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短期理财产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款数为737款,市场占比下降至80.28%。银行间市场资金相对放松,在银行理财市场中占比最大的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量下降,人民币产品市场占比随之下降。各期限产品发行量占比变化不一。1个月(含)期以下产品市场占比上涨1.30%,3~6个月(含)期产品上涨3.01%,无固定期限产品上涨0.52%。1~3个月(含)期产品下降3.27%,6个月~1年(含)期产品下降0.01%,1年期以上产品下降1.55%。
短期产品预期收益下调
2月24日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短期限货币市场利率下降较为明显,3个月(含)以下的信贷类产品、1个月(含)以下的人民币产品预期收益率随之出现下调。
信贷类
信贷类产品仅发行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2%。其中,1个月(含)以下期和1~3个月(含)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分别下降0.29%和1.18%,而6个月~1年(含)期产品上涨0.03%。
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发行1款,预期收益率为3.39%;1~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1款,预期收益率为2.65%;6个月至1年(含)期产品发行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8%,预期收益率最高为4.70%,最低为4.20%。
债券类
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52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9%。无固定期限产品共发行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37%。预期收益率最高为2.85%,最低为1.95%。
1个月(含)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14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5%。1~3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12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38%。预期收益率最高为4.70%,最低为2.40%。3~6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8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54%。预期收益率最高为5.50%,最低为2.70%。6个月~1年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4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2%。预期收益率最高为5.10%,最低为3.10%。
结构性理财产品
共发行2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2%。澳元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2款,预期收益率都为6.50%。美元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4款,预期收益率都为2.1%。人民币结构性理财发行2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7%。这些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为8%,最低为1.38%。
产品收益高得益存准率上调
到期理财产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达5%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33款。除建行的“利得盈2009年第1期现金选择权理财产品”获得较高收益率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银行的7款与14天或1个月期SHIBOR利率挂钩的产品,这些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于银行间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央行票据、银行次级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债券回购交易等标的。由于2月初市场资金面紧张,促使短期限SHIBOR利率飞速上涨,这7款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在7%以上。其中,“心喜系列201108102号:人民币14天SHIBOR利率挂钩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高达8.21%。
其余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多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票据资产类、信贷类或股权投资类。其中包含5款1个月以下期限的人民币产品,这些超短期产品收益率高企的原因同样是受2月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所致。而收益较高的澳元款产品中,“非凡理财外汇1011期产品澳元款”是民生银行推出的4个月期产品,到期获得6.9%的较高收益率。
认购起点为5万元,以1万元的整数倍增加,期限为14天,保证本金及收益,招商银行将其风险评定为一级,属于基本无风险的产品。主要投资于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市场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
律师点评
金庸在《笑傲江湖》中这样描述葵花宝典的绝世武功:因为东方不败出招、变招都极快,即使有破绽,也是稍纵即逝,使得令狐冲等根本无法把握,所以破绽也就不成为破绽。
这与以“短”“快”“灵”为特点的“金葵花岁月流金系列14天理财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般的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是两个备受注意的地方,尤其是风险,更是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可是,对于招商银行的这款超短期理财产品来说,风险似乎并不值得顾虑。因为它的期限只有短短的14天,就像东方不败的武功一样,因为“快”,所以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它对本金和收益均作了保证承诺,属于基本无风险类型。
零风险,收益固定,时间短,流动性又好,似乎这款产品的设计已经很“完美”,其实不然。这款产品的最大亮点是期限超短,而它的奥妙也恰恰在此。
首先,产品的时间概念性条款纷繁复杂。在理财计划产品说明书中,涉及时间的概念性条款多达6处,如认购时间、登记日、成立日、到期日、节假日和还本清算期等等,而且说明书对这些时间概念作了十分详细却很复杂的定义。这些时间定义,在一些中长期的理财产品中,几乎是投资者忽略不计的因素,但在这款理财产品中,这些时间概念却颇具奥妙。
因为,各项时间条款的定义将大部分资金在途时间排除在产品期限之外,而且不计利息。如产品说明书约定:产品期间实际上为成立日至到期日之前,包含成立日但不包含到期日,认购日不属于产品期间,且产品清算期为到期日至理财资金返还到帐日,也就是到期日后的3个工作日。因此,该产品的资金在途时间包括认购日、到期日和清算期,共计5天,且均不计算利息。
其次,时间条款的设定,实际延长了投资期限,降低了预定的年化收益率。对于中长期理财产品而言,5天的资金在途时间,对资金时间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对于只有14天的理财产品,5天的在途时间约占整个产品期间的36%,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已有月余,但部分银行依然我行我素,短期理财产品发行禁而不止。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虽然期限在一个月内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仍旧有多家银行“顶风作案”,半个月内发行了数款超短期理财产品。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坦陈,虽然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但是月底揽储和客户短期理财需求确实存在,为此银行一方面将发行期限提高至30天加上一两天;另一方面,通过增发开放式或者滚动式理财产品,来填补超短期理财叫停所带来的空白。
超短期产品下滑
上述负责人透露,各商业银行已经接到监管机构要求停止发行一个月以内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通知。而媒体报道也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亦在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及一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金融理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银行对禁令执行“中规中矩”,仅仅个别银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流入”理财市场。截至2011年12月15日,多家银行共发行876款理财产品,其中一个月以内的产品约为68款,市场占比为7.82%。而从周度数据观察,确实一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大幅下降。进入12月,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比已经从接近20%,一路下滑。
“从市场看,国有大型银行的超短期产品基本上从市场绝迹,仅仅是个别中小银行执行得差强人意。”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商业银行可以控制产品的到期日,所以,确实存在银行利用超短期产品高息揽储、冲时点的现象。”
这在去年二季度末表现得尤为突出。6月末,银行流动性较为紧张时,有的银行一度将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提高至10%,通过调节价格来吸引客户;在理财产品中加入“他行资金占比条款”,“在银行之间搞恶性竞争,互挖墙脚,从他行拉存款、拉资金的现象确实不利于理财市场的长远发展。”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金融理财》记者,正是基于此,银监会开始了持续半年的整顿规范理财市场工作。
急刹车重新洗牌
叫停超短期理财在防止银行变相高息揽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遏制了一部分客户对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需求。
“短期理财适用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银行的大客户,他们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转进转出十分频繁。往往资金在账上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个金部总经理田柳毅如是说。
他表示,与以前资金放在账上拿活期存款利息不同,超短期理财一经推出,确实满足了大资金的保值增值需求。“0.5%的活期存款利率和10%的短期理财年化利率当然不能同日而语。”田柳毅说,按照5000万元计算,同样是7天周期,两项资金收益相差9万余元。
