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出生证明怎么开

出生证明怎么开

时间:2023-05-29 17:3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出生证明怎么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出生证明怎么开

第1篇

招干后我在乡派出所当户籍警。这天,办公室来了一名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进门他就掏出烟递给我,同时从衣兜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盖着大红印章的纸放到桌子上:“同志,这是我娃国庆的出生证明。”我接过一看,从盖着村委员会公章的证明上知道中年男子叫李宝,刚出生的儿子叫李国庆,某年十月一日生。我问咋没医院出生证明,李宝笑着道,我们那偏僻,到医院不方便,找了个接生婆自然生产。

按我所在派出所户籍登记管理规定,在医院出生的由医院开具出生证明,在家里自然生产的由所在村委员会出具出生年月日,但户籍警必须前往实际调查,准确无误后再登记入户,当我决定立即跟李宝前往调查时,李宝一下慌了:“同志,你咋这么坚持原则呢,实不相瞒,我儿子是10月3日出生的,你就按10月1日登记吧,求你了。”“为什么?”我严肃地盯着李宝,而对方却低下了头:“我找人算过命,10月3日这天日子不好,而10月1日不仅是吉祥日,还是国庆节,我已经将儿子的名字起为李国庆了,请你高抬贵手。”

“不行,绝对不行,什么好日子坏日子,太迷信了,我必须坚持原则。”在我的坚决反对下,李宝重新回到村里开具了儿子10月3日的出生证明,并经过我的核对后入了户。

一转眼,快18年过去了。这天深夜,熟睡中的我忽然听到门外有女人的大喊大哭声,穿上衣服急忙跑到门外一看,只见对门的邻居家门大开,女邻居披头散发地跺着地板,而男邻居则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我急忙拨打了“110”,不一会儿,警察赶来了,男邻居被立即送往医院,可由于身上中刀太多,没有抢救过来。第二天,听说杀人犯就被抓获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刑警队却要我去一趟,说案子跟我有关系,我赶紧忐忑不安地赶到了公安局。刑警跟我说,杀人犯本来要杀你的,他摸错了门。

杀我?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从门厅外冲进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他上前一把抓住我的衣服领大声骂道:“就是你这个王八蛋,那一年非要坚持什么原则,毁灭了我儿子的前途。”民警拉开了那男子,我问对方是谁?我怎么毁了你的儿子?那男子用手指着:“我叫李宝,你记得吧,18年前我给儿子上户口时,你非要我将证明上10月1日重换成10月3日,可就因为这两天,让我儿子参不了军……”原来,这李宝的儿子李国庆高中没考上后想去参军,可一切妥当后,因年龄差两天不够参军年龄被取消了资格,儿子知道当年就是我坚持原则“从中作梗”时,晚上喝了酒叫上几个小混混要来杀我,结果,摸错了门,将邻居当作我家了。我一听不寒而栗,此时,刑警提醒我回家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事一晃半年多过去了,倒也平安无事。这天中午,我正在家,忽然有人猛烈敲门,我从猫眼里一看怔住了,敲门的正是那个李宝,难道是他的儿子因杀人被枪毙了来报复我?按照法律规定,如此残忍地杀人,百分之百会枪毙。情急中,我立即拨打了“110”,不到几分钟,警察就赶来了,当我从猫眼里看到李宝被闻讯而来的警察抓住时,立即打开了门。

“快放开我,我不是来杀他的,而是来感谢的。”李宝挣扎着一下跪倒在我面前:“谢谢你救了我儿一命。”

包括我和警察在内的人都怔住了,这个李宝一会儿说我毁了他儿子的前途,现在又说我救了他儿一命?这时,李宝接连三叩首道:“同志,多亏你坚持了原则,本来我儿子是判死罪的,只因他杀人时差两天不满18周岁……”

第2篇

女:买菜花了30元。

男(正在记账):列入食物费用。

女:买洗衣粉和牙膏花了100元。

男:列入日用品费用。

女:买化妆品3000元。

男:列入维修费用。

聪明的学生

一位老师正在班上讲现明。他说:“你们能告诉我50年前所没有的任何重要的东西吗?”

“我!”一个最聪明的学生大声说。

出生证明难开

82岁那年,我丈夫第一次申请护照,办理的人员说必须有出生证。然而我丈夫从未办过出生证。

那办事员说:“也不要紧。让给你接生的那位医生开个证明就可以了。”

好主意

我丈夫在国外的时候,我们4岁的女儿一直要我生个弟弟给她做伴。

我说:“你的主意不错,但你不认为应该等你的爸爸回家吗?”没想到女儿回答道:“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惊喜?”

看谁笑到最后

入伍前,杰克给他心爱的大卡车拍了一张照片带在身边。每当战友拿出各自女朋友的照片欣赏时,杰克就拿出那张大卡车的照片。战友纷纷嘲笑他。

杰克不屑地说:“至少将来我退伍时,卡车还会在家等着我。”

抓周

老林儿子满周岁,老林让他抓周。可是这小家伙一点不配合,一下把老林为他准备的东西全给掀到地上去了。这下,大人们犯难了:这孩子将来会干什么呢?

摆地摊的七嫂突然醒悟过来:“这小子,将来肯定是做城管的啊!”

浪漫意境

成人进修班的作文题目是描写一个浪漫意境。同学们读出作文时,我听到的都是些陈词滥调,例如炉火熊熊、烛光摇曳或音乐轻柔等等。

只有一个女同学别出心裁,她写的是:“屋里很清静,孩子们都不在家。”

妥善保管

美国造币厂重新发行了一批两元纸币,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收藏良机。我急忙赶到银行购买了100张

序号相连的两元纸币。我将这200元递给妈妈,对她说道:“好好保管这笔钱,将来它们肯定会升值的。”

几个月后,我问妈妈,那200元是否放在了安全的地方?“你就放心吧,绝对丢不了的。”她自信地回答道,“那天你刚走,我就马上把它们存进了银行!”

讲各种语言

一个英国人去法国的一家旅馆,见到门上挂着一个牌子:“这里的人们讲各种语言。”

于是,他就对老板讲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老板都听不懂。

最后,他用法语问:“这里谁能讲各种语言?”

“顾客。”老板回答。

感谢

一位名医治好一位有钱的病人。

“先生,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才好。”

“自从人类发明了金钱这已不是个问题。”名医笑着说。

起名

妻子想要一条游船,丈夫被缠得没办法买了一条。

“我允许你为这条游船起个名字。”妻子说。

丈夫表示同意。

当妻子准备驾船首航时,看到丈夫为船起的名字印在了船首:本船待售。

人缘差

这天,上课铃声响了好久,还有七八个同学没来。老教授就照例点名,同学们也就一个个地回答“到”。当他叫到“秦明”时,没有人回答。老教授连叫了三声“秦明”,依然没人回答。

老教授稍稍抬了一下头,从老花镜后仔细看了看全班同学,然后很纳闷地说:“这个人是不是人缘很差?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爱的程度

一对恋人进了一家高级餐馆,坐定后女的拿起菜单看起来,发现爱吃的菜都在高档栏里,她便问道:“你到底爱我爱到什么程度?”

