20mL0.1mol/L的NaCl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AgNO3溶液,观察到什么现象?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存在?

【情景二】运用难溶电解质的平衡移动知识解决问题(分组实验):

情景一中开始的白色沉淀是AgCl,加入KI溶液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这里就有个认知冲突:溶液中的Ag+从何而来?自然地引出溶解平衡的概念。情景二中的几个问题就是溶解平衡的移动原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两个情景的设计,再通过实验过程,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要创设更多适合学生思考梯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深入思考,便很容易直抵问题的实质,进而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当我们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学过程必然也会变得更加简洁生动。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将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创设情境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边讲边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

3.让化学实验揭示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违背学习者常识的事实,将造成学习者意识中的认知失衡状态,而摆脱这种认知矛盾状态求得解放的需求,就成了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预先让学生尝试猜想,然后在学生面前呈现学生意想不到的新现象,激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去顺应、解释这些新现象。例如,当学生已经掌握了钠的基本化学性质后,笔者让学生思考:金属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如果能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学生很快就写出方程式:2Na+CuSO4=Na2SO4+Cu,现象是钠溶解,同时有红色的物质出现。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既有气泡产生又有蓝色沉淀生成,整个过程并没有红色物质生成。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测的现象不符,由此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讨论后得出结论:因为钠太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总而言之,要在40分钟内上一堂分量厚重、值得回味的高效课,功夫在课外。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探讨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课堂,才是一节高效的、成功的课。

参考文献

[1]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

[2]陈玉乔.化学教学中预设认知冲突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

第6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高中及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初中数学十分有必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其中合作学习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一般是将学生分组若干组,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和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分享出来,促进大家的一起进步和学习。另外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更愿意将教师当作是朋友,从而在交流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在利用合作学习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时,依然存在的如下几点问题:

1.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知识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但很多学生往往不知要探讨什么,如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学生认为只要对其理解即可,没有必要进行探讨,即使探讨也不知从何下手。

2.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稍差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很难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和其他同学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探讨,一般只听成绩稍好的同学侃侃而谈。另外部分同学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聊天的过程,因此会出现不聊学习而聊其他的情况。

3.数学教师过分关注合作学习方法的使用。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运用新方法就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意识到有些知识和内容值不值得进行探讨,只是一味的追求使用新方法。长期下去学生就会降低合作学习的兴趣,不仅无法实现高效课堂,还会浪费课堂学习的时间。还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在合作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只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讨,并没有就解题思路和思想等进行交流,使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

4.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调控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之间探讨外,教师还要起一定的辅导作用。但一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探讨思路不对等原因过多的干预到学生探讨中,在旁给予太多的提示和帮助,没有让学生真正自主的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教师完全让学生自由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觉得合作学习时间越长越好,没有有效的干预到合作学习过程中,这就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杂乱无章、过于自由的氛围。学生由于认识不全往往会偏离原来的探讨轨道,同样也无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担任的是组织者的角色,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等做出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另外教师还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朝着既定问题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深入了解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高效课堂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和方式。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初中数学比较枯燥,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中来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当作是课堂主体,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求知欲,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参与到问题情境中的太讨论中,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另外教师应针对学生提出的创意性问题或想法给予肯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时,教师事先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自行对三角形相关内容如概念、特征等进行复习,并提出如何画出一个和黑板上图形全等的三角形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谈论,激发出学生对此的兴趣。

(2)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中极易打破常规,碰撞出思想火花,因此教师应通过设置出探究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所在,并积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实践创新。而教在探究情景设置过程中也需要打破常规,运用创意性思维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平行线性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都是根据教师所教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主动的进行学习。一些学生遇到难题就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有同学喜欢抄袭别人作业,往往眼高手低,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基础的牢固性,无法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营造出和谐的探讨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问题谈论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主导,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两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已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采用。教学实践证实,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一、铺垫引导

教师首先要营造学习氛围,然后再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铺垫性练习。通过铺垫性的练习,突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揭示新旧知识的矛盾点,引发学生求知欲。

二、小组活动

1.独立思考

这一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教师在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具体合作内容有6个方面:

(1)辨析概念问题的合作讨论;(2)发现规律性知识合作讨论;(3)操作实验研究问题合作讨论;(4)选择解题答案策略合作讨论;(5)完成竞争性作业合作讨论;(6)学生间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

2.小组讨论

这一环节是小组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发动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3.组际交流

在每个小组逐一讨论后,由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讨论情况、意见或结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做到了敢想、敢说、敢做,点燃学生心灵创新的火花,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4.集体评价

这一环节是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组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提高。极大地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巩固运用

