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官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三国演义》;柬文译本;词汇空缺;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61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黄 瑜(1982―),女,壮族,云南民族大学人事处研究实习员;
莫源源(1982―),男,壮族,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柬文译本《三国故事》是《三国演义》重要的域外版本之一,是跨文化文学和历史传播中的一个成功案例。《三国演义》在柬埔寨的传播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由柬埔寨作家努肯转译自泰文版《三国演义》的《三国故事》(RoengSamkok);二是由柬埔寨作家斯洛赛编著出版的漫画版《三国故事》;三是由柬埔寨皇家学院宋春本院士编译的《三国》,由“高棉之声”广播播送;四是中国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柬文配音版。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第四种方式最为理想,它因画面感强,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影视作品从传递事件信息的层面来说效果好,但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会不能很好地传递。因此借助文本阅读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尽管柬文版《三国故事》与原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是翻译上的谬误,但瑕不掩瑜,柬文版《三国故事》仍不失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译著,对传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军事谋略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金勇(2015)的研究表明:翻译的准确性与文化的传播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关系,甚至某些`译非但没有对传播造成影响,反而成就其流行和在文学上的经典地位。
本文以柬文版《三国故事》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视角对中柬两种语言官制词汇空缺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中柬文词汇空缺现象
词汇空缺(lexical gap)这一术语是指的是在一个词汇场的某位置上缺少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空缺,
形式上的空缺即词汇指称意义空缺;内容上的空缺即词汇语用意义空缺。
我们先将中文和柬文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特点进行对比,寻找共性与个性;然后,我们以两种语言互为参照系,确定两者之间的跨文化词汇空缺,研究两种语言空缺对译的问题,即词汇空缺的跨文化填补。
1.中柬两国古代官制体系概念化差异
我们先将中柬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制简单列表如下:
表1显示,中国古代官职划分较细,我们可以通过专职名称判断该官员所处部门和职位的高低。相较而言,表2中反映的柬埔寨古代官职除了中央政府的官职较为明确,地方政府的官职比较笼统,都是用表示行政长官的“??????”或“???????”表示,除了省、县和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想要明确其属官的官职或所掌管的具体事务,我们还必须通过其后的具体说明才能知晓。形成这种差异,表面上看是文化上的原因。中国自秦汉以降,发展出相对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和官职制度。三国时期的官职大体继承了东汉官制。魏蜀吴三国的行政体制和官制大体如下:曹魏政权的官制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分别设有尚书省、中书省、侍中寺、秘书监和九卿;地方政府设州、郡、县、乡四个级别。此外还有相应的封爵制度。各级行政官职之下设有相应的吏。蜀汉和东吴的官制与曹魏大致相仿,略有差别。东吴设有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州设刺史,另有属官如部郡从事、师友从事、大中正等;郡设太守、都尉,所属有功曹掾、门下书佐、门下循行等;县以下制度略如东汉。东吴爵禄制度也较简单,唯置王、侯二等爵,无禄。可见,中国的官职自上往下划分得比较细致,几乎每个职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官职名称。古代柬埔寨的社会体制也属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行政构架也与中国类似,都是自上而下的层级体系,两者都有官属的概念。因此,本质上造成中柬两国官制文化词汇体系不对等的原因不是概念的缺失,而是由于两国古代社会组织制度和方式的不同导致概念化程度和细度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概念体系。这种概念化的差异在中柬两种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语义域错配”和翻译中对等词汇的空缺。用语义图可以表示如下:
