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藏族的民风民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变迁;青海湖藏区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1-01
一、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的成因及现状概况
雄奇险峻,高阔博大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纯真质朴的风土民情,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畜牧业是青海湖周边藏族的主体经济,湖区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湖地带以及湖周交通相对发达的湖盆地带。他们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与艰苦环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爽朗豪放、彪悍粗犷的民族性格,在衣、食、住、行及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有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风俗文化。
为了适应高寒及游牧生活,他们身穿绵羊皮缝制的藏袍,保暖耐磨,白天为衣,夜间当被。藏族妇女的发饰和藏袍装饰亦十分引人注目,尤其金银首饰,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浓烈的藏族特色。饮食主要以糌粑为主,味香耐饥、营养丰富、便于携带保存。牛奶发酵制成酸奶,是他们夏秋最喜欢吃的食物。他们住在牛羊毛织的黑色藏式帐篷里,结构简单,便于搬迁。在帐篷内部供奉着经典、佛像、酥油长明灯。牦牛和马是青海湖周边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牦牛更是他们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用以供乳食、肉食、驮运等。
青海湖周边藏族人民更拥有着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美德,非常注重礼节,在节日和重大场合,见面互敬哈达以示尊敬。每年七、八月份举办的集民族体育、民族歌舞为一体的赛区马会,隆重而热烈,是藏族风情的最直接表现,对外来游客、其他民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仅在男婚女嫁的日子和宗教节日,就是平日闲暇时间,不分老幼度地而坐,欢歌跳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给辽阔、寂静的草原带来了无比欢乐。
二、旅游业的兴起对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及意义
(一)经济发展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以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开发对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的变迁虽然以正面效应占主导地位,依然遗憾的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例如过度的商业开发会导致藏族传统民居,其建筑形式和过去发生巨大变化,正在逐渐丧失它的民族传统;游客量的增加,加剧了原始植被的破坏,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增加,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污染;还引发了藏族民众之间的一些矛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令当地藏民传统淳朴的民风发生了改变。
(二)经济发展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意义
然而为了在保护青海湖景区原生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富裕青海湖”,发展青海湖旅游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青海湖社会经济体系乃至青海省旅游经济体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我国第一部《旅游人类学》的作者彭兆荣教授所言“人类学家并不是,也不能拒绝变迁,而是希望地方社会和民族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同时又不至于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变迁过程中失去其赖以为本的族性或演变为机型”。因此,青海湖周边藏区的开发要充分尊重藏族人民自身对文化的判断和选择,维护其自我发展的轨道,提供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自主的选择,吸收,适应,整合外来文化,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和保护的设想――发展与民俗文化的和谐共生
拥有鲜明的个性是人类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群体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才呈现出了风格迥异的多样性文化。新时代在秉承发扬的前提下,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寻求民俗文化多元化新发展,坚持突出藏族民俗文化鲜明的个性,才能使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民俗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和保护。
作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青海湖周边藏区在旅游市场大发展和大转型的背景下,政府要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鼓励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业,保障民族群体的利益;抓紧抢救保护现存的民俗文化遗产,尤其是濒危遗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藏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性项目NO.CX2011SZ01资助
从格尔木春风未动,到可可西里冰天雪地,再到拉萨春意满园,季节如电影在神奇轮转。拉萨两边是山,中间是峡谷,山上草不生,谷中春意盎然。小桥流水,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坐班车好处是;到了拉萨就没了高原反应,那头昏、腿沉的感觉被扔在路上。
我不是来旅游,是来工作的。单位要将产品打入西藏市场,我来做前期工作。协助经销商建立批发部,在拉萨乃至周边地区宣传公司产品,建立营销网络。因此,我们用十天时间徒步走遍拉萨大街小巷,宣传产品,设立经销点。销售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拉萨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城市,建筑青石彩带,神秘图案,花花绿绿。古老的街道,青石板路,涌动的人流,身着民族服饰藏族同胞。新奇,神秘。大昭寺,小昭寺,北京路,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保存浓厚的民族特色。建筑古典,民风古朴。
大昭寺前,虔诚的信徒,认真地,用极标准的动作,一次次伏下去,爬起来,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再拜下去。那厚木板上深深的凹槽,述说着历史,宗教的神圣。那些外国人,镁光灯不停闪烁。
此番景象,藏区独有。
傍晚的北京路,满是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对于他们,繁华都市早已司空见惯。拉萨吸引他们的是独特民俗,文化,风情。拉萨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体验。
客户批发部门前,一个卖牛肉的藏族小伙,幽黑,状实。午时,买来一碗炒面。将自己卖的牛肉,削成片,铺在面上,搅拌后大口吞下,看得人荡气回肠。
几个藏族男人,就地围坐在一个厚厚的羊皮垫前,手举木碗,将色子摇得哗哗作响,口中念念有词。“啪!”得将木碗扣在羊皮垫上,缓缓打开,狂吼!惊叫!他们赢的是我从没有见过的镍币。
大街小巷,随处是茶屋。两扇门帘,帘上贴有印度、尼泊尔俊男、靓女头像。神秘,让人好奇。藏区文化,受到邻国影响。从宗教,文化,服饰,到习俗。
我的同事的女儿,在成都上大学。她的同学,一位藏族姑娘,听说我来拉萨,一定要我去她在小昭寺的家。接待我的是她的母亲,一位藏族妇女。她热情地将我迎入家中,倒上酥油奶茶。她的家,地上铺的地毯,墙上挂的是毛毯,色彩艳丽。桌上摆着铜器。墙的正中,挂着巨大的佛像。像前有香炉,两边摆有铜佛。
多年来,我在藏区,遇到许多藏族朋友。他们热情,豪放,待人真诚,有一股侠气。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藏族舞蹈是我国民间传统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对藏族传统舞蹈的审美共性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当代部分广受欢迎的优秀藏族舞蹈,从其民俗性和审美上进行剖析和解读,尝试提出在传承和发扬藏族传统舞蹈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和创新,使该舞种在当代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获得新的生机。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发展创新;民间传统舞蹈
