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3: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反思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误区一:无味――先入为主,束缚了思维。
【案例】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导入新课时:
1.老师送你们几句话: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着优秀的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列宁
2.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但是,等你学完《天鹅的故事》之后,你们会发现这几句话在文中有着更深刻的演绎!
【教学反思】
我们姑且不说该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对目标的定位是否正确,就以这样的导入形式展开教学是值得斟酌的。老师不是让学生首先接触语言文字,不是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中想象情境,而是“先入为主”地将文字资料过早呈现,出示的文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正因为这样,所以后面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仅仅停留在“团结力量大”,既没有个性化的理解,更无创新,甚是无味。如果先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阅读、感悟,然后出示文字资料,教学效果必然不一样。语文课是学生学“语”习“文”的课,资源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切忌“以拓展阅读资源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课运用拓展阅读资源要始终坚持一条,即“因时因需而用”。
误区二:无序――程度失当,序列不清。
【案例1】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江南》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采莲曲》和《江南春》;另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池上》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采莲曲》和《江南春》。
【案例2】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一课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高尔基的《海燕》,并要求背诵。
【教学反思】
目前,在开发拓展阅读资源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如案例一中的无序表现在一年级上学期和四年级下学期拓展的阅读内容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一年级的阅读要求和四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背这首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低水平的重复。而案例二中的无序则表现为课堂上随时可见的以深解浅的行为,《海燕》这篇散文是必须结合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理解的,如文中:“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样的句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拔苗助长”,要求学生背诵,大部分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可以说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应该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选择与所选用教材程度相当的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基本上能读懂。如果内容略深,就要考虑其篇幅必须短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阅读指导。
误区三:无度――喧宾夺主,弱化了体验。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黄山奇松》的过程是这样展现的:
(一)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板书 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用符号标出。分别指名读。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的动人姿态。
A.学习迎客松
①“迎客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②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及有关迎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迎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B.学习“陪客松”
①你觉得“陪客松”又有怎样的特点?
②出示陪客松的图片及有关陪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陪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C.学习“送客松”
①“送客松”和“迎客松”、“陪客松”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②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及有关送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送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D.齐读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语句,再一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E.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①指名回答。(当然是……玉屏楼了)
②教师简介:徐霞客是明代旅游家,地理学家,著有“徐霞客游记”,玉屏楼是黄山的中心。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千姿百态”来理解: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各种有关黄山奇松的其他资料,教师出示黄山各种松树的图片。
③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
(五)拓展阅读《我喜爱的中国名胜》
【教学反思】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老师极力抓住短短的40分钟,尽可能多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文字资料的拓展上,似乎不这样就无法显示自己对新“课标”的领悟。老师过多过滥地使用文字资料拓展,多而杂乱,使语文课成了“资料的展示厅”。在课堂教学中,拓展过量,课文感悟就成了蜻蜓点水,探究品读也是匆匆走马。这样的拓展,非但没有起到反哺文本、夯实课堂之功效,反而显得喧宾夺主,使学生学起来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感知过程中受到启发与顿悟。“读书”,“读书”,就是让学生与书本尽可能多地接触。课外文字资料的拓展只是辅助手段,终究代替不了文本。课堂里过多地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喧宾夺主,势必减少与文本接触、对话的时间,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书本的习惯。
【关键词】健康评估 案例教学 角色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63-02
健康评估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课上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实验课教师先示范,后是学生反复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信息,执行任务,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从属关系,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对提高授课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健康评估课程的特点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身体评估和心理、社会评估两个方面。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出护理诊断。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实践性强,护理病史询问和护理体检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问、自己动手,增加了实验课的难度。(2)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单单要会实践,更要知道实践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涉及多个系统的生理、生化、解剖等基本内容。知识庞杂、深奥,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3)体现应用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身体评估、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开展教学。
基于上述分析,健康评估是一门注重方法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与多科基础知识相联系,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单纯的理论授课和实验课会让学校与临床脱节,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采用案例教学,其情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互动性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护理工作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 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总体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某个系统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分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方式,开展基于健康评估的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学习、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所要解决的关键教学问题是:克服教学枯燥乏味和脱离护理工作实际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参与式、思辨式学习,提高其对健康评估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置紧紧围绕健康评估的护理程序,按照相互的逻辑关系依次展开。主要包括护理病史的询问、护理体检、实验室检查、提出护理诊断,每个部分均包括理论讲解、案例教学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做到略讲,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案例教学则根据每个系统需掌握的重点难点,围绕常见疾病,选择合适的案例文本、视频等资料,以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和角色体验。
