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看云识天气课文

看云识天气课文

时间:2023-05-29 17:3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看云识天气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看云识天气课文

第1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快速地总体了解课文内容,可运用互联网搜索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集,这对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纲自主搜索、了解、感受作者的主旨情感,感知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感下完成这篇作品的,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观潮》一课时,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掌握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写《观潮》,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奇景。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从4个方面写观潮。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所以学生很容易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或是大致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学深学透。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信息技术课件或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接着讲怎样看云识天气。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演示说明,只是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课文内容是不容易理清课文思路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与教材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向沙漠进军》这样的课文时,这一类课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会记住一些死知识,人文教育不能很好地体现。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又如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三峡有着充满诱惑的美丽风景,假如教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只是被动的欣赏美丽的画面。为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段、图片,自己制作成动画或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赏析三峡,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注重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其课文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课文。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融于一体,形成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再现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领悟教学内容,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的主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如果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对诗歌内容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又如教学《春》一课时,在讲授新课前,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4幅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春天美景的全文朗读录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春色和著名播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有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绝妙。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多年来,由于学校财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课外读物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初中尤为严重。校校通工程的开通,信息技术的运用,网上书库的普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校校通工程的开通,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很方便地在每周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学校网络教室开放的时间(学生每班每周3次每次1小时),进入学校网上图书室,搜索阅读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传统图书,查阅教辅资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课文前进行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引导学生网上搜索中国近代史有关和日俄战争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写作背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开辟“语文吧”,在网站上创建讨论组和与课内相关联的“QQ群主题”,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撰写发表小论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也可以定期更换语文基本知识的专题,指导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如在教学《藤野先生》《白杨礼赞》等课文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搜索相关的资料和动画视频信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探索和拓展知识面,网上阅读,相互交流,拓展阅读时空,优化阅读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 涂晔.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 宋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5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环节,在整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消除学生在课外产生的杂念,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从而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事业多年,对课堂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做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巧妙设置课堂疑问,激发学生强烈探索动机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的确,疑问,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有了强烈的疑问心理,学生才会对新知识投以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且,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依据学生这一心理设计出具有启发意义和趣味性质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课的过渡。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针对具体课文内容,设计出与其相关的悬念性问题,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我面对全班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在平日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谚语‘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这些谚语充分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我们通过看云就能知道天气情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来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这样,我通过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置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迅速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渲染浓郁的教学气氛

通过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也是进行良好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情境,即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情感相适应的氛围或场所,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情感相符的情境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上来直接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点,而是利用录音机为学生播放了由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当毛阿敏响亮、深情的嗓音响彻整个教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眼角湿润了,且露出了悲伤、感动的深情,这样,当我们正式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也都能投以最真诚的热情,并真切感受到文章所赞颂的真挚而深沉的母爱。由此可见,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感教学情境,渲染了浓郁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也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虽然课堂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时间上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它的作用我们却不能小觑,它甚至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极其重视这一教学环节,并深入探索和研究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导入策略,从而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3篇

关键词:说明文 教学 策略 兴趣 效果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十年,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不够重视说明文教学,一方面,说明文一般较为平实,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即使是科学小品其文学色彩也不够鲜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其以上特点,导致,教师在讲解中,只重视“考点”的讲解。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针对现状我提出如下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指出:“作者胸有境,与境始与亲,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习的效果,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感受乐趣,形成志趣,那么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果就有希望了。

1.1 运用图片、视频、音频形成视听冲击,产生阅读冲动。

调动视觉、听觉让学生身临其境。《苏州园林》一文准确、清晰地向读者介绍了其独特的美。然而景色的美是依赖人的感官去体验的,然而作为北方的学生是无缘亲自去苏州参观园林的。在课堂上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苏州园林的录像片。让学生随着镜头看看园林中亭台轩榭的造型和布局,看看花草树木的映衬,看看假山池沼的配合,看看近景远景的层次……,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景。在很多说明文的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等,说明文采用直观教学,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饱览天下风光,迅速地获得美的熏陶,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1.2 讲故事,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丰富,内容吸引人的特点,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官员搬家到很远的地方,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为了把书都搬走,他雇用了10余辆马车,结果到达目的地时有几匹马险些累死。一千余年后,也有一位同姓的官员举家搬迁到很远的地方,他也是爱书如命的人,但他很幸运,他没有劳烦任何人,自己就把书带走了。”接着我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纷纷发言,气氛好不热烈,再讲课文学生的积极性就空前高涨。