舞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地承担起部分承载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任。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国,不同民族的人们听到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时,都会随音乐的节奏、韵律不自觉地轻轻扭动着身体,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着本民族的特征和习惯,这是不同民族人们审美意识的表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在风俗习惯上亦有不同,这些差异都可以表现在舞蹈上,因此形成了我国风格各异的民间传统舞蹈,例如新疆舞、藏舞、胶东秧歌、东北秧歌、蒙古舞等等。这些舞蹈在音乐节奏、动作幅度、动作连接以及编排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美感。“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美感是舞蹈的灵魂,从美感的角度出发,在综合分析各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我感觉藏族舞蹈最具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它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促使自己推陈出新,更在藏族人民的心理活动和审美观念的共同影响下,逐渐成为藏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天生热情好舞,更加促使藏族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不断发展鲜明。
藏族舞蹈既有其审美共性特征,也有不同地域的个性特征。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基本雷同,舞蹈的动作姿态、基本身韵和舞蹈技巧也很相近。由于地域环境、民风民俗、服装饰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例如,上流社会喜爱的卡尔歌舞、羌姆舞、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鲜明的共性和个性成为了藏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在审美特征上的显著区别。藏族传统舞蹈非常强调舞者的肢体协调性和身体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舞蹈时脚、胸、手、膝、腰、肩、头以及五官(尤其是眼睛)要配合得当才能充分体现藏舞的特征。藏族舞蹈对舞者的形体要求较高,需要舞者具有一定的力量,同时肌肉、关节要相当灵活:“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膝窝曲节要颤动,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脚步脚尖要灵活,举止行走像流水,总体要求是英姿雄壮。”有的藏文书籍中常把“舞蹈艺技”等同于“诗歌写作”,意思是舞者在跳藏族舞时所表现出的身姿以及丰富的情感是完全可以用言语相当的诗文来描绘出来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藏族传统舞蹈虽然雄浑壮阔,但画面感却十分细腻强大,这种审美特征不是所有民族舞蹈都具备的。舞者在舞蹈时完全能表现出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从而使藏族舞蹈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更具有生命力和传承性。
上述关于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分析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有许多典型作品可以佐证,在此不想多动笔墨。那么如何在继承和发扬藏族舞蹈基本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呢?我感觉有许多典型作品值得鉴赏。
我最欣赏的是张继钢编导所创作的现代藏族舞蹈作品《母亲》,这部作品的出现对藏族舞蹈在当代舞台上的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张继钢编导发现了藏族舞蹈演员卓玛“塌腰翘臀”的形体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长年过度操劳且背负着艰辛生活的母亲形象。《母亲》这部作品巧妙地运用一系列藏族舞蹈的肢体语言,将观众带入舞蹈的情景当中,并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地用舞蹈把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演员屈膝向前弯腰、塌腰翘臀,左脚向右后方点地同时右手捂嘴,眼睛看向右前方,这个体势能令舞蹈演员的身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在较低的空间内令目光充分伸向远方,给人以既伸展又沉重的视觉感觉。这一动作所表现的是母亲常年辛苦劳作后腰背难以伸直的辛苦以及凝视远方的目光中所饱含的真挚情感,生动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获得了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产生了相当的冲击。年轻的舞蹈编导更容易接受当代时尚文化的一些表现手法甚至美学观点。我不得不提的是舞台藏族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作品中演员们头戴美国西部牛仔帽,上身穿着露腰露肩的短上衣,下身穿着时髦的长裙,这样的装扮集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于一体。尽管在舞蹈界关于这部作品的评价并不如《母亲》高,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但在普通观众眼中,这不失为一部既时尚好看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藏族舞蹈在舞台上的表现正在逐渐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藏族舞蹈《牛背摇篮》以粗犷朴实的舞蹈线条、细腻深邃的浓厚情感,通过女孩与牦牛相依相偎的浓烈情感.将藏族人民的高原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从创新性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牛人格化、象征性地表现出人与牛的和谐关系,以此展现高原藏族人民内在的精神世界,让人感受到他们粗犷古朴的民族气质,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编导正是通过藏族少女和拟人化的牦牛形象,恰当地运用现代舞的技法,把人和牛的关系通过艺术的升华,展现出传统而绚烂的藏民族舞蹈文化,揭示藏族人民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那神秘而又优美的藏族舞蹈律动中,观者似乎看到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的活力,掀起其对生命的探索、对生活本身的关注,重新认识与创造一种“新”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所以说,《牛背摇篮》用藏族舞蹈的全新舞蹈语言,表明了藏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创新性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更逐渐影响着后来陆续出现的藏族舞蹈作品。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的发展创新过程中,应该在保留其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引进现代先进元素,在确保其美学基础的前提下加入时尚节拍,一味的照搬或修改得面目全非都不是良策。一味的照搬原生态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也不符合文化市场的需求,而大刀阔斧的修改则会逐渐失去原生态的本质特征,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将失去魅力,藏族舞蹈甚至是其他各民族舞蹈就不能称之为少数民族舞蹈,就有被统一称之为现代舞蹈的可能。将现代舞蹈语汇有效融入原生态藏族舞蹈中,使之一脉相承,发展创新,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这是广大舞蹈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朝闻 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云丹嘉措,所知藏[M].宗教文化出版社.1864.