3.实施流程
案例教学的实施流程分为案例阅读、小组讨论、课堂讲授、角色体验、总结评述5个环节。下面以“肝脏疾病需做的体格检查”为例,介绍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流程。本次课需4学时。第一,案例阅读阶段,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将案例在课前1周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内容查阅资料,开展组内学习与讨论。结合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本节选择一例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教学案例,内容包括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等。提出以下问题:(1)该病人有哪些阳性体征,如何进行体格检查?(2)
目前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第二,小组学习阶段,将学生每组5人进行分组,本校护理专业每期学生人数通常30人,分为6个小组。各组学生根据布置的案例,查阅相关文献,熟悉案例背景知识,预习相关的实践操作,并开展组内讨论,为课堂讨论和角色体验做准备。第三,课堂授课时采用问题导入。首先播放多例乙肝肝硬化病人的肝病面容、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水、肝大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病人与健康人在相貌上有哪些不同,即这些病人有哪些阳性体征?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体征?如何进行检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教师主要讲授案例分析中涉及到的新的重要理论知识,进行肝脏疾病相关体格检查的实践操作模范,包括皮肤粘膜检查、肝脏触诊和叩诊、移动性浊音的叩诊等。然后依据该病例向学生介绍分析案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讨论则根据内容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实施。第四,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个小组的组员分别代表病人、家属、护士等,对该案例进行角色体验,就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两个部分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由每组选出代表对其他小组进行表扬和指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五,总结评述阶段,由教师围绕课前提出的案例问题对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各组参与案例教学的情况进行讲评,并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使其在课后仍能继续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4.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考评机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评估教学效果。以往的健康评估考核包括闭卷笔试和纯粹的实践操作,闭卷笔试以知识性题目为主,成绩通过标准化答案来衡量,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开发;纯粹的实践操作大多是学生抽到哪个操作做哪个,难以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进行考查,因而需要建立以案例教学为背景,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在教学实践中,转变只重视结果考核的做法,提高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重,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理论考试以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卷面分数为准。案例分析考核包括两个部分:(1)由授课教师根据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包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讨论发言的活跃度、角色体验是否合情合理等多个方面,此项占案例分析成绩的30%。(2)案例分析考核,由每位学生对多个常见疾病案例抽题,结合所学的理论与操作,对某一具体病患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该病患有哪些阳性体征?可能是哪个脏器疾病?还可能会有哪些阳性体征?以上阳性体征如何进行体格检查?以口述和操作进行现场汇报,占案例分析成绩的70%。评分主要从仪表仪容、护患沟通、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判,临床护理教研组多位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打分,平均分为该项得分。
三 反思
1.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提高,案例教学以其真实可靠性、高度概括性、清新感知性,使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案例教学是一种间接实践,角色体验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进入角色,结合实际案例学生学会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所以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2)考核方法改革,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3)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案例设计。案例可以说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先导,因此案例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最好能遵循以下原则:(1)案例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具有典型性,难易适中。一方面选择的案例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考虑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的特点。应结合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病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对案例进行二次加工,以便更适合教学实践。(2)案例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以及教师模拟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案例内容完整,根据疾病特点,结合病理、生理和解剖等知识,有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其完整收集临床案例资料的意识。第二,要正确认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定位。教师应是引导者,引导案例讨论与角色体验的顺利进行,致力于创造融洽、民主的课堂氛围。第三,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角色体验时,一定要将案例同有关的理论紧密融合,使学生通过案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只有趣味性而无知识性。第四,完善课程的评价机制。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侧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建立过程性评
价的指标与标准,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建勋.内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字串8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 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 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字串6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将心比心》教学反思3》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小篮球是小学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成语故事《焦头烂额》和《曲突徙薪》来自于同一个故事,这人故事较长,要是一遍遍去复述全文,时间肯定不够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望大家喜欢。、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一第十册语文第八课的内容是成语故事三则.内容《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前两则故事的寓言性很强。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性显然是不可考的。他们的代号是“有个楚国人”和一个只留其姓的南郭先生。但是故事中反映出来的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一个是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已经简化到了只剩梗概,寥寥数语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不丰满但是有发人反思的力量。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 我在想故事中的道理只需略略点拨便可呼之欲出。那么课堂上怎么让这四十分钟更有价值,更有听头,收获更多呢?
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从人物入手。故事中的人物非常简单,只是一个代表某种意义符号。但是书中古人的缺点和所犯错误却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重复的。那么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在孩子的头脑中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贴近人物形象,由人推己,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于是课堂以叙事和议论的形式展开了教学。
以《滥竽充数》为例简单记录一下课堂经过。
