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日积月累作文

日积月累作文

时间:2023-05-29 17:3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日积月累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日积月累作文

第1篇

嘿咻嘿咻……咦?这是什么呢?哈哈,这不是我小时候买的百变小樱的贴纸吗!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每到周末时就与同学去买大礼包,以前总以为这些很合算,现在才发现小时候的行为是多幼稚。

接着便翻出了零零散散一堆东西,但我的注意力却被那本被遗忘很久了的相册定格了。

封面还是那么崭新,只不过蓝色的封面上蒙上了一层雾,见证了它的成长。

第一张便是母亲背着幼小的我在爬山。母亲当时还很年轻,柳叶眉,大眼睛,樱桃嘴,肤若凝脂,无一不宣告着她的美丽。皙白的皮肤上流淌着几颗汗滴,纤细的双手稳稳地托着我,浅褐色的瞳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韵美。浑身都洋溢着一种活力与欢乐。

当时是我累了吧,母亲便背了我好久,许多叔叔说让他们背,让母亲歇一会。母亲偏是执拗的不肯放手。母亲的背是温暖柔软的。

可是现在呢?每每站在厨房门口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每每上学时回望着母亲朝向我的眼神;每每看着那双为我端上饭菜的毛糙的手。

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柔软,反而萧条了呢?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精神而是透出一种坚韧呢?何时母亲的眸子不再是那么闪烁了呢?

是不是因为我的不懂事,我的无理需求,我的任性才让您的背影益发消瘦了呢?

看着一张张相片,这是母亲为我梳头时的专注;这是母亲为我取得好成绩时的欣慰;这是母亲再为我学习担忧时的苦闷……

手中握着相册,春风拂去了泪水,只余两行泪痕。

第2篇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的绿色百科全书,它有三多,词多、句子多、段落多,我给它起了一个外号叫“积累本”。

一开始,我想积累点词语,以备作文时参考。所以,我在读书、报刊中看到一些精彩的词句,都会一一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不到半年的时间,已抄下了一小本。每到空闲时间,我会仔细地朗读这些生动而又有趣的词语,我的爸爸、妈妈听到后,也连连点头夸奖我。每当我写作文感到词语贫乏时,就会请“好朋友”来帮忙,然后,把适当的词语应用到文章中去,这样就会使我的作文写得生动活泼。所以,我认识到“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果我在平时不积累这些词语,我的作文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因此,我今后还要不断的积累更多的词语,使我的作文更加精彩。

第3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说 读 写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很多老师对作文教学深感困惑,不知所措。难道作文教学真的陷入僵局了吗?非也,作文教学难,难在它的知识散、面广,并不是“今日肯努力,明日出成绩”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感受,谈几点认识。

一、课前演讲,创造“说”的舞台

作文差的同学,往往是不善表达才导致作文中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让人有一种“一筹莫展”的感觉。对于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造发言的机会,让其多说、敢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的一分钟内进行一次演讲,在内容选取上可以是讲故事,要求是一些名人、英雄故事,还可以是一些排比句,或者是优美的段落;在人选上,多侧重给那些作文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消除了畏难情绪,变得愿说、会说,从而为“写”积累了素材。

二、巧做摘抄,坚持“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积累,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是写不出文章来的。课前一分钟的演讲,时间有限,学生的锻炼机会有限,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做读书笔记,即通过摘抄、点评、读后感等形式,让同学们每周都有一定的阅读量,进行有效的积累。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因为做了大量的摘抄,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必须让学生对作品语言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去圈点、去批注点评。虽然,学生开始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些一鳞半爪,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思考,做到“学、思”结合。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阅读思考,就能达到厚积而薄发的目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摘抄积累后,学生有了收获,有了自己的东西,这时可以在班里开展“读书展台”活动,将学生的摘抄笔记在班内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为“写”打下基础。

三、每周作文,进行“写”的练笔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那么如何进行写作呢?

