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愁赏析

乡愁赏析

时间:2023-05-29 17:3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愁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愁赏析

第1篇

那时,我正好执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课标要求,在学生理解和领悟了“优秀的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之后,已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对塑造人生所起的作用呢?我打算组织一次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有很多形式,如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最终我选择了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赏析,试图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活动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组织文学赏析活动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选择赏析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讨论题目等。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首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余光中的《乡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接下来,我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活动。朗读前,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酝酿感情。朗读中,让学生去感悟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心情。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能否与作者、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如同学们在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后,被诗人的一种精神所感动:诗人在被迫与世隔绝的处境下,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学生享受了精神大餐之后,进入探讨问题环节,从而慢慢地把他们带入到教材中,让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再呆板,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

我们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种说法对吗?

通过分小组讨论,我们汇总了如下看法:

(1)优秀的文化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激励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这是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该观点肯定了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正确的。(2)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除了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外,还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文学、音乐欣赏等形式从事文化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优秀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笼统地说,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一

认识是片面的。讨论结束后,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做了一个专题练习。

专题练习: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能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C.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答案]A

解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就是一种高雅文化,深刻感受、领悟,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故选A。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错误。艺术创作同样是客观存在决定的,D说法错误,不选。C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与题目说明的指向不一致,亦舍弃。

第2篇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选自《戴望舒诗选》)

【赏析】

乡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特征,是人类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这首《游子谣》里,“雨巷诗人”戴望舒用他那一贯敏感而细腻的情感触角,表现了游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情怀。

全诗共五小节,犹如五幅连续的图画,展示了一个水手虽然百般压抑,但还是无法排遣对家园的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

第一小节写游子因看见“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而触动乡愁。这“青色的蔷薇”犹如导火线,一下子点燃了游子梦里依稀的故乡情,勾起了游子对故乡家园的强烈怀念。

第二小节写斗转星移,家园沧桑。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流露出对故乡家园依然贫穷依然衰败的深深叹惋和无奈之情。

第三小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海上,因为“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他哪里有能力顾及故土家园中的一切呢?而这并不是说游子没有乡愁,而是说游子不敢有乡愁,从而进一步深层地反映出了诗人的乡愁之隐之深。

第四小节写游子寻找乡愁的自我解脱方法。游子勉强压抑乡愁之思,虽然现在游子身旁有“旅伴”,但是知道吗?即使这样,游子还是无法忘记那曾经生他养他让他魂牵梦绕的家园。

第五小节写游子丰富又复杂的心情。游子在“旅伴”身上寄托了对家园的眷恋,乡愁并没有因“旅伴”而消除,反而因“旅伴”而更炽烈。“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这一句独白,不正道出了游子内心的一切隐秘吗?

全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种循环,从而细微地展现出游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情绪起伏。

【总结】

第3篇

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师遵守提问设计的原则,在提问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受主客体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影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构建性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尝试、探究,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提问技巧 教学效率 提高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有效方法。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也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好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带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的提高,要问得适时,问得得法。问不适时,问不得法,不仅会破坏课堂有序的节奏,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同的课堂,需要不同的提问方式、方法,课堂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提问方式,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的课堂环境精心设计,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谈几点有关课堂提问的应遵循的原则和可取的方法。

一、课堂提问的清晰性

课堂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教师问的是什么,以及教师所期待的回答。同时,教师在提问后还应该注意及时并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语言、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有效的反馈方式,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在起始阶段我设置了这样的提问:本文的作者是谁?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乡愁》?读一读、想一想,如何确定节奏和重音?你觉得应用什么的语调和感情来朗读这首诗?由此学生能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和感情。

二、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必须考虑趣味性、挑战性,力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必须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教师的提问方式如果单一而平淡,没有任何悬念。那么整节课堂气氛就会沉闷而压抑,听课教师都觉得很累,相比学生更是如此。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选择同题材或者同主题或者同写法再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提问对话中,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也达到了知识、情感的深化。同时我还将此文与席慕蓉的《乡愁》构建比较阅读,读读诗歌,想想意境,看看写法,这样与学生互动交流也还是很有意义的。