关键词:民间舞蹈;审美;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75-01
一、藏族民间舞蹈在历史中的文化定位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本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如:拉卜楞民间舞蹈(藏语为:卓)是夏河县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拉卜楞地区广大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而流传不衰。
它产生和发展,都与拉卜楞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以拉卜楞镇的舞蹈最具典型,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因此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拉卜楞民间舞”。
至今沿袭不断的拉卜楞民间舞蹈(卓)实属随着当地历史、文化、宗教麦展,逐渐形成自身体系。通过艺人们的不断丰富和广泛传授,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至在四十年代初,五世嘉木样年间出现了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兴盛时期,使拉卜民间舞蹈(卓)的声誉骤增,名蜚甘、川、青藏区。以上情况虽无文字可查史料为凭,但拉卜楞民间舞(卓)方兴未艾的阵势和拉卜楞地区老少皆可即兴咏歌,手舞足蹈的现状和人口皆碑式的一致公认,历史渊源便是一清二楚的。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拉卜楞民间舞的基本特点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表演形式灵活随便,有一定的程式,无道具,无统一服饰要求,参加表演的男女身着生活便服,一般讲究的是藏式长袍和藏式衬衣,腰系红绸腰带,脚穿藏式长筒靴,冬戴狐皮帽,夏戴礼帽。表演场地不拘,人数不限,大部分舞蹈男女均可参加。因人因地,可随意组织与各种场合相适宜的规模。拉卜楞民间舞蹈(卓)自始迄今无专门表演队伍,完全属当地藏族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艺活动。参加娱乐活动的群众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表演者和观看者情感相应,情趣互染,表演区与观众区完全沉浸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之中。这也是深受藏族群众喜爱,使拉卜楞民间舞蹈(卓)根植于广泛群众之中,至今愈演愈盛的根本原因所在。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就其表演内容而言,一般都为祝愿亲朋挚友、新婚夫妇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赞美山川大地、草原河流、日月星辰,碧空苍穹的壮美英姿;怀念父母兄长、良师益友的恩德;歌颂佛祖的圣明,佛法的无量的情绪舞蹈。
拉卜楞民间舞(卓)的表演时间通常在新春佳节,喜庆吉日。按不同性质的日子表演其内容相适应的民间舞蹈,以表达恭贺、祝福、赞颂、歌唱、拥戴的心愿。
由于拉卜楞民间舞蹈(卓)已广泛成为藏族群众每逢欢乐、喜庆场合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渐渐约定俗成,舞蹈的排例虽无严格规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例如娱乐活动达到时,男女各拉队伍,组成阵容,互相挑战,迎战,欢乐气氛异常热烈。每到活动结束时,总以参加人数最多,祝愿吉祥如意的“扎西、扎西”舞蹈做为收场节目。
三、拉卜楞民间舞现状
拉卜楞民间舞从形成到存在至今没有完全消失,大量的曲目和自成体系的方法,对音乐地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拉卜楞民间舞的表演性及服饰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拉卜楞民间舞在我们工作人员的普查和调查工作中发现,那些原生态的舞蹈程序、动作及舞蹈的传承过程,现在只在个别年事已高的老人那里才能看到。受到现代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和各种现代舞蹈的冲击,有逐渐淡化和濒临失传的趋势,急待我们的继承和保护。
关键词:藏族音乐 宗教民间音乐
素称“歌舞的海洋”。藏族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藏族人民热情开朗、粗犷豪迈。藏族的音乐曲调悠扬,音域宽广、曲风独特、耐人寻味,给人一种向往自由的感觉,每当听到高亢、嘹亮清脆、纯净的藏族歌曲,心灵就好象遨游于青藏高原之上,美妙至极,无以言表。
一、藏族音乐主要形式
(一)宗教音乐
1.诵经是寺庙日常的重要的宗教仪式。诵经时,所有僧人聚集在大殿内,领诵者诵经时左手持法铃, 在加林、法螺、铜钦、冈令、额阿、大钹等乐器的伴奏下,用低沉的声音轻声吟唱。众僧人皆闭目而坐,齐声附和,神态虔诚,气氛庄严肃穆。诵经音乐常常反复同一基本曲调,除了带来浓郁的宗教气氛之外, 从中还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动静结合、简繁相衬飘逸写意的特征。
2.跳神乐舞: 这是一种出于对心目中神灵的崇拜的乐舞。数百年经过演变逐渐发展成为系列乐舞形式。它既愉悦神灵也愉悦大众。通常由寺庙里的的僧人表演,表演者扮演护法神和各种鸟兽、狮子、牦牛、鬼怪、神童等等。
(二)藏族民间音乐
藏族音乐大部分来自于于劳动人民的耕作、婚嫁、祭祀等活动中。藏族民间音乐包括山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
二、藏族音乐具有的现实价值
(一)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奇葩
1.从自然和人文环境上看,藏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情。藏族人民深爱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在藏歌中所展了一幅幅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牧场,那里有皑皑的雪山、壮观的峡谷、被森林环绕着的如翡翠高原湖泊、一望无际的辽阔草甸和花海、金碧辉煌的庙宇、宁静安详的古城的美好图景,不饰雕琢,宛若天成。而古朴的藏族民俗民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音乐, 富有生活情趣的藏族民歌,沉淀了千年神秘气息的藏传佛教音乐中那浑厚的法号, 僧侣的诵经, 飘动的经幡, 转动的经轮,古拙的宗教舞姿,圣洁的哈达,声势浩大的赛马会,热闹非凡的歌舞盛会,狩猎放牧情歌对唱等特色场面,表达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在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的藏歌之中,带领听者进入一个难以想象的神奇世界,带来全新的听觉享受。
2.从艺术独特性角度上看,藏歌那节奏、旋律唱法独一无二,与其他民族的音乐舞蹈构成鲜明的对照。如在小调音节的基础之上升高第六音的音乐调式,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东智次仁》《朝圣的路》等。再如:在风格较强的歌曲中,偶尔出现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情况。此种歌唱方式民间中叫做“枕固”,意思是说嗓子的拐弯处,是非常特殊的声乐修饰技巧。如:朗玛、藏戏唱腔中均使用这种技巧,主要是强调风格上的色彩变化
3.藏族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最早的原生态演唱到现在与世界音乐接轨的藏族流行音乐,藏族民歌的发展是当快。许多音乐人创作既保留藏族传统的特色,又吸收国内外现代音乐元素。藏族音乐创作人从小耳濡目染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区域文化和社会环境,因而作品中风格、角度、手法上多样, 由此汇聚成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和多姿多彩的特色。近年来人们用电子音乐演绎藏族宗教音乐,用超代音的混音处理,使原本单调的祈祷表达得极具音乐性和艺术性。典型作品有一九九九年的《唉嘛噢》,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将的神秘、庄严、圣神以及华美展现出来,使传统宗教音乐与新时代电子音乐完美结合。
(二)精神借鉴
1.藏族音乐中传达着高尚的精神寄托。藏传佛教是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的明灯, 指引他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藏传佛教提倡的慈悲仁爱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所表现出来了对众生的关爱,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体悟,并传达着一种乐观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如:《阿姐鼓》中描述的那种既向往崇高佛界净土的庄严明净, 又能享受世俗生活乐趣的意境,引起人们的情感中强烈的共鸣。
2.藏歌中热情的吉祥祈福心理满足了人们祈求祥和、返璞归真的心理。传说越是苦难的民族,所传承的歌声也就越美。藏族人民生活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 但却拥有美妙的歌声。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愿望就是祈求生命的吉祥与平安。每个人都追求一种信仰来支持自己度过人生中的阴霾和忧郁,而在藏族音乐中正是渗透这种吉祥韵味。无论身处何处你随时可闻藏族音乐, 并沉浸在其营造的祝福气氛之中。如:为玉树地震所做的《生命站立成树》:“啊点燃的酥油灯,点燃高原所有的希望,啊怒放的格桑花怒放人间所有的祝福”在音乐中传递出来对受难同胞的祈福以及对战胜地震勇气与信心,极具感染力,是近期藏族风格音乐的代表作。
总而言之,通过对藏歌一些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藏族音乐之所以在文化相互冲击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是因为其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并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兼具艺术欣赏性与实用性,符合当代大众对音乐风格的追求。并且在藏族音乐背后折射出的宗教思想及精神借鉴更是为当代人所需要和推崇。
参考文献:
[1]潘祖君.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藏族音乐元素”探究[J].音乐探索,2013,(04).
