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时间:2023-05-29 17:3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第1篇

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准文本内容的切入口,提纲挈领。

如,莫怀戚《散步》老家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到很温馨。

生2:可以达成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师:莫怀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请听课文录音)你觉得独特在哪里?

生1:我感受到了独特的亲情。

生2:我感受到了独特的人性。

生3:我感受到了独特的生命。

师:你觉得莫怀戚的文章哪里能带给你启发?

生1: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生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很有哲理。

生3:“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

这个案例中,教者从学生散步说起,进而对文本整体感知,逐渐推进到对文本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解读。

在个性化阅读中可以采取边读边思考的办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读,而是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以提高阅读能力。如,教学《沙漠里奇怪现象》可以从《西游记》导入,师:今天老师来编个《新西游记》,话说端午节这天《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行来到了鸣沙山,四人在漫漫黄沙中行走,骄阳似火,气温超过了50度,四周渺无人烟。正当他们感到饥渴难耐时,唐僧发现不远处有一大片蔚蓝的清水,八戒欣喜若狂,向水奔去,可是跑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气得破口大骂。然后出示问题探究:问题1:请你说说故事中的他们遇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问题2:如果你是“神通广大”的悟空,请你任选一个现象,对大家进行解释。问题3:唐僧想把今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写入他的《新大唐西域记》中,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把这些情况写得既让后人看得懂,又能吸引人,你能帮他写一下吗?

第2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中比较抽象及较难理解的一种文体,知识点主要涉及:把握说明对象,理清层次结构;指出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延伸探究创新。

阅读事理说明文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揭开事理说明文的“神秘面纱”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两大分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说明对象、说明目的不同。

在说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看得见、摸得着,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名扬天下的苏州诸园作为介绍对象,曲径、假山、池沼、花墙等构成了清新淡雅的江南美景,说明对象具体可感。而事理说明文是以不可描画的抽象事理作为说明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如: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即以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及成因作为文章的说明对象,阐释了沙漠里的科学知识,事理抽象,无从勾勒其色彩、形态。

在说明目的上,事物说明文意在通过对具体可感事物的形状、性质、用途等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该事物,着重解决“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如布丰的《松鼠》,文章从松鼠漂亮可爱的外貌,说到它驯良乖巧的性格,进而介绍它的生育特点、皮毛用途,意在使读者对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而事理说明文旨在诠释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分析因果关系,揭示变化规律,着重解决“事理为什么”的问题。如吕叔湘的《人类的语言》一文,就从人类语言的特点、意义、用声音作为传播手段的原因等角度,对语言这一抽象、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说明,意在让人们了解语言的内在演变事理。

二、抓住事理说明文的“关键核心”

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说明对象的事理成因、性质特点、相关联系等,作者组合各说明内容之间关系的逻辑方法便成了文章的重点。阅读中,我们要清晰地辨明文章介绍了什么科学事理或科技知识、采用何种说明顺序、安排何种说明结构、运用怎样的说明方式、体现了哪些科学人文精神。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深奥抽象的事理依靠缜密的逻辑推理维系着,因而,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我们要抓住文章的“关键核心”――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为主,主要体现为: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理清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要从抓标志性词语入手,因为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逻辑推进顺序的标志性词语,也可以通过概括文章段落的要点、提炼段落说明中心句来理清说明顺序。

三、把握事理说明文的“阅读节奏”

近几年中考科技说明文大都以事理说明文为主,说明内容主要涉及新兴科技、前沿科学等,如保护生态、低碳环保、微观科技、宇宙探秘等,大都是同学们知之甚少的知识领域,再加上事理说明文科学严密的文体特点:多用专用术语,逻辑推理严密,平实说明为主,因而文章较为枯燥,给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我们要:1.仔细阅读文本,抓住说明对象本质,明确说明的主要内容。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要明确作者抓住哪些奇怪的光、声现象的本质,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释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理。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推理过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为了说明花红的原因及其色彩变化规律,按照“设疑、解释、总结”的顺序行文,条理非常清晰,同时作者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品味说明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学生阅读的事理说明文大都是科普类文章,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活泼,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多引用俗语等,生动活泼。4.激活科学思维。如中考题常有让学生想象“未来太空生活”“人类特征解码”“畅想生态家园”等探究题。我们要立足文本,根据生活经验和科学实际,进行合理的思维迁移和科学想象,展现神奇的科学图景,通过创新探究题,大力培养自己的科学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向适当的身高进化