男的打量着菜单回答:“要超过咸牛肉,不过还没到烤龙虾。”

飞多久

第3篇

九年前,一场车祸,致使安徽小伙侯灿高位截瘫,护士女友何涛不惜与家人决裂,不离不弃守候在旁,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2008年,何涛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09年9月,她被评为“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此后,她还获得过“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可当道德模范的光环褪去,生活的琐碎让人疲惫欷,儿子八岁正读小学,丈夫、婆婆均瘫痪在床,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根本无力支付全家人的生活,存在于童话世界里的美好爱情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作为男人,侯灿一心想要帮妻子分担,而他的办法,则把这个家推向了更为绝望的境地。2013年7月开始,何涛和丈夫侯灿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出售《出生医学证明》牟利,直至东窗事发。

2014年8月8日,笔者亲赴六安采访,侯灿也向笔者艰难地袒露心迹……

爱情是一回事,

婚姻又是另一回事

1999年,19岁的侯灿初中毕业后从安徽六安老家来到上海打工,在一家酒店当学徒。2002年3月11日,在朋友聚会上,侯灿邂逅了上海姑娘何涛。何涛比侯灿小一岁,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浦东人民医院当护士。侯灿一眼就喜欢上了直爽爱笑的何涛,聚会结束后,他从朋友那里要来了何涛的手机号码,大着胆子给她发去了短信。两人渐渐熟悉了起来,很快便确立恋爱关系。

2005年10月27日,加班晚归的侯灿遭遇车祸,两块颈椎脱位,一块颈椎暴力性骨折,医生告诉何涛,侯灿即使治愈也会高位截瘫。何涛哭着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辞去工作,做起了男友的专职护士。为了给侯灿治病,一向骄傲的何涛低声下气地向朋友借钱,然而朋友们纷纷避着她。母亲劝她说:“瘫痪病人的治疗费就是一个无底洞,你照顾他这么些天也算尽力了,听妈妈的话,赶紧离开他吧。”何涛却始终不愿放弃。

就在这时,何涛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心里明白,这也许是侯灿唯一一次做父亲的机会,她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因为借不到钱,侯灿的家人决定把他送回老家治疗。何涛义无反顾地随侯灿回到了六安老家。本以为命运已经沉到谷底,然而何涛到了侯灿老家后,迎接她的却是另一个噩耗:侯灿的母亲得知儿子出事后忽然中风,半身偏瘫;父亲深受打击,身体也出了问题。

同时照顾两个瘫痪病人,何涛没有一句抱怨。她甘心留在这个小山村,在西河口乡卫生院找了份工作,主动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从前的何涛十指纤纤不沾阳春水,为了侯灿,她挺着大肚子,学着用农村的土灶烧饭,在冰冷的河水里洗菜洗衣,甚至采茶叶、剥栗子、做农活,从一个上海姑娘变成了一个山里的媳妇。

2006年5月25日,何涛顺利生下儿子。在朋友的资助下,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2008年,何涛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09年9月,她被评为“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拿着政府奖励的10万元和好心人捐助的8万元,何涛决定带着侯灿去上海治疗。

何涛把儿子托付给亲戚,带着丈夫独身一人来到上海。他们租了一间小房子,何涛一边带着侯灿求医问药,一边去做钟点工赚钱。

一天晚上,何涛下班后回到租住的小屋,发现屋里没有开灯,只有电视机微弱的光芒闪动。何涛忽然有种奇怪的预感,她快步走到侯灿的床前,床上的侯灿转过头,费力地朝她举起了手。虽然他的手只是稍微活动了一下,但足以让何涛喜极而泣。很快,钱花完了,何涛带着丈夫再次回到了六安。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政府把何涛从西河口乡卫生院调到了裕安区妇幼保健所,还给他们分了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租金50元。

生活有多苦,

苦到忘记了甜的滋味

2011年11月23日,何涛下班回到家,儿子突然发了高烧,她背着孩子就往医院跑。医生让她先缴2000元住院押金,可何涛身上只有500元钱,只得去找同事借钱。安顿好孩子,想起丈夫和婆婆没人照顾,何涛又忙把儿子托付给值班护士,赶回了家。

回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何涛忙着给丈夫和婆婆洗身子换衣服。看着疲惫的妻子,侯灿十分歉疚。侯灿问她:“孩子怎么样了?”何涛答了一句:“退烧了,刚睡着。”侯灿叹一口气,对妻子说:“都是我连累了你,如果我自私一点,就让你走了,可我舍不得,如果你也离开了,我也活不下去。”

此前,每当丈夫说这些的时候,何涛总会劝他,给他信心,这次,她太累了,已经没力气说话。收拾完家里,何涛又回到医院。在路上,何涛很想哭,作为女人,她多想在累的时候,有个肩膀可以依靠,有个人陪她说说话,可这一切对她来说都是奢望,日子实在太苦,苦到她几乎快忘了甜的滋味。

回到病房,孩子一下扑进她怀里:“妈妈,你去哪了?我以为你不要我了。”所有的坚强在这一刻崩盘,搂着儿子,何涛再也抑制不住地大哭起来。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平,它把所有的灾难都给了这个家庭,而她一个人支撑了那么久,早已筋疲力尽。看着孩子哭泣的小脸,何涛一阵阵心酸。这些年一路风风雨雨,她尽了最大的努力照顾这个家,却依旧不能像普通家庭一样过得幸福。自己吃的苦,何涛甘之如饴,她对得起老人,对得起丈夫,然而却偏偏亏欠了孩子。

何涛怀孕时侯灿正好出事,那段时间她过度劳累,营养也跟不上,孩子生下来之后身体十分孱弱。然而何涛却没能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不但没有好好照顾他,在孩子刚满月的时候,何涛就因为要陪丈夫外出看病,把孩子托付给侯灿的姐姐照顾。别人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她却连为孩子买件新衣服都要再三犹豫。孩子从小就十分聪明懂事,从不像别的孩子一样要这要那,还会主动照顾爸爸和奶奶。然而孩子越是懂事,何灿越觉得亏欠他。这次孩子生病,她连2000元的住院费都拿不出,以后孩子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到时候她要怎么办?

模范的光环被剥去,

婚姻的路该往哪走

侯灿也曾尝试过在网上找一些工作,可都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果。2013年6月的一天,侯灿在论坛上闲逛时,无意中看到有人发帖,说想要为超生的孩子购买一个“出生医学证明”,如果有人能把这事办成,他愿意出高价。侯灿心思一动,在网上搜索“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看到一些论坛和网站上,有人公开叫卖,每张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走投无路的侯灿顿时有了主意,妻子在裕安区妇幼保健所上班,负责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手续。有这样便利的条件,侯灿心动了,然而妻子为人善良,绝对不会同意做这件事,而且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助过他们,他不能失了良心。

2013年7月,何涛的父母和两个姐姐见何涛实在可怜,出资40万元为她在合肥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需还贷3700元。虽然何涛把房子租了出去,但仍需从家里拿一部分钱出来还贷。作为男人,侯灿真的想帮妻子一把,他告诉自己,只要挣几万元钱,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压力就收手。

当晚何涛回来后,侯灿跟她说了这事。何涛强烈反对:“这么做犯法,被人知道不仅丢了工作,还得坐牢,咱家是缺钱,但钱得从正道上来。”无论侯灿怎么劝,她都不答应。侯灿叹了口气说:“我也是为这个家着想,我的病是没什么希望了,可是孩子大了,以后哪里都需要用钱,咱们现在连供他上大学都困难。”丈夫的话让何涛陷入了沉思。孩子好不容易有机会到市里读书,生活上吃些苦也就算了,孩子的前程可不能有一点马虎。何涛作为妻子和母亲,第一次选择了自私。

第一次从医院偷拿盖章的空白医学证明时,何涛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她的内心充满了犯罪感,然而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忍受着良知的煎熬,一次次这样做。

按照网上的办法,侯灿注册了一个QQ号,他把自己的QQ名改成了“出生证”。几天之后,第一个“客户”主动找上门,对方称想替小女儿买一份出生证。因为是第一次,侯灿没敢多要,只收了300元钱。按照对方给的地址,侯灿把何涛带回来的空白出生证寄了过去。几天后,侯涛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对方的转账信息。第一次交易,侯灿紧张之余也感到一歉疚,然而卖出生证的工作很轻松,赚钱又快,他只要待在家里用电脑就可以完成,侯灿决定做下去。

渐渐地,侯灿开始有了固定的“客户”,他的出生证大都卖往河南、浙江和山东菏泽,一些没有发证资格的医院也成为了侯灿的“客户”。实际上,侯灿是把裕安区妇幼保健所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卖给了“中间商”,对方拿了空白证后,继续制证高价销售。这些买卖的具体过程都是侯灿独自经营,何涛只负责带回出生证明,对于这些细节,何涛则一无所知。

侯灿没想到,他的一位“客户”拿着买来的出生证给孩子上户口时引起了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的怀疑。经过当地警方的追问,那位“客户”吐露了实情,承认出生证是在网上购买的,警方马上开始追查,顺藤摸瓜,一路追到了侯灿,也牵连出了何涛。

