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句子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 无论何时你发现自己做错了,竭尽所能去弥补;动作要快!
(三) Dont neglect dreams;
(四) Marry a person who likes talking; because when you get old, youll find that chatting to be a great advantage.
(五) Dont let a little dispute break up a great friendship;
(六) 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对方的眼睛;
(七) If you fail, dont forget to learn your lesson;
(八) 熟记生活告诉你的一切;
(九) 相信一见钟情;
(十) Whenever you make a phone call smile when you pick up the phone, because someone can feel it!
(十一) 给别人比他们期望的更多,并用心去做;
(十二) 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十三) Remember what life tells you;
(十四) Remember the three respects .Respect yourself, respect others, stand on dign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your behavior;
(十五) Whenever you saym sorry, please look into the other person
(十六) 记住三个尊: 尊重你自己; 尊重别人; 保持尊严,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十七) 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摘起话筒的时候请微笑,因为对方能感觉到!
(十八) 找一个你爱聊的人结婚;因为年纪大了后,你会发觉喜欢聊天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
(十九) Do more than others expect you to do and do it pains;
(二十) 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
(二十一) 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毁了一场伟大的友谊;
(二十二) 如果你失败了,千万别忘了汲取教训;
(二十三) Eat more roughage;
(二十四) Whenever you find your wrongdoing, be quick with reparation!
(二十五) 多吃些粗粮;
(二十六) 请不要忽视梦想;
关键词: 中英句子结构 逗号 句式
一、引言
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发展从微语言技能到语篇组织能力,即短句――复合句――段落――文章,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而正确的英文语句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是,在做汉英句子翻译时,译出的句子总是不尽人意。除了逐字逐字对照翻译外,另一个问题则是不从英文句子结构特点出发,毫无整体概念,出现“翻译腔”。
二、汉英句子结构差异
英语是形合型(hypotaxis)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成分层层搭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汉语则属于意合型(parataxis)语言,即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按时间顺序,一件一件事交代清楚,一层一层铺开,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图式。复合句是英语的特色,而连动句、流水句是汉语的特点。学习者在做汉英翻译时遇到的障碍是:不习惯将众多的从属成分用繁多的形式手法表现出来。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表现为:作文中残缺句、溶合句、一连串的简单句或连串句式雷同的复合句。如:“The trees are bare.The grass is brown.The landscape seems drab.”这是个融合句,3个句子用逗号断开,与汉语句式一模一样。地道的英语应表述为:“The brown grass and bare trees form a drab landscape.”因此,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应注意句子从意合到形合的转换,把多个汉语句子表达的信息通过各种修饰限制关系容纳到一个复杂的
句子中。
三、逗号的功用
在做汉英句子翻译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事半功倍。不妨先从句子的结构,切入点就是中文句中的逗号,而不必做更为抽象的讲解。
1.逗号引发从句
英语语言本身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词语特别多,且这类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汉语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需要一定的语法手段或者其他语言手段(相当于英语中的过渡词语)来表现。由于没有注意到过渡词的运用,结果译出的语句缺乏连贯性(如上所示)。因此,当中文句中出现逗号时,首先注意使用意义明确的连词,如because,although,so...that...等,同时也不应忽略了一些类似连词作用的介词和介词词组。比如:
(1)万一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一个信儿。
Send us a message in case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2)如果把房顶修好,我们同意租用这房子。
We agree to rent the house on condition that the roof be repaired.
当句子全是完整的状语从句时,就会显得呆板、罗嗦,因此,可适当地做些省略,使句子既连贯,又简洁。
(1)他虽然第二次被击败,但不屈服。
Even though defeated for a second time,he did not give in.
(2)他不愿打搅他们,就一动不动,仿佛在睡觉。
Not wanting to interrupt them,he remained motionless,as if asleep.
2.逗号引发短语
同一句型的反复应用,会给人平庸之感。尽管没有语法错误,可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因此,用短语来替代从句,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长短句的运用,使句子有抑扬顿挫之感。多样的句式使句子显得精炼、紧凑,并赋予一种文体美,显得生动活泼,富于节奏变化。
①逗号引发介词短语
(1)在一位老猎人的带领下,士兵们向森林进发。
With an old hunter leading the way,the soldiers started towards the forest.
(2)很少有人在到达美国时,就把一切细节都安排妥帖了的。
Very few arrive in the U.S.A. with all the detail worked out.
②逗号引发分词短语
(1)他误把我当成了老师,使我有些尴尬。
He mistook me for a teacher,causing me some embarrassment.
(2)受到邻居们的表扬,他成为父母的骄傲。
Praised by the neighbors,he became the pride of his parents.
③逗号引发形容词短语
(1)虽说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但他还是点头同意了。
Unwilling to accept the job,he still nodded his agreement.
(2)尽管他很清楚攀岩的危险,但他仍乐此不疲。
Well aware of the danger of rock-climbing,he still loved and indulged in it as before.
④逗号引发独立主格结构
(1)时间是美国人注意节约的两个要素之一,另一个则是劳力。
Time is one of the two elements that Americans save carefully,the other being labor.
(2)那些孩子,其中很多是婴儿,被遗弃了,没有吃的。
The children,many of them only infants,were left with nothing to eat.
3.逗号引发英文分号和破折号
英文中的破折号往往起到冒号、分号或逗号的作用。分号有时又称为小句号。当两个主句没有任何连接词连接而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可以采用分号使之分离。鉴于英文中逗号和分号的用法,在做汉英句子翻译时,可酌情不用连接词而用这两个标点符号代替。
(1)新建的房子,拓宽的道路,扩建的学校,更多的羊、马和驴,到处我们可以看到该国的繁荣景象。
New houses,wider roads,larger schools,more sheep,more horse and donkeys――everywhere we saw signs of the country’s prosperity.
(2)汤姆很受人喜欢,他在班上也是最受欢迎的人。
Tom is well-liked;he is the most popular person in the class.