由此可见,中柬两国古代的官职系统和称谓的共性就是,都有官职称谓的上义系统,两者能形成两两相对的格局。个性差异在于中国古代官职称谓的下义词比较丰富和细致,而柬埔寨古代官职称谓的下义词比较匮乏,统一用其上位词表达,两者之间没有形成对应。换句话说,就是在下义词系统中出现了语义上的空缺。
2.中柬两国军事将领的语义不对等现象
三国时军事的最高统帅称都督或大都督,下设大将军,出征时分别设有“四征将军”。而柬埔寨古代军事将领的专职称谓主要有????????、???????、?????、 ???????等,均有“将军、统帅、都督”之意,而下位就没有细分负责各项任务的军官。造成了中柬两种语言军事将领词汇语义的不对等。
三、翻译技巧――词汇空缺的填补策略
正是由于两国官职和军事系统词汇上的差异,导致了柬文版《三国故事》中在这部分内容的翻译有值得商榷之处。先说译文出现的一些偏差:
1.柬文译本中官制翻译存在的问题举例
(1) 译本中官职的遗译。例如,原著中第九十一回有“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入寝宫。”对应的译本内容为“???????????????????????????? ???????? ????????????????????????????????????????????? (P1188)”,译文意为:“乃下旨叫三位大官曹真、陈群、司马懿面见圣上。”可见译本中分别省去了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中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的官职。
(2)译本中对官职的误译。例如,原著中第一百十五回有“昭遂拜钟会为镇西将军”“一面差人持节令邓艾为征西将军”对应的译本内容分别为“???????????????????????????????????”,译文为:“司马昭封钟会为镇西将军。” “????????????????????????????????? ??????????????????????????????????”(P1463),译文意为:“写了一封文书给邓艾,给他封跟钟会一样的镇西将军。”译文中的“???????????”的中文注音为“zhensaiyijonggen”与“镇西将军”的拼音“zhenxijiangjun”和“征西将军”的拼音“zhengxijiangjun”都很相似,而“镇”和“征”音节很相似导致译者认为上述两个官职是同一个职务。
(3)译本中对官职的前后译文矛盾。例如,“大将军”有的地方译成“?????????”,有的地方译成“????????”;“御史大夫”属于中央官职,“长史”属于边郡地方行政长官的副职,但在译文中均被译为“????????????”,而且其意思也相去甚远,为“谋士”之意。
2.官职词汇系统空缺的处理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再来说说我们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在翻译此类词汇时寻求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义对等,而不单单是词汇层面的等值。从传递信息的角度来看,将原文中的文化意蕴表达出来,其目的就实现了。基于以上思路,既然中国的官制体系概念不能在柬语中找到一一对等的成分,那么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借用的方式,具体的操作就是采取意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注等方式。意译,例如,大将军 ?????????;大都督 ???????;后主???????????;音译加意译,例如,汉献帝????????????。
但有时候仅凭音译和意译还不够,需要加注以解释说明,比如某些空缺词汇被借入时必须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领悟其中的内涵。例如,“征西将军”可以译为???????????(???????????????????????????????????),而“镇西将军”可以译为???????????(?????????????????????????????????????????)。这样一来,不仅能从语音上反映“征西将军”和“镇西将军”的区别,并通过括在弧内加注说明两种职务负责的具体事务。类似的官职如平南将军、虎威将军、骠骑大将军、典军校尉、都亭候、爵关内侯、汉寿亭侯等都可以这样处理。采取加注的方式作为一种补偿手段,行文上虽然有点冗长,但充分解释说明了相关官职的内涵,是可取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文和柬语之间的词汇空缺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个民族概念化差异造成的。在跨文化的翻译活动中,属于指称意义层面空缺的,可以采取“音译”“意译”或“诠释”等方法和技巧来完成对“空缺”的填补;属于语用意义层面空缺的,翻译时应该考虑文体色彩和感彩并加以适当的诠释,就能跨越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完成 “空缺”的填补,实现文化信息的精准传递。
参考文献:
[1]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外语学院学报,1998(5).
[2]魏俊民.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的认知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谢 军,周 健.词汇空缺现象与翻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宋淑芹.词汇空缺的翻译[J].中州大学学报,2003(3).
[6]王 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词汇空缺的形成原因[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5(1).
[7]韩 .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12(3).