第4篇

穿衣从此有了规定

我和大多数嫁穆斯林的中国女性一样,结婚后就入了教。虽然没被要求立马戴上头巾,但所有的短裙、热裤全扔了。

不单独和男性相处

男女授受不亲在阿拉伯得以完美体现。银行交费分男队和女队;女人去餐厅有“家庭区”;女人坐公交只能在前半截车厢,后半截车厢里的男人们就算挤得头破血流,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别说是陌生人了,就是家里的亲戚,除了老公、老爸、儿子、兄弟、公公外,其他的一律不可以单独相处。老公不在家时,如果有陌生人敲门,门砸烂了女人也不会去开,只会对着门外大叫一声:“家里没人!”其实她想说的是,家里现在没男人。

我是他的私有物品

在我看来,结婚证就是一张“卖身契”。出门要事先通知,干什么都要经他批准,和谁做朋友要他先同意。和所有阿拉伯男人一样,他把老婆看成是私有物品,神圣不可侵犯。

习惯跟着宗教而改变

阿拉伯人吃饭前要感谢主,饭后还要再感谢一番;挣到钱是主给的,丢了钱是主安排的;哪怕生个孩子天生残疾,他们都可以坦然面对。有信仰的好处就是随遇而安、不急不躁。大多数的阿拉伯家庭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存款,没有房产。

半天的“阔太”

在迪拜,女人结婚后大多会成为全职太太。迪拜主妇们的一天莫不如此——上午,拿着老公的血汗钱,挥霍在各大商场、超市、打折店,下午则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接孩子的接孩子,做饭的做饭。

贵重物品归他管

自从结婚后,老公就把我们的护照、房产证、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本、学历证明等全部收到一个专属的公文包,天天带着上下班。我问他天天拿着这些重不重,万一丢了怎么办?他说:“我不天天守着这些才担心呢,哪天回来老婆没了,孩子不见了,人去楼空,我这大半辈子不白忙活了?”

和职场永别

第5篇

正所谓山水有相逢,每一味美食都有属于它的绝配,从产地到烹饪方法,是“非如此不可”般精益求精才成就精品,正如日本的神户和牛非用炭火炙烤的滋味最妙一般。

吃牛肉怎么可以“一饮而尽”?这是只有炭烧顶级神户和牛才有的效果,那种入口即化好比带着肉香的甘露流入喉管,恰恰可以把日本和牛与欧美西餐馆里的大块牛排完全区分清楚。经木炭火烧料理出来的和牛,肉香四溢配合着少许炭焦香味,放入口中刹那的以及回味都妙不可言,而要达成这等美,极品和牛与上等木炭都是不二主角。

肉中之龙――神户和牛

首先是甄别肉品,上等的和牛外观呈桃红色的纹理状,与白色的油花均匀相间,肉嫩油肥入口即化。要“输出”这样级别的牛肉,日本的养牛专业户们用了200多年形成了一套严谨的体系,他们对事的“龟毛”用在养殖和牛身上恰得其所。

论出身,每头上等的和牛都是要查祖宗三代身世清白的“贵族”。能被称为神户牛肉,必须是出生在神户兵库县并且长大、拥有纯正的但马牛血统、体重在450kg以下、未生育的纯种但马母牛肉和被阉割过的公牛肉。确保血统纯正之后,和牛一生下来就会被打上鼻印,每一只牛的鼻印都是唯一的,好比人类的出生证明书。不过,随着神户和牛在世界上知名度递增,出生于兵库县的和牛寄养于各地的比率也越来越高,这点也很类似于阳澄湖大闸蟹放养在其他的生长环境中。最后,在长到28周肉最嫩的时候,“神户牛”就会被宰杀,在被放上桌供人料理之前,还会事先存放于湿度温度都恒定的环境下冷藏28天。最终出炉的肉品降霜比率(BMS)在6以上、红肉比率是A4或A5级(A5为顶级)。

炭中之凤――备长炭

与神户和牛相匹配的是备长炭,溯源最早制作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一般由乌冈木经1300摄氏度高温炭化而成。备长炭表面遍布密密麻麻的细孔,因此穿透力极强、火力强劲,可以在最短时间里迅速让牛肉香味四溢,且火势均匀比较容易控制手势。当这两件极品都齐备后,便可以开始制作美味了。将牛肉切成略薄的长条状,取一条试下炭火温度和火势,遇火便会发出“吱喳”的声音,注意手势要翻转均匀。当油花被炭火“惹”上更是所在,慢慢香味开始弥漫,当肉的边缘开始冒出一点焦香就可以入口享用了。

找到属于你的“牛”

1、牛劲肉:肉丝横顺不规则,韧性强。适合做馅。

2、上脑:位于短脑后边,脊骨两侧,外层红白相间,韧性较强,里层色红如里脊,质地较嫩。适合做馅。

3、外脊:上脑后中脊骨两侧的肉。肉质细嫩,可切片、丁、丝,适于熘、炒、烹、爆等。

4、里脊:脊骨里面的一条瘦肉。肉质细嫩,适于滑炒、滑熘、软炸等。

5、仔盖:臀尖上的肉,细嫩,宜切丁、片、丝,适于滑炒、酱爆等。

6、后腿:分为榔头肉和底板肉。榔头肉形如榔头,肉质较嫩;底板肉为长方形,上部肉质较嫩,下部较老。

7、三岔肉:臀部上侧靠近腰椎的肉。肉质细嫩。

8、牛腩: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韧性强,适于清炖或做咖喱菜。

第6篇

吕:设计TIWE的时候,我经常思考时间的意义,这时候总会联想到空间。然后想到小时候对夜晚星空的美好记忆,还有一些神话和传说,最后根据星空的主题设计了这个。而在设计callme的那个时候,有过几次朋友找不到手机,让我给他打电话“救场”的经历。

G:T1wE每次使用都要摇一下,是不是会很麻烦啊?

吕:哈哈,要想获得,必须要付出。

G:那你的设计东西,像i call me这样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的产品东西多些,还是T1wE这类天马行空的东西多些?

吕:我在网站上把设计分出了一个imDrovisation,即兴,类似Jazz中的即兴一样,表达的成分更重一些,没有太多的框架约束,或者暂时跳开有形的框架约束。当然设计并不是画张效果图即可,需要很多的条件来促其成型,比如可行性,成本之类,前面说的框架约束指的是思维上的,先入为主的,所以“天马行空”有时候形容设计并不怎么适合,设计不仅需要理论来支撑它的逻辑性,还要有技术、需求、美学、经济利益、潜在价值等等来包络它。T1wE这个设计是我在做其他类似产品设计中衍生出来的,而i call me是某次电话结束后的一个想法,所以它们都是有出生证明的。

G:哈哈,看来你很喜欢进计这行啊,这个人生目标是小时候就设定的吗?

吕:小的时候,那时候的想法就多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等到我发现这个专业,就没有其他更大的目标了。我是在上大学前填报志愿的时候发现的工业设计,当时发现西北工业大学有这个专业的惊喜是无法形容的。当然,“爱”并不代表能力,所以我只有用努力来实现梦想。

G: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以后,你就一次做这行?

吕:对,到现在已经干了有四年多了。我做设计呢,说好听点是理想是兴趣:说普通点,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

G:我们想像中,干这个好像和千编辑―样需要经常熬夜吧?

吕:我觉得总的来说,黑白颠倒是违反规律的,但我确实喜欢晚上多一点。

G:通常,设计一个东西需要花你多长时间呢?

吕:设计花费时间有长有短,要看具体的项目,要看客户,所以很难说一个具体的。像i call me和TIWE这些设计平常有时间有想法就会做些,有时候相当于一种记录,就和blog一样。因为有时候灵感并不能在头脑中记住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创意的好坏,对于自己来说回头检视的意义很重要,而且把灵感想法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快乐。这些设计有时候花费时间并不多,主要把一些重要的记录下来,一些后续的工作可以等到需要的时候做,如果要生产,就要更多的完善改进工作。

G:目前主要以设计什么产品为主,量得意的产品设计是什么?