关键词: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对民族村寨社区进行自然与文化的参观访问活动。异文化体验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上世纪90年代民族村寨旅游在我国兴起,至今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依托丰富的、原生态的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一些民族村寨纷纷进行了旅游开发,四川省雅安宝兴跷碛藏寨是依托嘉绒藏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并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本文将以雅安宝兴跷碛藏寨为例,对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 雅安宝兴跷碛藏寨旅游景观及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
(一)雅安宝兴跷碛藏寨的旅游景观
硗碛藏寨属盆周山区边缘,位于硗碛藏族乡境内,夹金山南麓,宝兴县北部,距县城53公里,距成都264公里,全乡幅员面积888.89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人,境内主要居住着藏、汉两个民族,其中藏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6%以上。硗碛藏寨处在成都四季风光带与川西风景区两个风景圈层的结合部,北接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四姑娘山),南接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碧峰峡),旅游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此外,藏寨处在四川省推出的两条精品旅游线(大熊猫生态旅游大环线和川西民俗旅游环线)的复合地带,非常适合自驾车游客和都市上班族5+2生活出游方式、旅游团队出游和旅行社旅游线路的策划,而跷碛藏寨在环线上的居中位置将成为游客首选旅游目的。
跷碛藏寨的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包括:神木垒风景区、五彩池和跷碛水库;人文景观包括藏族特色建筑、锅庄舞和上九节等。跷碛藏寨的藏族是嘉绒藏族,与甘孜、阿坝的藏族在身材、体态、脸型轮廓都有所不同,其民风民俗也具有地方独立性。村寨、建筑、服饰、餐饮、语言、文化、歌舞、节庆、礼仪、宗教等都别具一格,具有民族过渡地区的显著特征,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家庭主导型的旅游开发模式
由于接近成都,交通便利,靠近神木垒风景区,风景优美,又有嘉绒藏族的特色文化,因此,跷碛藏族乡的旅游逐渐兴起。跷碛藏族乡旅游的真正兴起是在2008年,2008年跷碛水电站的修建淹没了居民的居住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跷碛藏族乡发展旅游提供了契机
到跷碛藏寨进行旅游活动的游客主要来源于周边城市,大多进行的是一天一夜的旅游活动。从2008年开始进行旅游接待至今,跷碛藏族乡的旅游开发模式是以“家庭接待”为主,主要经营餐饮和住宿。目前在跷碛藏族乡所有农户当中常年进行旅游接待的占到全村的90%以上。调查得知,跷碛藏寨接待游客数量较多的是在上寨,而下寨接待游客的数量较少,在旅游淡季的时候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旅游旺季上下寨之间的差距就会比较大。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上寨紧靠神木垒风景区,视野开阔,地理位置比较好,而下寨虽然靠近跷碛电站水库,但是对游客的吸引力显然不足,这使得游客大多选择在上寨住宿;从交通线路的设计来看,旅游班车的终点站也是在上寨,这就使得游客大都直接选择在上寨住宿;游客进来之后,都选择在上寨进行旅游活动,很少到下寨游览。
对于这些常年进行住宿和餐饮接待的农户来说,收入农户年收入量可达到15万元左右,收入低的也有7万-8万元左右,经营的主要内容为餐饮、住宿、锅庄舞、上九节等。为了了解这些农户的经营状况,笔者详细考察了一家位于上寨的“农家乐”,主要的经营项目是餐饮、旅游和娱乐,娱乐的主要项目就是锅庄舞,在餐饮接待方面主要是一些家常菜和特色菜,例如当地的特产腊肉、腊肠和野山菌等,每位游客一天平均要消费100元左右,如果要求烤羊或烤鸡的话,消费就要高一些了,烤羊300元,烤鸡200元,当然根据客人的不同要求,每桌的价格也分为不同的档次,价格在200元-500元左右。这家“农家乐”能承担24个人的住宿,客房定价在120元—150元,笔者调查的这家农家乐共有旅游旺季的时候都能住满甚至客房还会不够,淡季周末也能达到客房满员。
二. 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
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很多方面,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08年才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业的雅安宝兴跷碛藏寨起步比较晚,虽然最近几年有较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活动单一、参与程度低、缺乏互动性
跷碛藏寨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观看民居、参观神木垒风景区、参加锅庄舞会等,总结起来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看民俗表演”,活动内容较单一,缺乏对于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不能满足现代人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在旅游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很难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也不能给游客营造充实、满意的嘉绒藏族印象。行程除了观光外没有任何核心的体验主题,更没有围绕体验主题策划体验活动和创造体验意象,所以不能给游客集中的、强烈的心理冲击。
(二)经济效益问题
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以旅兴农。目前大多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以粗放型为主,旅游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强势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单纯依赖于旅游人次的增加。跷碛藏寨旅游产品单一,不仅无法留住游客,更无法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跷碛藏寨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神木垒风景区,跷碛藏寨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均消费水平低,只有200元左右。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低层次以及旅游产品的雷同是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的最深刻根源。只有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消费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局面。
(三)利益分配问题
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求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属欠发达地区,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解困,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对跷碛藏寨的调查中发现,起支配地位的是政府和外来企业,由于当地居民收入极为有限,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经营扩展在根本上受到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数量和个体自身能力的极限约束,使整个家庭旅馆经营活动只能围绕生计而展开,并以主体性生产的短缺和小生产者的分化赋予整个经济体系脆弱的基本特征。适合于当地居民自主经营的项目多为风险小、利润低且竞争激烈的诸如旅游商品制作与生产、餐饮以及围绕商品销售和餐饮经营的相关生产活动。与之相反,地方政府与外来投资者却能依托公共资源,携带雄厚的外来资本介入到旅游开发中,并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权、使用权的控制和大型项目投资建设,获取高额的利润回报。
(四)民族村寨旅游营销理念匮乏
跷碛藏寨宣力度不够,基本没有发挥网络信息在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销售不成体系。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委会,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五)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
硗碛村寨中提供给游客的标识体系、信息与服务系统不健全,公共厕所、路灯等基础设施缺乏,村寨道路、卫生、排水、排污、防火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三. 建议与措施
