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时间:2023-05-29 17:3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例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例研究

第1篇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实践 形式多样 感悟

课例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它聚焦课堂教学,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 课例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备课中,有限的精力使我们教师无法做到每节课都能精益求精。另外,教师们有时舍不得把自己的备课成果向他人展示,相互之间都各自为政,缺乏足够的成果交流。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

在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课例研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以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了教研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何开发整个备课组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优势互补,是当前日常教研活动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本学期我校科学教研组对课例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 课例研究在我校科学组教研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2.1 精心策划,确定主题。要提高课例研究活动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进行精心策划。确定研究的主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适宜,整个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的处理上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或者某个情境的创设是否真实、有效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如课例《电流的测量》中,我校科学组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探究在课堂”。

2.2 观察课堂,分工协作。进行《电流的测量》的观课前,我们确定了几个观察点:活动的参与度、活动的深度、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预设才能有效生成?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还对参加观课的老师做了详细的分工。

课例:《电流的测量》(研究主题为“探究在课堂”),由一位老师上课。教学片段简述: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师:你有什么发现?师:三个接线柱怎么使用?师:两排刻度怎么看?两个量程各是什么?师:小结电流表读数的方法。师:了解了电流表的读数后,我们就要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了。在连接之前,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无法预测电流大小怎么办?老师介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学生动手实验。

2.3 研究课例,再次上课。组内教师进行了研讨,认为这次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机械地实施一些操作和记录,从实验到对数据的整理分析都很简单,上课的老师只是抓住了探究的形式与外壳,而没有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与核心――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对探究环节进行改进后,由同一位老师进行了第二次上课。

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师:电流表外观怎么样?你观察到什么?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学生观察,互相讨论、提问,个别问题老师归纳。师:电流表应该如何接入电路?学生尝试,再由学生不断的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由学生总结使用规则。

由于课堂的开放性,学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从而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学生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能。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有效的科学探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会表现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课堂上实际发生的现象教师不可能都能做出预设,而通过手脑并用的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但却充满智慧的火花。

2.4 教学反思,总结课例。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空间。课例《电流的测量》的改进,激励我们走出科学探究的误区,要把探究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在探究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和乐趣。教师反思的结果使自身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3 借力多样形式的课例研究,实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

课例研究的形式多样,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教研组在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下的研究。

3.1 同伴互助促成长。我校徐老师在《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展示课的磨课过程中,组内的大部分老师全程参与,每个教师都有不少的收获。课例重点研究:怎样的师生交流是有效的?如何根据生成来调整教学?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收获成功?几经磨课,对《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进行多次的改进、优化和实践后,徐老师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上了这节展示课:课的导入由原来的天气预报的播报改为:师:本周末我想去看广州亚运会,去之前我要做哪些准备?生:先看天气预报。师: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天气预报?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激励性的评价多了。

实验的增加:用现象非常明显的实验代替了动画。模拟冷、热空气相互接触时的实验,用可见度高的、颜色分明的冷、热液体来模拟不可见的空气,效果十分明显,有利地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课的结尾的改进:增加古人的求佛降雨和现代高科技的对比的知识,使知识有了提升。同时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展示课《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之前的每一次磨课,参与教师都能非常踊跃地表达自己对课的理解,如对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对问题设计合理与否、对选择的素材是否贴切的认识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进不仅磨了课,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人。

3.2 专家引领助成长。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如2010年的省科学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其中上虞百官中学樊红日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浮力》复习课。我们组内老师对这节优质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樊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独到处理,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灵活善变的教学机智,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深受启发。这些好的课例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讨。一位专家在深入的点评中指出:“科学应该为思维而教,为方法而教,为应用而教,为不教而教。”开阔了大家的思路,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形式多样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同伴的互助和专业的引领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课例研究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变化: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践行,变客串为主角,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实现了科学组老师的结伴成长、共同发展。

4 实践感悟

4.1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特别是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要求更高了,为此,我们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4.2 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团结合作,通过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等环节,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听课教师要有课堂观察的技巧、收集数据的方法、分析课的策略、课堂记录的方法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编写的能力等,观察课堂活动需要观察技术的支持,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踊跃、认真务实地投入到课例研究之中,定能体验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郑青岳主编.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课例研究;本土创新;实践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08-05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教师即研究者”以及教师校本化专业发展等思潮开始全面影响我国,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200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出《关于开展“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推进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力改造传统的教研活动及其制度,努力培育民主、开放、务实的教研文化。一时间,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课堂为研究对象、以校本教研实践创新为直接推动力的课例研究新范式在一些地区的中小学首先付诸实践,对课例研究的研究及实践也渐渐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新领域。

一、课例研究流程的建立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行动研究,必然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在课例研究的本土实践过程中,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真实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并改进,我们逐步确立了“课例研究六环节”[1]的模式,并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付诸实践:

1.确定研究专题

课例研究的专题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瓶颈症结的提炼和聚焦,问题的指向越明确,专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才会越具体。一线教师实践中许多原生态的研究之所以不能持续深入,原因就在于问题没有界定清楚。因此,课例研究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研究专题的确定。确定的研究专题可以是本学科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定理、技能等教学重点,也可以是本学科教学中最难教、最易出现问题的教学难点,还可以是本学科教学中学生最有兴趣探究的教学兴奋点。

2.选择执教内容

执教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与研究专题的匹配。课例研究中,教师基于确定的专题,以适切内容的课为载体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演绎,即所谓研究什么样的专题,上什么样研究主题的课。执教教师可以选择最能体现自己对专题的探究性思考和创造性演绎的教学内容单元进行试教。因为是研究课而不是展示课,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原型经验和教学风格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教学探索,完全可以以研究者的姿态展开教学探索。

3.带着目的观察

在每一次观课之前,研究团队都要基于研究的专题,拟出课堂观察要关注的系列关键问题,以强化观察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研究团队进入到课堂,一边是研究团队的教师代表基于研究的专题,依托适切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课的演绎;另一边是研究团队的其他所有成员基于研究的专题开展课堂观察,获得真实而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在观察中记录,在记录中思考。每一位观课的教师在每一次观课结束之后都要形成一份基于个人独立见解的课堂观察报告。

4.畅所欲言发现

在经历了执教探索和课堂观察活动之后,参与专题研究的所有成员旋即开展基于研究专题的课堂教学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首先是执教教师阐述自己对于研究专题的理解,诠释教学背后的理念及实践反思。随后是所有研究成员交流自己课堂上的发现与思考,进行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和证据呈现。经过全方位、多角度、高强度的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往往会把对于专题的认识推向深入,先前的疑难困惑很多都会得到澄清。