教师不只局限于导学案设计中的讨论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改题、也可以按小组集体改题和出题,组与组之间相互考查、评议。课堂上教师不要怕讨论中出现混乱的局面,要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便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集体智慧的发挥。让每一名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者,让他们共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第8篇

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 数学学习

当下,众多的学校和教师都在追求一种“有效教学”,教学必得有效,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命题!不知不觉中,实施“有效教学”已然成为了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文献资料就会发现,在“有效教学”研究的百花苑里早已游人如织,大家早就在用自己的认识诠释着“有效教学”,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有效教学”。不仅如此,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也早已汗牛充栋、硕果累累了。但是无论何种方法,有一点本人认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必须打造高效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都诠释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不放进一步追问――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走进心灵,感情先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师所教,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引起思想、感情的共振,才能产生良好的正效应。也就说,教书育人,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做保证。但由于师生之间角色的差异,年龄和认识水平的差异,使两者之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差距,影响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在积极的交往和导向中,重视情感的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使师生的情感亲近、融洽。

陶行知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一块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先生。这实在是做一个好老师的秘诀”。

我曾接任过这样一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将近40多个学生,一堂课下来,能主动回答问题的也就3、4个人。于是,我想尽了办法――奖励小红花、五角星、发喜报、允诺给学生发奖品……结果毫无起色。看着他们看我时胆怯的眼神,对自己敬而远之的神态,我绞进脑汁、冥思苦想……亲其师而信其道。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于是,课间我跟他们一起玩,一起游戏,与他们一起笑,一起聊天……慢慢地,孩子们脸上拘谨的表情放开了,逐渐绽开了笑容;再慢慢地,他们愿围在我的身边谈天说地。走进课堂,看到的是一张张兴奋的喜悦的笑脸、一个个期待的眼神。“要我学”悄然的变成了“我要学”。

二、创设情境,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乃催生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如果能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就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也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习状态也会变得积极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展示、故事演讲、猜谜语、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知识趣味化、静态知识动态化,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

三、体验成功,分享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就难以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用所学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取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来增强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圆柱圆锥的认识》一节课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圆柱、圆锥的特征。当学生归纳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时,我追问:“圆柱的高为什么有无数条?”学生回答:“因为从圆柱的上底向下底作垂线,能做无数条。”我又追问:“为什么能做无数条?”“因为圆柱的底面是圆形的平面,有无数个点,任意找一个点向下底做垂线都是圆柱的高。”“噢”我装做恍然大悟,再看学生,个个欣喜若狂,那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这种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篇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教师的激励非常重要。教师用讲故事、小实验、置疑设趣、表扬鼓励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提供“成功的机会”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兴趣;激励;赞誉;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步入高效课堂的基础,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笔者的思考与认识。

一、用生动有趣的现象、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想方设法用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刚接触新课时,就感到所学内容有意思。例如,在学习水沸腾的特点时,先播放课前教师做的“纸锅烧开水”的实验,让学生思考纸锅为什么能烧开水;讲“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前,先演示用漏斗吹乒乓球不下落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例如,在探究“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时,学生经常认为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起来。笔者当堂表演了一个魔术: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待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将烧瓶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结果,烧瓶中的水再次沸腾了。这一现象让学生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不可思议啊!”……因为这个实验现象与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大相径庭,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便积极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

二、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时,适当穿插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说明物体原理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液化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外壁会“出汗”,从冰箱冷冻室里刚取出的雪糕周围冒“白气”来说明液化原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开发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其主动去学。例如,为什么对手哈气时手感觉到热,对手吹气时手感到冷?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像这类差别,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兴趣。

三、走进高效课堂,多用激励语言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变食指教育为拇指教育。教师的激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多年的教学经历使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语言激励,并在受到教师语言激励后,乐于跟随教师进行活动。如: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学生得到认可,因此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善意的批评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如:你的答案已接近正确答案,但要再认真思考

一下。

激励要面向全体,注重差异。课堂上,教师不能过于偏爱成绩好的学生,中等的学生或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肯定。

四、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大型船闸、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印象,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较好的突破。

五、学以致用发展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认识自然,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如建筑工人对重力的方向加以利用就使修筑的墙竖直而不倾倒,北方的冬天路面较滑时,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或在路面上撒些炉灰、粗沙子,汽车就能顺利前行,这些都是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蔼可亲且精神饱满的教态,生动有趣的实验,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忠学.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N].资阳日报,2005-10-11.