(一)突破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宝兴跷碛藏寨旅游目前尚处于粗放型阶段,表现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绝大多数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据调查,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吸引的游客多为文化观光和对文化探秘感兴趣的游客和研究性学者,游客数量少,停留时间短,发展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小。因此要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注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原生和谐性。依托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彰显个性,要深度开发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知识性、增加参与性的,如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民族农业文化旅游等体验性旅游项目,提升传统文化观光产品的质量,实现旅游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层次化和精品化,优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结构,吸引和留住高中低端不同市场的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客源市场,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提高民族村寨的综合旅游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政府投入,拨取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贴息及补助、规划编制、人员培训、标准制定、宣传促销、示范点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点村寨治理项目补助等。
吸引国外省外资本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特别是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加大对民族村寨旅游的信贷投入,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扩大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
(三)加强民族村寨参与旅游发展的力度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障碍是利益分配不均,地方干部利用职权把大量游客安排在自己经营的餐馆、农舍用餐与住宿,导致贫富不均。因此,健全农民旅游协会机能,倡导大众参与决策,是保障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同时采取多种宣传和教育措施来帮助村民建立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和社区价值的自信,以实现建立在自尊自主基础上的社区发展,而非仅仅是外来援助的恩惠。在社区参与发展方面还应该进一步落实,如知情协商不能仅仅是单方面的宣传和告知,还应当是一种互动过程,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和村民之间的互动。赋权作为一种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重要手段,应当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村民不仅仅有参与权、监督权,在一些关系到村民生产生活重要方面的事项上,还应当拥有否决权。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政府和公司的行为。为避免过度商业化,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候,应当使得村民获得绝大多数利益,并且村民内部的分配也应该公平、使得所有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好处。
(四)加强民族村寨旅游宣传促销
重视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如在异地进行有关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等内容的展览;多参加各种异地开展的大型旅游产品推介会,通过多种公共场合以及大众媒体,展示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特色。加快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定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美璆.西江千户苗寨’政府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及其成因分许[J].贵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罗永常.民族村寨开发的旅游政策选择[J].贵族民族研究,2006(4).
[3]陈志永.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主题选择及利益制衡机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解晓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2011(6).
小桥流水,名胜古迹,独特的地貌以及乐天好善的纯朴民风,风情各异的各种民族,一切一切让人目不暇接。还有一道风景,让人一见倾心——云南菜。
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大自然赋予了云南永恒的魅力。云南菜也称“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毗邻以及与缅甸、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滇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菜点的本体。
云南菜很包容,就像迷踪拳,不按套路,傣族、白族、彝族、回族等26个少数民族都在云南菜找得到,每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在云南生根发芽,又再焕发新的生命力。
云南菜姿态随意亲切,无论是正餐还是夜市的烘烤,都是那么美味,这种无分贵贱的姿态,也可说明云南人真正热爱食物,懂得美食。
云南菜大多取材广泛,烹法古朴多样,捧出来的菜肴每样都促适着古朴的民风,品起来时那么的原生态。
云南人时时刻刻都很快乐,因为这里田里有米,河里有鱼,大自然赋予了云南丰富而独特的物产资源,让云南乐享其中。
位于东寺街近日楼对面的醉云南滇味民俗餐厅,以地道滇菜为主打,配以云南各个民族的特色佳肴,汇集了云南菜的精华,汽锅鸡、铁板烤松茸、羊肚菌扣辽参、松茸扣鲍鱼、自制腊腌拼盘等,既有山珍野味,又有家常菜品,是品尝滇菜的好去处。
所谓“醉云南”,融合了云南古朴的民风,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作风,还有“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三句话中饱含的好客热情、微醺之时,云南更像一个梦中的家园,如画般美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豪爽、热情、好客的云南同胞,还有那将山珍野味、畜禽河鲜及昆虫时蔬都烹制成无上美味的云南菜。置身在这片神秘如梦的土地,体会着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尝一尝云南菜,品一品云南酒,尽情迷醉在云南柔软的时光中。
醉云南滇味民俗餐厅
关键词:偏远民族地区;民间歌舞;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61-2
民族民间歌舞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诸多歌舞艺术形式的来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作过程中诞生,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深厚的地方特色。民间歌舞还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它的某一独特文化形态,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也是通往和青南的交通要冲,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有藏、汉、蒙、回、土、撒拉等23个民族,世代生存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由于受中原汉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与其相互交融、碰撞,从而孕育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文化,从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拘形式的民间歌舞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海南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