现在监管机构叫停短期理财,确实给一些大客户带来了不便。而更为让银行头痛的是,叫停令一出,一些中小银行浑水摸鱼,打算将短期理财市场重新洗牌,分化拉拢一些大银行的客户资源。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证实,现在大客户对银行贡献度非常之高。全行千分之二的客户持有全行50%的金融资产。尤其是一些资金上千万元的大客户,一定是各家银行全力争取和服务的对象。“现在一些银行仍旧在“顶风”发行周末理财类的超短期产品,这样导致大资金客户从银行流出,这对我们的损失较大。”
开放式产品接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巨大的短期理财产品需求,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坐视不管。
有数据显示,“禁短令”确实让理财产品迅速向1至3个月以内的产品集中,成为市场中最为庞大的一类期限理财产品。
“我们不能无视短期理财产品的禁令,所以,近段时间行里推出的都是类短期产品,比如将产品期限设计成为31天,或者35天。但是对于产品期限在几天这样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自然更不能轻易放弃阵地。”某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现在银行纷纷通过发展滚动性和开放性理财产品来弥补短期理财产品的空缺。
调查显示,近期多家银行调高了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增强对短期限投资资金的吸引力。比如,继建行去年11月底全面上调3款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后,工行去年12月亦宣布上调多款滚动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实际上,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与超短期理财产品类似,虽然存续期较长,但投资周期通常较短,以1周、2周、1个月居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短期理财产品满足短期投资资金的需求。从银行方面来说,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吸金功力同样不容小觑。
不过,银行人士指出,虽然滚动性理财产品和开放式理财产品能够继续留住客户,满足他们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但是由于无法控制产品的具体赎回日期,银行借此拉存款、冲时点的愿望将落空。
短期理财产品一向被认为是“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各银行针对股市休市,推出短期甚至是超短期产品,如某银行销售的“搏・弈BYZM1007・周末理财”。
期短,收益也短
短期理财产品营销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提高资金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对比一下资金利用率前后的收益变化:
同样用10万元购买1年期理财产品和四轮为期9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根据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以2009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可以任意选取各银行发售的产品)
可以看到,频繁投资短期产品,最终回报很难跟随投资次数增长而增长。虽然短期产品在回避加息风险方面确实有作用,但收益率的差别并不足以弥补资金频繁进出产生的时间成本。
上一案例中,选择期限为91天的产品循环购买,其最终收益率不及一次性购买期限为1年的理财产品的收益。如果考虑到实际操作中,产品购买不能实现无缝隙连接,投资的具体产品也未必可以保持连续上涨趋势以及每期理财产品成立前的销售期和产品到账时间等诸多因素,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还会更低。
短期产品实为类货币基金
近阶段盛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大都是“老药新瓶”――早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只是股票市场回报率高时,这类产品没引起足够的关注。
短期理财产品属于短期现金管理工具,主要投资央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稳健货币市场类产品,也被称为类货币基金。风险相对较低,但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收益率不会太高――周末理财类超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5~2.0%之间;91天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般在3~4%。
通常,业内把短期理财产品分为阶段性和日产普及型两类。
阶段性理财产品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如春节版假期理财产品。此类产品一般会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10万或20万)且有一定的销售规模限制(为了保证其收益率),投资期限固定。以交通银行的“沃德添利春节版”为例,产品到期日为2010年2月22日,恰好为节后股票市场的第一个交易日,预期收益率为3%。
这类产品设计主要是为吸引假期中闲置的股票投资资金。由于针对性较强,产品自身流动性不足的缺陷基本被覆盖。也正是由于投资期间不能赎回,其投资回报率才会相对较高。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产品认购速度较快,且产品规模固定,购买这类产品往往是在当日15:00之前,这恰和股市闭市时间重叠,所以能否全额、足额购买到此类产品也是一个问题。
日产普及型产品基本不受规模限制。购买和赎回此类产品均较为便捷,个别产品甚至可以做到当天赎并到账。但赎回条款中有一定限制说明――如遇大规模赎回,此类产品存在不能足额赎回的风险(在利用打新股空档的‘闲置’资金时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流动性较强,此类产品收益率也较阶段性理财产品低。
巧用两类短期理财产品
目前热销的阶段性短期理财产品,特别是假日版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股票投资者和在一周内需要动用该笔(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
超短期投资可以大幅提高这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资本市场的休市正好覆盖了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购买时,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产品销售规模,合理安排购买时间(如:15:00之前申购)。
准确把握基金
投资新亮点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2012年以来,市场普遍看好债券市场的上涨势头,债券基金的发行也是捷报频传。于是,基金公司进一步瞄准了银行理财市场,推出了以“理财概念”为主的创新型债券基金。作为“债券型”基金,其投资范围主要涉及银行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国债、债券回购、短期融券、中期票据、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产品最大的卖点在于可投资同业存款,将存款储蓄资金直接转换成基金理财产品,相当于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并且信息披露更规范更透明。投资者可以借此类产品享受银行间金融市场利率,从而获取超过活期6~10倍的收益。短期理财基金的运作方式和银行理财产品相似,按月或按季实行周期滚动运作,定期开放申赎。
超越银行理财产品的新特质
短期理财型基金的直接竞争对手是银行理财产品。首先从认购门槛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购门槛一般为5万元,有的甚至是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这个资金门槛可能是普通投资者难以企及的。而短期理财型基金1000元的认购门槛恰恰填补了普通投资者低风险理财的空白,使该产品具备了相当的诱惑力。其次,从资金使用效益和所承受的风险来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会遇到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产品进行再投资的风险,使得断续投资的长期投资收益难以达到单个产品的短期收益水平。而能够长期持有的短期理财基金则便于弥补这一短板,在产品到期日,若投资者没有提出赎回,理财基金每期本息将自动滚入下一期,不留任何收益空白期。从流动性角度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间都超过30天,在封闭期间是不可以赎回的,而短期理财基金则具备货币基金良好流动性的特点。比如某短期理财产品,每个月初募集,当月月末前就结束,整个存续期间不足30天,一个周期结束后的资金可以重新流入银行渠道,实现了基金公司、银行理财经理、投资者的多赢。某债券型基金,则对每笔申购份额采取仅封闭首个月的运作模式,以后天天可以申购。从募集限额看,银行理财产品有募集上限规定,一旦达到限额就募集结束。而理财基金产品没有募集上限规定。从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用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没有交易成本,理财基金产品也是零费用(无申购和赎回手续费)。从约定收益率来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预期收益率,而这次理财基金产品首开基金业约定收益率先河,在收益率上将有预定的收益区间,约定预期收益率。如某基金针对认/申购起点金额为1000元,首期参考年化收益率区间为3%~4%;针对认/申购起点金额为500万元,首期参考年化收益率区间为3.24%~4.24%。由此可见,此类短期理财基金非常适合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
基金窝里的“香饽饽”
短期理财基金是一种货币基金的微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期限固定化和预期收益率约定的货币基金,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和抗通胀的特点。短期理财基金与以往货币基金相比,在投资上也具有不少优势。首先,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领域比以往货币基金更宽泛,其允许投资的信用级别方面比以往货币基金门槛更低,而且存款与信用债投资之间没有比例限制;在回购交易中,货币基金仅限于银行间市场进行回购交易,且回购比例不超过20%,而短期理财基金可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进行回购交易,且上限可以达到40%。其次,从长期看,短期理财基金收益会超过以往货币基金。最后,短期理财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比以往货币基金长30天。因此,短期理财基金有可能成为基金行业的“新蓝海”。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2)-002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大,尤其是短期限及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存款市场的波动,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金融风险的诱因,对基层央行更好地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情况及特点
酒泉辖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始于2006年,而受200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居民投资渠道匮乏和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高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真正的规模化发展出现在2009年之后。近四年来,辖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保持了年均116.74%的增速。2013年末,辖内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9.71亿元,占辖内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的5.13%,全年辖内银行累计销售理财产品2431款,累计销售额为148.42亿元。