吕:我设计的产品比较杂。没有最得意的,一直在努力呢。

G:这个i call me和TlWE要是上市的话,得卖多少钱呢?要是不贵就送我们一个吧。

第7篇

南京中院第二法庭,通道内站满了人。

9时,乐燕步入法庭。她一身黑衣,齐耳短发,肤色黝黑。

公诉人指控乐燕将两名留置于无人照料、仅留少量食物和饮水的卧室,并用尿不湿夹紧房门,用布条反复缠裹窗户锁扣,便离家吸毒、玩乐一个多月,致两个女儿饥渴而死。

乐燕解释,是怕孩子从窗户掉下去,怕从门里跑出去,才将门窗紧闭,她没有想到,孩子因饥饿致死。

这是她在庭审中唯一一次说“不”。

乐燕交代,这些年,她和男友吸毒花费超过10万元。如果不是吸毒,他们完全有能力抚养两个孩子,还能过得很充实。但是,他们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据公诉人指控,乐燕男友今年2月因容留他人吸毒服刑,她开始单独抚养孩子。期间,社区及亲属给的各种抚养孩子的费用约5000元,乐燕将其中约3000元用于吸毒、买香烟、打游戏,1000元用于买衣服,仅有1000元用来为孩子买食物及用品。

乐燕承认,这次离家前,她经常将孩子锁在家中,一个人外出吸毒、玩乐,常常几天后才回来。期间,小女儿还因戴着尿不湿几天不换,屁股、外阴出现溃烂。“最后一次,我给孩子留了三到五天的食物和一壶水,原本只想出去两三天,但最终没有禁得住和游戏的诱惑,一直逗留在外。”乐燕说,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她看到别的孩子受伤,曾想过自己的孩子,想回家,但最终没回去。她的两个女儿,被人发现时,已成两具干尸。

“这起案件,总的来说,是一个被遗弃的人,又遗弃了她的孩子。”律师曹骏多次讲述乐燕的成长经历,以期得到从轻判决――

1990年寒冬,16岁的男孩和17岁的女孩偶尔相识并同居,“不小心”怀上了孩子。怀孕四个月,两人一起盗窃被抓,男孩再没与女孩联系。女孩独自生下孩子,取名刘欢,后改名乐燕。

乐燕一断奶,就被妈妈送到外婆家,四五岁时又被转送到爷爷家。因为乐燕是非婚生子女,找不到出生证明,在派出所上不了户口,也上不了学。直到她10岁那年,才托人找关系入了学。在学校,同学嘲笑她是野孩子、私生子。因为与同学合不来,成绩也不好,第二年乐燕就不肯上学了,天天出去玩,时常一出去便好多天不回家。

爷爷担心她出事,把门反锁,同老伴轮流严防死守,并吓唬她:“如果再走出这家门,就不要回来了!”结果,14岁那年,乐燕离家后真的一去不回了。

“我当过酒吧推销员,做过足疗店洗脚妹,在餐馆涮过碗,但时间都很短,主要是在夜场上班。”乐燕哽咽着抹泪,“2010年9月遇到现在的男友,感谢他给了我家的感觉,是他在我和大女儿走投无路的时候,毫不介意地收留了我。”

乐燕说这番话时,目光中闪现出少有的一丝亮色。

她的男友李某读了几天初中,就辍学到汽修厂当学徒,跟着师哥、师姐染上了,因盗窃被判过刑。寂寞、孤独、无助之际,李某与已有身孕的乐燕宛如两只同命鸟,走到了一起。2011年1月27日,呼呼寒风中,乐燕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说:“我们和你一起好好过日子。”李某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接过孩子。

孩子的到来,让这个三口之家温馨了起来:女儿可爱讨喜,乐燕守在家中带孩子,房间也收拾得有模有样。一年后,乐燕又生下二女儿。乐燕和李某相互提醒不碰毒,以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可惜,这日子没能维持多久。2013年2月,因容留朋友吸毒,李某获罪坐牢。就在这时,一家足疗店女老板叫她去“上班”,并以“溜冰”(吸食冰毒)相诱。她几经犹豫,终于应邀而去。开始,两三天回一次家,料理孩子。4月底那一次,过于沉溺吸毒和上网、打赌博机,竟一个多月没回家。两个小生命,被人发现时,已成两具干尸。22岁的乐燕,因此成了千夫所指的歹毒母亲。

辩护律师认为,“对一个有着不堪童年的母亲,我们能要求她有什么样的母爱?她得到过母爱吗?我们能要求她有什么样的关爱?她得到过关爱吗?没有户籍,没有身份证,没有受过教育,与其谴责、惩罚这样一位母亲,不如去健全完善有所欠缺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庭审进入尾声时,乐燕哭着说:她很想女儿,很自责,但世上没后悔药可吃,她只能慢慢去赎罪。

法院认为,乐燕不作为的间接故意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

心理手记:致命的存在感

赵莹

生而为人,对不起

人们将与乐燕“妈妈”身份不相符的行为,解释为“冷血”、“残忍”,大约乐燕也曾这样想过。

对应社会上屡屡发生的各种冷漠行为,会发现乐燕并不是异类,她是众多在这个社会找不到存在感的人之一。

没出生证明,没户口,没身份证,法律上的身份得不到确认,乐燕是社会的“多余人”。在出生时,她是“不小心”的产品,是父母预期外的负担,之后又辗转于几个家庭。她曾住过爷爷的家,那必然不被她当成家的,因为可以出去好多天也不留恋,被反锁着也要逃走。常识告诉我们,能被人们当成家的地方,一定有着温暖接纳的目光。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所谓存在感,就是自己的感受被别人看见,“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而最初,专注看着我们的那双目光,属于母亲(或关键抚养人)。在母亲的照顾、陪伴、呼应中,我们尽情表达饥饿、干渴、疼痛、满足……在母亲的眼眸里,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善意,感受到被许可存在的、完整的自己。我们通过母爱,习得爱自己的态度。

不知这些年乐燕怎么走过来的,她不仅没有被温情地看见,反而可能被大大忽视了。被极度忽视的结果,就如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自杀于疾驰的列车下,遗言是“生而为人,对不起”。因为从没被看见,便会怀疑自我存在的价值,“活着”成了一种深切的羞耻、一个重大的错误。

除了缺少知识技能,乐燕恐怕也缺少必要的和人交流的能力。自己活着都岌岌可危,还要维持女儿的生存,乐燕更感觉无力。吸毒、上网、玩赌博机,这些都有共同的吸引力――逃避现实,在虚幻中无所不能,强大无比。越是害怕面对现实,越沉溺于虚幻。

大众眼中,乐燕是心智正常的成年人,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只有她,才能体会自己内里的虚弱。当人们亲切地对她说“你应该”、“你可以”时,那只是将她往孤独、自责、无力、绝望的境地又推了一步。

终于被看见的那一眼

正如庭审中公诉人所说,乐燕的身边并不缺少关爱,但不是从社区、亲朋那里得到的,也不是从社区民警那里得到的,而是从和她一样“堕落”的男友李某那得到的,虽然只在一瞬。

爱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物质的援助、头脑层面的关爱可以给到的。

那个冬日的寒风中,当李某沉默着,接过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时,乐燕说:“我们和你一起好好过日子。”这话出口的那刻,乐燕的生命有了一次转变的机会,她不想生命再四处游荡,有了生根的土壤。李某接纳了走投无路的她。他了解她的“糟糕”,却没有拒绝,也许是觉得自己并不比她好多少。但这就是爱了,可以互相搀扶着,共同支撑起一个摇摇欲坠的世界。乐燕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只是,他们最后依旧失败了,因为背负了对自己太多的不信任与不爱,很快又被拉入虚幻的快乐与强大中。重返现实幸福的努力破灭,一次次被逼回内心的阴影,这可能给了乐燕更大的打击。孤独的她进一步沉沦。

乐燕的故事是一个展现,她让我们看见――一个人存在着,而你们看见他/她存在的价值么?还是将他/她当成一个累赘?没有人愿意接纳,他/她又如何在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去接纳跟随他/她而来的小生命?