现在我们见到医生都叫“张医生”、“李大夫”什么的,如果遇到这个医生有领导职务,我们又会刘院长、王主任地叫,那些在某一领域名望非常高或有某种绝技的医生,人们会在他们的姓氏后面加个一针、一趟、一刀之类的词,形容手到病除,还有诸如赵圣手、钱神医之说。
古代也和现在一样,对医生的称呼多种多样,有以官职称呼的,有以地名称呼的,有以药名称呼的,还有以医术称呼的。
古代以官职称呼医生,不是因为这个人在医院有职务,而是因为这个人在官府里任职。过去儒医不分家,也就是说,很多知识分子,包括文学家、哲学家等多懂药学医理,而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又大都在官府任职,他们闲暇时间在民间救死扶伤、治病疗疾,与如今的医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家便以其官职相称。
汉代名医淳于意,以创写中医病志“诊籍”名传青史,因他曾做过齐国主管粮仓的“太仓长”,所以世人称他为“仓公”。司马迁就这样称呼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述的就是他和扁鹊的事;唐代医家王冰,用12年的时间,补充、整理、注释《素问》24卷,名扬天下,因他曾做过太仆令,人们称他为“王太仆”;宋代许叔微,是中医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少时苦攻医学,颇有成就,他写的《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流传广泛,因他曾是集贤院的学士,故有“许学士”的别称;还有《南阳活人书》的作者朱肱,当时闻名遐迩,因宋徽宗时被授以“奉议郎医学博士”,所以病家都尊称他为“朱奉议”。
除了以官职称呼医生之外,古代还有以地名称呼医生的。以《伤寒杂病论》载于史册的张仲景,因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医界都以“张长沙”对其呼之;弟子满天下的金元四大名医之一刘完素,因阐发火热病机而成为河间学派的开山,大家都叫他“刘河间”;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元代医家朱震亨,是中医阴阳学派的鼻祖,因他常居浙江义乌的丹溪行医,于是就有了“朱丹溪”或者“丹溪翁”的美称;名噪乡里的明代医家汪机,因为祖居安徽祁门的石山,所以人称“汪石山”。
以药名相称的,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古代这种称呼很多。刘寄奴、使君子、何首乌等,都是人名。上面提到的刘完素,有个弟子“穆大黄”,就是因为善于治火热症,巧用中药大黄而得名的;明代医家张景岳,长于温补法,擅长用中药熟地,他创制的29方“新方八阵”中,仅熟地就占了22方,故时人称之为“张熟地”;清代医家张锡纯,试图用现代药理探讨中药石膏生用和煅用的不同机制,被医林呼之“张石膏”;民国初年北京着名中医陆仲安,善于用中药黄芪治疗疑难病症,的所谓“糖尿病”,就是他用大剂量的黄芪,配伍党参、山药、黄精、石斛治愈的,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陆黄芪”。
因医生医术高超,被百姓用溢美之词尊称的也大有人在。“医圣”张仲景、“外科圣手”华佗、“药王”孙思邈,都受之无愧;宋代的“儿科圣手”钱乙、清代的“外治之宗”吴尚先等也都名副其实;还有以指三点后辨脉洞之病源的元代医家“刘三点”刘岳以及被称为“神针”的明代医家李玉,都是因为医术高超被赋予美名的。“有跛人拄杖至,针刺即去其杖”,李玉这样的功夫如果还不称为“神针”,那还有“神针”吗?
一、古今异义意识
阅读文言文要有“符号意识”,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认知符号――词,要一字一字地去认知。具体来说,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一定要有古今异义意识。有很多实词的词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已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却容易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来理解古代实词。例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的“再”,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再次”,其实在文言文中“再”是“两次”。又如,“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这里的“恨”学生按现代汉语容易理解为“仇恨”,但是在文言文中,“恨”字词义比现代汉语要弱化,是“遗憾”和“不满意”的意思。
如果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有了这种古今异义的意识,那么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的理解题时会很有帮助。出题者常设四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往往就是直接按学生的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设计的。如2012年山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选项,其中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把“躬”理解为“弯腰”,其实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躬腰”来理解文言实词,是错的,应为“亲自”,联系《陈情表》“躬亲抚养”,这个意项的错误就不难判断了。2012年广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同样要求找出一个错误选项,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这四个选项中的“擢”字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词,教材有“过蒙拔擢”,容易判断;“卒”字“最终”意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教材中有“卒与尸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例子;“豁”字学生会有陌生感,但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举”字在文言中虽有“推举”之意,但在这里却是命题者按学生现代汉语思维习惯特意设置的陷阱,应为“兴修”、“治理”之意。
当然,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词不离篇,字不离句”,结合上下文是基本原则,但考试中多点方法和技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
二、迁移意识
不管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还是文言句子的翻译,高考所设计的题目大都是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有很多内容学生在理解时有“似曾相识”之感,平时的阅读中注重积累、有较好的“迁移意识”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时常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感。
