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7: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名人名言名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瑾: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罗曼罗兰: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屠格涅夫: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潘菽: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爱迪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培根: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来源:文章屋网 )
2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3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侮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莎士比亚
4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高大的目标。――莎士比亚
5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莎士比亚
6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罗密欧与朱丽叶》
7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8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爱的徒劳》
9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10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
《哈姆雷特》
11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李尔王》
12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3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14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
《威尼斯商人》
15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
16行为胜于雄辩,愚人的眼睛是比他们的耳朵聪明得多的。
《英雄叛国记》
一、讲故事,引人入胜
一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生命的真谛。因此,在话题作文中,根据要求恰当讲述一些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等,会使文章引人入胜。例如在写以“勤奋”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匡衡“凿壁偷光”;苏秦“引锥刺股”;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口含石子五十年如一日苦练演讲口才的故事等等。在写以“好奇心”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牛顿在果园里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也可以讲爱迪生看到母鸡孵蛋自己也去尝试的故事。
又如以“追求”为话题作文,可以引用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只鹤在河边觅食蜗牛,忽然有只美丽的天鹅来到它的身边。鹤从来没有见过天鹅,就问:“你从哪里来的?”天鹅说:“我是天鹅,从天堂来的。我住的地方美丽无比,金碧辉煌……”鹤听得不耐烦了:“你只要告诉我,天堂里有蜗牛吗?”“恐怕没有。”天鹅耸了耸脖子说。“那我就不想去了,我只在乎有没有蜗牛可吃。”鹤果断地声明。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追求”,可用来阐述追求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追求某种需要重要得多的观点。
中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如果能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各种类型的故事,在写话题作文时恰当引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写作文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负担”。如果话题是“立志”,可以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在非洲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他卖的气球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一天他在街头叫卖,旁边坐着一个非洲小男孩,他托着双腮,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老人的气球,突然小男孩问了老人这样一句话:“你说黑色的气球能不能飞?”老人沉思片刻回答说:“黑色的气球也能飞,气球能不能飞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肚子里是不是有一股气。”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能否对社会有责任有贡献,也不在于他的肤色、高矮与家境,而在于他肚子里是否有一股气。如果同学们从小就有胸怀远大理想的志气,克服苦难的勇气,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朝气,你也就能“飞”。
二、引名言,别开生面
名人名言往往能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耐人回味,引人共鸣。如能置名言于篇首,或置名言于文中关键处,就能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如谈“爱”的话题时,可引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爱是美德的种子”;法国雨果的“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印度泰戈尔的“爱是理解的别名”。谈“理想”,可引用的“理想,就是为了生活的理想”;法国蒙田的“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向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谈“自信”,可引用马克思的“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法国大仲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谈“立志”可引用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法国福楼拜的“最贫的是天才,最贱的是无志”等名人名言。
在引用名人经典名言的同时,对一些凝聚集体智慧的谚语、成语、格言、俗语、座右铭等,也可以恰当引用。因为这些名句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灵感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以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在话题作文中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成语、格言、谚语等,常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但是,引用名言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名言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中的语句的援引,更应准确无误。另外,对于一些名句,也不必过于尊崇,名句说一,我们就不能说二,这也不是对待名言的正确态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它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从反面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并非站不住脚。所以,对于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读,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推陈出新。