(一)学会仿写,熟能生巧。

仿写,就是让学生从范文中“仿”作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从训练学生仿写句子开始,逐步到仿写片段、仿写范文,渐渐地学生就能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有一定的写作思路。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样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但“仿”不能是机械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就能熟能生巧,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慢慢地自己就会独立完成作文了。

(二)激发热情,启发思维。

作文训练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因此,老师要因势利导,精心命题,在进行练笔时要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众人关注的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例如,我校每个学期都播放爱国主义电影,我就利用这个大好时机,让学生写电影观后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既是一次写作训练,又是一次德育渗透。

与此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的创新就在于此,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例如,在2010年学校举行运动会期间,我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独特的视角,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进行写作时,有的学生抓住了一位同学长跑的一幕,把他跑步过程中的神态、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长跑中的艰难与快乐;有的写百米接力赛,认识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有的写自己参加本次运动会的感受,认识到只有不断拼搏才能获得成功;有的写裁判员的一举一动,其他观看同学的加油助威,好不热闹;还有一个同学写到了在这次运动会中,有不讲诚信的现象,如代替他人跳高、跳远,虽然为班集体争取了荣誉,但这是可耻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此时他们也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体会到作文并不是很难。

总之,作文要以“说”为线,以“读”为源,以“写”为本,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娴熟地运用这把“钥匙”,作文这把“锁”一定会打开。只要学生肯努力,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定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第5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激发兴趣 加强阅读 改革评价

【中图分类号】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由于作文教材的不确定性,造成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很强。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使作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片未被开垦的荒蛮之地,无法展示其应有的美丽。纵观整个作文教学,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应该引为重视。

1、重阅读,轻写作现象严重

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需要多年的日积月累,不少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底子太薄,体会不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因此,他们早就对写作失去了热情,于是很多教师在看了学生惨不忍睹的作品之后,极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上作文课,认为收效甚微,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基础知识以及阅读教学中,一年下来,勉强完成课标规定的几篇大作文,而且轻于指导,作文教学质量实在堪忧。

2、只注重写作模式的指导,忽视作文能力的培养

《课标》中说:“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这里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就是写作需要的实实在在的能力,而有些教师却为追求“速成”效果,简单的套用一些模式。 什么“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等,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般抛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作文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其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3、只重作文的指导,却忽视作文的讲评

这种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很多教师在作文之前往往准备的比较详细,却往往忽视了作文讲评这个对学生写作实践进行全面检查分析的环节,忽视掉了这个学生期待的重要信息反馈的环节。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诸如“中心突出、结构紧凑、语言通顺”之类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最多选几篇不错的文章读一读就算完事,像这样的作文评改,怎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作文水平依靠这样的讲评又能够提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基于以上的现状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搞好我们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承认学生的不足,低起点小台阶,让学生在三年的日积月累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激发兴趣,发现生活

我认为作文固然需要章法,但过多的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只会束缚住他们的手脚,我曾多年致力于“自由练笔与规范作文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既让学生完成一学期写八篇大作文的任务,更重视的是学生每学期不少于十五篇的随笔。随笔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不少于500字,这种自由练笔既保证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把雨伞”、“一次相遇”、“一片蓝天”、“一方草地”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表现浓厚的兴趣。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认真做好摘记。

除了对学生的课内阅读精心指导之外,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去读名家名作,用高层次的人生追求、高层次的审美意境来升华学生的灵魂。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在这种广泛的阅读中,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立体评改

第6篇

一、词语训练,形式多样

语文书的最后部分都是词语表,每次学习完一课的生字和词语,我都让学生抄写到本子上,进行批改,以保证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我布置这样的复习作业: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你最喜欢的词语写成一段话或几段话,好吗?第二天,我又让他们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修改、补充。让同学们朗读那些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的作品,激发大家写作文的兴趣。随着词语学习得越来越多,我又要求词语的个数:30个、50个或100个,编成几个小故事……学生在编写故事的同时,也在选择着词语,一边选择一边把词语又复习了一遍,而且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故事之中,他们既感到词语积累运用的有趣,又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这不比以往我们让他们一遍遍地抄写,让家长听写的形式更有效吗?