如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对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常常理解不透,教师正好引导学生了解“见”的用法,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迁移,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和“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见”字的用法之一――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译为“我”、“自己”,就更清楚了。学习《归去来兮辞》中的“感吾生之行休”,学生对“行”字的理解也有困难,联系成语“行将就木”,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行”就是“将要”的意思了。这样的迁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强化,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迁移能力形成的关键是积累,这种积累要从学过的文言文,从成语的运用中生成。学生有了这种意识,逐渐形成迁移能力后,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理解题时,自然会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2012年江西卷文言实词理解选项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学生稍有迁移能力就可以联系到《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012年山东卷文言实词理解题选项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学生可以很容易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再结合上下文意就很容易判断这里的“固”是“坚决”之意了。这种迁移能力的形成当非一日之功,对于教材,对于名篇越熟悉越好,平时多积累重点实词,多梳理句式知识,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积累意识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文章必然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地理政区等,掌握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逍遥游》,文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若学生了解“晦朔”是古代阴历表示月末、月初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学习《陈情表》,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拜”、“除”是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学生若对此熟悉,翻译起来就轻松了。平时学习可以运用分类法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总结,如按古代地理知识、古代官职名称、古代教育考试、古代衣食什物、古代称谓谦敬等来归类,强化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意识。
2012年浙江卷中,“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仆有罪之人”中的“顿首”、“足下”、“辱”、“仆”都和古代表示谦敬的称谓有关。同样,2012年天津卷中,“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录其梗概以永其人”,“虽子之仇,无异词也”的“不禄”是死的委婉说法,“仆”、“子”也是古代表示谦敬的词语。高考文言文有很多是人物传记,涉及人物官职变迁的内容更多,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郭浩传记,2012年江西卷彻里传记,2012年山东卷阴兴传记等,若学生对古代官职及变迁的文化常识熟悉,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贬谪诗的意象有双鲤,尺素,鸿雁,芳草,鹧鸪鸟,寒蝉,南浦等等,贬谪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是指古代官吏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来源:文章屋网 )
苏检点其宦囊的宦是做官的意思。
宦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宦的古字形从宀,从臣,本义为在帝王或贵族家里做奴仆。引申有官职、学习官吏的事务、做贵族的奴仆、太监等意义。
“宦”字由“宀”和“臣”组成,“宀”本指房屋,这里指官府;“臣”本像竖立的眼睛,后作为奴仆的代称,合起来的意思是:在官府里当奴仆。也有人理解为“宀”内有“臣”,其字形表示的意思是:在室内劳动且又听话的奴隶。顺从主子的奴隶才可以委以官职,所以“宦”字又用于指称小官吏。“宦”的造形,反映了古代选拔官吏不是任能为贤,而是任人为“亲”,专用听话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没有斛开头的成语,含斛的成语只有4个:
源泉万斛:比喻文思涌溢。出处:宋代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斗斛之禄:斗斛:古代容量单位,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出处: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一斛凉州:斛:古代量器,1斛等于5斗,1石等于2斛。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渴尘万斛:形容十分想念。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有声――读出语文味
1. 读一读。语文教学活动是对语言文字感悟的活动,文章是一个个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搭配组成的,组成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有的合辙压韵,有的抑扬顿挫,有的节奏鲜明,有的韵味无穷,有的音调和谐,有的情感丰富。学习文章就是对这些具有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品评领悟。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为达到最佳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读法。
2. 议一议。我们要深挖教材,找到文章重难点,要巧于设置问题和悬念,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议论,自主学习。这是建设活力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便于讨论,我安排邻近的两个组附近的四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组织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安排同学发言。在每节课,我都安排一两个环节,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讨论,自然就有发言,声音此起彼伏,让课堂热闹非凡。
3. 辩一辩。读书议论会使语文课堂热闹非凡,而辩论会把课堂推上热闹的。辩论是初中教学综合实践重要内容,语文课堂设置这样的环节,使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让学生自觉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其实语文课里要辩论的内容很多。如,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上网好不好?名著的人物分析:猪八戒懒不懒?等等。
二、有形――写出语文味
我们教育学生说道:端端正正写字,老老实实做人。写字做人密切关联,说明规范学生书写汉字是多么重要。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我们不但要求自身提高书法水平,更要在课堂上言传身教,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文化。
首先,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板书书写文字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以提高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所以,我每节课尽量有板书,正好发挥我书法的功底。我每次板书都认真规划,标题、文章结构、主旨、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错落有致,一节课下来,学生看黑板,不但给他们概括了知识脉络,还如一幅美的图案。