1.3 动手参与,让实践点燃学习的热情

根据课文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能力,激起学生情趣。

在教授《死海不死》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工具:二只盛满清水的大玻璃杯、一枚生鸡蛋、一根搅拌棒、二包食盐、两条小活鱼。实验一:鸡蛋浮沉实验。实验二:活鱼生死实验。据此引入课题死海不死。

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所给方形泡沫板,双面胶,一块订有两根钉子的木板,壁纸刀一把,制造出能够承受最重质量的装置,由此引出《中国石拱桥》的教学。

2.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不仅能够辅助课文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生活。

在讲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让学生做个小小的气象观察员,在一个月内,根据云的情况推测天气情况,做好记录,让学生家长协助记下每天的天气预报,同自己的记录作比较。一个月后,学生把所有的记录整理好,写出结论。学生一致认为自己的推测与实际的天气又一定的出入,同天气预报也有很大的出入。通过此种形式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比较,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了科学精神,同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根据我国的沙漠化日益严重的情况,在讲授《向沙漠进军》一文时,让学生了解了植树种草的重要意义,及对沙漠进行改造的方法。为此我让学生调查植被缺失的土地情况,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改进的意见。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处缺乏植被的土地进行整治,虽然这一工作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但是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学生的责任感的得到了加强。我还组织了《环境与我,我与环境》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不拘教材,大胆选文,让说明文贴近生活

为激感,在教学中引入《海洋卫士――军用舰船之航空母舰》一文。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而易见,爱国情感得到了激发,学生纷纷表示会为建造航母捐出零花钱,或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对科学的兴趣也空前浓厚;针对健康的话题,我引入了《酸碱食品与健康》一文,让学生知道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敢于打破樊笼贴近学生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就可以更好的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果。

4.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思考中快乐学习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的时候,学生读到“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产生了疑问:薄云就是晴,厚云就是阴雨吗?抓住学生的疑问,适时进行讲解“往往”、“常常”二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讲解《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学生提出:中国的石拱桥数不胜数,为什么单单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呢?借此我深透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通过逐渐渗透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就不是机械的记忆了,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大胆放开,效果显著。

第4篇

要】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以它广博的资源、丰富的形式、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才会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这也必然引起教育手段的改革。《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方向,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想就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1 优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根本动力。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乏味,导致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无法调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直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易于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这样的环境最容易焕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在所有文体教学中,说明文的教学,相对是枯燥无味的,这是由其文体特点决定的。但是,如果能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样可以教得生动有趣。有位老师在执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先用课件展示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有的像牛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的盖住了天空……”当大屏幕上正显示云的多姿多彩时,教师导入新课:“看云识天气,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学生的感官及思维都被云的美丽多变吸引了,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画面显示出“卷云”图像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卷云的形状“像羽毛,像绫沙”,联系课文内容:“这种云出现,天气情况是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不知不觉间,学生就获得了关于“卷云”的气象知识。教师再分别在屏幕上展示“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学生如同亲历天气的变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够加深记忆,消化吸收。

2 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突出重难点,并通过板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着意讲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很落后,学校连电脑都没有,更别说多媒体教学了。记得那时我跟学生讲解朱自清的《背景》,当讲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段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学生却一派茫然。当时,我很生气,觉得这些学生感情淡漠。现在想来,像这样饱含深情的叙述,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是不容易理解的,更何况他们一直被幸福包围着。前些时候,听一个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执教这篇课文,当讲到这一段时,他播放课件,画面就是“父亲”蹒跚过铁道的场景,再配以深情的朗诵及略显忧伤的背景音乐,一种沉沉的氛围攫住了教室里每一个人的心。看得出来,老师和学生都被文章流露出的深沉父爱打动了。像这种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突破重点难点,增大语文课堂容量,以达到了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例子还有很多。

3 拓展空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第5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有效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有效教学可以起到引领入境的作用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上课一开始我们可以先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的心从课间收回来,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一下,为这节课打下好的基础,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上课了。例如,我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学生很难入境,因为刚刚上课,感情无法完全投入,怎么办?我这时就利用多媒体,先放一段《母亲》的歌曲视频,把学生的情绪培养起来后,再进入课文就容易得多了。