三、课堂提问的适应性

提问能引起思维共鸣,大多数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样,有利于师生对话交流,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我根据这首诗中四个极具内涵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意象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身处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个场景:游子寄信、乘船探亲、拜祭亡母、隔海遥望。经过探讨,学生理解“乡愁”的内涵:有对母亲的思念,有对妻子的不舍,有孝子之心,更有爱国之情。

四、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于无疑处设疑,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发挥提问的最大功效。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综合性强。

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通过充分的个性化阅读,品味咀嚼诗中的重点词句,分析写作技巧。比如讨论: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突出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通过讨论探究可以进一步理解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情深四海的情味,从而体会反衬手法的作用。

五、 课堂提问的节奏感

学贵有疑,而“问”则须有度。“满堂问”是滥问,学生疲于奔命,则思维过于“张”。其间要有适当的间隔,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就不能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说出问题的表面现象。

感知、理解、赏析是诗歌教学的一般过程,我们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析诗、品意、悟情、得法,架设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平台,指导学生“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鼓励学生读出真我,力求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学《乡愁》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乡愁是一种抽象化的情感,而形象化又是诗要追求的,那么这首诗是如何化抽象为形象的呢?(2)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是对四种对象的修饰、限制,你能从中体会到意象怎样的特征?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形容词去掉读一读看看好不好?为什么?(3)全诗共四节,在结构形式上又有怎样的特点?

当然教师还要注重与诵读结合,赏析过程中适时点拨,及时归纳,收放有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论采取哪种提问方法,教师提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材的需要和课堂生成的需要。切记,任何问题都不一定等于“启”,但要有助于“启”,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真正启动,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第4篇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黄鹤楼:故址在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大桥临江的桥墩下,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6月重新开放。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遂建楼。

去:离开。

返:返回。

历历:清楚可数。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相传,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此洲在明末逐渐沉没。清乾隆年间,新淤鹦鹉洲,现址在汉阳拦江堤外。

翻译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挥而就。诗作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后面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蓄势,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还有指向“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盖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诗人对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第5篇

1、翻译: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江南汀洲。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欲来,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3、赏析: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目前,文学教育的核心――诗歌教学逐步引起人们重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力,而目前诗歌教学的公式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发掘与提升,这就需要对诗歌教学进行改革。如何让学生从诗歌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如何有效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从读诗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想像力和鲜明的个性,成了诗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我根据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等方针,本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学科教法与学法”的宗旨,设计了一套诗歌自读模式,即把诗歌教学的方方面面视为一个整体,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透视、把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明确诗歌学习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合理调整学习方略,以获得全面、和谐、自由、持久的发展。下面我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与步骤:

一、读正字音。刚接触到一首新的诗歌时,学生可根据课件的提示或运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字词,准确读音,理解阋义,感知全诗。

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上述基础上由学生讨论明确本涛的节奏或韵脚,听配乐录音(多媒体画面展示),启发学生在朗读这首诗时如何在感情上、语速、语调该如何把握。同时请学生个别朗读,让学生明确应怎样才能读出节奏,知道停顿分语意停顿和音节停顿两种,让学生尽量掌握好诗歌朗读的规律。然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读《乡愁》。

三、披文入情,读悟情感。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阅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以及有关以乡愁为主题的台湾文学作品来扩大视野,搜索古代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数首,互为参照,由此品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问题导引:①这四节诗,每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②诗中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什么物象含蓄地表达出来的?③这些物象含蓄地表达了什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借指什么?④诗节能调换吗?为什么?以上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四、创设氛围,联想想象,读入意境,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借助互联网丰富的音乐与图片储存量,以及电脑各式绘图编辑软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手段,如配乐、作画、编写MTV剧本等形式,自创诗歌意境,激发出自己对诗歌最真挚的情感,并激情诵读。在《乡愁》教学中,老师范读诗歌,并出示四幅与诗歌意境非常吻合的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用语言进行描绘。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回答。学生还可以边听歌曲《乡愁四韵》,边用作画或者写MTV剧本的形式将诗歌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

五、读理层次。引导学生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向诗歌结构的深处探寻,让学生写出自己对诗歌独特的感悟,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学生个性宣言的弘扬,智慧火花的迸溅。教师可借助网络的交互,及时调取学生的学习心得进行点评。

