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后赤壁赋翻译

后赤壁赋翻译

时间:2023-05-29 17:3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后赤壁赋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后赤壁赋翻译

第1篇

论文摘要: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作者再次浮上心头进行了阐释。

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再次浮上心头。今不揣浅陋,冒昧试解,以抛砖引玉。

一、“曾日月之几何”

课后的注释是:“经过的时间很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译,而不是注释。注释应该是注重要词语、释句意,最好还能让学生明结构。这个任务虽然可以通过翻译完成,但应是直译。意译不能很好完成这个任务,如这个意译,会使学生误解“曾”。依照课本的这个意译,会有学生把“曾”理解为“经过”,这是误解。古汉语的“曾”和“经过”只怕没有什么联系,“曾”在上下文中只能是一个副词,而“经过”在文后的意译中只能是一个动词,二者不相当。这误解会使学生拿这理解去尝试解其它不解的“曾”,重新导致误解,更多的是困惑《因解不通》。这困惑会使学生认为古汉语词义没规律、难掌握,产生迷惘、畏惧情绪。更有甚者只怕会把“曾”理解为“日月”的定语。因为这是课本的注释,学生不这样尝试对应理解,又该怎样理解。

那么,“曾”该怎么解释、这句该怎么翻译呢?联系文句相关情景,“江山不可复识”是由于这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与前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大不同:前次所见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而这次所见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这迥然不同的景象相隔时间仅三个月。由此可见,“曾日月之几何”的“曾”和时间有关,指前次游和此次游相隔时间短。而这个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才”“刚刚”相当。如“才在家里吃过饭,到这儿又吃起来了”的“才”,指两次“吃”间隔时间短。古汉语的“曾”解为“才”,可在“曾几何时”中得到验证。

再查《后赤壁赋》注释翻译的书籍,一九七九年再版的中学语文编辑室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对“曾”的注释就是“才”“刚刚”,一九九八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家诗文选》也是这样注释的,都译为“才过了几天哪”。应该说二书的注释翻译较之其它翻译更直接恰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王彬先生主编的《唐宋家名篇赏析译注》《经济日报出版社》译此句为“时间并没过多久”《当然这个意译很好》,有人说“曾”可解为“并”。但现代汉语的“并”要用在否定词之前,而要解释“曾”如何成为“并没有”,只怕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接受起来较前困难,不如解为“才”“刚刚”简捷明了。

二、“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

读本对“虬龙”的解释是:“指盘曲而古老的树。虬,古代传说的一种龙。”对“栖鹘之危巢”的解释是“鸷鸟巢居的大树。危巢,筑在树梢处的鸟巢”。未释“登”,也未释“攀”。从“虬龙”解释的中心语“树”及很多译文的翻译,释“登”为“上”“爬”义。考虑相关方面,只怕不行。“盘曲而古老”的树,因其“盘曲”承受力不强,易断;“古老”会有干枯,自然很脆,易断。“盘曲”加上“古老”的树,能爬么?敢爬么?又加上“断岸千尺”这样的地方,即使是爬树老手,树也可爬,只怕也两股战战,不敢爬。让苏轼这样的人“爬”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只怕不太可能。第一,从苏轼的身份、地位看,不免会保持“斯文”仪态,爬树这有失斯文的张狂举动,会有么?第二,他饱尝牢狱之苦,出狱后被贬黄州。可以说,生活艰苦、理想成空,身心俱疲、“华发早生”;四十岁时已“齿牙摇摇”,今已四十六岁矣,从年龄和身体状况看,只怕也不会上树的,更何况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所以,是“虬龙”为“盘曲而古老的树”。只怕是错的。

那么怎样解释“虬龙”及“登”“攀”呢?

