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

时间:2023-05-29 17:3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

第1篇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方法

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遇到这类学生:学习成绩差;态度不端正;自信心缺乏;自控能力差;常常被人们称作问题学生。他们让老师非常头疼,不少老师也因此放弃了他们。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问题学生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教育者应当找准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问题学生”并非指那些有犯罪经历或者精神上有严重疾病,必须经过医治才能正常生活的学生,而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行为、认识、心理、学习等方面存在偏离常态的现象,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二、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一)要对他们充满爱心。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面对那些受家庭乃至社会不良影响而行为表现异样的孩子,要站在朋友的立场与之谈心,发自内心关心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努力奋斗的希望之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师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培养问题学生的是非观念的前提是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必须坚持以理服人,从正面诱导,切忌简单粗暴,强行压制。

(二)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问题学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问题学生往往学习不好或纪律差,因此长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和歧视,他们对外界极敏感,封闭自己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也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如批评、斥责、嫌弃、挖苦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方法,只有当他们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对待问题学生,教育者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也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虽然他们有很多缺点,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和鼓励。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作为教育者,及时肯定和表扬,能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赏识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氛围,对问题学生以鼓励教育为主。在课堂上,积极关注问题学生,适当的关注能激发学生的希望,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针对问题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还要经常和问题学生谈心,让师生间的感情得到交流,必要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歌德曾经说过,当你失去了财富,你其实只失去了一点点;当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当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转化工作的关键是要重新拾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指导和帮助问题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充分肯定后进生的努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应排斥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反之,老师要在观察他们的基础上,适当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平等的对待,激发他们内在想进步的潜力,树立他们进步的信心。

(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家长能给学生正确的、充满爱心、健康的和鼓励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将会有极大帮助和促进。要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有机地结合。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多采取家访、、打电话、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改进教育方法,转变家长“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教育方式,积极争取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另外,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常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求原因,采取恰当的措施及时补救,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侵蚀。总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各自具有独立形态和独立特点的教育形式,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协调一致,互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良.问题学生的心理矛盾探析及转化[J].成功(教育),2009.

[2] 王舒梅.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教育, 2009.

[3] 杨文凤,马维振.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4] 胡克盛.如何灵活处理问题学生[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5] 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小学班主任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陈亚凡.让爱心温暖“问题学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7] 谢春晓.谈问题学生的转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S1).

第2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德育 问题学生

近年来,由学生引起的暴力问题屡见不鲜,最著名的莫过于马加爵杀人案、林森浩投毒案等。这几起案件动机之可笑、手段之残忍,令我们震惊,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他们享受着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优质的物质条件,本应该好好学习,可是他们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们的行为令自己后悔,令家人震惊,令全社会惶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学生做出如此暴力行径?

其实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些“问题学生”,笔者觉得在痛心的同时,还应发掘他们背后的问题家庭,以减少问题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总结了几种问题家庭的模式。

一、单亲家庭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一辆火车,那么父母就是两条铁轨,任何一条轨道出现了问题,火车便不能正常行驶,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各个年级段都有不同数量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孩子问题发生率比正常家庭孩子高很多,其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感情脆弱型、沉默寡言型、品行不良型。

在德育工作中,要做好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就要区别对待这些单亲家庭孩子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情感脆弱的孩子要多鼓励,尽量少批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溺爱孩子的家庭

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也都十分宠爱,这样日久天长,使孩子滋生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形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由于父母常用溺爱代替了理智教育,处处庇护孩子,把缺点视为优点,把胡闹视为聪明,使孩子称王称霸、盛气凌人,缺乏同情心。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承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可是社会纷繁复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父母一样为你考虑,当他们受到了委屈,稍有不满意时,便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

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做错事的时候,要启发引导他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道理。要严格要求,绝不能迁就。所以,爱孩子一定要做到爱得深、教得严。在德育工作中,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能“硬碰硬”,而要循循善诱,“以柔克刚”,借助集体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

三、父母失职的家庭

所谓失职父母,是指父母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义务,以为满足了孩子的温饱就可以了,对孩子漠不关心,使孩子的情感世界空虚,产生问题。

据媒体报道,一名9岁留守儿童因母亲又一次不回家过年,放寒假当天自缢家中,这是一个惨痛的悲剧。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全国儿童的20%左右。据悉,长期的亲情缺失会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时候有被遗弃之感,逾40%留守儿童感到孤独,30%以上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因为缺乏关爱而产生自杀念头的比例高达20%,付诸自杀行动甚至几个小伙伴相约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调查表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大多数孩子对情感呵护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物质的渴望。从中应该不难理解,前文所述那个孩子为何会选择自杀。

孩子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他们需要心灵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情感的宣泄与排解,需要父爱与母爱的陪伴。作为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当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给予疏导,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面对这样家庭出身的学生,教师要承担起沟通的作用,主动联系学生父母,让父母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以班级的温暖化解学生孤独的心灵。

四、“望子成龙”的家庭

所谓“望子成龙”是指逼迫孩子按家长的意愿成长,是一种典型的家庭“软”暴力。让孩子上名校,找名师,找最好的家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准了这条培养孩子的“康庄大道”,不惜万金投入,只求孩子有个好前程。“可是,如果孩子根本不喜欢呢?家长不能因为自己付出万金,就要求孩子以100分作为回报。更不能因为孩子没有考到80分就伤心,就责怪孩子。”而孩子们由于不堪父母所给的压力而出现问题的比比皆是,青少年动辄寻死轻生。例如广州一名中专学生在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分析可能与找工作受挫有关;一名12岁少女因学业与父母发生冲突,被父亲骂了几句,一怒之下从阳台上跳了下去;父母望子成龙逼得孩子离家出走……

笔者觉得与其望子成龙,不如育子成人。多给孩子一份鼓励,多给他们一份赞美,用真诚和感化来铲除萦绕内心的羁绊,是值得每位家长思考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请不要让他们的“非暴力不合作”愈演愈烈,请不要“逼”孩子游离于本应和谐的家庭围墙外。一旦如此,我们看到的将是,无数在家门口徜徉徘徊、无奈冷漠的孤独身影。龙可能生“虫”,虫也可能生“龙”,只要是活得幸福,对社会有益,那就是好龙、好虫。而此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从“愿望”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的现实意义。

