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母亲的古诗

关于母亲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7:3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母亲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母亲的古诗

第1篇

题记:时光已匆匆,五月的天空,细雨打湿了梦中的思绪。风吹动了母亲的白发,仿佛是天堂里最美花,记忆里的笑容依然亲切。转眼已是十年过去。阴阳两界隔断温暖的传递。女儿总想再依偎在您的怀里,再喊一声妈妈,醒时您已转身离开,思念却在心头萦绕。有种爱失去了,就永远不能再拥有。

十年回首梦犹新,遥对天堂念母亲。

欲诉心魂无处去,碑前双泪已湿襟。

七绝·读爱菊诗友《武陵春·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愚饱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2011-05-09

七绝·和愚饱诗友《读爱菊诗友(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夏爱菊

最爱无求必是娘,愿将生命付儿郎。

从来水往下流去,几许回浇陌上桑。

附原玉: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七绝·含泪墨诗祭母魂 文 / 祺帆

大爱无私似海深,终身难忘我娘亲。

若干点滴情恩记,含泪墨诗祭母魂。

2011.5.9.

注:母亲节到了!怀念母亲而作。

七绝·母亲节感怀二章 文 / 卢治雕

慈竹雍容寸草青,寿添萱禄淑媛宁。

春晖永驻恩难报,懿德生辉仰母铭。

教忠教孝淑情柔,勤俭终生育后优。

第2篇

1、母亲节手抄报简单内容:送给母亲节的古诗:《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2、《步虚》【唐】司空图: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3、关于母爱的名言: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

4、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5、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6、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7、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8、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洛夫

9、军人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又是孩子的爸爸;军人的妻子,是女人又是男人。——刘玉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一、匠心独运――古诗词对于写作谋篇布局的影响

运用诗词或引用诗词来写作,并不一定要求全文都要用到诗词,或者处处皆有诗意,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于文章的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开头,结尾,题引,过渡或者全文思路的点题,画龙点睛等等。

比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这种语段就适合用于议论性和抒情性散文中。在文中,可用作开头段引出话题。另外也有可用作结尾段总结全文强化主题的,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种人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一种人格。人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美德。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作者巧引诗文显诗意,以点联面,把读诗与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文章增添了不少美感。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诗的结构来训练写作,诗的结构大致有并列、层递、对比、回环等,都可以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有学生将李清照人生三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巧妙地贯穿在作文《那时花开》中,把李清照比作一朵花,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花,从青梅到黄花再到,来抒发她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怀。整篇文章的结构就是通过三首诗的引用来把它分为三部分。下面是文中的几个选段: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一般的,“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刚刚整好面容的少女,嫣然一笑,明眸闪动,芊芊玉手捡起青梅,满怀陌上花开的美好憧憬,即便不是一笑倾国人,也是如花般清新可人,笑靥如花,花开不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双眉紧锁,衣带渐宽。两鬓微霜的易安摇头轻叹,人事纷繁。终日不散的愁像一团浓稠的云,结滞在她早已褪去了韶光的额角。

花再开时,已是暮秋。当年东篱把酒,比黄花还瘦的易安,如今却更为憔悴。雨敲落在梧桐上,就如同家事国事一样重重敲击在年迈的女词人心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夫君的早逝,南宋的偏安,实事的动荡,百转愁肠,萦绕在易安眉间,才下了眉头,却又上心头。

在那片黑暗之中,易安像极了一朵独放的,高昂地立在枝头,坚定地撑起不堪的生命,孤独地将最伟大的愁绪理成了千瓣的金黄,引得无数赏花人驻足。

这种化用古诗词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来结构全文,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写作方法。

二、文采飞扬――古诗词对于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影响

如何使你的作文文采飞扬?将古诗词的名句融入文章中不失为一种写作的好方法。可是古诗词引用到文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例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引用这诗句的作用,就是引起对春风的描写,体现了春风柔和的特点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温暖、亲切相符,能让语言更形象生动。