四、结论
由于中文到英文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显著差别,要学会地道英语绝非易事。学习者应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了解目的语的特色,不断积累强化所学知识,发掘自我小窍门,才能学得其所,最终掌握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4.
[4]张今.英汉比较语法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一、以爱为本,忠诚教育事业
作为年青的教师,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心教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潜心研究教育,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佳绩之余,致力教育科研与改革,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
二、关爱学生,关注外来儿童
作为一名教师难,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更难。我任教的学生,全都是学习底子薄弱,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但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生活中,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让这群外来的孩子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爱,真正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还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运动会上,我给他们助威加油、拍照;歌咏比赛时,与同学一起选歌、练歌;绘画比赛、作文比赛,我加班加点地为孩子们辅导,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这几年来,我跟学生成了好朋友。学生也把我当作朋友,有心事愿意跟我说,有困惑愿意同我探讨。
三、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主动热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学生的特殊性,老师工作起来也特别困难,繁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常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以及家庭复杂的孩子,我采取了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的方法。在课堂中也一样,我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自身发展与进步
由于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有限,我深刻感知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积极努力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三年内,我完成了教育学本科学习。此外,我还刻苦钻研教育,吸取前辈们的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我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不断尝试教改。
成长的感觉真好。我在忙碌与努力中走向成熟,用汗水和智慧为青春立下了一个里程碑。我希望自己一直拥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和幸福感,在这个喧嚣烦杂的时代,我要做一个真实而安静的思考者与探索者。为了可爱的孩子们,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上接第159页)
短句,而英文句子只有“is”一个谓语动词。
三、“句子结构分析方法”使用误区
通过上述的分析,简要的对英汉句子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然而,在实际英语阅读或翻译过程中,大家运用最多或被教授最多的方法,恐怕就是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找出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再找出修饰主要成分的部分,再思考这些部分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等等。更形象的过程是每当看到一个英文句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读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短语找出来,再通过字典了解陌生词汇和短语的意思,最后依靠上面提到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来串联词和词组作为句子的意思。事实上,这种阅读方法是建立在深厚的语法基础之上的,不仅一个句子至少需要阅读一遍以上,而且很可能由于错误地分析导致了对句意理解的差异。尤其在考试,像这样对时间有明确要求的时候,这种事倍功半的阅读方法明显不适用。
四、学习对策
总的来说,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如果是做精读,而且时间充裕时,可以采取句子结构分析方法,这也是对语法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
英汉句子结构间的存在的不同,深层次上体现了东方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把握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特点,自觉地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对英汉互译的效率和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对中英文句子结构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阅读和翻译时,尤其是考试时,不应该过分做句子的结构分析,不应该纠结于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短语,可以通过上下文对陌生词汇的意思进行推理。主要的流程应当是读句子,按照英文语序记句子中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其中,着重关注英文句子中的实词,尤其是名词,它反应出句子的方向和内容,而英文中往往出现的被动语态,可以翻译为主动语态,但能够把握两种语言各自的行文特点和表述方式,熟练运用符合各自语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社会在变更,语言也会变更,语言学习不应该死守教条或者死磕语法书,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语言去跨文化交流、去相互学习,去相互促进。
以上是笔者关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思考,提出关于阅读和翻译时的方法建议,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Lambek J. The mathematics of sentence structure[J].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1958: 154-170
[2]Lambrecht K.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topic,focus,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discourse referent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关键词】商务合同;长句;英译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然而经贸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涉外经济纠纷,而其中很多是由于合同文字原因所引起的,或由于对各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够明确,或因合同措辞不当,词义含糊等原因。本文从句法层面的长句角度浅析英语独特的语言特征。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来探讨和归纳合同英语翻译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合同英语中长句使用的原因
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以条款的形式加以规定的,而合同条款通常是由各方根据合同的性质事先商定或由一方在谈判前已经设计好的。这些条款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份书面合同。为了能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有限的条款中完整地得以体现,长句在英文商务合同中的使用就不足为奇了。长句的频繁使用,确保了合同句子结构的严谨性和文意的严密、细致。但由于句子有若干从句,修饰语等等,有时会显得晦涩难懂。
二、典型例子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表达方式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合同长句时不能照句翻译,应在充分理解句中短语,修饰词,连接词所传达的含义基础上,把握句子的中心思想及中文表达的逻辑顺序。采用分译。拆句,语序调整等手段对原句进行处理。下面笔者将选取一个特例进行重点分析:
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the contract in case of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other Party to fulfill or perform any of its obligations here under and in the event that such failure remains unremedied sixty(60)days after the service of a written notice as described in Article X below by the non-defaulting Party to the other Party specifying the failure in question and requiring it to be remedied(Zhang,2007,p.25)
译文1:双方均有权终止合同如果其中一方未能履行好职责且在书面通知送达六十(60)天内仍未予以改正的按照条款X规定的无过错一方质问有过错一方并要求其改正。
三、浅析
此长句共74个字。译文1没能很准确地传递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该译文没有按照中文句法习惯将条件状语放在主句之前。为了使译文更加自然准确,首先我们需要划分一下句子的主要成分从而了解其主要结构。在该句中,“either party”是主语;“may”是情态动词来表明“双方的权利”;“the contract”是宾语;“terminate”是谓语;而“in case of…to be remedied”则是一个内含若干从属状语从句的条件状语从句。鉴于中文的习惯用法,我们一般将条件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前。所以笔者认为译文的基本框架应该遵循这样的模式:“如果……,另一方可以终止本合同。”
