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幸福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主题表达
提起海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的“麦地之子”,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的“诗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创作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几万行优秀的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与困惑。如一颗流星,海子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一瞬间照亮了诗坛的沉寂,随之又引起了诗坛的喧哗与骚动。十多年来,关于海子的死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优秀诗作,引起了诗坛长久的争议。随着这些争议的掀起,海子及其诗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并一直广为传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因其离海子自杀时间只两个多月,所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的主题,旨在揭示该诗的多主题倾向,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成这首诗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女生B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毕业后去了深圳发展。海子虽然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往来,特别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时间。”[1]张应中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海子在这前后期间所写的诗歌加以佐证:“第一首《遥远的路程》(1989.1.7)说:‘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四年前的一九八五年初,海子与B正处于热恋之中。第二首《遥远的路程》(1989.1.22)说:‘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折梅》1989.2.3)又说:‘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2]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测,再结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无疑是比较确切的。不难看出,该诗所表现出来的感伤情调正可以作失恋解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站起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或许,诗人是因为物质的贫困导致的失恋,诗人通过这“一劫”,终于悟出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才开始准备试着放弃自己以前浪漫的玄想,开始准备“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经济贫困让他饱受了饥饿之苦。即使参加工作了,依然监守着贫困。在执教政法大学期间,诗人曾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索要80元肥料钱的要求而发愁(见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正因为物质贫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尘世中获取幸福。因而,诗人在第二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显然,这些幸福的感觉是诗人心态放松之后的结果。在第三节,诗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冲动,甚至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敌”(“陌生人”)与前女友“终成眷属”。然而,诗人终究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这一切达观与快乐都不过是他自己的“虚设”,这只是他在“下决心”的时候心中的意想而已。诗人不可能忘掉那份逝去的恋情,就像他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尽管他要自己强作欢颜,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痛苦,所以,诗中这些看似快乐的语言与心态不过是忧伤之情的另类表达罢了。这有点类似于诗歌中常见的“以乐写哀”的例子。
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学史家定位为“后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之一[3],他早期的诗歌清新透明,后期的诗歌却十分的晦涩难懂。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其后期诗歌中最为好读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着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意识,试图拯救这个世界。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就是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4]他还说:“我要探讨的是,在时间和生活中对于神的掠夺是不是可能的?!”[5]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农业帝国,那里山明水秀,给人以无限慰籍,因而,他早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着“天空”、“土地”、“村庄”、“麦子”、“农妇”、“风”、“夜”、“月亮”、“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6]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海子所向往的“农业帝国”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不得不宣布破产。因而,诗人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也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此以来,诗人心中便深感极度的空虚,生存境遇也随之孤苦起来,诗人一度所向往的远离尘嚣的美好生活与世俗所拥挤的现实相去甚远,他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可尘世却对他穷追不舍。根据海子的好友西川介绍,海子在政法大学期间,一直孤独地生活着,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后的这些年,他只看过一次电影……”[7]然而,诗人毕竟不能免俗,他所居住的地方本是一块世俗之地。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以反讽的笔调,在看似快乐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开篇时,诗人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显然,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因而,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越情怀,从而有力的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
三、对人类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
文学(诗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它既要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又要对存在作出终结关怀,扣问人类的生存意义。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与追问。
在阅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时,我们不妨放开眼界,把该诗看成是诗人对人类存在的一个隐喻和象征性的描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的前两节,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不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有物质的感官享受,还有友情的温暖。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诗人一直不曾具备的,这是多么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描绘中,诗人海子饱含深情的歌咏与描绘的,其实并非是世界个别具体的幸福生活,而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我”,在此时是人类的化身。诗中的欢乐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为“大我”立场的欢乐。诗人此时成为了人类的代言人,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我们所应有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哪里呢?很显然,在尘世中,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别人(自己)的祝愿之中。因此,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这里,诗人表面上是在“愿你”,事实上诗人也是在“愿我”,“愿我们自己”,只不过,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罢了。于是,诗人不无失望地安慰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失望(绝望)之中,为自己描画了一幅美丽的 “乌托邦”,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这样,诗人以婉曲的笔调,感伤地摹写出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又随之把它轻轻地否定和毁灭。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望的生生灭灭之间,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进步,人们也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并快乐着”生活。——人们渴望的幸福,看似切近,实则遥远。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远不会真正地兑现。它能够给你的,或许只能是永远的在自我安慰与追寻中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象征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后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对待任何事物,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所得的结果也就大为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然。文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除了表现美,抒发感情以外,还要表达一种“思”——它要给人以启迪。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与精神上的提升。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恰好是具备这样的高度的。
参考文献
--------------------------------------------------------------------------------
[1] 张应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索解》,载《名作欣赏》2002年1期。
[2] 同上。
[3]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第518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之《海子简历》,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海子:《沙漠》,见程光袆主编《海子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 《希腊古瓮颂》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 自然
19世纪在英美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崇自然之美,主张通过在作品中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田园般的生活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喧嚣和痛苦。约翰・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与其他诗人一样,善于在诗歌中创造美。他的诗歌无论是语言、意象还是韵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是济慈诗歌赞美的唯一对象,也是他诗歌中唯一的真理。济慈热衷于古代风格和希腊神话,同时又具有天生的感觉本能。他在诗中,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品尝、去呼吸、去感觉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灿烂的色彩、美妙和声音和芳香的色味济慈的艺术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的想象世界,不论哪里,只要存在着充分的美,他都能捕捉到――在希腊神话、中世纪传奇及伟大的诗歌中。济慈欣赏世界,他努力在世间存在的一切――美好,圣洁,恐怖,毁灭苦痛和不幸中发现美。济慈的诗有一种独特的美――诉诸感官并能引起美感。
1.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与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是将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思想流派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在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生态女性主义者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和女性性别视角,对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主张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主要包括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三个流派。各个流派主张各不相同。其中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和自然界有着某种特殊的内在联系,女性孕育生命、哺育后代的性别角色和大自然养育万物的母性特征有特殊的亲近关系,因此女性与自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与女性都传承着孕育生命,循环往复的女性传统,从这点看女性与自然都是美的象征,女性美与自然美是世界上两种最纯朴但又最高尚的美。女性与自然可融为一体,两者的完美结合可达到世界的和谐。
2.《希腊古瓮颂》中的女性美探悉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的传世佳作。在这首诗中,诗人凭借卓越的想象力,通过希腊古瓮这件象征美与永恒的艺术珍品,向读者展示了古瓮画面之外另一个丰富的纯美世界。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叙述道: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
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
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
呵,是怎样的人,或神!在舞乐前
多热烈的追求!少女怎样地逃躲!
怎样的风笛和鼓谣!怎样的狂喜!
一开始诗人便直接将古翁比喻为保持着童贞的“新娘”。这一拟人化的称呼,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盛大的婚礼,身着白色礼服的美丽新娘――一个一生中最纯洁、丰盈、美丽动人时刻的女性形象,以及新娘与自己爱人的完美结合。因为新娘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纯洁最幸福的女性,是世间纯美的最好象征,所以诗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无法言表的女性美。然而“新娘”永恒的处女性质和寂静的状态远离了现实的生活,她仅仅属于遥远的古代,属于想象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新娘”成了永恒的艺术美的象征。对美的强烈的感受,尤其是神秘的女性美的感受充斥着整个诗歌的第一节。
而且本诗为古翁选择了国籍――希腊,一个古老的国度,人类文明的摇篮之地。希腊这一国度既使人产生距离上的悠久感,符合浪漫主义时期盛行的“希腊古风”,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希腊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神话中诸多美丽的女神,与诗中所描述的新娘形象相呼应,代表着女性的美丽和神秘。这一故事写了滕佩河或阿卡狄亚山谷地区的神和人。故事又一次把我们从现实世界拉回远古时代。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滕佩河是司掌艺术的太阳神阿波罗的圣地,阿卡狄亚地区是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度。在那样的国度和地区,没有“忧伤和目光呆滞的绝望”,也没有“青春变为苍白、消瘦、死亡”,只有“鲜花、绿地、恋歌和阳光下的欢乐”。诗中提到的那些少男少女们“忘情地追逐、藏躲”,或可使我们想起阿波罗和达弗涅,以及河神阿尔斐俄斯和山林仙女阿瑞托萨的故事。
诗人在最后一个诗节又回到对古瓮的整体描述:“哦,希腊的形状!唯美的观照!”既表现瓮的古韵以及瓮所代表的远离现实的想象世界,又再一次提起希腊,让人联想到那美丽的女神,贯穿全诗的唯美的新娘,从而延续了诗歌的开始所烘托的美的氛围。女性美始终贯穿全诗,并与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完美融合,时时刻刻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3.《希腊古瓮颂》中的自然美探悉
在整首诗歌里,诗人都在通过想象重构远古的神话世界,捕捉并再现神话世界的美好,让我们通过想象努力把现实感消解在对古瓮的感受中,用神话消除对现实的意识。济慈意识到,在现实世界里,人类避免不了“忧伤和目光呆滞的绝望”、“痛苦”、“暮年”,以及“苍白、消瘦、死亡”,它与古瓮的神话世界之间存在着差距。然而,古瓮却能把我们引领到一个到处是“鲜花、绿地、恋歌和阳光下的欢乐”的世界,它给人类带来心灵的慰藉,这就是“美”,是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净化心灵的作用,这完全符合浪漫主义诗人通过展现一个唯美的世界来逃避现实中的苦痛与烦恼的创作手法。
呵,幸福的树木!你的枝叶
不会剥落,从不曾离开春天
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
他的歌曲永远是那么新鲜;
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
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
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
幸福的是这一切超凡的情态:
它不会使心灵餍足和悲伤,
没有炽热的头脑,焦渴的嘴唇。
在诗歌的第三节中,诗人刻画出了一个希腊神话般的人间天堂,在这里绿叶永远守候着春天,牧童的笛声永远清新,青年男女永远享受着幸福的爱情。幸福就是触手可及的一种情态。象征永恒的词语“永远”重复出现了六次,表示幸福的词语“幸福”也重复了六次。“永远”和“幸福”的重复,强化了古瓮所代表的想象世界和神话世界,同时把视觉艺术的静态特征转换成诗歌的声音效果,传达了抒情者面对古瓮画面上美好景象不由自主地兴奋、激动得无以言表的状态。
这些人是谁呵,都去赶祭祀?
这作牺牲的小牛,对天鸣叫,
你要牵它到哪儿,神秘的祭司?
花环缀满着它光滑的身腰。
是从哪个傍河傍海的小镇,
或哪个静静的堡寨山村,
来了这些人,在这敬神的清早?
诗歌的第四节中,抒情者描述了古代神话中常见的一个场景:人们祈天谢神的祭祀活动。鸣叫的小牛,寂静的小镇,清晨忙碌着赶去祭祀的人群,这一切又给人一种纯朴而幽静的美感。让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诗歌的三四节中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让人不由产生反璞归真,流连忘返的感觉。如画的美景,静穆的新娘,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这一切的完美结合再现了一幅人间仙境图。女性美与自然美完美地融为一体,通过古翁表现出来,而希腊又给人留有无限的关于美的想象空间。
4.结语
济慈的诗歌是英国浪漫主义最芬芳的花朵。在他的作品里,散发出一种浓浓的感觉主义,即,诗人对外部世界美的印象特别敏锐的感受力在文学上反映,这种反映不仅有男女爱情,而且有拥抱世界中的一切万物的倾向。原因是济慈比其他的浪漫主义诗人更具有诗人气质。他的诗是纯艺术的,想象力是唯一的源泉。而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描绘出的美景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诗画交融,美妙无穷。一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古瓮,在济慈的描绘中却变得“比诗还瑰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欢闹狂喜的群众,树下痴迷的恋情,乡间虔敬的祭祀,优雅美妙的笛声。诗人倾听着古瓮所铺叙的“如花”的故事,仿佛见到了一个生机盎然、风和日暖的古希腊世界。在那里,碧草青青,林木葱茏,春天繁茂的枝叶永不枯竭;在那里,狂喜的人们伴随着优雅的乐曲尽情地舞动,幸福的吹笛人永不停歇地吹奏着柔情的风笛,绿荫下的美少年永不疲倦地唱着动情的歌曲,羞涩少女竭力躲避鲁莽少年的深情之吻;在那里,小镇居民在晨曦中倾城而出,同神秘的祭司一道赶赴神殿,祈求赐福,唯留下荒凉的小城独守寂寥,那里就是诗人梦寻的美妙天堂。诗中诗人所描绘出的“新娘”形象,人们联想到的“希腊女神”形象,以及“田园风光”美景达到女性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全诗中时时处处弥漫着美的气息,让读者在感受古老的希腊文明的同时,再次感受到女性与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参考文献:
[1]陈伟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1,(5).