让我们再来看学生在中考作文中所引用的古诗句: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然。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2010南通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一起走过》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古诗词名句如果融入文中得当的话,就会使语言富于文采,引人入胜,让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平时可以根据古诗词表达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积累,然后需要写什么内容的话题作文,就可以引用什么内容的古诗词,让文章变得文采飞扬。但是要切记,古诗词在文中不可引用过多,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学生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三、意境深远――古诗词对于写作中调动想象的影响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我们可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比如笔者在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时,教学生如何联系自己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体验来发挥想象写景,进行环境的渲染和营造气氛时,就例举出李煜的《相见欢》,引导学生联系李煜的生平经历,闭上眼睛去想象他创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再背诵赏析词中的写景句“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思考诗人眼中的月亮为何是钩子形状的,院子为何是深院,锁住的究竟是清秋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这样学生通过对诗词中的写景的理解来深化自己个人的写作体验,随即再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景中也就有了情。

还有,比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让学生对词中的九个意象分别进行细描,然后把每一个意象的特征核对一下,看看符不符合词的意境。挑剔出来后,有的马描写太得健壮了,应写得瘦骨嶙峋才好;远处的树描写得郁郁葱葱的,近处的树却光秃秃的,自相矛盾;画面中根本没有写到枯藤,也没有表现西风,缺少苍凉感;鸟飞得太轻盈,不像昏鸦;整幅画面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应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感觉。挑剔完之后,让学生再按照作者需要的意境扩写这首词,进行画面描写,结果就好多了。

其实,诗歌的情境就是写作的情境,如果我们在创设诗歌的情境教学时,能够将之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那就会一举两得了。学生在运用散文描述法的过程中,势必会调动写作过程的一些方法,比如结构的安排、情节的起伏、画面的丰富、语言的生动诗意化等等。学生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中,也必然会引发写作中的情境创设、画面打造、语言设计等方面的锻炼和思考。

第4篇

在现代文学中,不乏引用古典诗歌名句写景、传情、达意的经典作品。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中就有精彩的串烧引用:“一提到雨,就必然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这些引用妙在何处?作者曾坦言:“借用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由此可见,借古诗句装点文章能增添不少文采!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关于故乡事、故乡情的文章着实不少,《乡土情结》的作者柯灵却巧妙地开篇引用此诗作为情感铺垫,简洁地将“我”的感情、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很节俭的笔法,而诗人的感情却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文中又引用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游子久别返家的忐忑复杂心情;引用崔颢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用一个娇憨天真的船家女的搭讪来表现人们普遍而深厚的思乡情结。而后文引用的诗歌又升华了一种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乡土乡情,古人今人、圣人凡人,均魂牵如此!

如此美的古诗词意境,使本就美妙的散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更显雍容典雅、意蕴丰厚。

古诗词在散文中的串烧引用,能增添文章的美感,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不妨先把古诗词提取出来,利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朗诵感知,讨论鉴赏,教师则适度点其精妙,借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现代文时,适当一些古诗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补充要精当自然,要利于理解文本情感,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如教学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补充蒋捷的《听雨》拓展阅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由少年、壮年再到晚年,以听雨为线,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观感。还可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如听《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被贬后忧伤和旷达心绪的交织,听《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理解李煜亡国后难言的痛楚……

一些重要的散文表现手法和古诗词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可以同步精要列举古诗例句来学习和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中第五段写道:“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思家的情景,让人心生感动。这里,“想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功不可没。这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从家人着想,想象家人深夜未眠,灯前说着远行人。这一拓展比较,可获得举一反三之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课下作业设置可以再来个联结拓展:请找出并赏析杜甫《月夜》中运用想象技巧的句子,“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想象妻子的思亲之景,由此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愈加深刻。

在散文教学中融合古诗词的学习,好处自然还有很多:化难为易,巧学怡趣。如开创浪漫主义诗风的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对于学生字面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如果灵活引用穿插,在其他文体教学中引用屈原名句并精要讲解,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有效教学法。教师还要善于预设。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在苏教语文必修一课本上出现过两次,而两次用以表现的主题大不相同,一为思乡苦,一为不舍情,学生在理解时肯定有纠结和困惑。有效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鉴赏,即可拓展其视野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见疑不避、迎难而上的探究精神,解决古诗词学习难的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源活则水清,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要有课堂开发的意识。“何处春江无月明”,探寻教学智慧,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梁寨中学】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为想象是思维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想象力的发展需要以思维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想象力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充分利用古诗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传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讲解。先讲古诗的字词,然后讲解整句的意思,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整首诗的意思。最后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最终枯燥的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古诗《游子吟》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古诗内容编成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游子即将出远门,他的母亲拿着他的衣衫进行缝补。母亲一针一针地缝补,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的破洞会更大。游子不禁感慨,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心就能够报答母亲的恩情?通过以这样故事的形式把故事讲解出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很好地保证语文教学效率。