二、利用课前三分钟,加强积累

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有“读读背背”,同样,如果让孩子们一遍遍地抄写、背诵,他们一定会厌烦,而且越抄越草,错别字也会增加。天长日久,记住的词语、语句也淡忘了。我并没有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而是把我们班的64名学生编排了学号,每个学生背一句话。从1号开始背诵“日积月累”中出现的语句。每节语文课前都进行了三分钟的轮流接龙背诵,有时从1号开始,有时从5号开始,或10号、12号……每天同学们都聆听佳句,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内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连我也无意中记下了许多佳句。

三、互批互改,提高能力

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要进行字或词语的听写测试。测试时,并不是我读大家写,而是同桌之间互相听写。这样做,虽然平静的课堂乱了一些,但是在“乱”中,学生之间学会了合作与交流、谦让和互助,体验着喜悦和焦虑,分享着成功与挫折。学生之间一人读一人听写,然后互相再交换角色,在发现同桌不会的词或字时,他就会着重记忆,感到骄傲和自豪。互听互写之后,我又安排了互批互改,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尝试了当小老师的滋味。这样做,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很值得,我为学生们创设了轻松、自由的训练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也有自己的体会。如果老师只顾为了让学生掌握,指导时无视学生情感,学生的创造力岂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要了解学生,多给学生创造的权利和机会。在教学中应该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主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城区中心小学)

第7篇

关键词 班级网站;作文教学;信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45-0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课上,常见学生托腮皱眉或咬着笔杆发呆,感到作文很难。于是,或胡编乱造,敷衍了之;或抄袭他人文章,随便应付。每每拿起学生的习作,笔者也是苦恼万分。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乐于动笔,也成了笔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升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笔者发现学生对电脑课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浏览网页,学习打字……个个不亦乐乎。笔者豁然开朗,何不借着学生对网络的热衷,以学校新建的“班级网站”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作文教学有机整合,把“班级网站”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来弥补常规写作环境中的“先天不足”,增强他们的习作兴趣,促进他们作文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动笔呢?

1 丰富资源,强化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再巧的妇也难以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米可炊”,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班级网站,建立“成长足迹”“美文欣赏”“日积月累”等栏目,利用信息时代超强的信息容量来展现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积累素材,巧妇有米下炊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用心去观察生活,同时转变观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参加跑操比赛、课间游戏,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乐……并把学生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下来,配上点评,上传到班级网站中的“成长足迹”“美景欣赏”等栏目中。平常学生习作,靠的是对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回忆,写作时已时过境迁,难以情真意切。此时有了班级网站上的照片,学生就会从这一系列的精彩、经典的画面中搜寻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印迹,充分唤起内在的情感,形成较大的内驱力,打开了思路,激活思维,有感而发。

例如,在学校举行“感恩中国行”励志道德演讲活动后,让学生动笔写写,很多学生虽然当时泪流满面,感动万分,但是事后又无从下笔。这时,笔者把活动中的一张张照片通过班级网站“成长足迹”栏目再现出来,热情洋溢的演讲,真诚的鞠躬,哽咽的哭泣,深情的拥抱……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组组特写的镜头,学生感情的心弦再次被拨动了,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在笔尖流淌……

小小荧屏,大大世界。班级网站使作文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文素材丰富极了,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丰富语言,巧妇下炊如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文章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挥洒自如。因此,教师可利用班级网站,开辟各种栏目,以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设立“博览群书”栏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推荐审美、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的不同风格、题材的书,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学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在愉快的阅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设立“日积月累”栏目,教师精心筛选,上传优美词句、谚语、格言、诗句等,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在日积月累中丰富学生的语汇;设立“美文欣赏”栏目,散文、小说、诗歌……让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精美文章丰满他们的心灵,在美文欣赏中丰富语言,把握文章的思路、谋篇布局;设立“幽默驿站”栏目,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不仅使人愉悦,更能使学生变得睿智、开朗,也使他们的文章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的阅读面广了,作文时的表达就丰富了,作文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2 设立专栏,指点迷津

学生拥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但不等于“能炊”“会炊”。习作中,或词不达意,或内容平淡……各种问题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可在班级网站里开辟“它山之石”“范文引路”等栏目给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习作指明方向,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借助“它山之石”栏目,上传一些有关如何审题,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何修改作文等写作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写作的技巧、方法。利用“范文引路”,给学生提供多篇名家范文和学生范文,供学生从写作思路上、材料选择上、文章结构上或语言运用上学习和模仿。

在教学关于战争的看图作文时,笔者明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于是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图片、范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在习作中,学生就有话要说、有情可诉,而且不吐不快。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栏目,组织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思想交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调控学生的写作思路。

3 大胆展示,我型我秀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可是平时的习作教学,除了少数学生的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被教师作为范文加以宣读或张贴在教室墙壁的“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学习观摩外,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被放在了一边,恐怕唯一的读者就是教师了。学生无法体会到写作带来的成功喜悦,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班级网站上开辟“童心妙笔”栏目,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表”的平台。即使是后进生,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一丝一毫的“闪光点” ,给他们“闪亮登场”的机会,焕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样,班级里自然会形成一种积极作文、快乐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围。