[2]王淑芹.济慈《希腊古瓮颂》的美学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6,(5).
[3]杨丽丽.济慈《希腊古瓮颂》的美学思想透视.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VOL23,(1).
[4]袁宪军.《希腊古瓮颂》中的“美”与“真”.外国文学评论,2006,(1).
[5]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一、教学设计
(一)合理的学情分析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同时,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这些都可归结为“学情分析”,这也正是充分了解学生以有效确定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
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需要”的分析,知道什么是学生已知的,什么是学生未知的,哪些又是学生渴望知道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思想状况。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找准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向学生传授他们未知的、渴望知道的知识。这样既没有教学时间的浪费,也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自然也就成为了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这也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在研读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饶老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首先,饶老师以海子的生平介绍作为整首诗的导入,其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等评价无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起到了强烈的渲染效果,让学生对海子本人和即将学到的诗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与期盼。其次,这堂课所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诗歌整体基调的把握也已具有一定能力,因此,饶老师将这堂课的学习起点定为对这首诗基调的整体感知。然而,相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本身,学生对它的整体基调的初步认识却只是一种朦胧的、模糊的感觉,这便是学生与这首诗之间的距离。再次,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本中接触海子这一诗人,因此饶老师在教学中补充了关于海子名字的由来及海子的故事,使学生对诗人性格等方面有所认识,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另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关于海子的知识空白。饶满林老师所做的这些都取决于他在教学设计中对学情的分析,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逐步深入的结构
一堂课的结构就如建筑的整体框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所呈现出的又是阶梯状的框架,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两到三个,环节之间呈阶梯状,每一环节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的活动’”。[2]好的结构不仅支撑着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从既定的学习起点严谨、有序地走向学习终点。
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通过“诵读”“赏读”“创读”三个环节将整堂课一步步推向。在“诵读”部分,饶老师以一段动情的开场白引出这首诗,把这位令人崇敬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人——海子带进了学生心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这些美誉让学生对海子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诵读、学生推荐代表诵读、教师范读、学生集体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整体基调有了初步的感悟。在“赏读”部分,饶老师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诗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温馨、美好,同时也能体现本诗主旨?”答“幸福”;“诗人的幸福已经拥有了吗?诗人以什么为幸福?”答案为“爱”;“诗人爱的是什么?”答案为爱生活,爱亲人,爱自然,爱所有人;将这堂课一步步推向,诗的主题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在“创读”部分,饶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海子的幸福和爱既然如此温馨、美好的情景,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根据本诗主旨,联系海子平生,请你以‘幸福’为话题,对海子说一句心里话”;将读与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诗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课例中,饶老师通过“诵读”“赏读”“创读”这三个环节,既有对内容的赏析,也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从初步的感知渐渐上升到主题的认识,最终达到人文关怀的高度,整个过程思路明晰,结构简约,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二、教学过程
(一)精心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导入语,它往往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就如同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能够为这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导入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故事式、诗歌式、提问式、抒情式及标题式。本课所采用的是故事式的导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在愉悦或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
在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教学过程中,首先,饶老师以两只小蚂蚁相遇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引出偌大世界中若能相遇便是缘分的道理,从而拉近了他与原本陌生的学生间的距离,缓解了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为公开课营造了一个格外轻松的氛围。随后,饶满林老师用PPT展示了海子的生平介绍,其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等评价无疑对这首诗蒙上了一层充满神秘色彩的薄纱,起到了一定的渲染效果,让学生对海子本人和即将学习的诗歌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与期盼。
在饶满林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气氛变得格外轻松,同时,埋藏在学生内心对海子和这首诗歌的好奇与浓厚兴趣也被饶老师挖掘出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堂课就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展开了。这一成功的课堂导入也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深情的诵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是抒情的艺术。它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因此,较其他文学形式更适合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这一教学方式屡试不爽,教师常常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让学生在深情的品读中走进诗歌、品味诗歌。“现代新诗在格律上虽不像古典诗歌那般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却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诗歌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并以之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3]因此,在现代新诗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诗的这些特点,指导学生读准、读好诗的节奏与韵律,并且通过不断吟诵涵咏,感受诗的音乐美,从中体验作者的诗情,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诵读自然也少不了。饶满林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的诵读,有自由诵读、学生个体诵读、教师示范读、集体诵读。首先,通过学生自由诵读,使其对诗歌整体基调有了初步的感知;其次,通过学生个体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再次,通过饶老师的示范诵读,为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与营造气氛的作用;最后,通过全班的集体诵读,使得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又上了一个台阶。诵读入心,处处动情,无疑为魅力课堂的构建增色加分。此外,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陶冶情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饶老师这节课的成功,诵读的环节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诵读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后来的诵读方式明显更讲究,更准确。
(三)恰当的拓展
海子的诗,意象单纯淳朴,但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不是单一的指向某一情感,而是包蕴丰富多元的情感。因此,饶满林老师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中,向学生拓展了相关的文学知识,既使课堂更为饱满、充实,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恰当的延伸有利于升华诗歌的精神,有利于对诗歌内容理解,有利于升华诗歌的意蕴。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饶满林老师在多处做了相应的延伸。例如,当饶老师讲到“诗人爱的是一种最原始、最自由、最平凡普通的生活”时,延伸到陶渊明、托尔斯泰、梭罗,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诗人所追求的生活,实际上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共同追求,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回归;当讲到诗人对自然的爱时,饶老师补充介绍了海子的求学经历及其名字的由来,使学生知道海子心中的自然不是普通的田野森林,而是与他生命连为一体的自然;再如,随后饶老师延伸的诗人在北京郊区昌平县的孤独生活、他的诗歌遭到酒店老板冷嘲的际遇以及卧轨自杀的人生结局,让学生从海子对幸福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寒中领悟到海子的绝望,这也正是本诗的真实面目;最后,面对意犹未尽的学生,饶老师朗诵了海子另一首著名的诗《村庄》作为整堂课的句号,然而这仿佛更像一个休止符,结束了却仍余音袅袅。
(四)动情的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由此看出“学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5]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课例中,当饶满林老师讲到“海子对幸福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寒中领悟到海子的绝望,这正是本诗的真实面目”时,为了化解海子这一消极厌世的情绪,引导学生应该要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积极开朗的心态,他设计了以“海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的句段进行写作训练活动,读写结合,学生的作品深情动人,有祝福海子在天国获得幸福的,有鼓励海子乐观对待生活的等等,这一诗意的“学的活动”将学生与海子本身拉的更近了,感情更切了。饶满林在他的执教感言里这样写道:“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对海子说一句心里话,把思、说、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情地宣泄内心的震动,不出所料,学生所写的心里话非常感人。”[6]
三、教学效果
饶满林老师在他的执教感言中这样记录道:“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时代,诗歌越来越奢侈了,几个人的坚守就多少显得有点傻气,他们往往被人看作是理想主义者,不懂现实人情,虚高飘渺,但我想,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需要这样一批傻傻的坚持者,而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一首好诗依然可以打动学生,我希望诗中内蕴的激情依然可以震撼某些已然麻木的心灵,我希望一堂欣赏诗的语文课能真正地弥漫着诗味。”[7]笔者想,饶老师希望这堂课达到的效果应该不仅仅是弥漫着诗味的语文课,还应包括点燃学生对“诗性阅读”、对诗歌的追求与执着。
通过对该课例的反复研读,试把自己想成是个听课的旁观者,也试把自己想成听这堂课的学生,无论哪种方式,给笔者留下最深的感觉都是:很想把这首诗再深情的朗诵一遍。笔者想,在听这堂课的学生应该也会如此,也许下课便会去找海子的其他诗歌读读,或是去读读其他诗人的现代诗,这便是这堂课所收到的效果。
饶满林老师执教的这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在以下几方面仍有待商榷:整个教学过程预设太强,学生基本完全依照教师预想的过程进行;对诗歌主题的多元指向品读不够,对诗歌的解读过于单一。
注释:
[1]陈隆升.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2]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上)[J].教育发展研究,2012,(8).
[3]蒋德均.中学诗歌教学方法探微[J].教育论坛,200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荣生.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9,(12).
[6][7]饶满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执教感言[J].语文教学通讯,2012,(7).
参考文献:
[1]张青云.用激情照亮诗心[J].语文教学通讯,2012,(7).