接下来我们需要具体分析一下条件状语从句中涵盖的几个从属状语从句,试图理解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1)“in case of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other Party to fulfill or perform any of its obligations hereunder.”如果一方未能完成或履行其义务。(2)“in the event that such failure remains unremedied sixty(60)days after the service of a written notice.”在书面通知送达六十(60)天内仍未予以改正的。(3)“As described in Article X below by the non-defaulting Party to the other Party specifying the failure in question and requiring it to be remedied.”根据下述X条款无过错一方指出另一方违约行为并要求其改正。
对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及细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最后一步就是将不同的成分以习惯的中文表达重组信息。由于从句过长,译者可以考虑分句,拆分以及语序调整来使译文更加地道。请译文2:
译文2:如果一方未完成或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而且未按照下述第X 条规定在另一方向其送达书面通知,指出其违约行为并要求其予以改正后六十(60)天内,其仍未予以改正,另一方则可以终止本合同。
四、结语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试图从一个典型例子里浅析长句翻译的过程与策略:首先要了解长句的结构与各个成分;然后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最后采用分句,拆分和语序调整的策略以中文句法习惯进行翻译。笔者认为,作为法律英语的一个专门分支,商务英语在句法,内容,结构以及形式上与其它英文文体有着显著的不同。要想翻译好商务合同文本离不开译者大量的翻译实践,总结和归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菜根谭》;结构的对称性;翻译主体
《菜根谭》文体上的一大特点为亦诗亦文,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诗化语言的运用;2)结构的对称性;3)生活美学意识及幻灭感的体现。本文着重探讨第二个特点,即结构的对称性,旨在阐释英译文对此处理的差异及其缘由,以期在典籍英译的策略上有所启发。结构的对称性在译文中的处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对原文中省略部分的再现和对原文句式结构的重组上。
《菜根谭》句式上的一大特点为对仗的运用,使结构呈现很强的对称性,这一点与中国古文的骈文很类似,即在结构上呈现四六、、四四、六六、四四四四的格式,例如“鸟语│虫声(四),总是│传心之诀(六);花英│草色(四),无非│见道之文(六)”;而每一小句都有其独特的节奏感,体现了语言的音乐性特点,并且每句相对应部分的字数都一样,例如“鸟语-花英”,“虫声-草色”,“总是-无非” 及 “传心之诀-见道之文”。对仗加上口语化语言的使用,使读者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再者,原文中的暗含之意也给译者在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翻译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译者的前理解会对其理解造成很大的正影响及负影响。印欧语系中常见的主谓结构在中国古文并不常见,尤其在像《菜根谭》这样的清言体文章中,而句子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句子的语序及语境。原文中的每一条在语义上并没有很紧密的联系,但它们都享有一个既定的共同主题。因而,译者应仔细分析句子内部的逻辑及语法结构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保留原文的句式特点。
首先,就是译文对原文省略部分的再现上。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句子的表述为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而各种不同语言的深层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理解的过程就是由语言的表层向深层转换的过程,并从中发现和定位表层结构中所缺失的部分”(蒋坚松,2001:41),由此来更好地理解原文。在《菜根谭》中,按照英文主谓宾的格式,句子的结构总是有省略的部分,不管是主语、谓语还是宾语。例如:
ST: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菜根谭》)
PT:When we are hungry we seek relief from others. When we have full stomachs we shun others. If there is a warm shelter,we all flock to it. If there is a freezing shanty,we all turn our backs on it. This is a common flaw in human nature.(保罗·怀特的译文)
原文中没有主语、谓语及连词,而英文为母语的译者保罗·怀特在此加上了主语“we”及宾语“others”,并将其译成了五个小短句。尽管意义上非常明显,但译文却丧失了原文简洁对称的特点。众所周知,英文为形合语言,而汉语为意合语言。英文的表达意义较汉语更明确,后者即便在哲学著作中也是如此。中文中“微言大义”式的话语有时给英文译者在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迷惑。而从保罗·怀特的译文中可以看出母语对译者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再次,对原文句式结构的重组上。清言句式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对称并具有节奏感。而对其句式结构的重组亦是译者视域融合的重要体现。例如:
ST:处事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菜根谭》)
PT:In conducting yourself,do not expect to accomplish the greatest things;so long as you do not make mistakes,you make achievements. When treating others with kindness,do not expect gratitude in return;so long as you do not cause resentment,that is gratitude enough.
JT:To conduct yourself in society,it is unnecessary to seek merits,for having no demerits is already meritorious;to help people in need,it is unnecessary to expect gratitude,for bearing no grudge itself means being grateful.
上述两个译文都传达了原文的意义,但显然,蒋坚松的译文在结构上更靠近于原文,并且还再现了原文中“功”与“德”的押韵。再者,“merits,demerits,meritorious”与“gratitude,grudge,grateful”更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音韵节奏感。而保罗·怀特的译文在此就稍逊一筹。由此可见,在翻译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确立并不是以忽略作者及读者为代价的。相反,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读者及作者的目的紧密相连的”(许钧,2003:352)。
参考文献:
[1]洪应明. 菜根谭 [Z]. 保罗·怀特(Paul White)译. Tending the Roots of Wisdo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测试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从选词、时态、固定短语搭配、虚拟语气及被动语态等方面容易犯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策略,希望能给学习英语和想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带来帮助。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测试;分析
一、翻译测试概述
翻译测试由来已久。在语言测试的前科学阶段,写作——翻译法主要是通过翻译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①如今,国内外的翻译考试已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最先把笔译作为考试项目的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随后是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现在,新兴的翻译考试如雨后春笋,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关于翻译的标准在我国也早已有自己的体系。严复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1898)卷首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 翻译标准。\+②随后鲁迅(1881-1936)反对将“雅”作为翻译标准。提出“信”和“顺”的翻译标准。“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二则保存原作的风姿.” 另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傅雷(1908-1966)则强调“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观。“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向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在“形似”和“神似”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形似”而取“神似”。 60年代初,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论”。 他认为:“把作品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即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 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他还说过:“好的译本应当仿佛是原文作者的译入语写作。” “神似”论和“化境”说,同“信、达、雅”三字标准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四级考试翻译测试概述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持开发、设计和实施的全国性考试。\+③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已经修完大学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对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国家教委在全国实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在1987年,但翻译测试作为考试的一部分是在1996年1月的四级考试,测试的题型是基于篇章的英汉单句翻译。2005年12月推出的新四、六级考试对翻译测试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原来仅供备用的题,现在调整为必考题型;原来对阅读文章中的句子进行英译汉,现在调整为片段句、短语或常用表达基础的汉译英。四级考试中翻译单项仅占5%,占总分的35分,考试中给出五个中文句子,并相应给出了五个不完整的英文句子,考生需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四级翻译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单词、时态、短语固定搭配等。
三、翻译测试中常见错误分析
1、词的选择错误
如:
1)昨天看电影我没有买到好票。
I didn’t buy for yesterday’s film.