第8篇

没人知道你如往常一样打开家门,看到满屋狼藉时的心情。这是一个很烂俗的故事,一个坏女人卷走钱财跟情人私奔。上演私奔戏码的彪悍女人,是你的妈妈,我的舅妈。那段混乱的日子,大家都去关心那些被卷走的房契和存款了。当我们忙着唏嘘讶异的时候,你已平静地丢掉安稳、骄傲和舒适,搬出了宽敞的房子。

你在某个周末把我拎出来陪你在夜市口摆摊卖旧书和玩具,12 岁的你,穿着校服,头发短了,也晒黑了。你跟着爸爸搬进了奶奶家。寄人篱下的滋味,在之后的6年中,始终伴随着你。

你有只巨大的木箱,暗沉的红色,配有一把铜锁。你爱死这只箱子,因为那里面装满了你的安稳:曾经不怎么珍惜的芭比娃娃,一些贺卡信件,还有一整套限量徽章以及你的出生证明和小脚丫印。那是你整个童年的美好回忆。搬去后妈家的那天,你发现丢了那套珍爱的徽章,执意要回去找。舅舅催促再三,还给了你一巴掌。你固执地坐在箱子上,直到车在巷口消失,我还能听到你号啕的哭声。人总是需要安定,有个自己的窝,哪怕它一文不值,它垂垂老矣,它摇摇欲坠,也没人能将它移开或丢弃。你似乎想要保留最后的一点梦,却没有人会懂。

听说你搬进后妈家后,冷眼甩出一句话:以后谁要是不经过我同意动我的东西就别怪我暴力没素质。你爸爸告诉我这件事时面露难色,你的态度让他为难,他希望我能劝劝你。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你开始学做家务;不跟后妈以及后妈的女儿发生正面冲突,哪怕她们诬陷你偷东西;你没有家里钥匙,常常坐在楼梯口等后妈下班,等了半年,直到你爸爸某天提前回家才知道;你几乎戒掉了零食,每个月的零花钱都存起来;你给画室打工,每个月换回500 块工资;你中断和我们交流,只会报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你用彪悍强硬的态度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和帮助。

但我记得,那天经过一片别墅区。正是华灯初上,温暖暖地亮起人间烟火。你和我并肩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你说以后就要买这样的大房子,把全家都接来住。晚上要永远亮着一盏灯。

走出你后妈家,我才敢放声哭出来。突然间明白,为什么每次说去看你,你的拒绝都那么彻底。虽然对后妈这种角色从不抱希望,但我还是想不明白,一个看上去知性温和的中年女人,有什么理由要让你住在厨房边隔出来的角落?为什么客厅开着空调却偏偏要把厨房的门关起来?

你背对我,在写作业。T 恤上有点点汗渍。这里很热,很难闻,也很脏。电扇嗡嗡响着,我的头也嗡嗡响着,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你起身打开冰箱,抱出酸奶让我喝。你说这是你自己买的,多喝点没事。

我终于没忍住,问你爸爸知不知道这个后妈做的事。你边画素描边说:“他长期在工地,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我不想让他一回家就搞得不快活。他回来之前我搬到那屋去睡两天就好了,这床折上去就完全不挡道,多方便。我现在可是厨房小公主哦!”你接着说,“住这边没什么不好,有自己的空间。而且你看,我离冰箱多近,经常偷吃她们俩的进口水果……”眼泪再也忍不住,我怎么会不知道你是不会拿人家任何东西的孩子。这么说,无非是想证明你过得自得其乐。

你一直都想让担心的我们明白,你很好。你甚至面对剑拔弩张的姑姑和后妈,充当起和事佬的角色。你的心里究竟装下了多少委屈?

23 岁的我,消极地应付工作,每天抱怨生活。我忘了那个飘雪的季节,是你18岁的生日。所有人都忘了,包括你的爸爸和你的亲生妈妈。等大家想起来,要给你补生日礼物,你摆摆手,说不用,生日没什么好过。

我在你的空间里看到过这样的句子:少了妈妈的孩子,被遗忘是正常的。你的冷静,让我的心疼发了芽。

成人的思维多么残忍。他们禁止你跟妈妈见面,禁止你想起她。他们对外的口径是,你妈妈病逝了。他们一直试图让你憎恨这个女人。总是不经意地问,坏女人以后来找你,你怎么办?你瞪着眼睛,从不回答。

而现在,没人再来自讨没趣。因为你在某次家庭聚会上很严肃地说,她再不好,也是我妈,我很爱她。简短铿锵的12 个字,让我明白,有些情感,没有对错。你仍保有最初的感激去爱护这样的妈妈,你并不在乎别人眼里的坏女人是你的妈妈。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宽容。毕竟是她一手毁了那些美好,换作是我,肯定是怯懦地应和,说她是坏女人,兴许还会真的抱着憎恨。

你一直在告诉我,要怎么做一个正直乐观的人。正直乐观,这个形容词在成人世界有点恶俗。尽管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成为一个正直乐观的人,但长大之后,却逐渐学会了掩盖,抱怨,悲观和逃避。

在你被命运翻来覆去地蹂躏时,想的是让事情不再继续坏下去;在被误解冤枉,受尽委屈的时候,也只是想着,忍过去总会好起来。用你的话说,没有信念的人,永远不会开心。

看到你那么用力地好好生活,享受并不美好的每一天,我真的没资格抱怨什么。亲爱的妹妹,你知道吗,好几次,当我觉得生活难以为继,命运如此不公,就快绝望的时候,我都会火速降落到你身边。跟着你穿梭在画室和打工的餐厅之间;我看你背着画板身手矫健,在公交车上寻找舒服的姿势站立;我看你笑吟吟地对每个人,开开心心地帮助每个人;我看你捧着一碗凉皮吃得欢乐非常,望着哈根达斯流口水;我看你手舞足蹈地听着音乐,回头冲我说,“老姐,你就不能开心点!”我会平缓下来。

第9篇

春天来了,可以带小家伙到公园、郊外好好地玩了。除此之外,给你们的活动添加一些“创意”的元素,会使你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希望通过努力,你能成为他心目中最牛的魔术师、最要好的合作伙伴、最被崇拜的领头人!

1个概念

创意对孩子而言很简单。凡是他没有经历过的或者不容易经历到的事儿他都会觉得很新鲜。另外,如果能把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些事情稍微改变,让他有不同的体会,就会令他欣喜若狂。

2个原则

以玩为主

带孩子玩,不需要加太多的注脚。很多事情,当时不一定要求他领会。相信你当时做“创意”的苦心会在他成长的某一天突然得到回报。现在,只管尽情地玩就好了。

父母的陪伴

其实,无论做什么,只要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会觉得很满足。如果我们能再陪伴他们一起体验那些有创意的事儿,他的感受就会更完美。

10个提案

1 信的新体验

很久没向亲朋好友问候了吧?这次,让宝宝用传统邮寄、电子邮件、快递邮寄3种不同的形式给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的3个人各写一封信。除了祝福,还请他们收到信后马上打电话来告诉宝宝。当然,信里的字可能要由你。但是要让孩子全程参与:带他一起去买信封、贴邮票、把信装进邮筒;点鼠标发送电子邮件;把快递的信亲自交给来取信的叔叔。最好能把这些事在同一天内完成,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印象。之后,你们就一起等待收信人的反馈吧。

目的:这是帮他了解信件传递方式的机会,也可能会使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一种看不见的速度。你们还可以讨论一下各种信件传递方法的优缺点。

2 寻找传统节日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是不放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们自己庆祝一番。比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一起查找资料、图片,看看当时这些节日是怎么过的。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项传统展开“行动”。比如去山顶、湖边赏月,或者在家包粽子、猜灯谜。还可以按照传说故事中描述的场景想象着画画、做手工。

目的:如果总能过节,孩子一定喜欢。而且,在你们一起查找资料、看图片的过程中,还会发现各民族、各地方不同的过节风俗,甚至佛教、道教的节日风俗。这会给孩子打开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3 不孤单的周末夜

可以在周末带宝宝到他熟悉的小朋友家做客,等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了,留宿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当然,这家人应该是你非常熟悉的朋友或者亲戚。你也可以把他们一起带回自己家过周末。给别人当一天的爸爸妈妈是个好创意,也是个艰巨的挑战。

目的:孩子会体会到别人家的生活习惯和自己家的有很大不同,很多事情需要宽容地对待。他也会慢慢懂得,自己熟悉的并不是唯一标准,生活中会有多种的选择。

4 昼伏夜出

不午睡,早一点儿吃晚饭,然后大睡一场,在夜里1点左右起来“活动”。先打开电视,让好奇的他看看都是什么节目,站在窗口看一看其他住宅楼里的灯光。然后穿暖和些,全家“出动”,散步或者开车都可以。看看路口的信号灯是怎样闪动的,白天的大商场现在什么样,还有什么人在活动等等。回家后一起记下来或画下来。别忘了第二天帮他把生活时钟调整回来。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各体验一次。