琳达・霍根(1947- )是美国本土裔的杰出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她出生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曾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现已退休。霍根已经出版了《呼唤自己归家》(Calling Myself Home, 1978)、《女儿,我爱你》(Daughters, I Love You, 1981)、《透过太阳》(Seeing Through the Sun,1985)、《人的困境》(Rounding the Human Corners,2008)等诗集, 诗集《透过太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人的困境》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药之书》(The Book of Medicines,1993)曾入围美国图书批评家协会奖和普利策奖。
霍根的诗歌少了城市的喧嚣, 而多了几分自然的宁静。她关注环境的变化,热爱自然, 喜爱自然中一切的植物与动物, 她认为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动物和植物的命运也关乎人类的命运。曾经有人问她,哪些作家影响了她的写作,她的回答是聂鲁达和毕晓普以及许多其他的翻译作品,但是,对于她更重要的则是“树木、天气、梦幻、昆虫和太阳。”
霍根想要恢复人原初的状态和重新获取失去的东西,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能够回归本真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可是精神却愈加空虚,感情愈加冷漠,心灵愈加贫乏。在《桉树》一诗中,霍根写道:“就像这棵树,/我可以一层一层/自我/这样直到无限/那时这个世界有眼睛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喜爱裸的人类。” 霍根坐在桉树下,耳边响起的是古老的祈祷之歌,看到出的树干,想到树皮一层层的剥落,恰似人的内心,人类被树皮包裹的太严实,不想袒露本心,就像艾略特在《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所说的,“装一副面容去会见你去见的脸” 。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成为了社会空间的一个零件。霍根问道:“已经忘记的自然的语言,/你可否召唤它?”(《桉树》)高高的青草和苜蓿,清晨的第一缕光线本身就是一首诗,是自然的语言,在城市中居住的我们,恰恰把这些忽略了。如何召唤自然的语言,我们需要恢复自我内在的感知,从而才能抵达事物的内部。“想起在拥有词语以前,/那时你了解早晨的薄雾,靠的是/触摸爱人的皮肤和头发,/如果有人从满是落叶的丛林回来/你可以闻到他们的味道/即便他们并未带回木头。/或是感觉到夏天他们皮肤的热度。”(《醒来》)冬日的清晨,诗人向窗外看去,这时候的草地异常的美丽,可是却无法用语言描述,甚至我们无法准确定义草的颜色,那么在人类拥有语言之前,我们如何了解事物,靠的是对自然的感知:也就是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我们可以通过爱人的皮肤和头发感知清晨的薄雾,可以通过木头和叶子的味道知道一个人来自森林。我们看一个人明亮的双眼就知道他走过远路,接触了外面的世界,我们不用言语,就能感知到一切,言语出现以后,反而阻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我们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都在下降,我们过于依赖语言这个工具,反而丧失了自我内在的感知,而自然中的很多美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和了解的。正如诗中所说的,“干草/以及它的颜色,无法用言语表达。”
她的诗歌写作的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对于生命起源的探讨。阅读她的诗歌,我们会发现除了森林以外,出现得最多的就是海洋与大地,而生命最初的形态就是在海洋中孕育的,“我希望自己消失/回归孕育一切的海洋。”(《孤独》)海洋的生物对于本土裔美国人非常重要,在霍根的诗歌中不断出现海洋中的各种生物。比如他非常推崇鲸鱼,“鲸鱼是死去的孩子/不愿再度为人。/它们从黑暗的水中跃起呼吸/笑得那样美,/出来看我们一会儿/然后回到未知。”(《孤独》)她在另外一首《谦逊》中也提到了这种生物,而且曾经写了一本小说,名字就叫做《靠鲸生活的人》。海洋是神秘的,海洋还有许多我们无法了解的地方,在《泉水》一诗中,霍根说海洋中有淡水,这只有淡水虾和管状蠕虫才能找到,而霍根说,她竟然在游泳的时候感受到了这股泉水,“温暖的爱的感觉”,这哪里是描写泉水,分明是在描写这个世界,只要我们细心体会,人与人的关系并非总是苦涩的,也会品尝到甜甜的泉水,因为“糖与盐之间只有一条分界线,”如果我们都能够找到它,“饮下它”,那就一定可以获得幸福。人类也是在大地上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与风俗。关于生命的来源,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神话故事,但是许多故事都惊人的相似。比如人们似乎都相信冥冥中有神的存在,而神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除了大海之外,大地也是生命之源。“泥土被赋予气息和肋骨,”而泥土正是来源于大地。人类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永生通过人类的繁衍,“我拥有母亲的手腕,/父亲的双手。”这种传承生生不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都是由单细胞的生物进化而来,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才有了人类这种复杂的系统,而之前我们的手臂也许“是翼,是鳍”,最初的世界是大海,然后生物才走上陆地。生命是如何孕育,如何生成的,对于不谙自然科学的人来说难以知晓其中的奥妙,它如同“太阳的升起/或是云朵缓慢的行进,/通往未知的世界。”(《来自远方》)然而物质的转化,生命的轮回也让我们目睹了自然的神奇。“采到的樱桃/野生的葡萄/进入身体”,“鹿肉变成手掌”(《内部》),生命就在此刻孕育,生命本来就是来源于其他的生命,来源于其他的世界,一切都有它的价值,一切都不会浪费,植物转化为肉体,“我”就这样生成,“最后,你可能会说,/这是我自己/依然未知,依然是个谜。”我是谁?在诗歌的最后,诗歌又进一步对于人的主体性进行了追问。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其实很简单,霍根告诉我们其实最美丽的世界并不在虚无缥缈的地方,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人们不再追求权力,摒弃欲望,享受自然的美,那幸福就悄然而至了。霍根在《牧羊人的小屋》中就描述了牧羊人这种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牧羊人的小屋》如同讲述一个故事,诗人娓娓道来,先是描述了诗人再一次驻足在牧人的小屋,小屋里的场景如同一幅静物画:桌上精致的糖罐、锡制的屋顶,衣服上依旧盛开的花朵,这个小屋尽管没有人,却总是“满当当的”,让人感觉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不是一个荒废的屋子,这个屋子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这让读者不禁对屋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主人公出现了,他并不喜欢在屋中久坐,而是“整个夏天都在游荡,”与他为伴的是山羊脖子上的铃声、马蹄声和绵羊的叫声,他愿与自然为伴,他是“一个幸福的人”,虽然似乎很落寞,但是他是“心甘情愿的”。在另外一首《狂喜》中霍根写道:“当你放眼这片红土地,/或是倾听悠长的雷声,淅淅沥沥的雨/有谁知道罂粟的秘密。”在一个雨天,倾听悠长的雷声,放眼原野,思考植物生长的秘密,“一切都那么美”,但是光有自然美还不够,人的出现才给自然带来了灵性,“看到女人/淌水过河/山谷中的云,/雨的味道,或是莲花从圆润的绿叶中绽放,”人的情感也是美的,“人们最终会得到爱”,除此以外,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没有人想拥有权力”,没有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处心积虑,勾心斗角,人们不但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还能感受到人世间的爱情,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我们也许会说,这是不可能的,这首诗虽然写的这么美,但实际上可能正是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些愿望的痛苦,但是诗的结尾充满希望,“记得我们的痛苦之外,/总有一些什么存在着。”
生命的意义在哪儿?也许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光明,“我们为之而生,为之而死”,光明就是人的希望,希望有时似乎是无法企及的,但是我们不应放弃信仰,“我们毫不犹豫/飞向那里,饮它一杯酒,/透过绿叶看它,爱它。/从那里朝着它走。/举起它,毫无重量。/拿起它,呼吸它,珍视它。”(《光》)虽然飞蛾永远也无法飞到月球,就像夸父永远也无法追赶上太阳,但是这种景象是多么美好啊!尘世间一切的欲望,都会随着生死消逝,就连银鱼在临死前也放弃了嘴里的食物,“也许临死,/我们会归还所吞掉的一切”。
琳达・霍根的诗歌犹如一泓清泉注入人的心灵,让你似乎一下子就离开了喧嚣的都市,来到了她所描绘的自然,这里有“高高的青草和苜蓿,”有苍天的古树,累累的樱桃,同时也有金色的甲虫、奔腾的骏马和神秘的野牛。生命最原始同时也是最美好的状态呈现在你眼前,她所崇尚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类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一切生命皆平等;她追寻古老祖先的遗迹,惋惜印第安失落的文化;她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海洋与大地,让读者对于生命的起源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探讨生命起源的同时,她在诗歌中也提出了对于生命意义和生命归宿的疑问:人的最终归宿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人生的幸福?她描写自然之美,让人们恢复对自然原初的感知力,以此来“召唤自然的语言”。这种语言让我们敬畏自然,感叹自然中充满的美与奇迹,并能洞悉自然的秘密。
1、 关于文学园地:是冬天炉中的一团炭火,可以让人取暖;是世俗世界的一缕清风,可以给人抚慰。
2、 关于文学奖项:是一种人文激赏,是一种人生喝彩;为在文学之途寂寞赶路的一群人点亮了一盏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随想之二:激赏一个散文家――朱小军――有魏晋笔记小说简约之风,得明清散文小品轻淡之范。
1、 他是一个文学学养深厚的人。他读书可以读到泪眼婆娑,他作文可以让人咀嚼再三。他以五十多年人生阅读之积累,尔后始于表达,所谓厚积薄发是也,所谓居高声自远是也。其看似散漫、轻淡、简约而为的文字,甫一问世便成为了一个事件,成为了一个现象。现在,在东风文学圈内,大家见面常常问一句:“你读朱小军了吗?”
2、 朱小军所写之人之事,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人文记忆,是一个时代一个企业的精神涵养。它是东风人的口述历史,是东风公司的人文《史记》,全是纪实,因此,它是历史的;同时,它又是文学的,所有文字,写人记事,你尽可以当作志人之类的笔记小说读,平和而不平静,简约而不简单,在文字之外自有大波浪,大天地――他直抵人心,触动人,温暖人,抚慰人。
3、 我以为,朱小军文字的路数是纯粹中国的,有魏晋笔记小说简约之风,得明清散文小品轻淡之范。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的,是在中国文人学士圈里一直流传的文风,文脉。
4、 纳博科夫为世人留下了回忆录《说吧,记忆》,希望朱小军的系列文章只是热身,是开始 ,希望他接下来继续说吧,写吧。
随想之三:推荐一个诗人――蔡峥嵘――诗味与诗感共生,优美与优雅同在。
1、 蔡峥嵘的诗合符我个人阅读诗歌的兴趣取向,即所谓诗歌“三昧”:有味道,可诵读,深究一番读得懂。故推荐之。
2、 蔡峥嵘的诗是干净的诗,是明丽的诗,像山泉水,像纯净水,像矿泉水,几乎就没有什么杂质在。
3、 蔡峥嵘的诗是有诗味的诗,是轻灵的诗,是轻盈的诗,也是起伏飘逸的诗。好比酒出自粮食谷物,它是水乡清酒,是房县黄酒,是绍兴花雕,绵香而又纯粹,清冽而不浓烈――我们抚摸打在日子上的补丁/抹去生活的盐分/继续说爱/说童年的故乡/说着说着春风就挤进门缝。这样的诗,品尝一口,满嘴生津。
4、 蔡峥嵘的诗是有诗感的诗,是生动的诗,是有情趣的诗――当一只蝴蝶俯冲蓝/当蓝分泌蓝/我想走向比蓝更蓝的地方。――我以为,诗的感觉,或者说生动,是诗歌、诗人高下之别的主要指标,是衡量诗歌、诗人是否优秀的KPI,其他都可以是从属和其次。
5、 有诗感的诗,有诗味的诗,是可以透着一份优美与优雅的,就仿佛京剧里的梅兰芳,小说里的沈从文,歌曲里的王洛宾。
6、 李白是热闹的,浪漫的,丰富的,王维是平和的,安静的,明亮的,他们并不见得十分深刻,但他们绝对优秀与伟大。蔡峥嵘,愿照此在诗歌之路走下去,且一路走好,写出更多优美与优雅的诗!
随想之四:致敬一个小说家――傅祥友――在文学园地,他是一个坚持者和坚守者,他是一个可以把生命托付给文学的人,他是东风人文领域里一道最美丽风景线。
1、 在文学之途,虽踽踽前行,但总是在行,而且沉浸其中,从不回头。这就是傅祥友。其人也义气,其行也正气,其文也生气,其悟也真气。
2、 普天之下,皆可冷嘲;率土之滨,无不热讽。时而还间杂一点调侃,这是祥友能耐所在,更是他风格使然。是的,祥友积十年之训练与修炼,还真有了那么一点契科夫的味道。其语言也是这样的,不仅增添了一点韵味,而且生出了一些张力,最终具有了内容性与文化性。是明显的成绩与进步,是需要保持与发扬的。
3、 感受于文学之美妙,体味于创作之神圣,祥友敢与青灯相伴,可以生命相许。当今之世,如斯之人,能有几何?如此精神,这般状态,当赢得全体起立鼓掌致敬。
4、如果在明处省一点力,比如说能够从语言中出得来;如果在暗处多用点劲,比如讲对故事多一分经营,那么,在现有格局之上还将增长几分境界,祥友便会化蛹为蝶,一飞冲天了。
随想之五:赏析一个作者群――渐显个性,渐成风格,渐成风气。
1、 周中:他是今天东风诗歌绕不过去的一个人。尽管其见诸于报刊杂志的作品并不十分多,但据说其写作量是惊人的。纵观周中诗歌,其文也华丽,其采也艳丽,其气也壮丽,其势也雄丽。先说其文、其采,周中的诗是美文中的三岛由纪夫,华美而不铺陈;是美食中的东坡肘子,肥美而不腻歪;是美人中的杨贵妃,丰腴而不肥胖。再说其气、其势,周中的诗是眉飞色舞的,是高声阔论的,是恣睢的,是排山倒海的,闻其声,是高音中的多明戈;品其味,是美酒中的二锅头;辨其色,是百花中的红牡丹;观其势,是河流中的澜沧江。此等文采,这般气势,其底蕴与涵养只能是中国文化,是中国诗词。
2、王征珂:有一种记忆是童年,有一种意象是童趣,有一种表达是童谣。王征珂是幸福的,在纷繁熙攘的尘世,其精神总是生活在童话里,并且始终做着一个清醇歌者的梦,二十多年了都不醒过来。他又是敏感、可爱的,像邻家那个缺了门牙捂嘴卖萌的小妹崽,其喜怒哀乐全是童谣的,也全是诗歌的。但是,其声音又不全是稚嫩,发出的又不全是嗲声,其人其文也绝不一览无余,绝不清澈见底。因此,王征珂的诗往往是初春远处的湖面,是初夏早晨的原野,总有一种薄雾在缭绕,也总有一种水汽在升腾,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萌态美,氤氲美,朦胧美,迷离美。
3、赵明的《江上人家》――灵性初现,像早春枝头,让人眼前一亮;李俊玲的《活着》――人性烛照,像炉膛炭火,让人心头一热;姚天赐的《梦长安》――心性勃发,像天马行空,让人超然物外;尹琦的《走在城市心中》――天性点化,像酷暑冰啤,让人全身通泰;陈宏的《大年夜》――率性而为,像冰糖葫芦,让人酸酸甜甜。
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精选范文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也赞誉着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的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这对母爱的深深赞美。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到:一个人爱万物,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他会过得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他就是幸福的。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需要它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能学到很多。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清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的人为的修饰,不添加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愁,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何况是别离之夜。在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这本诗集,我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在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精选范文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也是第一次读这种短诗。虽然阅读过很多诗集,但觉得它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导读的内容就吸引了我,还讲到了冰心奶奶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大,也充分体现了她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奶奶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包含三个方面:母爱、童真和自然。
冰心奶奶把母爱视为崇高和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基本动力。从冰心奶奶的短诗中我就感受到了他对母爱的理解: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童真也是冰心奶奶这两本书中用得比较多的题材。在她的眼里,充满童趣的世界才是最美丽的世界。在童真中,冰心奶奶的作品有着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最后一个重点便是自然了。在冰心奶奶看来,人类归于自然,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读完了冰心奶奶的两部作品,我已经完全走进了书中的内容,仿佛我已经走进了冰心奶奶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她内心的想法。在这两部书中,冰心奶奶用清新典雅、朴素自然的语言,阐述了各种人生哲理,冰心奶奶的诗句优美,如同在茫茫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又如忘河之滨的水,又如花朵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在冰心奶奶的笔下,世界是那样的美丽。而且在字里行间也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冰心奶奶的这两部作品,我的心微微触动了一下,这也许就是感动吧!
