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时间:2023-05-29 17:3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农村档案;社区档案;档案管理;问题和对策

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也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我国的农村新型社区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图像、照片等记录形式,需要进行建档保存,以保证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所依据。可见在进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档案服务,减少档案管理失效所带来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能够为未来农村新社区建设带来更多的便利。

一、农村新型社区的档案管理特点

1.1档案内容较为繁杂

农村新型社区具有我国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形态,即是社区形态,也不能完全脱离农村生活方式,因此涉及的内容较多,相对的档案的种类和内容也较多。在档案内容当中,包括土地规划、村居改造、居民创业、就业等基本建设内容,也有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内容,还包括社会救助、残疾人权益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具有其相应的档案管理需求,也使得农村新型社区的档案管理呈现出内容繁杂的特点。

2.2形成周期差异较大

许多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有着规划-建成-投入使用等较长的时间跨度。时间跨度大,意味着农村新社区档案的形成跨度较大,对农村新社区的档案收集和管理,需要较长的形成周期,而不同的是,如计划生育、医疗、社保等档案的形成周期较短,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这对不同形成周期的档案,需要不同方式的管理。

二、农村新型社区档案管理问题探究

2.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许多农村新型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将社区建设和居民利益放在首位,进而忽视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需求,特别是领导层,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造成当地新社区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工程建设、美化建设上,新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跟上发展步伐,甚至出现未设立相关管理部门的问题,档案资源严重不足,档案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2.2未建立起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农村新型档案的管理工作当中,一些新社区并未设置档案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处于“闲置”状态,而一些新社区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过程中,并未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缺失,最终直接影响了新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档案不够全面,无法健康开展新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

1.4档案管理投入不足

当前许多新社区的档案管理部门不受重视,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空间非常狭小,甚至有些没有固定的部门办公室和档案存储室,档案在公共区或借用的临时办公室内放置,不单单影响档案的归档和分类,在档案收取时造成档案的管理问题。而信息化档案管理在农村新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极为少见,许多档案的收集、利用和管理都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手写方式进行,这极大的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提高农村新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对策

3.1加强农村新型社区的档案管理意识

从认识上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这对当前许多农村新型社区的档案管理意识不足,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问题。可以从社区领导层开始,进行宣传和培训,帮助领导层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当中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安排。与此同时,对新型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和收集意识的宣讲,充分的在整个社区工作过程中将档案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对于出现村、居合并形成新型社区的,则要充分保证原档案的完整性,并在原档案的基础上,对新的档案进行衔接,保证档案的合理性和时效性。作为新社区档案的关键,将农村新档案的变革资料保存完整,是帮助未来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保障和前提。

3.2建立严密的规范制度

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和基础。特别是当前的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为了保证工作的科学性,对档案管理工作设置严密的规范制度十分必要。当前我国对档案管理制定了一定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规范中严格要求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内容,如档案装具的消毒、出事和消防措施;档案的调阅、查询流程等。农村新型社区在进行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和把握上述管理规范的原则,将管理制度与管理现状充分的融合起来,使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在已经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并未有效开展和实施的新型社区,则要对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严格规范日常工作,并保证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2.4提高档案管理硬件水平

针对当前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无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问题,应充分的认识到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完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投入,积极的建设高配置的档案管理设施,特别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建立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办公室,并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存储、调阅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帮助档案管理制度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徐蔚. 对农村新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 北京档案,2014,01(01):28-29.

第2篇

1、档案管理工作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领导阶层将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效益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乡镇政府主要围绕经济、社会保障等工作,档案管理是乡镇政府附带工作,与主体工作的关系不大,乡镇政府只需负责配合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有的乡镇甚至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负担,不予重视,应付交差;二是他们把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等同于行政材料收集、整理和存放,是一项无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工作,从而只需指定工作能力一般的员工负责即可,有些甚至没有指派专人负责,而是采取临时负责的形式。

2、档案收集工作不到位

首先,乡镇政府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对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档案存放杂乱无章,很容易出现丢失、乱摆乱放的现象,降低了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其次,缺乏健全、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很难保证档案工作的合理化开展,从而造成档案丢失、不完整现象的出现。第三,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存档的意识不强,很多资料没有及时交给档案管理人员,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记录及资料没有进行完整的保存,久而久之造成资源的丢失,从而降低了乡镇政府档案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乡镇政府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乡镇档案管理往往被认为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后勤工作”,乡镇政府往往缺乏一套长期、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表现为人员配备不齐,管理制度空白,奖惩机制缺失,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即使部分乡镇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也更多地注重外部层面的指示和要求,忽视了对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降低了乡镇政府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4、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政府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党政办公室秘书兼任,或者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指定的,不管是哪一类,他们都是兼职性质的,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档案管理,因此,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缺少档案管理工作热情,不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对乡镇档案的收集、归类与整理等较为随意。即使有部分乡镇档案管理人员是专职的,一般情况下也是由年龄较大、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担任,这部分人员一方面思想保守,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另一方面,他们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在工作中不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乡镇政府档案资料进行加工、管理和查询,从而制约了新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在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和普及。

二、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乡镇政府档案保存完整性的重要条件。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的配合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另外,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乡镇农民意识到档案在解决土地问题、农民权益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档案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档案保存的完整性。