误译:I didn’t buy a good ticket for yesterday’s film.
正译:I didn’t buy a good seat for yesterday’s film.
2)她在生她丈夫的气,所以当他跟她说话时,她不理不睬。
She was angry with her husband, so when he spoke to her.
误译:She was angry with her husband, so she neglected him when he spoke to her.
正译:She was angry with her husband, so she ignored him when he spoke to her.
句子1)中,根据原文的意思,“好票”实际上表示的是“好座位”,因此应该将其译成“good seat”。而ticket在英文的文化中没有好坏之分,因此“good ticket”一说不符合英文的表达。
句子2)中虽然neglect和ignore都含有“忽视”、“忽略”的意思,但是neglect指对应负责管理或给予注意的某事未能给予重视,常常表示故意疏忽,而ignore指故意不注意某种很显然的事。因此句子2中应该用ignore,neglect不恰当。
由此可见,选词正确第一步就是要真正弄懂汉语词语的意思和所用英语词语的准确含义,不能逐字死译。
2、语法、时态错误
如:
3)他来这儿不是为了求得我们的帮助。He ask us for help.
误译:He came here not to ask us for help.
正译:He did not come here to ask us for help.
4) 他父亲去世已很久了。His father .
误译:His father has died long ago .
正译:His father died long ago .
句子3)中,否定状语时,英语中的否定词一般不直接置于被否定词语前,而是通常置于谓语动词前。只有当两个部分加以对比时,即“不是…而是…”时,否定词才可直接置于状语前。如:他来这儿不是为了求得我们的帮助,而是来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He came here not to ask us for help, but to give us some information.
句4)中,ago表示从现在算起若干时间以内,而不是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它只与表示瞬间动作的动词一起用,而不能与have构成的表示持续性动作的动词一起使用。
3、固定短语使用错误
如:
5)学生挤满了讲堂。The lecture hall students.
误译:The lecture hall was crowded together with students .
正译:The lecture hall was crowded with students .
6) 这个男孩给他们树立了个榜样。The boy them.
误译:The boy made an example of them.
正译:The boy set an example to them.
句5)中“挤满”可以用固定短语“be crowded with”表达,crowd意为“to come together in large number”。可以看出已经包含了“together”的意思。因此,不应该加上“together”。
句6)中“树立榜样”的表达在英文中可以用短语“set an example to sb.”而“make an example”的意思是“to punish sb. as a warning to others”。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测试中,涉及短语和搭配的题目均占有一定的比例。题目一般不太难,英语中的短语也一般都是固定搭配,不能随意拆开、取舍或更换,故需要完整地记忆和使用短语,并且通过对短语进行分类,找出他们的规律,牢固地掌握它们。英语短语可分为: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4、虚拟语气及被动语态错误
如:
7)但愿宋医生现在在这里。I wish Dr. Song .
误译:I wish Dr. Song is here .
正译:I wish Dr. Song were here .
8) 铁路将延伸到我们村子。The railway our village.
误译:The railway will extend to our village.
正译:The railway will be extended to our village.
句7)中,wish 后面that引导的从句,表示“希望…发生”,“怀着…愿望”。但是这样的愿望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者是不可能实现的,表达这层含义的wish通常是对现在事实的虚拟。因此“is”应该为“were”,用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的情况。
句8)中虽然原文中没有“被”字等被动标记词,我们可以根据积累的常识来判断,铁路是不可能自己延伸的,延伸铁路的必定是人。所以,翻译这句话时要使用被动式。
虚拟语气及被动语态在近几年的四级考试中出现也挺频繁,学生做题的错误率也挺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注意。在进行虚拟语气的翻译时,始终把握一点,虚拟语气表示所说的与事实相反或是不能实现,或者是一种要求、愿望、建议等,有使语气缓和、委婉的作用。在进行被动语态汉译英时,应抓住两点:(1)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2)构成被动语态的一般是及物动词和具有及物动词作用的动词词组、不定式、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及相关具有被动作用的短语。
四、小结
翻译本质上是以笔头或口头的形式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它是跨越语言障碍的桥梁。④翻译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测试也越来越频繁地被应用到各类大型的英语考试中。我们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错误,在平时我们就应该保持良好的一些有益于翻译的学习习惯,如加强翻译理论的指导;勤查工具书,翻译时充分利用英汉、汉英、英英词典;勤动手、勤思考、多练习。总之,我们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定能把翻译能力提高,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3。
[2]吴霞, 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3]徐莉娜. 关于本科生翻译教学的思考[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 :10。
关键词: 新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 答题技巧
一、新四级翻译题型及评分标准介绍
2013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用新题型,其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二、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答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对于自己熟悉的单词、词组或者搭配进行标注。
四级考试翻译部分的答题时间为30分钟,时间充裕。学生必须首先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要求有所了解。同时,这样对于文章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0分钟的时间翻译150字左右的文章,时间绰绰有余,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和书写的整洁性、规范性,学生最好事先打好草稿,检查核对时,注意拼写及字母大小写是否正确;时态使用是否得当;名词复数及第三人称单数是否关注到。这样既可以避免大错,又可以杜绝小错,做到不该丢的分不丢。
(二)尽量选择简单、把握性大的词汇或者搭配。
在做翻译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词多译”的情况,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把握性强、最不容易出错的表达方式,而并非难度较大的翻译方式。翻译的标准和评分的判定虽然会考虑到词汇的运用,但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如果不能百分百确认自己所选词汇或者表达的书写、运用是否正确,则最好采取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会更稳妥。短文翻译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做到意思表达清楚,句子流畅,准确无误,就可得分。
(三)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中文的思维做英文翻译,其实,诸多翻译方法灵活使用可以使译文更加优美。如:
1.词性转换法:汉语表达较为动态,英语表达较为静态。汉语中动词使用较多,而英语中常常用名词、形容词、介词等表达动词的含义。在汉译英时,灵活转换词性,会使英语句子合乎语法,表达更地道。
例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
参考译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ndergoing rapid development.