寻 正

以现在的主流标准来看,多数人都向往“高个子”,不少家长为儿女身高不足担忧。在校园中,经常有个子不高的同学被称戏为“根号二”,即1米多一点,身材高大的同学则更有安全感,也更受异性青睐。但是,当我们用科学方法论证身高的问题时,就会发现普遍的偏见实在是荒谬至极,个子矮的人其实不应当为身高担忧。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在人类未进化出意识之前,跟其他生物一起在食物链上竞争时,个子高大占据生理优势,因此,古猿人身材向高大发展。这有利于跟其他动物进行体力拼搏时占上风,所以高个子的生理优势是动物性的。当人成为万物之灵时,个子高大不再是优势,我们有一种向个子矮小进化的趋势。

在充满人类竞争的历史上,高个子占得表面优势,而真实的取胜者往往是矮个子。从生理学上看,高个子跟矮个子对比有绝对力量、短时爆发力、达到范围宽、不易缺水等方面的优势;而矮个子则在拥有相对力量、灵活度、散热、耐力上的优势。高个子基础代谢率更低,对食物能量的利用更有优势,不过,消耗的食物总量却更多。高个子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而矮个子则适应南方热带气候。

矮个子还有明显的更长寿命。如果你接触过百岁老人,你会发现他们都不高。日本冲绳人以长寿闻名于全球,其高龄老人平均身高:男性不到1.60米,女性不到1.45米。在百岁老人中,平均身高男性只有1.48米,女性1.39米。

美国学者撒马拉斯是研究身高与寿命关系的专家。他认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越大,其维系系统有序性的成本就越高。人的高度决定着人的容量体积,体积越大,这个系统会有越多机会增加破坏性的熵值,越容易最终塌陷――也就是说越容易死亡。

我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而来的,一个1.83米重达86公斤的人,其体细胞达到100万亿,相对于一个1.52米只有50公斤重的人来说,多出40万亿。个子高的人体细胞要分裂更多次才能达到要求的细胞数量,会显著消耗其DNA(脱氧核糖酸)的末端的端粒,加快衰老过程。同时,这个高个子也有额外40万亿的细胞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生癌变几率,从而导致寿命减少。

如果可以理性地设计我们的身高,我们应当像撒马拉斯提倡的那样,向矮个子进化。据估计,美国人口在10年间体重平均增加了4.5千克,作为一个后果,在2000年美国航空服务业增加了3.5亿加仑的燃料需求,价值2.75亿美元。撒马拉斯进一步估计,如果人类的身高减少20%,我们可以节约15亿吨的矿物质与塑料、1.3亿吨食物,以及86万亿加仑的清水,整个经济效益达到3万亿美元!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6期,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从身材“现在的主流标准”说起?

2.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的黑体词“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结合文章第五、六段的内容,说明高个子为什么会寿命减少?

第3篇

师:同学们,“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歌。”(韩红《天亮了》)

师:歌听完了,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及演唱者吗?

生:沉默。

生:这是韩红演唱的《天亮了》(终于有一学生举手回答)。

师:你知道关于这首歌的一个故事吗?

生:没有学生举手。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故事是……

师: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与这个故事有何相似点。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是陌生的,关于这首歌的故事更是一无所知。教者用歌曲导入课文(《天亮了》就是一首体现父母爱心的歌曲),这样导入的出发点非常契合文本,但教者却忽略了一点,学生对歌曲知之甚少,谈何情境设置呢?可以说,这样的切入是失败的。如果我们稍微调整一下导入流程,老师先声情并茂的讲述关于歌曲的故事,然后欣赏歌曲,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情境切入的效果。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呢?