六、品读语言。让学生细读诗歌,营造一种“茶馆式”教学的氛围。要求学生以“我发现__用得好(精美、贴切等),它好在(精美在,写出了)__”的句式品评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在BBS公告牌内,达到协作学习与竞争学习的效果。教师则可借助网络对话框,提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或者抓住诗歌中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赏析。

七、能力迁移。模仿这首诗的形式,写一首小诗。(提示: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这种教学诗歌的方法,我采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学生爱上了读诗,而且把读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文学作品鉴赏上去。学生读诗的兴趣与日俱增,鉴赏诗歌的能力逐步渐强。其次,学生爱上了唱诗。学校在课间有一个唱歌休息时间,以前他们唱的都是一些没有多少内涵与价值的流行歌曲,而现在学生嘴上常唱的歌曲,多了《虞美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等,他们都说这些歌不仅旋律优美,意境更是打动人心。更难得的是部分学生开始尝试写诗,自发地用诗歌来宣泄自己的生活感悟。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介入学校教育后,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第7篇

玉碗盛来琥珀光。全文: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译文:兰陵美酒甘醇醉人散发着郁金的香气,盛满玉碗色泽如琥珀般清莹秀彻。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畅饮,一醉方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乡。

赏析:这首诗语意新奇,形象洒脱,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不羁的个性和李诗豪放飘逸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首《客中作》是这样开头的,郁金香,是一种香草,有浓烈的香味,古时用来浸酒,用郁金香浸过的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琥珀,松柏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此处形容美酒的色泽晶莹可爱。谁都知道,李白一生对美酒是情有独钟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对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见一斑。眼前又是同样的场合,只不过金樽换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长安天子脚下,身处民间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尽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酿,也许更加别有风味,就是因为这首流千古的饮酒歌,到现在才会出现许多冠以兰陵字样的酒品。这时摆在面前的兰陵佳酿,色泽清洌,酒香扑鼻,李白看在眼里,美在心间,恨不得马上就喝它个一醉方休。不过,李白一生面对的美酒盛筵,何止千万?那么这一次使得李白忘记了乡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行》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全诗语奇意也奇,形象潇洒飘逸,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对于中学生来说,诗歌的学习始终是一个难点,不好懂,还要背,弄得疲惫不堪,根本谈不上去体会诗意,感受诗美。因此,我在教授诗歌时非常注重用诗意去感染学生,用诗意解读诗情。先说现代诗歌。

前几天,刚好教授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中我尽量体现其诗意。首先,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悟"乡愁"。

其次,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在课堂上,我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乡愁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所以教学时我注重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但在读了两遍之后,学生仍不得要领,所以我范读诗歌,感染学生。(读《乡愁》),通过这样的朗读,小步轻迈,使学生的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这样一来,学生对乡愁的浓浓诗意有了一些了解,但学生毕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就像余光中说的:"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因此学生朗读也是单薄的,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为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感悟这种乡愁,我和学生一起做"换字游戏",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换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大家再来读一读,学生立刻感觉到,七嘴八舌地说:"不好不好,这样就没有诗意啦"。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小小的,窄窄的等词语恰恰表现了深深的,浓浓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家国之思。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更深地理解了其中的诗意。

再和席慕容的《乡愁》对比: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异同,同样的乡愁,不同的表达,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诗歌丰富的意境。

拓展训练中,师生共同回顾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的乡愁的诗句。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

这样,在浓浓的诗意中,学生学习了乡愁,体会了乡愁,在将来的生活中也学会了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乡愁。

古典诗歌的教学也一样,在教学要体现诗意,感受诗美。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有诗意。不论是慷慨激昂也好,婉转抑郁也罢,每一首诗总有它独到的"意"所在。如果把这"意"抽掉了,只剩下文字符号,那么再华丽的文字也将失去其生命力。因此,诗歌教学,就要教出一点"诗意",学出一点"美感"来,让"诗意"弥漫课堂,让"美感"熏陶心灵。但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仅仅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诗歌的意境。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很多:

1. 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比如讲《天净沙 秋思》时我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叶落殆尽的树枝,铁似的直刺苍天,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座农舍悄然而立,房顶上,炊烟如蛇,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