三、写诗句,文采斐然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北京作学术报告时,引用了杜甫的名句“细推物理须行车,何用浮名伴此身”,表达了他忠于科学探索,不为浮名所累的科学精神。在话题作文中引用诗句,更能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使文章文采斐然。例如一考生在话题作文《欲望》一文的结尾写道:“‘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大自然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却由于物欲膨胀而落下千古骂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请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去‘领取而今现在’。要知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是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话,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诗、朱敦颐的词,以及古楹联。又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些句子除了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偶等修辞方法,列举祖国的名山河川,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
在话题作文中,为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援引诗文名句,可分为明引和暗引。引用时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处和来源,是“明引”;不明白指出的是“暗引”。引用诗句,必须准确理解诗句含义,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到以一当十之效。例如在以“关注”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学生把视点聚集在“美中撞机事件”上,在文中引用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诗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诗句巧妙地写出了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沉重阴影刚从中国人眉宇间散去,“美中撞机事件”的悲痛之情又涌上中国人民心头。这一引用紧扣题旨,情真意切,富含文化底蕴,令人击节赞叹。另外,也可以化用诗文名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如在写“环保”话题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仿《清明》)。作者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省。这是在仿名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到对“名篇”的仿作。化用诗句(篇),应注意选取最佳诗句(篇)。取法于上,保持高起点。同时,由于原作为读者所熟知,读来如故友重逢,分外亲切,易唤起好感。“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话题作文中熟练恰当地引用、化用诗句,平时就要注意熟背大量诗词。例如作家梁衡写《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写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誉,说“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写完了才悟出是从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句中化出。如果没有多年背诵柳词的积累,是很难产生出这样的灵感的。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一年级孩子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小 组 、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4.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口号:
——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活动时间:4月1日~4月30日
五、活动安排:
(一).建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
组长:高子涵
副组长:张文静、郑珂、曹雅琳、申德浩、朱玉涵、
朱若瑶、张家宁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1)读书活动中,每个小组建立起图书角,书由学生自带,建立制度,完善管理,培养图书小管家。
(2)在图书角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 。
(三).读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废纸蒌中捡出一本书等。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
(2) 每个小组结合个人的计划,也制定出相应的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
(3) 班级将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五)、作品交流展示,享受成功喜悦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 )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登记表,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 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评比“读书成长册”。
2、“小书童、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 评比
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评定为“读书小学士”,若达八本的,想教导处评为“读书小硕士”。
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
我选这书的时候,一眼就被《苹果与粉笔灰》这个书名所吸引,我不禁寻思:苹果和粉笔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把苹果和粉笔灰扯在一起?带着好奇与疑问我慢慢地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
这是美国着名的教育顾问和作家维基?卡露娜的代表作,它被称为献给老师的心灵咖啡,荣获2004年美国福音派出版协会金奖。作者通过书中的一个个充满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探讨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内涵和教师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如何发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对待调皮学生,如何处理书本知识与人生道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与学生、同事、上司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等,并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真诚而有效的建议,从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入手,倡导了一种真正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虽然国界不同,但是这些教育理念我觉得应该是相通的,是不分国界的。