揭题后,先认识“竽”字,看字型,观插图,认识了这种古代乐器。接着解释“滥”字,再举例子帮助理解“充数”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弄懂后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几个常规性的问题,比如;谁滥竽充数?为什么要滥竽充数。结果怎样?我们能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启发?等等。这些问题并不难,因此由学生自己读文解决。每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连起来讲了讲这个故事。接着继续进行集体交流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去解读,研究文中的人和事。
如在讨论南郭先生为什么要冒充会吹竽的人时,大家的思维已经开始活跃了。用今天人选择职业时的想 法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词句来揣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1、这个工作比较轻松还挺体面的,可能俸禄也比较高,因为“齐宣王喜欢听吹竽”;2、南郭先生经过长时间考察和慎重的考虑认为的确有机可乘,因为“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人多不易被发现,他还是有一定的小聪明的;3、此外他还善于伪装。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这是他细心观察和成功模仿的结果。4、他也要养家糊口,可是可能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而他又怕吃苦,所以想去冒个险。
接着,我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南郭先生第一次伪装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也很紧张,怕被发现。但是要故作镇定,避免穿帮。”有的说:“他不会很紧张,因为他已经从混进来的过程中发现那个齐宣王肯定不会识破他,周围的人也不会多管闲事,说不定还有跟他一样滥竽充数的人呢。”不管怎么说,第一次南郭先生确实成功了,得到了俸禄。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要学生了解人们在犯这样的错误时候存在的侥幸心理。以及当错误没被发现时的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的。这个讨论的结果正是我想要的——让学生由文中人物联想到自己,检讨自己。接着我们继续想象南郭先生拿到俸禄后的得意样子。让学生把刚才讨论得到的想法变成语言说出来,进行说话训练。“他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决定。”注意表达的逻辑,把前因后果有条理的说出来。这个说话训练其实也是对故事的上半部分的一个小结。
紧跟学生的发言我用这样一段话来过渡教学环节:“确实,在今天的社会中有不少人善于伪装,也会耍小聪明,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这样不诚信的行为能永远装下去吗?”故事继续发展,我们的讨论也在继续。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了,当南郭先生听说这个新王喜欢一个个听吹竽时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继续走进人物的内心,以角色表演的形式,替文中南郭表达了紧张,烦躁,害怕,如热锅上蚂蚁的样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人物的错误。再其他同学对文中人物说一句精辟的话来帮助南锅先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时候如“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真才实学才能受益终生。”“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等精彩话语很自然的出现在学生的语言中了。这样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这两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课堂轻松幽默,学生议的热烈,说的精彩。感觉非常好。作业是续写这个故事,要求从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可能性,推测故事的不同发展结果。
与文中人物的充满人情味的进行对话,使课堂变的很鲜活,人物形象不在是一个符号,而成了身边的人,或者就是自己。这样的语言训练发自内心。这样的思想教育就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吧。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二过去,在校本成语故事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一个是一节课学两个成语故事,时间总是不太够用,有时只能完成一个故事的教学任务。再一个问题是我每次讲完故事,就让学生说出喻义。学生往往乱说,因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还不到位,我就让他们再复述故事,如果学生还说不准,我怕时间不够用就给出现成答案。让学生硬把答案记住。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在教法上不断探究,终于寻找到了较好的教学方法。
过去我是让学生全文复述故事或全文表演故事,这样耽误了好多时间。现在,我只挑能揭示成语原意和喻义的重点部分让学上复述或表演,再设计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说出来成语的原意和喻义,真是水到渠成,又节省了时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如成语故事《焦头烂额》和《曲突徙薪》来自于同一个故事,这人故事较长,要是一遍遍去复述全文,时间肯定不够用。我仔细分析,发现故事当中客人对主人提建议的那段话,就是“曲突徙薪”的原意,宾客说的话就是故事中蕴藏的道理。我就把这两段作为重点,让学生复述,并画图加以演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曲突徙薪”的原意和比喻义。而后我又通过设计问题:那些救火的人被烧得怎样?他们的处境如何?引出了焦头烂额这个成语的愿意和比喻义。最后又让学生用这两个成语进行说话练习。由于问题设计精当,不拖泥带水,只用了半节课时间便完成了这两个成语的教学任务。
后半节课,我采用了猜画谜的方法导入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的教学之中,由于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让他们分组表演,把鹬和蚌争斗的场面再现出来,并让学生说出谁赢谁输,而引出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从中得利的道理,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喻义。并通过联系实例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并能够学以致用。
这次县教研室老师来听课,我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让学生明白了道理的同时,知道了成语的来源,了解了喻义,学会了使用,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三《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三个成语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成语内涵。怎样在两个课时内把三个故事全讲完?我决定把三个故事放在一起处理,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第二课时研读故事,理解成语内涵。教学环节力求简单,问题设计直中关键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的达到“简单、有效”!
丰富的案例,来自教师们的思考,与研究者们共同的探讨,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学生都是爱玩的,想让学生喜欢做一件事,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设计“9的乘法口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这一课时,我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呈现一场“划龙舟比赛”,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你们都记住了吗?那让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背一遍,好吗?(齐背1至8的乘法口诀)
(2)猜猜我们今天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呢?(板书:9的乘法口诀)
2)以小袋鼠激趣,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1)由小袋鼠的话,引出划龙舟比赛。(播放划龙舟比赛动画)
(2)(观察龙舟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条船上有9个人,有这样的9条船。
(3)运用数轴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人数。
反思: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只是通过主题图来引出课题,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却把主题图完全抛开了,直接出示数轴,让学生进行填空,把数形两部分拆开来讲。这样一来,前面的导入反倒显得有些小题大作,多此一举了,而主题图也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固然重要,但首先这个情境应该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价值。经过专家和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我摈弃了最初的设计思路,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引出课题,接着播放划龙舟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再由图抽象到数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现了主题图的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让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之前学生已有了编制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因此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向全班展示交流,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总结出乘法口诀后,通过随机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进而突破教学重点。这样的层次设计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案例2
1)通过观察数轴,发现累加的规律
(1)(出示1条龙舟)小袋鼠向前跳了几格?从几跳到了几?这是几个几呢?
预设:小袋鼠跳了1格,从0跳到了9,这是1个9。
(2)(出示2条龙舟,跳1格)现在是几个9?2个9是多少呢?怎么算出来的?
预设1:2个9,2个9是18,9+9=18。
预设2:2个9,2个9是18,2×9=18。
(3)引导学生发现小袋鼠每次向前跳1格就往上+9,再向前跳1格就是18+9=27。(出示竖式。因为这里涉及进位,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4)27表示的是几个9呢?(依次出示方框)那这是几个9?接着呢?
预设:3个9。(强调是3个9相加)4个9、5个9……9个9。
2)按规律填空,理解几个9是几
(1)帮助小袋鼠把答案填在方框内,指名订正。
(2)按顺序齐读,理解感受几个9是几。
(3)(随机提问)4个9相加为多少? 7个9的和是多少? 54表示几个9相加? 72是几个9的和?