其次,提供学生练习汉字的平台。为达到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我非常注重书写字词的教学环节,教学的新的字词时,熟读后,我都要抽查部分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新的字词,表扬书写规范端正的学生,指出他们书写汉字的不足,同时要布置抄写新字词的课外作业,为了提升认字和书写水平,第二天要进行字词的听写。这是语文课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有味――品出语文味
皇帝的老师被称为:帝师,官职一般为太傅。帝师是中国古代职务称呼,有两个意思,一是帝王的老师,例如广成子是黄帝的帝师。二是皇太子的老师,例如方孝孺是建文帝的帝师。此外,封建时代皇帝敬赠智博功高德隆之臣也有称帝师的,如明朝开国谋臣刘基就被赐称帝师。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来源:文章屋网 )
干字的形近字:千、十、迁。具体描述如下:
1、千,指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
2、十,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3、迁,指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 变动,转变。 贬谪,放逐。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事管理;中国古代;选官;用官。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进人封建社会以后,我国封建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军功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军功爵制度的创立。军功爵制是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需要出现的,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开始瓦解的春秋时代,确定于秦,延续到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选官制度。其基本宗旨是按照军功的大小,赐给臣民田宅和食邑,封给爵位。这种选官制度,使一些家境贫寒、出身低微的人或获得了建功进身的机会。
第二,察举征辟制度的实行。封建地主阶级在彻底战胜奴隶主贵族势力,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于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即由三公、九卿、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等官吏,根向朝廷推荐人才,经过考核授予官职。皇帝有时也下诏征聘名人出任较高的官职。察举征辟制扩大了选官范围,增加了中、小地主做官的机会,保证了封建政权统治的需要。但是,也会出现营私舞弊现象。
第三,九品中正制度的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品第人物时一般均能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专重家世门第。
第四,科举制的建立。科举制是由国家定期举行分科考试,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选拔各级官吏的主要标准。
二、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一)关于治世之本,惟在尊贤、尚贤思想。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实行“人治”的社会。在孔子之前,周代在用人上重视宗法血缘关系。孔子除了“亲亲”之外,竭力主张“尚贤”。由此可见贤才在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性。
(二)关于德才兼备,任贤使能,唯才是举,量才授职的选才和用人原则。在举贤时,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举才择人不分亲疏,惟贤能是举。
(三)关于查审考绩,是非功过,赏罚分明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们认识到用人中察审考核的重要性。如荀子认为,“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所以,必须严格察审,黝险幽明。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能力素质我国古代官员的素质是指官员自身应具有的品德,战略眼光、宽广胸怀等。而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应具有的外在行为,是二种卓越的领导才能,其内涵要求领导者具有丰富的经骏,渊博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力,开拓的创造性和独具慧眼的用人之道。
(一)战略决策。在中国古代的领导活动中,决策者大多凭个人经验进行决策。但其中不乏科学决策的范例,如孙武的战略决策思想,其科学性举世公认。
(二)以身作则。孔子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的“九思”、“三戒”要求领导者看问题要明晰,听意见要清楚,平易近人,谦恭和蔼,对事业忠诚,对工作负责,钻研问题,注意后果,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时刻注意克服腐化堕落、好狠斗勇和贪得无厌。
(三)自我完善。领导素质的提高,必须经过实践锻炼以实现自我完善。“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赢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领导者的意志,增强领导者的见识。
(四)兼权孰计。荀子认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兼权”(全面权衡)、“孰计,‘(深思熟虑)的素质。”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真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屠;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央。“他还提出”虚壹而静“(虚心、专一、冷静)的思想方法,全面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善借智力。高明的领导者善于借智借力,设法实现自身能力的扩展。”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效其材,君因而住之,故君不穷于能。洲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我国古代人事管理的上述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基础。通过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人事管理的传统基础,对古代人事管理的积极因素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剔除其不利的因素,并结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内容,以期完善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是人事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土立。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太祥。秦汉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研究[J].1999.