原句中的动词短语“飞速发展”转译为名词短语rapid development,表达更地道。
2.合并译法:汉语讲究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汉语中有大量的短句并用,这些短句靠意思连接在一起,中间可以没有任何连接词;英语句子则如参天大树,枝叶之间都有脉络、有衔接。在汉译英时,考生要利用英语的从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短语等形式,将汉语中的短句合并译为英语中的长句。这种翻译技巧可以称为合并译法。
例2: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则会选茶。
参考译文:Many westerners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people tend to choose tea.
原文的两个短句是对比关系,在翻译或英语时,可以用连词while连接。
3.主语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汉语句子重主题,英语句子重主语。因此在汉译英时,汉语句子的主语未必要作英语译文句子的主语。学生在翻译时,首先要确定译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然后按照英语表达习惯,将定语和状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例3: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
参考译文:Cooking methods and ingredients vary great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原句的主语是“差别”,译文如果仍以“差别”作主语,就会有头重脚轻的问题,而且中式英语痕迹较重。如果以“烹饪技术和配料”作主语,将“差别”译为动词vary,句子结构就会比较平衡,表达效果较好。
三、结语
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对于学生“译的能力”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该要求在试题改革中已完全体现,同时,从翻译材料的侧重点和范围不难看出,考试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翻译方法的使用,还是翻译材料的选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用得着的知识。因此,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部分拿高分,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注意知识和技能的日积月累。
参考文献:
[1]张曦.2013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点评.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4,2.
一、分析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专业英语和通用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显著的差异。专业英语教学是为实际工作服务的。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英语主要涉及专业词汇的教学、常见句子结构的分析、句子翻译等方面。针对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记忆专业英语词汇的能力
专业英语词汇是学好专业英语的必备条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记忆专业词汇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教会学生正确拼读单词
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教会学生正确拼读音标,学会音节的划分,然后在单词学习中让学生反复拼读直到熟练划分音节并能够正确拼读。
2.注重单词构词法特点的讲解
笔者在单词教学中注重给学生讲解常见词汇的前缀、后缀、专业英语词汇常见的构词法(合成、转化和派生)等。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英语词汇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拼读单词、填词游戏、图片讲解、词汇练习、分组比赛、单词造句、默写等方式记忆专业词汇。
三、通过分析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1.分析并讲解专业英语常见语法现象
专业英语句子特点是L句多、句子结构复杂。常用句型中通常会涉及形式主语、定语从句、不定式短语、非谓语动词(动名词或分词)、被动语态等语法。学生掌握了这些语法的应用,就能正确地分析句子。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针对这些语法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2.分析句子种类及构成特点
在掌握了专业英语所涉及的基本语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句子的种类,并根据句子特点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短语动词等成分。简单句的主谓成分比较容易理解,而长句通常会涉及并列句和复合句,复合句中最常用的是定语从句。长句的主语通常由几个并列的名称或名词性短语构成。谓语则一般由几个并列的谓语动词构成。短语动词则常包括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形容词短语。分词和介词短语通常紧跟在名词后面,动名词短语常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3.及时纠正学生在句子结构分析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句子结构分析中,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句子的谓语。他们通常会把分词短语和动名词短语当成谓语,不能找出长句中应用最广的定语从句以及从句中的主谓成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短语之间的区别;而专业英语文章中经常会出现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它通常放置在名词或代词的后面作定语,但如果that在句中不充当成分,一般是同位语从句。这样,在多个句子分析讲解后,多数学生能正确地分析判断句子结构并轻松地理解句子。
四、反复操练,培养学生快速理解和翻译文章的能力
学习专业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熟练掌握词汇的基础上理解并翻译所学文章,最终能阅读英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后,要让学生对句子进行翻译练习,帮助学生分析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指导他们根据中英文的不同特点进行翻译,及时纠正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安排学生课后翻译一些相关内容的专业文章或说明书。
五、编设情境对话,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口语水平,教师可以在专业文章讲授结束后编设与文章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词汇编写对话,并采用分组练习、竞赛等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专业词汇,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 英语翻译 技巧分析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33-01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翻译在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包括西方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以及西方社交礼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英语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文化因素。所以,英语翻译过程一定要专业并且有一定的针对性。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才能将我国文化有效地进行传播,使我国能够在国际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跨文化因素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中西方不同生活习惯
中西方人在生活还有饮食方面的习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英语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人见面喜欢进行寒暄,询问对方最近怎么样、孩子成绩如何,等等,这是中国人表达关心的一种独特方式。但是西方人大多反感对方问这样的问题,西方社会较为重视隐私方面问题,不喜欢对方在谈话过程中提及自己的私生活,认为这是一种不够尊重的表现。
(二)对待事物的不同认识引起翻译出现问题