3)根据所填结果,自编口诀
(1)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9=9或9×1=9,一九得九,表示1个9。
(2)学生根据数轴结果,自编口诀。(同桌交流,指名上台订正)
(3)(随机提问)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强调是几个9相加)
(4)教师揭示口诀板书,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
反思:记得在第一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3个9是多少?”原本希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用2个9的和18,再加上1个9,就是27,或者说出3个9相加是27。但没想到,有一个学生直接答出“三九二十七”,这着实让我显得有些束手无措,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9的乘法口诀,这时我是该继续追问,还是该忽略他的答案?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于是我又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让他按照我设计的思路,再用加法来回答一遍。其实当时在讲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但当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评课时,专家和教研员们一语点破了我的问题所在。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教学层次不够清晰,才使得自己对于课中新生成的问题无从下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下我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大修改,把每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的答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还都制定了解决方案和评价语言。
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记得第二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道:“表示7个9相乘。”由于在课前没有想到这个预设,加上上课时略有紧张,所以当学生说出这个答案时,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课后,专家点出了这一硬伤,细一想,7个9相乘表示的是9的7次方,和7个9相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在前面的指导不到位,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把7个9相加理解为7个9相乘。所以我进一步规范了用语,在教学中渗透“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特别强调乘法表示的是几个几在相加,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记忆口诀,探寻规律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写乘法算式以及找规律的能力,因此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熟练地记忆。
案例3
1)初背口诀
(1)请你看一看,9的口诀有几句呢?组织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口诀。
(2)学生自背口诀,初步记忆(自背、指名背)。
2)出示小乌龟遇到的困难,引出积+9的规律
(出示:4×9=?5×9=45 6×9=?)请学生说说该怎样算。
预设:5×9=45,用45减去1个9就是4个9,是36,同理计算6×9。
3)通过填空题,引出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
(1)(出示孙悟空)孙悟空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想考考大家呢!教师先引导,并借助动画演示,再进行填空:1×9=10-( ) 2×9=20-( )。
(2)指名学生填空3×9=( )-( ) 4×9=( )-( )。全班齐答5×9=( )-( ) 6×9=( )-( )…… 9×9=( )-( ),在齐读中发现暗藏的规律。
(3)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预设: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学生表达有困难,教师要适当引导)
(4)验证这个规律是否正确。(出示:7×9就是70-7=63,9×9、3×9)
4)手指记忆,寓教于乐
(1)学做手指操,发现其中的有趣规律。①老师能够用一双手来记忆口诀,你们相信吗?②从左往右给手指编号;③通过弯曲手指,引导学生发现手指左边是积的十位,右边是积的个位;④学生自己练习,师生一起做手指操。
(2)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个位+十位=9这一规律。
①你发现我们所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的是积的哪一位?右边呢?
预设:左边表示十位,右边表示个位。
②把积的个位和十位连在一起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十位+个位=9这一特点。
反思: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总是希望把所有的规律都展现给学生,前前后后一共整理出了5个规律,结果真正上课时,不仅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就连我自己也被过多的超链接搞得头昏眼花,总觉得展现的方法越多越好,却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忽略了教学中的主次之分。
在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我只留下了两个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规律,一个是利用积加9减9,来记忆相邻口诀的规律。另一个是利用星星图发现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前者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后者体现了口诀与整十数的联系,两个规律都可以帮助学生来记忆并检查口诀。在最后我安排了手指操,不仅寓教于乐,还可以帮助学生来辅助记忆口诀。因为学到这个时候,大半节课过去了,学生有些疲倦了。在这个时候,让学生动一动,在游戏的氛围里学习,调节一下学生注意力。最后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方便口诀的检查。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由简单的师生对口令游戏开始,然后以“智慧城堡”形式设计了“过关”练习,对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拓展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等式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以“挂彩灯”为思考题,做为开放性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上课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例如:“你真善于观察!”“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激趣的称号有“小老师”“小侦探”“小勇士”。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课下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不足之处
1)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在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须努力。
2)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会烦琐地进行碎问,而且技巧不高,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没能通过追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不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75-1
一、案例描述
在上这一堂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的情况。接着我们开始学习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我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历史。早在隋唐时,中日交往密切。于是我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1.中日交往的情况如何?两国间最初的贸易是什么?2.日本的文化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同学们知道有哪些表现吗?请举例说明。3.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高僧是谁?他为中日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些问题同学们都一一地很好完成了。下面我们本该学习唐朝与新罗的关系、中国与天竺的交往。此时,张昌盛同学举手,似乎急于发言,我问:“张昌盛同学,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站起来表情疑惑,说:“中日两国交往这么密切,关系这么好,特别是我们中国对日本的帮助这么大(他连续用了三个‘这么’可以想见他的情绪是颇为激动),那么,为什么他们后来还要打中国,杀了那么多的中国人,制造了呢?”他的问题一提出,全班立即议论纷纷,似乎许多同学都有与他同样的疑惑。这个问题是我事先备课未能预测到的。怎么办?是利用教师惯用的“技巧”:“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探讨。”如果把这个问题放一边,按照我原先的教学思路上下去。同学们肯定会失望,他们肯定会带着疑惑的。这不仅影响下面的上课效果,而且教师也失去了一次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契机,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还是……我的脑子在急速转动,看着同学们满是疑惑的脸,急切期待问题答案的眼神,我决定把我原先的教学思路改变。我试着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是发生在中国什么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还是像大唐帝国时一样那么繁荣、昌盛吗?而此时的日本发展情况怎样呢?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学到世界历史,所以我给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近代日本的历史。结合同学们学习的地理课知识,你们知道中国的国情和日本的国情有什么不同吗?就这些问题,让同学们分组展开学习讨论。