(一)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从辖内九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数据来看,2011-2013三年辖内银行销售的6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金额分别为89.32亿元、137.92亿元、134.73亿元,分别占当年辖内理财产品销售额的96.47%、91.04%、90.78%,而六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销售金额分别为3.27亿元、13.57亿元、13.69亿元,仅分别占当年销售额的4.53%、8.96%、9.22%,可见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明显。
(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市场主流。从对辖内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数据分析来看,近三年辖内银行销售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分别为1222款、1633款、1887款,分别占当年辖内理财产品销售数量的75.90%、70.75%、77.62%,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共计分别销售了388款、675款、544款,分别占当年理财产品销售数量的24.10%、29.25%、22.38%,且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主流。
(三)理财产品收益率逐年攀升。从调查情况看,近三年辖内银行理财产品最低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25%、3.5%、3.85%,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8%、5.8%、6.1%,可见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明显攀升的趋势。此外,调查还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同银行间资金市场的紧缺程度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如2013年辖内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率都出现在二季度末银行“钱荒”的时点上。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
(一)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存款冲时点的工具,冲击监管政策效果。近年来,由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等指标的考核要求,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断热销的理财产品也成为商业银行变相揽储的工具。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在月末、季末等时点集中发行理财产品或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等方式吸引客户购买,而在理财产品募集期内的沉淀资金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巧妙地将理财产品到期日集中设计在季末、年末等特殊时点,使得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在到期后自动转化为存款。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实现存款冲时点的现象容易造成监管指标失真,对监管政策效果产生冲击。
(二)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过大,弱化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银行理财产品是通过募集客户资金进行集中投资为客户获取收益的一种理财形式,其实质更像是一种短期的封闭式基金。由于其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管理和信贷政策的约束,在其资金的投资运用上具有更大灵活性,可能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产生冲击。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可能会流向房地产信托产品、城投债等一些当前不受信贷政策鼓励的领域;另一方面部分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可能游离于正常的监测统计体系之外,一旦这部分资金的规模过大将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对冲。
(三)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监管不到位,容易诱发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由于其投资标的涉及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等不同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因此其本身是一种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工具,而由于当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在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监管上还是分头监管,在这种监管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端市场发生风险将会向销售端传递,容易诱发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易于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四)销售行为不规范,可能透支银行信用。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但我们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银行在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中多是走过场,由客户经理代填,客户签字就简单完成了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此外,部分客户经理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尤其对一些“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销售宣传中,向客户承诺预期收益率,对客户造成误导。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多为银行存款客户,他们仍是习惯性地认为理财产品的收益是由银行信用背书,一旦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理财产品未达到客户的预期收益或本金遭受损失,可能会引发银行的信用危机,甚至发生挤兑等严重问题。
(五)理财产品分流农信社存款,弱化农信社支农能力。从辖内调查情况看,由于以农信社为主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并不具备理财产品开发能力,因此辖内销售理财产品的均为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短、收益率稳定等因素,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卖已经出现分流农信社存款的迹象,导致近年来辖内法人银行业机构储蓄存款增长趋缓,这将给本已经满负荷运营的法人银行业机构造成冲击,弱化农信社支持当地“三农”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银行理财业务监管,规范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一是规范银行销售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端的管理,严格执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坚决打击理财产品销售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违规承诺”、“误导性陈述”等行为。二是加强理财产品投资端的监管。一方面理财产品资金投向的各金融子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投资品种合规性的监管,避免投资端市场的波动给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对公募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进行严格限定,避免理财产品资金流向高风险行业和限制性行业给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冲击。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短期流动性风险。现行监管和考核体系下,商业银行利用销售理财产品等手段实现存款规模冲时点的现象,造成了短期流动性在银行间的频繁波动,给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增加了难度,容易引发短期流动性风险。建议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总行建立更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舍弃过度强调对存贷比、存款规模等指标的时点考核,采用“日均存款余额”、“日均存贷比”等受时点因素影响较小的监管考核指标,促进银行业形成良性的长效竞争机制。
(三)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农信社存款被银行理财产品分流等现象的产生,其内在原因都是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因此,为了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农村市场金融资源的流失,政策当局应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只有真正实现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商业银行间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利率恶性竞争行为,农信社也能够通过提高在存款市场上的利率定价能力规避自身竞争的短板,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展开正面竞争。