比如利用“童心妙笔”栏目,先教给学生编辑文字、上传文章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把课堂中的练笔、习作,把课外的随笔、日记原汁原味地晒出来。当一部分作品在网站上“发表”之后,这些学生享受到了难以言表的喜悦。其他学生也羡慕不已,在羡慕的同时,也暗暗开始动笔,连那些写篇作文像“挤牙膏”一样的学生也开始蠢蠢欲动。大家以更积极、热情的态度,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童心妙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在我型我秀中展示个性,享受习作的乐趣。

4 多种措施,激发热情

小学生一时的热情很容易激发,但总是缺乏持久力,这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习作的热情持久保鲜。

文章排行榜 以学生在班级网站发表的作品数量进行评比,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以示嘉奖,激发习作热情,同时又鼓励排在后面的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建立“个人作品集” 当学生的作品达到一定篇数的时候,就可以分别以他们自己的名字为名建立“个人作品集”,并把“作品集”打印出来,配上插图,编辑成册,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阅读赏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和相互竞争。

佳作评比,推荐发表 通过及时总结反馈,定期评比和推荐最佳习作,让学生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如评选“每周佳作”“每月佳作”,并给这些获得者颁发“小小作家”的奖状,拍照留念,上传到“星光灿烂”栏目,让所有的家长、孩子都能看见。同时,让“佳作”变成铅字,推荐到校刊或报纸杂志上发表,激发成就感,也使其他学生有了“我也要发表”的念头,从而推动学生的习作欲望。

这样多种措施,数管齐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热情,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在这样的情绪下,学生必定会开心地表达、主动地习作。

班级网站,学生的第二个家,它给作文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提高了他们作文的水平。让学生乘着网络的翅膀,展翅高飞,共享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余继青.建立班级博客,优化作文教学[J].教学月刊,

2009(7).

第8篇

"还是自己动手好''

这个道理是我最近一件事中悟出来的.那我现在就把这件事讲给你们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赞同"还是自己动手好''这个说法的.

每次老师布置写作文时,我不是抄作文选的,就是抄同学的,因此,作文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提高.星期三下午,我跟同学借了一本书,叫<<还是自己动手好>>,内容大概是:一位科学家要做一项很危险的实验,本来他可以让工作人员做这项实验,但是他却自己亲手做,并成功地完成这项实验,还完整地记录下了过程.看完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学习这位科学家,自己写作文,不能依赖别人.于是,我有空就写,把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改批.日积月累,我写的作文稿子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也提高得很快.现在,我写作文以是班中的佼佼者.不信,你出题目,我可不怕你.因为写作文现在对我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相信在写作上,再多的名人名句也抵不过"还是自己动手好''这句话.

第9篇

蔡 雯

语文课堂上,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训练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众所周之,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课的首要的任务,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高考又不考它,写好作文就行了。熟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不可分的。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恰恰能弥补这一教学上的不足,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重新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有利于“唤醒、激趣、鼓舞”我们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达到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学会日积月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提升语文应试能力,也使学生在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有大幅度地提升。

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拓展的内容应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整合语文学习资源,着眼于能力提升,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整体的推进,语文素养获得提升。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很多尝试,以下一些尝试,对学生来讲,受益匪浅,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每两周轮换一次,成为了我们“课前三分钟”这一活动的“保留节目”:

1.小成语,大作用——积累成语词汇。课前三分钟活动刚开始阶段,我先选择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考的成语讲解给学生,每天3~5个,一周后安排一次“排火车接成语”活动,让学生主持人“排火车”式无规则地按座位顺序提问成语,下面学生回答成语意思。学生课下积累过,也提前背过,有把握完成,又能得到老师与班级同学的认可与称赞,让他们感受到成功与被他人肯定的快乐体验。这无形当中,就极大激发他们投身“课前三分钟活动”中的兴趣,俗语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一节课,好的开局也是成功快乐课堂的一半。“排火车接成语”活动也算是课前三分钟活动好的开始。