结合文章交待的环境、苏轼当时的情况,参考几种书籍注释翻译内容,“虬龙”应从杜牧《起青云馆》是“虬螭千仞剧羊肠”的“虬”,即引申为“像虬龙那样弯曲、盘曲”(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联系课文解为“盘曲而上的羊肠鸟道”。“登”可解为“由低处到高处”,如《荀子·劝学》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登”。“攀”应从李商隐《行次西郊作》: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的“牵”、“拉”义。这样,两句可解为“攀登盘曲的悬崖鸟道,上到高处,手拉着鸷鸟巢居的大树”。拉着大树,才能身定胆大,“俯冯夷之幽宫”,才能气壮有力,“划然长啸”,使“草木振动,山鸣谷应”。

三、“肃然而恐”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言文;言意统一;境界

如何阅读文言文,是困绕大部分中学生的难题,如何教学文言文,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认识不足,以为学习文言文和我们关系不大,因此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到位,对文章的词章结构不够重视,不明白它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没有认识到所学的好多文章都很经典,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教学方法不当,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的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是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真是得不偿失。针对这种学习状况,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该进行“言意统一”的方法。

每当手捧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首先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情感,他们自己也会被经典的文本打动,这远比教给他们一些虚词、一些语法重要得多。我觉得,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学习。

1、以“意”入文,化繁为简

把握文章的“意”能化繁就简,从容演绎。“意”即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教学时,在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后我就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情感的体现。例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不止一次被苏轼的悲喜情感打动。他的文章结构布局严谨,流畅自然,文章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炼的写景,制造气氛,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看法。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人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当主客的认识达到一致时,又自然的以叙事作结。文章环环紧扣,安排独具匠心,却不露斧凿的痕迹。无论是作者的写景感悟,还是客与主的悲喜之情,都与作者的政治失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诗人运用变化莫测、充满浪漫主义的手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的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副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在惊险的写景氛围中,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诗人的写景抒情安排可谓恰到好处,明确了这些“意”之后,《蜀道难》的学习再不是艰涩难懂,而是在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即把握了文章的“意”就能化繁为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兴致高涨。

2、以读品“言”,咬文嚼字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也有人这样说过,品读中的“品”,是感受,是咀嚼,是欣赏。“品”要以“读”为基础,即在“读”的基础上“品”;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收获,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感受,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要用“读”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意。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这就是言意统一的语文学习,或者说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知意的阶段,老师把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告诉给学生之后就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语法,重要虚词,至于这个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意”是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作者或清新或质朴的语言,或豪迈或哀婉的语言学生不能够体会。所以我在安排《赤壁赋》等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以读来品“言”。先范读,再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指导后再次朗读,都是对文章“言”的品味,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学生才能通过文本,通过作者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

3、意与言会,品言悟意

“言”是作者的语言形式,是他的话语方式,但不能脱离“意”而单纯谈言,两者是有机融合的,语文课应该追求意与言会,品言悟意的境界。在教授《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是引导学生回到原文朗读,品味,让他们享受品言悟意的快乐,享受经典文本带来的言意统一的美妙意境。

第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的典型代表,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游赤壁后所作,与《前赤壁赋》同时。词中借遥想古代英雄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被高中课本所收录。对于其中的“多情应笑我”,几乎所有的注家都解释为“应笑我多情”。 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的注释是:“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斑白了。”在教参中说:“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的注释是:“应该笑自己太多情善感,以致过早地生出了白发。”此解释和人教版大同小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上说“应该笑我因多情怀古而过早地生出了白头发”。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亦把“多情应笑我”注释为“应笑我多情”,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认为“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文。

由于教材把“多情应笑我”看成“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各种辅导材料也纷纷以选择题或探究题的形式为此句设计了试题。

然而,这种倒装的说法不仅在语法上极为罕见,在语义上也颇为滞碍。有人为了顺畅,便加出了一个虚拟的主语来,翻译成“人们应笑我感情太丰富了”。

这种翻译于情理上也说不通。在此词中,苏轼着力塑造了周瑜这位年青将领的形象。借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来表明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作者既有这样的愿望,在神游故国时怎么能笑自己的多情,笑自己的这种愿望使自己的头发过早斑白了呢?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上说“应该笑我因多情怀古而过早地生出了白头发”更是不合情理。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多情应笑我”看成是“应笑我多情”的倒文。“故国神游”和“赤壁怀古”相呼应,“多情”这个谓词性成分在这里则指称化了,意思为“多情者”,指作者上文所遥想的周公瑾。那么,这句话的大意应该是:神游故国,风流倜傥的公瑾应该笑我早生华发吧。用多情来指称当年的周公瑾,即浪漫又贴切。这个“情”字含义也比较丰富。它不仅指“爱情”,还指周公瑾这位优秀的年轻军事家的浪漫激情以及壮志豪情。“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是多情,“羽扇纶巾”也是多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是多情。作者的这句词,意在突出自己和年轻有为的公瑾的比较,以衬托一种壮志难酬、英雄落寞的失落心情,从而导出下文“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样来理解“多情应笑我”,从这首词的结构上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曲折。