五、没有正确教育方法的父母家庭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犯了错误,有很多父母会选择打孩子来解决问题,可是这样真的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曾经有研究表明,严厉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正如古话所言:严父出孝子。然而,最近有一项关于常规纪律的研究告诉我们,严厉、专制的育儿方式,会导致孩子心理自卑,而且会表现得比其他小孩更差,因而也得到更多的惩罚,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严厉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为什么呢?一是严厉的育儿方式剥夺了孩子本质的自律和责任感;二是惩罚方式教育下的孩子,容易有易怒和忧郁倾向;三是专制的育儿方式建立在惧怕的基础上,这会使孩子变成小霸王;四是严厉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叛逆;五是严厉教育下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观念――权威的就是正确的;六是孩子学会撒谎;七是专制家长制在悄悄地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作为教师,必须关爱此类学生,让其父母认知到,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如何对待孩子,他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暴力倾向严重,遇到问题不会合理解决。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打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明白道理才是目的。

教育是件大事,亲子教育是头等大事。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是和谐的民主的家庭,更祝福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工作的情况

(一)构建体系。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结合学校“群峰争秀 灵秀成峰”的育人目标,探索构建了“12345”德育体系。深化“自治”育人模式的推进。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层分线明确了职责,完善了相关制度,强化了工作过程的督导考评。

(二)稳步实施。

1、重队伍,强保障。落实全体教职工德育工作培训、要求,实施了逢会必讲机制。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6月承办江北片区九校联盟德育现场会,11月与白坪初中开展校级交流,校内班主任月会议及工作论坛9次。强化学生队伍建设,落实值周班级周培训制度,开展学生干部培训5次。

2、重文化,强氛围。完成校园固定文化建设2次,班级宿舍文化建设2次,班级板报9期,广播站实行定时播报、显示屏专题提示。

3、重过程,强实效。定期研判部署、及时总结反馈,严格遵循“教育、学生”两大规律、紧紧抓住“管理者、家长、学生”三大关键,竭力构建“组织、制度、经费、文化”四大保障,以深化“自治” 夯实“五大常规”为重点,全力推进“12345”体系。认真落实以中学生常规教育为主线的系列教育、以除“三粗”、戒“三乱”、养“三雅”、立“三自”为核心的主题教育、以班会课为载体的专题教育、以各类仪式为依托的综合教育、以家校共建为突破的协同教育实施主题教育:共下发德育工作周提示40次,开展值周集中教育40次,学生自主教育50余次,德育处专题教育9次,开展问题学生集中教育3次,爱国主义、感恩励志、珍爱生命教育、行为规范、法治等主题班会28次,家长会2期6次,部分家长探讨10余次,各班级通过微信流沟通已成常态,新生入学系列、过渡年级系列、初三百日冲刺和毕业典礼。全力实施校园“自治”:班级值周已成常态,年级自律初见成效,班级自治规范有序、宿舍自治日趋完善,综合自治彰显活力。精心开展活动体验:开展经典夜读和有声晨读,学生值周宣誓和总结,自愿者清理江边垃圾2次,清扫校园卫生死角6次,体育馆大型“感恩”体验活动1次,成立学生“模拟”小法庭断案,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元旦文艺晚会,14名同学参加第二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获个人等级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巫山红叶”作文大赛中李定佳、黄晓琳等多名同学的优秀作文被巫山头条展播。“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好少年”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面开展“星级”评选表彰:落实班级周评、学校月评制度,共评选灵秀教师24人、学生224人,落实县教委“雷锋班级、雷锋学生、十好少年”评选表彰30余人,落实常规周班级、宿舍评比表彰,落实月、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评比表彰。深入推进专项综合治理。落实以重惩戒,强矫正为重点,以定时汇报、定期回访、跟踪反馈为核心。开展了“行为矫正3次、手机管控5次、宿舍治理8次、问题处置7次”。

(三)探索前行

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实施平稳,立德树人彰显新气象。目前,校园环境秩序持续向好,学生行为日趋规范、习惯逐步养成、素质得到提升。但问题颇多,还需深度开发、厚植根系,坚守陪伴,静待花开。

二、存在的问题

1、育人意识待增强。重文化学习,轻德育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育管理学生是德育处、班主任的事的观念还大有人在,缺乏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育人不力,推诿懈怠现象时有发生。

2、育人举措待研究。校园自治参差不齐、停止不前,开发不够;主题教育形式多于内容,教育的潜力挖掘不够,存在应付了事现象;活动体验严重匮乏;星级评选认识不到位、榜样力量彰显不力;综合治理缺乏联动协同,针对、实效、持续性待加强。

3、育人质量待提升。学生的正向引领氛围不浓、明辨是非抵御风险侵害的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学生中行为出格、管教不从、自以为是的现象还随出可见。

三、来期的打算

1、强化责任担当

2、强化体系完善

第4篇

信仰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表征着一个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坚定性, 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选择什么样的信仰,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而且决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加强信仰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十分重要。本文就新时期信仰教育的对策做简要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一、秉承教育使命,用责任树立信仰教育的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信仰教育已无法适应急剧变幻的现代生活,信仰真空、信仰失落、信仰迷茫等种种信仰危机成为困扰当代人的思想难题。作为社会中最富朝气的群体, 中学生受社会信仰状况的影响更大,追求个性、崇尚自我、性别淡化、拜金主义、雅俗颠倒等非主流思潮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信仰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引路人,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坚守以下信念:

1.明确教育使命,勇于担当重任。

2.陶冶情操,坚守崇高的教育信仰。

3.更新育人观念,树立科学的信仰目标。

二、拓展育人渠道,用智慧优化信仰教育的环境

教育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学校、家长及社区是影响学生信仰形成的重要变量,所以,信仰教育需要汇集社会、家庭、老师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应积极协调、促成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每带一个班,我都要组建我的信仰教育“智囊团”,它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往届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为信仰教育出谋划策。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家长指导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班级通过教学开放日、家长会、家长培训班等方式向家长展示教育理念,班主任联合任课老师定期组织学情诊断会、进行实地家访、撰写家访手记等,对学生进行全人格培养;往届学生用书信、励志讲座等介绍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管理团队拓宽了我的育人渠道,成为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推手。