2、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档案收集、存档等环节的安全性,提高安全意识。第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领导阶层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派专人进行监管,对借阅、归档等环节的手续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坚决杜绝档案丢失、损坏等现象的出现。三是,要加强日常内部管理,确保档案室安全。档案室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阵地,要积极采取措施,安装好防火、防盗设备,加强对消防和供水、供电线路的管理,确保档案室安全。乡镇档案员要对档案的数量、质量、霉变等情况经常进行抽样检查,把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档案绝对安全。四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乡镇档案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3、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目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档案利用日趋社会化、多样化、平民化,档案的公众服务面和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因此要不断改进档案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一是,要不断明确服务方向。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服务功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既要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也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明确服务方向。要掌握服务需求,积极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定向提供专题服务,真正把群众对档案的需求作为服务的方向。二是,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乡镇档案工作在做好原有领域建档服务的同时,积极做好新的领域的建档服务。一方面,要重视现有档案中的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综合利用好现有的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档案、计生档案、综治档案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民生档案的服务领域,切实做好近几年新形成的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土地流转档案,民营企业档案,农技推广档案,村级财务档案等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档案,作为服务平台,进行科学整合开发利用,为人民群众利用档案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第3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重要意义 采取措施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其保密性和社会服务性的特征,有必要探索现状和提出改善措施,以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

1.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备保密性。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信息管理机构,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虽不属于政府机构,但是其所存放的档案主要用于为国家各类机关提供档案管理和信息支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是履行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职责,涉及教、科、文、卫等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各个行业的机密文件的保存,因而具备保密性,需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机密文件的泄露。

2.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设置的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保存的各类文件档案,是对社会各类行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让社会市场自动参与资源调配,所以,需要借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这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质,无条件给国家机构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咨询和借阅等服务,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二、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档案是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真实记录。档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非后人编造的,是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情况,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首先档案是档案人一生的真实记述,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其次,它是事业单位本身的“成长记录”,是单位信息最基础、最集中的记录,完整地反映单位发展变化的历程。

2.档案可以对事业单位的业绩及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档案记录着单位发展的整个历程,记录着每一阶段单位的业务发展情况和资金运转情况,记录着每阶段发展的优秀成果,单位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档案资料更好地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最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决策。

3.档案可以提供便利的查询服务。这是近年来事业单位档案的一项重要用途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新服务内容。主要是为法律部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在事业单位涉及各类诉讼情况时会发生,但是档案查询业务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定程序,以确保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其次,要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推进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注重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巧、档案修复技巧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能够有更高层次地提高。

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专业的分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有序地工作。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空间,并做好离职人员的工作交接管理。

再次,要强化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敬业奉献精神,加强档案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业务水平。定期参加专业部门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技巧,从而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来管理档案工作。

3.加大投入,提升档案工作保障力度。要尽量挤出资金配置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柜、照相机、专用微机、打印机等设备,购置专用档案整理物品,安装防盗门,加固窗户,要防潮,遮光,防鼠,配备防火器等。所有档案都要实行按序、专柜保管,防止档案丢失和损坏,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科学管理,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要使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首先,要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要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5.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相关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能够档案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需要更新的要及时更新,需要删除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后才能删除销毁,要做好安全设施建设,防止档案的丢失和盗窃,重点做好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四、结束语

总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后,档案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档案事业得到了全面加强,档案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这些均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应用

医院档案是记录医院历史和进程的文档信息资料,是医院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创新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服务[1]。随着医改政策推进,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剧增,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改进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需找出现状问题,树立全新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1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1促进医疗水平、降低医患纠纷

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为医疗工作提供精准的参考标准,以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档案管理中,医院研究团队可对完整连续的患者档案进行分析,为各种医疗研究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促使医疗工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当前医院中的医患纠纷多是因为医院的医疗能力有限,对患者进院就医的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解释清楚,无法追寻根源,责任划分不清,互相推诿。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建立档案管理机制,规范档案流程,使档案管理更加详细和科学合理化,避免了常规档案中管理制度不全、管理不规范、医疗数据不全、信息未及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进而有效地缓解医患争论及矛盾,降低医患纠纷,有利于打造良好健康的医疗环境。

1.2提升档案价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医院就医人数上涨,病历信息量增大,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及难度都有所增加。在病历档案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精细化管理会对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细化,对患者信息上会做到细致筛选,确保信息的准确,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精准的参考,进而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

2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管理制度

随着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医院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部分医院为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效益考虑为先,忽略了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价值。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分类不清、缺失严重。这些问题对医院各部门的运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加强病历档案制度的管理建设,才能确保完整的档案资料信息,为医院运行及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2收集率不高

档案收集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较为重要,但大多医院的管理模式与医院发展的总体趋势不匹配,管理模式落后,与医院实际运营情况不符,无完善的病历医院档案管理标准,各部门对档案归档不及时,档案分类混乱,交接不清,规范化较低,导致档案管理整体质量不高,有效利用率较低。

2.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大多医院认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后勤范围,对其岗位人员要求不高,在人员选择上多选择年龄较大或退休的老职工,极少从外招聘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有效地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无法对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服务。

3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医院管理者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明确病历档案管理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制定管理目标时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规划出符合自身档案建设发展的计划。其次,病历档案管理者要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各项制度,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尤其是在新时期下,要重视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档案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安全、保管,确保各项工作规划科学合理,以促进档案管理提升整体质量。再次,可实行奖惩制度,以进一步约束及规范病历档案工作人员行为,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实行相应的奖惩[2]。