5.着眼达成改进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基于过程中生成的丰富见解及解决策略,执教教师进行综合权衡,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实践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样经过反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直至通过课堂教学的演绎表明原本的疑难困惑已经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当然,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要让每一个教师全部地吸收和采纳每一位观察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不现实,同时不同的意见与建议本身之间有时难免会有冲突和相左之处,所以在着眼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要体现教学的改进,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吸纳群体的智慧,并开展带有个人风格的新一轮教学。

6.理清主线观点

基于多次反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在取得满意的实践效果的基础之上,研究团队需要再一次地回过头来反思整个研究的全程,清晰地梳理研究的过程,提炼总结基于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形成规范的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需要包含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即关注的问题、研究的过程、案例的支撑和形成的结论。没有关注的问题,只是平铺直叙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尽管真实,却只能算是课堂实录;关注到了问题,但是没有研究的过程,只能算是研究的起步,因为真正的研究还没有开始,这样的报告不能算是研究报告;没有案例的支撑,没有结合一堂课的具体实例来支持所述的观点,只是坐而论道,不是行动研究的成果,不能算是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报告;没有形成的结论,尽管有研究的问题,有研究的过程,有实例的呈现,也只能算是一种工作的描述,因为课例研究报告是一种观点或结论统领事实的文本,形成的结论是这种文本的灵魂。

通过上述“课例研究六环节”可以看出,集体的研讨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问题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向性。每一次观课之后的研讨不仅需要“头脑风暴”,而且还需要针对林林总总的问题进行归类归因和分清主次,以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课例研究是基于实践和改进实践的行动研究。

二、执教以及研讨的设计

为了使课例研究能够富有成效地开展,教师的执教和课后的研讨在形式上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以切合研究的需要和适应实践的需求。

1.教师的执教

经过几年的实践,关于课例研究课的执教主要设计了以下五种形式:

(1)“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即让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班级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基于充分的研讨进行连续几次的教学改进直至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控制变量:内容及教师都不变,变化的是基于研究的教学探索,所以最后实践效果的改进反过来就会证明基于研究的专业判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实践的推广。

(2)“同一内容+不同教师+接力改进”。即让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基于充分的研讨进行“接力赛”式的教学改进直至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设计主要是鼓励更多的教师基于专题的理解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思考,有助于拓宽研究的视野。同样出于控制变量的考虑,会要求不同的执教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演绎,并且特别要求第二位及以后的执教教师要关注前一位教师业已进行的实践,其中暴露出问题不能在接续的课堂重演,而是要体现出为了改进而做的进一步探索。“接力”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容;不仅是接续,更是提升。

(3)“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对比改进”。即让不同的教师执教同样的教学内容,研究团队的其他所有成员对这样基于专题的不同风格的探索研究课进行横向的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的理解在教学实践效果上不同程度的差异,并进而综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益启示,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进。

(4)“同一单元+不同教师+循环改进”。即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单元(不是课时)的内容都进行完整节次的顺序演绎,第二位及以后的执教教师都是在前一位执教教师单元执教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于是构成了多个执教教师的单元教学改进循环。

(5)“不同内容+不同教师+借鉴改进”。即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时可以是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性的试教,后面的执教教师都是在借鉴前一位执教教师的有益尝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优化。在教学内容和执教教师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课例研究的探索实践,特别要求每一位执教教师紧扣研究的专题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探索和演绎,同时也同样要求研究团队的其他所有成员紧紧围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来思考专题实践的得失。

2.教师研讨

经过几年的实践,对于课例研究课的研讨主要设计了以下两种形式:

(1)“一课一研,及时研讨”。即上完一次课之后就及时地组织研讨。这样研讨的优势在于研究成员能够针对基于专题试教的观察发现及所思所想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分享,比较容易调动起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的氛围。

(2)“一课两研,分步研讨”。即上完一次课之后,除组织一次即兴的研讨之外,还针对整理出来的课堂教学实录再进行深度的研讨。这样设计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促使专题研究的全体成员基于全息的课堂实录做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精确研究,很多教师往往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数据发现和更深的理性思考,数据更加具体和精确,立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在课例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因为多轮的研讨而偏离原本确立的研究专题,而不知不觉回到过去传统的教研活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态。所以,课例研究的实践特别需要坚持以下两个方针:

(1)以教学改进为方向。课例研究是以课为例的课堂教学研究,所以课堂教学的改进是其方向,时时刻刻关注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在哪里,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出路在哪里,否则研究的价值就会失去。

(2)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课例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都是以专题探索课上暴露出的问题的解决为线索的,只有紧扣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专业的诊断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最终确保研究能够形成不断改进的实践效果。

当然,在课例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确实会存在因一课需要多轮执教,从而使得学校教研组要进行必要的课时调整的问题,如果是阶段性的教研活动还可以,但是要常态化地进行势必会遭遇一定的困难。因此,课例研究流程的简化和回归常态也成为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解决的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针对教学的设计进行充分的研讨,大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增进对于关注的专题的理解;二是在教研活动中先聚焦主题,后分而实之,即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大家针对主题进行透彻地研讨,形成的成果可以由每位教师各自有选择地在今后相关的教学过程中予以贯彻和落实,而不一定需要下一位教师就同样内容再做专门演绎;三是在同课异构中比较效果,择其优者而效之,即在同一教研组里可以让几位教师按照自己的风格按部就班地演绎单元的教学,大家从风格迥异和效果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借鉴别人有效的策略与做法进行实践,从而也达到教学改进的效果。

三、课例研究本土实践特色的突显

近年来,以课例研究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也逐渐成为促进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课例研究的本土特色也越来越得以突显,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尤为明显,走出了一条“在借鉴中创造,在发展中创新”[2]的本土实践之路。

1.在课例研究的取向上,明确指向课堂教学的改进

正如美国学者凯瑟琳·刘易斯(Catherine Lewis)在2012年11月于新加坡召开的国际课例研究第八次年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当前在国际课例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特色鲜明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侧重研究教与学的结果,目的是改进课堂的教学;另外一种则是研究教与学的过程,目的是了解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以江浙沪为中心展开的课例研究比较倾向于上述的第一种取向,即在课例研究的一开始就期望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的反思及研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建设性地提出课堂改进建议,再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改进和课堂演绎,直至问题解决,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学者斯迪格勒就提出,大多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所做的努力之所以没有在教学提升方面有突出表现,就是因为这些努力不是“基于课堂教学的改进而进行的”[3],而课例研究的实践必须体现这一点。课例研究这种实践改进的取向也正是对传统的教研活动进行改造的一种必然要求,即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密切依托教学经验进行专业判断,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经由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遭遇的疑难困惑,研究的结果直接以明显改进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佐证。换言之,广大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的明显改进作为一个专题课例研究的阶段结束。一般都是只有首先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进的前提下,才会回过头来系统反思实践改观背后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启示。反之,如果不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相联系,而只是一味地对某一次课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和深度的数据解读,并由此而进行概念的重建或理论的建树,既不符合广大教师研究能力的现状,也不符合教师以精彩课堂的演绎促进学生有意义和高质量学习的基本要求。