则柔是少数民族地区藏族农牧民群众在农牧闲季节自发的一种表现丰收喜庆的集体歌舞活动,主要流传于贵德地区,其舞蹈可两人或多人对唱歌舞;也可几十人集体演唱。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它有着漫长的形式和发展历史,游牧文化、商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人们在农闲季节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热情。
回族宴席曲是一颗闪光的翠珠,因为是专门的婚庆宴乐,故有了宴席曲这样一个别致的名称。数百年心口相授的传承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它是祖国艺苑里一朵滚动着露珠的花朵,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宴席曲中明显带着《古兰经》的朗诵音乐、经堂歌的元素和西域古歌,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所有民间音乐的特征,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的古老风貌。宴席曲的舞蹈动作是一种栩栩如生的形体语言。极具生活化的表现形式掺揉了武术格斗的动作,张弛有致,生动而刚健。它节奏分明、合拍合辙,是边唱边跳的舞蹈。
由于海南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再加上多民族的不断融合、交流和碰撞,海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沿革也经历了丰富的演变。众多的民族民间歌舞也随之应运而生。在海南悠久的民族民间歌舞中,《尚尤则柔》《藏族拉伊》《扎念弹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罗汉堂、昨那寺两寺鹿舞》《六月庙会》《青海藏族酒曲》《藏族少女成人仪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歌舞给后人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是我们发展歌舞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了它的积淀和滋润,民族歌舞就没有根基,没有生命力。民间歌舞还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它的某一独特文化形态,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这些特色,决定了民间歌舞是一种处于相对弱势的、稀缺的、一旦流失就不可再生的文化形态。由此,也就决定了对它加以保护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就更应该强调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一、加大保护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的力度
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是最直接、最朴素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歌舞样式。只有依靠一个族群代代相传,同时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时代潮流把传统推向了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强调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的继承和保护。在这方面,由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素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保护传统艺术的方法上还缺乏经验;从而在继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深入。虽然各民族还有一些原生态的民歌手在继承和传承,但面对海南丰富的民族民间歌舞的整体发展和演变来说,还缺乏具有水准的传承人才。为了让海南民族民间歌舞走向海外、走向世界,不断弘扬和发展,我们首先要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上报,从而赢得国家的支持。
二、创新和发展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是指历经职业文艺工作者提炼、修理、加工,用于教学或舞台表演的民族民间舞蹈。歌舞创作应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提倡创作审美民主化,使民族民间歌舞呈百花争艳之态。首先在民族民间歌舞创作上要朝精英文化方向发展,以高雅为主要特征,重视技艺,强调民族民间歌舞的格调。民族民间歌舞格调的高低,体现在构成风格和艺术旨趣的综合指数的高低;在于观念、视觉、情感和审美构成要素上的文化、民族、民俗和风格属性。其次,突出民族精神。民族民间歌舞是一个民族凭借其文化背景的直接衍生物,也是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表现。民族的思想信仰、伦理观念、图腾崇拜、审美意识、民风习俗、劳动生产、地域环境、思想感情等,皆通过歌舞给予展示和宣泄。
三、对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进行“创造性”发展
民族民间歌舞是传统文化的遗存,具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内涵。而解决、探索这一问题应深入生活、了解群众,从广大人民的审美意识、审美追求、审美意愿人手,才能使作品与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要通过较高的艺术性体现歌舞手段的驾驭能力,即对动作、构图、道具、服装、灯光、布景、唱腔等手段的娴熟运用,体现出对整体作品的艺术构思的自信和驾驭的游刃有余,也才能让观众享受人类自由创造的美。
四、采取措施推进民族民间歌舞的挖掘整理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展开调查,为搜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歌舞做些有益的工作。民族原生态歌舞研究价值还待深层挖掘,这对于许多舞蹈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研究机构和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宝藏,它既带动经济发展又让农牧民自觉地保护其原生态的歌舞,从而较好地解决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民族民建歌舞在挖掘整理保护中,需要三种力量共同介入,研究者、政府和产业化的商业力量。以学术研究为先导,发挥政府和商业市场的力量,培养族群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建立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民族原生态歌舞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对民族原生态歌舞的保护不该只停留在当前肤浅的层面上,而要倾注更多的力量,有更多的责任心,在实实在在的保护上多下功夫,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族原生态歌舞珍品真正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1、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分为遗址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群和文化产业园区三大部分。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2、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3、平乐古镇以镇区古朴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在古镇区内,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看到那充满灵气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拥有的是放开心胸,忘记烦忧,纵情山水,任时光倒流。
4、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0公里。可在成都市内乘81路、58路等车到达五桂桥汽车站,那里有直达洛带的汽车,每几分钟就有一班。乘21路公共汽车可至洛带。自驾车从成都至洛带仅半个多小时。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舞蹈;发展;文化;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40-04
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人类最原始的劳动生活中,就孕育了舞蹈。动作和节奏同劳动是密切相关的,无论哪种劳动,人的手和脚总是要运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连续重复这种运动,就会产生某种节奏,形成舞蹈动作。从广义上说,凡是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节律的运动来抒发隋感,表达思想感情的都可称为舞蹈。