笔者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切入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巧换文题的切入。这是指教师有意改换文题的关键字根,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圆满完成任务的一种切入法。比如,讲授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将文题中的“表”换成“记”,让学生比较两种文题的差异,了解“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而《出师记》则以记叙写景为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谈了哪些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用类似的更换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能力。

2、添加标题切入。这是指在教学中给课题添加修饰语或另立标题的一种切入法。例如,教苏教版《变色龙》一课,以“_____的奥楚蔑洛夫”的形式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学生读课文后能够从不同角度概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再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晏子使楚》……均可以用这种形式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以达到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作用。

3、点讲故事切入。这是指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故事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法。譬如,新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选择以学生感兴趣,课文所涉及的故事“法显带着七个和尚过沙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以“沙漠真像法显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激发学生的思维,化难为易,完成教学任务。

第4篇

笔者曾在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版初中语文课本和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践中,觉得有几处用语似有不当,现将分析列举如下:

1.七年级(下)苏教第四版《三个太阳》一文,P170页倒数第五行“1986年12月28日上午9时正,……”中,“正”应为“整”。文意是在说正好在9时,不多不少,有完整的意思。

2.八年级(上)苏教第三版《都市精灵》一文,P182正文第三行“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和灰喜鹊。”“喜鹊和灰喜鹊”是并列短语,然“喜鹊”是属概念,“灰喜鹊”是种概念,属种概念逻辑是不可并列的,“蔬菜和白菜”不可并列正是如此。

3.八年级(上)苏教第三版《奇妙的克隆》一文,P230倒数第一行“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这个“句子”,其实只是一个较复杂的偏正短语。笔者认为“手术完成之后”是状语,“用……,让……,使……的过程”中,中心词“过程”前当为定语,即整个偏正短语在这里是不能成句的。把“的过程”去掉即可。

4.八年级(下)苏教第三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P77第十行“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一句中,“所谓”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有二解:一是“所说的”;其二是“含不承认”。本句用的是其一。那么“所说的‘可望而不可即’”显然是一个偏正短语,不可独立成句,改为“即所谓……”不知行不?

5.九年级(上)苏教第三版《囚绿记》一文,P218倒数第四行“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搭配不当。句中宾语“有理由”为动宾结构,然而如果没有将其名词化,是不可充当宾语的。可在“有理由”后面加“的”字便豁然畅通了。

6.高一必修(二)人教版《故都的秋》一文,第三段“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一句中,“将近”为“(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之意,“余”在这里指“零头”,显然是超过了某个时间数量。针对同一个对象,两词用得显然是矛盾的。

第五段“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句,主干为“嘶叫像家虫”,这显然属于主宾搭配不当的病句。根据前后文意,我们可将本句改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就合法了。

现在课标要求语文课淡化语法。教材将语法知识编入附录。根据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好多老师将其删掉不讲。然而中考高考一直有语法知识的考查,而况语文重在用,重在交际。如果我们置语法知识于不顾,何谈正确使用?如上之例,亦可见一斑。

第5篇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省编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泼,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作业;扎实基础;开发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在对以上内容的阅读中想到,作为语文课程一个具体而重要的环节――语文作业,又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

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中,我发现它自始至终未提及“训练”一词。新课改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无疑需要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心得,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就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按照教师的要求,预先自学,动手操作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边读边思,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每接一届新的七年级学生,我就会在开学伊始,协助学生先分好学习小组,小组以四到五人为宜。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主题单元为教材组元形式的教材,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发展、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道德取舍、个人修养等多视角的人文精神熏陶。

通过七年级开学后一个星期对学生预习欲望的激发,在预习要求得到明确、预习方法得到有效指导和充分实践,一个学期之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习小组成员间已经建立起很好的默契。

现在,在每篇课文讲授前,学生已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要求,在课本上用铅笔完成预习作业了。包括写生字词解、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大意;查找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写作背景;做部分练习填空,解答疑难并适当提出疑难。

下面我以自己在八年级下学期中的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说明。预习《海燕》,我要求学生在对作者高尔基和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会文章的主题。预习《陋室铭》,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中自行体会“铭”的文体特点,并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在预习作业这一环节,我通过朗读、积累有关作品作家的文学常识等细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通过自行领会文章主题、感受作者情怀等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学生由于做了预习作业,心中有准备,课上学习就主动,并能积极地讨论、交流;由于做了预习作业,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哪儿知晓,哪儿不懂,在课上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作为课堂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练习,在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课堂作业的内容就不能局限于课内,也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作业的唯一形式。

在新课标指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出“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的新模式,即教师在学生练习中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学习。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高效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当堂认真做完。

如,我在《散步》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投影了该文的写作特点:(1)构思巧妙,结构精巧;(2)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3)以小见大;(4)语言富有表现力。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原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写作特色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又如,我在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的课堂教学时的一个案例:

师:考考大家,谁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生:回答。

师:看来,难不倒你们,那这四部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呢?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相互补充、明确。

师:这一次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是《水浒传》。在一百零八将中,你喜欢哪几个?为什么?