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精选范文
这本书,歌颂了大自然,歌颂了童心,歌颂了母爱,它是新诗发展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没错,这本书正是我国著名诗人冰心所写的《繁星》、《春水》。一本引起社会和文坛强烈反响的诗歌集。
《繁星》、《春水》共由346首无单独标题的小诗组成。这些短诗虽然是冰心随手记下的,但每一首都蕴藏着一个独立的思想。几句简短的话语,没有大量的华丽描写,却恰恰体现出这些短诗真正的美。
初读《繁星》、《春水》,我便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正把我拉入书中。我既想赶紧看下去,又不忍过早看到结尾,我的手在每一页纸上反复摩挲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每一首诗。淡淡的油墨味环绕着我,优美的诗歌占满了我的大脑。合上书,依旧回味无穷。
再读《繁星》、《春水》,我比第一次读时懂得了更多,也思考了许多。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大自然创造了我们,哺育了我们,给我们一切她所能给的。但人类呢?人类却不停地伤害着大自然,并且越来越贪婪,他们砍伐树木,挖取石油,弄得大自然满身创伤。大自然在哭泣,而人类却被金钱和利益遮住了眼睛。
关键词:海子 诗歌 母亲形象 分析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海子的诗歌是胜多的。研究者更加重视诗歌中创造的仅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如麦子、水、太阳等丰富的意象。在谭五昌的《海子短诗中的重要意象浅析》一文中,统计了关于“母亲”这一词在诗歌中的出现次数高达36次。对母亲形象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多角度解读诗歌中母亲的形象。
一、诗歌中“母亲”形象的表现形式
(一)真实的生命个体
海子的诗歌里,他以人性与亲情这两个角度来诠释母亲。《给母亲 雪》:“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我知道你日渐衰老。”①塑造了一个温柔宁静并且坚强的女性形象。另一首《给母亲 风》中,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母亲很美。母亲的形象永远以一个温暖的样子烙在心中――“在查湾村口,母亲泪流满面”。15岁的查海生考进北京大学,村子为之沸腾。于是母亲迈着小脚,挨家挨户地送上她连夜蒸好的白糕,为之庆祝。1983年毕业后,留在北京,一次母亲从家乡怀揣着50枚鸡蛋去看海子。临走时,海子借了300元执意要母亲带走。而那300元,母亲没舍得用。诗人用心呼唤真爱,带着坦然且感恩的心去看待清贫的家中始终给予温暖的母亲,这是一种伟大的赞美。无论环境多不利,诗人都有一个寄托,有包容的平和的母亲。
(二)派生的集合体
首先是将母亲喻为了一个载体,置换成“村庄”的形象。写于1984年的《村庄》,这个被童话、神话的村庄,寄予着对母亲的感激。“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②村庄托着少年纯洁的梦,母亲衬着儿子的成长。多年含辛茹苦的养育,母亲静静的抚慰让在外漂泊的诗人没有畏惧感。如此将母亲这一形象上升为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家园。
诗人苇岸这样说过一句话,海子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含着泥土。海子自然地将村庄――养育他的土地,作为艺术的源泉。身处在都市机械轰鸣、耸立的楼群、淡漠的人情交汇的困境中,同时又远离恬静的家园,他的灵魂栖息地倾向于那片乡土生命,由此,笔下的村庄糅合了温暖的母亲的角色,充满柔美静谧的美。如《夜》中,宁静、幸福的村庄,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有着祥和的氛围,悄悄在海子心中扎根,一切显得无比的完美,让人充满了向往。在诗人心中“村庄”成了温柔多情的母亲。
其次,象征着乡土文明的形象。海子抱着对现代文明排斥的态度,有意识地对乡村田园中生命的灵性与淳朴状态进行描写,避开都市的介入。写于1987年的《吊半坡并给擅入都市的农民》,西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代表着中国农业文明。显然,海子不愿意被拥挤的都市所束缚,在追求着自由,愿生存在平静的村庄里。他对个体幸福有着无限向往,这点也是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全部精神追求的出发点与目的地。然而海子的理想与现实冲击,越愿在精神上构建梦想。
作为贫乏时代歌唱的海子,用诗这个堤坝来建设人类的美好精神与人性的纯真。如《土地》中,海子清晰地认识到现代文明导致的人欲横流――“土地死去了,用欲望能代替他吗?”③那些丧失了土地,漂泊无依的灵魂最后用“欲望”来代替。“土地,故乡景色中那个肮脏的天使,在故乡山岩对穷人传授犯罪和诗”。③“人们把你放在村庄,秋风吹拂的北方,神从四面八方而来,往八方而去,经过这座村庄后杳无音信。”③这座无神的村庄,“中国”这一个巨大的“村庄”,在逐渐消失。他在这些生命深处的神性呼唤里,寻找并且构想那座恬静的村庄。《给安庆》,显露出种种不安,能体会到那种荒凉、痛苦、悲哀、失落、惆怅,却也凝聚着强烈的乡土情结,他无畏地带着爱、痛苦和生命进行追问。“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四处漂泊,向不谙世事的少女,向安庆城中心神不定的姨妹打听你,谈论你……”④因此这里的“母亲”已经超越现实的概括,实际成了一种对母性的乡土文明的遥远想象。《两座村庄》是一首挽歌,那个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居地,正被文化层面所遗弃,村子的影子在中国社会工业化的道路上消失。他努力在诗中让村庄获得重生,继续和谐的原样。虽说是“沉默”、“孤独”的村庄,但他依旧在孤寂的创作中回忆构建着。
《在家乡》用超现实的事物、人物,如家乡里的羊群、女人和房屋,是对村庄的再现和指认,在此中寄托着理想。然而“在危险的原野中,落下尸体的地方,那就是家乡”,⑤眼中的家乡充满着沉重的失望,他却在脑海中渗透着矛盾认识的家乡。《春天的夜晚和早晨》中隐藏着大地母亲的深情。诗人在其中像孩子般沉醉,在童心的境界与心界中感受着。然现实的生活,却让海子想到《重建家园》,用屈原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其中也点到了宿命的因素,已经窥破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对人类生存的现实有着准确的认识。“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⑥似乎是看清人类生存的局限,用平定的心情去接受,实际却也在表明不能得到自由飞扬的痛苦。一名农家子弟,对大地天生有着超级强的悟性。“风吹着炊烟,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⑥散发着大地一般厚重、幽深的气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呈现出多位一体的母亲形象被海子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二、海子诗歌中母亲形象形成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塑造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成长与两个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生存的大环境即社会;二则是小环境,包括家庭、朋友等。海子的小环境里(家庭)虽然有着痛苦的生活经历,成长在处于矛盾重重之中,他的一生也与清贫相容。刚出生满两个月时,轰轰烈烈地开始,那是个精神、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海子的童年就在仓促的时光中度过,年幼的他,为此,在物质与生存方面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这使他节俭一生。自1974年上了初中,面临着学习生活的压力。尽管如此,从安徽那个乡下走出来的他,来到大都市北京,也没能改变物质上的清贫。
(二)自身因素
在性格上,海子是孤僻的人,生活贫困,不会自理。海子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献身于诗歌事业。从农村考上大学,并且钟情于写诗,在家乡,几百年都没有诗人的出世,他刻苦写诗,博览群书,渴望得到诗坛的承认。海子显得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 ,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理想爱情执著。因此他有着沉思的个性,沉思是一种品性,属于一种境界。而到后期,他出现了严重的幻听症,在遗书中可以得知,致使他陷入混乱中。
(三)文化背景的因素
首先,当时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在开始加快工业发展的节奏,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对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朦胧诗群逐步瓦解,第三代诗人迅速崛起。在多元的环境下,一些写作流派在萌芽,向着更广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工业的文化背景中,“城市”列为一个元素被提出,而整个第三代诗群却没有人将“农业乡土”这一概念注入诗中。充满着神性,赋着浓厚文化的主题渐渐被解散,甚至出现一些诗人迷失在工业文明的大环境下。
海子和骆一禾则在濒临危险的角落,始终用朴素、真诚、孤独的乡村元素来写作,表现着土地与底层乡村人民的生活。当时轰轰烈烈的各类诗歌中,无法寻到海子的影子。纯粹的歌者,被遗落在浮躁的社会,海子所创作的诗歌仅只有几位好友聆听,无人欣赏,因此他努力地在诗歌中探索。
其次,北大诗与北大校园文化的影响,骆一禾、戈麦、海子为代表的北大出身的诗人,有着“泛滥的抽象批判和狂热的终极关怀”。在海子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狂热的终极关怀,“狂热的终极关怀就是对伟大的、崇高的、超越的、不朽的、绝对的等等一类事物,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热情”。在北大,一些学生将这当成一种信念,成为很多群体的情绪状态。这种关怀却使人振奋,拥有这种关怀,仿佛就生活在高贵的充实的境界,最后转化为一种激烈的、偏执的行动。然而受狂热的终极关怀的影响,容易变得自我膨胀,在一个方面表现很优秀,就产生虚夸的使命意识――自己能够做得很好,不需考虑下一步的进展。由此,北大诗人表现出“一种天才的自负”,即“忽视生活经验自身的酝酿和生命现象的客观展示对于诗歌激发作用,夸大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和对天才的依赖”,并且认为在短暂的时间里能经历人生的一切体验,探寻到生命的至深至极的真理,到达诗歌的顶峰。
综上所述,在海子的诗歌中母亲的形象与村庄、农耕文明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更新的角度去理解,能更加仔细地解读海子的诗歌及他的生活。
注释
① 海子.给母亲(组诗)[A]//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② 周易.村庄[A]//海子的诗[M].北京:中国书店,2007:5.
③ 西川.太阳土地篇[A]//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41.
④ 海子.给安庆[A]//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⑤ 西川.在家乡[A]//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346.
⑥ 金肽频.重建家园[A]//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62.
参考文献
[1] 金肽频.海子纪念文集评论卷[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金肽频.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西川.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 高波.解读海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 陈青山.浅论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J].文学教育,2009(8):146.
张牧笛。满族,1990年出生。天津二中高一学生,天津作协会员。12岁开始写作。已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美文》《诗选刊》《读友》《意林》等报刊发表作品50多万字,在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40余次。被称为“90后”最具实力的小作家之一。2005年,获“全国十佳中学生小作家”和“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2006年8月,长篇小说《走走停停》在首届“金葵花”全国文学社团评比活动中获评委会特别奖。2007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栏目专访。2008年,出版长篇《夏日终年》。2009年,《看不见的风在吹》(诗集)、《像南瓜,默默成长》(散文集)、《走走停停》(长篇小说)即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出版。
新作文:我们先谈你的诗歌。你的诗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有种灵动之美,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有诗歌的节奏,以及整体营造的气质。这是你对诗歌的追求吗?你认为一首优秀的诗歌应该是怎样的?