2.在课例研究的选题上,直接针对课堂教学的瓶颈

同样,也正是因为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取向,所以在课例研究的专题选择上,主要聚焦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实在在的疑难困惑,而较少侧重概念内涵的挖掘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辨析等学理指向的理论探讨。问题的根本解决从客观上要求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携手合作,让教学研究回归常态、深入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教学。从近些年的课例研究历程以及业已展开的课例研究专题,就可以明显反映出这种扎根课堂实践且突破实践瓶颈的风格。

以英语学科为例,在走进中小学与广大英语教师就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广泛调研的过程中,研究团队获得了来自一线有关教学情况丰富而真实的信息,提炼归纳出以下方面的突出问题:新课程净增了很多生词,大量词汇的有效识记既难住了教师,也困住了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环节,稍有不慎极易陷入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怪圈;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倡导虽然被普遍认可,但学生离开课本就不会交际,即便交际也犹如读课本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阅读理解占据课程文本和考试测验的比例都很高,如何让学生迅速地捕捉文本信息线索以及如何正确地理解文本主旨,都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要攻克的难关;想象作文既挑战学生的想象力,又考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双重能力的提高目标要求教学既要精彩示范,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全面反馈与评改,难度可想而知……一言以蔽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攻克的难关很多,值得研究的专题自然极为丰富。

江沪浙三地的英语课例研究团队基于对时下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共同的理解和把握,先后在浙江嘉兴完成了“开启想象作文的钥匙”,在上海闵行完成了“走出句型操练的怪圈”、“引境创设的精彩”、“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在浙江杭州余杭区完成了“跨越词汇障碍的门槛”、“增进阅读理解的良方”、“突破听说能力的瓶颈”、“扩大小组合作的实效”以及“基于新编教材分析的设计改进”,在江苏南京完成了“充实复习过程的收获”,在江苏常州完成了“目标导引活动的优化”,在浙江桐庐完成了“新授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和“基于学生学情的教学针对性研究”,在浙江安吉完成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实践”等系列专题的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课例为载体,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的难关与瓶颈,深入一线学校的课堂进行教学观察,努力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尽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促进教学实践持续改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3.在课例研究的执行上,积极促进研训一体的融合

在国内一个区域或一所学校推进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围绕专题的课例研究总是和本区域或本学校的教师在职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即研训一体成为中国内地课例研究实践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课例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行动研究范式,因为它与教师的教学紧密结合,即真正在追求着“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教学”的理想境界,非常切合教师职业实践的特点。

目前,在教师培训的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诸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的有效性不高,以及培训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培训的内容要切合教师实践的需要,培训的过程要尽可能融入教师的主体参与和深度体验。课例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结合,就为当前教师在职培训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因为课例研究的专题可以成为教师培训的主题,课例研究的过程可以设计成教师参与式培训的过程,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把现成的研究结果直接展示给教师,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亲历研究的过程主动去归纳和总结,这样就比较好地体现了“在培训的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培训”的理念。

4.在课例研究的指导上,注重起步阶段的专业引领

广大教师在之前的师范教育和在职的专业培训中往往更多涉及的是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而“针对教育教学的问题如何进行研究往往成为不经意的缺失”[4]。针对这一现象,专业支持机构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课例研究指导的过程中,普遍重视研究问题的概念明晰、研究方法的恰当选择,以及研究结论的斟酌提炼,从而让所有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亲身经历一次规范研究的全过程。

对于广大做课例研究的教师而言,“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亲历其中,我就会明白”这样的规律同样适合。在课例研究的指导过程中,指导者往往通过让教师亲历专业指导下的课例研究全过程,并辅之以总结梳理成文的课例研究报告现身说法,让教师逐步学会课例研究。指导者的专业引领是课例研究在中小学推广的关键,其中指导者的亲身示范是教师课例研究的起步阶段最行之有效的专业支撑。

参考文献:

[1]胡庆芳,等.点评课堂:博览教学改进的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

[2]胡庆芳.在课例研究中改进教学[J].人民教育,2012(9).

第3篇

一、课例研究的“创生”取向

为发展全校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我们在四个方面确立了课例研究的“创生”取向。

(一)从“问题泛化”到“聚焦创生”

一堂课的教学是复杂的,涉及到很多问题,在以前的课堂研究中,老师们会从多个方面畅谈观课所得或提出改进建议,但大多泛泛而谈,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为了改善课堂研究效益,提高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我们在课例研究中开始聚焦某个问题,引导教师在行动中围绕这个问题观察课堂创生点、反思创生行为,提高课堂创生效益和价值。如语文教研组根据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要求,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写景散文教学为背景,以读写结合中想象力的培养为切入点,确立了“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研究主题,根据“学、思、创、生”的课堂创生要素,开展了课例研究。化学组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实验完成和探究体验等要求,确定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创生策略研究”的课例研究主题,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展开教学,还原了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寻找到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些创生策略,引导学生见证了从建立到批判,再从批判到建立的螺旋创生过程,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

(二)从“观察教师创生”到“关注学生创生”

教师课堂创生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学生的创生品质。在课例研究初期,我们强调观察教师的课堂创生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开始站在学生的立场体验课堂进程、观察“学”的状况。这种“关注学生创生”的课例研究视角,帮助老师们改变了自己的课堂理念,老师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学生创生。在北师大版生物学科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的课例研究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胸廓的结构和呼吸运动的过程时,第一次课是通过学生看书自学、做呼吸运动感受胸廓变化,再观看呼吸运动的视频加深理解膈的运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明白时,学生说“明白了”但显得言不由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未能顺利推导出肺通气的过程,我们由此观察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正是基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高度关注,我们发现了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二次课做出了调整,在观看视频前增加了手工制作的肺通气模型模拟呼吸运动,再增加对胸廓模型的观察,生动而形象的模拟和模型让学生理解了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联系,学生顺利生成了肺通气概念,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踩踏事件”进行分析,生成了自我保护措施。正是基于对学生创生状况的关注和观察,促使教师从学生角度反观自己的课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创生素养。

(三)从创生的直观评价走向创生的科学评价

在建构创生型课堂初期,我们缺乏必要的观察工具,教师们多凭借自己对创生型课堂的理解,直观感受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做出评价,或提出建议。这种评价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感性多于理性,不利于教学改进。在引入课例研究这一技术后,我们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开发课堂观察工具,设置相应的观察小组,对课堂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课堂创生评价的科学性和课堂行为改善的有效性。在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打折销售》的课例研究中,我们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观察,共确立了八个观察小组:教学环节组、课堂问题结构组、前后测组、访谈组、师生语言流动组、学生活动组、问题情境组、学习卡使用组。老师们带着任务进课堂,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脉络和时间分配、主干问题驱动、“问题情境”运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从学生“学习结果”的“增量”、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学生的投入情况、互动学习的主动性与效益等对学生进行记录、考察,提高了课堂创生评价的科学性。