生:交流。

师:水浒英雄各有绰号,与同学相互考问,看记住了哪些好汉的绰号。

生:相互考问。

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作业,化难为易,学生的参与性强,热情也高。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看法,即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创造。

三、家庭作业

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

如,在学习《古代咏鸟诗三首》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家庭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闻雁》《池鹤》《迎燕》。

(2)体味诗人的审美情趣,领会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课外再积累几句咏鸟的诗句,并比较阅读。

第一项作业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二项作业是诗歌鉴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三项作业是拓展延伸,期望学生迁移学法。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我把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挖掘语文潜能。

如,在学习了《专题 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叶脉书签。书签制成后,学生还自觉分送给父母、老师、同学。学习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我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或报刊上查找资料,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碰到的奇怪现象。

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搜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总之,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在作业中注重扎实学生的基础,开发学生的潜能。用新的课程理念设计语文作业,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作业。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53-1

对话式阅读教学推动了阅读教学的革命,体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教学相长;有利于通过合作探究,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阅读面;有利于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话式教学使课堂热闹起来,学生能够发言的机会多了,能够发言的学生多了,发言的学生话多了,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对话式阅读教学,教师必须从内涵上进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认真反思,从而让对话式阅读教学回归本位,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实践中的错位

1.文本阐释的乱象。“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的眼去触及、自己的心去揣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个性化感受。由于主体的差异性,文本阐释的结论多种多样,确实是“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老师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感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阐释文本,这符合课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

2.考试的束缚。语文教育应该超越功利,阅读更应如此。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小说如此,说明文、议论文就不用说了。

教学中的阅读有着考试的束缚,学生要记住教参的分析,用以应付考试。因此,阅读过程中,学生过多地想着考试,冲淡了对文本的好奇心,致使学生放弃对文本的个性体验;老师想着考试,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参定论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放弃了体验、感悟。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学生上网寻找海市蜃楼、绿洲的图片进行交流。这使得远在天涯的美妙景象近在咫尺,沙漠不在是教师口中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变成一个生动、多彩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下,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沙漠是奇妙,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而考试确将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性作为重点,重文本技法、轻文本内容,不可能有个性化的阅读。

3.虚假的对话。新课标提倡对话式教学已成为共识,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成为阅读教学的潮流,方兴未艾。但在繁荣的背后,仍有不和谐的音符。

有一种对话,老师从形式上给学生“说”的权利,但过程由老师掌控,老师仍是主宰,一步一步引诱学生说出标准答案。学生在受控的对话中,没有体验,只得到了标准答案。这样的对话只是一种模式化的表演,是“皇帝的新装”罢了。

还有一种对话,老师只会表扬,在维护学生“说”权的幌子下,乐得轻松,任由学生肆意发言,不去引导学生回归正途,实际上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表面的热闹损害了阅读教学的真谛,那么对话式阅读教学应该如何回归本位呢?我们应该真正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师生、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沟通,从而构建充满希望的语文课堂。

二、回归本位

1.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话式教学是多向度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民主的,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学生都是阅读的主体,老师应该扮演伙伴角色,所以老师首先要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我们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对学生耳提面命。学生对老师是畏惧如虎,敬而远之。外国有学者对此提出我们的教育是“没有儿童”的教育,教育是“无人”的教育。同时,教师的教学也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学生是被动接受,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主体地位从没有得到体现。长此以往,造成师生关系的隔膜,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去做,动辄得咎,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也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水平高的读出了门道,水平低的也能读出热闹。

2.注重引导。从阅读的角度看,只让学生自己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说,可能是“感受性阅读”,也有可能是“误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不能简单地放弃引导者的责任,一味称好。课前要科学地做好文本阅读的预设,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介文本内容,用紧张的故事情节创设悬念,用高水平的提问来启发学生。在引领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培养 阅读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明确的指出了阅读的任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现在的学生大多迷恋网络,在QQ上聊天交友,在网络的帖吧里发些牢骚,也成为很多学生的爱好。能静下心来好好拿起本书来阅读的孩子很少。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反省: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做到新课标里要求的少做题,多读书?有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学生真正读了吗?这一个个的问号对于我们很多的老师来说恐怕都很难做出肯定的答案。因此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在眉睫!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博文《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中写到:“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阅读又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课内的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结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使学生无论在课内和还是在课外都有阅读的收获。