3.2应用6S精细化管理

此理念是经5S管理理念而来的,具体是指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及机械等因素实施协调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3]。把6S应用于医院病历档案精细化管理,可创新档案管理理念,提高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档案管理粗放问题进行有效的优化。主要包括6方面:

3.2.1整理。是指首先整理好工作环境,按工作需求及工作内容把物品分类,确保工作环境内的物品均有用,清除无用品,提高工作环境的简洁感,为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就是将档案分类,存储保留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删除无价值的资料,简洁化档案,规范有序地进行档案管理,提高其用房空间。医院病历档案类型多、数量大,较分散和凌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根据价值鉴定明确档案的价值标准,留取精华,以提高档案后期利用率。

3.2.2整顿。是把物品做好标识,按规定摆放,确保工作环境整齐,以方便物品使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5]。将医院病历档案资料进行合理归置和标识,以方便档案资料的后期查找和利用。医院病历档案应根据不同的专科部门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和存放。做好各科室部门的病历档案收集、整理,交于后勤部门存于档案室,并做好交接手续,便于后期查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按规范进行分类,标识好档案,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归档。

3.2.3清扫。是指清扫工作环境,以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减少物品的损坏。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清扫是对存档区的清洁。病历档案管理者可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清洁和保护职责。如每周进行清扫;每月进行大扫除和紫外线消毒;调整好温度、湿度,保持通风;地面无杂物,无卫生死角。

3.2.4清洁。是指前3项工作的落实和制度呈现,以保证工作环境清洁状态的维持。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主要是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为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持。如:档案管理者依据功能将档案室划分为不同子档案室,制定不同的人员负责;制定责任制,落实人员对档案整理、整顿和清扫的责任,做好雨季的档案检查,排除不良环境影响因素,放假前关好电源、门窗,避免安全隐患,依据其工作成效给予奖惩;增设档案室消防设施、防盗窗、灭虫器、文件扫描仪等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档案管理服务。

3.2.5素养。是指岗位工作人员所需的素养,以便其按规程工作,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应用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主体是工作人员,所以,要做好人员的的素养提升,使其正确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以促进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如进行定期培训,或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档案管理。也可邀请档案局业务科进行指导,内容包括:病历档案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档案收集、分类、保管方法;不同类型档案分类技巧。

3.2.6安全。是指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以保障企业效益。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从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向电子档案发展,所以,对其安全性要求更高。医院要根据档案类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避免档案资料丢失和被盗。对需要存放原件的纸质档案,应明确其存放区域,做好防虫、防火、防潮的环境保护,定期检查档案,避免出现霉变或损坏。若医院条件允许,可备份档案资料,以防意外。对计算机存储的电子档案,应在计算机中安装360或猎豹防护软件,避免被盗[6]。病历档案管理系统中也应配置防火墙,以防病毒。最好使用U盘或硬盘备份,以防网络崩溃丢失电子资料。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途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具有的特征

1、事业单位档案保存了社会活动的重要基本信息。

事业单位主要包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行业,是一个国家基础而且重要的社会活动,而档案是对这一切社会活动的记载。文化档案可以为人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科研档案是提高国家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材料,教育和医疗卫生档案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载体,这些档案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因此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信息管理机构,它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是事业单位的档案可以为国家各机关提供信息支持。事业单位档案包括其从业人员的人事档案,是维护单位与职工正当权益的凭证,但人事档案只是事业单位档案的很小一部分,事业单位档案主体主要是其从事各项工作所产生的公务记录,其不仅是事业单位开展现有工作的必备材料,也是文化传承、科技兴国和依法治国的基石。因而档案管理工作是每个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推动各级事业单位抓经济发展、促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群众正当权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规范管理科技档案,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服务特性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设置的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保存的各类文件档案,是对社会各类行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让社会市场自动参与资源调配,所以,需要借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这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无条件给国家机构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咨询和借阅等服务,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

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普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档案信息化培训,以至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往往存在人为的工作误差,无法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真正作用。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而是由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兼任。以至于,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不仅仅无法顺利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也造成许多档案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敷衍了事,缺乏强烈的责任心与耐心,无法去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发掘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完善的离职交接制度

各单位档案人员的新老交替,工作人员更换有着必然性,随着社会发展,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岗位上一直做到退休。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交接一直档案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尤其是突发性离职交接,例如:档案管理人员退休、离职、生病等突发性事件,都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交接手续,以至于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离职工作交接时,无法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最后造成许多档案变成“死档”、“弃档”,给事业单位造成了极大损失。