时下留守学生增多,单亲家庭的子女增多,隔代抚养的学生增多。因缺少关爱,这三类学生往往行为习惯较差,自控能力较差,叛逆心理严重,成为人格残缺的“问题学生”,转化这类“问题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需要班主任付出极大的耐心,更是挑战着班主任的协调能力和育人智慧。我的成功之道是:勤于走进学生家庭,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家访的次数越多,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就越多,学生的进步机会就会越大。例如,我班一位男生,父亲下岗远在外地打工,母亲另立新家,奶奶和母亲矛盾极深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失去了亲情呵护,原本优秀的他无心向学,染上了迟到、旷课、沉迷网吧等不良习惯,除了要钱基本上不与家人交流。为了调和种种矛盾,我经常家访,用电话、网络让其父了解该生的学习情况,商谈教育对策;分别上门劝解奶奶、安抚妈妈;利用春节其父探亲的机会,精心设计了“六方会谈”:将家长们召集在一起,给家长展示半年来的家访记录和孩子的表现,并播放了孩子对父母、奶奶的讲话录音。看到孩子和老师共同书写的成长日记,听到孩子倾吐的心声,家长们感动了,终于在孩子教育和生活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该生终于走出了低谷。我以真诚沟通为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助推作用和社区的强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学生创设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使信仰教育有了良好的培育环境。

三、塑造班级特色,以文化提升信仰教育的品质

“古有灯会,赛决于芯”,说的是古时灯会上千万盏灯齐亮,有独特亮点的灯能吸引观者的眼球,因而有的赛灯者给灯芯蘸上含有铝或镁的助燃剂,点燃后便发出异样的光彩,从而在灯会上取胜。班级建设也形同此理,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法律和个性,如此,班级才会有真正的凝聚力,信仰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为此,我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打造特色班级,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1.重视目标引导,调动学生主体意识。

2.加强制度引领,创建公平自主的和谐天地。

3.重视文化引领,打造书香班级。

4.认真策划主体活动,以活动培养能力。

上述举措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了信仰教育的实效。

四、尊重个性差异,以爱心丰富信仰教育的内涵

中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发展的人,要使信仰教育更具实效性,必须突显信仰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理性化教育与情感性教育的互动通融。班主任在实施教育时要关注人,尤其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主动发展。

第5篇

新时期班主任都希望自己“德高、学高、艺高”,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管理好班级,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班主任呢?

1 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发挥优势。

2 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节假日,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纵的班主任工作培训,认真学习《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和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

3 搞好班级管理,指导好集体建设,引领学牛健康成长

3.1 民主选举班干部,把管理权交给学生。由班干部进行班委会分工划分值日小组、安排组长等事项。事实证明,把管理权交给学生,不但能使班主任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指导班干部工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坚强后盾。在班里多表扬他们的优点,为他们树立威信;定期召开班委会了解情况,当他们受挫时给予鼓励,指导他们尤其不能与学生发生冲突。

实行“值日班干部制度”、“课代表白荐制度”、“黑板报轮办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当班干部的滋味、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牛的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3.2 环境熏陶人。给学生创造整沽优雅的学习环境:举办优秀作品展、作业展;办好黑板报,用名人名言、教师寄语激励人,先进事迹鼓舞人。

3.3 上好周会课,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要对上周工作认真总结,提出本周任务、目标和要求。

3.4 班主任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帅的一苦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人生追求有着白:接影响。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钻研业务,练好基本功,上好每节课。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和学生一起参加集体劳动和体育锻炼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要关心、爱护、帮助每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视生如子,今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处理每件事情,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人都渴望赞美,它如同树苗成长中的阳光和雨露。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要毫不吝啬地赞美,使学生在表扬中产牛自信。对学生不做横向比较,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我不行”而失去自信:要多做纵向比较,使学生感到自己天天在进步而增强自信。多给问题学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而产生自信,自信+努力=成功!

善于表扬不是不要批评,批评时最好多一点幽默。幽默指出学生过错比直接指出更易被学生接受,它能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滋涧,使之在轻松活泼中受到教育。而对违纪学生必须实行必要的惩罚,这样可以收到“惩前毖后,惩一警百。”的效果。

对学牛要宽容,现代学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叛逆精神都很强,班主任要宽容,小要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不要怕学生犯错误,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工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教师要保持平静的心念。班主任工作干头万绪,经常会有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牛,特别是后进生,经常惹事生非,班主任保持平静的心态十分重要,遇事要冷静了解情况,帮助学生内省,先从自身找出问题症结,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达到提高认识完善自我的教育目的,切不可激动、发怒,以势压人,应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否则易言行失当,激化矛盾,两败俱伤,无助于问题解决。

3.5 周记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好方法。但班主任要为学生保密,念度要自然来切诚恳,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而对老师无所顾忌,教帅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解决学牛实际问题。通过批阅学生周记教师会感受到学生那颗纯朴、善良、天真的心,多么需要精心呵护,需要引导帮助,要做学生的心理医师。

4 对学牛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除正常课堂教学外,要从学生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好人好事勤表扬,不良现象抓不放,制止错误思想,防止不道德现缘发生,使学生形成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协调好师牛之间的关系,不断联系家长和社会

要在学生中不断赞美教师的优点,提高各学科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为教师创造愉悦的授课环境,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要采用所种途径经常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和存家表现,让家长起到协助,配合和监督作用,使家庭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来!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荷兰

职业教育被视为荷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支柱,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目前,荷兰中等职业教育以上的学生约115.7万人,其中研究型大学22.6万人,应用技术大学39.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3.7万人。中职学生占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生总数的46%。在全荷1600万人口中,约40%的劳动人口已经完成职业训练并达到中等职业教育以上的水平(见表1)。通过提前分流学生、改进教育培训内容、推进职业学校升学衔接、强化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等多项措施,荷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学生提前分流,职教与普教互联互通

荷兰尊重学生的愿望和选择,同时也正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荷兰小学教育从5岁开始(学生4岁即可入学),学习7~8年。小学毕业,学生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根据统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学习能力和行为倾向,专门委员会向家长提出学生升学建议。

荷兰中学分为三类,学制不等。第一类是为研究型大学输送后备人才的大学前预备教育(重点中学),学制6年。第二类是为应用技术大学输送学生的普通中学,学制5年。第三类是为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学生的职业初中,学制4年。以上三类教育的前2年课程完全一致,之后学校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学生如无法适应所就读中学,可以在这三类中学内转学。完成职业初中四年学习的学生有资格转到普通中学五年级学习。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四级职业证书的学生有资格转到应用技术大学一年级学生。据统计,每年约53%的小学毕业生进入职业初中学习(见图1)。