二、多媒体有效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知识

多媒体有效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学语文里不仅包括记叙文、论述文、散文还有诗歌和说明文以及文言文,特别是文言文特别难懂,有时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更直观地给学生展现出来,让他们更深层地理解其中的意思。例如,在教学《木兰诗》这一课时,我首先放一段那个时期战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大概年代和局势,然后使用了Falsh所制作的动画,伴随着配乐的课文朗读,花木兰替父从军、从军途中、获胜归来等几个过程的画面逐渐展示导入这节课,我觉得这样学生会记忆更加深刻,当他们忘记每句文言文怎样翻译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当时的图片或视频,这比只用口头描述要具体、深刻得多,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不易忘记。

三、利用多媒体能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适时、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像说明文这样的文章如果不辅助其他教具,只凭教师口述,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没有激情,整堂课即使教师滔滔不绝,而学生却都昏昏欲睡,因为他们不知道你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所以根本就不会感兴趣,如果有了多媒体就会不一样的。例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如果用多媒体就会显得生动有趣。首先,教师出示各种云彩的分布,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其次,教师出示一幅幅美丽的云彩的画面,然后再根据课文分析它们各自属于哪种天气,让学生对于文本中云的描写有了初步的形象积累;最后,展示出一幅幅云彩的实景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认为它们最像什么,并比比看谁说得最好、最美、最生动,学生的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达到了课内和课外“双赢”的目的。

四、多媒体在颂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里有颂读课文,就是让学生通过颂读更能深刻地感受其中的感情和融入到课文中去,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有效教学完成这项任务。例如,教读《生命的意义》这篇课文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先通过多媒体把保尔·柯察金当时去墓地前的情况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出来,跟随背景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颂读了一遍。学生看着视频电影,感受着保尔当时的背景,才真正明白了保尔当时的心境。接着我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在贵州省某个旅游景点,一家人乘坐的缆车突然发生事故,爸爸妈妈用四只手把自己孩子托起,结果父母都在事故中身亡,孩子却幸存下来,视频结束后,我又用多媒体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曲,同时告诉学生这首歌就是著名歌星韩红为这个故事编写演唱的。让学生彻底明白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只局限于课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事情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过度追求表面效应,忽视应用的科学性;不论什么内容,无论是否重点,无论是否适合运用课件,都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整节课不写板书,只播放课件,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淡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其次,过度重视课件教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多媒体当作教学的指挥棒,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跟着多媒体走,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甚至抑制了他们思考的欲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工具,更生动地讲授课程。

【责编 田彩霞】

第6篇

关键词:文眼 中考语文 阅读教学

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心灵的窗户。它是作者精心构思,总起全文,用以提纲挈领的关键句子或者关键词语,是作者构思文章,组织材料的最基本的着眼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给语文阅读教学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文的文眼。泉眼找准了,凿下去便会有清泉喷涌;文眼抓准了,掘下去自然也会有激情勃发。所谓文眼,就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词句,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文眼或是课题或是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是文中的一句话,能牵一发而动全文,有制约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这样的词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时抓住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支点。

寻找文眼,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尤其是在中考阅读现代短文的训练中,如果能找出文眼,围绕文眼理解文章,进行阅读分析,便如同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犹如在浩淼的大海上航行拥有了指路灯。文章的内容便能了然于胸,种种问题便能迎韧而解。在阅读短文中,要反复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情况下,首先找到文眼。文眼,常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它可以是文章的题目,它可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可能出现在结尾部分,也有可能是文章的线索,还可能是表现文章的写作目的,表现出文章的中心。

文眼是阅读的关键,寻找文眼的技巧,通常在阅读全文后,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情况下,对文章整体感知后进行。在阅读中,我们首要的任务 就是要寻找文眼。寻找文眼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一定的途径,有一定技巧的。

首先,从文章的题目中寻找文眼。许多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文眼。它或者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或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在议论文中,许多题目就是作者观点的表明,是作者所要阐明的根本问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实在现代汉语中,题目中的“题”是“文题”的意思,“目”是五官之目,是“眼睛”的意思,故而题目实质就是“文眼”。如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就用反问句的形式,义正词严地告诉我们中国人便没有失掉自信力。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就从未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欺人了。在驳斥错误观点中,提出了证明观点:“中国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都是中国的脊梁。古文中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题目中就旗帜鲜明地摆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全文的中心论点。阅读这类短文时,只要我们抓住了题目,就掌握了文眼,阅读理解也就不会背离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在文章精彩的开头部分中寻找文眼。一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常常要开头点题。它可以是标题句子的重复,可以是题目中关键性词语的一句话,可以是有关键性的语句,也可以是总括性的语句。它起着总领课文、总起文章的作用。这对我们理解阅读短文内容,理解课文结构,都具有较大的帮助。《看云识天气》的开头就是这样。“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哪些姿态呢?“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着;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像奔马,像雄狮……”由这些云的形态,可以感知天气的变化。有哪些天气变化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的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的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在这样的基础上,水到渠成进行归纳。“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再次,从文章的线索中把握文眼。在散文中,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章的材料有机的联接起来。在阅读中,我们要注意这里的线索就是我们要找的文眼。它有助于从复杂材料中,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背影》中,文中反复出现的“背影”,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感情线索。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情的父子情,就是通过对背影的描写来实现的。《白杨礼赞》中,作者反复抓住“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这一文章的抒情线索来组织文章的。