(四)从理念创生走向行为创生

课例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念更新、理论学习、理性思考等层面,它需要将新理念、新思考、新经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课例研究是课堂创生的自我超越,是反复授课的“行为跟进”。我校建构的“创生型课堂”,旨在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生、会评价的学生。我们在观察和评价课堂时,重点考虑“《学习卡》使用”、“课堂创生状态”、“课堂创生结构”和“课堂创生效益”四个维度的“行为创生”情况,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在专业的对话中,不断缩小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协调课堂设计与课堂现场的矛盾,以提高课堂创生的行为水平。

二、课例研究的“创生”策略

我校的课例研究以“全校统筹、整体推进”的思路实施。首先是引领全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其次是完善研究组织,包括建立课例研究推进中心组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课例研究小组,明确任务与责任;再次是确立课例研究主题和本次课例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是推进和研讨创生型学习设计;第五是上课、观课、议课和改进;第六是课例研究的成果提炼。

我校的课例研究采用“一个课例聚焦一个创生点,三次课堂观察分析创生过程,六次会议凝聚集体创生智慧”的方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4篇

【关键词】学生科学家研究课例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师生在教与学中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师生在彼此互动中就会慢慢营造出一个积极思考、用科学的态度主动的探索大自然的气氛。在这个互助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也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为了突出科学探究先进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将科学和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而探究是科学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即要将这二者完美结合。

学生在学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的时候就会涉及到《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时这个内容也是对七年级知识《物质的溶解性》的延伸。教科书中对于《物质的溶解性》这部分内容讲解也使用了科学探索的方法讲授,它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定义,便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高锰酸钾、食盐、粉笔灰、色拉油等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状况来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教材中方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实验向同学清晰的展示了溶液、悬浮液和乳浊液的主要特点,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自然。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物质的溶解性有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了解和认识,但这些认识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学生印象中的溶解也只有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对于气体和液体的溶解以及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相对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对于溶解这个大概念没有统一的整理和全面的理解。不过因为溶解在我们生活中却无处不在,是个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概念,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的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最初对于溶解的认识开始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增加学生对于溶解的了解,并鼓励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混合物的三种类型及各种混合物的特点。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发现自己平时不注意的问题,比如生病时吃的颗粒性冲剂的混匀、衣服上油污的洗涤方法等各种小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到自己学习的知识的用途,体验收获成功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热情,从而达到让学生想科学家一样去研究的教学目的。

二、研究过程

重点:1、了解溶液、悬浮液、乳浊液的相似与不同,学会区分溶质和溶剂。

2、学会用对比的方法去区分各种物质的异同。

难点:1、区分三种混合物(溶液、悬浮液、乳浊液)。

2、正确判断出溶质与溶剂。

3、举例区分各种混合物。

三、我的思考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觉得在中学培养学生科研探究能力还需要更深层次研究的有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启蒙性、兴趣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

1、启蒙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科学能力启蒙性的培养,我们要从孩子时候就抓起,在儿童时候让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培养他们多动手、多动脑,让他们从小养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务的习惯这些能力对于他们后续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力。,

2、兴趣能力培养: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兴趣在中学生的心理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和认知事务的积极性。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对于科学知识形成浓烈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积极的吸收知识,真正的热爱科研活动,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3、创造性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核心是独特新颖的思维。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最为高尚的品质,独创思维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由自己独立去思考,从而得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或答案。这种珍贵的独创思维能够充分的反应人的主观能动性。

4、系统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是一项巨大且有系统性的工程。它的实施影响到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还需要所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家庭成员的配合、社会环境的影响。怎样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也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四、结束语:

学生的先自己学习然后老师教是我们一直要推广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第一步是通过我们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进行猜想,各种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步是我们进行实验,不过这里说的实验不是为了验证我们已知的定理,而是探讨验证我们刚提出的假想是否正确,是不确定的,需要我们探讨。第三步是进行认知,不过这里认知的对象并不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概念,而是针对现象本身做出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个由分到合的过程,就是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将分散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也是科学家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的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实践感知内在。这样探讨出来的结果是开放性的,是不确定的,同样这也就是真正科学探讨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苗相敏.一次探究式教学的尝试和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5期

[2]李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11期

[3]杨启富.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探讨和建议[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第5篇

【关键词】课例研究;有效教学;本土化;教学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77-03

一、课例研究的渊源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不同,课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教学实践。“课例研究”(じゅぎょけんきゅう)是一种有组织的合作教学,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在日本中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学者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课堂教学录像之后,认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相关,即课例研究,并定译为“Lesson Study”。

课例研究是一个对教和学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研究领域。1999年,斯蒂格勒和希伯特(Stigler & Hiebert)合著《教学的差距:世界各国的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精彩观点》出版,课例研究从此引起国际广泛的关注。2005年,世界课例研究协会(WALS)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课例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课例研究属于“教师研究”(teacher research),不仅是一种校本化的教研新方法,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随着研究的进展,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学者都强调:课例研究是一种强大的教学变革工具。我国的课堂教学正在经历历史转型,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尤显必要和紧迫。

笔者第一次邂逅课例研究,是在“十一五”期间,缘于美国学者克里・费南德斯和日本教师吉田信合著的《课例研究》。当时,笔者正着力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重点资助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思考着如何规范地设计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参与式主动学习,以此提高有效教学的内涵和品质。与这项课题研究相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观察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有效教学的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的中介,引进课例研究这种新的教研方法,探索本土化实践创新,以课例为载体提升校本教学研修的效能,激发教师团队学习力。

二、课例研究的概念

什么是课例研究?这种源自东瀛的授业研究走向世界以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此教学论术语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

在国外,斯蒂格勒和希伯特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师寻求提升课堂中有效教学的一种校本的、合作的专业发展过程。崔瓦冉愈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认为课例研究是指教师系统地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教学经验和提升学生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派瑞和刘易斯则侧重课例研究的过程,指出课例研究是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多位同事教师(有时可能专家介入)组成一个项目研究共同体,协力为促进学生学习制定目标、设计教案、上课及观课,并且对所教的课进行反思提升教学的循环过程。

在国内,安桂清认为课例研究是一个融合教学实践、知识、心智模式、人际关系、支持合作性研究的结构与工具等要素的复杂的教师学习体系。耿帅认为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示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2011年,胡庆芳等出版了《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介绍了课例研究的国际背景及其本土化实践,并以若干研究范例提供了诠释这一种教学研修的新方法。

通^文献检索和教研观察,综述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课例研究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是计划、观察、反思和修订课的教学研究过程。这种教研方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学建议,针对教学中突出的真实问题,共同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实施并接受课堂的检验,目的不是为了展示一堂完美的课,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