二、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诗歌,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于诗歌特点进行分析。比如这首诗歌上片把“一程”二字重复使用,下片把“一更”重复使用,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认真研究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仿写诗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仿写新的诗歌。这样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之前学习诗歌知识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想象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三、在文章续写练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结尾交代得很清楚,内容比较详细,但是有的文章结尾交代得很模糊,内容比较简单。针对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把文章的结尾交代得更清楚,使学生在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时候,学完如果教师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那么学生可能对于文章主要讲解的内容没有清晰的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改写:青蛙跳出井口来,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瞬间感觉到自己的意识非常浅薄。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适当地加一些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寓言故事改写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有的故事却有悲惨的结尾。人人都向往美好,所以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改写,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改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结尾是小女孩死了,永远地离开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结尾改写:在寒冷的夜晚,有一个善良的女人路过小女孩,询问小女孩怎么不回家。在得知小女孩的遭遇之后,这个女人把小女孩带回家了,从此小女孩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改写,使学生充分开发想象力。改写文章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和拓展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语文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五、引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展示学生的想象力

读后感是建立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对于文章读得越深,理解得就越深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书写读后感,让学生把自己对于书的感悟写出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阐述主要观点,通过恰当的文字把内容展现出来。这样在书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六、结语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缺少想象力的学习,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思路闭塞,缺少创新意识。同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出现停滞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展现更多的创意,使其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取得更迅速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琦,殷玉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5:102-105.

第6篇

宁国市海螺学校 沈艳

刚刚接手这一届学生时,曾记得我利用周会课做了一项调查:“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 结果令我失望、遗憾。是的,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枯燥乏味,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我认为“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也就解决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问题。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浅薄的几点认识:

一、独特新颖的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风格,可采取不同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师生之间可亲切地谈话,如上《散步》时学生自由说出自己平常家庭生活经历或细节。如:双休日一家人会怎样过?……老师由此导入。

引用导入法。可引用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佳句来导入。如在上《回忆我的母亲》时可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师生一起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表演导入法。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舞蹈、唱歌、讲故事、小笑话等,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其注意力。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用演唱的形式来导入,借此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活动导入法。除了利用教师自己的才能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才能,为他们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如在教学《石榴》时可让学生开展用简笔画画水果的比赛,并选出一种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特征,看谁画的多并概括得准确,一下子就把学生调动起来了。

二、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模式,久而久之,就会使课堂显得呆板,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因此应当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并在变中求新,在新中追求创意,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可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平时教学中我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后,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展开学习。

互动式的提问。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地作出反应,没有调动自己的思维。现在可以变为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如在教学生字生词时让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在《石榴》一课中有学生就提出了“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为什么要多用一个“实”?等等。

活动式的学习。学生处于青春好动的时期,喜欢积极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学习知识。在教学《口技》时让学生模拟各种声音,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充分的恰当利用录音、录象、多媒体来帮助教学,一方面可以直观的有效的大容量的传达信息,另一方面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西游记》时利用录象把动画片《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展现出来,学生们齐声大唱《猴哥》,这样就形象地掌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上《三峡》时,展示三峡的山、水的各种画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富于变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容易形成较固定的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课堂缺乏生机,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变化自己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勃勃生机的局面。如在教学生字生词时,可以是教师检查,学生相互解决,还可以教师在范读时故意把一些词语读错让学生找出读错的字词。在朗读时可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采取默读、自由朗读、快速浏览、跳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

三、新颖别致的作业

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及把课堂上的知识加以拓展,就要完成一定的作业。传统的作业就是抄抄写写,读读练练,形式简单,机械重复,学生对作业一点兴趣也没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由先前的单一的成绩转变为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由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同时也强调开放性、灵活性。这就为作业的形式多样提供了机会,使教师能够通过作业的变化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体验性的作业。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有悟而谈有感而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多安排一些体验性的活动。如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采访自己的任课老师并做好记录。在学了《回忆我的母亲》后可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亲写一封信,感谢父母亲对自己的爱。