以“多情”来指称人,还见于苏轼的其他作品。如《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闹。”这里的“多情”也指称化了,是“多情者”的意思,指的是“行人”。又如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也是“多情者”的意思。

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光辉遗产,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尤其是那些千百年来传诵的佳句名篇,早已成为我们精神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欣赏古诗词时,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给诗词的形象以及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以达到获得独特感受、在美感中享受的境地。但是,无论如何欣赏古诗词,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欣赏,而应该建立在对原作字句基本含义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偏离了欣赏古诗词的初衷。

第4篇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2.请简要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梁]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友人书(节选)

[清]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⑤乎?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勉:勤勉,努力。

1.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谈的是“成才”,本文谈的是“做学问”,二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2.概括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拓展训练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核舟记

[明]魏学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为宫室、器皿、人物 ( )

(2)中轩敞者为舱 (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4)高可二黍许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3.将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4.写出两句与船有关的诗词句。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 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的黑体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C.哀转久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对下列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漫长的)七百里三峡里,两岸都是接连不断的高山,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时的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确实是游览的好地方。

C.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打鱼的人唱出了:“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到猿猴声声哀鸣,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D.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早晨(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之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啊!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自然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采用了什么描法,其作用是什么?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留仙写书

[清]邹 |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选自《三借庐笔谈》)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语。

(1)落拓无偶( )

(2)烟茗置身畔(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2)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第5篇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nagi(Thunb.)Zoll.etMorex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

第6篇

考察关键实词的重点应放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尤其是古今同形异义词。关键实词的准确翻译,既靠平时积累,又靠临场推断。

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平时积累的几种推断文言文实词意义的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1 借助联想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已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的问题。如〖2010年江西卷〗“公讳德用”这篇第1题: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陈情表》中就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里的“薄”是迫近,接近的意思。把这个意思代入A项中可以解释通,因此可以推断出A项中的“薄”便是迫近、接近。

B.除福州观察使

这里的“除”也可以结合《陈情表》中的“除臣冼马”一句去解释。“除”即授任,任命的意思。

C.继迁兵相随属

《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这里的“属”意思是继续、连接。代入C中正好符合。

D.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这里的“愀然”我们可以联系《赤壁赋》中的“愀然”来解释。意思是悲戚的样子。

2 借助代入法

即要把解释的单音词所含有的几个义项,尽可能多的罗列出来。然后分别代入句中试一试,看哪个义项最适合语境,那个最适合语境的义项就是这个单音词的正确解释。如【2010年辽宁卷】“赵良淳”这篇中有“而未尝干人荐举”。其中“干”的一项中有“干涉、涉及;冒犯、冲犯;求取、才干;与“湿”相对等等。根据语境,把这些义项代入句中,我们会觉得“求取”最恰当,全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却不曾求人推荐”。那么“干”的正确义项就是“求取”。

3 借助对文法

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意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也就是说,对文在上下句中,有的词语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意义。掌握这种句子的结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如我们这次的月考题文言文“张平列传”中有“微时遇异书”结合后面的“及贵,聚书数千卷”可以推断出“微”是地位卑微的意思,这是反义相推。

4 借助通假字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经常好说这样一句话,叫做“不通则通”。这是指对文言文中某一个词语,按照通常的意思理解不通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如【2010年海南·宁夏卷】““朱昭”一文,有“昭率老幼婴城”。句中出现“婴”字,它通常的意思是婴儿,放在句中讲不通,这时我们就要从通假字的角度来考虑,看它是不是通假字。根据语境,朱昭率领老人小孩绕着城墙,从而可以看出“婴”应该是通假字,所通的本字应该是“萦”,“婴”与“萦”音节相同,符合同音通假的条件。