3、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保管中尚缺乏有效的措施

保管好档案信息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虽然现在电子档案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多数机密、重要的档案信息,事业单位还应同时采用纸质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备案。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后,针对机密、重要档案的备案尚缺乏有效的措施,造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制度不配套。电子文件对应用程序的依附性,设备及系统更新导致许多数据记录无法读取,以至于许多档案造成丢失、损坏。而在查找使用中,又无法发挥档案信息的最大利用价值,极大的遏制了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事业单位缺少高科技管理和保护档案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和管理设备,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时展。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至于在日常管理中,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无法及时的更新,或者是更新速度缓慢。同时,也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工作的实际需求,引进高科技设备进行档案的管理与修复,对档案的信息的保护意识仍很薄弱。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并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转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认识,并不是说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这方面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和偏颇,而是指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首先,要转变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能够更加重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够从政策上给予相关的支持,做出正确的符合事业单位整体利益和整个社会整理利益的战略决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做好档案管理的各类制度建设,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客观环境。其次,要转变整个社会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社会监督力度。要转变整个社会的思想认识,国家能够尽可能加强从立法层面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监管,从宏观上带领大家关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事业,同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报纸报刊、电视媒体等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宣传。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巧、档案修复技巧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能够有更高层次地提高,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使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专业分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有序地工作,并做好离职人员的工作交接管理。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空间。最后,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相关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能够档案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需要更新的要及时更新,需要删除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后才能删除销毁,要做好安全设施建设,防止档案的丢失和盗窃,重点做好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结语

总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关系着事业单位的稳步、健康发展,所以,事业单位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寻找出适合其单位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方法,才能够在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单位发展,达到有效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双盛.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8)

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档案管理制度化、技术化、安全化 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同志在对档案工作的指示中曾提出:“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的保存、检索和使用效率,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努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摆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以期高校档案管理提升档次。

一、 应提高高校档案制度化管理水平

规章制度是档案工作实现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行为准则。依法治档,依法护档,依法用档,就要求各级各类单位依照国家档案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档案实体分类法》《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规定》《库房管理规定》《声像档案保管制度》等等。同时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建立一套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只有增强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把好部门自身关,才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质量。

二、应提高高校档案信息化技术化管理水平

档案是一种信息产品,又是人才信息资源库,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及获得最佳效益,这是档案管理的宗旨。实施科技兴档,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著录与标引、编目、检索、统计自动化替代所有手工抄写工作,实现档案的自动化处理和网上查询,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把已有的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以便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把部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服务,可以大大方便师生检索和查询资料,有利于查到、查全。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

为了使管理上档次,应配备密封的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计算机和缩微设备,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机构合理、管理科学、设备先进,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高校档案馆。高校档案馆不仅要收集校内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汇编,还要广泛收集兄弟院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不但各高校档案馆之间要相互协作,而且也需要在其外部与高校图书、情报等其他信息系统取得协作,在制定和实行业务、技术标准化上协调一致,才能适应现代高校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和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规模。真正实现电子文档一体化,实行文件自动收集、编目、鉴定等档案管理工作,使高校档案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三、 应提高高校档案馆的安全化管理水平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与利用等六个部分。档案的管理是由人来实现的,那么档案的安全保障就要求上至分管档案馆的校领导、档案馆馆长、副馆长,下至馆内各科室负责人以及一般管理人员,都应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措施可以通过在各科室设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防火、防盗安全教育培训,警钟长鸣;严格实行总控制室值班制度,对档案库房实行24小时监控等采取这些方式加以确保。

2.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落实防盗防火相关工作措施。加固档案库房、资料室的门窗,安装技术防范设施,防止失窃案件发生。库房配备手提式灭火栓,并定期检查更换,确保长期有效;严禁在馆内吸烟和防止易燃易爆、易引鼠的物品;做到人走断电,切断库内电源;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线路安全使用情况,做到及时维修,确保安全运转;加强对库房建设要求,加大消防设备设置和更新力度,对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强防火灭火的能力;在库房内设烟感、温感探头,并与总控制室主计算机相连,实现人工处理和自动处理均可的能力;采用气体灭火的形式,避免采用水或干粉灭火对档案产生破坏作用,从而杜绝火灾隐患。

3.档案的“八防”科学储藏保护措施,也是档案安全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档案库房必须采用密封的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存放档案。采用空调来调节库房的温湿度以防止霉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繁殖。每个库房内应设有两处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区域网与总控制主计算机相连,对库房温湿度实施24小时监控。每逢雨季到来之时,要在库房内放置除湿机以降低库房内水分的含量,保证库房内的相对湿度。每周使用一次臭氧发生器,杀灭库房内的霉菌孢子,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总之,要求档案馆在安全防护和技术管理方面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调节库房的温湿度,净化库房的空气(包括除尘、灭菌、防蛀、排除有害气体),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档案的保密工作就是要杜绝泄密事件发生。要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分别是档案的库房管理、档案的管理、档案的解密等,档案管理人员不得将无关人员带进档案馆,不得外泄档案中的秘密,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所用的各种草稿、废纸等,不得乱扔乱抛,应按保密要求处理或销毁。

四、应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7篇

关键词:风电档案;档案管理;管理技术

1 风电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未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

风电工程建设项目确定后档案并没有及时的成立,而是在开展一段时间后进行补录,这种工作模式并不能真实的反应风电工程建设情况。档案的记录、管理、移交都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项目建设完成后甚至会出现重要资料的丢失,为后续维护工作带来了阻碍。

1.2 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风电工程成立后,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多数是临时成立,并不具备工作经验。甚至在部分现场管理档案由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代替负责,可见重视程度的欠缺。由于开展工作前并没有受到过专业培训,对工程建设的程序理解模糊,在此基础上开展资料收集必然会出现遗漏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分配工作任务时并没有落实到个人,通常是以部门为团体,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在基层不能落实。