第一小组负责搜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特别是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发展的机会,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中国被世界甩得远远的;第二小组负责收集近代日本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发展之路,奉行对外侵略的政策;第三小组考察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并做对比,由此得出结论:当时的日本正好看中紧靠他的地大物博的中国这块大肥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我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形成书面材料,如果时间允许可写成历史小论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做必要的补充和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做恰如其分的肯定。当然,同学们搜集资料、讨论比较的过程可以一直延伸到课后去完成。我还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交流。最后我们师生共同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国强盛了,才会不被外敌欺侮,那么我们今天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我观察发现,同学们个个群情激奋,学习热情饱满,似乎觉得肩上的责任重了许多,做好了努力学习的准备。打断我教学思路的张昌盛同学,我也没有忘记,我对他说:“你的名字取得多好啊!正好切合我们讨论的主题,同学们的答案,你还满意吗?”他腼腆地笑了。
二、教学反思
当教师精心预设的教学思路、教学程序被学生的问题打断时,是按照原先的预设的过程正常进行,还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当中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与否。这使我想到:
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的想法,特别是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不能只考虑继续按教师的教学思路上下去,去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这样做,就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2.教师备课写出的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再具体、详细,再尽善尽美,也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和生动活泼的学生。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给学生思考,提出让他们自己的疑问,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映与情绪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一、复习铺垫
出示,计算:23×14= 203×25=
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重点强调:末位对齐,哪一位数乘得的结果要和哪一位对齐,两部分的积相加。)
(简析:复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为新知作铺垫。)
二、情境引入
谈话:喜欢吃西瓜吗?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出示:两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如果夏天老师要买3千克西瓜需多少元?怎样列式?(板书:0.8×3)冬天买3千克?(板书:2.35×3)
比较:这两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小数 整数)
揭题:小数乘整数。(板书:乘)
三、探索方法
1.初步感知
引导:先看0.8×3,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解决吗?(把3个0.8连加;把0.8元看成8角,8角乘3得24角,也就是2.4元。)
示范:0.8元看成8角是整数,就变成了整数乘法。看乘法竖式如何写?(板书竖式)
陈述:3对着末位8,末位对齐,这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有区别。为什么3对着末位8,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
(简析:从生活情境出发,重点突出0.8元看成8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迁移成整数乘法;板书0.8×3的竖式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形式与整数乘法接近;此处埋下伏笔——为什么末位对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
2.独立尝试
谈话:继续看2.35×3,请你帮忙算一算?尝试、交流思考过程。
生1:先用235乘3得705,2.35是两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两位小数——7.05。
生2:把2.35元看成2元3角5分乘3得7元零5分,也就是7.05元。
小结: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思考、计算。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
(简析: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法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体会转化策略的优势,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3.知识递进
追问:如果老师要买13千克呢?
板书横、竖式,指名板演;交流做法、订正。
出示几种错例:(1)计算过程中点小数点;(2)数位是否对齐。
(1)思考:为什么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2)引导思考数位该如何对齐。
师:看着竖式默默地回忆一下计算过程。(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
(简析:乘数是一位数的小数乘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维难度,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产生将之转化成整数乘法的欲望和需要。因此对教材重新整合,适时安排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转化的必要性。乘数由一位数—两位数,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递进,更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完善。)
4.抽象方法
谈话:快过春节了,西瓜涨到每千克3.4元,老师买13千克需要多少元?(3.4×13)
说明:直接列成竖式。(板书: )
计算、交流。
(简析:有了2.35×13的经历后,把3.4写在下面,引导学生体会变式同样需要转化,形成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积极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计算过程、方法适度抽象。)
5.初步小结
师:比较这三题的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简析:这里的初步小结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
四、归纳算法
1.确定位数
提问:大家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验证几道题,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
续问:现在你们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如何确定的吗?
生小结:小数乘整数,乘数中的小数部分是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就是几位。
(简析:验证、检验,为下面的总结提供了更充足的依据。)
2.总结算法
谈话:根据前面一系列的研究,请你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独立思考,小组活动,集体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简析:依据学生的文字叙述抽象成程序格式,形象、条理!)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拓展(出示补充第(3)组):14.8×0.23=
提问: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呢?为什么?(14.8是一位小数,0.23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追问:也就是说,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看几个因数?(2个)
拓展:如果是3个因数相乘?(就看3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简析:完成后补充14.8×0.23= ,顺势延伸小数乘小数的情况,学生回答轻松。此处教学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全面,养成深刻看待问题的习惯。)
3.补充习题
出示:
(1)0.12+0.12+…+0.12=0.12×9( )
(2)0.12×9的积是一位小数。( )
(3)54×41=22.14( )
(4)32×1.5=48( )
反思:如果54×41=2214,那第(3)题中可能是多少乘多少呢?(5.4×4.1=22.14;0.54×41=22.14;54×0.41=22.14)
小结:真棒!其实此题的答案有无数种,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
(简析:由于有了练一练习题的渗透,学生知道用5.4×4.1=22.14,
而且很多学生首先想到这种可能性。用教材,不唯教材用。)
4.解决问题
练习十二2、3题。
(简析:由于前面教学的影响,此处就没有时间让学生解决。40分钟需准时下课!)