第四,从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文眼。散文的结尾部分往往有一些关键的句子或段落,也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问眼。尤其是古典散文中,最为突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叙述重修岳阳楼、描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不同人的登楼情感后,进行的议论归纳。“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最后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在把握了这一文眼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很容易了。

选择文眼设计教学也需注意:

一、文眼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文眼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在阅读教学中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

第7篇

一、新课导入激兴趣

每堂课开始的几分钟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充满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会比较好。对于说明文,教师更应该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走进课文。例如,有位老师讲授《春蚕到死丝方尽》时,事前让学生收集一组蚕宝宝到出蛾的变化图片,帮助学生在图片中了解蚕的一生。又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看课本前面赵州桥的插图,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话语说明一下这幅图,然后导入:“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看看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说明的吧。”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一般可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扣住文本探美趣

一般来讲,学生在说明文学习中总存在这样的心理:浅显的说明文觉得单调,不屑于阅读;深奥的说明文觉得读得吃力,懒得阅读;对感兴趣的内容阅读,不感兴趣的不读。因此,教师如果能找到教学内容的趣味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教学便有了成功的开始。

就新教材来看,说明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规范的说明文,也有语言活泼的说明性小品;既有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品,也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内容;既有自然基本常识的介绍,也有最前沿科学动态的揭密;既有宏观世界可感知的事物,也有微观世界需要感悟的事理。这些内容,和以往的教材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同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感知内容的兴趣点,教学便不会单调。

如被传为经典的钱梦龙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的课例:教师首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先不看课文,说明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说“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拱”的,有说“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的,有说“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的,同学们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急欲看书,这时教师才让他们打开课本,体会“各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使用这一做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对课文的学习也处于一种兴奋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笔者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先出示了一幅“食物网”图,让学生对图进行说明,然后设计一外来生物入“网”的动画情境,让学生想象其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到了各种危害,很自然地切入到课文内容,达到了“未读课文,先知三分”的效果,巧妙的开头带给学生学习的轻松。说明文知识性强,学生求知欲旺,教师若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趣味因素,说明文教学将比其他文体更显轻松。

三、巧用手段识妙趣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意通过多种手段促进知识的拓展。教《向沙漠进军》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并印发关于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再现艺术形象,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针对课文谈到的云的形态的八种变化来识别天气情况,笔者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口头描绘,并分别表达,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仿佛就在广阔的大自然,欣赏美丽无比的天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四、另辟蹊径塑志趣

第8篇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形式多样,体现作业的趣味性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布置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如在学《苏州园林》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以看、听、摸、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3)摘一摘。如学习《钱塘湖春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早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春天的优秀诗篇,请学生搜集并摘抄到“读书笔记”上。这样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

(4)展一展。在班上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书画、练笔等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干名“书法家”、“小画家”和“小作家”。这样,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会在展览中亮相,都会认真对待。

(5)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学生完成了新颖多样的习题,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又难忘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分层作业,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具体做法有: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等。这样,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三、关注生活,体现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应用

所谓的情景,指的是语言的环境或语言发生的情景,它揭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是要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的智能,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以实物呈现情境

现行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不易阅读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就可化难为易。结合课文放映有关的幻灯、投影、录像和教学电影,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增强感性体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例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上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天上的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然后再提出云和天气关系问题,学生自然踊跃发言思考。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而不是负担和艰苦。