打开书阅读,里面并没有讲大套的教育理论,而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本书一共有180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开头都有名人名言,结尾则有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当我们去了解一个个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则故事,娓娓道来,如倾听友人诉说,那样亲切自然。一个个道理,细细体会,如品尝一杯清茶,那样沁人心脾,对于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本书尽管记述的是异国他乡的事,国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有别,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无与伦比的高尚事业,全世界的教师们在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似乃于相同的认识,会有种种类似的遭遇,会有不少的共同语言,如文中名句“纵然你的劳动得不到即时的回报,你也应该以喜悦的心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真实的影响力远超乎于你所想象!兴许你的成就未必在课堂上得以显现。有时,它们会猝然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与你不期而遇。”、“一个人的经验不是指他的亲历过什么,而是指他应对情势时的方法与态度。——赫胥黎”等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共振。第21天的名人名言——“不要把孩子框定在你的知识界限里,因为他生于另一个时代”看到这句名言,联想到我们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启迪,因为孩子们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包容与关爱。再如第19天中强有力的道出了很多教师生硬地给予儿童知识,强压于儿童学习,没有尊重儿童的需要。这种状况应有待改变,我们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正如书中的心灵贴士所说“点燃学生们心底求知的火种,这将令他们受益终生。”
轻轻合上书,再一次抚摸,《苹果与粉笔灰》这六个字更加清晰,我明白,这五个字寓意着收获与付出,教师只有用心去灌溉那片沃土,才能收获希望的种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养育学生心中神奇的种子,尽可能地发展学生。我想,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给你启迪和激励;如果你将要成为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帮你更好地书写未来的篇章;如果你曾经是一位教师,你也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把你带回到缤纷多彩的校园和激动人心的课堂,带你重温那平凡而熟悉的日子;如果你不能忘记那些曾感动过你的老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奉献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记叙的语言,具体形象;议论的语言,严谨周密;说明的语言,平实准确;描写的语言,或佳辞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扮靓语言的方法:
引用名言。恰当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积累,扩大文章容量,增强文章的辞采。如: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这样的句子富有诗意。
词语借用(大词小用)。如有个同学写父亲为搞科研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他写道:……头发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语鲜活、俏皮、幽默,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强得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借用语要加引号,使用要恰当,避免“耍贫嘴”,惹人反感。
巧用修辞。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充分调动读者的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如,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山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乘长风破万里浪”如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比喻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排比的使用,不仅可以渲染文章的气氛,增强语言的气势,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还能让人体会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样的句子,自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比喻的关键是要准确、新颖,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几种修辞一起运用,会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名言;哲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7-01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新教材文字分正文和辅助文。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名言”。“名言”与其他二者相比,用楷体字书写并专门用更大的蓝色底纹标注框起来,其具体内容更是用绿色底纹框刊出来,安置在相应正文教学内容的一侧,非常醒目和显眼。虽然所占教材的比重微乎其微,但它以丰富的内涵、发人深省的哲理,提高教学的可信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探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邃的理论和教条,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言简意赅的名言为上活哲学课,提高哲学教学实效提供重要途径。
一、研究教材,领会用意
名言作为教材的“新事物”,按内容和用意分为知识性名言、说理性名言、教育性名言、勉励性名言和警戒性名言等,是新教材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线。它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相关的思想家的言论,是对生活经验教训所提炼和总结的文化精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名言设置的用意,发挥它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在讲马哲物质定义时,充分利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所揭示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一般与个别的正确关系,把马哲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同时利用列宁名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所揭示的物质
二、突破难点,画龙点睛
哲学理论深奥难懂,抽象度高,将其进行具体形象的生活化处理,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老师总是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术寻找课外教学资料进行精心预设和生成,虽能达到扩展视野、释疑解惑的教学效果,但会增加教学的负担,违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更是与轻负高质的新课改背道而驰。因此,运用名言中名人对哲学的生活化形象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较好引起学生共鸣,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值得尝试。
在突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难点时,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纯粹的逻辑演绎或者理论说教会扼杀哲学学科思辩的活力。作为中国缔造者的传奇人物,历经苦难,对生活感悟其深,
因此,在进行概念或原理阐述时,适时巧妙地运用名言,将深奥原理通俗化、形象化,能轻松化解教学难点,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实际功效。
三、加深理解,提升素养
名言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内涵丰富,往往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实现知识的迁移,不仅能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培养习惯的教学目标,而且其特点鲜明的思想性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素养的提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在讲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个教学内容时,用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名人名言:爱因斯坦的“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韩愈的“不畏义死,不荣幸生”……面对这些熟悉的名句,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主动架构起学科间的联系,不仅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被名人的伟大情怀和高尚的情操的感染下洗礼灵魂,砥砺自我,起到“余音饶梁,三日而不绝的良好教育效果。