5 借助词性活用

在理解文言文时,如果按照它通常的词性来解释,有时讲不通。这时,我们就考虑它是不是词性活用。如【2010年天津卷】““南人相传”一文中有“母徐衣其女衣”,按通常情况,“衣”是名词,指衣服。但这样解释前一个“衣”,放到句中根本讲不通,那么我们就要从词性活用的角度来考虑,这就会发现它是词类活用,可以理解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这样就符合句意了。

6 借助成语类推

第7篇

学生文言学习的收获,会自然地向作文渗透。一般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作文素材。大家只要随手翻开某一年高考满分作文选,就可以看到屈原、司马迁、苏武、苏轼等人的材料频频出现,同时伴有对课内文言语句的征引,以提升表达效果。

2、赋予作文情感。文言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写作以丰富的情感思想。例如,联想到苏轼,学生总会钦佩其旷达豪迈;提到项羽,学生则悲叹他刚愎自用,敬慕他英雄磊落。

3、丰富作文语言。这表现在学生可以运用文言词汇。例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等可以被直接运用到写景的文章中去。

4、借鉴作文技法。文言文中有许多技法,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例如,韩愈的《师说》,先立后破,正反论证;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环环相扣;这些布局上的技法,对学生写作很有价值。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善于围绕情感线索,选取典型的生活片断,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善于选取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在对比中塑造两个人的形象;这些选材的技巧,能给学生很多启示。

这种渗透往往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常常因人而异,一般的来说,语文素养高的同学,在写作中对文言文营养的吸收更加充分;与具体的写作情况有关,有些题目,比如,《历史不会忘记》,学生更容易会想起向文言要营养;有些题目,可能与文言文的学习关系不太明显,比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种渗透,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

怎样才能通过文言文教学,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呢?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文言文教学应该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对母语的语感。

1、应该避免肤浅,强调朗读、背诵,把语言节奏内化为学生的发声。

2、避免把解释当成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要学生借助解释,舍筏登岸,得鱼忘筌,培养语感。

(1)、对于遣词用语的理解

比如:予亦悲夫古书之不存。“悲”注解为“感叹”。教师不应该到此为止。而是要分辨,“悲”与“感叹”到底有何区别。查阅工具书,就知道,悲,含有悲叹,这里用”悲“,不用“叹”,就是表现出作者对于文化古籍失传的悲痛,表现了对文化的关心关情。

(2)对于句式的理解。

(3)对于布局谋篇的理解。

二、教师围绕文言营养向写作能力的转化,精心组织相应的训练。

比如,运用四字句为主,写一段描写校园春景的话。

比如,文章的开头。

化用文章的意象。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 先言后文 逐层深入 层级教学

文言文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而且考查的难度在加大。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么重视文言基础知识,要么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出现文言文教学的失衡现象,导致学生文言文学习指向性失误,学习思路混乱。教师在指导文言文学习时应采用层级教学,先言后文,文言兼顾,从文字到文学、文化逐级学习,使学生明晰思路,既积累文言知识,又了解文中所蕴含的文学、文化知识,丰富古典文化内涵。

一、以诵读为根本,培养学生的文言意识

文言文是一种久远的语言形式,有固定的语言架构,与学生意识中的现代语言架构有很大差别。现代语言的架构不能理解文言文,必须用文言的架构理解文言文,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意识,培养对文言词语、句式、句气等知识的意识反应。培养意识的捷径就是诵读涵泳。诵读不仅是为背诵文言章句,更重要的是读出文言句读、文言词语意义、句式构成方式等,了解古人为文表达的习惯,让这种习惯成为自己语言意识的一部分,深入心中,融入骨髓,在见到文言文时从古人的角度、习惯无意识地理解,这样学习文言文就容易得多。

诵读的方法各式各样。可以从名句开始,一句句、一段段去读,也可以选择经典段落读;可以粗读浏览,也可以细读精研;可以激情自读,也可以齐读体会;可以大声朗诵,也可以默读感悟。总之,要让诵读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魅力,在诵读中树立文言意识。