由此看来,课例研究并不高深莫测,它就发生在一线教师职业生活的过程之中。然而,课例研究与一般的教学研究(公开课)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课例研究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研究为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模式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同一学科或同一年级的教师成立小组、即课题研究共同体,经常定期开会讨论课的设计、实施、反思等,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虽然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主旨是相同的,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步骤一:确定研究的问题

先确定一些能激发和引导课例研究组人员的真实问题。问题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问题的选择可以是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来自教育决策者。

步骤二:合作设计研究课

课例研究组共同完成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查阅书籍并搜索前人做过的类似研究,然后由一两个教师执笔设计方案。教师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后,再召开小组会议,对这一设计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修改,直至最后确定一份研究课方案。

步骤三:第一次上研究课

选择研究共同体内某一位教师执教这堂课。组内所有的教师都来听课观察。当课堂上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时,听课的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走动,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解题思路时才能和学生交流。有时也可把整堂课录下来,供以后分析和讨论。

步骤四:课堂观察并反思效果

上完研究课,研究组立刻讨论、分析这堂课。由执教者先发言,反思这堂课的效果及存在问题。研究组的其他教师再对这堂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多数是对这堂课的批评意见。

步骤五:重新设计研究课(酌情采用)

研究组教师基于自己的观察以及对这堂课的反思等继续进行修改,从学生现实学力和发展适宜性考虑,修改那些不易被学生理解的地方,再重新设计出一份新的教学方案来。

步骤六:第二次上重新设计的研究课(酌情采用)

根据新的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重新上一次,可以由上次执教的教师来上,也可以换成研究组的另外一位教师。不同的是,这次有更多的成员参与,包括研究组的成员、学校领导、专家等。

步骤七:再次评价、反思研究课

执教者先讲述自己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包括校领导以及校外专家等在内的所有听课者,对这堂课提出批评意见以及修改策略。研究共同体不仅要讨论这堂课使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理解了什么,还要讨论设计这堂课时提出的理念假设是否得到贯彻,教师和学生分别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

步骤八:分享成果

与别人分享教研成果是课例研究的一部分。分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一种就是写报告,大多数研究组成员都是通过写报告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研究的过程。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听修改后的研究课,这被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能从其他学校学到教学创新的一种方式。

在中小学,适宜校本研修的课例研究项目大致有以下四大类:

(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磨课辅导)。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小学英语、社会等;音乐、体育、美术。

(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同课异构)。适宜各学科。

(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专题研究)。主要适宜于:小学教学点、辅助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

(4)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专人研课)。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

四、课例研究的范例

教育研究必须扎根于鲜活的教育实践,要在中小学积极倡导基于课堂现场的教师研究。江苏省江阴市长寿小学就是这样一个真探索、真教研、真改革的成功典范。2011年以来,长寿小学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农村小学教学文化变革的课例研究”为载体,分学科开展了课例研究。他们之所以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文化变革取得成功,就在于坚持真正地在做课例研究,围绕着一个“趣”改革课堂,这种动力的源泉来自于研究共同体敢于挑战自我的强烈愿望。课例研究理想的境界就是笃信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持续地进行课例研究,满足于现状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天敌。持续的课例研究需要这个研究共同体里的每一位成员具有敢于另辟蹊径和挑战能力极限的勇气和智慧。

课例研究,旨在促进教师对于有效教学的有意义理解和教师专业的自主性生长,求善求美,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因此,课例研究特别需要发扬三种精神,即:永不言败的“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索精神”;追求教学精致无极限的“唯美精神”。

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变革教学文化,提升教研品质,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教学研究进入的新阶段,是在追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懈探索过程中的新创举和新突破。课例研究范式的推崇和推广,标志着中小学一线教师从事的教育研究进入了规范化和深层次的新纪元:草根的基础、真实的研究、全员的参与、教学中的进行、行动上的改进!

长寿小学教学文化变革的课例研究的范例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通识性的道理: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收获。今天的课例研究也依然遵循着这千古不变的法则。知与行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演绎出了一个个以课为例的研究和改进教学的范例。

课例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经历教学改进这一凤凰涅过程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告别过去的基点,站在新的高度向未来更深邃、更高远的空间进发!

参考文献:

[1] Isoda M,Miyakawa T,Stephens M. Japanese Lesson Study in Mathematics:Its Impact,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for Educational Improvement[M].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7:275-278.

[2] Martin,M.O.,Mullis.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Boston College,2003[C]. Massachusetts: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2004.

[3] 黄树生.简说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方案规范[J].江苏教育研究,2009(10A):31-34.

[4] Stigler J W,Hiebert J.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9.

[5] Triwaranyu C.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study in schools[J].International Forum of Teaching and Studies, 2007(3):48,15.

[6] Perry R,Lewis C.Teacher-Initiated lesson study in a northern California district[C].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ly 21,2004,from Http://.

[7] 安桂清.n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J].全球教育展望,2007(03):42-46.

[8] 耿帅.课例研究:备受教师关注的教育科研形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06):96-98.

[9] 朱纷,黄树生.教师要积极开展基于课堂的教育研究――以无锡市(江阴)教师专项教研课题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54-56.

第6篇

一、注重精确观察和数据分析,促进思想认识的更新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课例研究过程,是实验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观察、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等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过程。在课例研究中,研究者要注重课堂观察的有效性,“有效”是选择观察重点的灵魂。观察重点的选择与确立一定要与学科特点、课例研究主题、教学目标等紧密结合;对观察数据的统计、分析也一定要站在整节课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去考虑,点面相结合。也只有如此,才会使观察的数据更具说服力,让观察真正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笔者研究的主题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由于《会变的瞳孔》一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语言方式进行,语言行为是课堂中最主要的教学行为,观察记录比较方便,所以笔者的研究小组将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重点放在师生的语言行为上。有专人侧重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专人侧重关注教师非语言行为对教学的影响,还有专人侧重关注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等等。课后,研究小组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帮助李老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进而有效改进课堂提问,提高研究实效。应该说,教研员的经验与数据分析的结合,使课例研究更具科学性。

例如,第一轮课后,研究小组普遍感觉李老师在课下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课堂上努力地凭借文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学生却整节课比较被动,超时六分多钟才完成授课过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笔者有种直觉:李老师的问题比较琐碎,尤其是无思考价值的问题较多,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故学生显得被动,耽误了时间。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负责观察记录“课堂提问”的教研员向大家出具了记录表,让大家恍然大悟。(见表1)

李老师在46分钟的课堂上,一共问了68个问题,平均每分钟提问1.5个。仅仅第二自然段,李老师居然问了45个问题。无效的提问占整个课堂提问的34%。于是研究小组及时对第二轮课的问题设计及教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反思与调整。可喜的是,当研究小组再次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发现课堂提问变得有效多了。统计的结果是:提问总数27次,有效提问占82%。在第二轮课后访谈中李老师不无感慨地说:“以往老师们听课也总是说我话多,随意性问题较多,其实我也在努力地改进,但上轮课统计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真的把我惊醒了,因此在这轮课的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我格外注重了提问的有效性,我以为这节课无价值的问题少了,学生也显得主动些了。”李老师朴实而真诚的话语再一次有力地说明,科学地开展课例研究有利于找准课堂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课后评议更具说服力。