因此,历经生活浪花洗礼的名言因饱含深刻哲理而绵远悠长,因生动形象而广为传唱,自然增加对古今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起着积极作用。
四、立足高考,试题引领
哲学教材中的名言经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虽能有理解,但对其的巩固需经过一定的试题训练。
如何增强学生专注学习名言的认同感,高考真题的演绎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突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难点时,通过马克思名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划分的标准,通过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的名言来区分辩证唯物主义
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区分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时,对概念进行了“唯我论”和“客观精神论”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出示09年广东高考试题第25题,对于题意中考查的“苹果的形状就是我的存在在认识上属于哪一种”,仔细研究发现它是书本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具体演绎;再如10年江苏高考卷25题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是什么,其中四个题肢选项涉及书本的名人名言……以这样的高考试题呈现引领学生钻研高考试题,研究高考出题的规律,从而达到让学生自觉重视名言的学习并升华对其的认知。
名言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使用名言进行哲学教学可以印证教材的观点,增强说理的可信度;同时名言所具有的简约而有力量的特点,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意注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诗画般的哲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起到其他教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巧用名言,上活哲学课,能够让灵动的智慧在哲学课堂熠熠生辉,让学生在生命灵动的课堂焕发应有的活力,让名言教学实现不约而至的异样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紫微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姜根华.中学政治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及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如何入手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培养他们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爱好,牵引他们步入经典诗文的美丽田园,享受诗意的人生。
一、营造诵读氛围,让经典拨动心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诗文,教师就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它。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级文化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十分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尽可能地使班级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创建班级图书角,真正做到好书共赏,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感染。教室的中队园地设“诵读之星”、“经典推荐”、“诗歌园”等栏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或用书法的方式,越是形式多样化,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利用每周一节语文视听课,组织学生收看《钱文忠解读》、《易中天品三国》、《唐诗的故事》等经典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增强背诵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书香氛围,使大家置身在诗情画意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
二、进行诵读训练,让经典启迪心智。
学生喜欢上了经典诗文,那又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诵读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
(一)读思结合
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在读古诗词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力不仅仅只集中于文字上,还要凝注内隐于心中,要时时提醒孩子们不要只用嗓音读,声音要发自内心,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意思,从而感悟语言、熏陶感情。
学生诵读《望庐山瀑布》,当读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诵读的语气外,还要孩子思考想象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促进孩子的记忆与理解,从而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二)读悟结合
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抓住诗眼,把握诗眼,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才能缩短他们与诗词的距离,把握诗的灵魂,再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领会诗歌的艺术意境。
如在讲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先让学生根据诗句,结合画面,描述一下渔者捕鱼时的情景。全班同学神思飞跃,描述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样,诗中描绘的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出没风波里”的惊险场面,便会跃然于学生的脑海中。此环节,不仅促使学生有效地把握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很快进入角色,还使学生不由深刻感受到作者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
(三)读用结合
经典诵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文化熏陶,开启智慧,颐养性情,它讲究潜移默化,并不强调及时功用。但从语文教学角度看,通过涵养积累进行言语储备的同时,还需要迁移运用关注言语输出。学生天天习读,犹如与圣人对话,时间越久,文化浸润,心性养成,尽在其中。让孩子们更深入领会主题内涵,同时将习得的经典诗句加以运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让经典诵读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和语言实践相结合。
今年,我在班级开展了“古诗词日”活动,在学生积累背诵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名篇后,要求学生在班级设定的“古诗词日”中,开口必须说一句古诗词。刚开始,学生百爪挠心,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是好,但我们没有半途而废,我带领孩子们互说互评,坚持了几个星期,渐渐地,有的学生能运用自如,且基本恰当,远到《诗经》,近到《诗词》,脱口而出,朗朗上口。即使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偶尔也能蹦出一两句令人欣喜的话来,令我倍感欣慰。
三、开展多样活动,让经典滋润心灵。
为了有效地促进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保持学生的诵读兴趣,我们结合“书香校园”开展一些班级活动,愉悦诵读过程。