二、以图画描绘情境

以图画再现情境是指教师借助课文插图或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现课文情境。比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描绘别里科夫的神情、姿态、衣着装扮,观察图画上所表现的周围的环境。学生从拉长的人影、亮色的画面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妇人们穿着裙子坐在屋檐下交谈,小孩在旁边玩耍,气氛很和谐,而在这样的日子里,别里科夫却依然拿着雨伞,穿着雨靴,身着厚重的大衣,领子高竖着,大帽子扣着,帽檐盖过了额头都遮到鼻梁上了,鼻梁上还架着副墨镜,那瘦削的小脸都快被包裹了起来,他一只手插在大衣口袋中,整个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身上浓重的色块的使用,佝偻着的身躯,传达出阴郁的意味,显示出他与外界的环境是多么格格不入,是一个多么保守、封闭的人。有的学生还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着黑眼镜背后的小眼睛满是惶恐,想象那交谈着的妇人看到别里科夫后赶紧收敛的笑容,想象小孩看到别里科夫后吓得躲到了妈妈的怀里,从而体验到别里科夫用他那保守的思想对全城人民的思想辖制;有的学生从画面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可见的半个自行车车轮,体味出它们所代表的自由、进步的思想,得出“落后的守旧的势必要被淘汰,新生的事物、进步的思想将会取得胜利”的结论。如此创设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感性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以语言描述情境

以语言描述情境是指通过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故事情境。如教学诗歌,教学文言文,或将诗歌丰富的意蕴用语言描绘出来,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穿插人物的历史故事,这些都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爱听故事,与课文有关的奇闻轶事往往会让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作文课“观察”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讲述学生熟悉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使学生迅速引起对如何观察的学习兴趣。如果有些作品的情感世界距离学生太过久远了,或者用典太多,以致造成理解的障碍,则又可以利用资料,进入作者所处的环境(入境),设身处地地进行心理体验(同情),从而把握住作品中的情思。比如,教学《离骚》之前,把《史记•屈原列传》作为课外阅读的资料布置给了学生,先以较为生动精彩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后再转入《离骚》(节选)的正文,并时刻让学生以《史记•屈原列传》的具体史实来为《离骚》中的句子做“注脚”,这样一来,抽象的人物情感就都转化成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学生也就容易贴近人物,产生共鸣了。

总而言之,运用情境法,要因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思考、领会、评析、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实效。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兴趣深化,并产生较高的动力效能,以达到较高的兴趣发展水平,最终使学习兴趣成为自我的高级精神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 语文 教学 新天地

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促进语文教学的教法和学法的和谐,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大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因此,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国际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无地域局限的活教材,实现了“大语文教育思想”。厚积方能薄发,旁征博引也不再是难事。

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的网上搜寻,提供给学生更多感性资料:观赏颐和园的视频,阅读有关颐和园的故事,为激起学生爱国情怀提供基石。《敬畏自然》的学习后,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了解到当前全球面临着的环境问题,同时观察、调查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破坏,通过“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云南的歌会》的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调查当地毛龙、敬雀节民俗活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等。

二、网络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提供了最先进的信息组织方式,它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要求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创设情景,让教学更具直观性。

如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课文具体介绍了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如果只凭文字的理解和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难以理解,但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配以相关的动画与音响,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云与天气的密切联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课文预习中,网络还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现实生活材料,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而有趣的语文问题。例如在教学中通过百度、谷歌、有道、搜狐、雅虎等搜索引擎查找每篇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课文中关键的词语,既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的知识面打开了,视野开阔了,我们语文老师就可以免掉许多无用功的花费。从而更多时间去钻研自己的教法、学生的学法。

三、网络平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作文教学课上,由于条件限制,作文教学以面向整体进行,范围窄、形式单一、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拓宽学生视野,学生因“身临其境”而获真情,动起笔来有话可说。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作文教学的个别化指导。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作文水平,分别给予不同的写作要求和不同的评语。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我所教学的班中,全班62名学生,占80%的学生都有QQ号,于是就利用这一资源,要求学生开通QQ空间,在空间里写日志,一方面加大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同时教师也参与日志的写作,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的留言、评论。学生写作自然会成了身边的事,自己的事。

四、网络平台利于师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互联网技术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软件或技术,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进教学成果的巩固,也有利于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随时查找所需的材料,随时发表自己的文章。套句时尚的话就是可以“将学习进行到底”。而教师则可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定期到网上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

在QQ共享群里,教师将提供一些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课外阅读的材料等让学生下载,也要求学生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分享在学习中的快乐。教师还将一周的教学情况以“日志”的方式发表,也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评论,还要求学生以“心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受,这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第11篇

一、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本专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生活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二、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建议略读课文,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及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知识得到巩固。