1.3 缺少档案的保护设施、设备

使用中的档案室多数是由闲置办公室改造的,并不具备保护措施。室内缺少通风窗口,或者窗口设置位置不恰当,使阳光直接照射在档案表面,影响字迹的清晰程度。室内防火设备配备不齐全,长时间不经过检修的一些消防器材已经老化损坏,发生火灾事故时很难保障在第一时间扑灭,为档案存放带来了安全隐患。还存在室内格局不合理的情况,档案放置与查阅都在同一空间内进行,并没有分开建设,为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很容易发生丢失事故。

1.4 风电项目工程档案材料普遍存在不规范和缺失现象

风电档案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并没有详细规定。例如原场地中地质情况的调查、建设中使用的技术、项目使用的重要设备等。对这部分资料缺乏整理,风电项目投入使用后出现故障维护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展。风电档案中包含的资料众多,对其放置顺序缺少规定,在对某部分内容进行查找时需要依次翻阅,纸张频繁的查看翻动很容易出现破损,并且这种保管方式增大了资料查找的时间。项目建设中质量情况与材料使用量都会记录在跟踪报表中,但管理部门对其书写格式并没有统一规定,工程团队只是依靠习惯来进行,规范性不能落实会影响到监管的威严性。例如大型设备进出场,需要由负责人统一签到,由于缺乏规范性,存在代签、补签的情况,签到证明便失去了保管的价值,更不具备法律效益。

1.5 档案资料整理不规范

风电档案卷宗的标记项目缺少统一标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便于保管区分,会在卷宗记录项目名称、建设规模、竣工时间等,也会将档案中的内容所在页码也进行标注,目录页与一些证明在编写页码时划分很模糊,一些单位将目录算在总页数中,并记录在卷宗上,但新制度中目录并不需要标页。记录方式的差异性使得档案很难统一录入计算机中,对原始页码进行改动时也容易丢失内容,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尽快落实。

2 造成风电工程档案管理不善的原因

2.1 地域问题

风电工程的建设地通常在落后区域,人迹稀少基础设施不完善,与总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导致管理制度落实困难。档案的上交、移送周期较长,造成传递到管理部门的资料与实际建设脱轨严重。

2.2 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有制度中缺乏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制约性,并不能作为工作开展的硬性参考。管理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低,使得政策的落实不够彻底,部分建设团队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搜集整理也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管理体系中缺少对工作细节的规定,日常工作得不到监管,员工态度逐渐散漫,便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各参建单位档案责任意识差

风电工程将对总项目进行划分,分包给各个施工团队,各项目负责人对档案记录工作的责任意识差。档案管理人员与项目负责人之间缺乏沟通,导致资料更新不及时。并且多数负责人认为工程的建设质量是重点部分,其余的档案与资料便可以忽略,这也是责任感欠缺的表现。

3 解决办法与控制措施

3.1 健全管理体系

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改制是解决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应尽快将新制度落实,规范档案记录格式与内容,反省原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管理体系中应详细标注工作开展的顺序,并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调查,与档案中记载的各项进行对比,观察是否存在差异,可保障档案中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在风电建设单位内成立档案管理部门,并指派有经验的老员工来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避免重要资料丢失。领导者要定期对档案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奖罚制度,来约束工作中态度不认真的员工,巩固管理制度的威严性。

3.2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以出善的风电档案管理细则,基层单位要以此为基准,不断完善内部工作体系。档案的归档、调取、查看都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不经过上级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查看。风电项目招标投标要按照法律进行,这一阶段产生的合同与证明在档案中都要有所标记,在建设开展时各结构的施工技术、质量等级、具体建设时间等都要严格的审查记录。完善的风电档案可作为使用过程中维护工作的开展依据,当设备发生争议时也可作为法律证据被使用,因此其内容的严谨与完善关系到工程未来的使用情况,需要提高重视态度。管理制度中还应该对卷宗的书写内容进行规定,将档案记录形式统一,这样在查阅过程中清晰明了,可快速锁定资料的摆放位置。在工程开展前应将档案工作开展顺序做出详细的规划,基层工作人员可按照这份报表进行统计与管理,可避免现场出现混乱,同时对施工流程也起到了监管作用,避免质量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仍投入使用。档案室的安全标准也应当体现在管理制度中,可促进安全设施的完善。

3.3 档案管理人员及设备设施要与工程项目相适应

在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以及设施配备上,要保证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历要求上要保证在大专以上或者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熟悉风电项目建设的过程,了解参建单位的职责范围;再次要保证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感及严肃认真的态度;最后要对库房和设备进行规范配置。

3.4 事前策划、过程控制、事后核查

建设单位首先在立项时就要明确归档范围,在编制招标文件、合同签订时明确文件形成、归档和质量管理要求,明确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并约定奖罚条款。加强对参建单位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档案业务的培训和档案法宣传,使每个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了解其职责、归档范围和质量要求。使档案文件材料形成过程和鉴定验收中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建设单位在监督工程质量及进度时,要同步检查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管理情况,在进行单项工程验收时,要保证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理单位要按照《风电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严格监督检查施工过程文件和竣工编制文件。

4 结束语

我国的风电工程不断发展,而风电档案是风电建设开展的重要依据,影响到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管理和检修等环节,有效的风电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要资料发生丢失、损坏等现象。文章研究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为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 社保档案 档案管理