六、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数乘整数应注意些什么?
追问:现在你知道0.8×3,为什么3和末位的8对齐了吗?
生(黄伟):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了,因此3和末位的8对齐。
(简析: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
出示数学日记,让我们的朗读声与铃声共鸣吧!
《数学儿歌》:
小数乘整数,法则同整数,求得积以后,回头看因数,小数有几位,积也是几位,积末若有“0”,先点小数点,再去末尾“0”。
师:数学原来也这么有趣!
【整体反思】
在解读教材、设计整个教案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标本与修订本的比较
苏教版修订本的编排是引导学生从纯数学的角度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此块内容的整个理论支架就是利用因数扩大倍数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突出了算理与算法的一致。相比修订本,国标本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作了很大变动,教材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使课堂充满活力。跳出教材看教材,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用!
二、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转化的需求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材例题的思维含量不高,对学生而言没有挑战性,因此在例1的探索中,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将小数乘法转化整数乘法的心理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那只有引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计算意识。这样操作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如将例题增设一条小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教材定会更加“和谐”!
三、把思考的结果落实在每个细节中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更不能忽视,值得钻研和突破。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不会枯燥无味,还能焕发新的活力。本案例中,对多处细节作了巧妙的处理。
一、从概念学习的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概念,是一类事物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概念就意味着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掌握概念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深人的过程。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能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概念进行全面考察、分析与思考,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优化思维过程,探索和发现规律,以达到沟通新旧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
例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由于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负迁移影响,有些学生专攻“个位”,并且从一位数到四位数都举出了“铁证”:9,33,126,2013,于是马上得出结论:只要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正当学生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教师突然出示以下数字:16,23,57,139,240,4014,让学生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来判断并用除法验证,学生顿时傻了眼。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①能用“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办法来探索“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②在列出的所有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真正共同的地方(内涵)是什么?③从刚才的探索中,你要吸取什么教训?
通过反思使学生初步体验到要从多角度探索问题,要全面观察事物,要抓住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防止被非本质属性所迷惑。
二、从计算学习的教学案例分析
要搞好计算教学,必须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依据算理,理解算法;根据算理,掌握算法;明白算理,剖析错因。由此可见,算理是计算学习中反思的着眼点。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由于算理不清,使联系的形成未达到精确分化而导致的错误。如果教师仅指出错误或打“×",其效果是不佳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剖析算理,反思错误原因,并主动寻找纠正的方法,逐步提高防错、纠错能力。
例如,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当学生出现以下错误时:2500÷300=25÷3= 8……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认为值得怀疑或有明显错误之处进行反思:①错在哪里了?②用什么办法可以检验结果?③为什么会错?④应怎样纠正?使学生通过反思找到了错因:300×8+1=2401,2401≠2500,该题的余数应该是“100",而不是“l”。因为“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并明白了“商不变但余数变”的算理。
三、从应用题学习的教学案例分析
应用题是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所以在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尽管做了大量的应用题,且经过教师的分析,但效果仍不佳.究其原因是解题后没有及时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很容易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题的反思。虽然反思性解题需花较多时间,但对一道题的反思胜过盲目地解十道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探索问题和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的方法,有效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能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解题规律,为今后建构新知奠定基础。
反思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解题过程中的关键在哪里?⑵根据某种方法计算的依据是什么?⑶解题过程中是否有些“误导”的想法,值得提醒别人不要重蹈覆辙?⑷解题过程中是否有某种技巧值得吸取,可以类推到哪些情况中?⑸是否能找出其它更快捷的解题思路?⑹解题之后进行思路总结了吗?
例如,在教学“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下表统计的是五年级二班两个小组植树的情况:
组别 一组 二组
各组人数 18人 20人
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 3棵 2.5棵
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审题结束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误把各组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看成各组植树的总棵数,列出算式:
(3+2.5)÷(18+20)
教师没有立即加以评价,而是再一次让学生审题,并问:“3”表示什么意思?“2.5”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了问题,除号前面(3+2.5)算的是第一组每人和第二组每人植树的棵数和,除号后面(18+20)是全班的总人数,两个数量不对应.要先算出第一组植树的总棵数和第二组植树的总棵数,再把两组的总棵数合起来才是全班的总棵数,与后面全班的总人数对应。正确的列式应该是:(3×18+2.5×20)÷(18+20)。
张益趣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义务教材新课程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从2、5的倍数的特征中引入的、有让学生通过摆火柴棒研究的,其中不乏好点子好设计。但是,大部分老师都要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火柴棒的总根数跟3的倍数有什么联系?”或者干脆问“3的倍数和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有什么关系?”总觉得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于直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经过这样的提问,一般都能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也能用语言来表述。我认为,我们的关键不但要让学生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更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发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与3的倍数之间的关系。我考虑,能不能在本节课中运用分类,让学生自主探究呢?以下是两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让学生用30秒时间,写3的倍数,大部分学生都从小到大写了25个左右
老师板演了10个:105、111、156、273、300、339、504、918、1527、2442……然后提出探究的任务。
师:请你给自己写的3的倍数分类,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限时2分钟。
(结束)学生回答。
生1:3、6、9;12、15、18、21、24……按位数分类。(有3人和他一样分)师:按位数分类,那么3位数里哪些是3的倍数呢:103、208是3的倍数
吗?(学生答不出)
生2:3、6、9、12、15、18、21、24、27、30;
33、36、39、42、45、48、51、54、57、60
63、66……
(有32人和他一样)
师: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2:个位是0——9的都归为一类,共两类。
生3:共十类。个位是0的一类,个位是1的一类,个位是2的一类,到个位是9的一类。
师:懂了。3、33、63是一类;6、36、66是一类,共十类。那21253是不是3的倍数,能迅速判断吗?(生无语)
师:看来,分类的方法很多。但是,哪一种分类才能帮助我们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是有价值的呢?(学生陷入沉思)
以上学生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同的标准,从单一分类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寻求3的倍数的特征,却没有意义。大部分学生是从2、5的倍数的特征中受到启示,这是学生的经验,却是一种负迁移。课前,我也想到了,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要先提醒学生,不要走弯路呢?我认为,负迁移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经历过挫折,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无需刻意回避。
教学片段二:
师:继续观察这些数,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限时5分钟。(陆续有学生举手,5分钟后,共有15位学生举手,巡视一遍。)
师:谁来介绍自己新的分类方法?