张牧笛:貌似是很随性地写诗,什么都由自己定,没想过那么多理论上的问题。
喜欢是件没理由的事。
写诗是一种自我倾诉,是内心表达的需要。诗歌的美不在于华丽,而在于朴素;诗人的美不在于深刻。而在于简单。
在写作中保持心灵的诚实比追求技巧以及愉悦他人更加重要。
而对我来说。能感动我的诗歌就是好的诗歌。
新作文: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写诗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牧笛:11岁。关于写诗的最初,我在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的自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11岁还是12岁?开始写诗的年龄已经模糊了。回想起来,那种着迷的感觉,像是在飞。我被诗情的浩荡迷住了,被现实与现实的罅隙间生出的幻想迷住了。它们给了幼年的我一个小小的、纯美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推开窗子望去,灼艳的阳光,丰盈的河流,骤然升起的烟尘……都在我的心中鼎沸,充满爱意。整个世界宛如新生。”
有人问过我,我也问过我,诗歌对于我意味着什么?想来想去,诗歌带给我的最大意义,是让我生活得更有意思了。确实,我对诗歌的理解就这么简单,所以我很害怕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喜欢诗歌,只是因为,我喜欢它。
新作文: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人吗?你理想中的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张牧笛:不觉得啦。好像没有人说过我有诗人气质~(无语泪奔……)
理想中的诗人……这个……没什么定式吧。当然最希望是帅哥美女啦。(花痴状)
新作文:我们都知道,你除了写诗,也写小说,你觉得它们在你的写作中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牧笛:左环右抱~哈哈~
新作文:写诗对你的小说创作有影响吗?如果有,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牧笛:有……吧。比较会追求语言美,结构却也容易散。
新作文:最近看了你的《夏日终年》。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样一部小说?用日记体。写初三,一种纪念吗?
张牧笛:最初是作为日记写给自己看的。就像我在后记中提到的――“起初,记下这些文字,是因为寂寞。每当寂寞的时候。我就埋下头来写字。静静地听我们成长的声音。那声音,好像风吹动高大的落叶松,哗啦啦。哗啦啦。
那一瞬间,所有寂寞生出的影子里,都开满了毛茸茸的花朵。并不特别美丽,却是我们三年来相亲相爱地走过的凭证。”
我们的15岁只有一次。中考的日子,无论怎样疲惫灰暗。走过了也便回不去了。
那样的时光,那样的心情,那样的友谊,对我来说,全部都写在这本书里了。
新作文:这部小说有多大程度来源于你的生活?里面的人物都有现实中的原型吗?哪一个是你?
张牧笛:除了名字用了化名,那些故事和人物基本上来源于生活。
实际中的他们,更生动,更鲜活,更可爱。文字所能直观表达的,只是浅浅的一个层面。
书中的我≈真实的我。
新作文:当你的读者读完《夏日终年》的时候,你希望他(她)得到了什么?
张牧笛:我希望这些文字能让他们想起自己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一些事,来自于青春的纯洁与热情。
新作文:谈谈生活中的你吧。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来形容?
张牧笛:2。为什么……呃……去问我同学好啦……他们就是这么说我的。
新作文: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你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样的,最想去什么地方?
张牧笛:我是个性格散漫的人。讨厌拘束,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活态度嘛――没有最开心只有更开心
想去……(――)
新作文:说一个你最喜欢的作家,为什么喜欢,对你有什么影响?
张牧笛:唐家三少。他的小说好庞大哦……TAT。而且!好好看!
保持着一种姿态,在课桌下顽强地读完《生肖守护神》的电子书。
偶尔抬头,被阳光刺痛了双眼,感觉它们几乎瞎掉。
然后连同梦想,一起通往我意想不到的世界~Orz
新作文:想对你的读者说些什么?
张牧笛:青春的故事,有如光的碎片,被一路播种。它们是简单还是复杂,忧伤还是快乐,平淡还是离奇,并不重要,也无需更多的文字去评述,有故事的人生,就是美丽的人生,无论我的,还是你们的。
生活本身,就是最美丽的文字。
新作文:今后有什么计划,写作上或生活上。
张牧笛:顺其自然就是王道啦~~
摘要:徐志摩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但他却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托马斯・哈代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作与哈代的诗作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其《问谁》与哈代的《黑暗中的鸫鸟》具有共通的创作背景、悲观气息和诗歌意象。
关键词:徐志摩 哈代 诗歌 悲观 意象 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徐志摩(1896-1931),浙江宁海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并在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新诗。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上,徐志摩担当了融合和传播中西文化的重要角色,译介了大量的外文作品。有趣的是,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四次撰文或赋诗对这位老人进行追忆和凭吊。徐志摩对这位英国诗人极为崇敬仰慕,称他为“老英雄”。美国著名中国文学专家西利尔・伯奇曾说:“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它的忧郁。”翻开徐志摩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热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的诗。
《问谁》来自徐志摩自己选编的《志摩的诗》,这部诗集主要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但《问谁》这首诗却流露出作者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到碰壁后的悲观主义气息。
《黑暗中的鸫鸟》表达了哈代面对风雨飘摇的社会而产生的怀疑,对人类前途怀有的困惑。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诺伊斯曾对此诗作过这样的评价:“这是我们这种抒情的语言所能写出的最出色的哀怨动人的抒情诗……”《问谁》与《黑暗中的鸫鸟》在创作背景与个人心态、诗歌意象等方面拥有诸多的共通性。
一 共通的创作背景和悲观气息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曾说过: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着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然而,由于生于中国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诗人的信仰在阶级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实现,当然会碰壁、会失败。诗人逐渐变得消极,产生怀疑和悲观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爱情和婚姻的破灭也为他带来更多的苦闷消沉:1922年3月,徐志摩向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并试图与林徽因继续新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却并没有结果;之后与陆晓曼的婚姻更是一个错误。诗人的爱情与婚姻的经历表明,他的理想主义的理想人生在现实社会不能得以实现,从而也为他的诗歌蒙上了悲凉的气氛。《问谁》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时期,诗的开头写道:
啊,这光阴的拨弄/问谁去声诉/在这冷沉沉的深夜,凄风/吹拂她的新墓。
颓废的基调已经定了下来,诗人心中的苦闷不吐不快。死亡是幻灭的体现,但他还怀有一线希望:
因此我紧揽着我的生命的绳网/像一个守夜的渔翁/兢兢业业,注视着那无尽的时光/期冀有彩鳞掀涌。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但如今,如今只余这破烂的渔网/嘲讽着我的希望/我喘息地怅惘着不复返的时光/泪依依的憔悴。
远处的村火、星星似乎透射出一点点希望的光芒,但伤心的人儿不敢直面人生,希望能永远活在这幻想之中:
但愿天光更不从东方/按时地泛滥/我便永远依偎在这墓旁/在沉寂里消幻。
这时的诗人还未被悲观的情绪吞没,黑暗中隐隐觉得还有一线光芒和希望:
但青曦已在那天边吐露/苏醒的林鸟/已在远远间相应的喧呼/又一度清晓/不久,这严冬过去,冬风/又来催促青条/便妆缀着冷落的坟墓/也不无花草飘飘。
春天的气息在感染着诗人,生命的力量也在温暖渐渐冰冻的心灵。希望似乎在前方招手,尽管诗人仍存有一丝怀疑:
但为你,我的爱,如今永远封禁/在无情的地下……/我更不盼天光,更无有春信/我的是无边的黑夜。
诗的字里行间回荡着诗人感伤和忧患的回声,表现了诗人失望苦闷的悲观情绪。
哈代的《黑暗中的鸫鸟》创作于1899年12月31日,恰在世纪之交。我们可以这样推测:19世纪的最后一个黄昏,在那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年过半百的诗人,回顾往昔――自1800年起,英国依靠圈地运动、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积累原始资本,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了“世界工厂”。现代机器的隆隆声打破了农村的宁静,甜美、安详、平静的生活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浮躁喧哗和混乱。面对现实的十字路口,哈代的心情紧缩得如冬日风中瑟瑟发抖的鸫鸟,孤独而凄凉:
我倚在以树丛作篱的门边/寒霜像幽灵般发灰/冬的沉渣使那白日之眼/在苍白中更添憔悴。
“寒霜”、“幽灵”、“冬的沉渣”、“苍白”,都在渲染一种苍凉萧瑟的气氛,正如世纪交替时人们心中充满怀疑的悲凉心情。
哈代破灭的不仅是理想的乡村生活,宗教信仰的破灭也许给了他最大的打击。19世纪后期,是西方科学与宗教激烈冲突的时代。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科学观点,动摇了哈代与生俱来的上帝造人的宗教信仰。同时,1896年问世的《无名的裘德》受到了外界诸多的质疑和攻击,内心极度痛苦的哈代遂放弃小说写作,倾注全力于诗歌,并且常常表达出对阴郁环境的哀愁和怅惘,正如诗中所写道:
陆地轮廓分明,望去恰似/斜卧着世纪的尸体/阴沉的天穹是他的墓室/风在为他哀悼哭泣。/自古以来萌芽生长的冲动/已经收缩的又干又硬/大地上每个灵魂与我一同/似乎都已丧失热情。