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舞种丰富、风格各异,绚丽多彩。中国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不仅是指各少数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更多是指各少数民族舞蹈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即人人能歌善舞。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各自的经济文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少数民族舞蹈有数千种之多。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基本属于民间舞蹈,载歌载舞是民间舞蹈的基本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舞蹈形式和风格特点。即使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其舞蹈也有差异。如瑶族的长鼓舞,就分为广西长鼓舞,湖南长鼓舞和广东长鼓舞等,且各有所不同。一看到某种舞蹈形态,就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民族。因此,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实际上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具有直观陛,能反映出该民族的基本特征和风俗习惯。
1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文化特征
舞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决定着舞蹈的发展,舞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这些历史时期经济、政治、伦理、哲学、宗教乃至风俗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曾以某个国家或王朝的乐舞风气来判断它的民风和盛衰。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仪式在舞蹈中逐渐弱化,但它的影响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沉积于当代舞蹈艺术中,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少数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独特的舞蹈语言,鲜明的风格,诸如南方舞蹈婀娜秀丽,北方舞蹈刚健豪放,高山舞蹈奇特潇洒,平原舞蹈柔美细腻,共同构成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少数民族人民对舞蹈需求强烈,期望高,广泛参与的意识也强,促进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形成的文化模式。我国的传统舞蹈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是世界所罕见。如苗族芦笙舞、土家族摆手舞、白族霸王鞭舞、黎族打柴舞、藏族锅庄舞等是民族祭祀、礼仪性的舞蹈;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模拟鸟兽舞;羌族的铠甲舞、景颇族的金再再等是祭祀舞蹈。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是—种同源异流的寺庙宗教舞蹈,又是舞蹈文化共融特点的反映,可见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具有民族性、民俗性、地域陛、群体性和传承性等共性特征。
古代舞蹈文化是沿水域流传的,同一种舞蹈形式会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时期,以南、北两地而居,民间舞蹈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各地的民间舞蹈更是纷繁多彩、各有所长、地域色彩浓郁。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纤巧秀丽,北方粗旷豪放。伴奏上:南方多丝弦,北方多鼓吹乐。形式上:南方偏小型、轻巧,北方多强调场面隆重、壮观。宋明以后,南方喜欢各式各样的灯舞,北方道具舞形式多,杂技性强。南方舞蹈往往具有北方色彩,北方舞蹈中也常有南方风韵,南北方舞蹈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现状
中国原始舞蹈表现在多是跨民族、跨地区的舞蹈形式且带有现代文化的成分。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内容、气氛和支持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载体。传统民间舞蹈要紧紧依存于民俗,适应于民俗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深受人民的喜爱。
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有多少艺术形式已消失或遗落,包括舞蹈文化。舞蹈文化是非语言文字文化,假如传统民间舞蹈失去了民俗这一载体,就难以延续,只有尊重民俗、顺应民俗才能使传统民间舞蹈充满生机和活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下在经济大潮和旅游产业化的影响下,不少地区产生了“伪民俗”,同时也产生了“伪民俗舞蹈”,这极大地伤害和动摇了传统民俗文化,影响了传统舞蹈的生存与健康发展,这是令人万分担忧的。还有不符合新生活的舞蹈,如民间的祭祀舞已经渐渐退出表演的舞台。就连每年综艺晚会也令舞蹈本身越来越迷失自己,往往居于配搭角色,观众在电视里对舞蹈欣赏已经很难完整了。舞蹈的生存空间也受到冲击,发展民族舞蹈也迫在眉睫。
生活是舞蹈的唯一源泉,舞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舞蹈。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舞蹈专场”,在群舞《繁花似锦》表演中,蒙古族舞蹈家贾作光,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新疆的阿依吐拉,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以及第一代“白天鹅”白淑湘等老艺术家登上舞台,他们以灵动的舞姿,热情的表演,展示了革命艺术家永远年轻的风采与豪迈。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需要下,发展民族舞蹈事业,需要更多的舞蹈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孔雀舞等表演艺术。如杨丽萍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央视龙年春晚,孔雀公主杨丽萍和她的舞伴王迪表演的《雀之恋》,被誉为“春晚最震撼的节目”。同时,舞蹈将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民族精神和弘扬爱国主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3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路径
3.1通过教育的路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
原始社会已经在用舞蹈传授狩猎技艺、厮杀搏击和。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者从来都很重视舞蹈教育,如在中国的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事小舞;凡舞,有幡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宫》其目的就在于利用舞蹈,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规范化的礼仪道德灌输给贵族子弟。同样,在欧洲国家,舞蹈也曾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心。这是舞蹈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
【关键词】 天葬 民俗 文化内涵
从生物属性的自然规律上来讲,人生在世,终有一死,生、老、病、死成了人生四部曲。有生必有死,有死便有葬,人类处理自身遗体的方法和礼仪,便形成了丧葬习俗。数千年的历史积累和发展,丧葬习俗在中国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殡葬文化。在这条文化长廊中,藏区的天葬更是别具一格。
1天葬及其仪礼程式
天葬,藏语称“杜垂哦杰洼”,意为“送尸到葬场”;也称“恰多”,意即喂鹫鹰。天葬的葬仪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当一个人死后,先把死者放在屋内的一角,用布或衣物遮盖,停尸3~5天,尸体面前点长明酥油灯,日夜不停,并且请喇嘛念经,以此超度死者的亡灵。遗体出殡的日期要请精通天文历算的喇嘛推算,择定吉日吉辰送葬。[1]有专门从事天葬的僧人,称天葬师。
出殡那天,亲邻朋友都来送葬,表示悼念。所有参加送葬的人,由丧家分发给一根穿有白线的针,表示相互之间存在针线之谊,又体现施舍,为来世积德,以求善报。死者的尸体由天葬师以及死者的亲邻朋友组成的殡葬队伍运至天葬场。天葬场多设在离寺不远的山上,将一块大而平整的岩石作为天葬台,周围挂满经幡。天葬师守在尸体旁边,首先他举起海螺号,朝天空吹响。然后,再燃起柏烟,一边摇动铃彭,一边诵念超度经。随着浓浓的烟火升上天空,远处盘旋在天空的秃鹰以及成群的乌鸦便会闻讯而至,落在离天葬台不远的地方。其次,天葬师要从死者的背部割下一片肉来,仍给秃鹰,这是可以吞食死尸的示意。这时神鸟们便会从天空俯冲下来,啄食尸体。不久,尸体便只剩一副骨架。天葬师再用斧头把尸骨砸碎,拌以酥油和糌粑,捏成团仍给秃鹰,直到把尸体处理得干干净净,葬仪也便基本完成。就这样,天葬的过程简朴而坦荡,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让亡灵安静而祥和地抛开一切世俗眷恋,悄然升天。