生1:3、21、30;
6、15、24、33、42;
9、18、36、45、63;
12、39、48、57;
……
师: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生1:第一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第二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6;第三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第四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2;以此类推。
师:谁来帮他“以此类推”?
生2: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5,也是3的倍数;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8,也是3的倍数。
生3: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21,也是3的倍数;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24,也是3的倍数。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吗?
生4: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6、9、12、15、18等,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5: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很厉害。但是,我们需要验证。判断老师刚才写的3的倍数(前5个)105、111、156、273、300。
生4:1加0加5等于6,6是3的倍数,105也是3的倍数。
生5:1加1加1等于3,3是3的倍数,111也是3的倍数。
……
(一个学生根据规律回答,其他学生用竖式验证。)
生6:3的倍数的特征是找到了,但这样的分类太乱。我一共分3类:
第一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3、12、21、30;
第二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6:6、15、24、42、51;
第三类:每个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9、18、27、36、45……,
这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那老师的这些数:339、504、918、1527、2442属于哪一类呢?
生6:339,3加3加9等于15,然后1加5等于6,分到第二类;918,9加1加8等于18,然后1加8等于9,分到第三类;1527分到第二类;2442分到第一类。所有3的倍数没有超出这三类的。
师:厉害!(让其他学生说了两个四位数,用他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大概有三十个左右的学生能用这样的方法分析。老师又举了一个反例。)
师:谁能用几句话来概括?
生6: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6、9,如果和大于9的,数位上的数再加,直到出现一位数,如果是3、6、9,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真佩服你们!
第二天,有学生告诉我他发现了一种更快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不用把数位上的数都加起来,比如538,3是3的倍数就不要管它了,只要5加8加一下,13不是3的倍数,538就不是3的倍数。我又说了一个五位数2076,学生分析,6是3的倍数,不去管它,2加7是9,9是3的倍数,整个数就是3的倍数。
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此之强,是我没想到的,学生快速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实际上已经综合了很多的知识,尽管不能很明确地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这又是一个学生新的探究的开始。从本节课中,我有几点小小的感悟:
一、教师不要害怕学生探究的失败。学生第一次探究的失败,完全是正常的,这是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后的结果。尽管这种经验的迁移是负作用的,但是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记忆是深刻的。负迁移在教学中比比皆是,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而且要好好利用,要让学生积累对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能将“经验材料组织化”。
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探究能力其实是老师意想不到的。最后一位学生对3的倍数的概括(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6、9,如果和大于9的,数位上的数再加,直到出现一位数,如果是3、6、9,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尽管实际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它更具有横向的关联,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或许,这种类比联想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更何况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其实很多教学内容我们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关键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载体,一种探究的环境。
三、教师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地进行整合。新教材的特点是有些知识点分得比较散,所以教师要经常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在新知中不知不觉地再应用,再巩固。温故而知新,在复习与巩固中,学生会对旧知有更高的认识,更深的理解,也容易排除学生对新知的畏难思想。同时要经常地对各种知识进行串联,编织学生知识的网络,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以利于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综合性问题。
关键词: 案例;主动;建构;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67-1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微积分知识的教学做了重大改革,改变以往从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再到函数的导数的方式,而是从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到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瞬时速度,再到函数的导数。这样的处理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的导数学习有了生长点。理解平均变化率并以此为基础再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是理解导数思想的关键环节。
二、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例概括出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研究方法,体会变化率的思想内涵。
2.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的形成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
四、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
2.学生活动与师生互动
情境:图为南京市2004年一段气温图,此图是从3月18日开始至4月20日记录的每日最高气温变化曲线。(记3月18日为第一天)。4月20日那天人们会惊呼“天气热得太快了”!
师:观察图像,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同学们在下面相互交流,3分钟后)
……
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会观察图像,提取相关的信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现的逐步深入,有平均速度作为基础,学生自然得出平均气温这样的概念,也为下面得出一般的概念打下基础。
3.建构数学
师:经历了以上列举的生活实例,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其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
(在黑板板书的两个式子那做一点提示)
全班:用比值反映了变化的快慢。
师:好!那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对于函数y=f(x),我们如何来反映在某一段上的变化的情况呢?