多美的意境啊,学生浸润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那么这道精神大餐,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2. 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我先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我就顺水推舟问: "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我再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 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我先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

3. 深入内心悟诗意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对于抒情性诗作,我在教学时,注意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学这首诗,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振起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对诗歌的意境也才能深刻体会。

第9篇

亲爱的读者:

本刊2013年第9期刊出三副联求对,现从大量应对中选出以下几副佳作发表,请读者赏析。

出句(上):烈日当空,车驰山路救灾送水

对句(下):民情在抱,足踏荆途济困扶危

(湖北·陈华英)

甘泉进户,泽润民心抗旱保家

(天津·王家祥)

真情济世,爱献乡民动地感天

(贵州·肖 波)

中枢解难,民沐党恩戴德归心

(江苏·何国衡)

和风拂面,爱润民心问暖驱寒

(甘肃·毛得江)

真情献爱,心系同胞解难排忧

(河北·张志强)

春风满目,人献爱心送药施医

(广东·梁 健)

真情在世,谊满人间祈福援资

(吉林·林 山)

出句(上):水面生波,风过枝头花乱舞

对句(下):山巅吐雾,云流天际雁高飞

(山西·陈小明)

桃源寻梦,笛吹月下韵悠扬

(安徽·汪星群)

案前泼墨,龙腾笔底韵飞扬

(河南·白继东)

云峰翻墨,雨来陌上土腾烟

(陕西·郭玉钦)

芦梢铺雪,秋来月下雁双栖

(安徽·许文富)

荷塘观雨,珠翻翠盖趣频生

(江苏·陆肇逸)

檐前归燕,春来陌上蝶纷飞

(江苏·尚秋艳)

出句(上):翠芽黄菊清泉水,一消秋燥

对句(下):白首青灯紫竹箫,独醉月明

(湖北·殷德胜)

墨笔丹心白板书,再启童蒙

(河南·曹文献)

玉宇琼浆皓月光,共解乡愁

(陕西·张峰青)

绿竹苍松玉蝶梅,同守岁寒

(“玉蝶梅”为梅花中的珍品)

(上海·张 凡)

绿蚁金樽红火炉,共御冬寒

(河北·张永辉)

白酒红炉玉米花,聊遣冬寒

(贵州·杨 俊)

暮鼓晨钟大藏经,尽洗心尘

(安徽·王同岁)

2013年第9期“诗词联句”欣赏

出句:相逢细说儿时事,竹马青梅也是情

联句:喜上眉梢笑语盈,高科牵线聚银屏

(湖北·黄红梅)

一别卅年常忆卿,乡音无改鬓霜生

(河南·廖永炳)

小院清幽茶渐淡,高天月寂桂香盈

(江苏·龚仕明)

别后牵心梦久萦,难忘月下数星星

(广西·覃晓鹤)

乍见浑疑旧梦萦,苍茫人海若飘萍

(广东·刘 枫)

本期征联

上联:反腐反贪,老虎苍蝇一起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独爱清溪,波荡云光摇柳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梅花开岭上,香风一阵疑春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读者,我们拟了三副联,请您出对。来稿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优秀的对联我们将在2014年第1期发表,并有薄酬。

诗词联句

第10篇

【片段一】诵读:感情与技巧的统一

师:下面我们重点品味第三小节。大家先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生齐读)

师:第三小节的结尾和其他几个小节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其他小节最后两行的最后两个字分别为“这头”“那头”,而只有第三小节的最后是“外头”“里头”。

师: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呀?

生:无限的距离,是生死之间的间隔。

师: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头站着凄苦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这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的距离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信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我们怎样把这种沉痛的感情通过“外头”“里头”读出来呢?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生自由读)

师:请一个同学把后两句读一下。

生: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该生读得一般)

师:请坐。同学们,在朗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老师建议你用一字一顿的方法来读。(师范读)大家跟着我读。(师两次带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三小节。(指名读)

师:请坐。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处理“啊”字的时候,读得非常好!读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把它吐出来。大家体会一下:后来啊——把这一声叹息中的酸楚读出来。大家读一读,揣摩一下。(生自由读,师适当指导)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小节再读一遍。(生齐读)