在进行英文翻译过程中,可以清晰发现中西方对事物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龙”对于我国来说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西方许多神话故事中,龙都是以邪恶的形象出现的。中世纪欧洲,龙代表的是罪恶,圣经章节中,著名的恶魔撒旦就曾经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从这里可以看出,“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提高翻译准确性。
(三)中西方不同的哲学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气候都不一样,这些差异影响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发展历史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中西方产生不同的哲学流派、不同的世界观。这些文化差异因素都会影响英语的翻译。
二、基于跨文化因素的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一)准确用词
一般情况下,英语的翻译工作讲求准确用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实现无障碍交流沟通。英语在翻译过程中,任何一方出现用词上的错误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为了不出现歧义,都会选择使用单一词义的词汇代替多词义词汇,比如give使用grant代替。在一些英文书面翻译中,为了能够有效表达正确含义,一般都选择同类词的重叠使用,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严谨性。英语单个词汇的含义通常与整个语句的语言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这都是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缩略词的使用
英语词汇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缩略词的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灵活使用缩略词能够有效节约时间,并且清晰简洁的字母能够有效减少双方沟通过程中存在的歧义。例如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贸合作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相关翻译人员必须重视英语缩略词的积累,并且尽量保证自己能够熟知这些缩略词全称,能够准确说出中文含义。如果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应该尽量使用缩略词方式,例如工商管理硕士可以将其翻译为MBA,这样能够提高引文翻译的专业性,并且能够使翻译工作简单明了。
(三)一些英文语句的翻译技巧
在一些英文语句翻译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的技巧进行翻译。常见的英文句子翻译技巧有反译法、顺译法以及综合法等。下面我们举一个反译法例子进行讲解。使用反译法进行句子翻译过程中,句子的重心一般在前面,而中文使用情况则完全相反。例如:
We believe t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 our trust.我们相信,年轻一代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三、结束语
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生活习惯上面的差异,使得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准确进行英语翻译,就必须对中西方语言文化进行一些了解,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保证英文翻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本文分别就英汉翻译中英文几种主要句型的主语确定来谈论上文提到的现象:即英汉句法架构在主语位置上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英汉翻译 主语 主语确定 英汉差异
一、英语存在句汉译的主语确定
英文存在句是描述客观存在的事物,其所处的范畴一般以空间和时间为事物存在的根据。因英文存在句是倒装句,其真正主语后置。但是,在汉译过程中,往往可以忽略原句中的真正主语,而将句子中表示空间或时间的状语部分翻译成中文的句子。这是因为中文主语的灵活性。一般而言,英文中能做主语的不外乎以下几种:名词或其短语、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主语从句,以及部分以年份作为主语的特殊句型。而中文主语可由以下成份充当: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状语(短语)等。因此,汉译中用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做主语是使原语更符合汉语习惯的一种翻译技巧。
例1:There are two trees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参考译文:教室前面有两棵树。
以上最简单的例子可看出,我们并没有以two trees 这个真正主语翻译为中文的主语,而是将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这个状语翻译成译文中的主语。
例2. There were two car accidents yesterday.
参考译文: 昨天发生两起汽车事故。
同样,例2也是以yesterday为主语来翻译,这样更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
之所以出现以上主语调整情况,主要还是由于受到汉语的思维习惯影响。一般汉语行文顺序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当英文存在句中确实人物这一主语要素时,汉译时就将时间或地点翻译为译文主语,而这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
二、存在句中包含定语从句的主语确定
英汉翻译中定语从句有四种最基本翻译技巧:前置法、后置法、融合法、翻译成状语从句的后置法。 其中融合法又称为溶合法或合并法。 融合法是指把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融合在一起,译成汉语中一个独立句子的一种翻译技巧。 就其主语确定这点而论,其主句中的主语即there be 存在句中的真正主语作独立句的主语,而其从句的主语省略不翻译,而后翻译从句的谓语动词为整个独立句的谓语动词。 这样的独立句紧凑,简洁,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例3: There seems to be nobody who knows the answers.
参考译文: 似乎无人知道答案。
例4: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ho went to visit the hi-tech exhibition.
参考译文:许多人去参观了高科技展览。
三、英文原句中的人称宾格前置做主语
中文由于受到“事在人为”思维方式的影响,其句子多数以人称作主语。而英文确是客体性突出的语言,即其常以客体为主语,主要描写的是客体对人的作用。因此英文常以事物作为主语或以形式主语it或形式宾语it实现其行文表达。
因为以上差别,我们在汉英翻译时,尤为注意把客体的英文转化为主体较突出的汉语。 试比较下列句子:
例5:The movie impressed me deeply.
参考译文1: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译文2:我对这部电影印象非常深刻。
例6:The thought of fat meat makes me feel sick.
参考译文1:一想到肥肉就使我感到恶心;
参考译文2:一想到肥肉我就恶心。
以上两组参考译文都准确翻译了原文的意思,且语句通顺,逻辑清晰。但参考译文1采用的是英文中的原顺序,原主语汉译成译文主语,原宾格me翻译成汉语的宾格。但参考译文2则不同,分别对主语进行了调整,原语中的宾格me都翻译成了中文的主语。比对前文说到的英汉差别,以及中文的行文习惯,我们感觉参考译文2更能让中国人接受,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四、被动语态汉译中主语确定
英文被动语态由于其特殊的语法形式,其主语是动作的受动者,而在汉译时,由于受到“事在人为”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或翻译成无主句(“意合”的具体表现)、或增加泛指人称如人们、我们、大家、有人等体现人为万物之主的思维方式,尤以被动语态的汉译体现最为突出。,在英汉翻译中往往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确定。
4.1 当被动句中有地点状语,由介词“by”引导的方式状语及“from”等表示的其它状语时,有时可把这种状语译成主语,将介词省略,而把原主语译成宾语,这样,就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如:
例7: The result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stream engine was that human power was replaced by mechanical power.
参考译文:蒸汽机发明的结果是,机械力代替了人力。
4.2如果英语中某些要求宾语及宾语补语的动词是被动语态,翻译时往往可在其前加“人们”、“大家”、“我们”、“有人”、“众人”等含有泛指性的词做主语。例如:
例8: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ower can be transmitted to wherever it is needed.