这里的“尸体”、“阴沉”、“墓室”更加直接地反映出哈代此时的心态已接近绝望。然而,哈代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在其《道歉》中说道:
“如今对本作者的作品所提出的‘悲观主义’,事实上只是对现实探索上的倔强的疑问……这是修缮心灵,也是修缮人体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哈代在悲观中的刚强。哈代历来反对称他为悲观主义者,自称是社会向善论者。他曾经多次申明:“作为向善论者,我对世界抱有信心。”诗中第三节笔锋一转,描写了一只欢唱的鸫鸟,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突然间,头顶有个声音/在细枝萧瑟间升起/一曲黄昏之歌满腔热情/唱出了无限欣喜。/ 这是一只鸫鸟,瘦弱,老衰/羽毛被阵风吹乱/却决心把它的心灵敞开/倾泻向浓浓的黑暗。
鸫鸟的欢唱冲淡了前两节诗中的悲观情绪,预示着新的世纪可能会带来一点生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鸫鸟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存意识、旺盛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
历史的大背景与个人的不幸遭遇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两首悲观中透着希望的诗,正如徐志摩对哈代的体会:
“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 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 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
在徐志摩眼里, 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
二 共通的诗歌意象运用
诗歌作为一门审美情感具像形态的艺术,是“将审美情感物化为诗的意象,然后依着诗人情感活动的脉络、轨迹富有个性地组成意象,以意象结构显现感情结构,传达情感”。所以,意象是诗歌内在构造的基本元素。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不能把意象作为检验一首诗的试金石,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首好诗在意象运用上一定是成功的。因此许多诗人往往致力于以“生花梦笔垂丽天之象”,极尽造奇之能事。在《问谁》与《黑暗中的鸫鸟》中,一些原本日常所见的平常意象诉诸读者的感官,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如《问谁》中的深夜、凄风、新墓、黑夜、黑影、新坟、旷野、严冬;《黑暗中的鸫鸟》中的寒霜、冬、藤蔓、尸体、墓室、风。
两首诗中所营造的凄清寒冷的境界竟是如此的相似,诗人将简洁的意象组成一幅萧瑟凄迷的图景,以感情的逻辑组合意象,将题旨指向的平面感用立体交叉的意象流动地呈现出来。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诗的意象是情意化了的形象。
死亡,作为人物质生命的终结,长久以来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带给人深重的焦虑和困扰,成为与美对立的丑的存在,连飘逸洒脱的徐志摩也不得不承认它的不吉利。但在徐志摩的诗文创作中,人们看到的却多是鲜花青草相伴的静谧的墓园,死亡成了解脱和自由的天国。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对墓园和死亡的美丽想象是建立在他对死亡的悲剧性深刻体认之上的。这其中的二律背反,正折射了徐志摩死亡意识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徐志摩在致友人凌叔华的信中说:
“我的想象总脱不了两样货色,一是梦,一是坟墓,似乎不大健康,更不是吉利,我常在黑地里构造意境,其实是太晦色了……”
然而,在《问谁》中,尽管诗中重复出现了这样的意象:新墓、黑夜、黑影、新坟、旷野、严冬,但全篇却传达出道家死亡哲学的痕迹: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消解了死亡与生命的绝对对立,认为死亡是与此在人生相通的彼在世界,徐志摩对墓园的美丽想象,在努力消解死亡的悲剧性并对死后的美好产生的期待与预设,就得益于道家文化的熏染。
哈代在意象运用上确有独到之处,无论在小说还是在诗歌创作中,哈代都是一位擅长描写自然的作家,自然意象在揭示主题、塑造形象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在《黑暗中的鸫鸟》这首诗中,作者为了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希望,创造了这样几个意象:寒霜、冬日、藤蔓、陆地、天穹、风、鸫鸟。诗人通过这几个原本日常所见的平常意象诉诸于读者的感官,调动读者的想象。诗歌一开始,向读者推出了一组凄清惨淡的镜头:寒霜幽灵般地降临大地;冬天的乏味好比是咖啡壶底的渣滓;白日则像一个忙碌的妇人眼神倦怠;藤蔓纠缠在一起像断弦一团,徒增伤感;万籁俱静,不见人影。
就在满目萧瑟、一片死气沉沉之时,突然一曲欢歌打破了沉寂。此时诗人充分利用视觉效果,歌声不是由细枝间传来而是“升起”,仿佛是一束明光穿透了渐浓的黑暗,它使人们心中久已熄灭的希望之火得以重新点燃。“只闻鸟声,不见鸟影”,读者不禁会想象:寒风中放歌的鸟该是正当盛年吧?但接下来,诗人却描绘了这只鸫鸟的瘦弱和衰老。这必是大大出人意料的一笔,惟有仔细寻味才能领悟到诗人的良苦用心。这只显然久经风雨的鸫鸟在逆境中毫不沮丧,敢于迎接黑暗(象征死亡)的挑战;敞开心扉,是因为它心中怀有对幸福的希望。如前所述,哈代是个宿命论者,所以他选择了一系列灰暗、残损的意象,这一点已经为我们所理解。但在这里,鸫鸟这一意象为何又体现了与前面诗节迥异的情感?这是因为,作为叔本华信徒的哈代同时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弟子;他在对人类未来深感悲观的同时,又相信人类社会会进步、会发展。其矛盾的思想体现在诗歌中,便出现了这种前后情感意象分庭抗礼的局面。也正因此,在诗歌结尾,诗人才会发出“它欢乐的晚安曲调,含有某种幸福希望――为它所知,而不为我所晓”的感叹。
徐志摩诗作中的一些特定形象和事件或创作技巧及风格也许是无意中模仿了哈代,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使徐志摩受益匪浅。因有感于哈代,所以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吸收和借鉴都是从诗的本身内涵出发,而非单纯地模仿。也正因此,他能创作出自己最优秀的诗篇。
参考文献:
[1] :《志摩纪念号EJ》,《新月》,1932年第4期。
[2] 哈维・韦伯斯特:《在黑暗的平原上:汤姆士・哈代的艺术与思想》,康涅狄克州出版社,1964年版。
[3] 徐志摩:《迎上前去》,《徐志摩全集》(第三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4] 飞白、关笛译:《梦幻时刻――哈代抒情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5] 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张枣;情感特征;内在节奏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43-06
曼德尔施塔姆说过,“在‘狂飙’的洪流之后,文学的潮水必须退回到它自己的渠道,而恰恰正是这些不可比拟的更为谦逊的世界与轮廓将被后世所记忆。”[1]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以狂飙为主潮的时代。长期的政治压抑,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整体性文化传统又一次开始动摇,大多数第三代诗人以集体性的语言行动,向传统发出声讨。可以说,到如今,这股力量已走过了整整30年。但真正在这场语言行动背后,却隐藏一股极为微弱的力量。当学界将视线转向诗歌传统的梳理时,不难发现,杨炼、陈东东、张枣等诗人,潜藏在这股暗流中,徐徐前行。其中,张枣从1981年开始创作,直至2010年生命陨落,他仅仅创作了100多首诗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关于传统,他始终有着一种相对明晰的态度。本文选择以声音的视角切入,从声音传统中去洞悉张枣的诗歌。所谓的声音,着重探讨的是,诗歌的内在生命,即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问题。众所周知,20世纪初新诗运动的展开,在众声喧哗中,将诗歌的形式变革推向了风口浪尖。平仄、格律、押韵为主导的声音系统发生了崩塌,在不断的实践中,节奏作为一种诗歌的声音表达,逐渐浮出水面。可以说,诗歌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地被讨论却又极富争执的语境中。那么,对于当下诗歌而言,声音更是与刻意的形式追求相去甚远,颇具自律性。就这点而言,张枣的诗歌与声音之间饱含着丰润的关联性,他曾经说过,“诗歌内在气质肯定会被重新追求和注意,这就是它的音乐性。因为诗歌艺术是依赖于音乐性的艺术,他与散文不一样,实际上这依赖于诗人的才华,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有一种内在的生命的音乐性,这种节奏正好与诗歌的内在的音乐性发生关系,这是一个诗人的命运,所以诗歌最简单的一个定义就是:诗歌不是散文。” [2]因此,笔者读到张枣诗歌中所彰显出的哀鸣与急促等情感特征,通过句式、停顿、词的选择等包孕在情感与意象中的内在化节奏展开。
一、内在节奏的生成
在抒情性上,张枣比同时代其他诗人走得更远,在他少有的诗篇中,几乎从未远离过回望自我。他习惯于书写“我”,将“我”作为其表达的主人公形象,可以说,他一生的创作,都在呈现一种“我”式的抒情。《灯芯绒幸福的舞蹈》,“我看见的她,全是为我/而舞蹈,我没有注意”,“我看到自己软弱而且美,/我舞蹈,旋转不动”,“我的衣裳丝毫未改,/我的影子也热泪盈眶,/这一点,我和他理解不同。”诗篇从我的视线转向她,又返回自身,尽管他的诗歌中,在人称上极富变化,但无论是“你”、或者是“他(她)”,都旋转于“我”的视域中。于是,张枣的诗歌,便呈现出独具自我观照性的美学特征。就这一点而言,并不乏其例。如他的《杜鹃鸟》,“我看见你走进逻辑的晚期/分币和摆渡者在前面/我的背后有墙壁”,“你”的逻辑和选择,必将为我所看见,而又将我的心境隔离在有边界的空间中,于是,我与你之间有了一次决绝的对望。诚然,抒情性必然要指向自我,然而,大多数诗人在后期的创作中都尽量避开“我”,试图抽离出个体化的抒情方式,而自觉地走入以“他”为主体的表述中。从张枣的晚期创作,也能够看出他试图迈出自我的努力。但在超越的过程中,他却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摆脱自我,也因此,在他刻意的追逐中,难免仍留有个体化抒情的残迹。