二、职业教育层次分明,体系完善

荷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准备教育阶段(职业初中)、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应用技术大学)(见表2)。

(一)职业初中

职业初中学制为4年,前两年学习基础理论课,与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课程相同;后两年进行相关专业课的选择和训练,为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三、四年级的学习有四个方向:理论学习、理论实践综合学习、为接受长期中等职业学校作准备的学习及为接受短期中等职业教育作准备的学习。学习领域分为四类:技术、社会救助与福利、经贸及农业。学生毕业后,既可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也可以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

(二)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分为4级,即1级(助理级)、2级(基础职业级)、3级(专业级)、4级(中层管理级和专家级)。从助理级到专家级,最短的学习时间仅为半年,最长的学习时间则为4年,其中专家级的学习必须完成中层管理级学业,并需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再学习1~2年。中职有两种学习途径:一是全日制,学生40%~80%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时间占总学时的20%~60%;二是学徒制,学生既是雇员又是学员,每周1~2天在学校学习,3~4天在企业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时间占总学时的60%以上,且实训岗位全部由企业提供。

(三)应用技术大学

应用技术大学学制为四年,学校既提供全日制课程,也提供非全日制课程。第一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结束考试通过后参加第二年的学习;第二年开始分专业,自选专业;第三年在企业实习,如果在实习期间愿意留在企业工作,则可以采用业余学习的方式继续完成学业;第四年进行毕业设计。毕业生获得注明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证书,如工商管理学士(见表3)。

三、注重职业能力教育,加强考试和课程管理

为适应知识经济、劳力市场变化,满足人力资源需求,荷兰提出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2004年行业职业教育协会(SBBs)与中等职业学校协会(MBORAAD)共同制定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指南》,确定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课程指南包括:相关职业或行业工作核心任务和程序、完成任务的必备能力、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检测能力的具体指标。经政府批准后,职业教育机构据课程指南设计课程,并与企业商定具体的教学方法,自行举办考试。

为保证职业教育质量,荷兰在考试和课程两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建立荷兰语、数学全国统考制度;二是推进职业学科专业标准化考试;三是给予企业在考试程序方面更大的发言权;四是加强职业教育考试检查,对不达标的学校停止其举办考试的资格;五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注册体系,公布职业教育课程名称、开设学校、证书资格等级、教育方式、课程是否接受政府资助等相关信息,供公众查询。目前有700个专业证书课程在荷兰职业教育注册中心得到注册。

四、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生源流失

减少学生流失是荷兰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职业教育生源流失既带来了社会问题,也给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储备带来困难。荷兰政府提出到2012年将中等职业学校辍学率减少至2002年的一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四点。第一,颁布强制性工学要求,规定凡不合格的16~18岁青年人必须参加职业训练,并至少获得“2级(基本职业级)职业证书”。第二,改进职业中学教育内容、方法及其课程连接,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多职业教育机会。在中等职业学校试办职业初中班,完善初、中职衔接,促进升学。第三,加大辅导、指导力度。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社会服务部门、警察部门等通力协助,向问题学生提供帮扶和咨询服务。政府要求到2011年每所学校要建立学生帮扶咨询团队,对其他学生提供学业和职业指导,鼓励他们接受更长时间的职业教育。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为全面掌握学生流失的情况,荷兰教育部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学生旷课网上报告系统。教育部将相关信息通知学校所在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会同青年福利、司法等部门将学生引导回学校或企业。荷兰政府正在考虑对18~27岁、未取得2级(基本职业级)职业证书的青年实行强制性工学要求。

五、建立专门机构,

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

荷兰校企合作历史悠久,机制独特,已形成多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

早在1954年,荷兰就成立了荷兰行业职业教育协会,目前在全荷有19个分会,基本涵盖所有行业。每个协会均有雇主、雇员和教育机构代表共同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1996年《荷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该协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一是研发和维护中等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二是确定接受实习生的公司资格和条件,保证充足的实习岗位,监督实习质量;三是确定相关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指南》;四是参与考试管理,保证考试质量。

设立荷兰能力鉴定中心,促进终生学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2001年,荷兰政府开始推广“能力鉴定”概念,即根据人们过去的学习(正式、非正式)、工作经历,比照正规学习的学历资格框架,鉴定其能力水平。能力鉴定既方便当事人了解自身能力水平,以及与本职工作要求的差距,也帮助有能力但没资格证书的人获得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缩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正规学习时间。

设立培训、就业咨询指导办公室,架起职业教育的供需桥梁。该办公室始建于2006年,目前在全国设有26个办公点,办公室与中职、应用技术大学和研究型大学通力合作,向公众、雇主、雇员和求职者提供培训课程、学徒项目、职业发展和培训资助等相关服务。

设立“技术中心”,扩大校企合作。1999年,荷兰行业职业教育协会、企业、地方政府、就业服务机构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等多方合作,在全国设立14个技术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在研究机构、企业界和第三方之间开展技术推广;共享高技术设备及其他资源;促进技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对子。■

第7篇

[关键词]寄宿制 班主任工作 关爱 亲近 照顾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90

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能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乡镇中心校成为寄宿制学校。那么,寄宿制班主任的工作更是难做而辛苦。由于学生年纪小、独立生活的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班主任就是他们的“父母”。

一、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爱的教育还需要班主任用智慧去实施,使爱的教育收到良好的实效。学生刚到学校时,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班主任就要做到关心和照顾学生的生活,经常到宿舍与学生亲切地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个平易近人的教师。借此机会,班主任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

二、亲近学生

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和他们一起打球、到图书室、阅览室看书,看电视等。通过活动,既能让学生很快地融入校园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可以让班主任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对班主任也有了亲近感。

三、照顾学生

这些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他们也没吃过什么苦,依赖性很强,独立能力差。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到宿舍督促他们按时作息,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督促他们添衣盖被,起床后及时折叠好被子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不会照顾自己,学生生病是无法避免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及时把学生送到医院并与家长联系,在家长未到来之前,负责照顾学生。做好学生的另一个“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学校的温暖,同时也让家长放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寄宿制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不行的。所以,开学后我及时组织他们学习学校的《寄宿制学生管理制度》,教育他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南。这样,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多了。