二、注重课例评价的前后对比,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

时至今日,李老师执教第三轮课的情景还令听课教师感到喜悦:学生学习主动、热情,课堂发言积极、踊跃,口头表达清楚、完整、有序,充满了自信。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出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可以这样说,课例研究使课堂变得精彩。(如表2)

课例研究的目标应十分明确且紧扣主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实效。在研讨的过程中研究小组往往要不断修正主题,使主题“小”而“实”,尤其通过多轮课的数据对比,使课例研究更加精准。本节课例重点抓住文本的第二自然段训练学生清楚、完整、有序地表达小花猫的瞳孔从早到晚的变化过程,但三轮课学生说的情况却有较大差距。

这一点从表2的观察记录中即可发现:学生清楚完整地表达一句话从第一轮课的31次,提高到第二轮课的35次、第三轮课的36次;清楚完整地表达一段话从第一轮课的0次,提高到第二轮课的3次、第三轮课的5次;有序表达几句话从第一轮课的2次,提高到第二轮课的4次、第三轮课的10次;不清楚、不完整的表达从第一轮课的34次,下降到第二轮课的17次、第三轮课的5次。变化句式表达的次数,虽然没有数量的增加,但表达的质量却有较大提升:前两轮课学生变换句式表达主要体现在用词语“又大又圆”说一句话上,而第三轮课学生则针对文本的主要内容“猫咪瞳孔在一天中的变化”练习表达,有的学生按照“从早到晚小花猫瞳孔的变化”来说;有的学生先总说小花猫的瞳孔是会变的,再分说什么时间怎么变;还有的学生把早上和傍晚小花猫瞳孔的样子合在一起说,表达更加简洁。三轮课的提升显而易见,一轮更比一轮精彩。

“一人同课多轮”,不变的是执教教师、教学内容,但教学行为却在不断改进。两个多月的时间,研究小组和执教教师一起经历了“三阶段两反思”的研究过程:执教教师围绕研究主题独立备课、上课,教研组及专家指导团听课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执教教师对第一轮教案进行调整、改进,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第二轮课后,执教教师和同事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正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大家的智慧集于一身,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次比一次简洁、明确;重点环节的设计一次比一次清晰,教学策略的选择一次比一次恰当、有效,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又怎能不一次比一次精彩呢?

三、营造专业发展氛围,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的认识之源、发展之源。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出现,有时会让教师们目不暇接,难以统合,甚至望而却步。但课例研究可以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让教师们感到安全,愿意敞开心扉公开自我的研究氛围。它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磨砺教学技艺的“磨刀石”。参与课例研究的人员组成是多方面的:有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教学干部,有教授、专家,还有教研员,等等。课例研究中各方要努力发挥各方面的优势,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课例研究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实验教师既要“海纳百川”,吸收、借鉴大家的意见、建议,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学生实际等,有选择地接受和吸纳,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小组也曾遇到过挫折: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教师的课堂实施之间有一个差距,差距会带来思想的困惑,甚至不同意见的冲突,但困惑催人进步,冲突使人成熟,亲历课例研究的教师们有许多感言。

1.课例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让我们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2.是课例研究让我进一步增强了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也感到了自己的收获:课例研究在伴我成长!

3.是课例研究让我们有了近距离接触专家的机会,专家的引领使我有种特别解渴的感觉,心中的迷团渐渐散去。回想自己的教学,真是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我会不断思考,将目光放远,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4.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课例研究再一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制定不准确,是永远上不好课的。

第7篇

一、研究述评与现状评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例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教师的职业成长愈来愈多地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反思和研究。在此背景下,课例研究应运而生。

2007年后,课例研究在我国基础教育中逐渐被广泛应用,涌现出许多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成果。在国内,关于课例研究,首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教授。他就课例及“行动教育”在理论上做了详尽的阐述,并长期在上海市青浦区做验证。通过大量文献和实践经验总结,他发现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目前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已涉及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但尚缺乏系统整合。因此,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做一些系统整合和创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计划与执行情况

我校的“基于小学数学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立项后,课题组立即召开会议,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转变思想观念,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分析。课题主持人拟出课题实施计划,确定课题组开展活动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课题教师再根据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具有个人特色的课题计划,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次来开展实验。

随后,课题组召开了“基于小学数学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会。课题主持人向与会的专家和教师介绍了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范围等。专家们阐述国内外关于课例研究的现状并作开题指导,和教师们共同签字,完成开题报告书。

2013年11月~2014年3月,课题组主要围绕复习课例开展了“同课多上”的磨课式活动,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探究阶段(原生态课例)。捕捉原生态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开展组内教研活动,进行一评。

第二阶段:备课组合作研究阶段(改进型课例)。在一评的基础上,作课教师在反思、吸收的基础上对原生态课例进行改进,二度设计。进行第二次教学,上改进型课例,在主持人的统一安排下,及时进行二评,关注教学问题如何改进及改进后的效果。

第三阶段:专家引领研究阶段(提高型课例)。在二评的基础上,作课教师广泛听取专业引领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即三度设计,上提高型课例,研讨后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创新

1.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模式

通过研究,我校形成了以“原生态课堂―改进型课例―提高性课例―撰写课例报告”为框架的四步特色教研模式。它规范了教研活动的运作,营造了教研活动的氛围,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改变了过去高耗低效的教研状况,使教研活动日趋科学,真正体现了教研活动应有的价值。

2.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在研究活动中,除课例教师外,其他组员对课例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进行审视,找出与其倡导的理论之间的差距,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感悟,列出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进计划。在此活动中,教师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研究。在“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实践智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研究价值和社会效益

1.成果的学术价值

借助小学数学课例这一载体,教师们能够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为学校总体发展服务。

在现有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用以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实效,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课例研究是一种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提高模式,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这是一种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种激进的教学变革。

2.社会影响和效益

科学的、系统的、以专题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关心下,最终得以向全县推广,深受全县兄弟小学的欢迎,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在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教学的行为转变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了,教师们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学会了科研方法,并能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课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形成技能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节,开展了课例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再现和描述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旨在通过研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课例研究的意义

1.1 教学现状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平台。采取怎样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探究性、实践性、参号性和开放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目前化学教学中课例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提出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课例研究的课题,探索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为实验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新课程的实施者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实践智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迫切需要加大“研”的分量,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课例研究,探索与研究实验教学的策略,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整合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使教师自身成为一个研究者,在观课中成长,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在反思、重整中不断成长。“课例研究”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