(四)强化金融知识宣传解读,增强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当前随着金融市场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像“理财产品”这样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的金融产品种类和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因宣传解释不到位、认识理解不足等问题产生的金融消费纠纷,各金融机构应强化金融知识的宣传解读。一方面,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对自身业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一线柜面销售人员的培训,避免业务人员因自身认知的问题而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的误导;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知识的社会宣传,提升普通金融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面对差异化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丽君,王增武.理财产品市场整顿应疏堵并举[J].中国金融,2013,(7):63。
[2]李宁.对地方法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调查和思考—以宁夏某银行为例[J].西部金融,2013,(8):85-87。
[3]陆敏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评价研究[J].上海金融,2011,(2):42-44。
[4]王岩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3,(9):46-48。
[5]赵斐,王玮.对陕西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调查[J].西部金融,2011,(4):74-75。
The Analysis on the Risks behi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alth Investment Products Market of Commercial Banks
——A Case of Jiuquan City in Gansu Province
ZHAO Zongrong SHEN Haiping
(Jiuqu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Jiuquan Gansu 735000)
两个月前,一次短暂但辉煌的“逆袭”,让许多人第一次注意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价值。
所谓“短期”,是指30至180天,也有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在过去几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折合成年率,大约都在5%左右,比活期存款利率高不了多少。
但一次被摆上桌面公开谈论的“钱荒”,催高了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让很多人开始仔细考虑,银行的钱到底从哪里来,把钱放在银行里,是否牢靠。6月底,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大幅飙升至13.44%,也就是说,银行之间相互借钱,利息已远远高过贷款利率。即便如此,银行还是没法从同行那里借到足够多的钱。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这是短期内聚拢大量资金而不留后患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
经过两三轮的上调,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从4.4%上升到了6.5%,最高甚至达到6.8%。不过好势头没持续多久。到了7月,随着流动性紧张形势趋缓,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明显回落。
如果你没有抓住这一个月的短暂辉煌,也没什么值得遗憾的。即便购买5万元的产品,在那疯狂的一个月中的收益也不过数百元。
这就是短期理财产品的现状:大多数时候,它的回报率平淡无奇,即便遇到极为偶然的好时机,也因为周期过短而收益有限。
事实上,按照银监会规定5万元起存,有些产品最低限额甚至达到百万的短期理财产品,是为那些资金量很大、并且在未来一个特定时间内有明确用途的投资者“量身定制”的。
例如3个月后才要签合同买房,而现在就已经筹集到全部购房款,就可以用来购买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既能获得一定回报,又不会影响自己的资金安排。
购买时,还需要注意“时差陷阱”。
由于高收益的超短期和短期产品供不应求,投资者只能第一时间抢购,但从购买日到起息日之间,存在账户中的本金只能按照活期利率产生利息,有些银行甚至不计息。产品期满后,资金的返还也要花上2到7天的时间,这个“清算期”也没有收益。考虑到这些不计入回报期的时间,短期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要低于名义收益率。
揽存压力下,银行普遍借道发行高息短期理财产品,于是乎,2011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出现井喷,不但发行量较上年几乎翻倍,收益也水涨船高,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最风光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20246只,是上年全年发行量的两倍;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为4.27%,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77个百分点。
展望2012,人们对于新年理财更需谨慎。为此,金融理财的小编们特别奉上新年理财的两条锦囊妙计。
妙计1:重点中长期产品
“7天至30天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五年期定存”、“抗通胀首选银行理财”……2011年以来,类似的银行理财短信几乎“轰炸”过大部分市民的手机,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较高收益率水平俨然成为了我们主要的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超短期理财产品火爆今年难现,可重点关注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2011年下半年以来针对超短期产品的监管规定陆续出台,如果超短期产品继续井喷,则可能引发更严厉的监管措施,现在已经有一些银行在收紧相关业务,为此,我们特别建议可以关注半年、一年期产品。其实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一年期产品收益率是比较稳定的,大约在5%至7%,个别超过10%,是一个很不错的回报率。
“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会热度不减,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优势就是稳健,需要的人很多。”中信私人银行高级客户经理王淼表示。银行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资金面较2011年会有所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有所下滑。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一些投资期限稍长的产品。
妙计2:适当关注滚动型理财产品
投资票据类的理财产品发行一直很火爆。在2011年6月之前,这类收益较高风险又相对不高的理财产品,曾经是银行理财的主打产品之一,预期年收益率一般能达到5%以上。
不过,从2011年6月底开始,商业银行纷纷暂停一些票据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随后,票据类信托产品成为生力军,一度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票据类信托产品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投资标的,期限多在半年,收益率高达5.5%-7%。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10月份以前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61%,而10月份以后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了7.55%,个别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9%,收益率直逼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产品。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数据显示。从五一小长假结束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数为79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高达53款,占总发行量的近70%:比4月份增长25%,而信贷类理财产品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数的一半以上。人民币理财产品春暖花开,可谓走出“倒春寒”。
人民币理财产品吹起“中国风”
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重创,国外市场似乎没有国内市场恢复得好。国内不少人民币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也顺应大势,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也都强调起中国概念,纷纷选择以中国市场作为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花旗银行、恒生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非常一致地将旗下理财产品挂钩A股市场。
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改超短期走势
3月份票据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93款,其中1个月期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为43款,占比近50%。时隔2个月,超短期理财产品已风光不再,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星期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仅占发行总量的17%,而中期理财产品数量则大幅上升,投资期在半年到1年的理财产品占44%。
人民币理财产品看上股票市场
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回暖、投资市场人气迅速攀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速度也在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明显增加。随着4月份建行:工行、中行、光大银行上演了一场抢购“攀钢钢钒”的大戏,近期发行的不少理财产品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股票市场,近10款挂钩股市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超过E百亿。在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中,一款1年期与股票市场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远远超出同期其他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推崇。
“零利率”助推外汇理财产品
近日多家银行下调了多种外币存款利率,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调低至0.95%,而日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的活期利率则低至0.0001%,相当于“零利率”。英镑、欧元的利率虽有所上调,但仍不及人民币同期存款利率,这为银行设计理财产品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在这种利率环境下,为把外币从存款中解放出来,各大中资、外资银行纷纷推出多款外汇理财产品。