合作性的作业。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合作的学习,加强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者限制以几个人为单位让他们分工合作。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市场新商品”或“中学生对流行歌曲的态度”的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比。这既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合作理念。

探究性的作业。探究学习就是从语文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学习活动,这可以通过作业的设置来完成。它可以是社会调查、现场观察、走访专家、体验生活、查阅资料等等。如在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查找有关海市蜃楼的图片及资料到课堂上来交流。

长期性的作业。传统的作业完成的时间都比较短,多则几个小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提高学生某方面的素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长期性的作业。

如:1、做读书笔记;

2、定期阅读名著:《水浒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平时组织“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古诗默写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作文中引用诗句比赛”等活动来 加以检查。

第7篇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内容一、母亲节的来历历史学家声称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腊,人们庆祝莉雅女神的节日。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亲,几乎希腊所有的神都从她而出。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内容二、孟母三迁的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图片欣赏(8张)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1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2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3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4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5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6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7

感恩母亲节的手抄报图片8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内容三、母亲节特色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则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戴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节日里,每个母亲都会满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特别是当她们收到小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上面用蜡笔稚气地写着“妈妈,我爱你”的字样的卡片时,更会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

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Amanm Jarvis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内容四、母亲节英语祝福语We will try to make this your best Mother’s Day ever.

我们将努力使今天成为您过得最愉快的母亲节.

On this day we honor you, dear mother.

亲爱的妈妈,我们向您致敬.

Thanks for being there, mom. Happy Mother’s Day.

谢谢您不断地扶持我.祝您母亲节快乐.

Today is your day to relax and let us take care of you. Happy Mother’s Day.

今天是您休息的日子,让我们来照顾您.母亲节快乐.

You are the best mom that a son ever had.

您是儿子心中最好的妈妈。

Here’s a little token of my appreciation for all that you have done for me over the years.

这是我一点小小的心意,感谢您这么多年来所付出的一切。

There may be mom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you’re the only one that matters to me.

全世界也许到处都有妈妈,但您是我惟一最在意的。

感恩母亲节手抄报内容五、母亲节古诗《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第8篇

基于以上的学情和校情,本区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一是管好不爱学习的学生,保证课堂教学能有序进行;二是让学生掌握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比如课后生字词、古诗词背诵默写、文言文等。在日久年深的岁月里,教师的热情被磨灭,精力被耗尽,对于先进教学理念,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活动就无暇顾及了。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由于薄弱初中老师无奈地把时间和精力,大量地用在生管和应试上,所以对于自身知识的积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等方面,往往无暇顾及。所以在本区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师资交流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有些优质校教师因无法适应薄弱校的学情,无法控制班级纪律,学生学习成绩比以前更差了;有些薄弱初中老师轮岗到优质校教书,学生是很配合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无法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精深透彻,无法把教学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

马洛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改进自己的冲动,一种更多地实现自己潜力,一种朝向自我实现或人性充分发展的冲动。”笔者认为,薄弱初中语文教师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平稳进行的前提下,应努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提高授课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而如果薄弱初中的语文老师下定决心上好一堂综合性学习课的话,那他在这一过程中将受益匪浅。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主题丰富,有关于自然科学的,如《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科海泛舟》等,有关于生活的,如《这就是我》《我爱我家》《献给母亲的歌》等,有关于人类社会的,如《追寻人类起源》《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等,有关于文学艺术的,如《戏曲大舞台》《莲文化魅力》《古诗苑漫步》等。并且就单一主题而言,信息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探索月球奥秘》,就涉及到天文地理知识,涉及到古诗文的积累,涉及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而这门课程的特点又决定了,没有现成的适合所有学校和班级的教材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因此想上好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平时应积极扩大阅读面,多积累资料,知识面不能局限在本学科上,更不能局限在本学科的课本知识上。要把这么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得认真备课,要设计整体的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得充分了解学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写好教案。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还应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组织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否则在课堂上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在授课过程中,要按严谨的步骤组织教学,精心安排好学生的各项活动,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的作用。课后还要了解学生对这堂课的评价,还要总结整堂课的得与失。以上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的话,活动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上好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课,大大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掌握,提升了教师对各类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能力,以及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研究和探索能力、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人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有效促进薄弱校师资水平快速提升。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让学生提升兴趣,努力进取