2.1 第一阶段:确定课例研究主题、内容

实验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自我设计、判断、验证和反思,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在问题性、探究性上开放性不是很大,学生的情绪调动不充分。实验结果往往在预料中,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等等。因此,确定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例研究”为课题,以“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为例开展课例研究,探索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2 第二阶段:立足课堂,设计-实践-反思-重构-再实践

2.2.1 第一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本课例是“氯气的性质”的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氯气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体现出强氧化性,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通过氯气跟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性质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产生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互动的方法分析氯水的成分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具体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则如表1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一次授课通过活动与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成分等相关知识,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反思

这种设计初步体现了探究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氯气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情境,提供了检验氯水成分的必要试剂,并且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分析氯水中的成分,并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得出氯气与水的反应。但教学的设计过于简单和具体化:问题是教师提的,实验设计也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学生的思维虽然会比较集中,解决问题比较快,但却限制了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探究程序的掌握,影响了探究效果。

2.2.2 第二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根据第一次授课存在的问题,使用创设“渐进式问题—,猜想式问题一开放式问题”的策略,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本节课旨在改变第一次“明确问题、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方式。首先利用日常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并将这一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通过“氯气通人干燥、湿润的红色布条”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对实验中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元素组成上推测氯水中除水外的其他成分,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再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推论,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最后的归宿也聚集在“用自来水怎样养金鱼”的圆满解决上。即“在解决生活的问题中学习化学”,层层深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如表2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二次授课围绕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展开,进而转化为氯气与水反应的问题探究中,教师的情境激发,师生间的演绎推理,环环相扣、推波助澜地把学生的学习逐渐推向,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开了运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广阔自学空间,学生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自然生成。本次授课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发展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对探究学习思路的形成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3)教学反思

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首先要研究哪些问题是有利于主动探究的,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第一次授课比较,在第二次授课过程中,问题有了一定的层次性,问题的出现基于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问题的解决基于学生的办法,教师对问题的主线索起到引领作用。在设计实验探究这部允采用学生间“自主出题、自主实验”的开放式教学设计。这种实验探究模式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问题的科学性、重要性、可探性,注重发现与探究,重视过程与开放,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探究思维方面又存在—定的指向性。在规范操作基础上,属于既扶又放的教学模式,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比较高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模式如图4所示。

3、反思与总结

第一,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过程既是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提升教研的实效性。使化学教师能够有效驾驭“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化学实验教学中课例的研究,有效落实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9篇

关键词:课例研究;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04)-085-001

本学期我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一课三研教学活动。大班年级组由我作为执教者,其他老师作为课例的分析研究讨论者一起参与进来。

我执教《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有名的江苏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接触这种比较有地方特色的乐曲不是很多,为了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介绍了《拔根芦柴花》的创作背景,其次还让幼儿随着音乐拍手、模仿拔芦苇的动作,使幼儿对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了一定的印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配上打击乐器,我出示图谱让他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来配乐,如:跺脚、拍手、拍腿、拍肩等。最后过渡到乐器演奏。整个演奏方式我是根据曲子的节拍来进行的。

活动结束后,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反思研讨。首先自我反思了执教过程中在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如图谱没有发挥作用、幼儿只看我的指挥,没有关注到图谱中的节奏。其次大家的讨论重点放在了用什么样的节奏型来配这首乐曲,由于我是按照曲子的节拍进行配乐的,因此有老师提出,这样的节奏配器听起来有点单调,并不那么丰富,而且我在图谱中是将乐曲的节奏型都画出来的,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演绎似乎也没有用到节奏型。那么在本次打击乐活动中究竟该以什么样的节奏型完成活动的内容重点呢?

我吸取了各位老师的经验意见。在第二次活动中,将怎样根据乐曲拍出节奏型作为活动的重点。由于这些节奏型以前就接触过,因此对于大班的孩子困难不大。但在活动中,我犯了一个错误,图谱上的八分音符我当成了十六分音符。这第二次的修改,由于我的音乐素养和事先准备出现了偏差,导致后来执教中虽然在老师的提点下改过来了,但孩子们由于先入为主,因此在这个节奏上总是出现问题。在给节奏配器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可能是因为我手上每次只拿着这一样乐器的图片,孩子们领会到老师要的是这个,所以就按照老师的暗示,很顺利的没有异议的完成了配器。于是,又出现了第二次活动的问题重点:怎样让幼儿自己主动给乐曲配器,而不是将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两次的执教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性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对音乐内容本身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就不会出现第二次执教中打错节奏的意外。此外,经过两次同题异构,大家依然在教学方式上展开了讨论,最后聚焦在活动中没有体现幼儿的主动学习这个问题上。老师作为一个教学者,始终是一个教的角色,并没有关注到幼儿的主动学习。比如拍身体的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探索,打击乐的配器也可以由幼儿自主选择决定,而不是都由老师以图谱的形式直接展现。但在活动中,由于乐曲内容比较复杂,我担心幼儿在配身体动作及乐器的时候会出现问题,给我的执教带来困难,因此我并没有关注到这方面,以为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就行了,但这恰恰没有实现从普遍性知识到幼儿个体知识的有效教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大致需要经历“原经验――新设计――新行为”几个步骤,其中每一步都要经历“活动设计――实践――研讨――反思――调整”的过程。经过两次的课例实践研讨,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教学方式的转换则考验教师的教育素养。在实际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形态与教学方式转换并非截然分开,所有的音乐作品幼儿化转换都是基于对课堂情境的联想并为教学服务的。那么怎样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呢?

首先,让幼儿具有任务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教学环节中的任务都能够落到幼儿身上。而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有任务意识。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这是最低程度的教师任务意识。教师任务意识水平越高,教学现场就越会呈现出环节清晰、任务明确、教学流畅的情境。对幼儿来说,主动学习一定是任务明确的学习。而在本次研讨课中,我对自己的任务是明确的,而对如何将教学任务以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落实到幼儿身上则不甚明确。具体表现为只是让幼儿学动作、玩游戏、记图谱,没有让幼儿自主观察、探究结果,我教的很辛苦,却没能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具有任务意识的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始终将注意力投放在幼儿身上。

其次,将教学内容落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音乐教学内容落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解决音乐教学内容所含知识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有:第一,身体动作知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在此次研讨课中具体表现为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拍出音乐节奏。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关于幼儿身体动作特点的知识,然后去启发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合适的动作,而不要让幼儿根据设计好的动作去模仿。第二,音乐元素知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即关于幼儿学习旋律、节奏、句段结构等的特点。教师不仅要熟悉音乐元素的陈述性知识,而且要掌握音乐元素的程序性知识,让音乐学科知识与幼儿发生交集,从而获得有关幼儿创编音乐元素表现特征时的特点的知识,以确保在知道幼儿进行歌唱、欣赏、打击乐、集体舞等活动时,幼儿的学习任务的难度是适宜的,是落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

第10篇

先秦诸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社会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有非凡的洞察,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只要问题情境设置得当,就完全可以将先秦诸子文本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自主深入的思考。

鉴于此,再根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实际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将属于“定篇”的人教版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进行“主问题”的课程设计开发。

“主问题”导学设计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发扬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主动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设计。语文“主问题”阅读教学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还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的本来局面的教学改革。这样的教学实践更应该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广阔的天地中运用推广。以下结合《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的教学课例,来对主问题设计在《先秦诸子选读》教学中的运用推广做一说明。

人教版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为《论语选读》,《论语选读》又编列了七个专题,其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和《当仁,不让于师》虽然都是语录形式的短章组合,但是人物形象却是饱满丰富,呼之欲出。我们可以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有效解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主问题设计:

选文中直接写了哪一类人,间接写了哪一类人?