外汇理财产品数量、收益双丰收
去年年末,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每况愈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也是大幅下滑,由去年10月份的4.95%下滑到今年1月份的1.81%。而近期这种态势已发生逆转,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逐步开始回升,2月份发行73款,3月份发行93款,4月份发行99款,5月小长假刚过,单日外汇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高达8款之多。与此同时,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是逐月攀升,2月份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75%,3月份为2.32%,4月份为2.43%。外汇理财产品市场从“双降”走向“双丰收”。
澳元理财产品仍是首选
去年下半年美联储接连大幅降息,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迅速下降。与美元一向背道而驰的澳元则完全摆脱阴影,获得来自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支撑。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从市场流动性角度还是从商品价格走势来看,以澳元为首的商品货币仍有持续走强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澳元理财产品仍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不少银行也不断推出澳元理财产品。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数据显示,在5月4日~5月10日发行的近30款外汇理财产品中,澳元理财产品就有8款。
银行揽储利器
某国有银行的一位客户王女士在12月中旬认为自己难得地买到了预期收益率5.7%的短期理财产品,结果临近月末,王女士无意中浏览银行网站时发现新发的不少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超“6”,真有些后悔出手早了。
查阅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信息发现,的确如王女士所言,临近年底,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专区的新发理财产品一栏预期年化收益率6%的产品比比皆是,预期年化收益率低于5%的理财产品已经难寻踪影。
在工商银行官方网站上,新产品推荐中有十余款理财产品,近半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高达6%。其中一款名为“2013年‘工银财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82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但也达到5.2%。另外,一款名为“2013年‘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3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6.3% 。
相对国有银行,华夏银行等规模更小的商业银行在季末揽储这场大战中也是不甘人后。华夏银行推出的一款名为“增盈增强型1389号”的理财产品分别为32天期5万元的认购起点;94天期20万认购起点以及124天期70万认购起点三个档次。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6.8%,最低也有6%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而一些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如广发银行一款名为“薪满益足131236-D57私人银行客户”产品,期限5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另一款88天期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却只有5.55%。
多因素推高理财收益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截至12月13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有691款产品到期,197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全部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包含债券的组合。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产品282款,结构性产品28款,其中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77%,较上期上升4个基点;外币债券类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1.90%,较上期上升14个基点。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上涨,其中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已经稳稳站上5%。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各大银行年末纷纷提高了预期收益率呢?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白先生表示,“正常情况下,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约是4.2%―4.3%,但年底揽储不容易,为完成考核任务,把资金留在银行跨年,银行方面只能咬紧牙关把预期收益率推上去。”白先生接着说,“往年股份制和城商行的存款压力较大,因此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偏高,但今年年末,国有大行也按捺不住了,出现了大量收益率冲到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
“银行年末除了存款业绩考核任务之外,缴存款准备金率,上缴财政存款等多种资金需求,银行不得不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纳资金。”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师认为,2013年前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后有不断膨胀的P2P线下理财高收益率大规模“吸金”的追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只能水涨船高。
投资勿忘风险
年化收益率节节攀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动心。某理财行业分析师透露,由于年底资金回笼压力增大,该阶段确是一年当中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时候,也是投资者购买的一个机会。不过,投资者在购买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投资时限和投资标的的选择,因为,有些高收益产品投资门槛也很高,相应的风险会变大,仅适合能够承担较高风险的高端投资者购买。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6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17
一、引言
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1]。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居民人均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连续几年高幅度上升。由于目前高通货膨胀率和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不少家庭逐渐将单一的存款转换为多元化的金融资产,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以其低风险、多种类、渠道便捷等优势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投资品种。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能够稳定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信贷资产的有效流动,为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由于理财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初,中国银行率先推出国内首个个人外币理财产品,成功开启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先河。同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成为我国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6年以来债券市场走低,股票市场回暖,商业银行通过信托进入股市和产业投资,极大地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随后受次贷危机冲击,银行普通类理财产品在2008年末陷入低迷之后,2009年全年处于低位运行,一直徘徊在月度发行300款至600款之间。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复苏,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逐渐恢复元气。据普益财富的估算,截至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已达到7万亿人民币,相比2009年4.8万亿的规模增长了46%[2]。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仍然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QDII市场份额锐减,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主导
自从2006年第一款QDII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曾一度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好景不长,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QDII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近期虽然世界经济逐渐摆脱次贷危机的影响,但是国家债务危机接踵而至,直接导致QDII的发行量进一步减少,2010共发行70款,较2009年减少29款,平均业绩的增幅较2009年减少为约20个百分点。相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一路走高。2008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3343款,占总产品的比例高达75%,成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主导。2009年得益于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和潜力,人民币理财产品再度占据了理财市场的首位。2009年全年发行的7566款银行理财产品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为85.9%,位居各币种理财产品之首。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逐渐丰富,结构日益复杂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已实现与股票、汇率、利率、艺术品、消费价格指数、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杯足球赛等多类标的挂钩。例如北京银行“心喜”理财产品与消费价格指数挂钩,民生银行“鼓浪屿”产品与生物能源商品指数(包括糖、玉米、大豆)挂钩。据统计,2007年发行的3000余只理财产品可以分为8类基本结构和上百种衍生结构。另外,在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还创新出了优先受益人和一般受益人的分层结构安排,例如工商银行的结构化“打新”产品,通过优先、次级的信托结构安排,使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分享不同的投资收益。