例如《赤壁赋》的学习,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赋文的韵味,增强对文言修辞、句式、文言现象及文言所绘画的场景、情感的意识体会,如读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该有对仗句的意识;读到“举酒属客”该有“属”读“zhǔ”的意识;读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介宾后置句的意识;读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就能想象曹操在赤壁大战前横马对江赋诗、踌躇满志的英姿与豪情。读全篇就能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苏轼被贬后在文中所融入的悲伤、哀怨、旷达、超脱的情感及对于人生“变”与“不变”的思考。只有诵读才能领略苏轼为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的特点。

二、先言后文,文言兼顾

对于文言文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两点分别对文言的“言”和“文”提出要求和学习方向,也指出文言学习的步骤――先言后文,指出“言”是基础、台阶,文是升华、楼阁,二者要兼顾,实现文言文学习的价值。“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包括词、句、句式、句气等基础知识,是文章构成的形式及意义。“文”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是文章所承载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及传统文化等。先打基础奠地基,后盖楼阁,要有顺序,不能颠倒,两者都做,不完全倾向某一个方面,建成的高楼才既牢固又美观。

例如教学《项脊轩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实词“去、三五、往往、再、爨、先妣、扃、归宁”、虚词“以、而、之、为”、判断句“项脊轩,旧南各自阁子也。”、被动句“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介宾后置句“其制稍异于前”等文言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这是“言”,是翻译文章、了解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基本条件,要做实、做细,课程教学再改革,基础知识是不会丢弃的。再引导学生对“文”的内容即作者表达的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和表达这些情感所运用的细节描写、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加以理解、感悟。

三、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逐级深入学习

文言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思想、情感、艺术,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它向我们展现古代的文字、文学、文化,但对于学习来讲这三者是逐层深入的。文字是呈现文学、文化的符号,它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具有意义。文学是以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映客观世界、表现作者心灵的艺术。文化是通过作品所反映的一个时期的物质和精神。三者互为依靠,逐渐升华。学生学习时要一层一层地解决,一级一级地提高对文言的认识,要有梯度,有清晰化的思路。

文字的学习要明确它的意义、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区别。文言文字虽与现代文字一致,但所表现的内容大多已发生很大变化。有的已发生转移,有的范围已扩大或缩小,有的已消亡。如“河”只指黄河,“去”表达离开、距离而没有到的意思,“妻子”指妻子和儿子等,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文字所代表的内涵,弄清楚与现代汉语意义的不同,这样文字才不是符号,不再是风干的标本,每一个字符才具有温度、灵性,才具有传承的作用。

每篇文言文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特点的展现。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学性,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体会他们为文的高超艺术,了解并借鉴文言文的文学性,深厚学生的文学功底。如《报任安书》中的悲愤之情;《寡人之于国也》所阐述的王道思想,设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逍遥游》的意随笔至、文辞变化万端而富有哲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正如清代林云铭所云:“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

第9篇

一、文言文朗读的要求

文言文的朗读和白话文的朗读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朗读做到:读准、读懂。

1.读准。这里的读准至少包含: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准语气。其中,读准句子很重要。文言文离我们久远,句义和白话文大不相同。在读句子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停顿的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要做到声情并茂、先声夺人,把文章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通过领着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的独特情味,捕捉文言文的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陈情表》这篇文言散文,当读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时候,同学们深深地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真正体会到“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2.读懂。读懂只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的意义。教师教学时,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对照注释来读课文,在初读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再来诵读课文。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然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位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强了自己的文言文的语感。比如在学习《腾王阁序》一文,文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若没有读懂,就没办法体会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

二、文言文朗读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就教师的教学指导而言,我认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要做到:预读、解读、品读、诵读。

1.预读。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网络或词典,了解文言文的作家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2.解读。解读首先需要弄清楚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然后还需要结合语境。学生利用已有的古汉语知识和手头资料来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并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就能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3.品读。品读是指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与体会文本的写法技巧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言文的文体也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品读时,要提醒学生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深入地分析。

4.诵读。诵读需要对文本有深厚的理解。学生理解后,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

三、文言文朗读的感悟

文言文的朗读的感悟要体现在:语感、美感、情感。语感是读者的语言能力方面而言的,美感是读者感悟文本的美,情感是读者读文本后的感情升华和思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然而,高中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但是许多学生读文言文时常犯“心口分离”的毛病,常常读错。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提前布置预习,以此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诵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唱片录音后要求学生仿读等。学生可以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以达到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与作家的情感形成了共鸣。