三、《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是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开一扇新窗。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文、成语俗语、美术作品中搜集并整合有关的知识,作好积累。

四、本专题涉及到地理、生物、气象等相关知识,只宜作简单介绍,务勿在气象物候专业知识方面“深挖洞”。

五、具体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2.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3.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

4.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看云识天气》,让学生了解气象与物候之间的关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会整理某方面的知识,并进行有条理的介绍说明。

2.通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和《参考资料》二,弄清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有哪几个因素,研究物候有什么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指导:朗读――释疑――积累――运用

媒体设计:用投影方式介绍相关资料,总结概括教学重难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文本中七首古诗词,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4.搜集课外有关气象物候古诗词,探讨其中物候现象及成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本中七首古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教学方法:讨论释疑法

第12篇

【关键词】 猜想 学习期待期 知识结构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29-01

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甘肃兰州给老师们上了一堂示范课,具体是给初二的学生讲授高三的一堂语文课。上课一开始,魏老师让同学们猜猜今天要上哪一课,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猜不着。”魏老师耐心地说:“你们没去猜,怎么就说猜不着呢?请大家打开目录看看,一共有几课?”同学们齐声答道:“二十一课。”魏老师说:“那猜21遍就猜中了,怎么猜不中?”再问学生能否猜中?同学们都说:“能。”经过二个同学的猜测,猜中今天要上第一课。魏老师的导入仅仅用了一个“猜”字就拉近了陌生的师生间的距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猜”, 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和推理,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判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

首先,猜想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是指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学习活动的期待,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属于元认知范畴。具有正确期待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学习主动、思维活跃,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缺少或很少具有正确期待心理的学生,则表现为学习被动,视学习为负担和苦差事,因而学习热情不够,缺少内驱力,一般不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猜想”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地对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预想。预想的结果急需通达解决验证的心理状态,是主动地思考,是积极地探究。

其次,猜想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猜想是否有价值, 最终要接受实践的验证。人类天生就有好问求解的能力,通过猜想,学生会形成迫切的求证期待,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心地验证。学生通过验证,如果发现猜想是错误的,他会立即调整思路,重新分析,甚至再猜想,再验证。这种猜想、验证的过程就是反思和批判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把握自我理解程度,整合自身知识结构,调整判断与学习目标距离的过程。

《看云识天气》讲的就是通过观测天上的云来预测天气。学生们对云非常熟悉,几乎天天看到,可是要准确地把天上的云描绘出来,什么样的云预示什么样的天气,却是不容易的。学生猜读的内容大多很模糊,说明知识经验中有关云的知识还处于零散状态。通过猜读对比学生才明白,原来云分很多种类,每个类型又有不同的特点,且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情况。后来有的学生还根据观察,自己总结出了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又如《落日的幻觉》一课,通过猜读和对比,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自然规律。这样,通过猜想,学生不自觉中对已有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提高。

再次,猜想能有效地架设起读写桥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诚然,作文在于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对作文素材积累的形象概括。然而“积累”是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对于学生来说可变性太大。这也是目前写作教学效果不大的重要原因。猜想能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开拓思路,在不自觉中积累素材,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读写架起了通达的桥梁。

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先让学生看着教学挂图思考:如果是你,你要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说明赵州桥的特点呢?学生思维积极,议论纷纷;教读《故宫博物院》,让学生先读一段,然后把书合起来,想想下面该怎样写才好?学生踊跃发言,意见不一。最后结合课文,学生知道,《中国石拱桥》重点运用数字说明,且通过和卢沟桥的对比,较好地突显了赵州桥的独特特点;而《故宫博物院》只有按空间顺序说明才会条理更清晰;教学《斑羚飞渡》,读完前七段后,让学生合上书,思考:猜猜这群斑羚怎样才能渡过山崖?如果你是作者,你将怎么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乘上氢气球飘过去,有的说用木板搭成桥走过去……当打开书再读时,学生才明白,它们是用牺牲一半的办法,来保护种群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结论:想象要切合实际,要依据事物的特点。同时,学生也为斑羚的聪明壮举而深深感动。

这种通过看题猜想――读文验证――比较异同的阅读方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课堂的兴趣,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同时也在“猜想”与“文本”之间的反差比较中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学生的写作。

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运用猜想,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这种方法应该走进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谭卫群.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断想[J].中学语文教学,2004(05).

[2] 马江龙.猜读――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把金钥匙[J].语文教学之友,2010(10).

[3] 栾成勇.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