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类人的特点。

两类人中,你更欣赏哪一类?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说明:本节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命题,立意鲜明,但对于学生来说不免深奥乏味。何不从学生已经习惯了的人物形象分析,来入手解读文本?选文虽然寥寥数语,同时是以语录体呈现,人物形象却众多而鲜明,其中孔子的形象却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借他人之口来写,显然仪封人和石门晨门是不能归入问题答案中去的,长沮、桀溺、接舆和荷丈人作为一类人也是为了反衬孔子。至于哪一类人更值得欣赏,只是搭建一个脚手架,见仁见智的讨论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地回到本节的主题研讨之中。

《当仁,不让于师》的主问题设计:

你认为在学生眼中,孔子是怎样一位老师?

在孔子眼里,他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学生?

你是怎样看待孔子师生关系的?

设计说明:本节所选语录文段,极富生活画面:师生们就是这样相识而相知,成长而成熟。师生眼中的对方,这样的命题似曾相识,那就是新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题目:父亲眼中的我。这样设计问题,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够让大家依据文本都有话说,还能设身处地联系到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当然主题是不可忽略的,因为我们无时不刻不感受到孔子那博大的胸怀。

第11篇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经历”与“体验”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切身体验。中职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深切的内心体验,引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并为其行为转变提供充足的动力。

1.走向大自然活动。对于中职生来说,散文的写作是一大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可以建议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并从仿写入手学写散文。例如,在拓展阅读《故都的秋》之后,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等;然后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去观察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沐浴春天的和风;最后要求他们对照课文仿写《北京的春天》。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拓展了自然知识,丰富了自然语言,感受了自然美景,还让他们练习了写作,陶冶了情操,可谓一举多得。

2.职业角色扮演活动。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职场生活体验”活动,即根据当今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为学生虚拟简单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扮演,练习与工作相关的应用文的写作。例如,模拟公司办公室场景,让学生以秘书的身份写作工作计划、总结、请示、批复等。这种活动,让学生对职场生活有了初步体验,强化了职业意识,完成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任务。

二、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职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语文教师能迎难而上,努力探索,积极应对,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师集体的力量,同组教师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加强研讨,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东山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这些都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活动的场所。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应注重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语文知识,把语文知识具体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之中。其次,应把学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死知识的记诵,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维,联想、想象,求同、求异、创造等思维活动综合进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三,让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活动中得到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只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方良药,灵活应用,定能够医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差的病症。

三、开展中等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在初始阶段要安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做“自我介绍”、“谈谈对新学校、新环境的第一印象”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学生都敢参与活动、都能参与活动的情况下,逐步加深活动难度,在课堂上开展比赛活动。比如,笔者曾开展以“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职业体验”口语交际活动。

第12篇

【关键词】课例诊断 中学英语教学 教学优化再设计 研究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审视,善于发现教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再设计,以此来不断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然而课例诊断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和对教学优化和再设计的快速且有效的办法,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的课例诊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课例诊断与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的概念

业界对课例诊断的定义有很多,最为准确、全面当属以下这种。课例诊断是在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通过教师主体与他者(专家、领导、同伴、学生)共同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反思、评价、总结,以准确科学地判断课堂教学的可取之处、不足之处,在深入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教学优化再设计的策略。

二、课例诊断的类型

1.按照不同诊断主体的方式划分。

(1)自我诊断。自我诊断,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本人对课例进行诊断,一般而言,它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重要模式,是课例诊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自我诊断具有许多优点,通过教师的主动地进行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工作,不仅可以让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教学受获得成就感;而且还可以鞭笞教师不断努力前进。

(2)专家诊断。在进行课例诊断之前,可以邀请英语的教授、英语界的学者、中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参加课堂的旁听和课参与例诊断。这个方式的诊断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专家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看问题,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还能够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对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加以修正和作出合适的调整。

(3)伙伴诊断。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经常运用伙伴诊断的方式进行课例诊断,它指的是邀本学科的教师,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理所当然是中学英语的教师,来帮助自己完成课例诊断。此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操作性极高,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小;第二,伙伴作为旁观者进行课例诊断的时候,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清晰明确地指出教师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第三,与专家诊断比起来,伙伴诊断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加的了解。

(4)学生诊断。教学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感受和评价是最直接和最直观的。在这么多的课例诊断的方式当中,学生诊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的课例诊断中要把学生诊断作为最主要的部分。实际操作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反映的问题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种方式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教学优化再设计的合理调整,从而达到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学生诊断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学生访谈等的方法。

2.按照不同的诊断客体的方式划分。

(1)专题式诊断。专题式诊断指的是专门对某一特定目的进行诊断,专题式诊断能够帮助我们弄清楚教学中一些疑难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去攻克这些难题。

(2)综合式诊断。综合式诊断指的是对整个课例和教学流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诊断和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专题式诊断最终目的是实现综合式诊断,它是为综合式诊断提供服务的,它既是综合式诊断的深化,又是综合式诊断的延伸。每一种诊断方式都要以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发挥课例诊断的最大作用。

三、基于课例诊断的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的流程

1.教学目标的诊断与优化再设计。在教学目标的诊断与优化再设计中,要遵循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规律和特点,着重实现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最为主要,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诊断与优化再设计的时候,要把人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不要采用分数论高低、以知识为本位等的错误做法。而且还要以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去与留的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确定教学的难点以及解决难点的方法。

2.教学问题情境、方法的诊断与优化再设计。在诊断与优化再设计教学问题情境、方法时,应当从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形式灵活多样新颖独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现代教育规律;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等方面提出问题,为了实现以上提高的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拓宽自己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技能,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主动探寻最先进、最科学的教学方式。

3.教学流程的诊断与优化再设计。诊断与优化再设计教学的流程时,要把握合理的原则,并且能够突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在衡量流程是否合理的时候,要加入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作为标准,因为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此外,诊断与优化再设计教学的流程时,还要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

四、总结

基于课例诊断的中学英语教学优化再设计的研究,能有效的促进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彰显了人文精神在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深入推动了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