1.加强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配合宿舍管理员加强宿舍管理。首先,每个宿舍要培养一个得力的舍长,这个舍长要敢管敢说,人际关系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同学的楷模。其次,班主任要经常组织本宿舍学生学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内务常规训练。

2.创建良好班级

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首先,我召开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使学生对良好的学风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班主任要经常下到班级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监督。比如,到班级发现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改正错误的。我们要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感化他们。如:我班学生林乔威,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把他带大的。他行为习惯差,动不动就打班上的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后来,我与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他做改正缺点的典型,使得所有的学生明白每个人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勇于改正缺点,那自己就是最棒的。

五、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第8篇

一、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信

针对“现在的学生很难管”这一问题,学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收到了预期效果。

一是利用班级文化来约束学生。每学期初,学校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和修改本班的班名、班级公约、班徽和班级誓词,放手让学生创造,彰显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在班级公约里面,有对表现好的学生的奖励方法,也有对违纪现象的处罚方式。这些都是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是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校每周还要求学生写“反思日记”,写出自己本周的表现、学习感受,时时对照自己的成长目标进行自我鉴定。

二是利用班级组织的建设来督促学生。轮流值日班长负责记录学生、小组的表现,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与小组和班级的积分捆绑起来,当学生违纪时,不但影响个人积分,而且也直接影响小组和班级的积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是学校和级部成立学生会来评价学生。学生会成员由各班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每天负责检查学生“两入”“两不”现象,即入室即入静、入座即入学;不大喊大叫、不追逐打闹。由组长认真记录赋分,同时,每天把各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二、星级评价,实现个人价值

评价学生时,要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此,学校以“争章”活动为抓手,采取科学、全面、多元的星级评价办法,实现“章”显风采、星满校园。

星级评价从学生的就餐、就寝、纪律、卫生、活动等各方面都做了赋分要求。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体现了“关注正面,聚焦改变,持续强化,优点呈现”的思想。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周内就可以被评为“最佳个人”“最美同学”“最佳小组成员”等,然后班主任把他们的照片张贴在教室走廊的“星满校园”栏内。这种作法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每一个学生都能出彩。然后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到学期末,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就是星级评价的结果。同时,在班内开展“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号召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三、课堂教学,成就学生未来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育人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构建了以学案导学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三课四步”教学法。本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师按照“目标定向,限时预习,小组展示,当堂检测”的基本教学流程来组织教学。

平时,教师把工夫花在三级备课和精选习题上,通过教研,集教师的集体智慧于学案,然后进行磨课、修改,最后定稿。课上,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把不会的或有疑惑的问题找出来,先自学,再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然后把小组不会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按照分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最后当堂检测,强化巩固。

课堂上,最精彩的环节就是小组展示和同学点评,他们各抒己见,有时为不同意见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也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评价手段,评价学生的展示情况和参与情况,督促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开展组与组之间或小组内部多种形式的竞争,让学生能当堂内容当堂达标。整节课,学生一直都在“忙碌”着,一直都被激励着,也一直都在收获着、进步着。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师从“演员”转变成“导演”,并且走下了讲台,与学生合作探究,对学生不会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对出现的个别违纪现象,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校本课程,激发学生潜能

学校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目标,立足学生成长需要,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校本课程,构建起了网络化德育课程体系。

一是教师结合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所用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加工,整合知识,编制学案。教师在编制学案时不仅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按照“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二是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生活技能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艺术课程等,每周安排两节课连排以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开设主题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中,教师把学生的“事故”变成“故事”,形成了一系列主题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教育。根据学生“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这种现象,在班内开展了“不找借口,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穿奇装异服现象,在班内开展“最美标准”的大讨论,开展“寻找最美同学”活动……一系列主题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学会合作。

五、走进心灵,融洽师生关系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德育队伍建设与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水平,并实施了“走进心灵”师生谈心工程。每学期,每个教师都要承包所教班级的3至4名较差学生,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立“学生―导师”关系。这样可以最大化分解管理学生的压力,及时关注到问题学生。

教师要熟知自己所承包学生的生活、学习、纪律等各方面情况,多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约束自己,遵守纪律,树立信心,提醒他们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多关爱而形成良好习惯。教师在谈心过程中,只有尊重和包容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开展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才能促使师生间的思想交融;只有尊重和宽容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第9篇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 成因分析 方法探究

弱势群体子女或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或因为家庭残缺、或由于情感长期得不到宣泄,故而长期生活比较压抑,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自身条件的反差使其心理失衡,被尊重的渴求和得不到承认的矛盾使其产生偏执和过重的心理防卫,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其心理问题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其健康成长。

一、弱势群体子女心里问题成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原因

1.缺乏必要家庭教育

不少弱势群体家庭由于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根本无暇孩子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家庭子女,常年在外的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更遑论对孩子的教育。还会因觉得对孩子亏欠而最大限度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对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最大限度宽容。无原则的教育使子女不能正常建立责任感和道德感,缺乏必要的责任心。

2.家庭教育粗暴简单

弱势群体一般因生活压力大、经济基础差,普遍存在压抑、孤独、自卑、易怒等心理问题。平时对子女关心教育不够,遇到子女犯错或成绩低下就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致的教育。这些都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使子女逐渐从内心上产生一种自卑感。

3.家庭期望过高或过低

部分弱势群体家长在与子女交流中时常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和无奈,而把过高的期望寄托到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迫切,不管过程,只求结果,给孩子成长施加很大压力,这样不但会使孩子因家庭原因产生自卑感,而且会因不堪承受压力产生反抗、抵触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相反,也有部分弱势群体家长在面对孩子不良成绩和不良行为时,除粗暴的责罚外,更是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二)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社会上一些金钱至上、江湖义气、读书无用等歪风邪气的影响下,不少弱势群体子女不满自己的家庭现状,幻想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于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动力,而对一些虚无缥缈的目标狂热追求,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周围人群的另眼相待

人们往往对弱势群体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另眼相待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单亲、残疾家庭子女。对弱势群体子女而言,周围人们异样的目光让他们感到自卑暴怒,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就会造成程度不一的行为障碍,出现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三)学校方面原因