本区薄弱初中学生不爱上语文课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觉得老师讲课的内容枯燥无味;二是由于基础太差而听不懂或没信心;三是由于家长管教不严,学生惯于玩耍疏于学习。对于这几种厌学语文的学生,

文综合性学习既可以激发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也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人生与社会,从而摒弃不良习惯,回归常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很多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让学生很感兴趣的。如七年级上册的《这就是我》和《我爱我家》、七年级下册的《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这样的活动课学生都有生活体验,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没有“基础”和“智商”方面的障碍,即使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也可能在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厌学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也会有所改变。之前他们可能认为语文就是一些有关于文章、诗词、作文之类的内容,甚至认为学语文就是为了考试,而现在他们认识到语文就在身边,语文就是他自己,语文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不仅关注字词积累,关注阅读,关注写作,语文还关注个性、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这样的语文,他们怎么会不喜欢呢!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面向学生未来。如八年级上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走上辩论台》,下册的《科海泛舟》,九年级上册的《微笑着面对生活》、下册的《脚踏一方土》。这些综合性学习,有的是关于科学的,有的是关于人生的,有的是关于社会的,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学科,对走好以后的人生路,对认识世界都是有益的。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带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功与快乐

薄弱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基础空虚,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所以学起来吃力,成绩低下,缺乏成功的快乐。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横向的、综合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为主动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进行探究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如开展“闽江——我的母亲河”综合性学习。首先,学生对于闽江,有的无动于衷,有的略知一二。学生得先在课前了解我们身边的闽江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着深微长远的关系,必须搜集整理有关闽江的地理知识、古诗词、成语、谚语、俗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资料。涉及的内容虽多,但借助参考书、网络工具,学生是比较容易搜集到资料的。接着在教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各自所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各种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大量信息,进行了一定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还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活动。比如有些学生虽然语、数、英较差,但他可能历史、地理学得好,在这些方面他们就能饶有兴味地准备并积极发言。有些学生虽然厌学,但讲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时他们就双目传神,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可能较内向,不敢参加讨论,但他可能在搜集材料方面细致入微,也有了表现的舞台,增强了自信心。

第9篇

第1个妈妈

蒋英是位3岁男孩儿的母亲,上午工作时突然发现天色变了,于是担起心来:我今天只给儿子穿了短裤和汗衫,会不会因为下雨而受凉;好象孩子清晨起床时还打了个喷嚏,他会不会着凉发烧,或者是生别的毛病?如果发烧会不会发展成肺炎,会不会损害大脑、影响智力?要不要给孩子输液……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请了假赶到幼儿园里。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乱跳地玩呢!

如果哪天孩子真的患病了,她又会自责,如果我给他多添一件外套,他就不会感冒。都怪我,早上他懒着不起,我就该猜到他不舒服,就不应该送他去幼儿园,都怪我……不知不觉她成了祥林嫂。她还忙着翻阅医学书籍,或到处寻医问药,弄得全家人都很紧张。

解决之道:其实这种担忧和自责不仅于事无补,她们这种“脆弱”的表现还会连累孩子。首先,她们经常性的担忧会感染孩子,使孩子也变得胆小怕事。其次,她们对孩子的关心面面俱到,无微不至,这样做的结果是惯坏了孩子,导致他们对家庭,尤其对母亲过分依赖,并逐渐形成懦弱、胆怯和忧郁的性格,不仅独立生活的能力差,而且难以很好地和周围人相处。

孩子患病应悉心照料。但请给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你可以说:没关系,病很快就会好的,宝宝又可以出去玩了。

第2个妈妈

任照言的女儿4岁,漂亮可人的样子人见人爱。她从来不让陌生人接近女儿,就算是认识的叔叔要抱抱女儿,她也总是不动声色地将对方推开。女儿3岁入幼儿园,她亲接亲送,绝不假手保姆。最近她觉得那个送奶的男人总是别有用心地盯着女儿,还有那些关于保姆的可怕传说,她担心如果网上的那些事情,只要有一件发生在女儿身上,就什么都完了。任照言被这种想法折磨得每日如临大敌,焦虑就这样产生了。