参考译文:随着现代化电气工程的发展,人们能把电力输送到所需要的任何地方。
4.3 凡是充当主语的人或物有某种能力或获得某种荣誉时,若原文是被动语态,应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
例如:
例9:Six medical scientists were honored in 1973 by the Gairdner Foundation of Toronto, Canada,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参考译文:由于杰出的研究工作,六位医学科学家荣获了加拿大多伦多盖尔德纳基金会的奖金。
综上所述,英汉翻译在主语确定问题上确实值得探讨。本文仅简单谈论存在句,it作为形式主语的基本句型以及定语从句的主语确定问题。由于本人学识浅薄,研究不透,欢迎指正。限于篇幅,关于翻译中的主语确定问题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地方。总之,希望本文对于翻译教学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吕志鲁.英汉语法对比分析[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名词过渡词实践
琼•平卡姆女士在她的《中式英语之鉴》中对“洋泾浜”英语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洋泾浜”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例如,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Everycountryhasaresponsibilitytoprotecttheexistenceenvironmentforwildlife.)句子结构似乎没有问题,但是抽象名词“existence”却是多余的。其实,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译作。这种现象影响之深,传播之广,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
1.对英文单词意思理解不清
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environment这个词的英文意思不太理解。根据《新牛津英语辞典》(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和《韦伯斯特大学英语辞典第九版》(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environment是指生存的地方。因此,就已经含有“生存环境”的意思,existence放在environment前面就是多余的。
由于我们学习英语单词的含义时习惯通过背诵该词的汉语解释,而不是直接在阅读中理解或记住英语释义,那么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中文的“范畴词”,如“重要性”,“认知度”,“方面”等在汉语里比比皆是,但在英语里却成了多余的词。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对英汉两语修辞,文体之间的差别的敏感性,并注意了解英语单词,特别是名词的英文释义。
2.受现代中、英文不良文体的影响
在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政论或学术文章,为提高其学术性,大量使用高雅、抽象名词,再加上一些形容词语,显得与众不同;大公司为利益驱使,采用模糊词语,为可能产生的纠纷埋下伏笔;在外交场合,为了避开敏感问题,往往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用语。
“洋泾浜”英语大量存在于主要仰赖名词表达他们的意义的句子里。最常见的“洋泾浜”英语则是对名词的误用。
琼•平卡姆女士在她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克服“洋泾浜”英语的办法,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仅就名词和过渡词这两方面来谈谈个人看法。
二、避免冗余的名词
英国作家总是强烈谴责抽象语言的过度使用。美国学者雅克•巴森在其著作《简单与直接》中表达他的观点:“能写作中能用具体名词就不要用抽象名词,这样一来,你的文章就会显得清晰有力。不必要的抽象化是现作中最糟糕的缺点之一——即依赖被动语态及由介词连接的一长串的名词。”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不必要的抽象词是如何妨碍交流的,我们看几个例子。下例中,A句是学生译作,属于“洋泾浜”英语,而B句则是改善的句子。以下皆同。
A:Youshouldhavetheappearanceoffriendlyself-confidence.
B:Youshouldappearfriendlyandself-confident.
A句包含两个抽象名词而B句没有一个。A句里的抽象名词不仅使陈述变得更长,而且也是句子内容更难了解。如何避免多余的名词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弄清词语的英文释义,去掉意义重复的名词
如“现代化进程”里的“进程”是多余词,因为根据《新牛津英语辞典》(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和《韦伯斯特大学英语辞典第九版》(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revolution(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建设过程。再如,“这是一场思想领域里的革命。”如译成Thisisarevolutioninthesphereofideology.那么sphere就是多余词,因为ideology本身就是思想领域的意思,这句话可译成:Thisisarevolutioninideology.
2.改变名词词性
如果这个抽象名词含有要传达的必要内容,最先考虑的办法是用动词替代,如:
例1A:Hewassoengrossedinthebookthatheevendidn’tpayattentiontotheknockingatthedoor.
B:Hewassoengrossedinthebookthathedidn’theartheknockingatthedoor.
例2A:Readingofnewlypublishedmaterialsisalsoimportant
B:Itisalsoimportanttoreadnewlypublishedmaterials.
此外,用动名词来代替抽象名词也是常用的。动名词部分是动词,部分是名词,兼具两者的特性。它可能会像名词一样显得厚重,笨拙,所以在上面例2中我们要把reading改作read。同时,动名词像动词一样,能给一个僵硬,无生命的句子以动感。如:
例3A:Thereisnowaytoturnbacknow.
B:Thereisnoturning-backnow.
例4A:Thecompanybeganitsissuanceof1000millionforeigncurrencyBsharesyesterday.
B:Thecompanybeganissuing100millionforeigncurrencyBsharesyesterday.
三、正确使用过渡词
英语写作中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观点之间要合乎逻辑。一个学生在词汇和句法上没有问题,但是他的翻译或作文可能还是显得不流畅。这主要是缺少连贯性,也就是缺少过渡词或者使用不当。所谓过渡词就是连接两个信息之间的词。英国翻译研究界的元老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认为“过渡词连接两个句子,使之从已知信息过渡到新信息”。句子结构因此随着思考的轨迹,确保文中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英语中常用的连接词有“and”“but”“if”“also”“too”“since”“then”。他们是英语中最有用的词。这类词表达出作者的思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除简单句外,几乎所有的复合句和复杂句都需要过渡词来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汉语中的过渡词不如英语的多。中国学生经常在翻译,写作中省略过渡词,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很难跟随他的思路。往往汉语中只是暗示的逻辑关系在英语中必须要清楚的表达出来。本科阶段的学生通常能意识到使用过渡词,但是最常犯的错误是将“and”或“also”放在需要“but”或“however”的地方。例如:
Thegrown-upshadcoffeeandthechildrenwantedmilkinsteadofcoffee.(大人喝咖啡,孩子们没喝,他们要的是牛奶。)
在中文句子里没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然而它暗示了这个意思:是的,大人的确喝了咖啡,但是孩子们不是这样的情形。后半句对前半句起到的不是强调而是削弱的作用。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用“but”而不是“and”。
四、结论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不必要的词是检验洋泾浜英语的标志。冗余的抽象名词和错误使用的连词是其中最常见的错误。平卡姆女士针对这一问题主张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从平卡姆女士书中所举的例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她接触的主要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而这方面文章的原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有很多意思空泛的“范畴词”,如“重要性”,“认知度”,“方面”。翻译者在处理这些文章的时候,为尽量保留汉语特色,难免不出现名词使用率过高。
但是,政论性文章不同于文学著作,要求文字简练,不用那么多的修饰语。我认为,这里平卡姆女士是指反对滥用意义空泛的名词,而非反对使用抽象名词。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好的英文散文的风格应该是简洁的。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要翻译或写出好的英文文章,理论很重要,但实践更为重要。多读名家的精品,自己动手翻译或写作,才能提高翻译和写作水平。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有的大学把本科生当研究生看待,不是引导学生提高翻译写作水平,而是引导他们去学习高深的翻译理论甚至是语言学理论,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妥当的,鼓励和指引他们阅读与实践才是提高写作和翻译水平的最佳途径。
References:
[1]Pinkham,Joan.TheTranslator’sGuidetoChinglish.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Rears,Judy.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3]Dalgish,G.M.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NewYork:Merriam-WebsterInc,1987.