目的:颠倒生活顺序是孩子的最爱。他们会发现一个新世界,体验到同样的事物可能会有很多种的变化,这也许是最朴素的辩证思维培养的开始。

5 体验恶劣天气

遇到大风、大雨、大雾这样的恶劣天气,其实是让孩子体验大自然的威力和魅力的最好机会。不必让他们乖乖地待在家里,给他们备好防护工具,比如长筒雨鞋、严实的雨衣,保暖的帽子、手套等等,带着他们一起“疯狂”一把!回来后,让他洗个热水澡、喝点儿姜糖水、睡个好觉。

目的:生活中不光是风和日丽,还有狂风骤雨。孩子天生是亲近大自然的,而且只有敬畏自然才会尊重自然。

6 筹备成长个展

从现在就开始吧。先设计一下流程:和他一起列出能记录自己成长的东西。比如出生证明、照片、DV、画过的画、玩过的玩具、穿小的衣服、在奶奶家阳台上闲置的学步车……然后,让他自己去要这些东西,想好和谁要。定好展出的时间、地点,由他来决定邀请谁,怎么邀请,东西如何摆放,招待客人需要准备什么。你需要提醒、帮助他,但是既然是他的个人展览,还是让他多张罗些吧。

目的:这件让他兴奋的事没准要忙上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过程里,他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而自信起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需要一点点培养的。

7 当家做主

他不是想当爸爸或者妈妈吗?好吧,给他自己做主的一天吧。第一次,你需要不断地向他“请示”。你可以要求去某个地方玩,但是怎么去呢?还有,都准备些什么?要带多少钱?晚饭在外面吃吗?我们该穿什么衣服?

目的:让孩子了解家庭生活的细节非常重要,这会使他们的思考严密起来,也能使他“早当家”。

8 换种方式说爱你

可以鼓励并帮助孩子在爸爸或者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我爱你”。比如用旧画报剪出这3个字贴在生日卡片上、买个上面写着这3个字的蛋糕、写个精致的小纸条藏在拖鞋里、用花瓣摆在桌子上……

目的:我们要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也应该让孩子学会对家庭成员说“我爱你”。学会爱别人很重要,学会将爱表达出来更重要。家人的反应会让他体会到付出爱的快乐。也许,明年你的生日,会收到孩子用更浪漫的形式向你表达的这3个字。

9 52种植物百科全书

每个星期让孩子给一种植物拍个照片(没条件也可以画下来)。野草、大树、养的花都可以,还可以去公园、花卉市场找新鲜的种类。每次先记下它们的名称,不知道的可以查资料或者向老师请教。再用一周的时间补充关于它们的更多的知识,比如类别、怎么养、冬天会不会落叶等等。一年下来,就能做成一本漂亮而详实的植物百科全书了!

目的:“书”的内容深浅并不重要。坚持、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整合能力才是我们所期望的。世界很奇妙,但是如果我们不会引导,孩子可能不会那么早知道。

10 慈善之举

带着孩子去慈善机构捐献一些衣物,去养老院、孤儿院捐赠或者义务帮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与贫困地区或者民工的孩子到城市的居住体验活动――接纳一个贫困孩子住在自己家里。鼓励孩子参与幼儿园、学校或者社区举办的义卖活动。如果和孩子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一起策划、发起这样的募捐活动更有意义。

目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孩子看了另一个社会,能开始更多的关于贫穷和富裕、公平性等问题的思考。也许他还能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和感恩。

编后

也许你的宝贝还太小,这些提案你们还一时实现不了。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概念”和“原则”,这些提案就会让你的育儿生活增添色彩。

也许,你的创意更棒。那太好了,期望着你到我们的网站上,和更多的父母分享。

第10篇

8个月的小娃娃差点让妈妈蹲监狱

我和乔亚在2001年2月办理了赴澳洲的技术移民。2003年6月26日,我们的儿子呱呱坠地,老公给他取名乔桑。乔桑8个月大时,我带他去附近逛超市,经过奶瓶柜台时,乔桑被刺激起喝奶的欲望,我忘记带奶瓶了,便一个劲地安抚他,可他仍然哭个不停,还不断撕扯我的头发。我重重地照他的屁股打了几下,摁住他的手把他弄进汽车带回了家。

我正准备给他洗澡时,门铃突然响了,一开门,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察站在我的面前,一个示意我不要动,另一个则进入房间四处查看。原来,有3位市民在超市里目睹了我对乔桑的“暴行”,他们记下了我的车牌号并报了警。任凭我怎么解释,警察坚持要我证明和乔桑的关系,我只好翻箱倒柜找出乔桑的出生证明,并掏出护照和居留证件来洗清“人贩子”的嫌疑。半个小时后,警察走了,临走前警告我以后要小心行事。我精疲力竭地回到浴室,此刻的乔桑却像个无辜的小天使,张开双臂,嘟囔着“妈妈”,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抱着他感叹道:“小冤家,妈妈今天可差点被你送进监狱!”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04年圣诞节前夕,我们带着乔桑去墨尔本玩。车刚开出市区没多久,尖锐的警笛声就在我们车后响起,乔亚一头雾水地把车停靠在路边。两个警察走过来仔细检查车内。我心想,这次肯定逮不住什么“把柄”了,因为我和乔亚早已为乔桑安装了婴儿安全座椅。哪知,他们把乔桑从安全座椅中抱了出来,放到警车里的体重秤上称了下,然后撕给我一张罚单:500澳元,还要扣分。我简直要气晕了:“我们哪里违规了?”警察耸耸肩说:“太太,你们没给孩子使用正确的座椅。”我用力拍拍座椅,咆哮着问:“请你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我的不礼貌态度惹恼了警察,他翻开《儿童交通安全守则》,念道:“澳洲法律规定,开车带儿童外出,体重9公斤以内的婴儿必须使用面朝后的婴儿座椅,9公斤~18公斤处在学步阶段的儿童必须使用面朝前的儿童安全座椅。如果车辆前排座位有安全气囊,13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座位。”

原来,乔桑的体重已接近10公斤,但我们还在给他使用面朝后的座椅。这让我哭笑不得,乔亚安慰我:“算了,他们都是为了咱们乔桑的安全着想。”我当时不太理解,难道我们不是把儿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吗?凭什么让这些和乔桑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来监督我们?

热心华人保姆险遭驱逐出境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我和乔亚对乔桑的照顾越来越谨慎,每次带他出门,我们都如履薄冰,生怕哪里做得不好。

2006年6月,乔桑3周岁了,我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我们所在小区的托儿所价格很高,在悉尼找一个满意的保姆也非常不容易,一连试用了四五个,都不合适。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同小区的邻居、来自福建省的李阿姨提出愿意帮我们带乔桑。李阿姨60多岁,不久前刚随女儿来到悉尼。女儿白天要上班,她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喜欢孩子的她乐意帮我们照顾乔桑,我们自然千恩万谢,郑重地把乔桑托付给她。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刚走进小区就被隔壁的达兰老太太拦住了,她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要注意一下保姆的举动。说一连几天在家里都能清楚地听到乔桑的哭声,怀疑李阿姨有“虐童”行为。我苦笑一声,这一年多来我们怕招来警察,对乔桑简直是百依百顺,导致这小家伙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哭得震天响,这绝对和李阿姨没关系。像她这把年纪的老人要对付乔桑这个“混世魔王”,还真是不容易。我和老公都很感激她,主动提高了她的报酬。

一天,李阿姨在家里煮好饺子,哄乔桑吃饭,乔桑不但不领情,还把刚盛出来的饺子汤浇到了李阿姨手上,老人疼得大喊:“气死我了,不揍你不行了!”乔桑一看不妙,连忙逃跑,李阿姨怕他摔着,就去追赶。这一情形,恰被一直密切注意这边动静的达兰老太太看见,她感觉乔桑处境有些危险,赶紧报了警。结果,李阿姨被警察带走了,由于受到惊吓,加上英语有限,在审问过程中,警察问她是不是说过要“打死乔桑”,她不断地点头。既然她供认不讳,又加上邻居达兰老太太的明确供词,她很快被以“虐童”罪名关押。最糟糕的是由于李阿姨的探亲签证即将续签,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这样的大事,很可能会遭到“驱逐出境”的处罚。