1.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参保人数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社会保险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保障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需要,与日俱增的社会保险业务量使得档案数量增长迅速,这给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关注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如何在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业内人士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

2.社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社保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社保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缺乏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大多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只注重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和资金投入,将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当做可有可无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这增加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有些管理部门的领导只重视社会保险的业务工作,而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没有采取一定的宣传措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意识不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严重降低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2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多头管理是当前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多头管理与我国社会保险发展历程有关。社会保险档案涵盖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并且全部的社会保险资料并不在一个部门保存,因此,参保人员若想查询与自己相关的全部社保信息,则需访问全部的社保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完成。虽然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有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部门逐渐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但是受现实条件如资金、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的限制,难以实现社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大多社保机构仍采用纸质材料档案管理,增加了社保档案查询访问的难度。有些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社保部门甚至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各类档案资料被分割保管,容易造成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的丢失现象。

2.3缺乏专业的档案资料管理队伍

缺乏专业的档案资料管理队伍,对社保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社保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与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但是多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了节约档案管理的经费,不注重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并且很少聘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造成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的局面。此外,在有些社保档案管理部门存在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够,降低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4管理制度不统一

近些年来,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为了满足社会保险改革的需求,逐渐向标准化、科学化的的方向发展,各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而制定了一些必要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地社保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社保档案管理的文件,各地的制度也不尽相同,使社保档案在管理和应用上差别很大。

2.5不注重档案信息开发

很多社会保险经办单位忽视了档案信息开发的重要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使得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我国的某些地方,虽然社会保险改革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依然停留在“初级管理型”的阶段[3],不能根据当地社会保险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使得大量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险改革的信息资源变得毫无意义。

3.强化社保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培养社保档案管理意识

强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措施是培养人们的社保档案管理意识,这就给各级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相关的讲座,讲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社保档案管理提高到思想认识的高度。在日常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社会保险业务知识的相关交流工作,保证社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社保局办公区布局,为建立档案室和档案查阅室预留足够空间(150平米)。投资足够资金购置移动式档案柜和其他设备。配备消防、通风、安全设备。购置档案管理工作必需的硬件设备,如快速扫描仪、计算机等。研发和购置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电子档案管理,在电脑公司协助下自行开发管理软件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档案扫描存储起步。移动硬盘构建的数据库,存储参保人基本信息(身份证号、档案号、就业时间、缴费情况等)和人事档案信息。

3.3建立档案管理专业队伍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开展社会保险业务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为实现社会保险档案微机化管理打好基础,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指定专人从事档案管理服务,杜绝工作人员一身多职的现象。档案管理人员配有专用办公室,提供全时不间断服务。对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专门指标,进行年度考核。从管理人员方面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推动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

3.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针对多头管理的现状,相关社保部门应按照《社会保险法》[5]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统一管理机构,实现档案资料的集中化管理。建立标准化档案工作流程、档案接收登记制度、档案查阅、借阅制度、档案室工作制度、档案库保管制度、档案保存和清理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支撑。

3.5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规划

以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为原则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据化。企业年度缴费核定表、人员增减变化表、缴费发票进入系统数据库。退休人员电子档案汇集一处,按居住地建立电子档案库参。保人社保档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供本人查阅、核对。

4.结语

总之,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从培养社保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规划等方面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对于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窦国君.新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2,(09):15-19.

第9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管理质量

医院档案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医院医疗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医疗口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综合管理水平势必成为评估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1]。为适应医院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对医院档案实施综合管理,将医院档案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轨道。

1方法

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2结果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归档资料连续性差、归档资料不完整等现象,致使许多重要的、珍贵的文件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科室,有些文件甚至损坏丢失,给医院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其主要原因为:①档案管理格局混乱和管理机构不健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而医疗档案、X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在单位内形成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②重病历档案,轻其他档案。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病历作为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还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依据,大多数医院从建院起已设置病案室,相对而言,其他类档案则由各职能部门分散保管。③档案管理工作自我封闭。片面强调档案工作的保密性,造成档案服务对象仅限于院领导及职能科室,档案工作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意识。

3讨论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提出了挑战。

3.1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职能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如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科学研究、建筑工程、设备使用等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文字材料,这些文字材料具有查考价值,必须全面系统地整理并完整保存。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特征上都体现出原始性和可靠性,医院档案的保存价值、凭证作用、借鉴利用作用决定了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3.2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加强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主要有:①强化领导层的档案意识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领导重视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对档案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单位管理水平的体现,各级领导可以通过档案信息及时把握全局,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促进业务工作的提高,为全院医疗防治、科研教学丁作服务。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硬件的建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应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专用库房,在档案库房内配备空调机、自动温湿度控制设备、消防灭火器和报警防护系统,配备轨道式档案密集架及信息化管理设备和软件。③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保障。由于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内容繁多复杂、部门众多分散、专业技术性强、档案保管要求及机密程度高低差异悬殊等特点,对此应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要覆盖档案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移交、保密、销毁及库房管理等各项工作流程,要保证档案管理每个环节的运行都有章可循,有明确的要求和约束,并将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医院档案三级管理网络,构建符合医院特点的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体系。④建立医院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根本。医院管理、领导决策都离不开医院档案信息,医院的图书、资料、信息、档案的储存基地和利用中心,充当了领导决策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助手,但由于医院信息量大且内容繁杂管理部门繁多,医院有必要实行信息、档案管理一体化,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信息中心。⑤强化医院档案开发利用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多渠道提供利用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档案深层次开发,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医院管理及患者服务。同时,通过利用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医院档案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社会医疗机构存在的隐患