[3]刘太祥。中央行政决策机制研究[J].2003.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唐朝时期才人为宫内的官职之称,唐代时期才人初定为宫官之正五品,后升为正四品。武则天就曾做过唐太宗的才人。上官婉儿也曾做过唐高宗的才人。
才人也指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女官的一种,兼为嫔御。也是越南阮朝后宫嫔御的第九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道“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其中的“才人”是宫中女官名,为魏晋南北朝时设置,通常兼作妃嫔。
(来源:文章屋网 )
积累常见难点须从文言考查的整体内容入手,这样才不至于狭隘。首先要了解考查的文体。各省自主命题体裁多样,但以纪传体为主,全国卷则全为纪传体文言文。从历年高考考查范围看,传主身份多为王侯将相,从品德上看多为清官廉吏良将,当然偶或涉及能工巧匠、酷吏悍将等。其次要明白考查的角度,写清官廉吏一般从文品、人品、官品,或德、能、绩三个方面着笔,由此可抓住重点、积累相关文言难点知识。
一、人品
高考主要关注孝行。可积累的词语:丁忧(遭逢居丧)、服除(服竟、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庐墓侧(筑室守丧)、哀毁(形销)骨立(悲哀到损坏身体,形容极瘦,只剩骨架)等。
二、官品
主要体现“廉”和“能”,即道德操守和行政能力。
1.审案。微:暗中、隐藏等意。微服(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份)、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微验(暗中侦察)、微词(隐晦地批评,也指婉转说出而真意隐晦的话)等。案:查办、查讯、审问等意,有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等。按:考察、巡视等意,有按诛(考察诛杀)、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巡按(巡察、官职名)、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等。狱:案件、官司、监狱等意,有狱具(罪案已定)、狱诉(告状)、狱讼(诉讼)、狱犴(古代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狱司(管理诉讼、牢狱的机构)等。坐:因……犯罪、触犯法律、定罪等意,有坐法(触犯法律)、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连坐(受牵连而犯罪)等;因为、由于等意,有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怀(因念,因而想到)等。另还有阴知(暗中得知)、暗访(暗中访查)、鞠(审问、审讯)等。
2.用刑。杖(杖责)、鞭(鞭打)、笞(用竹片打)、棰(捶击)、黥(刺面)、劓(割鼻)、刖(断足)、大辟(处死)等。
3.判处。贷(宽恕)、流(流放)、执(捉住)、逮(抓捕)、拘(拘禁)、当(判罪)、系狱(囚禁于牢狱)等。
4.行政。劝课(督促)、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乖(背离)等。
5.赈灾。贷(借)、赈(赈济)、粜(卖出粮食)、籴(买入粮食)、发放(开仓放粮)、质(抵押)、蠲(免除)等。
6.奏对。奏、疏、章、表、诏、对、称旨(令上满意)、面折廷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等。
7.回应。准(批准)、听(听任)、许(答应、批准)、奏寝(奏章被搁置)等。
8.毁誉。毁(讲人坏话)、短(说人短处)、病(批评)、嫉(恨)、妒(嫉妒)、恶(厌恶)、易(轻视),方(比照)、拟(比)、类(类似),异(认为奇特)之、器(看重)之、奇其才(认为奇异)、壮其节(认为其豪壮)、高其义(褒扬其义节)、嘉其能(赞扬其才能)等。
9.地位。卑鄙(地位低微、见识浅陋)、尊贵(地位高)、贱(地位低)等。
10.官职。任命:任(任命)、充(充任)、权(暂代官职)、署(、暂任)、假(吏)()等。升降:(1)举(举荐)、辟(召用);(2)征(征召。特指君召臣);(3)拜(授予官职);(4)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5)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6)陟(提升,提拔);(7)升(提升);(8)谪(贬官,降职并外放);(9)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10)黜(罢免官职);(11)夺(削去、罢免);(12)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13)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14)调(调动、调迁);(15)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16)放(京官调任地方官);(17)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1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19)致仕(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