天葬这种独特的丧葬形式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种丧葬习俗,很多人仍然抱以浓厚的神秘感和恐怖意念。我们要清醒理性地拂去沉积于藏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之上的浮尘,撇开母体文化与现代意识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误区[2],进而从容地解读其深层的文化涵义。
2天葬习俗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人类的丧葬既是物质现象,也是意识反映。它是一种深层次、多元化观念形态驱动下的行为模式,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它既有理性的概念,情感的表达,又体现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既有着宗教的投影,阶级意识的表现,又有着集体的生命观、人生观。[3]
2.1天葬习俗反映的藏民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在广阔的雪域高原,除天葬外,还同时存在着塔葬、土葬、火葬等多种葬式。这不同葬式所表现的葬礼,常有着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反映出意识形态中明显的等级偏见和层次观念。比如塔葬只用于活佛及高僧大德,火葬多用于达官贵人。这些属于“上流人”的专门葬式,表现出受葬者血统上、身份上、职业上与普通民众的截然不同,而天葬的形式特点是让人们去选择平等的死亡去处,表现出极端的平等意识和平民理想价值取向。不管生前的身份有多么的不同,任何人只要来到天葬场则是裸的躯体和平等的葬礼[4],一样规模,一种形式。他们所企盼的,也仅仅是以身饲鹰带来的功德,能在六道轮回中托生于“三善趣”。天葬赋予人们平民理想观,体现了藏民生死观的朴素意识。
2.2天葬反映的藏民豁达的生死观。死亡,是生物界普遍的、不可避免的生命现象。人类自从有了探索欲望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死亡现象的思考和探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对于这个神秘的死亡问题,各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死观[5],并贯穿于丧葬文化之中。
很多民族都是畏惧死亡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人一旦死亡便意味着:一切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消失;一切美好现实的失遁;理想追求的完结;五彩世界的毁灭……但藏民却有着坦然豁达的生死观。气势雄伟,坦荡广阔的雪域环境陶冶了藏民粗犷豪放、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这种意识个性自然也会在其葬俗中有所表现。但藏民豁达的生死观更是源于其。藏民几乎是全民信教,崇尚“万物有灵”,虔诚于大乘佛教。他们坚信,万物都是外壳与灵魂的结合体,人同样也是自然中灵与肉的结合体。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是灵魂脱离这一躯体投入到另一躯体的投胎转化过程,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如此不断轮回,永无止境。藏民中流传有这样的谚语“生命短如猫打哈欠”,“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他们活着时简简单单,注重生命精神层面的意义,既不否认生命的自然法则,也不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而是乐观地面对死亡,并赋予死亡以特殊的意义。在天葬的仪式过程中,人们不会多么的讲求排场,不会有过于繁缛的程序,不会追求奢华的葬墓,更不会要求什么随葬品。亲人对亡者也不过分悲伤绝望,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将死亡视作瓜熟蒂落般的自然,只祈求亡者能早日投生福地,顺利转世,希望来世有个美好的命运。这不禁让人想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名利禄奢求几时休?”于是乎,看过天葬,人们便会把世间的名利看得更淡了,生死问题也看得不那么重要了。生命短暂,从容地去面对世事的变迁。
2.3天葬反映的藏民慈悲乐施胸怀。藏民不仅有着乐观豁达的生死观,认为人类的死亡和诞生不过是灵魂的转换,而且还把转世和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生前拜佛布施去恶从善的人,死后可在“三善趣”中托生,不重今生,只重来世。于是,人死了,属于死者生前的财产,死后在送葬前分流。除了固定的不动产留给子女亲属外,属于个人专有专用的衣物钱财均要处理得干干净净。或布施于穷困乡邻;或施舍给孤寡老幼;或捐赠寺院佛僧为供养。[6]而更为极端的表现则是,即便最后的尸体也要回馈天地自然。天葬时,把自己的尸体解剖后喂给被喻为天堂使者的神鹰,在藏族人的眼中这是一种无限的荣幸和高尚的施舍行为,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件善事,发挥其最后的价值。一来可以积功德,二来可以使凶禽尽量少伤害其他生命,使众生有个和平、稳定、和谐的生存环境。[7]这种种行为也正是大乘佛教中“六波罗密”思想的体现,讲求菩提道,以大慈大悲为根本。
2.4天葬所具有的生态文明意义。天葬习俗的形成是与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息息相关的。藏民自古以来以游牧业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而草原是游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为保护草原,人们不能轻易动土;再者,藏区极缺燃料,所以将尸体土埋或焚烧都不是明智之举。天葬避开了这些局限,顺从了现实,尊重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尸体施舍给秃鹫,不留遗体,不修坟墓,不传染病源,留一片美好的空间给其他生灵。在对死亡的处理方式中充分表达了藏民对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然生物的珍惜,表达了藏民族古老的生态观。[8]从这种生态思想中,能够衡量藏族丧俗所带来的道德水准和生态保护观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藏民自古就具备了环保意识。今天,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危险:森林滥耗、水土流失、草原沙化、物种灭绝等,其根源都是人类的“贪欲”。倘若人类稍微爱惜自己身边的动植物,完全可以避免当今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从这个层面上讲,藏民的天葬礼法表现了一个文明民族应有的博怀,是非常值得我们敬畏和深思的。
3小结
丧葬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涵着极其博大的文化内容,认识和研究丧葬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探讨,意义重大,价值极高。在认识和研究各民族丧葬文化时,我们应有“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研究立场,要以其民族的生存背景、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研究它。
独特的背景产生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习俗都是在其居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反过来又映照出其生活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天葬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藏民生活环境的特点,都负载着藏传佛教的文化特质[9],反映了藏族人的精神向往。随着人们对藏族文化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天葬这一奇特葬俗的神秘面纱已被慢慢撩开,人们开始去挖掘天葬习俗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品味其所体现的藏民族的宇宙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我们用心去解读各民族民风习俗的个性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激励自身意识的觉醒,繁荣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巴琼达.浅析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J].研究,
2005(1):74~77
2尕藏才旦,格桑本.天葬.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5
3次仁央宗.体现在藏民族丧葬文化中的生死观[J].雪域文化,2003
(2):44
4韩喜玉.关于天葬[J].青海民族研究,2002(2):113
5王九顺.“天葬”随感[J].五味人生
6刘俊哲等.四川藏族价值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李少林.中华民族文化・中华丧葬[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8曾国庆.藏族历史・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继承和发展
一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
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