【赏析】这是一个精彩的诵读教学片段。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没有诵读是不可想象的,而让学生一遍遍重复读,如白开水般也不可取。都老师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分析情感,再运用诵读技巧表达情感方面堪称典范。如在情感层面,都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第三小节诗的特殊之处:“外头”“里头”。然后追问二者的距离,学生答出这是“生死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一问答透过字面深入到了诗歌深处,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作者的痛楚。随后,都老师进行了抒情阐发:“母亲在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头站着凄苦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这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的距离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作者沉痛的心境,为课堂营造了悲伤的氛围,也为下面的诵读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再如在技巧层面,理解了情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读好,开始学生的诵读没有传达出诗人的感情。此时,教师在诵读技巧上的指导显得至关重要。都老师把表达诗歌情感和诵读技巧完美统一了起来:第一步,他指导大家诵读时要“一字一顿”,并做了精彩示范,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第二步,他让学生跟着教师一句句学着诵读;第三步,都老师及时发现学生诵读的优点,解析和指导了“啊”的诵读。总之,在这个小环节中,通过教师的层层指导,学生的诵读技巧有了长足的进步,诵读技巧的进步又加深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片段二】诵读:穿插拓展再升华

师:矮矮的一方坟墓把儿子与自己的母亲生死相隔。坟墓里睡的这位就是余光中的母亲,是他最最挚爱的母亲啊!她不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带着他一路逃难的母亲。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南京的时候,这位坚强的母亲带着年仅九岁的余光中从南京逃到上海,再逃到香港,又经越南进入昆明,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才来到重庆。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战乱的年代里还坚持让他求学。而现在,母亲静静地躺在矮矮的坟墓里,再也听不到外头儿子的呼唤了。在坟墓的外头,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很多诗歌呼唤他的母亲。老师选了两首小诗,我们来读一读。

师: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师在忧伤的音乐声中读余光中《招魂的短笛》)

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另一首小诗。(指名一学生读余光中《今生今世》,配忧伤的音乐)

生: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了/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有用。(该生的诵读感动了全场师生,大家忍不住鼓掌)

师:读得真好。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多年之后站在母亲矮矮的坟前,内心的痛楚依然是那样清晰。来,带着这种感受,让我们再把第三小节齐读一遍。

生(齐):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赏析】在赏析第三小节的时候,都老师进行了两次穿插拓展,让课堂有了不一样的深度和不一样的温度,从而让学生对第三小节的诵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第一次是相关背景的拓展。教师深情地说起诗人母亲带着诗人逃难的经历,突出那种艰难,突出艰难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学生和诗歌之间是有隔膜的,补充的背景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隔膜,使学生离诗歌更近了,离作者更近了。第二次是相关诗歌的拓展。引入同一诗人的同一类作品,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本主题、意蕴。都老师引入余光中两首怀念母亲的诗歌,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深化理解,烘托气氛。两首诗读完,尤其是当一个女生含着泪花把第二首诗读完时,全场师生都被感动,很多人潸然泪下,课堂情感达到最。两次拓展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次诵读第三小节。在这次诵读中,学生真正把全部感情投入了进去,它是穿插拓展后的感情升华。余映潮老师说:“朗读,对我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这样高超的朗读,我们终于在都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了。

第11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应先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应试技巧训练。

一、站在一个高度俯瞰诗词

(1)诗词的题目是了解诗歌的窗户,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词。诗词的题目往往告诉人们诗歌的内容,如,2012年红河州卷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明内容是射猎,描写的是打猎时的壮阔场景。昆明市2012年中考卷的《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自己的百感交集。确定了诗的内容,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诗词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如,2012年西双版纳卷,陆游的《游山西村》,抓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涵的哲理,可以起到提纲挈领、迁移发动全身的作用。

(3)抓词语的隐含信息,诗词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2012年大理等8州卷的《闻雁》,“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表面写的是淮南下着秋雨的夜晚,听到大雁的声音,实质是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鸣声,诗人的思乡愁绪更浓了。