一、课内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师课堂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位年轻的教师很用心的去准备了课件。导入之后开始学习课文,课件上显示了各种各样的沙漠现象图片,学生开始一幅一副的欣赏。接着有音频资料对沙漠现象的介绍,各种各种的沙漠现象都介绍并且解释了,等讲到“鸣沙” 现象时老师终于提到我们课文里也介绍了请大家找找看,同学面面相觑,找不到。这时反应快的同学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上这课,然后互相告诉周围同学。这时下课的铃声也响了,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一节不能叫语文课,只能叫一节鉴赏课吧!从头到尾都没有读,老师没有读课文,学生也没有读课文,课结束了学生却不知道讲那篇课文。没有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因此课内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要抓好课内阅读培养出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并提高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①语文课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②鼓励学生自己大声的朗读,读得尽兴、读得忘我。③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教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本身发出的声音,尽可能走进作者创作时的心声,读出作者的情感,并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比如:节奏、语速、停顿、轻重音、感情基调等。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创造性的读。作到这些学生课内阅读的习惯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有课内有限的阅读那么学生的知识面是无法拓展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一点是我们广大的教师都明白的道理,而且都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老师每天都讲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说得是苦口婆心。然而我们大多同学并“不领情”。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也有广泛的兴趣从而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呢?

①要使课内培养的阅读兴趣在课外得到拓展和延伸。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为例。比如:第1课《童年的朋友》节选高尔基的《童年》里的一个片段,鼓励学生去读高尔基的《童年》以及自传性的其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第2课阿累写的《一面》,介绍与鲁迅的一面之缘。那么鲁迅是怎么的一个人呢?通过读鲁迅的作品来走进这个为伟人,推荐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去读《朝花夕抬》、《呐喊》、《彷徨》。第3课魏巍的《我的老师》,介绍他最著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去读。教师适当的讲讲所推荐数目的精彩处,吸引学生去读。这些课外阅读材料.都是从课内精读的教材出发而选的.由于学生已听过老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就比较容易引起趣,而且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师生共同推荐新作。要使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单靠课内带动课是不够的-

内容有限面也较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读的作品,50个同学就可以推荐50部作品。我的做法是: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看过的书多、推荐的书好!每周安排两个同学推荐两部作品,推荐时要求说出为什么推荐此书?推荐的理由有几点,说出来。从而说服其他同学去阅读。老师也可以推荐适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同学,同学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同学还可以推荐给老师。推荐阅读的范围广泛:文学的、科学的、侦探冒险的,历史的,还有报刊、杂志、小说等等都可以,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有阅读价值的作品。使全班同学和老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合作的好氛围。本学期我的同学就向我推荐了好多作品,其中推荐最多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我细心的研读了这本书,并查找和学习了这本书相关所有资料和作者的其他作品和同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学非常兴奋、激动,通过师生互相平等的交流学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为了给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平台,我校定期开展读书竞赛,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面。运用好假期的大量时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记读书笔记。

四、掌握学生的阅读的成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第9篇

关键词 激发学习 说明文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一般按照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语句。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个人简历、影视剧情介绍、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教科书、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分为不同的类别: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与表达方式,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就是“说明白”(叶圣陶先生语),要忠实于事实的客观性和知识的准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说明文有合理的顺序,才能有条理,让人看明白。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配图表等。

对于其它文体来说,说明文写法平实,内容相对枯燥,有些篇目甚至艰涩难懂,一度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局面。可是说明文是一种实用性文体,说明文教学具有应用性、前沿性,甚至前瞻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深远意义。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说明文大量涌现,而且它是每年高考考查内容,中考也经常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有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所以,说明文教学中要重视文本的知识性、实用性、思想性和可读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省编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起来也饶有趣味。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1树立明确的目标

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3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三册中,《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泼,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4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5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

第10篇

一、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

我国古代就有“学贵自得”“学贵自化”的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首先教会学生从自读积累中自得:

1.积累词汇。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积累词汇。比如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时,学生可以积累大量写景的词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草木葱茏、怪石嶙峋、仙山琼阁、澜翻絮涌、含苞欲放等。