1.缺乏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

不少教师缺少对弱势群体子女生活环境的了解,对弱势群体子女关爱不够,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动辄对常犯错误、成绩低下的学生训斥羞辱、讽刺挖苦等,使其中的弱势群体子女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产生紧张、焦虑、厌学的情绪。

2.不恰当的帮助

不少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和子女进行帮扶时,或举行隆重的仪式,或对帮扶对象及家庭情况进行公示,这种大造关爱声势的帮扶,深深的伤害了弱势群体子女的自尊心,增强了他们的自卑感,以至于会出现有帮扶资金却无人申请领取的尴尬现象。

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方法探究

1.深入了解弱势群体子女生活环境,加强情感教育

大多数弱势群体子女不愿跟老师和同学主动谈起自己的家庭情况,有的甚至还会编织谎言蒙骗别人。要想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帮助,才能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加强家教知识宣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QQ 等即时通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校不仅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还可以通过各班级组建班级微信群或QQ群,在群内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校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得到延伸。

3.利用主题德育活动,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辅导

要充分利用学校主题德育活动和班级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身边优秀的事迹,引导弱势群体子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社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利用丰富的社团活动,增强弱势群体子女的自信心

对弱势群体子女的评价,不能以单一的学习成绩为主,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参加学校社团,通过社团丰富的活动,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对他们在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中的优异表现要充分肯定,大嘉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由此及彼,进行迁延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 等. 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

根据我所读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爱弥儿》《陶行知教育文集》《班主任专业化指南》等经典名著,以及一些当代名人的班主任手记都我的心智得到洗涤、提升。今天针对“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我和大家一起谈谈。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延伸,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和探索也为大家所重视。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应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既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以下是我要和大家谈的几点肤浅的具体内容:

一、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核心――爱心

博士生导师班华的一句话:“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是什么?她回答说:“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说得简单一点儿,就是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就是“爱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内渗透的全是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把班主任工作说成是爱的事业,大家都赞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接受过自己班主任的谆谆教诲,班主任也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班主任给我们最多的就是爱,爱学生是做班主任的天职,就像爱父母、爱兄弟姐妹一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学识上、品德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塑造学生,让学生觉得人间处处皆温暖。只有你先付出了爱,学生才会爱你,你自然也能从爱中得到乐趣,从爱中得到信心和勇气。

二 、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的前提――学习

学习知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不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掉队落伍。班主任是传授文明和知识的工作者,更应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扩大知识的视野。班主任的学习应该是有责任感的,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学生年龄越小对教师的期望值越高,我们在坐的都是从事小学的深有感触,教师不掌握知识,就会失望于学生,就没有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班主任的学习,首要的是打好专业基础,具有出色的专业知识,你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这就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其次,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掌握班主任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做“百科全书”式的教师,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君的信中写道:“做学问要博览群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百花才能够酿出更多的蜜,倘若就叮在一处,是酿不出蜜的,即使酿出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做教育又何尝不是呢?仅局限在一个领域、自己的专业,是当不好教师的。我们不一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认为一定要成为“杂家”。有了广博的多元知识储备,班主任本身在学生心中就成了整体知识的化身,就会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时时刻刻形成督导学生求知明理的强大的知识场,这时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综合输出不同门类的知识,让学生在钦佩的同时也把你作为榜样而积极地去效仿。班主任对学生的这种软影响一旦生成,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将是深远的。

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优秀的教师会告诉我们什么是严谨教学、什么是爱生如子、什么是真正的优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我们的学习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你可以在网络中结识更多的同行,吸收更多的养分。

三、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保障――责任心

任小艾曾说过“所谓责任感就是你的良心。我们教师的这份活说直白了就是良心活呀。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就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就觉得不舒服。我们当老师的即使下了班了,回到家里端起饭碗时,突然想起上课时的一个问题学生不是很明白,不行下节课我得给孩子们讲明白了。于是,你会边吃饭边思考这个问题咋样学生就会听透彻了。还有咱们上了点儿年纪的教师大多数都有颈椎病、静脉曲张、咽炎等疾病。去医院就医,医生给开的最好的处方药就是“休息,注意休息”。可逆走上讲坛后,你注意了吗?休息了吗?全都抛在脑后了,忘记你自己是有毛病的人了。这说明什么,这个无形的法律就是我们所从事这份职业,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你。”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一方面对学校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对学生做到五勤:手勤、脚勤、眼勤、嘴勤、脑勤这五勤做到是非常辛苦的。这还不够,同时还得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武器 ――管理策略

话要说到2008年上半年,那时我在热水初中工作,当时我是教初二两个班的语文,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我班上有个女同学名叫李聪慧,家是热水二道沟的,父母是常年在外打工,她平时住校,周末去她姥姥,我们都知道老人管理孩子可想而知。这个女生长得真是很漂亮,学习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但在我班是上等生,就各科成绩而言,她也是个不错的学生。后来发现她成绩慢慢下滑,听课不认真,时而不时的溜号,任课老师也不断和我反应。

于是,我就私下里找两个卧底学生留心观察她,我自己也注意她。发现她和初三二班的一位男同学来往很频繁。我又通过侧面调查,她确实在和初三的这位男同学来往不正常。我就找她私下里谈,开始她否认,后来孩子和我说她没有哥哥就是认了一哥哥,因父母在外,有些事情没人帮她,和他姥姥说又不顶用。话虽说是哥哥,但这种动机已经影响她的正常学习了。作为班主任又不能一口咬定她就是所谓学生时代的恋爱,这样会刺伤她的自尊,如果说过火了,而且会出事的,又是个溜手的孩子。这就是当时我为难之处。但是大家想一下,在当时这个学生如果不及时转化,对她自己将是教育的“牺牲品”;对班级别的同学将成为“病原体”,在今后班级集体里她将会成为“一匹害群之马”还会有别的同学跟他学。那么如何挽回她呢?