经典晨曲:每天清晨,教室都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我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经典诵读活动。“书香满园关不住,一缕墨韵顺风来。”让学生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耳濡目染、滋养心灵。
经典歌声:下课铃一响,随着学校广播站播放配乐的经典诗文的音乐的响起,我带领学生或跟读、或跟唱,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书卷之香,真正达到“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经典交流:每天坚持“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领读或领诵优秀古诗文、名人名言或妙词佳句,尽显诵读之美味;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进行诵读复习讲解或学习新的篇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经典记录:建立学生读书存折,创办专刊,载摘经典。学生将读书计划,诵读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留下他们美好的读书足迹……
经典共读: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同一首诗,加强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同交流。
经典赛事:开展“快乐读书节”活动,通过师生阳光诵读赛、古诗擂台赛、古诗伴舞现场书法赛、读书问卷等各种形式,去讲经典、诵经典、写经典、演经典,使学生在学习、竞赛等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让书香飘逸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办法
1.组织领导。为使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设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曹正轩
副组长: 焦红亮
成 员: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2.宣传发动 。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展开宣传读书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①向教师宣传:教工会议上让全体教师知道并要发挥老师的力量把这次活动搞好。
②向学生宣传: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3.活动保障
(1)学校图书室按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书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发动学生互相换书。
(4)鼓励学生个人购书。
三、活动安排 :
1、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份):各班组组织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 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 ②在什么地方读书? ③读些什么书为好? 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
2、第二阶段(四至五月):为读书活动开展网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本期特推出“六个一”活动。
清晨一诵: 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
午间一读: 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
晚间一记: 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
每周一课: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开展读书活动;(一、二年级利用每周的地方课;三至六年级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进行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读、快速读、精读法、重点读、边读边批注等等。或者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 ,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 “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
每班一集: 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并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定期阅读,也可以将学生摘录的名言名句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
每月一评,每月各班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网活动,评出当月“读书之星”,报送教导处进行考核,对考核过关的“读书之星”学校进行表彰。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书。 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第三阶段(六月初):为总结评比阶段。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走出校园走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存在问题
(1)教师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甚至讲开头、结尾等等方面的引导上存在较大问题,不注重专项训练,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大而空。同时,教师提倡的优秀范文又离学生写作水平较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从谈起。(2)教师过分点拨作文技法,不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创意,更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二)学生存在问题
(1)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学生作文往往在行文中,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论点。如在《论理想》中,学生多写什么是理想,而不是理想的重要性和对人生的意义。(2)论点提出不够合理,不够明确,论证方法的选择上没有章法,论证过程重复嗦。在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先保证的是字数,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次,没有在扣题、深挖思想上下工夫。(3)论据相当缺乏,不具有代表性。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静下心来读书,积累的素材和论据少之又少,在写作中一个论据反复用,生搬硬套,不讲究切题,极大地削弱了文章的论辩性。(4)文章写作缺乏深入思考,名人名句堆砌现象减少的同时,日记化、私人化写作的内容比比皆是,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同时,在深挖材料的深层内涵上欠缺很大,造成文章没有深度。(5)学生作文脱离了当下社会热点、时代特色,这与高考要求相背离。
二、新课标高考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
(1)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向生活要素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画面,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奇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生活趣事,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积累,也是成长的记录单、生长年轮的岁月证明。长期积累,丰富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保证学生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才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归宿。