(三)宏观经济走势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状况的影响逐渐增大
近期,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状况也在随之变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大。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引导下,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结构型理财产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与信用、股票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迅速发展。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随着境外场外交易市场崩盘和资本市场深幅调整致使结构类产品风险对冲工具缺失,结构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迅速下降,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0%,取而代之的是低风险类理财[3]。2009年由于低利率水平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仍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仍以低风险稳健收益类为主。2010年,由于我国CPI节节攀升,中央银行又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宏观调控措施,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趋于短期化。同时,受银信合作业务政策调整的影响,债券类理财产品取代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市场上重要的产品类型,发行量接近70%。
三、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银信合作模式的制约
由于受分业经营的管制,国内商业银行无法直接进入银行市场以外的市场进行投资,使得理财产品的开发受到很大的限制。理财产品不像基金产品一样在资本市场具有虚拟法人资格,它只能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资本市场。但是这种银信合作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首先,法律定位不清,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服务尚且属于委托性质,但是委托关系法律上对人的义务要求不是很严格,并且很难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专家理财的效率优势;其次,银信合作增加了操作环节,从而降低了投资效率,提高了交易成本;最后,由于银信合作模式中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资金需要经过两个节点才能投入运作,因此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4]。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结构性产品都是与外资机构合作推出的,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完善的结构性衍生产品交易平台和对冲技术,因此也不具备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在产品的投资过程中,商业银行只发挥中间商的作用,向外资机构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另外,商业银行严重缺乏理财产品研发设计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和技术,加之内部创新机构和流程不够完善,难以培养高效的金融创新研究团队。因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但是理财产品的新品种同质化比较严重,以致客户不能根据现实需要清晰地选择产品和服务。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营销盲点
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对本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个人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在理财产品的销售环节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存在对客户的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就目前而言,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的言语渲染预期收益率,刻意淡化产品设计上的固有缺陷和投资存在的市场、利率、汇率、操作、流动性等风险。使公众对风险与收益缺乏正确认识,很难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选择保持理性。
(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蕴涵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虽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商业银行及时披露个人理财产品的经营、收益、风险情况,但是多数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而对风险疏于管理。商业银行多数仅在其营业网点简单通报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情况和到期兑付的通知,基本不涉及运作情况。有些银行为了吸引客户,采取报喜不报忧的信息披露方式,因而严重影响到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并最终导致客户的利益受损。
(五)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尚不健全。没有建立有效的客户投诉登记统计制度,缺少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在销售银行理财产品的操作过程中,无论在客户投资风险评估、理财产品宣传和销售,还是认购和签订购买协议书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明确的提供客户投诉途径;对客户投诉较多的理财业务环节和理财产品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改善。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必将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新局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冲破银信合作的束缚,搭建自己的衍生产品开发平台,实现理财产品的集成化、专业化发展
从短期看,商业银行可以暂时通过收购信托公司取得信托资格,克服银信合作的合规性瑕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中间环节的投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必须突破行业限制,实现混业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系统风险,提高经营与监管效率。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在目前即期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国内状况的衍生产品交易平台,尝试相应的结构性衍生产品的设计和交易,从根源上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
(二)加强证券投资类产品的研发,并提升相应的服务品质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润增长点,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需加强证券类理财产品的开发研究。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精品基金池,针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对基金理财需求,为客户量身设计个性化基金投资组合方案,同时为客户提供后续的理财咨询服务[5]。此外,为满足中高端客户投资证券市场的需求,商业银行还要加强与专业化投资机构的合作,通过私人银行服务,研发出更多具有市场优势、风险控制能力突出理财产品。目前比较成功的高端证券投资产品有阳光私募产品、实现投资业绩二次优选和分散风险的TOT产品、集合理财计划等。
(三)开发短期稳健类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自发行以来,其收益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较高,同时风险相比证券类较低,一直受到客户的青睐。但是理财产品发行品种需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而不断调整。据普益财富金融数据平台显示,近年来我国CPI同比涨幅节节攀升,通胀形势已十分严峻。因此,银行的存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不断地提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短期化资产配置成为2010年理财产品的主流,并且相关数据显示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亦高于长期理财产品。从理财产品的风险结构来看,2010年共有823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保证收益型产品281款,较2009年上涨21.38%;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231款,较2009年下降16.82%;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135款,较2009年下降4.56%[6]。由此可知,为了适应现在多变、高通胀的经济形势,商业银行要着力开发短期稳健收益类理财产品。
(四)提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各国金融风险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变数较大,因此提高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控制能力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商业银行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一是充分披露信息。商业银行在推广及运作理财产品时,应及时披露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等信息,实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二是严格遵守理财产品风险揭示的相关规定,严禁向客户承诺到期收益,同时在营销过程中全面客观地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及风险程度。三是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损失抵补机制,通过定期按比例计提最低风险准备金来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金洳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9).