我当时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后是这样处理的:

对她我给予了比以前更多的“关心”。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方法,这个普遍的规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并且这个关心是让她能清楚感受到的,就如大家所说的在这时候“偏爱她一点儿吧”。

在课堂上,我对她多加鼓励,在同学们面前多谈她优点,谈她的胜人之处。有意识的多和她接触,为了让她和我多接触课余时间帮我批阅作业,查班同学的日记,读书笔记等。当她每次都能认真仔细地做完我交给的每份任务的时候,我都给予肯定,证明她的能力。在课堂上给她地位,给她阳光。

就这样不长时间这个女孩和我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谈。

那是一天放晚学时,别的同事都走了,我也刚准备要走,这个孩子抱着一摞日记 ,喊报告进来了。一看是她,我有意识的问了一句:“又有没教的吗”?他说:“老师有”。我就放下手中的包说道:“都谁?你给我查查。”她在边查日记的时候,我就又问了她一句:“你都完成吗?”我目的还是多关注她。她很诚恳地说:“我完成了,但质量不太好。”我说:“我先看看你的,她递过来日记,就规规矩矩站在我身边了,我抬头就笑了笑说:“你紧张啥,我感觉你最近从学习状态上比前几天好多了。”他听我这么一说,刷一下,眼泪就沁出眼眶了。我就知道她为啥哭了,没等我说啥,这个女孩一哭一抽的,向我坦白了她不能像以前那样好好学习的原因,她说:“她满脑子是那个初三男生。”我顺势就告诉她:“你一举一动老师都知道,所以我最近为什么这样关心你,目的你就明白了吧!在咱们班你是个资力不错的孩子,你人长得漂亮,又聪明,细高挑的大个,白白净净的,将来考上大学,前景多广阔呀。现在你觉得他是咱们学校男孩子的佼佼者,到那时你就看不上眼了。况且这样下去你也很难有机会读高中、进大学。到时后悔莫及呀,你不白白葬送了,上天赋予你的魅力了,到时候天地不应呀。咱们是农村偏远山区的孩子,自己不从考学找出入,其他的选择都不会太理想的,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很好的改变自己的命运。目光绝不能就局限在现在。发生这列事情也不全怪你,只要你能悔悟就很难得,你并没有执迷不悟,实务者为俊杰也!”然后我又给她举了几个发生在我学生时代的例子,也别说这个孩子顿悟的很快,当时孩子几乎是失声痛哭的和我说:“老师我这样,你还那麽器重我,关注我,教育我,太对不起您了!”

然后孩子就把它隐藏的一股脑的都说出来了。她诉说的时候,我还是依然不断的鼓励她并肯定她的优点,所以孩子当时和我谈得很彻底。第二天在课堂上,我发现这个孩子不像以前浑浑噩噩了,不再迷茫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在听课了,我窃喜。在后来的日子,我是不断关心他引导她,虽说成绩不是前列,但她没再下滑,而且再不断的进步。2009年暑期顺利考上八里罕高中实验班。这个孩子被我试着就用这样的策略挽回了。挽回了她,在我今后的班主任工作算是一次质的飞跃。

讲到这里,是我又想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一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也好失足生也好,运用表扬激励关怀肯定的教育策略极为重要。最后,就帮助并指导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后进生、失足生后进的很大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她的学习相连,学习成绩提高了,后进生很自然地会扬起自信的风帆,使向正确的人生航程。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作为班主任必须真诚地关怀、充分地理解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真的多动脑想想,如果那时我要直言面对她的行为,也许这个孩子越来越糟糕,伤了的她自尊,她在班级感觉无地自容,就会自暴自弃了。现在想一想真值得庆幸,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现场直播,根本没有彩排的机会,教育学生和种庄稼是两码事,庄稼今年不收,还有明年,损失就是一年的。而学生呢?一时教育不好那将造成她一生的损失呀!她是一代人的代表着。一句话“用真挚的感情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吧。”

从这个案例也说明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既要关注理论的认识,又要关注对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个案和教育理论结合来,把理性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教育实际问题上,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提高到理论层面认识,这样才能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真正问题,找到今后工作的突破口,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2006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每个班必须配备班主任”。也就是说“班主任工作只是一个副业,兼一兼,代一代就行”的观点在2006年前就已经过去。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张万祥教授说过,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的人。”魏书生老师两句精彩的哲理诗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劳动是神圣的!“优秀的班主任大多视工作为享受,他们的教育生活是愉快的,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

社会需要专业化班主任,学校、家长、学生更需要专业化的班主任。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充电”,提升专业素质,才能不辜负《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爱弥儿》《陶行知教育文集》《班主任专业化指南》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才能真正做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型全新班主任!是呀,班主任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无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里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2] 法国卢梭的《爱弥儿》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16-03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本文采用SCL-90问卷,调查对象为陕西省五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25份,统计有效问卷1822份,有效回收率91%,对问卷调查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从各因子得分(见表1)的总体情况看,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分≥2分的检出比率为70.4%,因子分≥3分的检出比率为39.8%。各因子得分与国内成人样本常模的比较(见表2)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的平均分都显著高于常模,阳性项目数和总平均分也显著高于常模。从分析的结果可知,人际关系敏感、情绪困扰、生活适应力差、精神状态不佳、人格不健全是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困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通过自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选取陕西省五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5.3%。访谈调查自定提纲,对五所高职院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8位教师进行访谈,从教师的角度深入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卷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

问卷调查显示: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将近61.5%的学生肯定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5.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13.1%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31.6%的学生不太了解心理健康教育,36.4%的学生了解一些,比较了解的学生只占有32%。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评价上,65.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22.3%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比较满意的学生只占12.4%。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上,80%以上的学生不太满意,认为满意的学生只有10.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由高到低排列如下:学校领导不重视(35.4%),学校缺乏专业师资队伍(29.9%),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设施不足(18.2%),学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16.5%)。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上,有33%的学生希望学校多种方式相结合,有27.2%的学生希望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有23.2%的学生希望提高师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有16.6%的学生希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

教师访谈的主要内容如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成立的时间较短,相关制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每年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大多在生均2元以下;硬件设施方面,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缺少活动场所,心理测评的专业工具欠缺、手段落后;每学期开设有2-3门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没有固定教材,授课方式以讲授法为主,考核方式大多采取撰写论文和卷面考试方式;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平均1-2名,以心理学或教育学本科为主,兼职教师大多为政治辅导员,年龄在30岁左右;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但对问题学生的跟踪干预明显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集中在5月和11月,活动的数量较少,形式单调。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首先,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高职院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观念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的开展多流于形式,缺乏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侧重点是“问题学生”,忽略了对正常学生的教育引导;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万能化的倾向;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由于心理负荷长期超载,教师缺乏对学生关爱、理解和引导,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容易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客观条件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短,文化底蕴薄弱,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和经验都比较缺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乏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不足和硬件设施缺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的设备、技术、工具和场所非常有限,工作条件和环境比较差,教师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专业教师人员严重不足。为开展工作,很多教师未经培训就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任,一些教师虽然参加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但也是培训期短,专业化程度低,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不健全,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管理规划之中,缺乏制度的保障,导致相关部门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执行不力,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