(4)典故有特定的内涵,对整体把握全诗是大有裨益的。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传达出的新的含义。如,2012年红河州中考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射天狼”指抗击入侵的西夏军队,词人借助典故,抒发了自己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5)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是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李贺的雄浑奇特,王昌龄的雄壮豪迈,等等。不同类型的诗也有不同的风格,能准确把握不同的诗歌风格,更能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6)灵活运用古诗词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鉴赏术语一般有:评价主旨方面的,有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方面的,有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等;语言风格方面的,有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舒缓、雄健、深厚等。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能提高答题的质量。

二、做好答题技巧训练

(1)词语赏析类。

红河州卷第8题,“统摄全篇的一个字是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类。

昭通市卷第9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西双版纳州卷第9题1小题,《游山西村》“颔联蕴涵了怎样的哲理?”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迪和思考。

(3)主旨情感类。

昭通市卷第9题,画线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玉溪市卷第9题,《客晓》第2小题 “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红河州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4)想象描述类。

曲靖市卷《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10题,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第12篇

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

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

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周杰伦《蜗牛》

经典流行歌曲,总是在不经意间以其音乐美和文学美感染听众、征服听众。

这些看上去轻松甚至有点散漫的流行音乐,在悄悄改变着整个中国的社会,改变着人和人的交往,改变着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是谁都不能忽视的社会现实。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这里所说的“环境”不单指教学环境,还应该指社会环境。

流行音乐这个不能忽视的课程资源,同样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用好音乐的感染力,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一、充分挖掘流行音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流行音乐是一种商业文化类型,它的制作演出和流行方式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它要迎合文化消费者的兴趣才能被接受,才能发挥它作为商品的价值。这就导致它的内容良莠不齐,所以,我们要从中挑选精品,提炼出它本身的文化内涵,指导学生鉴赏。

如台湾“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中唱道: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那血一样的海棠红,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这首创作于1974年的流行歌曲,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余光中先生。因此在讲解余老先生的诗歌《乡愁》的课堂上,我引入了《乡愁四韵》的音乐,给学生的鉴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让他们更能体会出身处台湾的同胞们对祖国母亲的一种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又如红遍全国的刘德华,学生们一般只对他的外貌、衣着、发型感兴趣。而反思他一路走来的坎坷星途,可以看到刘德华刚开始并不出色,但他一直以斗士的热情在苦苦努力,为香港的娱乐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他勤奋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被港民们敬佩地称为“香港精神”。在2007年的“庆祝十周年晚会”结束时,主席还与刘德华握手并亲切地鼓励他“要继续为祖国多多献唱”。所以我在分析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适时引用了刘德华的事迹,而他的人生经历很好地诠释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的观点,课堂效果很好,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把流行音乐作为课本的外延,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在引导学生关注流行音乐的歌词意境后,帮助他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语文素质,是具备可操作性的。

虽然有很多中年人会不屑地说:“周杰伦唱的是什么歌,含糊不清,搞不懂唱什么。”但其实如果真正去欣赏歌词,就会发现词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很好的借鉴。比如他非常成功的歌曲《东风破》: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在这极具古典美的歌词中,词作者选用了几个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琵琶”、“东风”、“枫叶”、“古道”,构成了一幅夕阳古道边故人分离的画面,渲染了凄苦悲凉的氛围。

周杰伦另一首新歌《青花瓷》中“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一个“惹”字用得极好。把芭蕉门环拟人化之后,把被动转化为主动,加入了骤雨和铜绿的元素,赋予了歌词一种忧伤的意境,生动传神,仿佛那在雨中的芭蕉也有了娇弱的风韵。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单元的时候,对我引入的流行音乐中的古典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发地找到了更多相关的歌曲,如《涛声依旧》、《橄榄树》等,并在读书笔记中写了自己的赏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鉴赏古典诗词的素质。

2.流行音乐引入语文课堂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写作的教学上。

如网络歌曲《丁香花》,这首歌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表面写丁香花,实际写了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孩。全文紧紧围绕“丁香花”从不同角度写,不仅写出了丁香花的“忧郁、娇嫩”,而且写出了经历了风雨之后,丁香花的残落。歌词前后话题统一,让人顿生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我通过分析《丁香花》歌词的意境,来让学生练习运用“象征”来写作。

学生在写作课上边听着音乐,边思考“象征”写法的妙处,写作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