2.重视阅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押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的。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例如,在教习《归去来兮辞》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使他们感受了文字的抑扬顿挫,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每句的韵脚,细细品味,并感受作者从自责到再到怡然自得,最后乐天安命的情感变化。当学生读到陶渊明在家生活的一段时,竟禁不住摇头晃脑,如同体会到了陶渊明的快乐一般,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第10篇

【关键词】文言文;理念;文言美;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随着高考对文言文的重视、设置的分值越来越大,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之一。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离新理念中的课堂自然越来越远。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主体交给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也可以凭借课文下的注释对文言初步的解释。

例如,《滕王阁序》一文,课本下的注释非常的多,几乎每句都有翻译,如果老师再一味的逐字逐句翻译,那么,学生的听课效率可想而知。因此,我在教习此文前,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下的翻译,一个人或者与同桌一起将课一个口头翻译,将无法理解的地方标明,并在课堂上提出。这些疑问先由学生们共同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再由老师解决。之后,我再将经过整理的课文文言知识重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强化知识要点。这样,既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又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二、重视阅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文言之美

语言文字之美,很多时候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特别是文言文。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压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

在这个读和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其有效性。第一是读。我们都在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但更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如果老师的语言表现力强,老师可以为学生范读,若教师的朗读水平一般,也可以用配套的磁带。对于文章朗读细节的处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好在教师诵读后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领读、齐读、轮流读等方法皆可用上,并对学生处理好的地方予以表扬,那么,这种长期的朗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朗诵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语感的培养。第二是品。若只是一味的诵读,而不对文字中蕴涵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有一定的品味感悟的话,那么,学生对所读对象可能还难以产生感觉。因此,我们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句式的变化,发现压韵的字,甚至发现文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读出来的就是经过了自己的审美体验后的文字,而这品的过程也会让文言之美深入人心。

三、提倡多元教学目标,体现人文精神

在文言文学习的教学目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归纳整理往往是唯一的。当然,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一目标,可以说,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并且,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文言基础知识的教授,但是,这决不能成为我们的唯一目标,因为,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提倡多元的教学目标。在文言基础知识学习目标外,我认为,还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目标:

1.思想德育目标

高中课本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的许多思想都能够给人们以启迪。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古人的精神境界时提升自我的修养。如学习《陈情表》时,通过感受李密的“孝”,学会孝敬父母,互敬、互爱;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知道人生必有起伏,但我们可以活得更乐观;学习《荆轲刺秦王》,为荆轲的壮烈而悲伤时,学生心中也会涌起一种对国家的责任心。那么,老师要做的就是这种情感的正确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2.思维能力目标

阅读教学中培养一种思维的能力,无论在现代文还是在文言文中都可实现,阅读中的思维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如在学习《逍遥游》后,对庄子的逍遥思想做一些辨证,在这个辨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辩能力也在提高。

3.写作能力目标

首先,就文言文本身来说,其文约义丰的写作手法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更何况我们所学的文言文大多为古代文章之精华,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若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去感受,去鉴赏,那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或许也能提高。

第11篇

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也称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舍定居,死后又葬在这里;因此后人称它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坟墓。距离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座石碑倒在路上,碑文模糊、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字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由此向下的山洞平坦宽阔,有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前洞”。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这就是“后洞”。我与四个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了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玩的人来说,大概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从洞里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不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叹: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多;地势险阻、遥远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险阻、遥远的地方,因此少有人至,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跟随别人而中途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随着别人而怠惰,但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帮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谁难道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的一个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下的石碑,由此感叹古代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人能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能不深入思考而慎重采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张衡传》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鸿门宴》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能不能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第12篇

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也称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舍定居,死后又葬在这里;因此后人称它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坟墓。距离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座石碑倒在路上,碑文模糊、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字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由此向下的山洞平坦宽阔,有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前洞”。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这就是“后洞”。我与四个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了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玩的人来说,大概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从洞里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不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叹: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多;地势险阻、遥远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险阻、遥远的地方,因此少有人至,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跟随别人而中途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随着别人而怠惰,但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帮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谁难道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的一个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下的石碑,由此感叹古代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人能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能不深入思考而慎重采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鸿门宴》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能不能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