对于诗歌,张枣喜欢言说,在他的语言表达中,从来都有一位聆听者,或是自己的朋友,或是自己。在四川外国语学院读书时,据柏桦的叙述,“他告诉我他一直在等待我的呼唤,终于我们互相听到了彼此交换的声音。诗歌在40公里之遥(四川外语学院与西南师范大学相距40公里)传递着他即将展开的风暴,那风暴将重新修正、创造、命名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的诗篇――奇迹、美和冒险。我失望的慢板逐渐加快,变为激烈的、令人产生解脱感的急板。”[3]在诗句的交汇中,两人彻夜长谈,柏桦也因为张枣渴望言说的急切而加快了情绪上的节奏。如此开放性的特质,使得张枣极容易打开自我,在文本中建立一种场景式的情感表达。1986年出国后,漂泊的境遇,使得诗人在语言的屏障中,失去了他诗歌可以言说的直接对象,那际遇必将是苦涩的。但从他的诗歌文本中,仍然显现着对话式的声线。诗歌《虹》中提到,“一个表达别人/只为表达自己的人,是病人;/一个表达别人/就像在表达自己的,是诗人”,张枣的抒情主体指向自我,然而,他所追求的却是“像”,而不是“为”。这是他内心的症结,也是他试图言说的表征。在隔膜的现实世界中,过往的欢聚,促发了他创作的激情,《秋天的戏剧》记录了与诗人柏桦之间的交往场景,《镜中》在与北岛的交流中得到了一次自我的确认,而《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则伸向历史文本。然而,诗歌语言的打开,在异域背景下,却似乎出现了堵塞。他告知自己,“因此我们的心要这样对待世界:/记下飞的,飞的不甜却是蜜/记下世界,好像它跃跃欲飞/飞的时候记下一个标点/流浪的酒边记下祖国和杨柳”(《我们的心要这样向世界打开》),两种生活背景的转换,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诗人情感开阖的界限,这界限却没有阻挡他短句中不断重复的急促。
正是抒情与言说,将张枣的诗歌推向了内在的节奏化层面。一方面,他在最初的创作中,便呈现出一种急促的声音,垂暮与下坠,构成其创作的主题。这种情绪化的因素,一直在他的身体里蔓延,从未终止。另一方面,渴望言说的欲望,预示着他的诗歌常常在表达上不断地寻找对话的可能,这种追寻,使得诗歌文本转向更为迅速的变奏体。这两方面,造成了张枣的诗歌在低沉的哀鸣中却不乏速度感。如果说陈东东的诗歌,复沓回环的吴歌之美,在音乐性上更接近于中国古典音乐,而张枣的楚音腔调里,他所使用诗歌,句式、停顿、标点符号等形式所彰显的节奏感,则横穿中西交汇的变调中,在声音的表述上更倾向于西方的音乐形式。1992年以后,张枣的诗歌创作明显有着练习曲的痕迹。他的《合唱队》,或《空白练习曲》,都将在音乐形式上推进自我的生命流动,站在中西文化的交叉口处。张枣想跳出自我,为那些字斟句酌的诗句寻找安放的一席空间,但因为用力,时常又会破坏诗歌的自然。但,无可否认的是,年仅48岁就离开人世的诗人张枣,已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不少值得珍藏的诗句。而这些诗句,又与他的生命一样,低沉而急促地流淌着,像疾驰的哀鸣之声,从意象与场景的叠加,以及元诗与词语的实践中,或许可以见得诗人在情绪上的节奏感。
二、 场景与意象的乐感叠加
“蝴蝶”、“星辰”、“雪花”、“” 等意象的重复,几乎都与生命的坠落感相关,在他的语意群落中,这些语词,无疑是一曲昭示瞬间即逝的哀歌。而“镜像”则成为言说的一种方式,在相对的视线中,为心里的发声提供可能。这两种意象不断地重复出现,叠加在他的生命样态中,几乎成了张枣诗歌创作中一闪即逝的风景线。也正是因为这些意象本身的短暂、虚幻,使得其诗歌在节奏上明显地带有低沉,却不失急促的音乐效果。以他的诗篇《深秋的故事》为例:
向深秋再走几日/我就会接受她震悚的背影/她开口说江南如一棵树/我眼前的景色便开始结果/开始迢递;呵,她所说的那种季候/仿佛正对着逆流而上的某个人/开花,并穿越信誓的拱桥
落下一片叶/就知道是甲子年/我身边的老人们/般升腾、坠地/情人们的地方蚕食其他的地方/她便说江南如她的发型/没有雨天,纸片就叠成了乳燕
而我渐渐登上了晴朗的梯子/诗行中有栏杆,我眼前的地图/开始凋零,收敛/我用手指清理着落花/一遍又一遍地叨念自己的名字,仿佛
那有着许多小石桥的江南/我哪天会经过,正如同/经过她寂静的耳畔/她的袖口藏着皎美的气候/而整个那地方/也会在她的脸上张望/也许我们不会惊动那些老人们/他们般升腾坠地/清晰并且芬芳
诗歌中那升腾而后下坠的,迟暮的老者之生命,交织在她皎美的面容中,浑然为一体。依然在我的视线中,依然在我所认知的人称变换中,“我”看到了与这季候相吻合的一种生命的瞬间感。整个诗篇,不断复现的“我身边的老人们/般升腾、坠地”,成了一抹无限延伸的镜像,透视着“我”的整体情绪。与这种短暂的生命感相连缀的,则是诗歌的句式。诗篇中,几个短句,与长句参差交错,格外突出。诗歌一开始,“向深秋再走几日”便昭示着向晚的情景,而第二节起,“落下一片叶/就知道是甲子年/我身边的老人们/般升腾,坠地”亦是较为短促的一组画面,诗人以极尽简练的笔触,勾勒那落叶残年之境,而第三节“开始凋零,收敛/我用手指清理着落花”,再现落花凋零的时间之短暂,第四节“而整个那地方”,“他们般升腾坠地/清晰并且芬芳”,便由始至终地还原了的凋谢与生命的下坠感。在这一场景中,文字显得极为紧致,缩短了情绪的延宕。而与之相反的是,另一场景,“我就会接受她震悚的背影/她开口说江南如一棵树/我眼前的景色便开始结果/开始迢递;呵,她所说的那种季候/仿佛正对着逆流而上的某个人/开花,并穿越信誓的拱桥”在“我”的视线里,情感更多的停留在“她”的身上,诗歌的延展由“她”而来,因此,与她交织的诗句便在呼吸上相对舒缓,“情人们的地方蚕食其他的地方/她便说江南如她的发型/没有雨天,纸片都叠成了乳燕”,诗句伸向了柔情的她世界,“一遍又一遍地叨念自己的名字,仿佛”,此处停顿,进入最后一节,便意味着那皎美只在“震悚”中停留,并最终与她口中的江南一同路过。可见,诗歌在长短句间,有不同的情景,也因而多了几分层次感。但两种情景,却最终归于“升腾坠地”的瞬间性。哀情中,平添了急促的滑落感。如果说《深秋的故事》,是他疾驰的哀鸣中一个侧影,那么,同样,在他早期的诗歌《星辰般的时刻》、《四月》或者《南岸第一次雪花》中,都能发现类似的声音表达。如《星辰般的时刻》,“我”与“你”形成不同的场景对照,“你”纠缠于我“洁白”的世界中,在“星辰般的时刻”,那些短小的句式,渗透着暴戾与血腥,融合于“我的洁白”,你“出世之前”“真实的石榴花”中。在形式上将这种表述发挥到极端的便是他早期的诗歌《危险的旅程》,“无声无声无声/更难忍更难忍更难忍”、“我要回去/回去”,“复仇复仇复仇/那是你在唱鸣”,不断地追问,重复又重复,急切的呼唤,使下坠的语词,轻盈而幽咽,与落叶、星辰、昙花一同消逝、跌落。词背后所彰显的是生命易逝的现实感,词语很迅速地掠过思绪,闪电般留下行将远去的痕迹。
1984年创作的《镜中》,几乎已被认定为张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镜”的意象,重复出现,尽管诗人钟鸣,将诗歌中的人称归纳为八种,分别是:“匿名之我(W) ;她(T) ;皇帝(H) ;镜中皇帝自身(JH) ;我皇帝(WH) ;镜中她自身(JT) ;.镜中她我(JTW) ;我自身(S)”,但“镜子”,在笔者看来,却更多地指向了“她”,和与之相呼应的诗人内心。关于与“镜子”相关的表达,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在张枣的诗歌《纪念日》中“只有你面视我/坐下,让地球走动/重复气温和零星小雨/也许,我们会成为雕像”,《苹果树林》中“你无法达到镜面的另一边/无法让两个对立的影子交际”,都不断地凸显,而这一场景同样出现在博尔赫斯的文本中。然而,短篇《另一个人》,或诗歌《诗艺》中,“有的时候,在暮色里一张脸/从镜子的深处向我们凝望;/艺术应当像那面镜子/显示出我们自己的脸相。”却是博尔赫斯分裂式的自我对照,无关乎他者,博尔赫斯试图在黑色的世界中寻找内视的可能。而张枣的镜像是女子的侧影,也仿佛是“我”与“他(她)”在心灵上的暗合,如一面心理镜像。《镜中》,“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此处的镜子成了温婉女子的象征,皇帝面前的娇羞,正指向了句式上的对照。张枣在使用“镜像”时,句子的排列已不再是重复,而构成了与镜子的语境相吻合的场景对照。于是才有了《虹》中“一个表达别人/只为表达自己的人,是病人;/一个表达别人/就像在表达自己的人,是诗人;”才有了《丽达与天鹅》中“可那与我相似的,皆与你相反。”才有了《苍蝇》中“你看,不,我看,黄昏来了。”以及《死亡的比喻》中“孩子对孩子坐着/死亡对孩子躺着/孩子对你站起。”《同行》中“从背面看我有宁静的背,微驼;/从正面看,我是坐着的燕子,/坐着翘着二郎腿的燕子。”在悖反的句式中,都打上了镜像的烙印。在渴求心灵对接的空间里,张枣的诗歌语言直抵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他哀凉地将黑色的伤痛感,铺在镜面上,以获得某种对照。可以说,《蝴蝶》一诗,则是张枣在多种意象和场景中,更大限度地完成了他所要凸显的疾驰的哀歌节奏。并置出现的两个人,在诗句的场景中旋转,“蝴蝶”至始至终贯穿诗篇,像一只蓝色的静物,“醉倒在我的胸前”。这跌落,似女子般伏在皇帝面前,最终还原为“一对款款的蝴蝶”,抑或“一对嗷嗷窃语的情侣”。“镜子”也不再割裂“我们”的距离,“所有镜子碰见我们都齐声尖叫”,这凄厉之美,与痛感一起淹没在诗人的身体语言中,滑落、且迅速地与这种感觉相碰撞。
三、 元诗与声音的实验
“写诗的人写诗,首先是因为,诗的写作是意识、思维和对世界的感受的巨大加速器。一个人若有一次体验到这种加速,他就不再会拒绝重复这种体验,他就会落入对这一过程的依赖,就像落进对麻醉剂或烈酒的依赖一样。一个处在对语言的这种依赖状态的人,我认为,就称之为诗人。” [4]布罗茨基的表述,对于大部分诗人而言都适用,但张枣在语言上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个体的生命承受。书写,且不断地修改,寻找那个最恰当的词,来完成节奏上的平衡,已成为他创作的一种惯性。与其他诗人相比,张枣无疑是一位将诗歌作为技艺的诗人。他对于文字的锤炼度,远远超出其他诗人。正如柏桦所云,“他谈的最多的是诗歌中的场景(情景交融),戏剧化(故事化),语言的锤炼,一首诗微妙的底蕴以及一首诗普遍的真理性。” [3]114就是这样,诗人张枣,从未摆脱对于词语本身的依赖,他始终将个体的生活世界,与词发生关联,无限地去发明汉语诗歌的词世界。
关于这一点,无法规避的是张枣的元诗观念。可以说,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在复杂的汉诗语境中,张枣想要捕捉的是回归诗歌本身。他的诗论《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中着重强调了这一诗学命题。他说,“当代中西诗歌写作的关键特征是对语言本体的沉浸,也就是在诗歌的程序中让语言的物质实体获得具体的空间感并将其自身作为富于诗意的质量来确立。如此在诗歌方法论上就势必出现一种新的自我所指和抒情客观性 ――对写本身的觉悟会导向将抒情动作本身当做主题而这就会最直接展示诗的诗意性。这就使得诗歌变成了一种元诗歌’,或者说‘诗歌的形而上学’,即诗是关于诗本身的,诗的过程可以读作是显露写作者姿态,他的写作焦虑和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因而元诗常常首先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 ,并用它来打破萦绕人类的宇宙沉寂。”[5]诗歌回到诗歌自身,在张枣看来,是第三代诗人的诗文本特质,而这种特质无疑会通向在语言上的自律。
“诗歌的每一个言词似乎都在脱颖而出,它们本身在说话、在呼吸、在走动、在命令我的眼睛,我必须遵循这诗的律令、运筹和布局,多么不可思议的诗意啊,无限的心理的曲折、诡谲、简洁、练达,突然贯穿了、释然了,一年又一年,一地又一地,形象终于在某一刻进入了另一个幻美的形象的血肉之躯。”[3]116在元诗的统摄下,张枣在诗歌声音上所遵循的语言自律感,越来越强烈,在呼吸中聆听词的节奏感,是张枣在语言上做的最大的努力。就这点而言,从他的组诗当中,可以窥见一二。如其代表作《卡夫卡致菲利斯》:
我奇怪的肺朝向您的手,
像孔雀开屏,乞求着赞美。
您的影在钢琴架上颤抖,
朝向您的夜,我奇怪的肺。
诗歌开篇处,“M.B并非完全指马克斯?勃罗德,而是一个先于时代惟一认识卡夫卡价值的鉴赏者,一个先驱者后期效果的阐释者和证明人,新文学的传教士,生活中的知音。张枣通过卡夫卡所要寻找的便是这知音。” [6]75,“奇怪的肺”,两次出现,是卡夫卡命定的一影面相。“肺”的出现,不免令人想到布鲁姆的一句话,即“诗歌是想象性文学的桂冠,因为它是一种预言性的形式。” [7]卡夫卡与张枣之间,几乎形成了一种身体上的自然衔接。诗篇中,“我”成了卡夫卡的化身,痛感,在血腥的诗行中多了一重甜的味道。“肺”,这个字眼,统领了十四行组诗。
像圣人一刻都离不开神,
我时刻惦着我的孔雀肺。
我替它打开血腥的笼子,
去啊,我说,去贴近那颗心:
“我可否将您比作红玫瑰?”