[2]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R].2010.
[3]黄剑平,胡敏.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4]刘毓.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
利率市场化分为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市场化两方面。在近十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中,为防市场波动过大,我国没有采取直接放开存、贷款利率的方式,而是不断创造诸如基准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商业银行财务硬约束(股改上市)等外部必要条件,并逐步培养市场。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创造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提供多种融资产品(即银行间交易市场),价格已经不受贷款基准利率限制,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促进了企业融资利率市场化,与银行贷款利率形成竞争,为贷款利率市场化铺平了道路。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主要是理财产品)发展,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个人投资收益率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利率形成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路径是通过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渐削弱间接融资对利率的控制权,促使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最终达成利率市场化目标。
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理财产品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是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利率管制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随着理财市场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给双方的推动力量,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理财产品为突破存款利率管制提供途径。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已经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贴现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境内外币市场贷款利率等。仍被管制的利率包括: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针对居民的四种外币(美、欧、日、港)1年期以内的小额存款利率。可以看出,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我国几十年来利率管制的最后一个“堡垒”。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不受利率管制。从完成利率市场化步骤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意义正是通过开辟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空间,对法定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挑战。
理财产品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创造条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目标之一是中央银行可以间接调控存款利率走势,为达成该目标,中央银行通过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建立以Shibor为核心的短期利率定价体系,并最终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市场存款利率走势。目前,在存款利率先不具备与Shibor挂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逐步将理财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先与短期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中长期产品定价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贴现类产品定价挂钩;先与金融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企业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逐步完善以理财产品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财产品自身规模不断壮大,到一定比例,银行存款为维持存储,其利率体系必然向理财产品利率靠拢,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形成。中央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强化了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定价体系,最终将Shibor基准利率确定为像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那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
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探索市场竟争模式提供平台。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探路者,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加强利率定价研究、完善定价微观机制建设、开发定价信息系统等提供了市场化平台。同时,还强化了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通过跨市场、跨组合型的投资运作方式,整合了金融机构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了其在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为探索利率定价和迎接存款利率市场化竞争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探索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投资业务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
对影响的评估
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看,理财产品为市场提供了与存款竞争的金融产品,是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突破,因此,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评估:一是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规模有多大,它反映了当前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存款规模,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总量指标;二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有多强,它反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深度,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质量指标;三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的综合度有多高,它反映了其作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引导利率走势参考依据的可靠性,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成熟度指标。
表外理财产品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首先,表外理财是考察存款分流的主要指标。理财产品按核算方式可分为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表内理财产品保本或保收益。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增设“结构性存款”指标,专门反映表内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并计入各项存款及货币供应量,而表外理财产品不保本且不保收益,人民银行目前未将表外理财并入信贷收支月报和存款类金融公司概览。因此,存款、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中均不含表外理财的相关内容。可见,只有表外理财产品才对银行存款产生替代效应。其次,表外理财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迅速增多,这类产品具有投资门槛低、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和暗含银行信用等特点,促使银行存款大量向理财产品转移,2011年和2012年甚至出现了理财产品发行期间存款环比增长多次为负值的情况。以海南省表外理财产品增量与存款增量为例,两者增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负相关关系,表外理财业务量的变动导致存款波动幅度较大。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募集期设计在季初,产品余额增加,存款下降(2012年1月、4月和7月);理财产品兑付期设计在季末,产品余额减少,存款上升(2012年3月、6月、9月和12月)。最后,表外理财对存款替代效应的评估。需要从总量和边际两个方面来评估表外理财对存款的替代效应。从总量大致测算出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规模,在增量上,2013年3月,全国表外理财募集资金4.1万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新增4.2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国新增社会资金中一半用于表外理财一半存放银行。在存量上,2013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为余额97.9万亿元,若按照2013年3月末表外余额理财产品余额5.26万亿元计算,已经有5.4%的银行存款实现利率市场化,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上升。从边际来看,选用2008~2012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和表外理财余额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外理财对储蓄存款有明显的分流作用,每新增1元表外理财会分流0.39元储蓄存款。