解决之道: 我们不可能像贴身保镖一样伴随女儿长大,除了我们自己照顾孩子,难道就没有第二人选?但我们有时不得不依靠这些不可靠的人。我们应该选择更积极的方式,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比如不与陌生人搭话;不可以触摸别人,也不能让别人触摸我们穿游泳衣时盖住的地方,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应该立即告诉妈妈等等。

第3个妈妈

何影佳发现邻居家的小孩儿比宝宝还小上两个月呢,都会背好几首古诗了,可宝宝一首还磕磕拌拌;上次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时,当别人来抢手中玩具时,宝宝居然不做抵抗就拱手相送;还有昨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比赛拍皮球,他才得了第五!自己的孩子居然没有得到第一!

解决之道:很多母亲都将未来社会视做一个大型角斗场,这种焦虑情绪实际的来源可能是她们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和人际压力,并错误地将这种压力投向孩子。为此,她们为孩子设计安排了一个满满的时间表,恨不得一下子让他掌握所有的技能,教孩子事事处处做强者。实际上,做母亲的既不能溺爱孩子,对孩子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也不要管束过严,要求过高。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活动的小天地,使他们从小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作业布置要讲究趣味

兴趣就是灵感的小火苗,容易燃烧成熊熊大火。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要从趣味性出发,以方便打开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践证明,如果让孩子在丝毫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强制性做作业,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阻碍孩子学习持久动力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在作业布置时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方式,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如让学生背诵古诗时,如果死记硬背就显得单调乏味,作业效果不理想。如果采取归纳思想,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诗赏风景,学诗游名胜等进行集中背诵,这样可以提升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性。

(二)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

语文是非常实用的一门课程,其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书本的字词,还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增加对作业的兴趣。这些都需要教师善于观察,给学生找到合适的作业素材。

(三)作业布置要关注开放

经过观察,很多教师布置作业还是?C械单一,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实要想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作业布置一定要关注开放性,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要紧跟社会热点,学会利用课外资源充实学生的语文作业。其原则就是要让学生做更少的书面作业,但要读大量的书或者社会调研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作业虽然让孩子很辛苦,但也真正获得了人生的体验。

二、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类型及有效策略

(一)字、词、句扩展法

语文的每一课都有生字、生词,字词的掌握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字词的识记不能靠简单的重复书写。当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字词句扩展法”来布置作业后,发现效果很好。具体操作方法是:把每课的生字?同学们课后查字典,了解字音、字义,除了课文中的词语外,给每字再组2―3个词语,较全面的了解该字的意义,在区别对比中更好的了解课文中该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用该课文中的词语造一个句子,灵活的使用它,从而使学生不仅锻炼了语基识记的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省”这个多音字的时候,学生对这个字的字音字义不太理解,通过查字典知道了“省”既念“sheng”,有行政区划单位的意思,也念“xing”,有探望、问候的意思。学生还组出了”归省、省亲、省视“等词语,并造出了“我每年寒假都随母亲到乡下姥姥家归省几日”等句子。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的掌握了它,而且初步学会了运用,为今后在写作和生活实践中熟练运用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积累背诵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和理科教学不同,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在积累中潜移默化的学好语文,其中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语文学习比较辛苦的方式。既然背诵是必不可少又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设计这类作业一定要有计划性,让学生的背诵张弛有度,形成语文能力。虽然学生熟读成诵并不困难,但也容易忘记,因此还是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让学生背诵古诗时,可以采取先讲诗意,集体背诵,交叉背诵的形式进行,以达到让学生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关于探究想象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比学习知识要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工具查到的,但想象力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知识的源头,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但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关于预习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布置好预习性作业,让学生对新课有一些了解,找到难点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学习。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课堂听课的效果。因此,布置激趣性的作业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布置预习类作业的同时,一般不会再布置其他书面作业,这样学生预习才有更多的时间。布置作业的原则第一是让学生找出好词好句,查字典明词义,保证会用。第二是让学生提出疑问或写出自己的感受。第三就是熟读课文。作业布置之后并不是不管不问,在上课之前要进行检查,如果时间允许还要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督促。

(五)关于表演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第11篇

一、 爱到血液里

爱北平,怎么爱?

(1)像爱母亲一样爱。"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老舍先生是一个大孝子,他对母亲的感情真挚、深沉而厚重,读来让人感动。他像爱母亲一样爱北平,那爱有多深!