屋里浮满枝叶,屏息注视。
依然是急切的呼唤,以独白的形式切入,在哀悯中,又多了对异性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他在句式上悖谬的音乐特征相关,他渴望在心灵上得到一种神性的关怀,“去啊,我说,去贴近那颗心:”句子惯有的精炼,标点符号所加剧的停顿性,都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急迫心境,加剧了内在的速度感。
伤心的样子,人们都想走近他,
摸他。但是,谁这样想,谁就失去
了他。剧烈的狗吠打开了灌木。
在张枣的诗歌中,有统领的意象,亦有统领句子的节奏。如果说柏桦的诗歌,更平缓、节制。那么,张枣则明显与之不同,他的句子,都极为短促,标点的变幻,也极为丰富。在他诗歌中,一行句子,出现多个标点,不断地打断叙述话语,使词与词的间距变小,这无疑在节奏上推进了跳跃感在语言层上的速度。卡夫卡伤心的肺,所折射的是呼吸困难的情境,也因而,在表达上,诗人也希望将这一身体上的节奏性,通过语言的音乐感表述出来。
九组短诗,笔者无法一一赘述,但从精简的诗行中,张枣与卡夫卡之间的共通性,因为“肺”的某种预设,而穿梭在诗行速度的滑行中。悲哀的疾驰,一闪而过,张枣通过词的间隔,顿的呈现,表露了卡夫卡渴望异性的心理对话,渴求被理解却又怕接近的复杂心情,这也是笔者在文章最初所不断提到的,张枣渴望对话的一种借用。同样,《空白练习曲》也是张枣的一组重要代表诗作:
天色如晦。你,无法驾驶的否定。
可大地仍是宇宙娇娆而失手的镜子。
拉近某一点,他会应照你形骸的
三叶草,和同一道路中的另一条。
从来没有地方,没有风,只有变迁
栖居空间。没有手啊,只有余温。
因为《空白练习曲》,情绪的流动更为激烈,所以,相对难以把握。然而,不难看出,那镜子依然是“娇娆”的形态,诗人仍渴求寻找言说的契合点。将“我”幻化成了“你”,顺而又在“我”的独白中,走进“你”。全诗的基调,由上引的诗句而定。“天色如晦”,极为简洁的词,便昭示着内心的灰色与悲哀。“你”,一个停顿,将诗歌的声音抛离出文本,拉近了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拉近某一点”,短暂而急切的表述,再次通过言语腾空了抒情主体的情绪。“从来没有地方,没有风,只有变迁”,两个“没有”,不断抵进空白的思绪,“只有变迁”,终于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栖居空间”,以封闭的姿态包裹着心情,“没有手啊,只有余温”,又一个“没有……,只有……”句式,将内里的情结无限的放大、蔓延,呈现出一幅空寂的图景,“以纯粹声音之滑美构成形式力量来搏击意义的虚空。”[8]
四、结语
文中,笔者将视线集中于张枣诗歌中的意象与场景的叠加,以及元诗与声音的实验,从中打开诗性在声音中的呈现。至始至终,声音,都不是德里达意义上的物理性质,而指向的是诗人与现实、与情感之间发生的意义关联。就这一点而言,在论述中,张枣那一闪疾驰的哀鸣声,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低沉地叙说内心的苦楚,又那样急迫地想追寻言说的对象。而时常,在某种意义上,这追寻又不是实指,也因此,文本显得极为空幻与虚无。钟鸣在《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狄浦斯》中提到,“呼吸决定着语言节奏和音势这点,每个人的感触方式不一样。”[6]84的确,就声音的命题而言,好的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是完满的节奏感。早在1945年,钱谷融曾在《论节奏》中,着力并重申了这一问题,“历来中国文人的非常重视朗诵与高吟,就是想从声音之间,去求得文章的气貌与神味的。” [9]30-31而“就个体言,气遍布于体内各部,深入于每一个细胞,浸透于每一条纤维。自其静而内蕴者言之则为性分,则为质素;自其动而外发者言之,即为脉搏,即为节奏”,[9]25文章极为透彻地指出,声音节奏与气息、情感,精神的关系,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诗歌的声音,已成为诗歌传统中一股不断延续且备受争议的精神命脉,回归这条线索,无疑会为汉语诗歌的发展开拓更为系统的研究路径。就这点而言,张枣的诗歌,必将成为这条线索中较为显著的个案。
参考文献
[1] 奥斯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集[M].黄灿然,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105.
[2] 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J].名作欣赏,2010(10):63.
[3] 柏桦.左边――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4]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M].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0.
[5]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J].上海文学,2001(1):75.
[6] 钟鸣.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尔甫斯[J].当代作家评论,1999(3).
[7] 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M],黄灿然,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59.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86-01
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中职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诗歌的经验,能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到了中职教育阶段,如果教师还只是枯燥地讲解和乏味地分析,会使学生与诗歌的距离越来越远。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是我们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注重联系生活,在思考中感受美好生活
由于中职生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常常被学校、家长、老师,忽视、轻视,甚至被歧视,学习压力和对前途的忧虑使他们焦躁、迷茫、懵懂不安。利用现代诗歌能够影响学生,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进行人文熏陶,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创造生活。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一开始就把标题板书在黑板上,用多媒体制作一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象,让学生置身于这种场景中获得心灵感受。学生描述得极富诗情画意,或站立山巅,极目远眺;或奔跑在沙滩,拥抱大海;或漫步山间,鸟语花香;或驰骋草原,疾风劲马。就诗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提问:“诗人的‘幸福’是指什么?”学生基本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蔬菜”,“亲人通信”,“给山取名”,“给陌生人祝福”等。接着提问:“这些是诗人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奢侈吗?同学们说说在平常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幸福呢?”通过这些提问,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会生活琐事中所蕴含的美好。
二、正确欣赏爱情诗,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爱情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对中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常常谈论的话题。以往教师处理这类问题时就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这就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好奇与神秘感。现行的苏教版中职语文课本中已经选编了多篇优秀的爱情诗。例如:《静女》中描绘了一幅恋人约会的场面,表现了青年男女相恋的纯真情感。“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把男女约会时姑娘调皮可爱,男子抓耳挠腮、焦急不安的情形表现的淋漓尽致。写小伙子得到姑娘赠送的爱情信物而喜悦万分。这首诗歌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爱情画面,引导着学生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苏教版第四册选编了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不只是对真挚爱情的赞美,而且还告诉人们一种更高的爱情境界:相爱不是卿卿我我,而是心灵相通。感情相融才是爱情的真谛。教师应用平常心对待爱情这一话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抓住诗歌中渗透的情感教育,消除学生心中的神秘与好奇,让正步入青春年华、渴望涉足与尝情的中职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与对待爱情,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爱情观。
三、自主研读评价,挖掘诗歌蕴含的价值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特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谁选的诗好?谁的朗诵好?为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欣赏方面存在的差距,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琵琶行》、《寻梦者》、《静女》等,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蕴含的感情、诗歌塑造的抒情形象、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诵读、诗歌的发展等方面去挖掘研究价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己选择研究的角度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强调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脱离教师的指导。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选题,教师可以示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致橡树》表达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象有什么特点……学生选定课题后,由于是初涉诗歌领域,面临许多陌生的问题,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研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方向性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如何去收集资料,然后学生可到学校或市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找资料,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撰写关于诗歌的小论文。
四、感受诗歌情感,引导学生探求生命意义
中职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烦恼,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总会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诗歌本身就具有思想性、移情性的特点,诗人把对人生的感悟融入诗作的字里行间,很多诗人本身的际遇就是很好的人生观教材。在诗歌鉴赏时,教师应该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凝重的生命。天宝十一年,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李白写下气势雄浑的《将进酒》,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表达了渴望入世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写了《归园田居》,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和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愉快心情。在诗歌鉴赏中教师对教材要有敏感性,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
总之,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模式。通过对新模式的教学尝试,不断进行观念的转变与方法的革新,这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巨大的作用,也必将成为职业教育的理念之一。
参考文献:
[1]柴进德.谈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生[J].文理导航,2012,(9).
关键词:《诗经》;女性意识;根源;继承;发展
一、奴隶社会后期女性意识的展现
(一)女性意识概述
对于女性意识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
在研究女性的问题上学者们已经越发的深入,陈志红,女性研究学者针对女性意识给出了解释:一方面来自于女性的本身的身体上的和心理的机制,在感受外界的整个世界的规程中有着自身的视角和简介,另一方面,这种意识和整个人类的前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女性的仪式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的女性意识的阶段和历史内容。
(二)独立意识
自古以来,社会的地位一直是掌握在男性的手中的。女性的自我意识在社会的不断演变中才出现的,尤其是在女性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后,女性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发掘出来是一种必然的情况。女性能够有时间有能力去思考自身的社会中的位置,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爱情中的地位等等,她们学会了再繁杂的社会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赢取更加辉煌的人生。
在很多文学作品里,是把女性形象围绕在男性形象的塑造之中,服务于男性。在《诗经》的诗篇中有大量的表现女性的自主意识的诗篇,在一些诗歌中,女性的成为了诗歌的主视角,也就是说是从女性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世界,在这些诗歌中男性甚至成为“被看”的“他者”。在《诗经》的《箨兮》中描写了一名女性的角色送给自己心爱的男子一片落叶,邀请他的男友一起唱歌,表达自身的思念和喜爱,没有一点的羞涩,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的表现。
(三)情爱意识
《诗经》的诗歌中有着大量的表现的女性角色爱情的诗篇,不仅仅的表现的爱情的情景和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关于爱情和生命有着这样的描述:生命的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充分感知着爱情美妙,挺同时爱情是美妙的,因此我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可以这样说,《诗经》的出现,将女性的爱情第一此那么完整的那么美好的表现了出来,不仅仅是这样,还对后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的带来了启发,将女性的爱情从古风尚存的时期一直延续着在唐诗宋词中继续美好下去。
这些关于爱情的诗篇主要是是用女性角色的角度来写的,她们的情爱意识热情奔放,就像夕阳将要落在山林中,但是最后的光线那么的华美和丰满,铺满了整个世界。这种爱情的描写以及对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的描写在后来的越来越深的封建礼教的社会中是很难再见到的。
(四)忧怨意识
我们不应该低估中国传统的思想的在人们心中发芽蔓延的时间,在那个而遥远的时代,婚姻和爱情中的痛苦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在《诗经》中有大量的展现这种感情的诗篇。在《卫风・氓》展现了一个被负心的丈夫抛弃的悲痛的女性角色,直接表现出了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受到歧视的待遇和不平等的遭遇。诗中写,这名女性与氓相识的时候是相当的美满幸福的,随后两个人陷入爱河,知道结婚。没想到,氓在见异思迁,将这名女性无情的抛弃,从而激发起了读者的悲痛的心情。
(五)反抗意识
女性的命运是什么?女性的命运是由自由的意志决定的,从别人的控制中得到了摆脱,从社会的压制中得到了解放,从而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能力在这些思想得到诞生的同时进行形影的行动,并且没有什么阻碍的进行自己的行动。
从社会进程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妇女从父系社会之后就成为了男性的连带物,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受到控制和拘束的,在奴隶制形成之后,女性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受到了更多的不公正的而待遇。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多情女子和负心汉多数,在不幸降临的时候能够勇敢的和命运斗争的女性是生命中的佼佼者。
二、奴隶社会后期女性意识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根源
首先,在整个《诗经》时代,这种原始群婚风俗保存得较好的时期和地区里,人们尤其是长期处于压抑中的女性追求自由恋爱的风气表现得更加强烈,毋庸置疑婚姻的形式对女性意识尤其是女性的爱情的作用是关键性的。
其次,《经》诞生的年代在历史上属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换的时期,女性在经济的收入上经历的变化过程是从母系社会中比较强势的地位逐渐转变成了父系社会中弱势的地位,又逐渐演变成了奴隶和封建社会制度中的绝对的弱小的地位。
在随后的经济弱势的情况下,女性失去了对人生的价值的追求从而将自己生存的希望过多的集中在了与自己生活的另一半的身上,将自己生命幸福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配偶身上。社会是《诗经》女性意识产生的外部原因,女性本身的的思想因素则是女性意识产生的内在原因。
(二)心理根源
女性婚假之后,以丈夫为依靠,以丈夫的思想和追求为转移。依附行为导致心理的自我悲观,视“男强女弱”为自然界中的定式。其次,先秦女性比后世女性拥有更多自由、尊严与地位,在内在意识中残留着“女人发明文明是为了吸引和得到男人”的想法。这种想法父系社会不是主流,但会在特殊的条件下发生作用,使女性诞生离开男性约束的想法。极度失望是一重要根源。由于女性对婚姻的极度失望,使女性不再按男权标准约束自己,她要做想做的事,这是女性独立意识产生的根源。
三、《诗经》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一)《诗经》女性意识的继承
汉魏时期,女性在婚姻问题的思考上,继承了《诗经》中的反抗意识。典型的代表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以拒绝再嫁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并以死来反抗婚姻不能自主的弱者地位,这是对《诗经》女性反抗意识的继承。
宋朝到明清时期,女性意识又开始退化。对于女性的审美,自然健康不再是标准,取而的需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女性受到的压迫日益加重,反抗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女性文人学者的作品中。李清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传统思想的地位被动摇,也因此传统礼仪制度对于女性的压迫开始减轻。因此,这一时期的女性意识再一次被唤醒,可以从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如出自《聊斋志异》的婴宁。
(二)《诗经》女性意识的发展
应该说《诗经》的年代,是女性意识刚刚萌芽的时代,但从一初始的的萌芽阶段,《诗经》时代的女性意识就展现了独立精神的伟大的生命力。目前,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正在加快,“五四”文明的精神之火熊熊传承,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逐渐被淡化、瓦解,自由、平等的种子深埋在在现代人性的沃土中,爱的种子有了他的成长的空间,女性的尊严、地位逐渐站在了同男性同等的位置。人格独立,思想自由,敢爱敢恨,心怀家国,这应该是新时代女性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新姿态
【参考文献】
[1]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楚辞女性中心说[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王春荣.女性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