(一)、场地狭小简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社会医疗机构多开设在城乡结合部外来工集聚的工业区周围及较为偏僻的位置,场所简陋,且大部分没有通过消防及环保部门的验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卫生条件差,缺乏就医保障。部分社会医疗机构缺乏先进的医疗器械,消毒措施简单甚至仅以酒精浸泡,根本无法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病人间交互感染的几率极大,极易延误病人的病情,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医生诊疗水平低,“挂名”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社会医疗机构的医生诊疗水平低,缺乏责任心,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草率施医;个别医疗机构“挂名”现象严重,正常上班时根本就见不到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出诊,而由普通的医务人员代之行医,给医疗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四)、乱开处方、乱收费现象突出。被投诉的社会医疗机构多数存在乱开处方、乱收费、处方提成等现象,病人就医时,被要求检查的名目繁多,费用高昂。病人在接受检查后,部分医生仍不根据病人的病情对症下药,而是多开利润颇高的昂贵药物,借此实现医院效益与个人收益“双提升”。

(五)、违规开设诊疗科目,超范围行医。社会医疗机构以专科门诊见多,但在经营过程中,部分社会医疗机构超范围开设诊疗科目,在不具备具体科目行医条件及取得卫生部门认可的前提下,超出卫生部门核准的范围行医(尤以违规进行人流手术见多),由此而引发诸多的医疗事故纠纷。

(六)、商业运作模式凸显,倒卖牌照现象严重。一个老板开设多家社会医疗机构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医疗机构开设之后,在短时间内就更换了股东,倒卖牌照现象严重。而这部分社会医疗机构受到医疗服务质量的质疑是最为严重的,因此被投诉的次数也最多。

二、消除社会医疗机构隐患的建议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医疗行业存在极高利润空间,运营管理不够规范,社会人员开办医疗机构目的不为治病救人,而是赚钱盈利;二是卫生监督部门尚未建立并执行严格规范的社会医疗机构准入机制,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标准缺乏规范性和明确性,人为操作空间大,后续监管成为薄弱环节;三是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法制观念淡薄,未严格履行审批职责,与部分社会医疗机构老板私交过密,甚至将手中权力当作生财工具;四是社会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有关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资料没有明确的归档管理制度,各类资料杂乱不堪,既给档案查阅带来不便,也给社会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埋下了隐患;五是在对社会医疗机构进行年检校验时,部分检查人员存在走过场的情形,如对医疗机构消防、环保等硬件设施的明显缺失视而不见,对医务人员的合理配置、考核也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督职责,使得年检校验程序形同虚设。

对此,笔者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打卫生系统渎职犯罪案件。应加强卫生部门法制宣传和廉政教育,以案说法,结合近期案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学法、守法的意识,增强反腐能力,保持清正廉洁;注意工作人员平时的思想动态,对部分人员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不良现象要及时纠正,将职务犯罪防患于未然之中。

(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部门在制定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以往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为生命线,不实施盲目覆盖的发展规划;要做好医疗服务机构的统筹规划,对医疗机构设点布局的科学性多做调研。

(三)落实规章制度,细化社会医疗机构申办实施细则。卫生部门应明确医疗机构的设置制度,结合具体的业务要求,补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减少人为操作空间。包括:1.对申办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要制定统一、严格的标准。在现有的申办材料清单上作进一步细化,使申办人明确出具具体材料的适格部门及格式要求,改变申办人提交材料参差不齐的现状;2.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要求经办人在审核申办材料时,要认真按照标准,既要审核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又要对材料的真实性作严格把关,并逐份核签接收证明。3.进一步完善年检校验实施方案,在现场检查时,可试行打分式的检查方式,如预先将社会医疗机构的各项检查标准制成表格,由检查人员及有关专家到现场逐一核查并进行打分。

第11篇

[关键词] 档案 流程 信息化

随着油田开发建设,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是油田档案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好工程档案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与归档等工作。

一、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石油开发中心成立时间晚,又经历了跨跃式发展,产量逐年攀升,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管理逐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也逐渐加大,于2008年根据实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了档案室,可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成立之初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石油开发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为使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往往更注重工程的有形建设,忽视档案资料的作用,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淡薄,没有把工程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程建设管理中,特别是在施工阶段面临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等情况下,只重视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控制,而忽视了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等工作。

2.档案归档不及时,质量存在缺陷

中心建设参建单位多,且工期长、人员变动大,因此各单位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也未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不能同步进行,历史欠账很多,很多工程根本没有档案。这些现象导致工程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现状和不能发挥应有的依据及凭证作用,给日后的维护和利用带来困难等问题。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档案室属于起立时间较晚的部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几乎为零,归档标准、归档范围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流程及实用的约束机制,造成执行不到位,档案资料不能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定期整理归档。

4.重纸质文件归档,轻电子归档

一直以来,有个误区档案就是收集工程建设过程的纸制资料进行归档,没有必要要求电子文档归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档案未同步管理。