(2)爱到血液里。"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他和北平的心灵已黏合在一起,爱到血液里,爱到心灵深处,爱得刻骨铭心。"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我和北平已合而为一,分不出你我了。

(3)对北平的感恩。"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母亲生育了"我",北平培养塑造"我",北平在"我"心中。

(4)爱北平的生活方式。北平"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平城和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北平城的历史感与文化味,在北平生活的安适、安全、温和和快乐。北平城庭院里的乡间风貌,田园风情。与之连接的"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还有新鲜的带有泥土气息的瓜果蔬菜。

二、 精妙的语言

(1)《想北平》语言纯净、简洁、自然。

"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寥寥数笔,北平城的历史感,自然景致,人的快乐和安适的情感,都跃然纸上。自然天成,让人感到亲切而惬意。

(2)呈现出浓厚京味。

"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用"捡着"而不用"选择",用"躲开"而不用"回避";"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用"廿七"而不用"二十七";"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用"牛的一毛"而不用"九牛一毛"。 作者对口语化追求苦心孤诣,老舍散文语言的北京味也体现在这里。

(3)语言的诗情画意。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仿佛一首散曲或一首小令。"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化用古诗,使文章有浓郁的诗味儿。"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泥点",让文字有泥土的芬芳,"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让人感受"诗似的美丽"。 "一层白霜儿",多么新鲜、多么自然,多么乡土。有一种田园风光,乡村气息。

(4)语言的炼字功夫。

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的"粘合","粘合"有"融合"的意思,表明北平与我血肉相连,北平的历史、风物深刻地影响着自己。

"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的"浸"字,作者对北平的爱到了血液里,也表达了作者想把自己对北平的挚爱表达出来的急切的心情。

"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的"愧杀"。用拟人手法,对自己家乡风物透着那种自豪。

三、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的意识。老舍先生在写作时就体现了很强的读者意识。

(1)读者是倾诉的对象。

老舍先生想表达的是对北平的思念和爱。在写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向朋友(读者)倾诉的形式。他娓娓地叙谈,讲北平的一景一物,讲北平的风格特点,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他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述说感染着读者,也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2)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

比如,老舍先生说,我真爱北平,可又想说说不出。后来想想,就和爱母亲差不多。这就让人比较好理解了。

第12篇

佛粥碗碗辞旧月,八宝粒粒迎新春。

累月饥色今荡尽,经年饿殍盼无存。

盛世犹唱是欢歌,尧舜古风羡清淳。

——题记【《腊八》荷塘月色】

老家的大年时间比较长,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花灯节后结束,前前后后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大年的整段光景里一幕一幕的美好,在童年的印记里留存至深,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艰涩年月里醇厚香甜的腊八粥。每每忆及,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红醴,醉了纯纯童心,也醉了悠悠乡梦,暖暖乡思……

腊月初八,在我的老家叫腊八节,这一天要煮腊八粥,就是用豌豆、豆子(黄豆)、红豆、绿豆、果子仁儿(花生)、胡秫(高粱)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再加上红枣一起熬煮的八宝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甜度可以加点儿地瓜(红薯)进去,吃起来又香又甜。

小时候,每到腊八这天,常会听到老辈人说起腊八节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后来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朱元璋,也为了记住挨饿的滋味,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就煮八宝粥吃,渐渐地沿袭至今,形成了乡间年俗里的一个开场节日——腊八节。

读小学时背古诗,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一联,只是句子烂熟于心,却不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来才得知,这诗句原来是说的关于腊八节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最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的这一天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从年岁大的老人的讲解中得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些美好的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的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伯母煮的八宝饭我吃过,三婶熬的我也喝过,感觉都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母亲的手艺巧,精心挑选搭配的各种杂粮豆,经过充分的熬煮,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盛在瓷碗里的八宝粥,各种胀鼓鼓的豆粒儿珠圆玉润,在黏糊糊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亮光,煞是好看。“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袅袅地舞动着升散开来的热气里弥漫着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不等入口,感觉已甜到了心里,在那钻进鼻腔的香味不断的诱惑之下,美美地吃上一口,细细咂一咂,慢慢品一品,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吃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心里却是暖的,不要说营养的全面,单是那入口难忘的滋味,就足够让人念想三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