第10篇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提的非常好,“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对于新课堂,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把课讲的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课堂是美丽的,课堂是快乐的,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享受,有了享受的感觉,学生学习就会愉快、轻松,效率高,才有求知的激情和欲望。才会快乐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边摸索,边总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

1 以自己的快乐感染孩子们。

每节课之前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和孩子们交汇时,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和谐,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才会喜欢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让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难,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愉快中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学习就像游戏一样,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感兴趣的就喜欢学。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每次上新课,导入新课就显得很重要。我从激趣导入入手,在每节课的起始环节上下功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气氛,巧设悬念。新知的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操作、游戏等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发展,发现欲望得以满足。

3 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说的真好!”“非常好!”“太棒了!”“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 “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再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孩子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孩子的进步,并使孩子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老师,也喜欢上学习。 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得到肯定,他们被激发而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在快乐的数学教学探索中的一点体会, “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吧!

第11篇

关键词: 小组学习法 初中英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同时,为英语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对如何有效应用小组学习法进行论述。

1.何谓小组学习法

所谓小组学习法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该活动中不仅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能确保高效英语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

2.小组学习法在阅读学习中的应用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仅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之后老师给答案,或者是进行简单的分析。事实上,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的,也是不利于阅读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的。所以,素质教育下的阅读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法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进而在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在阅读时,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比如:就“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tell readers to ?摇 ?摇”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分析文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文本中所阐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构建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英语课堂。

3.小组学习法在习题讲解中的应用

习题讲解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效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以往“订正答案”或者是“一讲到底”的模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小组学习法与习题讲解活动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轻松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We will go for a picnic if it ?摇?摇 tomorrow.

A.doesn’t rain B.wasn’t rainy C.won’t rain D.wasn’t raining

该题是201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试题之一,在讲解该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自主说一说,该题中的考察点是什么,应该选哪个选项,为什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高,对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该题的讨论中,我们首先分析,该题考察点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即如果主句用一般将来时的话,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这样答案就非常容易找到,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更好地掌握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特点,进而在逐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小组学习法在短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短语教学相当于汉语教学中的词组,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

例如:“turn”的短语,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如:turn off 关掉;关上;turn up 开大;出现;来到;找到;turn down 关小;调低;拒绝;调小;turn over 移交;翻过来……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短语放在语境中进行理解和应用,比如:I have to get up and turn off the radio.组织学生在自主整理、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同时,能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自主整理中掌握知识,锻炼应用能力。

5.结语

作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英语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以促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为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出贡献。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高效;情境;兴趣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学习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快乐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课堂环境。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这些行为的产生往往受到教学环境的约束。所以,我们要尽力做到让学习变得生动、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既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如下场景:一座座小房子,房顶是白的,雪地里立着几棵披着白衣的松树,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仿佛到了一个雪的世界。学生很快就融入到了课文的场景中,学习积极性也就被激发了起来了。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教学就是教与学,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单纯一方的教学活动都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善于诱导学生,积极点拨学生思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会有高效率的教学质量。一位专家说过,在课堂上,学生只有经常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处于一种最佳学习状态中,积极寻求知识的答案。

比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围绕本课课题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去课文里寻求问题的答案。对于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标出,没有找到的,用问号作标记。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写。这样手脑口并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主动去掌握知识,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技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运用感官全方位去参与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不同意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对语义的理解、体会不同,致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情况尤其在语文教学活动别常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在认真思考问题之后,大胆地发表不同的见解,辩论有分歧的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教学互动,学生会理解,会感悟即使博学多才的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知识是浩瀚无边的,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在学习《群鸟学艺》后,大部分学生都说从课文中明白了,要想学到真本领,只有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行。可有位学生就回答地与别人不一样:有的鸟之所以没有学会搭窝的本领,是因为老师教的方法不对。这下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热烈讨论,并推荐了几个更好的搭窝方法。我适时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正确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会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而且也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品,它们有的文质兼美,有的布局独到,有的意义深远,有的语言精妙,这都有待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学习。要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就要多举行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会、组织写读后感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某个方面发挥一技之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词句的积累,内容的理解,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例如,《将相和》这一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抓住重点,尤其要反复诵读蔺相如、廉颇的语言,去体会和感悟他们二人对待彼此的态度和他们内心想法的变化。不仅如此,在课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这一课的课本剧,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在表演时,学生语言丰富而生动,演技独特,用他们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并能具体描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使他们的语文学习上到一个新台阶。

五、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此进行表扬、鼓励,尽量使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发挥,使学生个性张扬。尤其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成功,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重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信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生动起来。比如,因材施教,即给他们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一些容易的作业,让他们完成。他们答对了,做完了,马上加以表扬鼓励。然后题目要逐渐加大难度,让他们分层次地进行训练,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