我们赶紧为李阿姨请了一名刘姓的华裔律师。刘律师一听案情就笑了,他说已经经手此类案件30多起,案情都差不多,说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惹的祸。在法庭上,刘律师侃侃而谈,极力为李阿姨辩护,并提请法官批准让3岁半的乔桑出庭。顽皮的小家伙一看到好多天没见的李阿姨,就特别亲热,主动跑到被告席上搂住她的腿说:“李奶奶,我好想你。”李阿姨热泪盈眶,抱着这个“罪魁祸首”哭得一塌糊涂,这一幕给审理此案的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因为证据不足,李阿姨当庭获释,逃过一劫。

可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我们在法庭上为李阿姨作了有利于她的证词,认为她只是言语过激,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认可打孩子这种行为并心存打孩子的动机。所以,李阿姨的官司结束后,我和老公被要求去接受心理辅导。

主治医师是位心理学博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我觉得你们的问题很严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请问你小时候挨过打吗?挨打好受吗?挨打就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吗?你们没尝试过其他的办法吗?”本来我是带着一肚子怨气来应付了事的,博士连珠炮似的问题居然让我开始反省思考。其实,以澳洲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以后也许可以试试转换一下角色和观念。

婆婆的探孙之旅在监狱终结

自从乔桑出生后,我们一直没时间带他回国探亲,双方老人都挂念得不得了。最后,爷爷奶奶决定来悉尼探望素未谋面的孙子。2009年8月21日,公公婆婆来到了悉尼,我们嘱咐乔桑要多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可从小在澳洲长大的乔桑无论从语言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悉尼孩子”,别看他只有6岁,对很多事情却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常常因为小事和爷爷奶奶发生矛盾。

9月初的一天,外面下起了小雨,乔桑仍旧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玩足球。婆婆在走廊上大声喊乔桑回家,小家伙不理会,婆婆就过去强行拉他回家。她一边帮他换下淋湿的衣服,一边抱怨他不懂事:“只顾玩,淋感冒了怎么办?”乔桑则说:“他们都不怕雨淋,我为什么要怕?奶奶这样做让人很扫兴,真是‘野蛮’!”“野蛮”两个字让婆婆大为光火,她顺手便在乔桑的屁股上拍了两下。

那天,我们下班回家后见婆婆和乔桑还在为此事拌嘴,弄清事情的原委后,老公连忙安慰婆婆,我则赶紧要求乔桑向奶奶道歉。“我没有错,为什么要道歉?谁打人谁道歉!”乔桑态度很强硬。中国人的“孝道”,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对乔桑解释清楚呢?任我再三解说,乔桑也无动于衷。婆婆数落我们没有做父母的威严。我和乔亚对视了一眼,真是有苦说不出。在澳大利亚,中国父母想用强势保持自己的“威严”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小冲突时有发生,我们跟公婆详细地解释了在澳大利亚养孩子和国内的不同之处,并把以往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始终将信将疑,不过他们答应不打乔桑,尤其是在外人面前。

第11篇

翟妹华一案之法律反思

文/刘作翔

翟妹华(即毛毛)一案的主要争议点在于翟德宝夫妻能否证明自己和毛毛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他们有没有资格作为诉讼主体走上法庭。

在第一次后的审理中,法官口头裁决:翟德宝夫妻在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据证明自己和毛毛的关系之前,他们没有资格作为诉讼主体走上法庭。

在第二次的后的审理(也即9月20日)中,翟德宝向法庭提供了家乡街道的证明一份、结婚证一本,证明他和刘翠红是夫妻关系,证明两人于2004年生育一女。同时他还提供了大量的情况证明与户籍证明,证明事实发生的时间以及事实的情况,也证明了他们夫妻与受害人小毛毛之间的父女关系。还有医院的儿童预防接种卡一张,证明小毛毛的户口所在地是在安徽。

以上是这个案件中争议点中涉及的一些主要事实(即证据)。案件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可能是户口问题。没有户口是否就不能?也即没有户口是否就不是法律上的人?这一结论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户口是一个人取得身份的法律资格证明和象征,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取得这种法律资格证明和象征的户口,这也是社会有序管理的需要。但户口以及户籍制度毕竟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司法层面,它关注的是案件事实。针对这个具体案件而言,它应关注的案件事实是原告同毛毛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否成立以及毛毛掉入水井死亡的事实。如果这一关系能够通过证据得到证明,则案件的主要事实已经清楚和明确,原告作为死者的法定监护人和人,应该是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

我们退一步讲,假设毛毛是一个孤儿,遇到同样的情况,难道就这样被淹死而得不到责任追究?社会福利机构或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或她的近亲属就不能诉讼?显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案件中,法官就不能机械司法,而应该发挥其智慧,在证据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作出公正的判决。

以上我们是以案说案。至于本案所暴露出的没有户口以及户籍管理上所可能产生的法律上的各种问题,倒是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人口的流动和流动人口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不争的社会现象和事实,这一趋势还会加剧,这对社会的管理制度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毫不讳言,成千万流动人口中的多生和超生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的户籍问题成为一个问题较多的领域。我们说,没有户口并不意味着没有权利,但遵守国家的户籍法律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权利。本案作为一个特殊案例,我们关注的是如何事后救济,但并不意味着对漠视国家法律行为的放纵。事实上,本案由于户口问题也对当事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对案件的处理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我们还是要提倡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并执行法律,为自己、为他人,也为社会计。

法律权利?道德权利?

文/高其才

在《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案中,存在着几对值得深思的紧张关系,突出者如法官的裁决与翟德宝夫妇的期待之间的对立。而当这一期待不能实现时,无怪乎翟德宝会发出“女儿就是我生的,怎么法院说不是就不是了呢?”这样的喟叹。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反思,从多视角加以解读。而若将思考上升至法理高度,我们将会洞察到潜藏于本案背后的诸多深层问题,举例而言,如人权、法律的局限性、法律与社会(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等等。在此,笔者以权利理论为视角,对本案作一简要阐释。

在权利理论中,权利的一种重要分类是以其根据为标准,分为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此外尚有习俗权利,因与本案关系不大,故从略)。其中,法律权利以法律为根据,由国家法律予以确认、保障。而道德权利则以伦理、道德为根据,其实现主要依靠个人良知、社会舆论等。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就其相关性而言,相当部分的法律权利是由道德权利转化而来的,换言之,道德权利经由法律的确认而成为法律权利,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就其相异性而言,首先,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并非总是重合的。事实上,许多权利虽是法律权利,但并非道德权利,反之亦然。第二,法律权利可以由国家立法改变或撤销,而道德权利则不可,因为它是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这些并不依赖于国家、制度等而存在。此外,道德权利尚可作为一种评判与超越机制而对法律权利的存、改、废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法律权利可以经由诉讼途径获得保障,而道德权利则不可。

再回到本案。显然,翟德宝夫妇享有就女儿毛毛之死要求房东赔偿这一道德权利,但他们无法提供必需的法定证据,因此并不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上述道德权利便不能经由诉讼途径获得保障。但我们的思考不能止于这一事实与规范层面,我们应当进而追问,既然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具有上述关系,特别是道德权利可用以评判、改变法律权利,那么在本案中,它们处于这样一种对立状态正常吗?假若不正常,根源在哪?由此,我们便转向了对相关法律制度自身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追问。

对于现行户籍制度的缺陷、后果及其改革,社会各界已多有讨论,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从权利保障层面指出一点:建设法治的一个内在要求是法律制度应当稳定,但追求稳定决不等于僵化不变,否则,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的鸿沟愈来愈宽,将极有可能导致诸多不正义的后果,甚至出现对该制度的整体否弃这一极端现象!对此,我们的态度应当是,在追求、维护法律制度稳定的同时,对社会现实作出适时、适度的回应,使得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理想状态。

权利怎能被形式主义所践踏?