2.请你记住他们——讲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老师在活动前一周提前布置任务,下一周每人一天,给学生界定讲的内容范围,仅限名人名言、名人的故事范畴。经过一周准备一周演讲这样的训练,发现学生所讲的故事内容,对写作很有积极意义如:卧薪尝胆——勾践,刮目相看——吕蒙,破釜沉舟——项羽,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凿壁借光——匡衡,望梅止渴——曹操,奇货可居,悬梁刺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还有一些学生选择了当代的名人事迹,或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已经对他们的颁奖词进行解读,这样做特别让人感到欣喜,因为这意味着学生们的主流价值观的判断是健康的。

这些故事不仅使演讲的学生对自己所讲的名言与名人事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以后写作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成语与典故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使班级听的同学不自觉地摄入写作的“有机营养”素材。这样长此心往,日积月累,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成效。

3.发现并欣赏美——听评佳句美文。在课前三分钟的活动中,我们还尝试过,让大家以自己的眼光去寻找学生们自己认为的好文章,一小段或几百字,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共分享,然后师生共评其文中的妙处与歧义。评议主要从文章的内容、结构、用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欣赏美文佳句,会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学生愉快地度过课前的3~5分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课堂,整节课师生互动愉悦,学生回答问题也不再是“口背心意”,而是“口表心声”,畅所欲言。

看到学生为了准备自己当天的材料内容,动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查文本,上网络,非常用心,那认真的劲头,让人很感动;看到学生能克服以往的胆怯与自卑,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让人为之高兴;看到学生大多都能将积累的内容运用到语文应试中,积累的成语多了,做成语题更心应手得多,积累的名人名言、名人事迹和美文提高了作文的写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人欣慰。

语文活动其实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一部分,而课前三分钟之所以吸引学生也是因为其“非规范性”的存在。非规范性是非教师具体指定及教师约束的活动。教师只是规定方向,不规定具体内容,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文本可以有学生自己最好的解读,而不必有权威的解读;有自己最好的个性化表达,不必是成人腔、社会腔或是固定思维方式的表达。活动时有真、松、活的追求,因此,“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拓展了知识面学会了日积月累、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和内涵。这样看来,活动效果还比较如人所愿,确是幸事一件。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

第10篇

初中生写作文,很多都有畏难情绪。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写,后面写什么?提笔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作文难成为许多学生的烦恼。课堂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四方面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读是写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连文章都阅读不好的学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家名篇、美文美句,语言生动,易懂易记,都是滋养学生写作的好材料。日积月累,熟读课文,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尖下“流淌”出来。

二、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作的时候就有东西可写,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跟家人外出旅游、探亲、办事等,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写身边人,记身边事,抒身边情,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持之以恒,就能解决学生写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三、要求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写作文章是一种能力,修改文章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我们觉得修改别人的作文比自己动手写作还难,这是因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学会修改作文,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是有规律的,写作时很难考虑周全,往往会顾此失彼,行文不畅,或文不对题,或语句不通,或错字别字,或乱用标点,不一而足。要求学生修改作文,发现并改正毛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宋朝有个文学家,用五百黄金的高价购买白居易修改的诗稿,细心研究白居易涂抹修改的地方,从中领悟写诗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帮助学生掌握为文之道的一种训练。

四、不吝赞赏学生作文有进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在写作上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一步一步推动他们把作文越写越好。鼓励的力量不容小视,学生得到肯定,在体验成功带来喜悦的同时,对写作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挑选优秀作文或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在班级黑板报、手抄报上刊登,或在校园广播上朗诵,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

牧业寄宿制学校)

第11篇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空洞、乏味、机械是当前学生作文内容比较普遍的一个缺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阅读兴趣和素材的积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在每节英语课设置由学生自己撰写内容的3分钟以内英语演讲。比如:在module2 unit two的教学前,可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关于“我所知道的奥运会”为范围的材料;另一方面,每月由学生负责出一期《英语报》,将学生分组,设立主题后再分工合作。为学生订阅英语报纸和杂志,为学生课后英语辅助学习提供充分的材料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要设立一定的奖励项目,更大范围内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欲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摘记,多写日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建议学生准备“英语日用卡片”,课后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汇、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经常去翻阅诵读,使这些优美的句子、语段、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成为自己的财富,为课堂的有效英语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和坚实的语言表达基础。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能跃上新的台阶。