2.积累感情。学生默读、朗读课文,记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从《鼎湖山听泉》中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从《紫藤萝瀑布》体会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从《我的叔叔于勒》中懂得要关心亲人,帮助亲人的情感;从《岳阳楼记》中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

3.积累知识。查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中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积累一些物理、化学等知识,学习古文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等。

4.积累语言。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和做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将生字、新词、关键词句、好词佳句,段落层次以及有感想、有疑问的地方分别用固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并将自学所得及存在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5.积累心得。自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认真读、用心想。朱熹曾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自读指导的关键也就是调动学生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设法使他们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

为了使学生的自读尽量减少盲目性,除一般的要求外,自读前我们根据各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具体、肯綮的问题。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去解决。

当然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绪对思维有着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少年的智力积极性不仅需要独立的脑力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认清脑力劳动目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智力感觉的体验。”因此,在自读前向学生讲明自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建立自觉学习的积极态度。

其次,要教会学生自学的具体方法。

有人把学习定义为“学习如何学习”。有人认为“善于教人者,教人以方法”。“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可见学习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方法乃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才能顺应“知识激增之时代”,以“有限的生涯求无穷之学问”。“学习方法”为多层次、多角度、多种类。以上的介绍的学生自学自得中可举议论文学习为例:

1.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2.汇报交流,读懂内容(批注情况)。

3.弄清论点,寻找结论(明确论点)。

4.举出实例、说明道理(明确论据,举一反三再,相互交流)。

5.联系实际,训练能力(学用结合,检查效果)。

下面以两个具体方法为例,指导学生自学:

①圈划批注法。要求学生从题目、词句、段落、中心、内容、写法、感受等方面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如在课题前注命题方法,课题后注文章体裁、单元重点,课题下注对题中关键词的理解,课文开头处注分段依据……充分利用文中上白、下白、旁白处注明自己通过学习弄懂的问题,鉴于时间有限,学生只需择己理解最好的两三处批注,变部分无意识记为有意识记。尔后交流畅谈收获。因学习智力的差异,态度的优劣,理解、记忆、接受能力的不一,所获知识的深浅,言语表述水平的高低,交流的情况则有悬殊。好学生理解得深,记忆得多,表述得美;差学生也可凭自己的优势谈“浅薄”之所得。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学生所得的知识就会更准确、更有条理;就能促使学生入门——达到“始与亲”的境地,学生思路和作者的思路得到统一;就会做到课有所得,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②自学段落法。将“段的思路法”、“设问法”、“关键词语推敲法”、“重点语句剖析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课后问题理解法”等自学段落的方法教给学生,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求索的能力;更有益于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有些段落,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按“自学段落法”,运用其才智去自学,尔后进行“报告”和“讨论”,教师只需伺机点拨。如:用“段的思路法”自学段落,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维概括出段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中之层,体会作者写段之用意,弄清段的结构。用“设问法”,让学生经过自我分析、理解、体会、判断、概括,提出与文章内容与中心有关的问题,采用“自问自答”、“自问旁答”的形式来解决。用“课后问题理解法”从课后提示中找出与对应段相关的问题加以理解,弄懂段的内容。……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一人讲完他人可以补充、可以纠正、可以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的土壤。”

二、从老师的讲解中悟得

教材文本是一种知识载体,其实老师和学生每一个都是一种载体。学生除了从教材的自学中自学自悟外,学生应从教师的讲解中有所收获。比如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领悟:

1.词语的运用。自学阶段,学生更侧重的是积累,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老师根据语境释义,学生就能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词语。

2.语言的欣赏。对于优美的句子或者文段,学生自学可以有所领悟和联想,但毕竟由于知识面和生活阅历的局限,难免受到限制,如果能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领悟,其深度就有了。比如欣赏散文的语言,可以从词语的词性、句子的修辞、情韵等来引导。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到自悟到互相交流。

3.内容的理解。课本是一本书,其实老师也是一本书,学生也是,如果这些书能够互相交融,产生的思想就更加的丰富了。现在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主要作用不是告诉学生这些内容,而是侧重于抛砖引玉,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想到更多的问题,领悟到更多的道理。比如学习《论美》,只能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是美,美是如何表现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对美的理解也不同。