……
师:回答得很全面。好吧!下面我们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几个具体的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从特殊的平均变化率到一般概念的建立,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概念的建构。通过概念辨析,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变化率的认识。
4.数学应用
5.数学应用小结
师:我们研究区间不断的变小,即从宏观的区间到微观的区间,以致于是逼近一个点,以致于我们的肉眼无法进行辨认,但是通过计算我们完全可以观察他的变化和状态!这就是微积分的初步思想。(投影)“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来不仅仅表明状态,而且也表明过程:运动。”――恩格斯。例中数值又具备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要研究的问题。
6.课堂小结
1.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变化率及其几何意义,并会计算平均变化率。
2.数学思想:经历了“以直代曲”“特殊与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刚结束的运动会和南京天气的变化)为情景,在激发主体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从数学的角度刻画速度的快慢和气温骤降,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和调控者,学生是数学活动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中来。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教学,又要关注思想方法教学。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概括,应用问题解决达成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归纳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角色扮演法是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理解并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有趣新鲜的事物,但自控能力、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许多生物学术语、概念、生物现象的阐述枯燥且难以理解。用传统的讲授练习法,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而导致厌学。角色扮演教学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较多的主体参与机会。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变枯燥为生动,我在生物教学中尝试合理运用角色扮演,取得较好效果,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案例片段一:角色扮演变枯燥知识为有趣表演,激发学生创造力
我在讲授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选取六位学生分别扮演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说出他们的作用和特点,要求学生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夸张、拟人、声音的变化,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看谁说得好,看谁演得好。学生准备2分钟后,纷纷举手。如甲同学扮演根:半蹲着上讲台,学生都喊看不见。甲说:我是根,长在土里,人们一般看不见我,我在土里不是睡觉,我很忙,不停的忙着吃东西,我爱喝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我不停的吃,迅速的长,牢牢的抓住土壤,固定住植物体,没有我,植物的其它器官就要一命呜呼,现在知道我很重要了吧。你们谁来说说我的伟大作用?台下学生听了很开心,觉得甲说得挺逗的,学生纷纷参与。又如乙说:大家好,我是花,美丽的花,世界因为有我而多彩多姿,我向人类奉献美丽的花,醉人的花香和甘甜的花蜜,我是多么无私啊,一心只为人类着想。台下学生纷纷点头。老师启发说,植物开花真的是为了人类需要吗?学生都很诧异,兴趣高涨。进一步启发,开花后不久会怎样?学生回答结出果实和种子。把种子种到土里后,又会怎样呢?学生至此恍然大悟,开花其实是为了生殖后代……
案例反思:植物六大器官及功能本是纯知识性的内容,以往上课就是老师把功能总结出来,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觉得很枯燥,没兴趣,学习效果不佳。采用角色扮演法后,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不再是被迫的思考,而是在扮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主动的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并从角色扮演的活动中获得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这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课后,有学生说,原来生物课也能如此轻松搞笑,学生拟人化的创造性表演,既反映了六大器官的功能特点,又轻松有趣,表演中将学生的认识偏差如实反映出来,经过教师点拨而形成正确概念,印象极为深刻。
案例片段二:角色扮演变说教为体验,形成正确的生命伦理道德观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拒绝》一课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切实认识的危害,形成珍爱生命,拒绝及自我保护的强烈意识。我为了突破此教学难点,采用学生分两组角色扮演的方式,取得了很好效果。甲组同学扮演瘾君子的惨痛自述,并配以多媒体图片。如甲组A同学上台扮演:我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张福娟,1993年染上毒瘾,虽经几次戒毒,仍难以戒掉。由于注射身上千疮百孔,全身溃烂,好痛苦啊,还有比我惨的吗?B同学紧接着说:看看我曾经是个帅哥,自从染上毒瘾,万贯家财灰飞烟灭,我的身上伤痕累累,都是自己割的,用烟头烫的,毒瘾发作比刀割火烧难受万倍,有一天我在戒毒所被绑在椅上,实在忍受不了,义无反顾从五楼窗口掉下去……学生认真看和听,都被震惊了,纷纷说染上毒瘾不得了,生不如死啊。乙组五位同学扮演“毒贩诱骗吸毒的五大毒招”。场景一:(吸毒提神) 在网吧,一个小孩连续上网12小时,连连打哈欠,毒贩上前说:“兄弟,抽一口吧,提提神。”小孩迷迷糊糊地吸了几口。上当啦!场景二:(免费尝试) 偏僻角落,毒贩吸毒,小孩好奇,上前问:“大哥哥,吃的什么?”毒贩说:“很爽的东西,尝一口,不要钱。”小孩想,既然不要钱,不尝白不尝,小孩品尝……场景六:警察上前缉捕毒贩并将吸毒者送入戒毒所。
案例反思:生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灾难。具有崇高生命伦理道德观的人可以为人类造福,而不遵守生命伦理道德之人则会危害人类生存。通过本节教学要树立“拒绝,珍爱生命”的生命伦理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靠教师讲授说教,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死板沉闷,实际教育效果不大。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之中具有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他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联系时该如何行动和采取怎样的态度。本课教学中通过两组同学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瘾君子的感受和生活,体验毒贩的骗人伎俩,在活动中获得启发,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总之,角色扮演虽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教学效果也不错,但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占用课堂时间不能太长,要加强与课堂内容的联系,力求“少而精”,“精而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