(2)鼓励学生记日记,走出纷扰世界,走进小宇宙,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有一颗赤子之心,用一双单纯的眼,把身边经历的,把自己听到、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养成一种记日记的好习惯。对每个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好习惯,而日记则成为人生的巨大收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同时,在记日记的时候,只有思考了,走进内心了,才会有见解;走进了心灵世界,才会看到真实的心,不停地用岁月打磨粗糙的心,让它晶莹剔透;不停地用情感去擦拭疲倦的心,让它清爽无比。
在整个时代“压力山大”的时候,学生更不能例外,学业负担太重,有那么多看不懂的人和事,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而当学习之余,翻开日记,面对日记,一切纷扰都统统放下;面对日记就像是面对自己一颗真实的心一样,日记里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住着一颗勇敢的心。
(3)鼓励学生课前进行两分钟的演讲,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分享中积累素材。每天出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准备,让学生从各种媒体上找素材,让学生也当一回演说家,过段时间,让学生逐一展示。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个性化解读能力。学生可以从新闻中获取营养,不管是国内外新闻还是身边的新闻,都会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贯彻了国家提倡的“大语文”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素材和语料,为学生写出言之有物、内容详实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预先小组互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组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中找到不足,在作文互评中了解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按照高考评阅标准去进行每一次作文的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高考意识强了,作文的规范性也提高了,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5)鼓励学生课前介绍名人名言,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扩充论据积累量。
安排学生课下搜集名人名言,经过课下准备,锻炼了学生的搜集能力,并且让学生课前进行集中演讲。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方式,最后找出集中时间进行学习和认识。扩展了学生视野,扩充了材料积累,增加了作文论据积累量。
(6)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论据,增加论据积累。分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话题,分组收集论据。学生课下充分地准备,再选时间集中交流。一个小组收集论据,全班分为8个组,长期坚持学生的资源实现共享,论据量得到几数倍的扩充。
(7)举办辩论比赛,在实战中锤炼辩证思维。组织学生举办辩论比赛,在辩论中锤炼辩证思维。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辩证思维,而这极大地锤炼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辩题“金钱是万恶之源”和“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学生在作文中辩得不很理想,于是我们发动大家去准备一次辩论比赛。我想对于学生而言,正也是一种锻炼。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扩充论据量,激活学生辩证思维模式,进而提高高考作文得分,最终提高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课,却似乎备受冷落,更不用说提高效率了。尽管我们喊了很多年,可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语文早读课可有可无,一堂早读课结束后,老师往往觉得没什么成效,学生也发现读和不读都是一个样。在高三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每周2~3节的早读显得尤为难得,我们更要向早读要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让所有语文老师都深思的问题。
语文早自习的效率必须要高,但是如何提高早自习效率呢?本文主要从采取的措施入手,阐述我对如何提高早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浅陋看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到早读是语文课的一部分
早读独领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的精神状态决定一天的精神状态。早自习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读书时间,尤其是可以开口读、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饱满的精神,来面对一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要让学生认识到早读是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它不同于课堂教学,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课外知识延伸的重要阵地,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坚持早读提前到位,让学生提前5分钟早读。整肃纪律,严禁过位,取水,随便讲话,上厕所,做其他学科作业。坚持课堂巡视,随时指导提醒学生,能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制订以后的课堂教学计划。
二、明确任务,让学生在早读课有事情可做
要想提高语文早自习的效率,必须明确早读的目标,就是早读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可以在早读的前一天晚上让课代表把早读任务布置出来,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发挥课代表的作用。
因此,在学年初或学期初就制订出本学年或本学期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而分解到各周各天的早读课上指导落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按内容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课内内容包括:(1)要求背诵的课文,例如新课标卷要求背诵的64篇古文必须篇篇落实。理解后再熟读至背诵。(2)课内文言文篇目,即使没要求背诵,也应熟读。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情表》等,这些传世经典,虽不是要求必背篇目,但也要求学生熟读,把握文言基础知识,最好能背诵文章重点的部分。(3)一般的课文,每篇课文最好能精读重点段落。如果这些课文有名句,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划出来,熟读成诵。(4)专题知识点复习,只有这样交叉、互助式地去读,消化的效果才会更好。课外内容包括:(1)古诗。一般指中学生常见的古诗词,经典的名诗名句,实在值得学生去摘抄、背诵。(2)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时间沉淀的都是思想的精华,名句对学生的成长相当有作用。(3)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养成每天背诵一个成语,一句名言的习惯,长期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写作文也容易得心应手。(4)学生自己喜欢的优秀美文。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可从各类报刊中做好摘录,读来更有效率。(5)高考满分作文。老师把平时收集的各省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从网上下载下来,整理好让学生读。学生多读了这些文章,自然有不少帮助,写起文章容易得多。
三、有效组织,切实提高早读课效率
对于早读课,科学组织能够体现早读的价值,把早读的最大效应发挥出来,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变学生轻视早读的重要法宝。
在具体操作中我比较推荐分段式朗读。把早读课一般分成几段:如一段时间以落实默写为目标而朗读,一段时间以复习巩固专题知识点而朗读,一段时间以作文积累升格而朗读。当然,最后也要留下一段时间不朗读,用几分钟时间检查早读效果。