1.树立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实践的指南。落后的意识和观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纠正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误区,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高职院校要树立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意识,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我无关”的思想观念,通过管理激励和提高管理水平,使每个教职工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任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树立良好的师德意识和观念,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从事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教师,工作涉及面广,和学生的交往最多,最了解学生。辅导员教师要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例如,在学生的生日送上真挚的祝福,在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让学生时刻感到被关心与尊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空间和环境,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操作性,还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2.建立立体多维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非常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配备足额的专职工作人员的条件还不具备。组建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多数兼职教师为协助力量,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比较符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应通过对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加强各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师资的素质和力量。专职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兼职教师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二,加强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保证。学校需要明确规定经费的具体来源和金额,专款专列专用,并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延误教育。改善硬件设施条件,提供足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场所和活动场所,配备齐全所需的设备、技术和工具,在硬件设施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是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包括建立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以院(系)为单位、以班级为阵地的四维一体多层次教育服务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等。尤其需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以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为辐射点,多种教育方式齐头并进,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第四,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学生的心理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仍将家庭作为自己情感的“避风港”,遇到问题仍然需要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建立与家长联系机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和现代通信手段向家长宣传心理保健知识,协助家长改善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培养人才的需要让学生在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和顶岗培训,校企同心协力,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和谐宽松环境氛围,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摆脱自卑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因此,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是拓展高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途径的新举措。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之中。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能充分调动学校的各种资源,保证教学的时间和质量。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必修课为主,以选修课、团体辅导、活动训练为辅;内容趋向多元化,包括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和一些心理技能训练,覆盖各个年级和各个群体;授课方式要多样化;考核要人性化、客观化。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校园文化以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种可感可知的情境之中。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第12篇

回首自己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我深深地领悟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而要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与民工子弟的良好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摒弃偏见,呵护他们

钱钟书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的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产生偏见,偏见侵蚀我们的头脑,于是思想也有所偏,而思想一偏,我们便会有错误的行动。但是我们在看待学生的时候,万不可有偏见。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我们没有完全了解一个学生前,决不可凭第一印象妄下论断,主观臆断的偏见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悔恨。

还清晰地记得,开学第一天,我正在教室上早读,一个男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我身边报到。初次见面,我心里一惊,只见他剪着时尚的碎发,触目惊心的是竟然还染成了黄色!我当时就想:天哪,肯定是一问题学生,麻烦大了。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我立马严肃地对他说:“上午先去把头发染成黑色,剪短了再来报到!”下午,他老老实实地按照我的要求弄好了头发来了,我只好让他进了教室,偷偷关照班干部对他严密“监视”。

接连好几天,我每天都询问他上课的情况,他只说:“还好。”我也电话联系了他的父母,交流了他在校的情况,希望他们多多关心和鼓励他。我真的希望他能尽快适应这里的一切,不枉千里迢迢地来这里求学。

第三周的星期一早上,我正准备去学校上班,突然接到他父亲的电话,说他因为上课听不懂一些老师可能夹杂了方言的普通话,要回河南老家就读了。一听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简直要蹦起来。虽然这些天很关心他,但在我一想起他曾经的黄头发,就总觉得他像一个炸弹,保不定哪天就会就会爆炸,给我惹麻烦,所以派了班干“监视”他,有“敌情”随时向我汇报,现在警报终于彻底解除了。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当天下午,他母亲给我送来一封信,是他写给我的,他在信中感谢我这几天来对他的关心,说我是他今生遇见的最好的班主任,虽然离开,心里却很不舍。

读着他的信,我百感交集,很为自己当初对他的偏见与设防感到愧悔!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摒弃偏见,给他更多更好的呵护。我把他的信放在了我抽屉最显眼的位置,让它时时提醒我,摒弃偏见,善待每个学生。

二、放下架子,走近他们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只有放下架子,走近自己的学生,在学生心中才是可亲近的,你说的话对学生才有份量,他们才会相信,才会执行。而要走近他们,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因材施教。

虽然我平时利用语文老师的优势,叫学生写日记、写周记,通过这一渠道,我对班里的许多事情都了如指掌,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也基本是心知肚明,这些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帮了不少的忙;但是,我认为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一个学生,一定要走进这个学生的家庭去看一看,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许多问题的源头之所在。所以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业余时间,挨个地去家访。

我们班里有一个来自四川的学生,他基础差、习惯差,任课老师和同学都很讨厌他,为了联合家长更好的教育他,我去他家家访。他们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光线很不好的旧屋子里,连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他妈妈一个劲地跟我说:“谢谢老师,孩子这么大了,您可是第一个来我家的老师,孩子成绩差,给您添麻烦了……”那天,我没有告诉他的父母他在校的不良表现,自始至终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说了很多勉励他的话。打那以后,他像变了个人,学习非常刻苦,虽然因为基础差,目前的成绩还算不上很理想,但是我看到了他的决心,他的行动。后来,我几乎走遍了我们班每一个学生的家,我也因此成了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是“铁哥们”。对于我平时的一些号召,真的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三、树立目标,鞭策他们

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契诃夫也说过: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他的行动必定是盲目的,缺乏后劲的,也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我们班里大多是外地学生,家境都不太好,父母往往是干着又脏又累的辛苦活,收入却不高。我就利用这一现实对学生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重走父母的老路。我和他们一起制作了励志卡,把“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用大大的黑体字写在最上头,下面是各门功课的奋斗目标。一式两份,一份贴在自己的课桌的左上角,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到校时默念一遍,另一份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天晚上睡觉前默念一遍。我要让目标像信仰一样成为他们一切行动的指南。

诚然,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缺乏恒心,他们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久而久之,才会养成一个勤奋的良好习惯,而一旦养成,他们的学习就会突飞猛进,这一品质也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我几乎每一个班会课都要提到“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任何时候问我们班的学生,我们的奋进格言是什么,他们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这句话。这句话已经深入了他们的心灵。

事实证明,我的措施是实效显著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我的学生都用骄人的成绩向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