[4]Barzun,Jacques.SimpleandDirect:ARhetoricforWriters.NewYork:HarperandRow,1975.
关键词:歌词英译;意美;音美;形美
导论
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原则。他认为诗词翻译要注重“意美”、“音美”、“形美”,三者重要性按顺序排列[1]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歌词翻译属于诗歌翻译的一种,同时诗歌翻译也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初除此之外,诗歌本身还具有音乐性。
一、“意美”原则
“意美”不仅要求表达原作的表层意思,还要展示其深层含义,不仅要表达原作的字间意思,还要传达原作的言外之意。意美就是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2] 。如果在“意美”、“音美”和“形美”不可得兼的情况下,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和形似,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美。中文版的“吻别”是一首抒情歌曲,经翻译后,多了几分深情,歌词浅显易懂,在网络上一直很流行,也是一首西方流行音乐爱好者和英语学习者都不可错过的好歌。英译文采用了符合英美人习惯的词如 “heart and soul” 、“now or never” 以及一些口语中常用的词如 “wanna”,同时为了修辞而省略主语或者将形容词后置,如 “haven’t (got) a clue =( I )haven’t (got) a clue” “mountain high = high mountain”,这些歌词准确传达了歌唱家要表达的爱意。
二、“音美”原则
“音美”即重视原文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多种手法来再现原文的音美。在两个词汇都能传达原文的意美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个还能传达原文的音美,那么翻译的时候,当然是选择兼备音美的词汇。即使一个词汇只能传达八分意美和八分音美,那也比另一个能传达九分意美和五分音美的词汇强 [2] 。
1、节奏感
节奏对曲调激昂的歌曲尤为重要,而英语的词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构成,在翻译过程中,对节奏的处理要遵循原歌词的要求,尽可能保持原节奏。歌曲“吻别”英译文采用了抑扬格,很好地体现了中文歌词节奏,轻重缓急到位、抑扬顿挫感明显,对于演唱者来说有利于感情的抒发,对于听者来说悦耳。且看歌曲第一节:
躲避在 风雪 之中,
hiding from the rain and snow,
尝试着 忘记 过去, 可是 我却 无法 做到,
trying to forget but I won''t let go,
凝视着 拥挤的 街道,
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
聆听 自己 心跳的 声音,
listening to my own heart beat,
世界上 有 那么多 的人,
so many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告诉我 哪里 可以 找到 象你 一样的 女孩,
tell me where do I find someone like you girl,
把我 带进 你的 心扉,
take me to your heart,
把我 带进 你的 灵魂,
take me to your soul,
2、音韵
音韵是诗歌韵律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直接体现诗歌的音乐美感。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指出,“所谓‘韵’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音节中的元音(韵母)相同,元音(韵母)前的辅音(声母)不相同’,元音(韵母)后的辅音(声母)相同’” [4] ,这就为实现诗歌翻译中音韵的转换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为了保持歌曲音韵上的美感,译文多次用到尾韵,如译文中的 “heart beat”、“give me your hand before I’m old”、“don''t need too much talking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all I need is someone who makes me want sing” ,还用到首韵,如 “love is now or never”。
三、“形美”原则
“形美”就是要再现原作的长短,对仗,重复等形式方面的特征。
1、句子长短
句子长短是体现原作的形式之美的基础。“吻别”中文歌词一共五十二句,全曲分为两小节,最短一句歌词共五个中文字,最长一句有十九个字;其英文歌词在句子长短,工整方面很好地再现了原文句子特色,最短的句子由四个单词组成,最长的只有十单词。
“给我你的手……”(第一节、第十句)
“give me your hand”
“我只是需要有一个能听我说出所有感受的人,”(第二节第六句)
“all I need is someone who makes me want sing”
2、重复
重复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体现译文形美的一种有效手段。分析原歌词我们知道,原文的重复不仅仅在形式上得以体现,还在句式上也得到了体现,如:
“把我带进你的心扉,…… 而这一切都很简单,把我带进你的心扉”
“take me to your heart,… it''s easy take me to your heart.”
“把我带进你的心扉,”
“take me to your heart”
“把我带进你的灵魂,”
“take me to your soul”
如果不遵循句对句的翻译,句子调度较大,就会影响歌曲感情的表达,也有悖于“忠实原著”的要求。
总结
综上所述,英文版歌曲“吻别”当今之所以在网络上走红,与其很好地体现了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原则分不开。歌曲是各国人民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歌词的翻译显得非常有意义。由于歌曲的旋律是既定的,因此它给歌词的翻译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歌词翻译也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它不仅要求译者有一定的乐理知识,丰富的作词经验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有殷实的外语基础,也要求译者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遵循许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的三大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3]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