这样,早读任务(内容)既有硬性规定人人都得落实的集体朗读计划,也有自由选择的个人计划。将早读安排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能保证学生复习的系统性,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必强求千人一面,更好地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集体计划最好由课代表提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老师以打印出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以提醒学生早读需完成的目标。还要有早读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早读内容,教师要讲明早读的要求。早读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
高三的题海战术主要是检验你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因此,必要的训练决不能少,要从实际操练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再及时改进。但是应牢记:决不能用大量做题代替知识理解和记忆。所以,语文早读课不能放松,只有齐抓共管,才能有实效。我相信:语文早读这块得天独厚的芳草地一定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与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
1.高中语文新课程
据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由选修和必修两大模块构成。新教材是按模块编排的,其中作文训练都附在各单元之后,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来安排作文教学的,这种安排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考的要求,它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五本必修课用一年另半个学期讲完,另外一年另半个学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这三年当中如何安排作文教学与训练,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设计思路,高中作文训练也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高中作文训练做到内容设置科学合理、训练过程全面有序、训练效果省时高效。
2.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
很久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无序状态,临到写作文的时间了,教师随手从手边的资料中拿起一个就让学生写,或想起写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缺乏系统性。至于作文写作方法,教师更是东一块西一块地讲解,三年后学生要参加高考了,有的作文技巧教师还未给学生讲解,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很差。
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造成了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当前作文教学内容也必须科学统筹安排,作文教学的效率还亟待提高。
现在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好多学校的老师都在积极探讨作文教学的序列化问题。
二、新课程下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系统安排
首先,明确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技巧;④规范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⑤处理好平时的作文教学与高考的衔接问题。
其次,制定系统的高中作文整体教学与训练计划
为了改变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的无序状况,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制定了一套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计划,以供全体语文老师探讨。
高一第一学期
(一)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讲成语故事。
(二)办班级小报。让每个学生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共出两期,一期为精彩描写片断专刊,另一期主要发表自己满意的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三)写作训练:
1.文体方面:训练记叙文写作
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一方面结合语文必修教材一、二册“表达交流”部分,安排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即抒情悬念式、双线结构法、凸现细节式、细小场景切入法、旧瓶装新酒、纯朴感人式、第一人称拟人抒情法、虚实互化法等。
2.在表达方式和能力方面,结合必修课本第一册学习“描写”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手法。
(四)课外积累系列:观察生活、写记叙文片段或日记,阅读散文名篇、小说名篇。
高一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包括审题、立意、布局、描写、思维、修辞与语言表达训练等。
(二)名家散文品鉴与交流(手抄报)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短篇小说、议论文
(1)短篇小说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新、小、深)以及短篇小说情节的安排与设置
(2)议论文初步写作。结合课本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法等。
高二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写提纲、写标准段、论证方法训练等。
(二)学生办手抄报(讲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
(三)新闻写作与播报。
(四)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议论文的写作、新闻的写作
(五)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
高二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讲故事包括微型小说,或名人故事等。
(二)思维训练系列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训练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1.记叙性散文(①记人散文②记事散文③记物散文)
2.议论性散文
3.写景抒情散文
(四)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背诵诗词名篇。
高三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手抄报(时事、新闻、当代热门话题)
(三)写作训练系列:
1.文体方面:自由选择
2.训练类型方面
(1)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总论、怎样写好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类型、比喻型话题、多概念关系型话题)
(2)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总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寓意型材料作文、诗意型材料作文、图文型材料作文、事实感悟型材料作文)
(四)课外积累系列:时事新闻材料、当代名人事迹。
高三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作文材料积累本(记录训练过的材料立意、命题及选材)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自由选择
训练类型方面(进行高考步骤作文训练)
1.准确审题,巧妙立意;2.拟题;3.文体;4、开头;5.结尾;6.结构;7.感情;8.选材;9.内容;10.创新;11.文采
(四)、综合写作训练
三、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应确立的观念
1.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努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逐步调动学生的兴趣。
3.力求有序,注重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