高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远远超过他们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水平所能表达的范畴。如果在写作训练初始阶段就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自由表达,必然写出许多中文式的英文来。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反而有碍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碍于掌握地道正确的英语。因此,写作教学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指导模式。在指导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有针对性。针对英语写作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在体裁、题材、内容、形式的着重性指导,在时间、书写、格式这些非智力因素上要的严格要求。其次指导要有多样性。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创造”,要注重将听说读写四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写作指导的多样性。最后,确立的指导目标要有层次性。写作教学离不开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低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简单准确地翻译句意即可。中层次学生则要求他们既能准确翻译这个句子,还能说出问题的因果得失。而对高层次学生,则要求既能准确和高标准地表达句意,还能运用较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对此句进行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达到了既定目标后,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激发、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目标迈进。指导目标的层次性做到了教师与每个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合作,师生间得到了交流、沟通,对学生的不足相应性的给予指导、帮助,减轻了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自然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上获得自信。

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比较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要注重语言的鼓励性。1976年奥斯丁的实验告诉我们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单纯的等级评价已不太适合评价的需要,而对学生作文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加有效果。教师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应做到语言丰富多彩,避免单调枯燥,使学生日久生厌。如表达“好”这个词:Great!,Perfect!/Wonderful!/Excellent!/Nice!也可采用短语:Quite right! /Very good! /Well done!/Neat and tidy!再者,教师亦可采用句子进行激励:That’s OK! /What a good job you have done! /Now you can do better than before. / Your handwriting is excellent!/Keep it up. / Your English will become better if you work harder.有时我们还可采用学生熟悉的格言对其进行鼓舞:Practice makes perfect./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fortune.表扬比纠错更重要,过分纠错有伤学生的自尊,降低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当然评价要有建设性,使学生有努力的方向,要有助于学生以点带面提高写作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正确态度。学生互评实质上就是一种同伴反馈,这种知己知彼、共同进步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和老师可以推荐优秀习作让全班学生财这些优秀作文加以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欣赏和判断能力。所谓自评,可以组织学生参考优秀作文所达到的点,一一对应,查找自己的不足。实践证明,高中英语写作评价由简单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调动学生进一步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所有英语教师的共同任务。每一名教师更应该关注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最佳教学策略,持之以恒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 精讲 背诵 写作

平时,我班学生学语文倍感兴趣,多人次作文获奖、发表;中考时,大家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最高分138,班级均分122。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三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语文教材,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做法。

一、语文课本 精讲精练

人教版教材选用了很多精品文章。我们主要采用精讲精练的做法。

教师认真备课是关键: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注重一课一得;编写符合本班学生特色的教案;精心设计好学习目标和思考问题,利用投影仪出示。(要求明确,可供学生仔细揣摩,又节省时间。)其次,分析学生的接受状况,每节课前,布置好预习工作。(预习作业大体有规律可循,长期以往,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课堂以出示学习目标,自由散读,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质疑,师生答疑,阅读训练为大致流程。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讨论为主,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老师往往只作适当引导和精当讲解。日积月累,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提高。而且,课堂气氛活跃,人人参与,问题大多会在课内解决。课后的主要任务是自读课本。

二、自读课本 以读促写

散文家韩愈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而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自读课文的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也是学生作文模仿和借鉴的好范文。

首先,我们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将自读课文中的语段,设计成阅读题,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引进课堂。例如:第四册自读课本中的说明文就是很好的训练材料。其次,每周根据单元教学目的,要求读五篇自读课文。每周安排一节自读课,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组织学生质疑、交流;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所读文章。鼓励同学们每周写读后感,或仿写,让所学知识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周爱云同学读过《草原屋顶》后,写出了文字优美,比喻精当的《梦境童年》。(刊于升华首期作文专集)学生的作文多人次获奖、发表,大量的阅读,当然功不可没。

三、古诗文诵读 背诵浸润

2001年秋季新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推荐了120篇古诗文。我们就占用每节课的课前2分钟,按学号轮流简介或诵读一首古诗,每周布置背诵一首古诗,每一个假期布置诵读任务,开学后,搞一次名句填空比赛。我们曾模仿人教版第三册书中所附的语文实践活动——《诗海遨游

意兴盎然》搞了一次活动。先布置复习,接着,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题目,然后是热烈的竞赛,是赛后以百倍热情再投入。日积月累,同学们自然会逐渐感受到古文学的巨大魅力。况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必将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四、推荐书目 趣味引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