5.利用档案意识差,档案利用率低

往往归档的档案只是放在那里,遇到问题也没有单位或部门想到利用档案。工程档案信息未实现共享,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石油开发中心档案室成立伊始,就把制度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同,结合中心工程建设情况实际,从头开始,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对组织体系、职责、考核,以及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移交等流程都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有章可循。

2.实施同步跟踪管理,做好过程控制

项目管理部门往往不懂档案管理,不知道项目档案的组织管理、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保管要求等,等到工程项目要竣工验收,才知道项目档案还有整理要求,需要专业的项目档案验收,这时往往积累了很多工作需要处理,要做很多无用功。因此,为实现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和案卷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需做好工程档案提前介入、过程控制、同步跟踪、事后把关,使其渗透于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中。

3.纸制与电子档案同步管理,改变存储和利用方式

开发一套既能迅速地完成目录输入、修改、打印,又能准确、快速地进行数据审核、转储、查询、统计等操作的档案管理软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开发重要档案全息数据库,实现重要档案的全息机检,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石油开发中心目前所有工程档案已实现PDF与纸制文件同步归档,没有对应电子文件的工程档案一律不予接收。而电子档案在档案利用过程也逐渐发挥了应有作用,节约人力,方便快捷。今后档案管理也会更加重视电子档案的作用,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实现档案资源的存储数字化,彻底改变存储和利用方式,让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4.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充分发挥档案作用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而通过利用档案体现档案的作用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工程参建单位技术、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设计及施工组织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每当工程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都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真正让档案从工程建设中来,再服务于工程建设中去,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5.推行信息化集成系统,提升安全级别

档案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无外乎外部安全管理和内部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外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门、窗、空气质量的安全管理工作,内部安全管理包括:工作环境(人身健康),库房空气质量(防尘、防虫)、温湿度变化(防潮、防高温)、安全防护(防盗、防鼠)、消防安全(防火)、用电安全防护等。石油开发中心档案馆注重硬件建设,建成一个具有库房温湿度数据监测、自动采集,新风、回风杀菌、过滤与控制系统,安全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即门禁控制系统、用电安全监控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多功能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安全、高效、可靠、经济、节能、环保,很好的解决了恒温恒湿、安全防护、消防灭火、用电安全等管理过程中诸多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库藏档案材料安全级别,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标志着档案馆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节能低碳集成管理模式发展。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要做到专职和专业。专职,是指档案管理人员要单独定岗定编定职能,上级部门要从资金、材料、硬件投入等方面给予保证,确保整个工作有较好的延续性;专业,就是要明确档案管理员既要管、更要理,档案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法律、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决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种“只要是把接收到的东西全都看住了就行”,要体现出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为此,要派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做到高起点、严要求,以利于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首先是档案业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对工程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有明确的认识,又懂得工程施工流程,从而更有利于归档工作的开展。其次对工程技术、参建单位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

档案管理工作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以上措施外,最重要一点还是增强各参建单位档案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参建单位及人员进行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争取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提高他们做好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只有档案管理的所有参与部门都提高重视程度,才能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第12篇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责任明确

该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了“抓生产从安全入手,抓安全从生产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总经理王坚先生直接担任组长,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管为安全管理机构成员,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注册安全主任),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人抓,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

该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与档案管理制度和制定设备安全技术规程和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共计编写制定了44个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覆盖各个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岗位。安全生产制度化,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

该公司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责、权、利统一原则,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层级分解,将责任和指标明确到部门、班组、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真抓实干突出安全制度落实

一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第一,狠抓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班组长是兵头将尾,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二,狠抓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我们从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入手,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今年上半年共举办了18期培训班,共600人次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第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现有7人持有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1人持有中级安全主任证,4人持有初级安全主任证,2人持有安全标准化证,3人持有危化品登记证,7人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该公司实行“周检查、月考评”的形式,检查和评比的主要内容有:消防设备、安全教育、安全制度的落实、现场管理、机械设备及劳动保护等。公司的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到各生产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且还实施了领导夜间巡查制度。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并将检查工作与考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

三是落实安全奖惩制度。该公司从在册职工月工资提取20元/人月,作为职工安全保证金,由安全管理部按月考核、当月结算,当月无“三违”、无事故,保证金全额返回。班组出现“三违”行为,取消该班组当月全部保证金的发还。部门月累计出现两次“三违”现象,加扣部门经理当月50%的保证金;部门月累计出现三次以上“三违”现象,取消该部门经理当月全部保证金的返还。公司还设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10万元。

三、探索创新追求最佳安全管理水平

该公司在厂区管理方面,实施了《人员进入厂区的安全管理规定》。

在现场管理方面,采取安全教育方式及同员工签订《岗位责任状》和《工作环境告知书》,按《设备日常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车间实行划线管理,物品按区域分类存放,禁止通道上摆放物品;在各作业场悬挂了安全技术说明及岗位操作规格,设置了明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面,溶剂贮罐区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进入溶剂贮罐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方可入内。剧毒仓库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安装了洗眼器、喷淋装置。

在消防设施方面,制定《消防设施检查维护计划》,认真落实日常检查及维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在安全投入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投入的安全费用共计50余万元。成立义务消防队,每月给予了相应的补助,每月训练一次,每年组织两次事故应急演练。生产车间、仓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14个,按规定设置防静电装置。为操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了工作鞋、工作服、手套和口罩。此外还建起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