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特征明显。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2年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占所有产品募集资金比例为71%,其中,九成以上使用隔夜Shibor作为定价基准。2012年,商业银行发行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个人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09%、4.52%、4.9%和5.18%,明显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也高于同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这既反映了市场真实资金供求状况,也包含了市场对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从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1个月和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与1个月和3个月Shibor加权收益率走势来看,两者走势高度重合(见图2)。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定价市场化的评估。评估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是分析理财产品的价格与市场化利率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单向因果关系,若市场化利率是当前理财产品价格形成的长期、稳定原因,则说明理财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通过对2011~2013年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月度Shibor利率平均值代表的市场利率,与2011~2013年1个月以下、1个月到3个月、3个月到6个月的理财产品加权收益率代表的理财产品价格的分析显示,短期Shibor利率是决定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对活期存款替代效应较强的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已经完全市场化。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安排来看,小额、活期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步,短期理财产品规模的继续扩大,有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理财产品利率可较为全面地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理财产品利率一头连接作为基准利率的Shibor利率,一头连接市场中丰富金融产品的定价。在未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理财产品利率作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走势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包含市场信息的多寡、对金融市场变化的灵敏度高低是决定其作为参考依据可靠性的重要衡量指标。
理财产品利率已经成为一种综合市场价格信号。从交易主体上看,理财产品是目前金融市场交易主体最为丰富的一类产品,包括个人、企业和机构等。从挂钩投资标的来看,理财产品与实体信贷、票据市场、银行间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都有联系。从期限结构来看,理财产品兼具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资金价格信号功能,这表明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成为一种集中各市场主体与金融市场、不同期限结构的综合价格信号。
理财产品利率曲线可以及时反映市场预期。对2012年以来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率绘制的收益率曲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为准确地反映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2012年前三个季度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在总体下移,而同期国内GDP同比增速持续走低,至四季度国内经济触底回升,同期收益率曲线中部明显上凸;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以2012年3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为例,将各期限结构理财产品收益率减去其与同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均值,结果显示移动后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向下穿透存款收益率曲线,反映市场认为当前存款利率被高估,有下调的预期,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于2012年6月实施降息。
利率市场化下理财业务发展展望
理财产品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近年来,理财产品规模一直保持快速扩张势头。在理财产品数量上,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28239支,比2007年增长19倍;在发行规模上,2012年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26.5倍;在余额上,2012年余额达7.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4倍;2007~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每年平均增长70.8%,远高于存款的增长速度。2013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共发行10331款,发行规模10.8万亿元,比2012年四季度增加6.61%。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资金寻找更高价格的趋利性导致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着金融脱媒,银行体系也往往通过创新进行“反脱媒”,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当前的利率“双轨制”局面不改变,储蓄存款就会不断流向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将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回顾理财产品发展历程:2006年,理财产品涉足信贷类产品(贷款资产证券户);2007年,推出银行票据(短期票据和中期票据)类产品;2008年,在股市走强时推出“打新股”产品;2009年至2011年,联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推出“银信”、“银保”类产品;2012年,全力开发商业银行自有品牌的保本型产品。美国、日本等国走过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对利率市场化有客观的要求,大部分的金融创新是在利率不确定基础上产生的,利率市场化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使得金融创新形式更为多样;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也需要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的创新构建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可以吸收利率波动幅度扩大所带来的冲击,从而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见,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内在需求。
资产管理业务是理财产品发展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存款利率将会上升,存款型理财的优势不断丧失。随着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理财赖以生存的“资产证券化工具”功能将不断被削弱,理财产品现有的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银行理财业务将回归中间业务与受托管理的本源,在客户端向财富管理业务深化,在投资端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通过投资与客户两端进行创新,激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成本支持实体经济。长期来看,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理财产品最终的生存形态。最终理财业务如同其他资产管理商(如基金、信托)一样,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通过对市场判断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工具创新能力和平衡风控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
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效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未来其业务规模和创新力度也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目前理财业务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表外理财资金没有纳入金融统计范围导致监测的有效性不足,理财业务经营不规范带来潜在风险,以及理财产品法律定位不明确导致业务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金融统计。表外理财资金来源没有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资金运用没有纳入中央银行资金流向监测统计,从而降低了金融统计数据有效性。建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规则,将表外理财募集资金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将理财资金投向按照现有“贷款投向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测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密切关注理财业务潜在风险。近年来,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通过理财产品规避监管的现象,如发行保本、高收益产品争揽存款,利用理财实现贷款表外化,由此带来了理财资金运用“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资金池类产品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资产安全风险。不但对银行稳健经营带来了隐患,也伤害到利率市场化本身。建议从两个方面化解上述风险: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息披露制度;对资产池类产品严格管理,落实对不同类理财产品的分类管理、分账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