文/王召棠

在我们的每项权利中,总是包含两个要素:个人对权利的要求,以及他人对这一要求的认可。本案同样是如此:安徽民工刘翠红、翟德宝夫妻对其女儿“毛毛”生命丧失提出权利要求;相对人则对这一要求并不予以认可,而主审法官也认为,由于刘翠红、翟德宝夫妻没有为其女儿申报户籍,因此他们不能证明他们是毛毛的亲属。权利与户籍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从权利的视角来看,权利分为二大类,即:私权和公权。私权是指那些为了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的权利,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个人权利、财产权利及私人关系方面的权利。作为个人权利,它主要是指生命权和自由权。无论是谁,只要他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就自然地享有其个人权利。这些权利也被称为自然权利,是人类对于其社会使命所要实现的那一目的来说是必要的权利。本案当事人毛毛虽然只有16个月大,但她属于我们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而既然是社会成员,毛毛就自然享有生命权,当毛毛的生命权遭受侵害时,寻求法律的救济便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人和权利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法律历来是以“保护一个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为其理念,而不是以“保护户籍所有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为其目标。

既然毛毛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成员,户籍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成员享有自然权利的障碍。户籍法属于公法,而公法是指那些作为国家的公民而赋予一个人的权利,它是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以及赋予这些权利更充分的实在性这一目的而存在。国家设定户籍法律制度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我国社会人口管理目的的一种手段。面对目的与手段,我们的法官不能将其颠倒。一个仅仅实现手段的法律并不是好的法律,有助于社会法治理想目的实现的法律才是好法律,而实现这个目的很大程度是由我们的法官来完成的。

第12篇

8个月的小娃娃,

差点让妈妈蹲监狱

小桑8个月时,一天,我带他去逛超市。经过奶瓶柜台时,小家伙一直哭个不停,小手还用力撕扯我的头发,把我的脸都抓出了几道血印,我气得重重地打了几下他的屁股,最后把他弄进汽车带回家。

到家后我正准备给小桑换衣服洗澡,突然有人敲门,居然是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察!一个摆出警匪片中的架势对我说:“别动,举起手来!”另一个则趁我贴在墙上的功夫四处查看。原来,刚才在商场里,目睹我对小桑“暴行”的顾客中有3位市民,不约而同地记下了我的车牌并报了警!

看到我一脸的惨相及安好无恙正嬉水玩闹的小桑,警察半信半疑。他们坚持要我证明和小桑的关系,我只好翻箱倒柜找出小桑的出生证明,并掏出护照和居住证件来洗清“人贩子”的嫌疑。半小时后,警察终于放过我,临走前警告我以后要“小心行事”。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04年圣诞节前夕,我们带着小桑去墨尔本玩。车刚开出市区没多久,尖锐的警铃声就在我们车后响起,老公一头雾水地把车靠边停好,两个警察走过来仔细检查车内,尤其是对坐在后座的小桑,前后左右看了又看。我心想,我可是按你们的要求装了婴儿安全座椅。

警察们把小桑抱下来,放进值勤车里称了称,然后撕给我一张罚单――罚款500澳元(约合人民币3163元),还要扣分。可我们并没有违规呀!警察告诉我:“你们没给孩子使用正确的座椅。”我用力拍着婴儿座椅,近乎咆哮地问:“那请你告诉我这是什么?”我的不礼貌态度惹恼了警察,他翻开《儿童交通安全守则》念道:“澳洲法律规定,开车带儿童外出,刚出生到9千克的婴儿必须使用面朝后的婴儿座椅;9千克至18千克处在学步阶段的儿童必须使用面朝前的儿童安全座椅;如果车辆前排座位有安全气囊,13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座位。”

原来小桑的体重已经超过9千克,但我们还是用了面朝后的座椅。警察刚才给小桑称体重,记录是10.2千克。我还想狡辩:小桑昨天还没这么重,今天出门前吃得太饱,他脱掉衣服肯定不够9千克……跟警察争辩的结果是:罪加一等,罚单加1张,并获得了1张额外的“入场券”――我被强制去学习儿童交通安全规则,每周1次,每次2小时。两个月后通过笔试过关才能结束。

警车离开后,老公安慰我:“算了,他们都是为了咱们小桑的安全着想。”我哭笑不得:难道我们不是把儿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吗?凭什么让这些和小桑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来监督小桑最亲的父母?!

热心华人保姆,

险遭驱逐出境

小桑3岁时,我和老公商量着重新上班,但我们发愁找不到合适的保姆。

正巧,隔壁李阿姨半年前刚随女儿来悉尼。女儿白天上班,她一个人无所事事,很乐意帮我们照顾小桑。我们自然千恩万谢,郑重地把小桑托付给了她。

一天下午,李阿姨给小桑喂饭时,小桑不愿吃,还调皮地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汤浇在李阿姨手上,疼得她跳起来大喊:“气死我了,我打死你这个小鬼头!”小桑扭头就跑,李阿姨怕他跌倒受伤,就四处追赶。不曾想,这个情形被隔壁的美兰达太太看到,她感觉小桑处境非常危险,就拨打911报警。

被警察带走的李阿姨因受到惊吓,加上英语有限,在审问过程中问她是不是说过要“打死小桑”的话,她老老实实地点头说“Yes”――虐童嫌疑人对“罪行”供认不讳,加上邻居美兰达太太的证词,李阿姨很快被正式羁押。

我们赶紧跟李阿姨的女儿四处奔走,最后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华裔律师刘迈克,他一听案情就笑了。原来,他经手办理的此类案件已经多达20多起,案情大同小异,归根结底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惹的祸。

在法庭上,刘律师首先出示医生证明,说孩子身上没有任何挨打的痕迹,精神状态也正常,说明他没有受到虐待。而李阿姨的“我打死你算了”被翻译为“我要狠狠地打到你死了为止”过于将事情严重化了。在中文表述中“死”有时只是一个加重语气的修饰词,如“气死我了”“高兴死我了”,此“死”非彼“死”。最后,刘律师特别提请法官让小桑到庭,顽皮的小家伙一看到好些天没见的李阿姨特别亲热,主动跑到被告席上搂住她的腿叫“李奶奶,我好想你。”弄得李阿姨热泪盈眶,抱着这个“罪魁祸首”哭成一团。这一幕给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因证据不足,李阿姨当庭获释。

可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我们在法庭上为李阿姨作了有利于她的证词,所以,官司结束后,我和老公被要求去接受心理辅导。

主治医生是位心理学博士,他说:“我觉得你们的问题很严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并提醒我们,要找一个比打孩子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以澳洲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以后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婆婆探亲之旅,

终结在悉尼监狱

小桑6岁时,爷爷奶奶决定来悉尼探望素未谋面的孙子。

由于小桑无论从语言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悉尼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所以常常和两位老人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

一天,小桑在雨中和邻家的孩子们在草坪上踢足球。婆婆站在走廊上大声叫小桑回家,没得到回应后干脆强行拉他回屋,一边帮他脱下湿淋淋的衣服,一边抱怨他不懂事:“这么冷的天气,生病了怎么办?”小桑则认为奶奶这样强行中止他的运动行为简直是“野蛮”!

这个评语让婆婆大为光火,顺手在小桑的屁股上拍了两下。

后来,我们跟公婆详细解释了在澳大利亚抚养孩子和国内的不同之处,并把以往的辛酸惊险故事一一告知,他们始终将信将疑,不过终于答应不打小桑了。

但婆婆经常会拿小桑和国内老公弟弟的女儿蔚蔚相比,经常念叨蔚蔚有多懂事、多乖:“你蔚蔚姐姐只比你大两个月,已经上小学了,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还会弹钢琴、跳芭蕾舞呢!你就知道疯玩,真是不懂事!”小桑经常跟奶奶反驳顶嘴,口角不断。

这样别别扭扭地过了两个月,小桑不堪忍受奶奶的唠叨、责备,居然主动拨打911报警,控诉家里来了个蛮不讲理的中国老太太,对他指责谩骂,令其精神受到了严重伤害!

等我们惊慌失措地赶过去时,审讯已经结束,“可恶”的小桑居然将奶奶平时责备念叨他的话录了音,婆婆当即被宣布“拘留”,以精神虐待儿童罪论处。

由于“证据确凿”,婆婆被判“有罪”,在悉尼监狱关押了3天后,被罚做100小时的义工,提前离境回国。

漂洋过海来看儿孙,结果却因为自己的粗心陷身牢狱之灾!这对婆婆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在送别的机场,小桑却出人意料地送给婆婆一幅自己画的全家福,像个小大人一样地说:“奶奶,别难过,你已经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我原谅你了!如果我有无礼的地方,也请你原谅我,我们和好,好吗?”婆婆颤抖着手接过孙子的礼物,百感交集。

此后,我想邀请母亲来悉尼游玩。母亲实话实说:“算了吧,还是你们回国来吧,至少在国内不用担心被小桑送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